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1074A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41074A CN111541074A CN202010457468.9A CN202010457468A CN111541074A CN 111541074 A CN111541074 A CN 111541074A CN 202010457468 A CN202010457468 A CN 202010457468A CN 111541074 A CN111541074 A CN 1115410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onnector assembly
- metal
- spaces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27—Natural conv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固定至电路板并与对接连接器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与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信号端子,金属罩壳,所述金属罩壳罩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的外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与金属罩壳共同界定形成至少两个插拔空间,各所述插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并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沿与电路板平行的方向排列,所述金属罩壳包括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千兆位接口连接器(GBIC)是一种热插拔的输入/输出设备,该设备插入到千兆位以太网端口/插槽内,负责将端口与光纤网络连接在一起。GBIC可以在各种Cisco产品上使用和互换,并可逐个端口地与遵循IEEE 802.3z的1000BaseSX、1000BaseLX/LH或1000BaseZX接口混用。更进一步说,Cisco正在提供一种完全遵循IEEE 802.3z1000BaseLX标准的1000BaseLX/LH接口,但其在单模光纤上的传输距离高达10公里,要比普通的1000BaseLX接口远5公里。总之,随着新功能的不断开发,这些模块升级到最新的接口技术将更加容易,从而使客户投资能发挥最大效益。
在过去这些传统的插入式设计已经获得成功,但是他们趋向不能达到工业上持续的小型化的目标。所期望的是,使收发器小型化以增加与例如配电箱、电缆接线板、布线室和计算机输入/输出(I/O)的网络连接相关联的端口密度。传统的可插入式模块构造不能够满足这些参数需要。
目前已经公布了新标准,并且在此称作热插拔式(SFP)标准,SFP是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的缩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SFP模块体积比GBIC模块减少一半,可以在相同的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端口数量。SFP模块的其他功能基本和GBIC一致。有些交换机厂商称SFP模块为小型化GBIC(MINI-GBIC)。
目前,已发展到QSFP-DD(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Double Density)的阶段,且QSFP-DD规范也已经公布,其定义了一个设有八条通道的高速通信模组。每条通道运行速率在25Gbit/s或50Gbit/s,因此QSFP-DD模组支持200Gbit/s或400Gbit/s速率的以太网应用。在速率提升的同时,其更是趋于小型化设计。此类SFP、QSFP固定至电路板后,与电路板的配合及空间利用率也是设计之重,能够整体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集成度,另外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产品本身散热设计要求亦是越来越高,传统设计目前已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性能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接口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具有更好散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固定至电路板并与对接连接器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与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信号端子,
金属罩壳,所述金属罩壳罩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的外周,
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与金属罩壳共同界定形成至少两个插拔空间,各所述插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并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沿与电路板平行的方向排列,
所述金属罩壳包括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进一步,两个所述侧板上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所述间隔空间与插拔空间连通。
进一步,所述间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由金属罩壳的一端缘连续的延伸至另一端缘。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顶部散热模块,所述顶部散热模块固定于所述金属罩壳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顶部散热模块沿电路板厚度方向在对应间隔空间位置形成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间隔空间连通,所述配合孔沿电路板厚度方向贯通顶部散热模块。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支架,所述散热片支架沿电路板厚度方向将顶部散热模块压接固定于金属罩壳上,所述散热片支架沿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的排列方向的两端与金属罩壳固定。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内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远离电路板一侧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对应与散热片支架卡扣固定。
进一步,所述金属件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对应与两个侧板接触。
进一步,所述金属件的局部位置分别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延伸并进一步向远离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个弹臂部,所述弹臂部对应弹性接触所述侧板。
进一步,所述侧板于弹臂部的自由端位置形成止位部,所述弹臂部的自由端向上止位于止位部。
进一步,所述金属件于间隔空间靠近插入口位置折弯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支撑所述侧板,所述支撑板上沿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形成若干贯通孔。
进一步,所述金属件于间隔空间靠近插入口位置向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成简支状与对应侧板弹性接触。
