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7857A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67857A CN103067857A CN2011103258083A CN201110325808A CN103067857A CN 103067857 A CN103067857 A CN 103067857A CN 2011103258083 A CN2011103258083 A CN 2011103258083A CN 201110325808 A CN201110325808 A CN 201110325808A CN 103067857 A CN103067857 A CN 1030678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pag
- user
- location service
- gmlc
- service requ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位置业务客户端LSC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通过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向承载映射功能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所述BMF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所述BMF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在技术中无法使用用户承载标识无法获取UE位置信息的问题,满足互联网位置业务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分组(PS,Packet Switching)接入网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网络,GSM EDGE无线接入网络(GSM EDGE radio accessnetwork,简称GERAN),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网络等,为用户提供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接入能力,从而使用户访问Internet网络。
图1为现有的分组接入网的架构示意图,分组接入网主要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101、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102、接入控制功能(Access Control Function,简称ACF)103、分组接入网关(Packet Access Gateway,简称PAG)104、用户数据服务器(UserProfile Server,简称UPS)105,还可能包括策略分发系统(PDS,Policy DispatchSystem)等。
UE 101用于收发无线信息,为用户呈现业务,并可配合ACF提供位置业务所需信息;
RAN 102用于收发无线信息,并与ACF和PAG进行交互,使ACF能与UE交互控制面信息,并使PAG能与UE交换用户面数据,并可和UE配合向ACF提供位置信息;
ACF 103用于从UPS获取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移动性管理和承载控制,并可进一步与RAN、UE交互获取位置信息,通过GMLC为LSC提供位置信息,具体的,ACF比如LTE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简称MME),或UMTS网络中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Support Node,简称SGSN);
PAG 104用于提供承载(Bearer)以实现用户面数据的交换。针对于某个业务或所有业务,PAG包含一级或多级分组数据换网关,所谓“一级”是指针对某个业务或所有业务时,RAN只需经过一个PAG即可实现与互联网的分组数据交换,所谓“多级”是指针对某个业务或所有业务时,RAN需经过多个(两个以上)PAG才可实现与互联网的分组数据交换,具体最后一级提供与互联网的交互能力的PAG称为互联分组接入网关(Interworking PacketAccess Gateway,简称iPAG),前面提供转接能力的PAG称为传输分组接入网关(Transfer Packet Access Gateway,简称tPAG)。具体的,iPAG比如LTE网络中的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DN-GW)或UMTS网络中的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简称GGSN),tPAG比如LTE网络中的服务网关(Service Gateway,简称SGW),也可以是独立实体,如ACF的一个功能模块,比如UMTS网络中的SGSN;
UPS 105保存用户基本信息和业务签约数据,将用户数据下载到ACF,并可获取用户的移动信息(用户当前所在的ACF),从而可以协助将到该用户的终呼业务请求路由到用户当前所在的ACF。具体的,UPS可以是移动网络中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简称HSS),或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或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简称AAA);
PDS 106用于接收来自UE和应用服务器的业务信息,并依此生成承载策略分发给PAG,以建立合适的承载,同时PAG也将分组接入的信息上报给PDS,PDS进一步分发给应用服务器。在部署PDS时,在PAG中设置了PDS的执行代理PDEA(Policy Dispatch Execution Agent),PDEA可以是PAG中的独立功能实体,与PAG中的tPAG和/或iPAG通过接口传递信令,也可以是tPAG或iPAG的逻辑功能。
其中接口U1为UE 101与RAN 102之间的接口,完成两者之间信息交互,包括控制面信息和用户面数据的交互;U2为RAN 102和PAG 104之间接口,承载UE用户面数据;U3为PAG 104到互联网的分组数据接口,使用IP协议与其他互联网设备通信;S1为ACF 103和UPS 105之间的接口,实现UE移动性管理以及用户数据的下载;S2为ACF 103和RAN 102之间的接口,承载UE的控制面信息,在位置业务中用于ACF 103从RAN 102获取位置信息;S3为ACF103和PAG 104之间的接口,控制用户面数据通道的建立释放等。
基于当前分组接入网,可以进一步引入身份位置分离的思想,构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在本文中称为标识网。标识网的基本原理是为UE分配固定的身份标识,UE使用身份标识代替现有技术中的IP地址进行通信,并由位于互联网边缘的互联分组交换网关(iPAG)为用户分配位置标识,使用位置标识进行路由,完成用户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之间的映射和转换,
图2是现有技术的标识网的架构示意图,由于在标识网数据路由过程中只涉及图1分组接入网中的UE和iPAG,因此在图2中省略了RAN、ACF、UPS等分组接入网网元。图2示出的标识网包括UE 201、iPAG 202、通用路由器203(Common Router,简称CR)、位置寄存器204(Location Register,简称LR),各实体的说明如下:
UE 201,通过分组接入网接入互联网,使用用户接入身份标识(AccessIdentity,简称AID)代替IP地址作为IP数据包的源地址同网络其他用户设备、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
iPAG 202,除了具备图1中iPAG的功能外,在UE在iPAG建立分组数据连接时,为用户分配用户AID代替IP地址,还同时指定位置标识(RoutingIdentity,简称RID),建立AID和RID映射关系(AID,RID),并将所述映射关系上报给LR;在和远端通信过程中,可根据远端AID从LR中获取远端UE的AID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或从接收到的远端用户的数据包中获取远端用户的AID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根据本端UE和远端UE的AID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完成IP数据包的处理和转发功能。
CR 103,完成路由协议的计算,并根据RID转发数据包到目的UE所在的iPAG。
LR 104,保存iPAG上报的AID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根据映射关系的查询功能,根据查询请求中的AID,返回AID对应的RID。
在上述架构中,U1-2是UE 201和iPAG 202之间的接口,即图1中UE经RAN到PAG的用户面接口;M1是iPAG 202和LR 204之间的接口,用于上报和查询AID与RID之间的映射关系;M2为iPAG 202与CR 203之间的接口,用于在iPAG之间的数据转发。
当UE-A向UE-B发送数据时,UE-A以自己的身份标识AID-A为源地址、对端的身份标识AID-B为目的地址,构建IP数据包{源地址=AID-A,目的地址=AID-B,数据载荷},发送给iPAG-A;iPAG-A根据UE-A和UE-B的AID与R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UE-A位置标识RID-A作为源地址,UE-B的位置标识RID-B作为目的地址,并将含有AID-A和AID-B以及数据载荷等原始数据包作为新构建数据包的数据载荷{源地址=RID-A,目的地址=RID-B,数据载荷{AID-A,AID-B,原始数据载荷}},经CR路由给iPAG-B,其中RID-B是iPAG-A根据UE-B的标识AID-B从LR中获取的;然后iPAG-B解封数据包,还原成UE-A发送的最初的数据包{AID-A,AID-B,数据载荷}后发送给UE-B。
