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552168A - 一种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2168A
CN111552168A CN202010319806.2A CN202010319806A CN111552168A CN 111552168 A CN111552168 A CN 111552168A CN 202010319806 A CN202010319806 A CN 202010319806A CN 111552168 A CN111552168 A CN 111552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watchband
connecting part
host computer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98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龙
高益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tinental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tinental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tinental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tinental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98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2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2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表,包括主机、表带以及连接件,主机与表带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主机设置有插卡口,插卡口设置在主机与表带相连接的主机侧面,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表带封闭插卡口。插卡口仅通过表带稳定封闭插卡口,可不再需要通过卡托壁或密封垫封闭,如此,插卡口的设计深度更小,插卡口在主机内部所占用空间更小,主机内部可利用空间更大,有助于优化主机内部零部件设计及布局,且可降低手表生产、装配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现有设置插卡口的手表,插卡口是通过卡托壁或者密封垫封闭插卡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包括主机、表带以及连接件,主机与表带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主机设置有插卡口,插卡口设置在主机与表带相连接的主机侧面,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表带封闭插卡口。
优选的,表带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封闭部,封闭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顶端沿表带长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主机与表带连接时,封闭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接触,并封闭插卡口。
优选的,封闭部从底端到顶端厚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卡位部,卡位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内表面连接,顶端沿表带厚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主机与表带连接时,卡位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或主机底面接触。
优选的,第二连接部还开设有连接通孔和限位槽,连接通孔与限位槽连通;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表带与主机连接时,限位槽被主机全部或部分遮挡。
优选的,连接件包括调节柄,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调节柄处于限位槽内,且调节柄的柄长小于限位槽的槽深。
优选的,主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侧面连接,顶端沿表带宽度方向且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引导部于第二连接部侧面的投影为环绕连接通孔的弧形;表带与主机连接时,引导部与第一连接部轮廓适配且卡合配合。
优选的,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形变抵抗部,形变抵抗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封闭部的外表面。
优选的,主机还设置有凸出外沿,凸出外沿设置在封闭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接触处,凸出外沿宽度大于或等于封闭部宽度;表带与主机连接时,凸出外沿与封闭部接触,且凸出外沿外表面与封闭部的外表面平滑衔接。
优选的,主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胶粘方式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施力槽,且所述施力槽还设置在主机与表带相连接的侧面;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表带遮挡施力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插卡口仅通过表带稳定封闭,不再需要通过卡托壁或密封垫封闭。插卡口的设计深度更小,在主机内部所占用空间更少,使主机内部可利用空间更大,有助于优化主机内部零部件设计及布局。降低零件加工复杂度或减少零件数量,可降低手表生产、装配成本。
2、主机与表带的拆卸结构隐藏设置。可使手表外露表面更整体、美观,且有效降低小孩子拆卸表带的想法与意愿,减少小孩子拆卸表带的行动,且拆卸难度大,可有效减少小孩子拆卸表带的情况。
3、主机壳体外表面没有外露的螺丝孔等壳体之间连接结构,主机外表面在视觉上更整体、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手表立体示意图1。
图2a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主机立体示意图1。
图2b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件立体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装配有连接件的表带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主机立体示意图2。
图3b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手表轮廓剖面示意图1。
图4a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侧面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外表面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主机立体示意图3。
图5b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手表轮廓剖面示意图2。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手表立体示意图2。
图7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主机立体示意图4。
