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种加湿装置、加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难以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的问题。
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吸光吸水材料、光照模块、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出气口高于所述水箱内水的液面;
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
所述吸光吸水材料位于所述水箱内部,所述吸光吸水材料的上表面高于液面,所述吸光吸水材料的下表面低于所述液面;
所述光照模块设于所述水箱内部,所述光照模块发光时能够照射所述吸光吸水材料;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高于所述液面;
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内部,所述水位传感器低于所述液面;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照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加湿装置,将出气口通向室内,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或使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加湿装置,在出气口上设置出气阀门,进水口设置进水阀门,便于对出气口和进水口进行开关控制,控制加湿装置包括: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进水阀门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开启或关闭、压力传感器开启或关闭、水位传感器开启或关闭。“开启”和“关闭”用于机械的连接结构上时,是指运动改变空间位置实现开启和关闭,例如控制出气阀门开启,则表示控制出气阀门的阀体运动后不再对出气口造成堵塞,出气口能够导通气流;“开启”和“关闭”用于电连接时,是指通电和断电,例如控制光照模块开启,则表示光照模块通电开始发光。
其中,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气压大小,设置在水箱内壁的顶部,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气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水箱内的气压大小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气压过大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泄压,当气压过小时,水箱内产生水蒸气逐渐增压。
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中的水深,设置在水箱内壁的底部,水位传感器将检测的水深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水箱内的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开启或关闭、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水深过小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进水阀门开启,进水口与空调器的集水槽连接,水从进水口流入水箱对水箱加水,提高液位。当水深过高时,控制器控制进水阀门关闭、出气阀门关闭,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降低液位。
吸光吸水材料用于吸收水箱轴的水,设置在水箱内壁的顶部,位于吸光吸水材料正上方且朝向吸光吸水材料。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或采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对室内空气进行湿度检测,湿度传感器将室内的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基于水箱中的气压大小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光照模块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开启时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吸光吸水材料上,吸光吸水材料吸收光线后发热,使吸收的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同时,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水箱中的湿空气从出气口进入室内,对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光照模块以及出气阀门开启直到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到预设值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对室内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加湿装置也可以独立于空调器使用,空调器正常运行,加湿装置独立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可以适用于配合多种空调器使用,通用性高。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口设有出气阀门,所述进水口设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气阀门以及所述进水阀门分别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光吸水材料漂浮在所述液面上。
通过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随着水箱中的水逐渐蒸发,水箱中的液面高度会逐渐下降,在加水时液面会逐渐升高。当水箱内的液面高度发生改变时,吸光吸水材料能够随着液面一起上下浮动,始终保持一面高于液面以便于蒸发产生水蒸气,另一面低于液面以便于吸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液面分隔为漂浮区和非漂浮区;所述分隔件上设有供所述漂浮区与所述非漂浮区相互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吸光吸水材料位于所述漂浮区。
通过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适当增大水箱内部液面与空气之间接触的面积,能够提高水的蒸发效率,但是液面面积增大后,在加水或进气排气过程中,水流和气流会驱动吸光吸水材料摆动或漂移,使光照模块无法正对吸光吸水材料。当设置分隔件后,例如在水箱内侧的底部固定隔板,隔板顶部露出水面,隔板中部开设通孔供水流通过,隔板将水箱的底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第一储水腔的液面构成漂浮区,第二储水腔构成非漂浮区,吸光吸水材料受隔板的阻挡只能漂浮在漂浮区,在进水、进气或出气过程中,对吸光吸水材料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减小;连通孔能够使漂浮区内的水与非漂浮区内的水相互连通,液面高度保持相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光吸水材料包括超黑炭气凝胶材料。
通过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超黑炭气凝胶材料是一种具有大量微孔的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而且为黑色,具有较高的光线吸收率,因此吸水更快,受到光线照射后发热更快,吸收的水分能够更快的蒸发形成水蒸气。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口连接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
