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580696A - 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696A
CN111580696A CN202010382583.4A CN202010382583A CN111580696A CN 111580696 A CN111580696 A CN 111580696A CN 202010382583 A CN202010382583 A CN 202010382583A CN 111580696 A CN111580696 A CN 111580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witch group
switches
protect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25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0696B (zh
Inventor
李家圻
徐嘉均
陈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80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0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位于有效区域内的多个像素与多个触控电极以及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这些触控电极与这些像素重叠,其中这些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与多条保护信号线。第一开关群包括多个感应开关,其中各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感应开关自对应的触控信号线接收感应驱动信号。第二开关群包括多个保护开关,其中各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保护开关自对应的保护信号线接收保护信号。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有效区域内,且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另一设置于基板的有效区域外。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触控显示装置因为具有人机界面友善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电容式触控技术通过反应触控物体(例如手指、触控笔)造成的电容量变化来判断触控点的位置。触控显示面板可大致上区分为外贴式与内嵌式(in-cell)两种。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厚度较薄与质量较轻的优点,然而,触控显示面板在设计上需要同时考量显示模块的结构以及触控感应传输线的布局,并且遮蔽这些传输线路。感应传输线的设计可能影响显示画面的品质或者占用面板的边框面积。因此如何保证显示画面的品质以及缩小面板尺寸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降低面板的电路布局面积且保持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像素以及触控感应层。这些像素阵列排列于基板的有效区域内。触控感应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这些触控电极与这些像素重叠而阵列排列于有效区域内,其中这些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与多条保护信号线。第一开关群包括多个感应开关,其中各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感应开关自对应的触控信号线接收感应驱动信号。第二开关群包括多个保护开关,其中各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保护开关自对应的保护信号线接收保护信号,其中,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有效区域内,且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另一设置于基板的有效区域外。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在有效区域内配置感应开关或保护开关,且在有效区域外配置保护开关或感应开关。借此减低有效区域外部的电路布局面积以及维持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同时保持显示画面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简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信号波形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图案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图案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层局部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层局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触控显示面板
100:基板
102:触控感应层
104:感应线路
106:感应电路
110:第一开关群
112:感应开关
120:第二开关群
122:保护开关
300、400:黑色矩阵图案
AA:有效区域
BMT、BMA:图案
CL1:第一控制线
CL2:第二控制线
CS1:第一控制信号
CS2:第二控制信号
DB:下基板区域
DISP:显示期间
TL、TL1、TL2:触控信号线
UB:上基板区域
VCOM:共同电压
GC1:第一保护控制信号
GC2:第二保护控制信号
N:感应节点
N0:接触节点
R:红色子像素
G:绿色子像素
B:蓝色子像素
PCL1:第一保护控制线
PCL2:第二保护控制线
PX:像素
PL:保护信号线
P:第P列
SE、SE1、SE2:触控电极
SPX:子像素
TOUCH:触控期间
TOU1:第一期间
TOU2:第二期间
TP:感应驱动信号
VG:保护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简图,图1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区域示意图。请参照图1A,触控显示面板10例如是内嵌式触控面板,触控感应器直接整合在显示面板结构上。
触控显示面板10至少包括基板100、多个像素PX以及触控感应层102,其中触控感应层102至少包括多个触控电极SE、感应线路104以及感应电路106,触控电极SE通过感应线路104电性连接感应电路106。
这些像素PX阵列排列于基板100的有效区域(Active Area)AA内以形成像素阵列。每一像素PX包括像素电极以及主动元件。主动元件例如是晶体管开关。主动元件的第一端电性连接像素电极,其第二端电性连接数据线以接收显示信号,其控制端电性连接扫描线以根据扫描信号导通开关来驱动像素PX。
