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001B -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65001B CN111465001B CN202010251554.4A CN202010251554A CN111465001B CN 111465001 B CN111465001 B CN 111465001B CN 202010251554 A CN202010251554 A CN 202010251554A CN 111465001 B CN111465001 B CN 1114650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address
- temporary identity
- private network
- request message
- public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5—Maintenance or indexing of mapping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册方法,包括: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向第一SMF发送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并接收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若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接收第一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建立并存储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私钥对映射关系签名,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能够使得无卡UE被呼叫时可被寻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如移动终端依赖于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正常接入5G(fifth-generation,移动电话系统第五代)网络,一旦接入5G网络中,UE会拥有正式网络身份,5G会话管理中针对使用SIM卡的UE具有完整的呼叫和寻址流程。但是,当无卡UE通过某种方式接入5G网络时,此时无卡UE的网络身份标识为用户自定义的,若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为无卡UE分配的公网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网际协议地址)是私有地址,则无法完成呼叫。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卡UE的网络身份标识为用户自定义而导致的无卡UE无法被呼叫寻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册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
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发送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接收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建立并存储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所述映射关系签名;
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优选的,在所述获取注册请求中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所述第一SMF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所述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注册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
若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出所述无卡终端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所述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在本地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注册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标识查询第一区块链账本,得到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的公钥;
根据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公钥验证所述分发消息的签名,若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分发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映射关系记录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
将注册成功标志和所述临时身份标识记录到所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发送模块、判断模块、广播模块、处理模块和加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接收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以及接收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所述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发送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是否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是否不同;
所述广播模块用于,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并存储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所述映射关系签名。
优选的,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所述第一SMF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所述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所述UPF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广播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所述分发消息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所述无卡终端是否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
所述广播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出所述无卡终端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所述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本地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记账节点,所述记账节点包括接收模块、查询模块、验证模块、获取模块和记录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标识查询第一区块链账本,得到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的公钥;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公钥验证所述分发消息的签名;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分发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映射关系记录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优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
所述记录模块还用于,将注册成功标志和所述临时身份标识记录到所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Server-A接收UE-A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向SMF-A发送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SMF-A向Server-A返回私网地址,若Server-A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SMF-A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UPF-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若UPF-A根据UE-A的私网地址确定出UE-A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Server-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建立并存储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映射关系签名,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UPF-A接收分发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本地存储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能够为无卡UE注册临时身份并建立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和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均记录有该映射关系,从而使得无卡UE被呼叫时可被寻址,提高了无卡UE的通信便捷程度,促进了无卡UE的发展。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寻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UPF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记账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例如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和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3G(Thethi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例如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和2G(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Release-15中的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阶段将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5G)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multiple-in multiple-out,多进多出)。
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5G移动网络与早期的2G、3G和4G移动网络一样,5G网络是数字蜂窝网络,在这种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小地理区域。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拟信号在手机中被数字化,由模数转换器转换并作为比特流传输。蜂窝中的所有5G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电波与蜂窝中的本地天线阵和低功率自动收发器(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通信。收发器从公共频率池分配频道,这些频道在地理上分离的蜂窝中可以重复使用。本地天线通过高带宽光纤或无线回程连接与电话网络和互联网连接。与现有的手机一样,当用户从一个蜂窝穿越到另一个蜂窝时,他们的移动设备将自动“切换”到新蜂窝中的天线。