通过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出气管的出口通往室外,第一出气管通往室内,水箱中的气体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管以及第二出气管输送至室内和室外。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水箱内的气压过高时,或者向水箱内加水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关闭,水箱从第二出气管排气泄压,泄压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开启,水蒸气通过第一出气管输入到室内。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中的所述加湿装置,空调器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空调器的主机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或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出气口通向室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本申请第一方面中的加湿装置,包含加湿装置的所有功能和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加湿控制方法,用于本申请第二方面中的所述空调器加湿控制,并包括如下步骤:
A100、调节所述水箱内的气压F和水深h;
A200、检测室内湿度Ψ,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Ψ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加湿方法,在空调器运行时,自动控制水箱内的气压和水深,使加湿装置始终保持水量充足、气压充足的状态,经过室内空气湿度检测后,控制器根据室内空气湿度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控制加湿装置包括: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进水阀门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开启或关闭、压力传感器开启或关闭、水位传感器开启或关闭。“开启”和“关闭”用于机械的连接结构上时,是指运动改变空间位置实现开启和关闭,例如控制出气阀门开启,则表示控制出气阀门的阀体运动后不再对出气口造成堵塞,出气口能够导通气流;“开启”和“关闭”用于电连接时,是指通电和断电,例如控制光照模块开启,则表示光照模块通电开始发光。
其中,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内的气压大小,设置在水箱内壁的顶部,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气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水箱内的气压大小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气压过大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泄压,当气压过小时,水箱内产生水蒸气逐渐增压。
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中的水深,设置在水箱内壁的底部,水位传感器将检测的水深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水箱内的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开启或关闭、出气阀门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水深过小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进水阀门开启,进水口与空调器的集水槽连接,水从进水口流入水箱对水箱加水,提高液位。当水深过高时,控制器控制进水阀门关闭、出气阀门关闭,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降低液位。
吸光吸水材料用于吸收水箱轴的水,设置在水箱内壁的顶部,位于吸光吸水材料正上方且朝向吸光吸水材料。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或采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对室内空气进行湿度检测,湿度传感器将室内的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基于水箱中的气压大小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光照模块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开启时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吸光吸水材料上,吸光吸水材料吸收光线后发热,使吸收的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同时,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出气阀门开启,水箱中的湿空气从出气口进入室内,对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光照模块以及出气阀门开启直到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到预设值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对室内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100包括:
A110、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当前水深h,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h的大小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A111、当所述h小于预设值h0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水阀门开启;
A112、当所述h大于或等于预设值h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水阀门关闭。
通过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器基于水箱内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开启或关闭,在水箱内水量不足时,控制进水阀门开启向水箱内加水,使水箱内的水量保持在充足状态。其中h1大于或等于h0。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100包括:
A120、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当前气压F,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F的大小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A121、当所述F大于或等于预设值F0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A122、当所述F小于或等于预设值F1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通过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水箱处于密闭状态时,内部的水仍然存在一定的蒸发,内部气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或者在向水箱内部加水过程中也会使水箱内部气压升高,在水箱内部气压过大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开启泄压,直到气压恢复到预设值以内,控制器再控制第二阀门关闭。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00包括:
