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3857B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83857B CN111583857B CN202010472598.XA CN202010472598A CN111583857B CN 111583857 B CN111583857 B CN 111583857B CN 202010472598 A CN202010472598 A CN 202010472598A CN 111583857 B CN111583857 B CN 1115838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
- nod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signal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本发明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可以在通过振荡器模块生成方波信号,同时可以控制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而提高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微型发光二极管(英文: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LED) 显示面板因其低驱动电压、高寿命等特点,被业内广泛的认为是未来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有的像素驱动电路一般采用7T1C结构(7个薄膜晶体管和1个电容),用电压控制Driving TFT(驱动型薄膜晶体管)的栅源电流发光,其发光亮度取决于栅源电流的大小。但是将传统驱动电路应用于Micro LED显示面板时,LED的色度-电流曲线变化很大,微弱的电流变化就会引起人眼可察觉的色度改变。因此Micro LED面板如果采用传统驱动电路,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灰阶下色度变化的问题。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传统驱动电路,用电流来控制亮度的方式,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灰阶下色度变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可以通过设置振荡器模块生成方波信号,同时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而控制发光模块的亮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
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
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像素驱动电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
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方波信号高电位保持时长的占比;
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
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响应扫描信号,将数据信号写入振荡器模块;
第二阶段:振荡器模块响应数据写入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第一信号至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
第三阶段:振荡器模块响应数据写入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第二信号至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响应第二信号关断;
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通过振荡器模块生方波信号,且可以利用振荡器模块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方波信号可以控制发光模块的发光情况,进而通过调控振荡器模块可以调节发光模块的发光情况,进而控制发光模块的亮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2是图1发光元件Micro LED发光效率的曲线图;
图3是图1中发光元件Micro LED色偏特性曲线;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6是图4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前的时序图;
图7是图4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后的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9是图8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前的时序图;
图10是图8像素驱动电路中调节后的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相关技术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图2是图1 发光元件MicroLED发光效率的曲线图,图3是图1中发光元件Micro LED 色偏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由七个薄膜晶体管 M1-M7以及电容C组成,在控制信号S1、S2以及Emit的控制下,数据信号将数据信号电压Vdata存储在电容C中,待数据信号电压完成数据写入后,存储在电容C中的数据信号电压Vdata传输到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以产生电流驱动MicroLED发光。然而发光元件Micro LED不同的驱动电流驱动的情况下发光效率以及色偏特性均是不同的。如下图2所示,在驱动电流在低亮度时,发光元件Micro LED的发光效率低,以及继续参考图 3,由于发光元件Micro LED的色偏特征,在不同电流的情况下,发光元件Micro LED的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不同,导致发光元件Micro LED的发光颜色不同。进而利用驱动电流调节发光元件Micro LED亮度的同时会导致产生发光效率低和色偏等问题。
为了解决在调节发光模块的亮度时,可以提高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同时不会导致色偏等问题,发明人对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关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下文将详细描述。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包括数据写入模块1,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gin而将数据信号电压din传送至振荡器模块2;振荡器模块2,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1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din,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3,同时调节方波信号3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发光模块3,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是方波信号中可以使发光模块发光的使能信号。振荡器模块2响应数据输入模块1的数据信号din,可以根数据信号 din进行控制振荡器模块2内部电阻,进而可以调节振荡器模块2生成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控制一个方波信号中的第一信号的所占时长比例增加,进而调控发光模块3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通过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发光亮度的,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流控制放光元件发光亮度所产生的发光效率低和色偏的问题。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流程图,接续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图4中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该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01,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响应扫描信号,将数据信号写入振荡器模块;
步骤102,第二阶段:振荡器模块响应数据写入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第一信号至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
步骤103,第三阶段:振荡器模块响应数据写入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第二信号至发光模块,发光模块响应第二信号关断;
步骤104,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
其中,第一信号是方波信号中可以使发光模块发光的使能信号,第二信号时方波信号中可以控制发光模块不发光的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是相对置反的信号,本发明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体电位的设置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下文不在赘述。同时提高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即是提高方波信号中第一信号时长的占比,进而可以调发光单元的亮度,以及提高发光效率。
