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477670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7670A
CN111477670A CN202010398161.6A CN202010398161A CN111477670A CN 111477670 A CN111477670 A CN 111477670A CN 202010398161 A CN202010398161 A CN 202010398161A CN 111477670 A CN111477670 A CN 111477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ickness
display device
flat plate
buff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81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7670B (zh
Inventor
谷朋浩
高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81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7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7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7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7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平板部的背面;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背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平板部接触的第一胶材层,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第二胶材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胶材层和所述第二胶材层之间的支撑部;沿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层以及固化在所述支撑层面向所述第一胶材层一侧的缓冲层。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逐渐成为屏幕的首选,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屏幕具有一定柔性与可适应性。随着柔性显示屏幕的发展,人们对可折叠及曲面显示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
目前柔性显示屏幕膜层通常包括盖板、模组功能膜层、发光膜层、背板膜层、柔性衬底、背面支撑膜等膜层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直接将连接柔性电路板(FlexibleCircuit Board,FPC)和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的基材部分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从而实现柔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此外,背面支撑膜在显示面板下主要起到膜层支撑保护及相应力学性能实现的作用,在制备柔性显示屏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图1所示为现有柔性显示装置中背膜及支撑结构堆叠在一起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背膜01包括第一基底2以及涂布在第一基底2上的第一胶材1,第一基底2通常为高分子材料,支撑结构02包括支撑件4以及涂布在支撑件4上的第二胶材3,为了便于相关结构的运输及存放,背膜0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离型膜,支撑结构02的相对两侧各设置有离型膜,在制备柔性显示装置的过程中,背膜01的第一基底2与支撑结构02的第二胶材3贴合时,往往需要剥离掉贴合处的离型膜,然后,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图1所示的背膜01与支撑结构02的堆叠结构,其中,图1中标记“5”为贴合在第一胶材1背离第一基底2一侧的第一离型膜,标记“6”为贴合在支撑件4背离第二胶材3一侧的第二离型膜。在后续制备柔性显示装置时,可以直接剥离第一离型膜5和第二离型膜6,然后,进行相关模组的贴合制备。其中,第一基底2的厚度一般为20μm~100μm,第一胶材1和第二胶材3的厚度一般为10μm~50μm,在支撑件4为金属时,支撑件4的厚度一般为15μm~50μm,整个堆叠结构较厚。这样的话,在将其贴合在面板背面,并弯折形成柔性显示装置后,该柔性显示装置整体厚度较厚,且整体边框较宽。
可见,现有无法保证显示装置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平板部的背面;
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背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平板部接触的第一胶材层,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第二胶材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胶材层和所述第二胶材层之间的支撑部;
沿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层以及固化在所述支撑层面向所述第一胶材层一侧的缓冲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胶材层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胶材层接触的基底层以及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第三胶材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平板部包括可弯折区和除所述可弯折区外的非弯折区;
沿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可弯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平行于所述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可弯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三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弯折区包括中心区和相对所述中心区对称设置的第一边缘区和第二边缘区,沿平行于所述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中心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边缘区和所述第二边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二厚度的所述第三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厚度根据在所述弯折轴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平板部的边缘的距离变小而递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热塑性聚酰亚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由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或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在温度300℃~350℃,压力0.8N~1.0N下热压10s~15s成型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聚酰亚胺或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涂布在所述支撑层上并高温固化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模量为100Gpa~400Gpa,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模量为1Gpa~8Gpa,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模量为1Mpa~500Mp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范围为15μm~50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平板部、固定部和位于该平板部和固定部之间的弯折部,该固定部通过该弯折部弯折至该平板部的背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平板部背面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与该平板部接触的第一胶材层,与该固定部接触的第二胶材层,以及位于第一胶材层和第二胶材层之间的支撑部,沿垂直于平板部的方向,支撑部包括支撑层以及固化在支撑层面向第一胶材层一侧的缓冲层。