进一步,同一间隔空间内的所述金属件至少设有一个,同一间隔空间内的所述金属件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上的长度总和不小于间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端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金属罩壳包括至少两个,各所述插拔空间均由一个端子模块及与该端子模块对应的一个金属罩壳共同围设形成。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固定于金属罩壳的下侧缘位置,位于相邻的所述插拔空间之间的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金属框架共同界定形成间隔空间,所述金属件的下侧缘位置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金属框架。
进一步,所述金属框架于间隔空间位置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锁扣孔,所述金属件对应锁扣孔位置向下延伸形成锁扣臂,所述锁扣臂穿过锁扣孔并与金属框架靠近电路板的一侧位置扣合。
进一步,所述金属罩壳沿着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远离插入口的一端形成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沿着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间隔空间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所述端子模块位于金属罩壳远离插入口的一端,沿对接连接器的拔出方向,所述后端板位于端子模块的后方位置且与端子模块之间至少局部位置形成间隙,所述后端板沿着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间隙于外界连通。
进一步,各所述插拔空间均与若干个所述信号端子配合,与各所述插拔空间配合的若干个所述信号端子之中至少包括一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高速端子,所述电连接器组件为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DD插座连接器或CXP插座连接器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部散热模块、金属件及散热片支架从金属罩壳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进一步的,其中金属件及散热片支架相互配合;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其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了金属件与散热片支架分离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散热片支架、顶部散热模块、电路板及背面散热模块从金属罩壳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展示了插口弹片及插口金属件从金属罩壳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此外,移除了金属框架、背面散热模块、顶部散热模块及电路板;
图8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展示了插口弹片、插口金属件、金属框架及其中一个弹片构件从金属罩壳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此外,移除了金属框架、背面散热模块、顶部散热模块及电路板;
图9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展示了插口弹片、其中三个弹片构件、及其中一个连接器模块从金属框架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此外,移除了金属框架、背面散热模块、顶部散热模块及电路板;
图10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展示了插口弹片、其中三个弹片构件、其中两个连接器模块、及一个金属件从金属框架上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进一步的,展示了一个金属件与对应一个金属罩壳的配合关系,此外,移除了金属框架、背面散热模块、顶部散热模块及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为了本申请的描述准确性,本申请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X轴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也就是各所述插拔空间10的排列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右);Y轴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也就是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后);Z轴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也就是电路板200厚度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与至少一个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200、固定于电路板200上表面的电连接器模块(未标号)、顶部散热模块5及背面散热模块7。所述顶部散热模块5固定于电连接器模块的上表面,所述背面散热模块7固定于电路板200的下表面并且能够与电连接器模块实现热传导。
请参考图8所示,所述电连接器模块包括端子模块1、金属罩壳2、金属件3及金属框架4。所述端子模块1包括绝缘本体11及与绝缘本体11固定的若干个信号端子12。各所述信号端子12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的固定部(未标注)、由固定部向前延伸出绝缘本体11的接触部(未标注)及由固定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1的对接部(未标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实现信号传输。所述对接部对应电连接于电路板200,实现与电路板200上的金属走线(未图示)信号传输。
请参考图10所示,所述金属罩壳2罩设于所述端子模块1的外周。所述金属罩壳2包括沿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侧板21、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的顶板22及沿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后端板23。所述顶板22连接两个侧板21的上端缘,所述后端板23连接顶板22的后端缘且与两个侧板21的后端位置的外侧卡扣固定,以形成一个类似长方体的三个面。所述顶板22基本平行于电路板200的上表面。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所述端子模块1与金属罩壳2共同界定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拔空间10并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101。所述信号端子12的接触部露出至插拔空间10内。本申请中,端子模块1设有独立的四个,所述金属罩壳2设有独立的四个,所述金属件3设有独立的四个。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模块1亦可设计成于局部位置直接或者间接的一体设置,例如在绝缘本体11的后端位置局部一体连接,或者通过另一独立的构件(未图示)将四个所述端子模块1的绝缘本体11固定一体,或其他类似设计。
请参考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四个金属罩壳2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罩壳2之间间隔设置且形成间隔空间20,具体的,所述间隔空间20由于相邻两个金属罩壳2的相邻两个侧板21间隔形成。所述金属框架4通过金属粉末压铸形成,包括与所述金属罩壳2的侧板21的下侧缘固定的侧框体部401、连接侧框体部401后端缘的后框体部402及连接相邻两个侧框体部401前端位置的底板构件403,所述底板构件403位于对应插拔空间10的下方位置。
请参考图8至图10所示,本申请中,各所述金属罩壳2的侧板21对应与侧框体部401固定,具体为,金属罩壳2的侧板21的下侧缘延伸形成有锁扣板214,所述侧框体部401对应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锁扣孔42,金属罩壳2的锁扣板214穿过锁扣孔42扣合于侧框体部401下表面。进一步的,本申请中,所述侧框体部401包括有主体部4011及由所述主体部4011的左右两侧靠近下方位置(靠近电路板200位置)向左右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的翼部4012。所述锁扣孔42形成于翼部4012邻近主体部4011的位置,所述侧板21的下方位置对应贴靠于主体部4011的左右侧面上。所述金属框架4的主体部4011、相邻主体部4011的两个侧板21之间形成所述间隙缝20。