附图说明:10、手表;20、主机;21、第一连接凸起;211、第一连接孔; 22、第二连接凸起;23、插卡口;24、凸出外沿;25、第一壳体;26、第二壳体;27、施力槽;30、表带;31、第二连接部;311、连接通孔;312、限位槽;313、封闭部;314、卡位部;315、形变抵抗部;316、引导部;32、延伸部;40、连接件;41、调节柄;42、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手表10,包括:主机20、表带30以及连接件40(图未示),主机20与表带30通过连接件40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2a,主机2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主机20与表带30相连接的主机侧面,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装配有连接件40的表带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凸起21和第二连接凸起22,第一连接凸起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凸起22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请参阅图2b,连接件40包括调节柄41和销轴42,调节柄41与销轴42连接。移动调节柄41可改变销轴42外露的长度,从而改变连接件40长度。连接件40最大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凸起21和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的距离,最小长度小于第一连接凸起21和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的距离,销轴42可与第一连接孔211、第二连接孔实现销孔配合。
请参阅图2c,表带30包括第二连接部31和延伸部32,第二连接部31和延伸部32连接。第二连接部31与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第二连接部31开设有连接通孔311(图2c未示)和限位槽312,连接通孔311于表带宽度方向贯穿第二连接部31。限位槽312开设于第二连接部31的内表面(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靠近主机的表带表面),限位槽312与连接通孔311连通。连接件40与表带30装配时,销轴42部分容纳于连接通孔311,销轴42两端分别从连接通孔311两端外露于第二连接部31,调节柄41位于限位槽312处,可在外力作用下沿限位槽312移动,以调节连接件的长度。
请参阅图3a,主机20设置有插卡口23,插卡口23用于安装通信卡,插卡口2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主机侧面,即主机20与表带30相连接的主机侧面。表带30与主机20连接时,表带30封闭插卡口23,即插卡口与外界不再连通。具体的,插卡口23设置在第一连接凸起21和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表带30也处于第一连接凸起21和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表带30封闭插卡口23。可以理解,插卡口23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位置存在多种情况,表带30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位置也存在多种情况,可通过简单地改变位置关系形成多种表带封闭插卡口的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参阅图3b和图3c,第二连接部31设置有封闭部313和卡位部314。
封闭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31远离延伸部32的一端连接,顶端沿表带30长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31的方向延伸,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封闭部顶端与插卡口23所在主机侧面于第一接触位接触,且封闭部313封闭插卡口23。卡位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内表面连接,顶端沿表带30厚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31的方向延伸,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卡位部顶端与插卡口23所在主机侧面或主机底面于第二接触位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卡位部顶端与主机侧面接触。插卡口23处于第一接触位和第二接触位之间,连接通孔311于插卡口23所在主机侧面的投影处于第一接触位和第二接触位之间,即封闭部313与卡位部314于插卡口23和连接通孔311的两端分别与主机20接触。如此,在封闭部313与卡位部314共同作用下,即在封闭部313与卡位部314于连接通孔311的两端分别与主机20接触、抵触卡合的作用下,可确保第二连接部与主机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结合连接件对第二连接部和主机之间相对移动的限制作用,可确保第二连接部和主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从而使封闭部313稳定封闭插卡口23。如此,插卡口23可不再需要通过卡托壁或密封垫封闭,仅通过表带30封闭即可。仅通过表带30封闭插卡口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好处:一、设计插卡口23深度时,可以不再预留卡托壁或密封垫的厚度,插卡口23的设计深度更小,可减少插卡口23在主机20内部所占用空间。进一步,封闭部313与插卡口23之间还可设计有预留空余空间,以使插入插卡口23的通信卡可部分外露于插卡口23,处于预留空余空间中,如此,可进一步减小插卡口23的深度,使主机20内部可利用空间更大,有助于优化主机20内部零部件设计及布局。二、卡托不在需要卡托壁或密封垫封闭,可降低卡托的加工复杂度,或不再需要密封垫,减少零件数量,可降低手表10生产、装配成本。
进一步,封闭部底端到顶端厚度逐渐减小。即封闭部为三角形或类三角形的凸起结构,该类凸起结构具有形状稳定特质,受力弹性形变时,难有较大形状变化,可避免封闭部313受力发生弹性形变而露出插卡口23,进一步确保封闭部313稳定封闭插卡口23。另,在本实施例中,卡位部314底端到顶端厚度逐渐减小。封闭部313靠近卡位部314的侧面与卡位部314靠近封闭部313的侧面连接。
请参阅图4a和图4b,第二连接部31还设置有形变抵抗部315,形变抵抗部315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1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封闭部313的外表面,即形变抵抗部315部分覆盖于第二连接部外表面,部分覆盖于封闭部外表面,也即形变抵抗部于第二连接部31的厚度方向上叠加于第二连接部31和封闭部313上。形变抵抗部315可增强封闭部313于封闭部厚度方向对于弹性形变的抵抗力,使封闭部313更难以进行弹性形变,从而进一步保持封闭部313更稳定的封闭插卡口23。
请参阅图5a和图5b,主机20还设置有凸出外沿24,凸出外沿24设置在第一接触位,凸出外沿24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凸起21与第二连接凸起22之间的距离,即大于或等于封闭部313的宽度。表带30与主机20连接时,凸出外沿24与封闭部顶端接触,且凸出外沿24外表面与封闭部313的外表面平滑衔接,即在凸出外沿24与封闭部313的接触处,凸出外沿24的厚度与封闭部313的厚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凸出外沿还与第一连接部接触。
凸出外沿24的设置可改变外力对封闭部313的施力方向。未设置凸出外沿24时,外力可通过封闭部313与主机侧壁之间的接触缝隙,对封闭部313施加使封闭部313远离主机侧壁的力,该力的方向大致垂直于封闭部侧壁。该力可使封闭部313在封闭部313厚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而使部分封闭部313(如封闭部顶端)从紧贴主机侧壁的状态变为远离主机侧壁的状态,从而出现插卡口23可能露出的情况。设置有凸出外沿24时,封闭部313与主机侧壁之间的接触缝隙被凸出外沿24遮挡,外力只能通过凸出外沿24与封闭部313之间的接触缝隙,对封闭部313施加远离凸出外沿24的力,该力的方向由封闭部顶端指向封闭部底端,由于封闭部313顶端到底端的距离远大于封闭部313的厚度,封闭部313难以受力弹性形变,且该力大致同与主机20进行销孔配合连接件40处于一直线上,连接件40会提供与该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限制封闭部313在该力方向上的位移。因此,设置有凸出外沿24时,封闭部313既形变难度更大,又不能产生位移,有助于封闭部313更稳定的封闭插卡口23,确保封闭部313对插卡口23的封闭性。