图6是图4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前的时序图,图7是图4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后的时序图;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相应扫描信号gin,将数据信号din写入振荡器模块2,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振荡器模块2震荡生成方波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发光模块3;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在未进行调节数据信号din时,数据信号din的数值为0V,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如图6所示,第一信号为低电位信号,第二信号为高电位信号。进而调节数据信号 din,将其信号升至2V,此时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如图7所示,可以明显得出增加了第一信号的占空比,进而可以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其中图6和图7中仅以发光模块的使能信号为低电位信号为例,也可以为高电位信号,即本发明不对发光模块的使能信号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设置。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X1、第二反相器X2、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 R1和亮度调节单元21;
亮度调节单元21,其第一端与数据写入模块1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反相器X1的输入端、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三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电连接;
第一反相器X1,输入端与亮度调节单元21的第二端电连接、输出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第一反相器N2还包括第一极,第一极连接至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且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其中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用于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 用于提供低电位信号。
第二反相器X2,输入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输出端连接至第一节点 N1,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
所述第一电容C1,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21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N1;
所述第一电阻R1,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21的第三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
第一节点N1,分别与第二反相器X2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以及发光模块3电连接;
第二节点N2,分别与第一反相器X1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以及第一电阻R1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振荡器模块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RC振荡电路,在振荡器模块2中设置第一反相器X1和第二反相器X2,通过反相器的原理是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相位反转180度,进而将第一反相器X1和第二反相器X2串联在像素驱动电路中,可以控制第一节点N1处所接受的信号是方波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反相器X1的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是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一反相器X1转换为低电位信号并发送至第二节点N2,此时第二节点N2将低电位信号发送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高电位信号并发送至第一节点N1;依据振荡器生成方波信号的原理,第一反相器X1输入端的信号在持续一段低电位信号之后会转换为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一反相器X1转换为高电位信号并发送至第二节点 N2,此时第二节点N2将高电位信号发送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低电位信号并发送至第一节点N1,进而在第一节点 N1会产生方波信号。
进一步的,亮度调节单元21进行控制振荡器模块2内部电阻,进而可以调节振荡器模块2生成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控制一个方波信号中的第一信号的所占时长比例增加,进而调控发光模块3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通过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发光亮度的,可以避免通过电流控制放光元件发光亮度所产生的发光效率低和色偏的问题。
图9是图8像素驱动电路调节前的时序图、图10是图8像素驱动电路中调节后的时序图,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相应扫描信号gin,将数据信号din写入振荡器模块2,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振荡器模块2震荡生成方波信号,第一节点N1位置处产生方波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发光模块3,其中,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X1和第二反相器X2,第一反相器X1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X2输出端的信号相反,即第二节点N2和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同一时间段是相反的;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节点N1发送的第一信号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在未进行调节数据信号din时,数据信号din的数值为0V,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如图9所示,第一信号为低电位信号,第二信号为高电位信号。进而调节数据信号din,将其信号升至2V,此时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如图10所示,可以明显得出增加了第一信号的占空比,进而可以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亮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
第一晶体管T1,其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电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四节点N4,控制端连接至数据写入模块1;
第二晶体管T2,其第一端连接至第四节点N4,第二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控制端连接至第四节点N4,第四节点N4为亮度调节单元21的第三端;
第三晶体管T3,其第一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 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第五阶段N5是亮度调节单元21的第二端;
第一电容C1,其一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N1;
第二电阻R2,其一端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R1,其一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四节点N4。
其中,第四节点N4,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和控制端电连接;第五节点N5,分别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和控制端电连接,以及本实施例仅以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为N型晶体管为例,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他的实施方式也会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的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也可以均采用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与N型晶体管的混合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依据第一晶体管T1在电阻导通可变的原理,可以调节第一晶体管T1的电阻数值大小,进而可以控制第一节点N1位置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控制一个方波信号中的第一信号的所占时长比例增加,进而调控发光模块3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通过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发光亮度的,可以避免通过电流控制放光元件发光亮度所产生的发光效率低和色偏的问题。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相应扫描信号gin,将数据信号din写入振荡器模块2,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振荡器模块2震荡生成方波信号,第一节点N1位置处产生方波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发光模块3,其中,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X1和第二反相器X2,第一反相器X1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X2输出端的信号相反,即第二节点N2 和第一节点N1的电位在同一时间段是相反的;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节点N1发送的第一信号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在未进行调节数据信号 din时,数据信号din的数值为0V,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如图9 所示,第一信号为低电位信号,第二信号为高电位信号。进而调节数据信号din,将其信号升至2V,振荡器模块2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电阻值随数据信号din数值的增大而减小,进而可以提姐振荡器模块2中所产生的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进而如图10所示,此时振荡器模块震荡产生的方波信号可以明显得出增加了第一信号的占空比,进而可以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第一反相器X1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 VGL之间的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
