CN111668662B -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 Google Patents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8662B CN111668662B CN201910162808.2A CN201910162808A CN111668662B CN 111668662 B CN111668662 B CN 111668662B CN 201910162808 A CN201910162808 A CN 201910162808A CN 111668662 B CN111668662 B CN 1116686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s
- transmission
- ground
- shielding
- insulat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母端连接器包含壳体及插设于壳体的多个传输片。每个传输片包含绝缘框架、固定于绝缘框架的多个接地端子、及分别位于绝缘框架相反两侧的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在每个传输片中,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绝缘框架的前端部,并且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各电性连接于多个接地端子,据以通过上述多个接地端子而彼此电性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传输片中,其中一个传输片的第二屏蔽件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传输片的第一屏蔽件。据此,母端连接器内的多个传输片中的第一屏蔽件、第二屏蔽件、及多个接地端子能够彼此电性连接而共地,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抗串扰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背景技术
现有高速连接器所采用的传输片包含有一绝缘片、固定于绝缘片的多个导电端子、及设置于绝缘片一侧的一屏蔽片;也就是说,现有传输片都仅设有单个屏蔽片,并且上述屏蔽片未接触于上述多个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所以现有高速连接器的共地性不佳、且抗串扰能力难以进一步地被提升。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于是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能有效地改善现有传输片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多个传输片,堆叠地排成一列、并插设于所述壳体;其中,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一绝缘框架,包含有呈长形的一前端部与呈长形的一底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多个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一第一屏蔽件与一第二屏蔽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相反两侧,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所述前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能通过多个所述接地端子而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传输片中,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每个所述接地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接地段、自所述中接地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接地段、及自所述中接地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接地段,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于每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中接地段。
优选地,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并且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信号段、自所述中信号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信号段、及自所述中信号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信号段,并且每个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信号段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外轮廓内侧。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绝缘框架在所述前端部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一板体、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及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
优选地,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传输片中,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的多个所述外接臂弹性地顶抵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优选地,每个所述内接臂包含依序自所述板体延伸的一颈部与一头部,每个所述头部穿出并固定于相对应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每个所述头部与所述板体是分别位于相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板体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两个长边缘及位于相反侧的两个短边缘,并且任意一个短边缘垂直于任意一个长边缘,多个所述外接臂由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所述长边缘朝向其中另一个所述长边缘的方向延伸所形成,并且每个所述外接臂的长度大于任意一个所述短边缘的长度的1/3。
优选地,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并且任意一个所述外接臂于所述板体的一法线方法上对应于两个相邻所述信号端子。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第一屏蔽件包含有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内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中的部分所述内接臂通过穿过所述绝缘框架而插设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含有:一插接部,多个所述传输片插设于所述插接部,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屏蔽件的至少80%位于插接部内;一定位板,自所述插接部延伸所形成,并且每个所述绝缘框架扣接于所述定位板;两个导引柱,呈错位分布地形成于所述插接部的顶面与底面,并且每个所述导引柱局部突伸出所述插接部。
本发明实施例也公开一种传输片,包括:一绝缘框架,包含有呈长形的一前端部与呈长形的一底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多个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一第一屏蔽件与一第二屏蔽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相反两侧,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所述前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能通过多个所述接地端子而彼此电性连接;其中,当两个所述传输片相互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优选地,每个所述接地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接地段、自所述中接地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接地段、及自所述中接地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接地段,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于每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中接地段。