请参阅图4a、图4b以及图6,第二连接部31还设置有引导部316,引导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开设连接通孔的面(即第二连接部侧面或表带侧面)连接,引导部顶端沿表带30宽度方向且远离第二连接部31的方向延伸,引导部316于第二连接部侧面的投影为环绕连接通孔311的弧形,引导部316与第一连接部轮廓适配并卡合配合。引导部可限制、引导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31的装配、拆卸方向。进一步,表带与主机连接时,引导部316还与第一连接部所在的主机侧壁接触,以进一步增强对表带30与主机20之间相对转动的限制作用,以使表带30与主机20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稳定。
请参阅图2c和图6,限位槽312开设在第二连接部31的内表面,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表带30与主机20连接时,限位槽312被主机20全部或部分遮挡。
请参阅图6,具体实施例一,卡位部宽度小于连接通孔深度,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等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即卡位部314与限位槽312于连接通孔311轴向方向依次排列。如此,在卡位部314与主机20接触时,因卡位部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31宽度,且卡位部314为凸起结构,第二连接部31与主机20之间存在空余空间,且该空余空间与外部连通,限位槽312处于该空余空间中。在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限位槽312被主机20部分遮挡。此时,若想拆卸表带30,将工具从外部插入第二连接部31与主机20之间存在空余空间中,对处于限位槽312的调节柄41进行调节即可。可以理解,若使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小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还可通过调节限位槽312的设置位置,使限位槽完全被主机遮挡,从外部不可见。如:卡位部与主机接触时,卡位部靠近主机的侧面并未贴合主机,与主机存在预留空间,限位槽处于预留空间中,且卡位部314与限位槽312于连接通孔311轴向方向的投影重合。,。
具体实施例二:卡位部314宽度等于第二连接部31宽度,在卡位部314与主机20接触时,卡位部靠近主机的侧面并未贴合主机,与主机存在预留空间,,该预留空间处于封闭状态。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小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即限位槽312处于该预留空间,此时,限位槽312被主机20全部遮挡,从外界完全看不见限位槽312。此时,若要拆卸表带30,需先对表带30施加外力,使表带30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卡位部314与主机20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产生与预留空间连通的缝隙,从而露出限位槽312,再通过工具对调节柄41施加外力以拆卸表带30。
限位槽位置的隐藏设置,可使小孩子因难以找到使主机20与表带30分离的拆卸结构,有效降低小孩子拆卸表带30的想法与意愿,减少小孩子的表带30拆卸行动,避免小孩子拆卸表带30,进而拆通信卡,保持表带30封闭插卡口23的有效性;另,还可使手表10外露表面更整体、美观。
进一步,调节柄41的柄长小于限位槽312的槽深,即调节柄41处于限位槽312内,不外露于限位槽312。如此,在拆卸表带30时,工具要进一步找到且伸入限位槽312,再对处于限位槽312内的调节柄41进行调节。如此,拆卸表带30的工具结构将更加复杂,小孩子更难找到相关工具,进一步增加了拆卸表带30的难度,更有效保证了通信卡与施力槽27的封闭效果与安全性。
请参阅图7,主机20包括第一壳体25和第二壳体26,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通过胶粘方式连接,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连接处设置有施力槽27,施力槽27用于使第一壳体25和第二壳体26分离更容易,即便于在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的连接处,施加使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相对分离的外力。施力槽27开设在主机20与表带30相连接的主机侧面,主机20与表带30连接时,表带30遮挡施力槽27。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槽27与插卡口23设置在同一侧面。施力槽27的隐藏设置一方面可避免施力槽27外露时,孩子对施力槽27施力,破坏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的胶粘,使第一壳体25与第二壳体26相对分离的情况;另一方面,没有外露的螺丝孔等主机20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主机20外露表面看起来更整体、更美观。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表,包括主机、表带以及连接件,主机与表带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机设置有插卡口,插卡口设置在主机与表带相连接的主机侧面,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表带封闭插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表带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封闭部,封闭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顶端沿表带长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主机与表带连接时,封闭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接触,并封闭插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封闭部从底端到顶端厚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卡位部,卡位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内表面连接,顶端沿表带厚度方向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主机与表带连接时,卡位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或主机底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还开设有连接通孔和限位槽,连接通孔与限位槽连通;
限位槽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卡位部底端到封闭部顶端的距离;
表带与主机连接时,限位槽被主机全部或部分遮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调节柄,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调节柄处于限位槽内,且调节柄的柄长小于限位槽的槽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主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底端与第二连接部侧面连接,顶端沿表带宽度方向且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引导部于第二连接部侧面的投影为环绕连接通孔的弧形;