这样的话,支撑层和固化在其上的缓冲层整体可以作为基底,从而能够在该整体的相对表面分别涂布第一胶材层和第二胶材层来形成兼具能够保护显示面板的支撑结构,由于整个支撑结构无需支撑部与其它基底贴合,整体厚度可以做薄,相应地,针对弯折部的弯折半径可以减小,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柔性显示装置中背膜及支撑结构堆叠在一起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图1所示的堆叠结构贴合在面板背面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图2所示显示面板弯折后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形成图4支撑结构的其中一种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未弯折前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未弯折前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板部的其中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板部的其中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13为沿着图12中MM’所示方向的支撑部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沿着图11中NN’所示方向的支撑部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沿着图12中MM’所示方向的支撑部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背膜;1-第一胶材;2-第一基底;02-支撑结构;3-第二胶材;4-支撑件;5-第一离型膜;6-第二离型膜;7-面板;8-第三胶材;81-第四胶材;9-第二基底;10-显示面板;101-平板部;102-弯折部;103-固定部;20-支撑结构;201-第一胶材层;202-第二胶材层;203-支撑部;2031-支撑层;2032-缓冲层;30-第三离型膜;40-第四离型膜;204-基底层;205-第三胶材层;50-保护胶层;A-可弯折区;B-非弯折区;C-中心区;D1-第一边缘区;D2-第二边缘区;60-功能模组层;70-光学黏合剂层;8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图1所示的堆叠结构贴合在面板7背面,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为了保证该堆叠结构对面板7的支撑性能,在支撑件4背离面板7的一侧涂布一层第三胶材8,该第三胶材8可以是基材层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胶层的三层结构,然后,将该面板7用于绑定驱动芯片的部分以及该部分背面所贴合的第四胶材81及第二基底9弯折至与面板7可操作区(Active Area,AA)背面的第三胶材8贴合在一起,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弯折后的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中,除支撑件4外还有两层基底,以及多层胶材,整体厚度较厚,这样的话,面板7可弯折部分的弯折半径也较大,进而导致边框较大。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平板部101、弯折部102和固定部103,其中,弯折部102位于平板部101和固定部103之间,固定部103通过弯折部102弯折至平板部101的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部101的至少部分用于显示,固定部103能够用于IC绑定。
设置在平板部101的背面的支撑结构20,支撑结构20包括与平板部101接触的第一胶材层201,与固定部103接触的第二胶材层202,以及位于第一胶材层201和第二胶材层202之间的支撑部20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胶材层201可以是压敏胶(Pressure,PSA),还可以是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nsive,OCA),第二胶材层202可以是双面胶,可以为基材层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胶层的三层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选择第一胶材层201和第二胶材层202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沿垂直于平板部101的方向,支撑部203包括支撑层2031以及固化在支撑层2031面向第一胶材层201一侧的缓冲层20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部203包括支撑层2031以及固化在支撑层2031面向第一胶材层201的缓冲层2032。这样的话,支撑层2031和固化在其上的缓冲层2032形成一体化支撑部203,从而能够在该支撑部203的相对表面分别涂布第一胶材层201和第二胶材层202来形成兼具能够保护显示面板10的支撑结构20,由于整个支撑结构20中无需支撑部203与其它基底贴合,整体厚度可以做薄,相应地,针对弯折部102的弯折半径可以减小,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支撑层2031的刚性可能会给显示面板10带来较大的应力,通过在支撑层2031面向第一胶材层201的一侧固化缓冲层2032,通过该缓冲层2032能够削弱支撑层2031针对显示面板10的应力,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人在对各种材料的支撑层2031的弯折性能测试中发现,如表1所示,在支撑层2031分别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不锈钢片时,针对每种支撑层2031在温度为60℃,湿度为90%RH下静态弯折120h时,材料为PET的支撑层2031的未回复角度为120°~140°,材料为PI的支撑层2031的未回复角度为60°~100°,材料为不锈钢的支撑层2031的未回复角度为10°以下,相较而言,在选用金属材料作为支撑层2031时该结构的回弹性更好,折痕更小。这样的话,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选用金属材料来制备支撑层2031,支撑层2031的回弹性更好,折痕更小,最终所制得的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更好,用户体验更佳。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定支撑层2031的相应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材料 静态弯折(60℃/90%RH) 未回复角度
PET 120h 120°~140°
PI 120h 60°~100°
不锈钢片 120h 10°以下
表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备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20时,可以去掉由高分子材料所制成的基底,比如,去掉图1中的第一基底2,采用金属材料来制备支撑结构20的支撑层2031,由于金属材料相较于高分子材料回弹性更好,折痕更小,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此外,固化在支撑层2031上的缓冲层2032有效削弱了支撑层2031对显示面板10的刚性应力,进而有效保护了显示面板10,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用金属材料制备的支撑层2031时,该支撑层2031厚度范围可以是15μm~50μm,在实际应用中,支撑层2031的厚度可以设定为40μm,这样的话,该支撑层2031能够有效保证对显示面板10相关膜层的有效支撑,同时,避免该支撑层2031厚度过厚对显示面板10产生较大的刚性应力。