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金属件3被固定设置于间隙缝20中,本申请中,金属件3由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金属件3的局部位置向左右方向延伸并进一步向上延伸形成弹臂部31,弹臂部31分别对应弹性支撑所述侧板21。所述侧板21于弹臂部31的自由端位置形成止位部211,所述弹臂部31的自由端向上止位于止位部211。所述侧框体部401于间隔空间20位置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锁扣孔41(具体锁扣孔41形成于主体部4011上),所述金属件3对应锁扣孔41位置向下延伸形成锁扣臂34,所述锁扣臂34穿过锁扣孔41并与侧框体部401靠近电路板200的一侧扣合。本申请中,所述金属件3的下侧缘和/或所述金属件3的弹臂部31承载于侧框体部401上(具体为主体部4011的上表面)。
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中,所述金属件3于间隔空间20靠近插入口101位置折弯形成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至少部分结构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板32沿左右方向支撑所述侧板21,所述支撑板32上沿前后方向贯穿形成若干贯通孔320,贯通孔320用于空气流通,利于散热。所述金属件3于间隔空间20靠近插入口101位置折弯形成向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的弹性臂33,所述弹性臂33成简支状弹性抵接于对应侧板21。
所述间隔空间20沿前后方向由金属罩壳2的一端连续的延伸至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具体由连接器模块的一端连续的延伸至另一端),也就是说所述间隔空间20沿前后方向将连接器模块贯通,间隔空间20形成风道,使得连接器模块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同一间隔空间20内的所述金属件3至少设有一个,同一间隔空间20内的所有金属件3沿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总和不小于间隔空间20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请结合图3、图4及图10所示,本申请中,所述金属件3于靠近插入口101的位置向下(向着电路板200方向)延伸形成扣片35(具体的,所述扣片35由支撑板32的下侧缘进一步向下延伸形成),所述金属框架4对应所述扣片位置形成扣部42,所述扣片35与扣部42扣合实现沿上下方向和/或左右方向上的相互限位。
请结合图6至图10所示,本申请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插口金属件9,沿对接连接器的拔出方向,所述插口金属件9设置于底板构件403的前方,所述插口金属件9两侧对应与金属罩壳2的两个侧板21拼接固定或卡扣固定,所述插口金属件9及金属罩壳2于插入口101端缘基本齐平设置,所述插口金属件9、顶板22及侧板21于插入口101端缘位置固定设有插口弹片24,所述插口弹片24形成有延伸至插拔空间10内的内侧弹片241及向着插拔空间10外侧方向延伸的外侧弹片242。
请结合图6至图10所示,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同一金属罩壳2下方的金属框架4的侧框体部401、后框体部402及底板构件403围成框状且中间形成让位口300,所述端子模块1设置于让位口300位置,所述信号端子12对接部向下延伸并经让位口300凸伸出绝缘本体11外用于与电路板200对接,实现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同一端子模块1的若干个信号端子12沿上下方向成两排设置,至少一排所述信号端子包括至少一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高速端子,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实际为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DD插座连接器或CXP插座连接器中的一种。
请参考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申请中,所述侧板21沿左右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215,所述金属罩壳2还包括沿电路板200厚度方向及两个插拔空间1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后端板23(所述后端板23实际由顶板22的后端缘向下折弯延伸形成),所述金属框架4的后框体部402位于端子模块1的后方位置,所述后端板23位于后框体部402的后方位置;以使得所述后端板23与端子模块1之间于后框体部402的上方形成间隙102。所述后端板23沿着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未展示)。
本申请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顶部散热模块5,所述顶部散热模块5固定于所述金属罩壳2的顶板22的外表面,所述顶部散热模块5沿电路板200的厚度方向在对应间隔空间20位置形成有与间隔空间20连通的配合孔51。
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支架6,所述散热片支架6沿两个插拔空间10的排列方向跨骑于顶部散热模块5上方,散热片支架6沿两个插拔空间1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形成向电路板200方向延伸的扣臂61,所述扣臂61对应扣持于金属罩壳2沿两个插拔空间10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的两个侧板21外侧,所述金属件3远离电路板200的一侧位置延伸形成有卡扣36,所述卡扣36对应与散热片支架6卡扣固定。
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中,所述背面散热模块7包括贴靠于所述电路板200下表面的背面部71及加厚部72,所述电连接器模块与背面散热模块7之间至少局部位置实现热传导。具体的,所述电路板200沿上下方向于与连接器模块对应的位置至少局部形成让位孔201,具体的,沿前后方向上所述让位孔201位于电路板200前端位置(靠近插入口101的位置),所述让位孔201贯穿电路板200厚度方向且向前成开口状。所述电连接器模块与背面散热模块7之间穿过让位孔201而相互搭接实现热传导。再具体的,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弹片构件8,所述弹片构件8固定于所述金属框架4的底板构件403上。
请结合图6至图10所示,所述弹片构件8包括贴靠于底板构件403的上表面(远离电路板200的一侧表面)上的内侧板801及贴靠于底板构件403的下表面(靠近电路板200的一侧表面)上的外侧板802。所述内侧板801和外侧板802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且于前端缘位置连接一体,所述底板构件403被夹持于所述内侧板801和外侧板802之间。所述内侧板801的局部位置由前向后经冲压并折弯延伸形成有内侧弹臂81,所述内侧弹臂81凸伸至插拔空间10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抵触实现热传导,同时实现对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组件之间的有效插拔力。所述外侧板802的局部位置由前向后经冲压并折弯延伸形成有外侧弹臂82,所述外侧弹臂82用于与背面散热模块7弹性搭接实现热传导,具体的,所述加厚部72至少部分凸伸至让位孔201内且对应与外侧弹臂82搭接实现热传导。本设置中,所述内侧弹臂81和/或外侧弹臂82向着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延伸成悬壁状或成简支状。