优选地,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并且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信号段、自所述中信号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信号段、及自所述中信号段另一端延伸所述底端部的一后信号段,并且每个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信号段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外轮廓内侧;所述绝缘框架在所述前端部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一板体、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及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当两个所述传输片相互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的多个所述外接臂弹性地顶抵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优选地,所述板体形成有多个开孔,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自多个所述开孔的内壁垂直地延伸所形成,多个所述外接臂自所述板体的一长边缘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外接臂朝所述板体正投影所形成的两个投影区域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开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开孔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板体的一法线方向上对应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母端连接器,其将每个传输片中的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各电性连接于多个接地端子,并且通过任意一个所述传输片的第二屏蔽件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第一屏蔽件,以使母端连接器内的多个传输片中的第一屏蔽件、第二屏蔽件、及多个接地端子能够彼此电性连接而共地,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抗串扰能力。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连接器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沿剖线VⅢ-VⅢ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1沿剖线IX-IX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沿剖线X-X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公端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沿剖线XⅡ-XⅡ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输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连接器总成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公端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公端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母端连接器的传输片另一形式的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12、及图1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总成100,例如是应用于服务器或交换机的高速(高频)连接器总成,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总成100包含有一母端连接器1及可分离地(沿一插拔方向S)插接于上述母端连接器1的一公端连接器2。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总成100定义有垂直于上述插拔方向S的一宽度方向W与一高度方向H,并且上述宽度方向W与高度方向H彼此相互垂直。
需说明的是,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在本实施例中是相互搭配来说明,但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母端连接器1或公端连接器2也可以是单独地应用或搭配其他构件使用。以下将分别就本实施例的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来说明,然后再介绍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3所示,所述母端连接器1包含一壳体11及插设在上述壳体11的多个传输片12,并且上述多个传输片12在本实施例中是沿宽度方向W堆叠地排成一列。需先说明的是,所述传输片12在本实施例中虽是堆叠于该壳体11,但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传输片12也可以是单独地应用或搭配其他构件使用。
所述壳体11包含有大致呈长方体的一插接部111、自上述插接部111顶端沿着插拔方向S延伸的一定位板112、及呈错位分布地形成于所述插接部111顶面与底面的两个导引柱113。其中,所述插接部111在其前表面形成有多列对接端子孔1111,并且上述每列对接端子孔1111在位置上对应于一个传输片12;也就是说,每行对接端子孔1111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H。其中,每列对接端子孔1111包含有多个接地穿孔1112及多个信号穿孔1113,并且每个接地穿孔1112大致呈U形且其内设置有两个相邻的信号穿孔1113。
所述每个导引柱1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述插拔方向S,并且上述两个导引柱113呈错位分布是指两个导引柱113非同时位于垂直宽度方向W的一截面上。换个角度来说,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所述导引柱113是位于由左向右数来第二列对接端子孔1111的顶侧,而其中另一个所述导引柱113则是位于由左向右数来第五列对接端子孔1111的底侧。
此外,每个导引柱113的一端部(或局部)突伸出上述插接部111,而每个导引柱113的另一端部则是相连于上述定位板112;上述每个导引柱113自其突伸出插接部111的端部沿插拔方向S凹设形成有一沟槽1131。
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传输片12插设于上述壳体11的插接部111、并扣接于壳体11的定位板112,而由于多个传输片12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大致相同,所以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下仅先介绍单个传输片12的构造,然后再适时说明多个传输片12之间的连接关系,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母端连接器1也可以采用构造略有差异的多个传输片12。
如图3所示,所述传输片12在本实施例中包含有大致呈矩形的一绝缘框架121、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121的多个接地端子122与多个信号端子123、及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框架121相反两侧的一第一屏蔽件124与一第二屏蔽件125。