此外,缓冲层2032的厚度范围为10μm~50μm,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层2032的厚度可以设定为25μm,这样的话,该缓冲层2032能够削弱支撑层2031针对显示面板10的刚性应力,同时不至于缓冲层2032太厚导致膜层脱落,以及太薄应力缓冲不明显,从而保证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相较于现有技术减薄50μm~60μm,从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图4支撑结构20的其中一种堆叠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该堆叠结构包括支撑部203,该支撑部203包括支撑层2031和固化在该支撑层2031表面的缓冲层2032,该堆叠结构还包括涂布在缓冲层2032上的第一胶材层201,此外,为了便于运输与存放,第一胶材层201背离支撑层2031的一侧贴合有第三离型膜30,支撑层2031背离第一胶材层201的一侧贴合有第四离型膜4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图5中的第三离型膜30和第四离型膜40剥离,然后,将其贴合在图4中的平板部101的背面,然后,在支撑层2031背离第一胶材层201的一侧涂布第二胶材层202形成支撑结构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显示面板10未弯折前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在采用图1所示的堆叠结构来进行显示装置相关模组的绑定工艺之后,由于背膜01可以作为过程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将位于显示面板10背面的背膜01整层撕掉,然后,将图5所示的堆叠结构剥离掉离型膜后贴合在平板部101的背面,并在支撑层2031背离第一胶材层201的一侧涂布第二胶材层202,形成支撑结构20,然后,再将固定部103弯折至平板部101的背面,从而形成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由于整个过程,直接基于背膜01的过程化,便可以实现所需支撑结构20与显示面板10的贴合,整个制作工艺过程较为简化,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制作效率。此外,该显示装置相较于图2来说,在采用同一厚度的支撑层2031时,由于在平板部101背面少了两层基底,且少了两层胶材层,整体厚度相对较薄,从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第二胶材层202和固定部103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胶材层202接触的基底层204以及与固定部103接触的第三胶材层20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底层204的材料可以是PET,还可以是PI等高分子材料。第三胶材层205可以是PSA胶,还可以是OCA胶。通过增设基底层204和第三胶材层205,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相关叠加膜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在平板部101背面的支撑结构20相较于图2少了一层基底,在一定程度上减薄了显示装置,进一步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0的弯折半径,从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与窄边框设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弯折部102的保护胶层50,该保护胶层50可以是MCL胶层,这样的话,弯折部102在弯折时不会发生断线,能够有效防止后续工艺损伤电路走线,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显示面板10未弯折前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在采用图1所示的堆叠结构进行显示装置相关模组的绑定工艺之后,还可以是仅将位于平板部101背面的背膜整层撕掉,保留固定部103背面的背膜,其包括基底层204和第三胶材层205,然后,将图5所示的堆叠结构剥离掉离型膜后贴合在平板部101的背面,然后,再将固定部103弯折至平板部101的背面,形成如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支撑部203包括支撑层2031以及固化在支撑层2031面向第一胶材层201一侧的缓冲层2032,可以通过剥离粘合,从而实现对显示面板10的背面的堆叠结构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多样化设计。而且整个过程直接剥离粘合便可以实现,工艺成本较低,制作效率较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如图10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平板部101的其中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具体来讲,平板部101包括可弯折区A和除该可弯折区A外的非弯折区B;
沿垂直于平板部101的弯折轴的方向,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B的厚度为第一厚度d1,缓冲层2032在可弯折区A的厚度为小于第一厚度d1的第二厚度d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垂直于平板部101的弯折轴的方向可以是图1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沿平行于该平板部101的弯折轴的方向可以是如图11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由于沿垂直于平板部101的弯折轴的方向,缓冲层2032在可弯折区A的第二厚度d2小于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B的第一厚度d1,这样的话,涂布在缓冲层2032上的第一胶材层201在可弯折区A的厚度将大于在非弯折区B的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可弯折区裂纹的出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平行于弯折轴的方向,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B的厚度为第一厚度d1,缓冲层2032在可弯折区A的厚度为小于第一厚度d1的第三厚度d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厚度d3可以是与第二厚度d2的数值相等。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B的厚度均为第一厚度d1,即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为同等厚度,缓冲层2032在可弯折区A的厚度均为第三厚度d3,即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为同等厚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热压压膜或者熔铸来实现对缓冲层2032的图案化处理,整个工艺过程较为简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为平板部101的其中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具体来讲,可弯折区A包括中心区C和相对中心区C对称设置的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沿平行于弯折轴的方向,缓冲层2032在非弯折区B的厚度为第一厚度d1,缓冲层2032在中心区C的厚度为第二厚度d2,缓冲层2032在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的厚度为小于第二厚度d2的第三厚度d3。如图13所示为沿着图12中MM’所示方向的支撑部203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相较于中心区C更靠近平板部101的与弯折轴垂直的边缘,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相较于中心区C更容易产生裂纹,缓冲层2032在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的第三厚度d3小于在中心区C的第二厚度d2,这样的话,可以有效避免第一边缘区D1和第二边缘区D2内的裂纹的产生。而且缓冲层2032在中心区C的第二厚度d2小于其在可弯折区A的第一厚度d1,进而避免了裂纹在中心区C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厚度d3根据在弯折轴对应的位置与平板部101的边缘的距离变小而递减。如图14所示为沿着图11中NN’所示方向的支撑部203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为沿着图12中MM’所示方向的支撑部203的其中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平板部101的边缘更容易产生裂纹,沿着平行于弯折轴的方向,第三厚度d3距离平板部101的边缘越近,相应地,缓冲层2032的厚度越薄,这样的话,越靠近平板部101的边缘的第一胶材层201的厚度则越厚,从而有效避免了平板部101边缘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划分平板部101的区域情况,在此不做限定,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可弯折区A的区域形状,比如,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层2032的材料为热塑性聚酰亚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至少一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通过缓冲层2032削弱支撑层2031对显示面板10的刚性应力,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层2032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固化在支撑层2031上,但又不仅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具体为支撑部203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在温度300℃~350℃,压力0.8N~1.0N下热压10s~15s成型在支撑层2031上形成。这样的话,支撑层2031和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所形成的缓冲层2032能够形成一体化的支撑部203,剥离强度在17N/Inch左右,进而简化了制作工艺。