A210、当所述Ψ小于预设值A,且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2,所述控制器基于T2的大小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A211、当所述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T1+△T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照模块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通过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人体对空气湿度的体感与气温也有关系,结合室内气温和室内空气湿度,通过检测并判断气温和空气湿度大小与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控制器根据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从而使室内空气不局限与湿度调节,而且能够使室内空气湿度在特定的空调器运行模式下进行精准控制。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其中△T是室内温度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T介于0.5℃到1.5℃之间,预设值A是控制系统中设定人体比较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A=40%。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10包括:A212、当所述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αA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照模块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关闭,其中αA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预设值B。
其中,B是控制系统中设定人体比较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B=70%。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10包括:A213、当所述T2大于T1+△T时,保持制冷运行,直到所述T2小于或等于T1+△T。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00包括:
A220、当所述Ψ小于预设值A,且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4,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T4的大小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A221、当所述T4大于或等于预设值T3-△T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照模块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开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20包括:A222、当所述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βA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照模块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关闭,其中βA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预设值B。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20包括:A223、当所述T4小于T3-△T时,保持制热运行,直到所述T4大于或等于T3-△T。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00包括:A230、当所述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或等于预设值B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位传感器开启、所述压力传感器开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00包括:
A240、当所述Ψ大于预设值B时,且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2,所述空调器基于Ψ和T2的大小切换工作模式;
A241、当所述T2小于或等于T1+△T时,所述空调器除湿运行。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40包括:A242、当所述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γB且小于或等于预设值δB时,所述空调器制冷运行,其中预设值A小于或等于γB,预设值δB小于或等于B,0<γ<δ≤1。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240包括:A243、当所述T2大于T1+△T时,保持制冷运行,直到所述T2小于或等于T1+△T。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
A300、当所述空调器关机时,计算关机时长△t,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水箱内的当前气压F,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当前水深h,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t、F以及h的大小控制所述加湿装置;
A310、当所述F大于或等于预设值F0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300包括:A320、当所述△t大于或等于预设值t0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关闭、所述水位传感器关闭、所述进水阀门关闭、所述光照模块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其中,t0介于24小时和48小时之间,保证水质健康。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300包括:A330、当所述h等于0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照模块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加湿装置与空调器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加湿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控制器与各模块之间连接结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100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200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240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300的流程示意图。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对温度调节后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的现象,因此有些空调器通常还具有空气温度调节功能,但在空气湿度调节方面主要采用恒温加湿、无水加湿等技术来保证室内的空气湿度,但是还存在很多缺陷,难以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加湿性能和效果还有待改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一中,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水箱110、吸光吸水材料120、光照模块130、压力传感器140、水位传感器150和控制器200;水箱110上设有出气口111,出气口111高于水箱110内水的液面;出气口111设有出气阀门160;水箱110上设有进水口112,进水口112设有进水阀门170;吸光吸水材料120位于水箱110内部,吸光吸水材料120的上表面高于液面,吸光吸水材料120的下表面低于液面;光照模块130设于水箱110内部,光照模块130发光时能够照射吸光吸水材料120上表面;压力传感器140设于水箱110内部,压力传感器140高于液面;水位传感器150设于水箱110内部,水位传感器150低于液面;控制器200分别与出气阀门160、进水阀门170、光照模块130、压力传感器140以及水位传感器150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加湿装置,将出气口111通向室内,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180或使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180,湿度传感器180与控制器200电连接,控制器200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加湿装置,控制加湿装置包括: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进水阀门170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130开启或关闭、压力传感器140开启或关闭、水位传感器150开启或关闭。“开启”和“关闭”用于机械的连接结构上时,是指运动改变空间位置实现开启和关闭,例如控制出气阀门开启,则表示控制出气阀门的阀体运动后不再对出气口造成堵塞,出气口能够导通气流;“开启”和“关闭”用于电连接时,是指通电和断电,例如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则表示光照模块130通电开始发光。