第四晶体管T4,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端、第二节点N2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
第五晶体管T5,其第一端与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端、第二节点N2 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五节点N5。
继续参考图1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第二反相器X2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之间的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七晶体管T7;
第六晶体管T6,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端、第一节点N1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
第七晶体管T7,其第一端与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端、第二节点N2 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GL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二节点N2。其中,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是相同类型的晶体管、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为相同类型晶体管,且同一反相器中的两个晶体管的类型不同,本实施例中仅示意出第四晶体管T4、第六晶体管T6为P型晶体管;第五晶体管T5和第七晶体管T7是N型晶体管。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反相器X1输入端的使能信号为低电位时,此时第四晶体管T4导通且第五晶体管T5截止,低电位信号经过第一反相器X1 转换为高电位信号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将高电位信号传输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此时第六晶体管T6截止且第七晶体管T7导通,且高电位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低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此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VGH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四晶体管T4、第二节点N2、第一电阻R1、第四节点N4、第二晶体管T2、第一电容C1、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VSL,同时第一节点将此时的第一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3,发光模块3相应第一信号发光。在第二反相器X2输入端的使能信号为高电位时,此时第四晶体管T4截止且第五晶体管T5导通,高电位信号经过第一反相器X1转换为低电位信号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将低电位信号传输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此时第六晶体管T6导通且第七晶体管T7截止,且低电位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高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此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VGH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六晶体管T6、第一节点N1、第一电容C1、第五节点N5、第三晶体管T3、第二电阻R2、第一晶体管T1、第四节点N4、第一电阻R1和第五晶体管T5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VSL,同时第一节点将第二信号发送至发光模块3,发光模块3 响应第二信号不发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流信号流经第一晶体管T1,进而通过数据信号din调节第一晶体管T1栅极响应的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晶体管 T1自身的电阻,此时第一晶体管T1的电阻时可调的,结合第二电容,此时第一节点N1位置的方波信号中第二信号的时长介意根据数据信号din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控第二信号的时长,进而控制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减少第二信号的时长占比,提高第一信号的时长占比,进而提高发光模块3的发光效率。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流程图,接续参考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图7 中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该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201,第一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响应扫描信号,将数据信号写入振荡器模块;
步骤202,第二阶段,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导通,控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四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晶体管、第七晶体管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同时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将第一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阶段为充电阶段,此时第一反相器X1输入端的使能信号为低电位,控制第四晶体管T4导通且第五晶体管T5截止,低电位信号经过第一反相器X1转换为高电位信号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 将高电位信号传输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此时第六晶体管T6截止且第七晶体管T7导通,且高电位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低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此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VGH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四晶体管 T4、第二节点N2、第一电阻R1、第四节点N4、第二晶体管T2、第一电容C1、第七晶体管T7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VSL,同时第一节点N1 将此时的第一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3,发光模块3相应第一信号发光。
步骤203,第三阶段,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导通,控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六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三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和第五晶体管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同时第一晶体管响应数据信号调节其自身电阻的阻值,控制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将第二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以及控制传第二信号的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考图9和图10,第三阶段为放电阶段,此时第二反相器X2输入端的使能信号为高电位,此时第四晶体管T4截止且第五晶体管T5导通,高电位信号经过第一反相器X1转换为低电位信号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将低电位信号传输至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此时第六晶体管T6导通且第七晶体管T7截止,且低电位经过第二反相器X2转换为高电位信号至第一节点N1,此时高电源电压信号端VGH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第六晶体管T6、第一节点N1、第一电容C1、第五节点N5、第三晶体管T3、第二电阻R2、第一晶体管T1、第四节点N4、第一电阻R1 和第五晶体管T5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VSL,同时第一节点N1将第二信号发送至发光模块3,发光模块3响应第二信号不发光。