此外,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所制备的缓冲层2032,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支撑层2031对外界环境光或内部光线的反射能力,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具体为支撑部203由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涂布在支撑层2031上并高温固化形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高温固化,将由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缓冲层2032固化在支撑层2031上,从而形成了一体化的支撑部203,进而简化了制作工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层2031的模量为100Gpa~400Gpa,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模量为1Gpa~8Gpa,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模量为1Mpa~500Mpa。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模量为2Gpa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来制备缓冲层2032,这样的话,所制备的缓冲层2032相对金属材料的支撑层2031更柔软,从而能够有效削弱支撑层2031针对显示面板10的刚性应力,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沿平板部101的发光方向,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平板部101上的功能模组层60,比如,触控面板,偏光片等,以及设置在功能模组层60上的光学黏合剂层70,以及设置在光学黏合剂层70上的盖板80。其中,平板部101包括了背板结构、发光膜层、封装膜层,相关膜层同现有技术中的设置,在发明中不再详述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支撑结构20上的相关膜层,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平板部、弯折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平板部的背面;
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背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平板部接触的第一胶材层,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第二胶材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胶材层和所述第二胶材层之间的支撑部;
沿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层以及固化在所述支撑层面向所述第一胶材层一侧的缓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层和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胶材层接触的基底层以及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第三胶材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包括可弯折区和除所述可弯折区外的非弯折区;
沿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可弯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可弯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三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区包括中心区和相对所述中心区对称设置的第一边缘区和第二边缘区,沿平行于所述弯折轴的方向,所述缓冲层在所述非弯折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中心区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厚度,所述缓冲层在所述第一边缘区和所述第二边缘区的厚度为小于所述第二厚度的所述第三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厚度根据在所述弯折轴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平板部的边缘的距离变小而递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热塑性聚酰亚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或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在温度300℃~350℃,压力0.8N~1.0N下热压10s~15s成型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聚酰亚胺或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涂布在所述支撑层上并高温固化形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模量为100Gpa~400Gpa,所述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模量为1Gpa~8Gpa,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模量为1Mpa~500Mpa。
CN202010398161.6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77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161.6A CN111477670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161.6A CN111477670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7670A true CN111477670A (zh) 2020-07-31
CN111477670B CN111477670B (zh) 2023-09-01

Family

ID=7176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8161.6A Active CN111477670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767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249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泡棉层以及显示模组
CN111986575A (zh) * 2020-08-31 2020-11-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64321A (zh) * 2020-10-26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58984A (zh) * 2020-09-27 2021-01-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复合结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2489567A (zh) * 2020-12-29 2021-03-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30295A (zh) * 2020-12-28 2021-03-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023192A (zh) * 2021-11-09 2022-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和包含该柔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WO2022052219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膜层及显示装置