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由于数据传输更快,5G网络将不仅仅为手机提供服务,而且还将成为一般性的家庭和办公网络提供商,与有线网络提供商竞争。以前的蜂窝网络提供了适用于手机的低数据率互联网接入,但是一个手机发射塔不能经济地提供足够的带宽作为家用计算机的一般互联网供应商。
在5G中,面向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急剧增长,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会极大地影响用户访问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如何有效地分发大流量的业务内容,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时延,成为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面临的一大难题。仅仅依靠增加带宽并不能解决问题,它还受到传输中路由阻塞和延迟、网站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用户服务器之间的距离有密切关系。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无卡UE无法被呼叫寻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的系统包括:运营商A的第一区块链网络(区块链A)和运营商B的第二区块链网络(区块链B)。区块链A中包括被叫端UE-A、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A(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Server-A、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User Plane Function)、节点C、节点D和记账节点。区块链B中包括主叫端UE-B、第二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B(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第二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Server-B、节点C和节点D。其中,节点C和节点D为区块链A和区块链B中的公共节点。
如图1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在无卡UE(即UE-A)注册临时身份的阶段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Server-A接收UE-A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当UE-A在Server-A注册临时身份时,UE-A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注册请求消息进行签名后,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注册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了UE-A自定义的临时身份标识,临时身份标识包括了终端标识和私网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Server-A接收到UE-A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后,可以根据UE-A的公钥对注册请求消息的签名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可以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
步骤2,Server-A向SMF-A发送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
在本步骤中,Server-A可以向SMF-A发送携带了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以查询SMF-A为UE-A分配的私网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Server-A还可以根据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确定UE-A的订阅隐藏标识符(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或全球唯一临时用户设备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进一步根据UE-A的SUCI或GUTI向SMF-A发送私网地址请求消息,从而获得SMF-A根据临时身份标识为UE-A分配的私网地址。
步骤3,SMF-A向Server-A返回私网地址。
步骤4,若Server-A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SMF-A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在本步骤中,Server-A对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SMF-A返回的私网地址,以及对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若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SMF-A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利用本设备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签名,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步骤5,UPF-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UPF-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后,根据Server-A的公钥验证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的签名,如果验证通过,则获取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
步骤6,若UPF-A根据UE-A的私网地址确定出UE-A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在本步骤中,UPF-A根据IP地址网段信息和UE-A的私网地址,确定UE-A是否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若是,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私钥对携带了公网地址和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签名,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公网地址可以是公网地址池的形式。
步骤7,Server-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Server-A接收UPF-A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后,根据UPF-A的公钥对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的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可以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步骤8,Server-A建立并存储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步骤中,Server-A可以将UPF-A返回的公网地址与UE-A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做一个映射。需要说明的是,若UPF-A返回的是公网地址池,则Server-A可以从公网地址池中取一个公网地址与UE-A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做一个映射。若公网地址数量不足,映射关系中还可以包括端口号。然后将映射关系存储在本地。
步骤9,Server-A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映射关系签名。
步骤10,Server-A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步骤11,UPF-A接收分发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本地存储映射关系。
在本步骤中,UPF-A接收Server-A发送的分发消息后,可以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公钥验证分发消息的签名,若验证通过,则可以获取分发消息中携带的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将映射关系存储在本地。后续如果UE-A被呼叫,则可以根据映射关系将呼叫请求转发到UE-A的私网地址。
通过上述步骤1-1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Server-A接收UE-A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向SMF-A发送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SMF-A向Server-A返回私网地址,若Server-A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SMF-A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UPF-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UE-A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若UPF-A根据UE-A的私网地址确定出UE-A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Server-A接收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建立并存储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映射关系签名,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UPF-A接收分发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本地存储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能够为无卡UE注册临时身份并建立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和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均记录有该映射关系,从而使得无卡UE被呼叫时可被寻址,提高了无卡UE的通信便捷程度,促进了无卡UE的发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在步骤10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记账节点在接收Server-A广播的分发消息时,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A账本,得到Server-A的区块链公钥。
步骤12’,记账节点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公钥验证分发消息的签名,若验证通过,则获取分发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映射关系记录到区块链A账本中。
在本步骤中,若记账节点验证分发消息的签名成功,则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将该映射关系记录到新区块中,进而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便于其他网元设备根据临时身份标识或终端标识在区块链A账本中查询公网地址。