从图1和图2的互联网访问过程可以看出,UE使用IP地址或AID访问互联网业务,远端(比如地图应用服务器)能够从数据包的源地址信息中直接获取IP地址或者AID,这两个标识有别于我们通常使用的MSISDN(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ntemational ISDN number,其中是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的简称)、SIP URI(初始会话协议通用资源标识,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等这类应用层标识,IP地址或AID属于承载网的范畴,因此统称为用户承载标识,或承载标识。
图3是现有技术中分组接入网以及标识网的位置业务架构,主要包括ACF 301、UPS 302、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简称GMLC)303、位置业务客户端(Location Service Client,简称LSC)304,在图中省略UE、RAN、PSG、PDS等关系不大的网元。
GMLC 303,根据LSC的请求,与ACF进行交互,通过ACF与RAN和UE的交互获取UE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返回给LSC,其中确定ACF的过程中,需要向UPS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ACF地址。在上述定位过程中,只涉及分组接入网中控制面网元ACF,以及RAN、UE,不涉及用户面网元PAG。在GMLC通过ACF获取位置信息的过程中,使用用户在分组接入网中的标识来表示用户,可以是MSISDN或IMSI,或者两者共同使用。上述标识也称为位置业务的内部标识。
LSC 107,根据应用的需要,使用用户标识向GMLC请求用户的位置信息,其中的用户标识包括MSISDN、SIP URI(初始会话协议通用资源标识,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等用户真实身份,也可以是匿名应用层身份。如果是匿名身份,需要在LSC与GMLC之间增加相应的实体,保证匿名身份与真实身份之间的转换,上述标识又称为位置业务中的外部标识。具体的,LSC一般是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比如地图应用服务器。
在图中,L1为LSC 107与GMLC 106之间的接口,用于LSC 107向GMLC106请求位置信息;L2为GMLC 106与UPS 105之间的接口,用于GMLC 106向UPS 105获取控制面网元ACF的地址信息;L3为GMLC 106与ACF 103之间的接口,用户GMLC 106向ACF 103获取位置信息。
典型的位置业务过程是,LSC 107通过L1接口向GMLC 106请求指定UE的位置信息,GMLC 106通过L2接口向UPS 105询问当前所在的控制面网元ACF的地址,并根据UPS 105返回的结果通过L3接口向控制面网元ACF103查询,ACF 105可以进一步通过S2接口向RAN 102查询用户的位置信息,并返回给GMLC 106,GMLC 106再将结果返回给LSC 107。
在当前技术中,LSC必须首先获取用户的应用层标识(真实身份或匿名身份),然后使用上述应用层的外部标识向GMLC请求位置业务信息,GMLC将外部标识映射分组接入网的内部标识,然后利用内部标识与UPS、ACF交互获取用户的位置。而实际业务中,当用户通过分组接入网访问互联网业务时,比如用户访问互联网上地图应用提供商的应用服务器,需要获取用户的准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附近的地图信息以及酒店等服务信息,由于UE使用的是IP地址或AID与应用服务器交互,这时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从数据包包头中获取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但可能无法获取用户准确的应用层外部标识,这样就导致应用服务器无法使用分组移动接入网提供的位置服务业务,从而限制了位置业务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解决现在技术中无法使用用户承载标识无法获取UE位置信息的问题,满足互联网位置业务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用户位置的方法,包括:
位置业务客户端LSC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通过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向承载映射功能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
所述BMF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所述BMF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位置寄存器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位置标识RID,之后LR根据所述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当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之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所述RID,GMLC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来确定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PDS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向LS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然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述GMLC收到重定向响应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然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其中携带iPAG地址以及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GMLC收到重定向响应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下标识中的任一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所述iPAG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查找本地是否保存有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若有则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若无则从接入控制功能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返回至BMF或GMLC。
进一步地,当iPAG本地未保存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时,通过tPAG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或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所述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为接收的位置业务请求中的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CF收到所述位置业务请求后获取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并返回至iPAG。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ACF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无线接入网络RAN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位置业务客户端LSC、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承载映射功能BMF及iPAG;
所述LSC,用于当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
所述GMLC,用于将接收的位置业务请求发送至BMF;还用于将BMF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或者根据BMF的重定向响应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并将iPAG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