步骤204,第四阶段,发光模块响应第一信号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阶段时,由于电流信号流经第一晶体管T1,进而通过数据信号din调节第一晶体管T1栅极响应的信号的大小,控制第一晶体管T1自身的电阻,此时第一晶体管T1的电阻时可调的,结合第一电容C1,此时第一节点N1位置的方波信号中第二信号的时长可以根据数据信号din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控第二信号的时长,进而控制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减少第二信号的时长占比,提高第一信号的时长占比,进而提高发光模块3的发光效率。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T8和第二电容C2;第八晶体管T8,其第一端连接至数据信号输入端din,第二端与振荡器模块电连接,进而第二端连接至第三节点N3,控制端连接至扫描信号输入端gin;第二电容C2,其一端与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GH电连接,另一端与亮度调节单元21中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仅示意出第八晶体管T8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当然可以设置为P型晶体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八晶体管T8的类型,只需保证与像素驱动电路中其余晶体管相匹配即可,下文不在赘述。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发光模块包括串联在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Pvdd和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Pvee 之间的第九晶体管T9和发光元件O;第九晶体管T9,其第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Pvdd,第二端与发光元件O的一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一节点;发光元件O,其一端与第九晶体管T9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Pvee。
其中,第九晶体管T9为P型晶体管,由于像素驱动电路中设置第九晶体管T9为P型晶体管,则第一节点N1传输的第一信号为低电位信号,第九晶体管T9响应低电位信号导通,进而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Pvdd处的信号流经第九晶体管T9和发光元件O至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Pvee,发光元件O发光。第一节点N1传输的第二信号为高电位信号,第九晶体管T9响应高电位信号截止,发光元件O无电流通过不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数据信号din控制第一晶体管T1的电阻,进而控制第一节点N1处第二信号的时长占比,调控发光元件O不发光时长占比,有利于提高发光元件O的发光效率。
继续参考图15,发光元件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其中,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是指次毫米LED,单个LED尺寸约是100 微米。发光元件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是指微缩化和矩阵化的LED,将LED进行薄膜化、微小化和阵列化设计,可以使得LED小于50微米。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200。参考图16,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图16提供的显示面板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200。图16实施例仅以手机为显示面板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可以是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电纸书、车载显示面板等其它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可以均采用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与N型晶体管的混合使用,只需保证符合本像素驱动电路的逻辑即可。因此对每个晶体管的类型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通过振荡器模块生方波信号,且可以利用振荡器模块调节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方波信号可以控制发光模块的发光情况,进而通过调控振荡器模块可以调节发光模块的发光情况,进而控制发光模块的亮度,以及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
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所述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所述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保持时长的占比;
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
所述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亮度调节单元;
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其第一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三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反相器,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输出端连接至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电容,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电阻,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
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电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四节点,控制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第二端连接至第五节点,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
所述第三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
所述第二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
所述第五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
所述第六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七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八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数据信号输入端,第二端与所述振荡器模块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扫描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容,其一端与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串联在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和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之间的第九晶体管和发光元件;
所述第九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第二端与发光元件的一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发光元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七晶体管是N型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10.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响应当前扫描信号而将数据信号电压传送至振荡器模块;
振荡器模块,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数据写入模块传送的所述数据信号电压,生成方波信号至发光模块,同时调节所述方波信号高电位保持时长的占比;
发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方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发光;
所述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亮度调节单元;
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
所述第四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二节点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第五节点;
所述第五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
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串联在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