表带与主机连接时,引导部与第一连接部轮廓适配且卡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还设置有形变抵抗部,形变抵抗部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封闭部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 主机还设置有凸出外沿,凸出外沿设置在封闭部顶端与插卡口所在主机侧面接触处,凸出外沿宽度大于或等于封闭部宽度;
表带与主机连接时,凸出外沿与封闭部接触,且凸出外沿外表面与封闭部的外表面平滑衔接。
10.根据权利要1-9任一所述的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主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胶粘方式连接;
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处设置有施力槽,且所述施力槽还设置在主机与表带相连接的侧面;
主机与表带连接时,表带遮挡施力槽。
CN202010319806.2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手表 Pending CN111552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806.2A CN111552168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9806.2A CN111552168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2168A true CN111552168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9806.2A Pending CN111552168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21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3773A (zh) * 2021-05-18 2021-08-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72A (zh) * 1995-03-07 1997-01-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表带安装装置
WO2015020554A1 (ru) * 2013-08-08 2015-02-12 Karelin Sergey Juryevich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к наручному устройству индикации физических параметров
DE102014109759A1 (de) * 2014-07-11 2016-01-14 Unicept Gmbh Armbanduhr
CN206249019U (zh) * 2016-10-20 2017-06-13 田联高 一种具有便捷插卡结构的智能手表
CN108542056A (zh) * 2018-06-02 2018-09-18 芜湖合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趣味儿童手表结构
CN208780999U (zh) * 2018-09-27 2019-04-23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拆的防水卡托手表
CN110801083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11015061U (zh) * 2019-11-08 2020-07-14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12460326U (zh) * 2020-04-22 2021-02-02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72A (zh) * 1995-03-07 1997-01-01 卡西欧计算机公司 表带安装装置
WO2015020554A1 (ru) * 2013-08-08 2015-02-12 Karelin Sergey Juryevich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к наручному устройству индикации физических параметров
DE102014109759A1 (de) * 2014-07-11 2016-01-14 Unicept Gmbh Armbanduhr
CN206249019U (zh) * 2016-10-20 2017-06-13 田联高 一种具有便捷插卡结构的智能手表
CN108542056A (zh) * 2018-06-02 2018-09-18 芜湖合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趣味儿童手表结构
CN208780999U (zh) * 2018-09-27 2019-04-23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带自拆的防水卡托手表
CN110801083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11015061U (zh) * 2019-11-08 2020-07-14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12460326U (zh) * 2020-04-22 2021-02-02 深圳五洲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3773A (zh) * 2021-05-18 2021-08-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US11559119B2 (en) 2021-05-18 2023-01-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wearable device
CN113273773B (zh) * 2021-05-18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17496B1 (ko) 스프링 힌지를 구비한 안경테
JP3188234U (ja) ネジ無し眼鏡
CN111552168A (zh) 一种手表
US5748281A (en) Connecting device particulary for eyeglasses
CN113623520B (zh) 用于头戴式电子设备的转轴结构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WO2023134162A1 (zh) 一种镜腿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CN212460326U (zh) 一种手表
CN220137499U (zh) 可调节镜腿开放的防脱眼镜
CN112485926A (zh) 铰链机构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CN216351562U (zh) 镜腿连接结构和头戴显示设备
TWI405526B (zh) 門蓋裝置
CN212135151U (zh) 一种手表
CN213365192U (zh) 铰链机构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CN216670517U (zh)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智能手表机芯模组
US8098874B2 (en) Hanging type earphone with a hinge unit
CN201003535Y (zh) 转轴的防脱开结构
JP2007206383A (ja) 眼鏡フレームのヒンジ連結機構
JP3090155U (ja) 眼鏡のテンプル連結装置
KR200468579Y1 (ko) 판스프링을 구비한 안경
CN211905899U (zh) 镜腿的铰接结构
CN218974693U (zh) 一种眼镜
KR101232804B1 (ko) 착탈식 안경다리 구조
CN219105293U (zh) 一种眼镜
CN219612000U (zh) 耳挂转动组件及耳机
CN220872802U (zh) 铰链模组和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