这些触控电极SE与这些像素PX重叠而同样阵列排列于基板100的有效区域AA内。在此,触控显示面板10以in-cell架构的电容触控面板为例,触控感应层102可整合在显示器面板内部结构中,共用基板100,并且单一触控电极SE重叠于多个像素PX。图1A中的像素PX以及触控电极SE的数目仅作为示意,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B,图1B的结构可以作为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感应层102的示意图,省略触控显示面板10的像素阵列、数据线以及扫描线等结构。在图1B中,这些触控电极SE电性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TL与多条保护信号线PL,其中图1A的感应线路104包括触控信号线TL与保护信号线PL的至少其中之一。
除了多个触控电极SE外,触控感应层102还包括第一开关群110与第二开关群120。第一开关群110包括多个感应开关112,用以让处于感应状态的触控电极SE接收感应驱动信号。各触控电极SE通过至少一感应开关112自对应的触控信号线TL接收感应驱动信号。第二开关群120包括多个保护开关122,用以让处于非感应状态的触控电极接收保护信号(guarding signal)。各触控电极SE通过至少一保护开关122自对应的保护信号线PL接收保护信号。感应开关112或保护开关122例如是晶体管。以下实施例的开关以NMOS晶体管的方式实施,但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开关群110与第二开关群120的其中之一设置于有效区域AA内,且第一开关群110与第二开关群120的其中另一则设置于基板100的有效区域AA外。
在图1B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群110设置于基板100的有效区域AA之外的基板区域,且第二开关群120设置于有效区域AA内。更具体来说,这些感应开关112组成一多工器电路并且设置于有效区域AA的某一侧,而每一保护开关122则根据对应的触控电极SE的位置配置于有效区域AA内。在图1B中,第一开关群110与感应电路106一起配置于有效区域AA下方的下基板区域DB。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TL与触控电极SE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同一列中不同行的触控电极SE耦接不同的触控信号线TL。另外,一个触控电极SE上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感应节点N。图1B的触控电极SE仅显示2个感应节点N作为示意,但不限制。同一个触控电极SE的这些感应节点N通过至少一通孔(via)电性连接同一条触控信号线TL进而耦接至感应开关112的第一端,感应开关112的第二端耦接感应电路106。当感应开关112导通后,感应驱动信号从感应电路106发出后通过感应开关112在触控信号线TL传输,接着借由通孔(via)传输至对应的触控电极SE以检测感应节点N上的电容量变化,借此判断触控事件的发生位置。
特别说明的是,位于同一列中相邻行的两个触控电极SE可以接收同一个感应驱动信号,但其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则分别受控于不同的控制信号,如第一控制信号CS1与第二控制信号CS2。举例来说,奇数行(由下往上算起)的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的控制端耦接第一控制线CL1以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CS1,偶数行的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的控制端耦接第二控制线CL2以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CS2。换句话说,两条相邻的触控信号线TL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组成一对二的多工器,因此同一个感应驱动信号可以被传送到不同的两个触控电极SE。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感应开关112也可以组成一对三或其他一对多形式的多工器。
同一列的触控电极SE共同连接同一条保护信号线PL。也就是说不同列的触控电极SE电性连接不同一条保护信号线PL。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SE可以不需要通过通孔来耦接保护信号线PL,而是通过保护开关122耦接保护信号线PL。保护开关122的一端耦接触控电极SE的接触节点N0,另一端耦接保护信号线PL,以控制触控电极SE是否接收保护信号。
位于同一列中相邻行的两个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的控制端分别受控于不同的保护控制信号,如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与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但同一行的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则受控于同一保护控制信号。举例来说,奇数行的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耦接第一保护控制线PCL1以受控于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偶数行的触控电极SE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耦接第二保护控制线PCL2以受控于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保护控制信号也可以被分工控制多个保护开关122,并不限制于2个。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信号波形图。图2的波形图可适用于图1A与图1B的实施例,以图1B中第P列中的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SE1、SE2为例作为说明。触控电极SE1位于第P列中的第3行(由下往上算起),触控电极SE2位于第P列中的第4行。触控电极SE1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耦接第一控制线CL1且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CS1,其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耦接第一保护控制线PCL1且受控于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触控电极SE2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耦接第二控制线CL2且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CS2,其所连接的保护开关122耦接第二保护控制线PCL2且受控于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