其中,所述绝缘框架121包含有呈长形且分布于周围部位的一前端部1211、一后端部1212、一顶端部1213、与一底端部1214。上述前端部1211与后端部12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高度方向H,所述顶端部1213与底端部1214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插拔方向S,并且所述前端部1211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于底端部1214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说,所述绝缘框架121在其前端部1211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1211a,并且容置槽1211a在本实施例中为平行于高度方向H的长形构造,用以容置上述第二屏蔽件125。所述绝缘框架121的顶端部1213扣接于上述定位板112,而绝缘框架121的底端部1214则扣接于所述插接部111。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多个接地端子122与多个信号端子123呈交错设置,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接地端子122之间设有(能共同用来传输差分信号的)两个信号端子123。其中,每个接地端子122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并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框架121的一中接地段1221、自所述中接地段1221一端(大致垂直地)延伸出上述前端部1211的一前接地段1222、及自所述中接地段1221另一端(大致垂直地)延伸出上述底端部1214的至少一个后接地段1223。
此外,每个信号端子123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并包含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121的一中信号段1231、自所述中信号段1231一端(大致垂直地)延伸出所述前端部1211的一前信号段1232、及自所述中信号段1231另一端(大致垂直地)延伸出所述底端部1214的一后信号段1233。
更详细地说,位于多个接地端子122最外侧的两个接地端子122,其前接地段1222各包含有一第一接触部1222a与一第二接触部1222b;而其余接地端子122的前接地段1222各包含有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与位于上述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之间的一第二接触部1222b。换个角度来说,位于两个信号端子123之间的任意一个接地端子122的前接地段1222包含有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与一个第二接触部1222b,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举例来说,如图17所示,所述多个接地端子122与多个信号端子123呈交错设置;也就是说,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123之间设有两个所述接地端子122,并且每个接地端子122可依据设计需求而包含单个第一接触部1222a。此外,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片12可以是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地端子122包含有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并且传输片12的至少一个接地端子122包含有一个第二接触部1222b。
此外,每个第一接触部1222a与每个第二接触部1222b在本实施例中皆呈悬臂构造。用来接触相对应端子的每个第一接触部1222a位置与所述前端部1211之间的距离,大于用来接触相对应端子的每个第二接触部1222b位置与所述前端部1211之间的距离。当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相互插接时,每个第一接触部1222a受力而位移的方向(如:图6中的沿着宽度方向W并朝向右侧)相反于每个第二接触部1222b受力而位移的方向(如:图6中的沿着宽度方向W并朝向左侧)。
另外,每个接地端子122的前接地段1222突伸出任意一个信号端子123的前信号段1232,并且当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相互插接时,每个第一接触部1222a受力而位移的方向(如:图6中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W并朝向右侧)平行于上述每个信号端子123受力而位移的方向。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屏蔽件124与第二屏蔽件125在本实施例中各为一体冲压并弯折金属片所形成的单片式构造,并且上述第一屏蔽件124的尺寸大于第二屏蔽件125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124包含有一中地片1241、自所述中地片1241前缘延伸的一前地片1242、自所述中地片1241弯折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1243、及自所述前地片1242弯折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1244。
进一步地说,所述中地片1241与前地片1242各形成有多个开孔1241a、1242a,并且上述多个内接臂1243是分别由中地片1241的多个边缘及多个开孔1241a内壁大致垂直地延伸所形成,而所述外接臂1244则是分别由前地片1242的多个开孔1242a内壁延伸所形成。
所述第一屏蔽件124的中地片1241设置于绝缘框架121的一侧表面上,并且第一屏蔽件124穿设固定于每个接地端子122的中接地段1221。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件124是以多个内接臂1243分别穿设固定于上述多个接地端子122的中接地段1221,据以使所述第一屏蔽件124能电性连接于每个接地端子122。需补充说明的是,为了调整部分接地端子122裸露于空气中的比例,以利于高频信号传输,因而所述多个内接臂1243中的部分内接臂1243是通过穿过所述绝缘框架121而插设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22。
此外,每个信号端子123的中信号段1231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124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124的外轮廓内侧(如:中地片1241的外轮廓内侧)。而具有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的这些接地端子122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124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其覆盖所述中地片1241的多个开孔1241a;而对应于任意一个接地端子122的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的所述投影区域部位是位于前地片1242的两个相邻开孔1242a之间。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屏蔽件125包含有一板体1251、自所述板体1251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1252、及自所述板体1251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12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251大致呈矩形且形成有多个开孔1251a,并且板体1251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两个长边缘及位于相反侧的两个短边缘,任意一个短边缘垂直于任意一个长边缘。多个所述内接臂1252分别自多个开孔1251a的内壁大致垂直地延伸所形成,多个外接臂1253自所述板体1251的其中一个长边缘朝向其中另一个长边缘的方向(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每个外接臂的长度优选是大于任意一个短边缘的长度的1/3。进一步地说,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外接臂1253朝所述板体1251正投影所形成的两个投影区域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开孔1251a。