其中,压力传感器140用于检测水箱110内的气压大小,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顶部,压力传感器140将检测的气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基于水箱110内的气压大小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气压过大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泄压,当气压过小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关闭保压,同时水箱110内产生水蒸气逐渐增压。
水位传感器150用于检测水箱110中的水深,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底部,水位传感器150将检测的水深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基于水箱110内的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170开启或关闭、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水深过小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进水阀门170开启,进水口112与空调器的集水槽连接,水从进水口112流入水箱110对水箱110加水,提高液位。当水深过高时,控制器200控制进水阀门170关闭、出气阀门160关闭,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降低液位。
吸光吸水材料120用于吸收水箱110轴的水,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顶部,位于吸光吸水材料120正上方且朝向吸光吸水材料120。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180或采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180对室内空气进行湿度检测,湿度传感器180将室内的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控制基于水箱110中的气压大小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130开启时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吸光吸水材料120上,吸光吸水材料120吸收光线后发热,使吸收的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同时,当湿度传感器180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水箱110中的湿空气从出气口111进入室内,对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光照模块130以及出气阀门160开启直到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到预设值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对室内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加湿装置也可以独立于空调器使用,空调器正常运行,加湿装置独立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可以适用于配合多种空调器使用,通用性高。
水箱110采用不透光的高强度壳体,避免在光照模块130关闭状态下自然光照射吸光吸水材料120而产生水蒸气消耗水箱110中的水,同时对水箱110内部的光照模块130、吸光吸水材料120、压力传感器140、水位传感器150进行防护。
进水口112与空调器的集水槽之间通过进水管116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吸光吸水材料120漂浮在液面上。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随着水箱110中的水逐渐蒸发,水箱110中的液面高度会逐渐下降,在加水时液面会逐渐升高。当水箱110内的液面高度发生改变时,吸光吸水材料120能够随着液面一起上下浮动,始终保持一面高于液面以便于蒸发产生水蒸气,另一面低于液面以便于吸水。例如将吸光吸水材料120设置为圆形薄片结构,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吸光吸水材料120的表面积,便于吸水和蒸发形成水蒸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箱110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件113,分隔件113将液面分隔为漂浮区和非漂浮区;吸光吸水材料120位于漂浮区。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适当增大水箱110内部液面与空气之间接触的面积,能够提高水的蒸发效率,但是液面面积增大后,在加水或进气排气过程中,水流和气流会驱动吸光吸水材料120摆动或漂移,使光照模块130无法正对吸光吸水材料120。当设置分隔件113后,例如在水箱110内侧的底部固定隔板,隔板顶部露出水面,隔板中部开设通孔1131供水流通过,隔板将水箱110的底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储水腔117和第二储水腔118,第一储水腔117的液面构成漂浮区,第二储水腔118构成非漂浮区,吸光吸水材料120受隔板的阻挡只能漂浮在漂浮区,在进水、进气或出气过程中,对吸光吸水材料120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吸光吸水材料120包括超黑炭气凝胶材料。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超黑炭气凝胶材料是一种具有大量微孔的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而且为黑色,具有较高的光线吸收率,因此吸水更快,受到光线照射后发热更快,吸收的水分能够更快的蒸发形成水蒸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气口111连接有第一出气管114和第二出气管115,出气阀门160包括第一阀门161和第二阀门162,第一阀门161设于第一出气管114上,第二阀门162设于第二出气管115上,第一阀门161和第二阀门162分别与控制器200电连接。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出气管115的出口通往室外,当水箱110内的气压过高时,或者向水箱110内加水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开启、第一阀门161关闭,水箱110从第二出气管115排气泄压,泄压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关闭、第一阀门161开启,水蒸气通过第一出气管114输入到室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二中,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加湿装置,空调器包括湿度传感器180和温度传感器190,控制器200与空调器的主机电连接,湿度传感器180以及温度传感器190分别与控制器200或主机电连接;出气口111通向室内;进水口112与空调器的集水槽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加湿装置,包含加湿装置的所有功能和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出气口111通向室内机300的出风口。