当触控显示面板10处于显示期间DISP时,触控电极SE1与触控电极SE2都被施加共同电压VCOM。当触控显示面板10处于触控期间TOUCH时,在第一期间TOU1中,第一控制信号CS1处于使能(enable)状态,且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处于失能(disable)状态,触控电极SE1的感应开关112被导通且保护开关122被关闭。触控电极SE1处在感应模式以接收感应驱动信号TP。相对的,第二控制信号CS2处于失能状态,且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处于使能状态,触控电极SE2的感应开关112被关闭且保护开关122被导通。触控电极SE2处在非感应模式并且无法接收感应驱动信号TP,而是接收保护信号VG以避免非感应模式下的触控电极SE2的电位处于浮动(floating)状态。
在第二期间TOU2中,第一控制信号CS1处于失能状态且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处于使能状态,触控电极SE1的感应开关112被关闭且保护开关122被导通。触控电极SE1处在非感应模式以接收保护信号VG。相对的,第二控制信号CS2处于使能状态,且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处于失能状态,触控电极SE2处在感应模式以接收感应驱动信号TP。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信号VG可以与感应线路104所提供的感应驱动信号TP同步。如图2所显示,保护信号VG与感应驱动信号TP可以具有相同的波形以降低寄生电容。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图案示意图。黑色矩阵(Black Matrix)图案300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在图3中,一个触控电极SE可以重叠于多个子像素SPX,其中子像素SPX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与蓝色子像素B。多个子像素SPX可以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某些实施例中,图1A中的像素PX可以是指像素单元或是子像素SPX。图3的子像素SPX的排列方式仅作为示意,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触控电极SE中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的数目而配置相同数目的保护开关122。也就是说触控电极SE中的每一个保护开关122都是对应一个子像素SPX来配置。黑色矩阵图案300在第一方向上与在第二方向上的图案宽度会不相同。
黑色矩阵图案300在横向方向(第一方向)的图案BMA可以用来遮盖保护开关122、第一保护控制线PCL1、第二保护控制线PCL2以及其他走线。纵向方向(第二方向)的图案BMT可以用来遮盖保护信号线PL以及其他走线。因为第一开关群110设置在有效区域AA外,黑色矩阵图案300只有在横向方向上需要花费较大的面积来遮盖保护开关122,在纵向方向上只需要单纯遮盖面积较小的走线,因此图案BMT可以细于图案BMA。
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SPX的数目等于保护开关122的数目,并且保护开关122的数目也与感应开关112的数目相同。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也可以只对应部分的子像素SPX的数目来对应配置保护开关122的开关数目。也就是说,子像素SPX的数目与感应开关112的数目都大于保护开关122的数目。在本发明中,配置在有效区域AA外的第一开关群110或第二开关群120的多个开关的数目可以小于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的第二开关群120或第一开关群110的多个开关的数目。
举例来说,这些保护开关122是根据子像素SPX的颜色而选择性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在一实施例中,这些保护开关122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多个红色子像素R与多个蓝色子像素B的位置而配置,且不对应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多个绿色子像素G而配置。设计者优先选择对应在红色子像素R与蓝色子像素B的边缘配置保护开关122,并且不在绿色子像素G的边缘配置保护开关122。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保护开关122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多个红色子像素R与多个蓝色子像素B的其中一颜色而配置,且不对应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其他颜色的子像素而配置。设计者选择对红色子像素R的边缘配置保护开关122,而忽略蓝色子像素B与绿色子像素G。在另一实施例中,设计者选择对蓝色子像素B配置保护开关122,而忽略红色子像素R与绿色子像素G。本发明对于子像素SPX的颜色选择并不加以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计者也可以依照子像素SPX的位置来选择性配置保护开关122。在另一实施例中,设计者选择部分子像素SPX来配置保护开关122,以使得这些保护开关122在有效区域AA内均匀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配置于有效区域AA中的晶体管开关数目(保护开关122与感应开关112的其一的数目)与配置于有效区域AA外的晶体管开关数目(保护开关122与感应开关112的另一的数目)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保护开关122与感应开关112为晶体管且每个晶体管的通道长L都相同,且配置在有效区域AA外的单个晶体管的通道宽称为W1,该开关群所有晶体管的通道宽总和为Wt。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的单个晶体管的通道宽称为W2,子像素SPX的总数目或配置在有效区域AA外的开关群的晶体管数目称为A1。在每一个保护开关122与每一个感应开关112具有相同的通道长L的条件下,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的开关群的晶体管总数会小于或等于A1且大于或等于0.05*Wt/W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群110设置在下基板区域DB,第二开关群120设置在有效区域AA内。保护开关122与感应开关112的晶体管尺寸大小可以不相同,但在此每一个保护开关122与每一个感应开关112的通道长L都是4微米(μm)。感应开关112的通道宽W1为1微米,保护开关122的通道宽W2为5微米。触控显示面板10具有400个子像素SPX,第一开关群110对应子像素SPX的总数在下基板区域DB设置了相同数目(400个)的感应开关112,因此所有感应开关112的通道宽总和Wt为400微米。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的保护开关122的数目最多可以至400个,最少可以是4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群110或第二开关群120具有参考比值X,其中X=开关群所有晶体管的通道宽总和/单一晶体管的通道宽。