请参考图图2、图5级图6所示,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固定销钉202,所述固定销钉202穿过背面散热模块7及电路板200而将背面散热模块7、电路板200及金属框架4一体固定,具体的,所述固定销钉202与金属框架4的侧框体部401螺纹锁合。所述金属框架4位于金属罩壳2外侧的局部位置通过螺栓(未标号)与电路板200固定。本申请中,所述金属罩壳2为一种金属压铸件,所述金属罩壳2局部位置能够被制造成具有较厚的厚度,可塑性强。可使得电连接器组件至少位于电路板200一侧的具有很强的结构强度,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特别是底板构件403的设计,使得对接连接器上的高发热部位能够有效的通过底板构件403将热量导出和散去。
由于金属材料的金属件3热传导更快,结合本申请设计,将金属件3设置于间隔空间20内,并通过多个部位与金属罩壳2的侧板21及金属框架4的侧框体部401接触,同时配合支撑板32上的贯通孔320、侧板22和后端板23上的通气孔215,及顶部散热模块5上的配合孔51,在保证具有较大的金属散热面积的同时,能够实现空气的流通,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此外,为了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所述背面散热模块7与金属框架4实现热传导,且沿上下方向所述背面散热模块7与电连接器组件相互堆叠贴合的面积大于电连接器组件沿电路板200的延伸方向的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将背面散热模块7局部设计成贴合与电路板200下表面,能够在不增加电连接器组件占用电路板的面积的同时,最大化背面散热模块7的有效散热面积,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申请说明书而对本申请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固定至电路板并与对接连接器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与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信号端子,
金属罩壳,所述金属罩壳罩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的外周,
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模块与金属罩壳共同界定形成至少两个插拔空间,各所述插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并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沿与电路板平行的方向排列,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壳包括位于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上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所述间隔空间与插拔空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由金属罩壳的一端缘连续的延伸至另一端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顶部散热模块,所述顶部散热模块固定于所述金属罩壳远离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顶部散热模块沿电路板厚度方向在对应间隔空间位置形成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间隔空间连通,所述配合孔沿电路板厚度方向贯通顶部散热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支架,所述散热片支架沿电路板厚度方向将顶部散热模块压接固定于金属罩壳上,所述散热片支架沿至少两个所述插拔空间的排列方向的两端与金属罩壳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内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远离电路板一侧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对应与散热片支架卡扣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对应与两个侧板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的局部位置分别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延伸并进一步向远离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若干个弹臂部,所述弹臂部对应弹性接触所述侧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于弹臂部的自由端位置形成止位部,所述弹臂部的自由端向上止位于止位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于间隔空间靠近插入口位置折弯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至少两个所述间隔空间的排列方向支撑所述侧板,所述支撑板上沿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形成若干贯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于间隔空间靠近插入口位置向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形成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成简支状与对应侧板弹性接触。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间隔空间内的所述金属件至少设有一个,同一间隔空间内的所述金属件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上的长度总和不小于间隔空间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13.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金属罩壳包括至少两个,各所述插拔空间均由一个端子模块及与该端子模块对应的一个金属罩壳共同围设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固定于金属罩壳的下侧缘位置,位于相邻的所述插拔空间之间的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金属框架共同界定形成间隔空间,所述金属件的下侧缘位置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金属框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于间隔空间位置沿上下方向贯穿形成锁扣孔,所述金属件对应锁扣孔位置向下延伸形成锁扣臂,所述锁扣臂穿过锁扣孔并与金属框架靠近电路板的一侧位置扣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壳沿着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远离插入口的一端形成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沿着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间隔空间与外界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位于金属罩壳远离插入口的一端,沿对接连接器的拔出方向,所述后端板位于端子模块的后方位置且与端子模块之间至少局部位置形成间隙,所述后端板沿着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贯穿形成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间隙于外界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插拔空间均与若干个所述信号端子配合,与各所述插拔空间配合的若干个所述信号端子之中至少包括一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高速端子,所述电连接器组件为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插座连接器或QSFP-DD插座连接器或CXP插座连接器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7468.9A CN111541074A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57468.9A CN111541074A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41074A true CN111541074A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7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57468.9A Pending CN111541074A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4107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2422A (zh) * | 2020-09-14 | 2020-12-1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 |