通过上述步骤11’-12’可以看出,记账节点在接收Server-A广播的分发消息时,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A账本,得到Server-A的区块链公钥,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公钥验证分发消息的签名,若验证通过,则获取分发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映射关系记录到区块链A账本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可以使得记账节点将映射关系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中,便于后续其他网元设备可以根据无卡UE的临时身份呢标识在区块链账本中查询地址,提高了无卡UE的通信便捷程度,促进了无卡UE的发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之后,所述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若Server-A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在本步骤中,Server-A可以查询区块链A的账本,判断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标识是否相同,若不同,则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携带了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注册成功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之后,所述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若Server-A判断出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SMF-A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在本步骤中,若SMF-A为UE-A分配的公网地址与注册请求消息中的公网地址一致,Server-A则可以建立UE-A的临时身份标识和公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发送给区块链A中的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5G网络中可以有多个运营商的区块链网络,每个区块链网络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也就是说整个5G网络中可以有多个Server,各Server之间呈现星型拓扑网络连接,并且各Server之间可以实时同步5G无卡终端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erver-A在区块链A中广播注册成功消息后,所述注册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记账节点接收Server-A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将注册成功标志和临时身份标识记录到区块链A账本中。
在本步骤中,记账节点接收Server-A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后,根据Server-A的公钥验证注册成功消息的签名,若验证成功,则获取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然后将注册成功标志和临时身份标识记录到新区块中,进而记录到区块链A账本中。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在无卡UE(即UE-A)被UE-B呼叫的阶段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SMF-B接收呼叫请求。
在本步骤中,当区块链B中的UE-B呼叫区块链A中的UE-A时,呼叫请求首先被转发到区块链B中的SMF-B。
步骤22,若SMF-B判断出呼叫请求中携带的被叫号码为非标准号码,则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被叫号码的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被叫号码为被叫端的临时身份标识。
在本步骤中,呼叫请求中携带了被叫号码,当SMF-B识别出被叫号码为临时身份标识时,说明被叫端为无卡UE,则SMF-B在区块链B中发起请求,以请求该临时身份标识所对应的公网地址。具体的,SMF-B使用自身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的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B中广播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步骤23,Server-B接收SMF-B广播的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
在本步骤中,区块链B中的Server-B接收SMF-B广播的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后,首先根据SMF-B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B的账本,得到SMF-B的公钥,然后使用SMF-B的公钥对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的私钥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获取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UE-A的临时身份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区块链账本可追溯的特性和区块链公私钥身份验证的安全机制,确保了各通信节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了通信的安全可靠。
步骤24,若Server-B在本地根据临时身份标识未获取到对应的公网地址,则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Server-B在本地根据临时身份标识查询第一区块链账本,以获取临时身份标识对应的公网地址。具体的,Server-B可以根据UE-A的临时身份标识在区块链B的账本中查询UE-A的公网地址,若未查询得到临时身份标识对应的公网地址,说明UE-A不属于UE-B所属的运营商B,则Server-B使用自身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B中广播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步骤25,节点C接收Server-B广播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并获取其中的临时身份标识。
在本步骤中,由于节点C是区块链A和区块链B的公共节点,因此,节点C可以接收到Server-B广播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节点C接收到Server-B广播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后,根据Server-B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B的账本,得到Server-B的公钥,使用Server-B的公钥对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的私钥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节点C获取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
步骤26,节点C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在步骤中,由于节点C是区块链B和区块链A中的公共节点,则节点C在区块链B和区块链A中分别具有公钥-私钥对。节点C使用自己在区块链A中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的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步骤27,Server-A接收节点C广播的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并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
在本步骤中,区块链A中的Server-A接收节点C广播的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后,根据节点C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A的账本,得到节点C在区块链A中的公钥,使用节点C在区块链A中的公钥对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的私钥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Server-A获取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
步骤28,Server-A根据临时身份标识查询区块链A的账本,得到临时身份标识对应的公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若UE-A在Server-A处成功注册了临时身份,则Server-A本地的区块链A的账本中会记录UE-A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Server-A可以根据UE-A的临时身份标识查询区块链A的账本,得到UE-A的公网地址。
步骤29,Server-A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在本步骤中,Server-A查询得到UE-A的公网地址后,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公网地址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A中广播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步骤30,节点D接收Server-A广播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并获取其中的公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由于节点D是区块链A和区块链B中的公共节点,因此节点D可以接收Server-A广播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节点D接收Server-A广播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后,根据Server-A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A的账本,得到Server-A的公钥对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的私钥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节点D获取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的公网地址。
步骤31,节点D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的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在本步骤中,由于节点D是区块链A和区块链B中的公共节点,因此节点D在区块链A和区块链B中分别具有自己的公钥-私钥对。节点D使用自己在区块链B中的私钥对携带了UE-A的公网地址的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在区块链B中广播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步骤32,SMF-B接收节点D广播的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并获取其中的公网地址,根据公网地址转发呼叫请求至UPF-A。
在本步骤中,区块链B中的SMF-B接收节点D广播的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后,根据节点D的区块链标识查询区块链B的账本,得到节点D在区块链B中的公钥,使用节点D在区块链B中的公钥对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的私钥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获取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的公网地址,并对该公网地址发起呼叫。
步骤33,UPF-A接收呼叫请求后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查询本地存储的UE-A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UE-A的私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若UE-A在Server-A处成功注册了临时身份,则UPF-A本地存储有UE-A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Server-A可以根据UE-A的公网地址查询映射关系,得到UE-A的私网地址。
步骤34,UPF-A将呼叫请求转发至UE-A的私网地址。
在本步骤中,UPF-A将呼叫请求转发至UE-A的私网地址,至此完成UE-B呼叫UE-A的寻址过程。