需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屏蔽件125的任意一个外接臂1253在所述板体1251的一法线方向上对应于两个相邻所述信号端子12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开孔1251a于所述板体1251的法线方向上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122。
所述第二屏蔽件125位于上述绝缘框架121的前端部1211,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125穿设固定于每个接地端子122的中接地段1221。其中,上述第二屏蔽件125在本实施例中是位于所述前端部1211的容置槽1211a内,并且第二屏蔽件125是以多个内接臂1252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接地端子122,据以使上述第二屏蔽件125能电性连接于每个接地端子12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屏蔽件124与第二屏蔽件125能通过上述多个接地端子122而彼此电性连接。
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屏蔽件125中,每个内接臂1252包含依序自所述板体1251延伸的一颈部1252a与一头部1252b,每个头部1252b穿出并固定于相对应所述接地端子122,以使每个头部1252b与板体1251是分别位于相对应接地端子122的相反两侧。另外,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252b的宽度可以是略大于颈部1252a的宽度、并大于其所穿设的接地端子122孔洞的宽度,据以稳固地固定于相对应接地端子122。此外,第一屏蔽件124的内接臂1243构造类似于上述第二屏蔽件125的内接臂1252构造,在此不加以赘述第一屏蔽件124的内接臂1243细部构造。
另外,所述传输片12的多个接地端子122的前接地段1222与多个信号端子123的前信号段1232插设于壳体11的插接部111内,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件124的前地片1242位于插接部111内,而第二屏蔽件125的至少80%及其相对应的其他组件部位皆位于插接部111内。其中,在所述传输片12及其相对应的该列对接端子孔1111中,多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及第一屏蔽件124的多个外接臂1244的位置是大致对应于多个接地穿孔1112,而多个信号端子123的前信号段1232的位置则是大致对应于多个信号穿孔1113。
以上为本实施例单个传输片12的构造说明,以下接着介绍多个传输片12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任意两个相邻的传输片12中,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12的第二屏蔽件125(的多个外接臂1253弹性地)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12的第一屏蔽件124,据以使上述两个相邻的传输片12中的第一屏蔽件124、第二屏蔽件125、及多个接地端子122彼此电性连接而共地,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母端连接器1的抗串扰能力。
此外,在任意两个相邻的传输片12中,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12也能通过其至少一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二接触部1222b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12的第一屏蔽件124,据以进一步确保上述两个相邻的传输片12的共地效果。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7),所述第二接触部1222b也可以视设计需求而选择性地取消,如:两个相邻传输片12的串接共地效果已由第二屏蔽件125的外接臂1253实现,则可无须设有第二接触部1222b。
如图2和图11所示,所述公端连接器2包含有一载座21、固定于所述载座21的多个屏蔽端子22、及固定于所述载座21的多个导电端子23。其中,所述载座21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呈U形构造,并且上述载座21包含有一底板211及分别垂直地相连于底板211相反两端缘的两个侧板212,而上述多个屏蔽端子22与多个导电端子23皆固定于载座21的底板211。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板211形成有多列固定孔2111,并且每列固定孔2111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H。所述底板211的多列固定孔2111分别在位置与形状上对应于上述壳体11的多列对接端子孔1111,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此外,所述两个侧板212各形成有平行于插拔方向S的一定位沟槽2121,并且所述载座21的两个定位沟槽2121分别在位置与形状上对应于壳体11的两个导引柱113。据此,当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相互插接时,上述壳体11与载座21能通过错位设置的两个导引柱113配合于两个定位沟槽2121,而能够彼此精准地对接。
由于多个屏蔽端子22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大致相同,所以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下仅先介绍单个屏蔽端子22的构造,然后再适时说明多个屏蔽端子22之间的连接关系,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公端连接器2也可以采用构造略有差异的多个屏蔽端子22。
如图11所示,每个屏蔽端子22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造,并包含有一U形片221、分别相连于所述U形片221相反两侧的两个翼部222、及相连于所述U形片221底缘的两个尾部223。其中,上述U形片221在本实施例中是指其垂直于插拔方向S的截面呈U形。
也就是说,所述U形片221包含有一底壁2211以及相连于上述底壁2211的两个侧壁2212,并且所述两个翼部222分别弯折地相连于两个侧壁2212,而所述两个尾部223则是分别自两个侧壁2212的底缘沿插拔方向S延伸所形成。更详细地说,上述每个翼部222为平行插拔方向S的长形构造,并且所述两个翼部222是分别自两个侧壁2212的边缘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垂直地延伸所形成。
每个导电端子23为一体成形的单件式长形构造,并包含有一固定部231、及分别自所述固定部231相反两端延伸的一对接部232与一接脚233。其中,每个屏蔽端子22的U形片221包围于两个导电端子23的(固定部231与对接部232)外侧,并且每个屏蔽端子22的底壁2211平行于导电端子23的固定部231与对接部232的宽度方向,而每个屏蔽端子22的尾部223的宽度方向大致垂直于任意一个导电端子23的接脚233的宽度方向。
以上为本实施例单个屏蔽端子22的构造说明,以下接着介绍多个屏蔽端子22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屏蔽端子22排成多列,并且每列屏蔽端子22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H。在每列屏蔽端子22的任意两个相邻屏蔽端子22之中,相邻但分属不同所述屏蔽端子22的两个侧壁2212(或翼部222)彼此面对面相向。此外,上述每列屏蔽端子22的多个底壁2211位于(垂直宽度方向W的)一第一平面上,每列屏蔽端子22的多个翼部222及其所对应的多个导电端子23位于(垂直宽度方向W的)一第二平面上。
进一步地说,如图2和图11所示,上述任意一列屏蔽端子22及其所对应的多个导电端子23是插设固定于所述载座21底板211的一列固定孔2111内,并且每个屏蔽端子22是以邻近于尾部223的U形片221部位插设于底板211的相对应固定孔2111内,而每个导电端子23则是以固定部231插设于底板211的相对应固定孔2111内。
其中,每个屏蔽端子22的其余U形片221部位与两个翼部222以及每个导电端子23的对接部232都位于载座21的两个侧板212之间。此外,在位于上述两个侧板212之间的所述U形片221部位之中,所述每个翼部222大致位于相对应侧壁2212的中央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当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相互插接时,公端连接器2的任意一列屏蔽端子22及其所对应的多个导电端子23是穿过母端连接器1的壳体11的一列对接端子孔1111,而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22、信号端子123、及第一屏蔽件124相接。