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空调器运行时,室内机300的出风口向室内吹风,在加湿过程中,湿空气输入至室内机300的出风口,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混合,增加气流湿度,同时气路将湿空气吹向室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增加室内不同位置的空气湿度均匀度。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100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200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240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A300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三中,提供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加湿控制,并包括如下步骤:
A100、调节水箱110内的气压F和水深h;
A200、检测室内湿度Ψ,控制器200基于Ψ控制加湿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加湿方法,在空调器运行时,自动控制水箱110内的气压和水深,使加湿装置始终保持水量充足、气压充足的状态,经过室内空气湿度检测后,控制器200根据室内空气湿度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控制加湿装置包括: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进水阀门170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130开启或关闭、压力传感器140开启或关闭、水位传感器150开启或关闭。“开启”和“关闭”用于机械的连接结构上时,是指运动改变空间位置实现开启和关闭,例如控制出气阀门开启,则表示控制出气阀门的阀体运动后不再对出气口造成堵塞,出气口能够导通气流;“开启”和“关闭”用于电连接时,是指通电和断电,例如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则表示光照模块130通电开始发光。
其中,压力传感器140用于检测水箱110内的气压大小,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顶部,压力传感器140将检测的气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基于水箱110内的气压大小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气压过大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泄压,当气压过小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关闭保压,同时水箱110内产生水蒸气逐渐增压。
水位传感器150用于检测水箱110中的水深,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底部,水位传感器150将检测的水深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基于水箱110内的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170开启或关闭、出气阀门160开启或关闭;例如当水深过小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进水阀门170开启,进水口112与空调器的集水槽连接,水从进水口112流入水箱110对水箱110加水,提高液位。当水深过高时,控制器200控制进水阀门170关闭、出气阀门160关闭,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降低液位。
吸光吸水材料120用于吸收水箱110轴的水,设置在水箱110内壁的顶部,位于吸光吸水材料120正上方且朝向吸光吸水材料120。在室内安装湿度传感器180或采用空调器自带的湿度传感器180对室内空气进行湿度检测,湿度传感器180将室内的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00。控制器200控制基于水箱110中的气压大小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或关闭,光照模块130开启时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吸光吸水材料120上,吸光吸水材料120吸收光线后发热,使吸收的水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气。同时,当湿度传感器180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器200控制出气阀门160开启,水箱110中的湿空气从出气口111进入室内,对室内空气加湿。保持光照模块130以及出气阀门160开启直到室内空气湿度上升到预设值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对室内进行加湿,使室内空气湿度稳定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A100包括:
A110、水位传感器150检测水箱110内的当前水深h,控制器200基于h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
A111、当h小于预设值h0时,控制器200控制进水阀门170开启;
A112、当h大于或等于预设值h1时,控制器200控制进水阀门170关闭。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器200基于水箱110内水深大小控制进水阀门170开启或关闭,在水箱110内水量不足时,控制进水阀门170开启向水箱110内加水,使水箱110内的水量保持在充足状态。其中h1大于或等于h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100包括:
A120、压力传感器140检测水箱110内的当前气压F,控制器200基于F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
A121、当F大于或等于预设值F0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开启;
A122、当F小于或等于预设值F1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关闭。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水箱110处于密闭状态时,内部的水仍然存在一定的蒸发,内部气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或者在向水箱110内部加水过程中也会使水箱110内部气压升高,在水箱110内部气压过大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开启泄压,直到气压恢复到预设值以内,控制器200再控制第二阀门162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A200包括:
A210、当Ψ小于预设值A,且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温度传感器190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2,控制器200基于T2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