对应有效区域AA外的第一开关群110的参考比值X1,X1=A1*W1/L1,其中L1是感应开关112的通道长。对应有效区域AA内的第二开关群120的参考比值X2会落在A1*W2/L2至0.05*X1的范围内,其中L2是保护开关122的通道长。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群110设置在下基板区域DB,第二开关群120设置在有效区域AA内。感应开关112的通道长L1是4微米,通道宽W1为1微米。保护开关122的通道长L2例如在2微米~20微米的范围内,例如是8微米,通道宽W2为5微米。第一开关群110在下基板区域DB设置了400个感应开关112,因此所有感应开关112的通道宽总和Wt同样为400微米。第一开关群110的参考比值X1一样是400/4,第二开关群120的参考比值X2则会落在A1*W2/L2至0.05*X1的范围内,因此保护开关122的数目会大于或等于8个且小于或等于400个。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图案示意图。黑色矩阵图案400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在本实施例中,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子像素SPX沿水平方向轮流排列,设计者在水平方向上选择仅针对蓝色子像素B配置保护开关122,在垂直方向则依照均匀的间隔配置保护开关12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效区域AA中保护开关122的数目被降低,只有部分的图案BMA需要变宽,部分的图案BMA只需要遮盖走线,因而只需要较小的面积,借此可以达到降低使用的元件数量以及维持开口率的功效。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层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5,图5的结构可适用于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感应层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群110设置于有效区域AA内,第二开关群120设置于有效区域AA之外的基板区域。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感应开关112对应触控电极SE的位置而配置于有效区域AA内,而这些保护开关122设置于有效区域AA的某一侧的基板100上。在图5中,感应电路106与第二开关群120一起配置于有效区域AA下方的下基板区域DB。每个触控电极SE可以配置一或多个感应开关112耦接触控信号线TL。图5中每个触控电极SE仅显示一个感应开关112作为示意。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TL与触控电极SE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列的触控电极SE可以交错耦接同一条触控信号线TL,但是同一行中的感应开关112受控于同一个控制信号。具体来说,在图5中由下往上算起的话,奇数行的触控电极SE耦接触控信号线TL1,其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的控制端耦接第一控制线CL1,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CS1。偶数行的触控电极SE耦接触控信号线TL2,其所连接的感应开关112的控制端耦接第二控制线CL2,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CS2。第一控制线CL1与第二控制线CL2在列方向上交错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CS1可以分工而被施加到2条第一控制线CL1,第二控制信号CS2可以分工而被施加到2条第二控制线CL2。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控制信号可以被分工到大于数目2条的控制线,本发明并不限制。
保护信号线PL与触控电极SE具有一对一的关系。每一触控电极SE与保护信号线PL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接触节点N0(图5中每个触控电极SE仅显示一个接触节点N0作为示意,但不限制)。每一触控电极SE的接触节点N0通过至少一通孔耦接保护信号线PL,保护信号线PL耦接至配置在下基板区域DB的保护开关122的第一端。保护开关122的第二端耦接保护信号VG。于同一列中,耦接相邻行的触控电极SE的两个保护开关122分别受控于不同的保护控制信号。举例来说,耦接奇数行的触控电极SE的保护开关122,其控制端耦接第一保护控制线PCL1并受控于第一保护控制信号GC1;耦接偶数行的触控电极SE的保护开关122的控制端耦接第二保护控制线PCL2并受控于于第二保护控制信号GC2。在此,一个保护控制信号可以被分工提供给2条保护控制线,但本发明不限制分工的数目。
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SE可以在感应开关112导通后自触控信号线TL直接接收感应驱动信号,而保护信号VG在保护开关122导通后在保护信号线PL上传输,再通过通孔传输至触控电极SE。
请再度参照图2,图2的驱动波形可适用于图5的实施例。相似地,对于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SE来说,当其中一个处于感应模式(感应开关112导通,保护开关122关闭)以接收感应驱动信号时,另一个处于非感应模式并接收保护信号VG(感应开关112关闭,保护开关122导通)。
请再度参照图3,黑色矩阵图案300同样可适用于本实施例。触控电极SE重叠于多个子像素SPX,且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的数目而在有效区域AA内配置相同开关数目的第一开关群110。设计者对应所有子像素SPX而在每一个子像素SPX的边框配置一感应开关112(图3的虚框的标号122可对应替换成本实施例的感应开关112)。黑色矩阵图案300在横向方向的图案BMA可以用来遮盖感应开关112、第一控制线CL1、第二控制线CL2以及其他走线等,纵向方向的图案BMT可以用来遮盖触控信号线TL以及其他走线等。由于要遮盖感应开关112的缘故,图案BMT的宽度细于图案BMA。
请再参照图4,黑色矩阵图案400同样可适用于图5的实施例。图4的虚框的标号122可对应替换成本实施例的感应开关112。配置于有效区域AA内的第一开关群110的开关数目可以小于配置于有效区域AA外的第二开关群120的开关数目。设计者可以依照子像素SPX的颜色或位置选择性地在部分的子像素SPX的边框设置感应开关112。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感应开关112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多个红色子像素R与多个蓝色子像素B的位置而配置,且不对应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多个绿色子像素G而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感应开关112对应于这些子像素SPX中的红色子像素R与蓝色子像素B的其中一颜色而配置,且不对应这些子像素SPX中的其他颜色的子像素(例如蓝色子像素B与绿色子像素G或红色子像素R与绿色子像素G)而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感应开关112被选择性配置在有效区域AA内均匀且间隔地分布。