更详细地说,如图12所示,所述公端连接器2中的至少一个屏蔽端子22抵接于所述母端连接器1中的两个接地端子122。其中,上述至少一个屏蔽端子22是以其两个翼部222分别顶抵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母端连接器1的两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换个角度来说,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122的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分别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多个屏蔽端子22中的两个相邻屏蔽端子22(的翼部222),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举例来说,如图17所示,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接地端子122之中,其中一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用来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单个屏蔽端子22的翼部222,而其中另一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则是用来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屏蔽端子22的翼部222。
据此,所述公端连接器2内的屏蔽端子22与母端连接器1内的接地端子122能通过一对多的方式连接,据以改善电连接器总成100中的共地性、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电连接器总成100的抗串扰能力。
此外,由于每个屏蔽端子22中的两个翼部222是分别自两个侧壁2212的边缘垂直地延伸所形成,所以每个翼部222是以其宽表面抵接于相对应的第一接触部1222a。据此,所述屏蔽端子22与相对应的接地端子122能通过上述翼部222与第一接触部1222a的配合而提升相互抵接的稳定性,进而具有较佳的电性传输效能,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要求小型化或高密度的连接器中,当端子之间的间距过于狭窄时,由侧壁2212延伸形成的翼部222也可以被省略,并且所述接地端子122通过第一接触部1222a直接抵接于相对应的屏蔽端子22的侧壁2212边缘(或截面)。
另外,每个第一屏蔽件124的多个外接臂1244顶抵于相对应屏蔽端子22的U形片221底壁2211的外侧面(如:图9),而任意两个相邻的信号端子123的前信号段1232分别顶抵于两个导电端子23的对接部232(如:图12)。
[实施例二]
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主要在于母端连接器1,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接地端子122未形成有第二接触部1222b,并且信号端子123的前信号段1232突伸出任意一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当所述母端连接器1与公端连接器2相互插接时,每个第一接触部1222a受力而位移的方向(如:高度方向H)垂直于每个信号端子123受力而位移的方向(如:宽度方向W),并且至少一个接地端子122中的两个第一接触部1222a受力而朝彼此靠近(或相反)的方向(如:图13中的沿着高度方向H朝下与朝上)位移。
此外,所述任意一个接地端子122的第一接触部1222a是顶抵于相对应屏蔽端子22的侧壁2212,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屏蔽端子22可以无需形成有任何翼部222。
[实施例三]
如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主要在于公端连接器2,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每列屏蔽端子22为一体相连的单件式构造;也就是说,在每列屏蔽端子22的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屏蔽端子22中,彼此面对面相向的两个侧壁2212所分别相连的两个所述翼部222为一体相连的构造,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每列屏蔽端子22之中也可以是仅有两个相邻屏蔽端子22为一体相连的单件式构造。
[实施例四]
如图16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主要在于公端连接器2,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的每个屏蔽端子22中,每个翼部222形成有180度弯折角的翻折构造,以使每个翼部222与第一接触部1222a的接触面积增加,并且翼部222弯折后的部位大致平行于相邻的侧壁2212;也就是说,所述侧壁2212的厚度相当于变成两倍的材料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母端连接器,其将每个传输片中的第一屏蔽件与第二屏蔽件各电性连接于多个接地端子,并且通过任意一个所述传输片的第二屏蔽件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第一屏蔽件,以使母端连接器内的多个传输片中的第一屏蔽件、第二屏蔽件、及多个接地端子能够彼此电性连接而共地,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抗串扰能力。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电连接器总成,其公端连接器内的屏蔽端子与母端连接器内的接地端子能通过一对多的方式连接,据以改善电连接器总成中的共地性、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电连接器总成的抗串扰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
一壳体;以及
多个传输片,堆叠地排成一列、并插设于所述壳体;其中,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
一绝缘框架,包含有呈长形的一前端部与呈长形的一底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端部的一长度方向;
多个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及
一第一屏蔽件与一第二屏蔽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相反两侧,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一板体及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所述板体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两个长边缘,多个所述外接臂由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所述长边缘朝向其中另一个所述长边缘的方向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外接臂朝所述板体正投影所形成的两个投影区域之间设有一个开孔,多个所述开孔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板体的一法线方向上对应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所述前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且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能通过多个所述接地端子而彼此电性连接;