CN112993659A (zh) * | 2021-03-02 | 2021-06-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接口连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76439U (zh) * | 2011-01-20 | 2011-12-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4257893U (zh) * | 2014-12-23 | 2015-04-08 | 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293882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结构 |
CN109103647A (zh) * | 2017-06-20 | 2018-12-2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头模组及插座连接器组件 |
CN109672050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10111107U (zh) * | 2019-09-07 | 2020-02-21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12277448U (zh) * | 2020-05-26 | 2021-01-01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10457468.9A patent/CN1115410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76439U (zh) * | 2011-01-20 | 2011-12-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04257893U (zh) * | 2014-12-23 | 2015-04-08 | 广州连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293882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结构 |
CN109103647A (zh) * | 2017-06-20 | 2018-12-2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头模组及插座连接器组件 |
CN109672050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210111107U (zh) * | 2019-09-07 | 2020-02-21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12277448U (zh) * | 2020-05-26 | 2021-01-01 |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2422A (zh) * | 2020-09-14 | 2020-12-11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 |
CN112993659A (zh) * | 2021-03-02 | 2021-06-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接口连接器 |
CN112993659B (zh) * | 2021-03-02 | 2023-09-15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接口连接器 |
US11882675B2 (en) | 2021-03-02 | 2024-01-23 |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rface connecto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15922B2 (en) | I/O connector configured for cabled connection to the midboard | |
US8672707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configured to alig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s during a mating operation | |
CN107528173B (zh) | 具有用于emi屏蔽的衬垫组件的插座组件 | |
CN105390860B (zh) | 从可插拔连接器的内部电子元件传走热能的可插拔连接器 | |
US7452216B2 (en) | Transceiver receptacle assembly | |
TWI730214B (zh) | 可插入模組及連接器組件之emi屏蔽 | |
TWI748036B (zh) | 具定位特徵之插座籠構件 | |
US9666997B1 (en) | Gasket plate for a receptacle assembl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196089B (zh) | 具有衬垫板的连接器模块组件 | |
CN108448302A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件 | |
CN108738278A (zh) | 用于电连接器组件的散热器 | |
CN110380285B (zh) | 顶部装载的电子连接系统 | |
CN108493647A (zh) |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 |
CN110867686A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1541074A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8206345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和具有中介壁的导电组件 | |
CN110797716A (zh) | 一种屏蔽笼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4014849U (zh) | 一种新型散热连接器 | |
CN212277448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227748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227744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8209055U (zh) |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 |
CN117498102A (zh) | 用于通信系统的插座模块 | |
CN111541073A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1541095A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325600 Houxi Industrial Zone, Weng Lo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Ltd. Applicant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Houxi Industrial Zone, Weng Lo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