因为感应开关112的数量下降,故图案BMA的部分地方不需要遮盖晶体管,占用面积下降,因此可以增加整体的开口率。晶体管的具体配置方式请参照上面的说明,以感应开关112取代保护开关122,其他部分不再加以赘述。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层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6,图6的结构可适用于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感应层102。第一开关群110配置于有效区域AA内,第二开关群120配置于有效区域AA之外的基板区域。本实施例与图5的实施例相似,这些感应开关112都是对应触控电极SE的位置而配置于有效区域AA内,而保护开关122也是设置于有效区域AA的某一侧的基板100上,但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保护开关122配置在像素阵列上方的上基板区域UB,不与感应电路106一起配置在下基板区域DB。图5中每个触控电极SE仅显示一个感应开关112与一个接触节点N0作为示意,但不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个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多个触控电极、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其中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有效区域内,且第一开关群与第二开关群的其中另一设置于基板的该有效区域外。借此,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达到降低边框布线面积的同时保持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面内晶体管的残留电荷问题,相较于将晶体管开关全部配置在玻璃基板上的技术,具有相同的共同电压恢复能力,在降低电路面积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显示画面的稳定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像素,阵列排列于该基板的一有效区域内;以及
一触控感应层,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与该些像素重叠而阵列排列于该有效区域内,其中该些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与多条保护信号线;
一第一开关群,包括多个感应开关,其中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该感应开关自对应的触控信号线接收一感应驱动信号;以及
一第二开关群,包括多个保护开关,其中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该保护开关自对应的保护信号线接收一保护信号,
其中,该第一开关群与该第二开关群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该有效区域内,且该第一开关群与该第二开关群的其中另一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有效区域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群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有效区域之外的一基板区域,且该第二开关群中的每一该保护开关根据对应的该触控电极的位置配置于该有效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通孔耦接各该触控信号线,且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该保护开关耦接各该保护信号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电极重叠于多个子像素,且对应于该些子像素的数目而在该有效区域内配置相同开关数目的该第一开关群或该第二开关群,以及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一黑色矩阵图案在一第一方向上与在一第二方向上的图案宽度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电极重叠于多个子像素,且根据部分该些子像素的数目而在该有效区域内对应配置该第一开关群与该第二开关群的其中之一的开关数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开关或该些保护开关根据该些子像素的颜色被选择性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开关或该些保护开关对应于该些子像素中的多个红色子像素与多个蓝色子像素的位置而配置,且不对应该些子像素中的多个绿色子像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开关或该些保护开关对应于该些子像素中的多个红色子像素与多个蓝色子像素的其中一颜色而配置,且不对应该些子像素中的其他颜色的子像素。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应开关或该些保护开关被选择性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内均匀地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外的该第一开关群或该第二开关群的多个开关的数目小于或等于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内的该第二开关群或该第一开关群的多个开关的数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群与该第二开关群的多个开关是多个晶体管,且该些晶体管的通道长相同,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外的该第一开关群或该第二开关群的该些晶体管的通道宽总和为Wt,且数目为A1,配置在该有效区域内的该第二开关群或该第一开关群的该些晶体管的通道宽为W2,则其数目小于或等于A1且大于或等于0.05*Wt/W2。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关群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有效区域之外的一基板区域,且该第一开关群中的每一该感应开关根据对应的该触控电极的位置配置于该有效区域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该感应开关耦接各该触控信号线,且各该触控电极通过至少一通孔耦接各该保护信号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关群与一感应电路配置在该有效区域之外的同一侧,其中该感应电路用以提供该感应驱动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关群与一感应电路配置在该有效区域之外的相对两侧,其中该感应电路用以提供该感应驱动信号。