所述第六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一节点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七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电容,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电阻,其一端与所述亮度调节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
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其第一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三端连接至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亮度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电连接,第二端连接至第四节点,控制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第二端连接至第五节点,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
所述第三晶体管,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电连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五节点;
所述第二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响应所述扫描信号,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振荡器模块;
第二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七晶体管导通,控制所述高电源电压信号端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传输至低电源电压信号端,同时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
第三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导通,控制所述高电源电压信号端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五晶体管输至所述低电源电压信号端,同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响应所述数据信号调节其自身电阻的阻值,控制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将第二信号传输至发光模块,以及控制传所述第二信号的时长;
第四阶段,所述发光模块响应所述第一信号发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2598.XA CN111583857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2598.XA CN111583857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83857A CN111583857A (zh) | 2020-08-25 |
CN111583857B true CN111583857B (zh) | 2021-04-30 |
Family
ID=7211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72598.XA Active CN111583857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838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3319A (zh) * | 2021-03-19 | 2021-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038389A (zh) * | 2021-05-24 | 2022-02-11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方法以及显示单元和显示面板 |
CN114203103B (zh) | 2021-12-20 | 2023-05-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发光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CN117769736A (zh) * | 2022-07-22 | 2024-03-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83002B1 (ko) * | 2004-12-28 | 2007-02-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
JP4655800B2 (ja) * | 2005-07-21 | 2011-03-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100741978B1 (ko) * | 2005-09-16 | 2007-07-2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클럭신호 발생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
KR100805115B1 (ko) * | 2006-11-30 | 2008-02-21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발진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
CN101360378B (zh) * | 2008-09-05 | 2011-09-28 | 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ed调光装置的调光方法 |
WO2010030741A1 (en) * | 2008-09-11 | 2010-03-18 |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 Intelligent switching controller an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
JP5525197B2 (ja) * | 2009-07-13 | 2014-06-18 | 新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調光回路 |
DE102010019667B4 (de) * | 2010-04-28 | 2014-02-20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in einer zweidimensionalen Matrix angeordnete organische Leuchtdioden |
KR102659541B1 (ko) * | 2016-12-28 | 2024-04-2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데이터 드라이버 및 데이터 드라이버의 구동 방법 |
CN207283517U (zh) * | 2017-10-19 | 2018-04-27 | 广州大学 | 一种pwm信号发生电路 |
CN109272940B (zh) * | 2018-11-15 | 2020-08-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10472598.XA patent/CN11158385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83857A (zh) | 202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83857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
US11961461B2 (en) | Pixel circuit | |
CN106469539A (zh) | 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 | |
CN114093301B (zh) | 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0718195A (zh) | 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及led显示装置 | |
WO2023035321A1 (zh) |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1243498B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243523A (zh) | 显示面板调光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15641813A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
WO2024124902A1 (zh) |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和显示面板 | |
US11783760B2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 |
US1167653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825947B (zh) | 顯示面板 | |
CN116682362A (zh) | 像素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
TWI762137B (zh) | 畫素補償電路 | |
CN113593476A (zh) | 发光控制电路和移动终端 | |
US12260804B2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 |
TWI841347B (zh) | 像素電路及其驅動方法和顯示裝置 | |
TWI858942B (zh) | 驅動電路 | |
US20240274069A1 (en)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50087129A1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8197240A (zh) | 发光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8840976A (zh) | 显示装置及像素电路 | |
CN118865862A (zh) | 显示装置及像素电路 | |
CN118865861A (zh) | 显示装置及像素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