通过上述步骤21-34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寻址方法,SMF-B接收呼叫请求,若判断出呼叫请求中的被叫号码即临时身份标识为非标准号码,则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被叫号码的第二公网地址请求消息,Server-B接收该消息后获取其中的临时身份标识,若在本地未根据临时身份标识获取到公网地址则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第三公网地址请求消息,Server-A接收节点C在区块链A中广播的第四公网地址请求消息后获取其中的临时身份标识并根据临时身份标识查询区块链A账本以获取到公网地址,在区块链A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的第二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节点D接收该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公网地址并在区块链B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的第三公网地址响应消息,SMF-B接收该消息后获取其中的公网地址并根据公网地址转发呼叫请求至UPF-A,UPF-A接收呼叫请求后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查询本地存储的UE-A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UE-A的私网地址,UPF-A将呼叫请求转发至UE-A的私网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册方法能够使得区块链A账本及UPF-A本地记录有UE-A的临时身份标识、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得在无卡UE的身份标识为自定义的情况下,为无卡UE提供被呼叫时的可被寻址能力,提高了无卡UE的通信便捷程度,促进了无卡UE的发展。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01、获取模块102、发送模块103、判断模块104、广播模块105、处理模块106和加密模块107。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接收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以及接收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发送模块103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发送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
判断模块104用于,判断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是否一致,且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是否不同。
广播模块105用于,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处理模块106用于,建立并存储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加密模块107用于,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映射关系签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模块105还用于,若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处理模块106还用于,若从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第一SMF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103还用于,将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如图4所示,该UPF包括接收模块201、获取模块202、判断模块203、广播模块204和存储模块205。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
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分发消息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判断模块203用于,根据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无卡终端是否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
广播模块204用于,若根据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出无卡终端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存储模块205用于,在本地存储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记账节点,如图5所示,该记账节点包括接收模块301、查询模块302、验证模块303、获取模块304和记录模块305。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
查询模块302用于,在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时,根据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标识查询第一区块链账本,得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的公钥。
验证模块303用于,根据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的区块链公钥验证分发消息的签名。
获取模块304用于,若验证通过,则获取分发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记录模块305用于,将映射关系记录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注册成功消息。
获取模块304还用于,获取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
记录模块305还用于,将注册成功标志和临时身份标识记录到第一区块链账本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
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发送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
接收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建立并存储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所述映射关系签名;
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其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所述第一SMF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所述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3.一种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其中,所述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是从所述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的情况下,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的消息,所述第一S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后返回所述私网地址;
若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出所述无卡终端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所述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获取其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在本地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4.一种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发送模块、判断模块、广播模块、处理模块和加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接收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以及接收第一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广播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所述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公网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实体SMF发送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所述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是否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是否不同;
所述广播模块用于,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所述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映射关系的分发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建立并存储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利用本设备的区块链私钥对所述映射关系签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临时身份标识的注册成功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从所述第一SMF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一致,则建立所述临时身份标识和私网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其他的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
6.一种用户平面功能实体UPF,其特征在于,所述UPF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广播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以及接收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广播的分发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是从无卡终端广播的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私网地址与第一SMF返回的私网地址一致,且从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获取到的临时身份标识与现有的临时身份标识不同的情况下,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的消息,所述第一SMF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临时身份注册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所述临时身份标识的私网地址请求消息后返回所述私网地址;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公网地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无卡终端的区块链标识和私网地址,以及获取所述分发消息中携带的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所述无卡终端是否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
所述广播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无卡终端的私网地址确定出所述无卡终端在本设备管辖范围内,则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携带公网地址和所述区块链标识的第一公网地址响应消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本地存储所述映射关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1554.4A CN11146500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1554.4A CN11146500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65001A CN111465001A (zh) | 2020-07-28 |