CN202010382583.4A 2019-12-19 2020-05-08 触控显示面板 Active CN1115806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567 2019-12-19
TW108146567A TWI708177B (zh) 2019-12-19 2019-12-19 觸控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696A true CN111580696A (zh) 2020-08-25
CN111580696B CN111580696B (zh) 2023-05-05

Family

ID=7212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2583.4A Active CN111580696B (zh) 2019-12-19 2020-05-08 触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0696B (zh)
TW (1) TWI7081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9158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43630A (zh) * 2015-06-08 2016-12-16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測試方法
US20170075487A1 (en) * 2016-07-29 2017-03-16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75427B (zh) * 2016-07-07 2017-03-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感測方法
CN108091670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45695A (zh) * 2018-03-13 2018-11-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TWI673698B (zh) * 2018-10-15 2019-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43630A (zh) * 2015-06-08 2016-12-16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及其測試方法
TWI575427B (zh) * 2016-07-07 2017-03-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感測方法
US20170075487A1 (en) * 2016-07-29 2017-03-16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91670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45695A (zh) * 2018-03-13 2018-11-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TWI673698B (zh) * 2018-10-15 2019-10-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9158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2135850B2 (en) 2022-11-11 2024-11-0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8177B (zh) 2020-10-21
CN111580696B (zh) 2023-05-05
TW202125180A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6815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1681806B1 (ko) 터치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
US10078239B2 (e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US10509505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22807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9703440B2 (en) Self-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US1194776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JP651857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タッチ検出方法
US2017030823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720124A2 (en) A capacitive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5109067A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090016394A (ko) 표시장치
CN104699340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US962578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841716A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JPWO201404560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93661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170076187A (ko) 인셀 터치 방식 표시장치
US11829540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2711227U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20180046290A1 (en)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718967B2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CN111580696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6371661B (zh) 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WO2018212084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