A211、当T2小于或等于预设值T1+△T时,控制器200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第一阀门161开启、第二阀门162关闭。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人体对空气湿度的体感与气温也有关系,结合室内气温和室内空气湿度,通过检测并判断气温和空气湿度大小与预设值之间的关系,控制器200根据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从而使室内空气不局限与湿度调节,而且能够使室内空气湿度在特定的空调器运行模式下进行精准控制。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较舒适的范围。其中△T是室内温度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T介于0.5℃到1.5℃之间,预设值A是控制系统中设定人体比较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A=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10包括:A212、当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αA时,控制器200控制光照模块130关闭、第二阀门162关闭,其中αA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预设值B。
其中,B是控制系统中设定人体比较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B=7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10包括:A213、当T2大于T1+△T时,保持制冷运行,直到T2小于或等于T1+△T。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00包括:
A220、当Ψ小于预设值A,且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温度传感器190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4,控制器200基于T4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
A221、当T4大于或等于预设值T3-△T时,控制器200控制光照模块130开启、第一阀门161开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20包括:A222、当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βA时,控制器200控制光照模块130关闭、第一阀门161关闭,其中βA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预设值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20包括:A223、当T4小于T3-△T时,保持制热运行,直到T4大于或等于T3-△T。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00包括:A230、当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A且小于或等于预设值B时,控制器200控制水位传感器150开启、压力传感器140开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A200包括:
A240、当Ψ大于预设值B时,且空调器制冷运行时,温度传感器190检测室内的当前气温T2,空调器基于Ψ和T2的大小切换工作模式;
A241、当T2小于或等于T1+△T时,空调器除湿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40包括:A242、当Ψ大于或等于预设值γB且小于或等于预设值δB时,空调器制冷运行,其中预设值A小于或等于γB,预设值δB小于或等于B,0<γ<δ≤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40包括:A243、当T2大于T1+△T时,保持制冷运行,直到T2小于或等于T1+△T。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
A300、当空调器关机时,计算关机时长△t,压力传感器140检测水箱110内的当前气压F,水位传感器150检测当前水深h,控制器200基于△t、F以及h的大小控制加湿装置;
A310、当F大于或等于预设值F0时,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开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300包括:A320、当△t大于或等于预设值t0时,控制器200控制压力传感器140关闭、水位传感器150关闭、进水阀门170关闭、光照模块130开启、第二阀门162开启。
其中,t0介于24小时和48小时之间,保证水质健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300包括:A330、当h等于0时,控制器200控制光照模块130关闭、第二阀门162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200包括:
A250、当Ψ大于预设值B时,且空调器制冷运行时,空调器不进行除湿操作,且控制器200不发出控制信号。
综上,加湿装置的加湿控制方法如下:
1.在控制系统(例如控制器200或空调器的主机)中设定人体比较舒适的空气湿度范围为A≤Ψ≤B(例如A取40%,B取70%);控制器200也可以集成在空调器的主机中,或直接采用空调器的主机;
2.空调开机状态下,水位探测器检测当前水位h,若h<h0则控制器200调整进水阀门170的开度(进水阀门170的开启程度),由家庭用水管网或空调器的集水槽向水箱110内加水,至水位h≥h1(h1≥h0)控制器200关进水阀门170,从而停止加水过程;否则自动控制进水阀门170保持关闭;
3.检查水位的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140检测水箱110空间内的压力,若压力F≥F0则控制器200控制第二阀门162开启,使得水箱110内部空间的压力恢复正常状态,即F≤F1(F1≤F0),防止压力过大,否则保持第二阀门162关闭状态。室内的湿度传感器180实时检测室内空气湿度,相关调控程序如下:
1).若湿度Ψ<A:(i).空调制冷模式下,假定用户设定目标温度T1,室内实际温度T2,若T2≤T1+△T(△T为室内温度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建议0.5~1.5℃),即室内温度处在目标温度最大波动值以内,则控制器200开启光照模块130使得超黑炭气凝胶材料进行光热转化效应产生水蒸汽,同时开启第一阀门161,关闭第二阀门162,为室内空气加湿,至室内空气湿度增加为Ψ≥αA(A≤αA<B)时,控制器200关闭光照模块130和第一阀门161;若T2>T1+△T,则保持制冷模式运行,直至室内实际温度达到T2≤T1+△T后再转上述操作;(ii).制热模式下,假定用户设定目标温度T3,室内实际温度T4,若T4≥T3-△T,即室内温度处在目标温度最小波动值以上,则控制器200开启光照模块130、开启第一阀门161提升室内空气湿度,至室内空气湿度提升至Ψ≥βA(A≤βΑ<B)时,控制器200关闭光照模块130和第一阀门161;若T4<T3-△T,则保持制热模式运行,直至室内实际温度达到T4≥T3-△T后再转上述操作;
2).若A≤Ψ≤B,除水位探测器、压力传感器140和湿度传感器180保持工作外,其余加湿装置部件关闭;
3).若Ψ>B:(i).制冷模式下,若T2≤T1+△T,则启动空调除湿模式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降至A≤γB≤Ψ≤δB≤B(0<γ<δ≤1)时,切换回制冷模式;若T2>T1+△T,则保持制冷模式运行,至T2≤T1+△T再转上述操作;(ii).制热模式下,空调无法进行除湿操作,则控制器200和该加湿装置对该高湿信号不响应;
3.空调收到关机信号时,除压力传感器140保持正常运行和控制器200低功耗运行外,室内机300、室外机400和加湿装置其他部件均关闭,在关机期间,若压力传感器140压力F≥F0则控制器200开启进水阀门170保证水箱110内部空间的压力正常,同时累计空调关机总时长△t,若△t≥t0(t0取24~48h,保证水质健康),则压力传感器140、水位探测器和进水阀门170仍旧保持关闭,控制器200启动光照模块130、开启第二阀门162,超黑炭气凝胶材料通过光热转化效应将水箱110内的水完全蒸发(h=0),防止细菌滋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然后控制器200、光照模块130和第二阀门162保持关闭;
上述过程中,水位高度h0、h1,压力值F0、F1,室温波动幅度△T,系数α、β、γ、δ,关机总时长t0均通过试验确定具体数值,上文中提供的数值是为了便于理解,作为参考,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
上文中的A100、A110、A200、A300等是为了使流程更加清晰易读,便于读者理解,其各个步骤之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排序方式,上文中的流程标号不作为本申请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方法和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