CN111465001B true CN111465001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7168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51554.4A Active CN11146500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65001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4549A (zh) * | 2004-05-28 | 2007-04-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私网终端向网守注册的方法 |
CN106131234A (zh) * | 2016-06-20 | 2016-11-1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地址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790732A (zh) * | 2015-11-24 | 2017-05-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标识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666723A (zh) * | 2016-07-22 | 2018-0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融合网关及系统 |
CN107911421A (zh) * | 2017-10-30 | 2018-04-13 |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配置区块链中跨网络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413640A (zh) * | 2017-08-18 | 2019-03-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会话信息查询方法、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561430A (zh) * | 2017-09-26 | 2019-04-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公网用户接入专网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
CN109639848A (zh) * | 2018-12-20 | 2019-04-16 | 全链通有限公司 | 在区块链中发布域名的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0149353A (zh) * | 2018-02-11 | 2019-08-20 | 陕西爱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方法及其系统 |
CN110166255A (zh) * | 2019-05-30 | 2019-08-23 | 全链通有限公司 |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48351A (zh) * | 2019-07-02 | 2019-09-1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
CN110351191A (zh) * | 2018-04-20 | 2019-10-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808942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签约信息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10868710A (zh) * | 2018-08-28 | 2020-03-06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专网eSIM配置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20943A1 (ja) * | 2016-07-28 | 2018-02-0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番号ポータビリティ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
US20190303931A1 (en) * | 2016-12-21 | 2019-10-03 | Renato Valencia | Method of,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a distributed, ledger-based processing and recording of an electronic financial transaction |
-
2020
- 2020-04-01 CN CN202010251554.4A patent/CN1114650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4549A (zh) * | 2004-05-28 | 2007-04-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h.323协议的私网终端向网守注册的方法 |
CN106790732A (zh) * | 2015-11-24 | 2017-05-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标识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131234A (zh) * | 2016-06-20 | 2016-11-1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地址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666723A (zh) * | 2016-07-22 | 2018-0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融合网关及系统 |
CN109413640A (zh) * | 2017-08-18 | 2019-03-0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会话信息查询方法、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561430A (zh) * | 2017-09-26 | 2019-04-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公网用户接入专网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
CN107911421A (zh) * | 2017-10-30 | 2018-04-13 |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配置区块链中跨网络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149353A (zh) * | 2018-02-11 | 2019-08-20 | 陕西爱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方法及其系统 |
CN110351191A (zh) * | 2018-04-20 | 2019-10-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808942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签约信息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10868710A (zh) * | 2018-08-28 | 2020-03-06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专网eSIM配置方法和系统 |
CN109639848A (zh) * | 2018-12-20 | 2019-04-16 | 全链通有限公司 | 在区块链中发布域名的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0166255A (zh) * | 2019-05-30 | 2019-08-23 | 全链通有限公司 |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身份验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48351A (zh) * | 2019-07-02 | 2019-09-1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65001A (zh) | 202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8460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discovery | |
CN1579051B (zh) | 用于多点播送消息以选择移动接收方的系统与方法 | |
RU2449499C2 (ru) | Регистраци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в зоне перекрытия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от первой и второй сетей | |
RU2013122949A (ru) | Улучшенный способ, точка доступа, сервер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дален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ям стандарта ieee 802.11 | |
US764346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either public or private networks in 1xEV-DO system | |
US11895083B2 (en) | Address obtaining method and an address obtaining apparatus | |
CN113228719B (zh) | 用于管理具有多个用户标识模块的用户设备中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KR2021005554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bs 서비스 제공에 대한 mbs 서비스 세션의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067857A (zh)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12151813A1 (zh) | 一种融合不同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 |
JP2019506796A (ja) | アクセス方法、ユーザデバイス及びサーバ | |
US9391890B2 (en) | Network-initi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IP with a wireless terminal | |
CN110366160A (zh) |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 |
KR100785235B1 (ko) | 휴대인터넷 단말기에 가상 번호를 이용한 sms/mms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1465000B (zh) | 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及装置 | |
CN111465001B (zh) | 一种注册方法及装置 | |
GB2553417A (en) |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LMR networks | |
CN113630766B (zh) | 网络接入方法、基站 | |
CN113228598B (zh) | 蜂窝电信网络 | |
KR20050062378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패킷 데이터 서빙 노드 장치 | |
US20230345225A1 (en) |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modul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3034522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using a new network slicing method | |
CN111464964A (zh) | 一种呼叫寻址方法及装置 | |
CN111585775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评论真实性判断方法及装置 | |
CN102780970B (zh) | 区域业务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