其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传输片中,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的多个所述外接臂弹性地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每个所述接地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接地段、自所述中接地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接地段、及自所述中接地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接地段,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于每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中接地段。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并且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信号段、自所述中信号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信号段、及自所述中信号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信号段,并且每个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信号段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外轮廓内侧。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绝缘框架在所述前端部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接臂包含依序自所述板体延伸的一颈部与一头部,每个所述头部穿出并固定于相对应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每个所述头部与所述板体是分别位于相对应所述接地端子的相反两侧。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板体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两个短边缘,并且任意一个所述短边缘垂直于所述任意一个长边缘,并且每个所述外接臂的长度大于任意一个所述短边缘的长度的1/3。
8.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并且任意一个所述外接臂于所述板体的一法线方向上对应于两个相邻所述信号端子。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片中,所述第一屏蔽件包含有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多个内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中的部分所述内接臂通过穿过所述绝缘框架而插设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有:
一插接部,多个所述传输片插设于所述插接部,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屏蔽件的至少80%位于插接部内;
一定位板,自所述插接部延伸所形成,并且每个所述绝缘框架扣接于所述定位板;及
两个导引柱,呈错位分布地形成于所述插接部的顶面与底面,并且每个所述导引柱局部突伸出所述插接部。
11.一种传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片包括:
一绝缘框架,包含有呈长形的一前端部与呈长形的一底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端部的一长度方向;
多个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以及
一第一屏蔽件与一第二屏蔽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相反两侧,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一板体及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外接臂,所述板体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两个长边缘,多个所述外接臂由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所述长边缘朝向其中另一个所述长边缘的方向弯曲地延伸所形成,并且任两个相邻的所述外接臂朝所述板体正投影所形成的两个投影区域之间设有一个开孔,多个所述开孔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所述板体的一法线方向上对应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的至少其中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绝缘框架的所述前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且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以使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能通过多个所述接地端子而彼此电性连接;
其中,当两个所述传输片相互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二屏蔽件的多个所述外接臂弹性地顶抵并电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传输片的所述第一屏蔽件。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地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接地段、自所述中接地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接地段、及自所述中接地段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端部的一后接地段,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件与所述第二屏蔽件各穿设固定于每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中接地段。
13.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片包含有多个信号端子,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用于差分信号传输,并且两两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接地端子,每个所述信号端子包含固定于所述绝缘框架的一中信号段、自所述中信号段一端延伸出所述前端部的一前信号段、及自所述中信号段另一端延伸所述底端部的一后信号段,并且每个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信号段朝向所述第一屏蔽件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外轮廓内侧;所述绝缘框架在所述前端部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14.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包含有自所述板体弯曲地延伸的多个内接臂,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穿设固定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
15.依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形成有多个开孔,并且多个所述内接臂分别自多个所述开孔的内壁垂直地延伸所形成,多个所述外接臂自所述板体的一长边缘弯曲地延伸所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62808.2A CN111668662B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
US16/568,255 US10784630B1 (en) | 2019-03-05 | 2019-09-12 | Female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waf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62808.2A CN111668662B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8662A CN111668662A (zh) | 2020-09-15 |
CN111668662B true CN111668662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7233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62808.2A Active CN111668662B (zh) | 2019-03-05 | 2019-03-05 |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84630B1 (zh) |