CN114373395A (zh) * 2022-01-24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WO2022262514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35352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6052530A (zh) * 2022-05-19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US12005684B2 (en) 2020-12-29 2024-06-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878A (zh) * 2013-07-30 2017-1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181165A1 (en) * 2016-12-26 2018-06-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9949704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379308A (zh) * 2019-07-03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9136A (zh) * 2019-08-29 2019-11-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90025A (zh) * 2019-11-27 2020-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878A (zh) * 2013-07-30 2017-1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181165A1 (en) * 2016-12-26 2018-06-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9949704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379308A (zh) * 2019-07-03 2019-10-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9136A (zh) * 2019-08-29 2019-11-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90025A (zh) * 2019-11-27 2020-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249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泡棉层以及显示模组
CN111986575A (zh) * 2020-08-31 2020-11-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52219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膜层及显示装置
CN112258984A (zh) * 2020-09-27 2021-01-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复合结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2164321A (zh) * 2020-10-26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30295A (zh) * 2020-12-28 2021-03-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489567A (zh) * 2020-12-29 2021-03-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2005684B2 (en) 2020-12-29 2024-06-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262514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35352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2022625B2 (en) 2021-09-10 2024-06-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23192A (zh) * 2021-11-09 2022-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和包含该柔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CN114023192B (zh) * 2021-11-09 202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和包含该柔性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CN114373395A (zh) * 2022-01-24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6052530B (zh) * 2022-05-19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16052530A (zh) * 2022-05-19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盖板组件、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7670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767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892879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and rollable device
WO2022134935A1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40157669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040918A1 (en) Display module stack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91945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658511B (zh)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0175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573B (zh) 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164310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0481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2164314B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446182B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CN114120805A (zh) 显示装置、弯折垫片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071193A (zh) 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643614A (zh) 柔性显示盖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7153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581236U (zh) 屏幕模组、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782788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50537A (zh) 软性电路板模块
WO2020124443A1 (zh) 一种柔性屏幕
CN117202729A (zh) 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6456701A (zh) 散热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5311942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