CN (1) | CN1116686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0380B (zh) * | 2019-03-30 | 2021-10-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2018567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4336180B (zh) * | 2020-09-28 | 2024-03-26 |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CN112636102B (zh) * | 2020-11-30 | 2022-10-0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连接器 |
JP2024505916A (ja) * | 2021-01-29 | 2024-02-0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シールド端子を有するバックプレーンコネクタ |
CN113258382B (zh) * | 2021-02-09 | 2022-07-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子连接器 |
CN113571974A (zh) * | 2021-07-21 | 2021-10-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结构及使用该屏蔽结构的连接器 |
CN113904179B (zh) * | 2021-08-16 | 2023-07-1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对接端子模组、对接背板连接器以及背板连接器组件 |
US20230238744A1 (en) * | 2022-01-26 | 2023-07-27 | CWE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 Shielding means and high-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
TW202450182A (zh) * | 2023-05-22 | 2024-12-16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連接器組件與薄片體組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18784A1 (en) * | 1999-01-08 | 2000-07-12 | FCI's Hertogenbosch BV | Shielded connector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CN103280670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抑制讯号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
CN108448340A (zh) * | 2018-01-29 | 2018-08-24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屏蔽框架组件 |
CN109088272A (zh) * | 2018-08-27 | 2018-12-25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05751B1 (en) * | 2009-09-23 | 2011-03-15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with contacts of a differential pair held in separate chicklets |
US8398431B1 (en) * | 2011-10-24 | 2013-03-1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assembly |
US9225122B1 (en) * | 2014-08-06 | 2015-12-2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nductive holder members |
US10665973B2 (en) * | 2018-03-22 | 2020-05-26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19
- 2019-03-05 CN CN201910162808.2A patent/CN111668662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12 US US16/568,255 patent/US1078463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18784A1 (en) * | 1999-01-08 | 2000-07-12 | FCI's Hertogenbosch BV | Shielded connector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CN103280670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抑制讯号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
CN108448340A (zh) * | 2018-01-29 | 2018-08-24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屏蔽框架组件 |
CN109088272A (zh) * | 2018-08-27 | 2018-12-25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287332A1 (en) | 2020-09-10 |
CN111668662A (zh) | 2020-09-15 |
US10784630B1 (en) | 2020-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68662B (zh) | 母端连接器及传输片 | |
CN111668663A (zh) | 电连接器总成、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 | |
CN111682367B (zh) | 背板连接器 | |
US7431616B2 (en) | Orthogonal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US7402084B2 (en) | Compat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44550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ell | |
US2009024701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ell with a portion retained in an insulative housing | |
US10490950B2 (en) | Header connector having header ground shields | |
CN112563784B (zh) | 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
US20090047839A1 (en) | Compat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100167584A1 (en) | Stacked-type connector | |
TWI705621B (zh) | 母端連接器及傳輸片 | |
CN112072403B (zh) | 电连接器 | |
US750377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 |
CN211376987U (zh) |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 |
US1162669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structure | |
US747012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TWI705624B (zh) | 電連接器總成、母端連接器、及公端連接器 | |
CN11313124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5642418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