所述BMF,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还用于将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iPAG,用于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位置寄存器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根据所述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当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所述RID;
所述GMLC用于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并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所述LSC。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来确定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PDS还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向LS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
所述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以及数据连接标识和/或用户标识;
所述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控制功能ACF;
所述iPAG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查找本地是否保存有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若有则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若无则从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返回至BMF或GMLC。
进一步地,所述iPAG从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是指:
所述iPAG通过tPAG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或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的标识为接收到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CF用于将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返回至iPAG。
进一步地,所述ACF还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N,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可现实使用用户承载标识无法获取UE位置信息的问题,满足互联网位置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分组接入网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标识网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分组接入网以及标识网的位置业务架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网络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一中在标识网中通过LR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二中在分组接入网中通过PDS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实例三中iPAG定位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LSC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通过GMLC向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BMF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BMF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LSC、GMLC、承载映射功能(Bear Mapping Function,简称BMF)及iPAG;该系统在图1、图2和图3的基础上增加承载映射功能(Bear Mapping Function,简称BMF)407,并增加了GMLC 405和BMF之间的接口L5,以及GMLC405和iPAG404之间的接口L4,其中BMF 407可以是分组接入网中的PDS,也可以是标识网中的LR,iPAG 404、GMLC 405、ACF403、LSC 406的功能也有相应的增强。
具体地:
LSC,用于从来自的UE的分组数据包中获取用户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并用于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用户承载标识;
GMLC,用于接收LSC发来的位置业务请求,使用用户承载标识向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并将BMF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或者根据BMF的重定向相应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并将iPAG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
BMF,用于收到GMLC位置业务请求时,根据用户承载标识查询本地数据获取用户承载标识所对应的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并将iPAG返回的位置信息返回给GMLC,或者将iPAG的地址信息返回给GMLC;
iPAG,用于接收到来自BMF或GMLC的位置业务请求时,获取本地保存的用户承载标识对应的位置信息,如果没有对应的位置信息,则向ACF查询UE的位置信息,并向BMF或GMLC返回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BMF为位置寄存器LR,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根据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当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BMF为LR,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RID;
GMLC用于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并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进一步地,BMF为PDS,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来确定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PDS还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向LS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BMF为PDS,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
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
进一步地,BMF为PDS,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以及数据连接标识和/或用户标识;
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控制功能ACF;
iPAG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查找本地是否保存有用户的位置信息,若有则将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若无则从ACF处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返回至BMF或GMLC。
进一步地,iPAG从ACF处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是指:
iPAG通过tPAG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或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的标识为接收到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ACF用于将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返回至iPAG。
进一步地,ACF还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RAN,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在如图4所示的架构中,L4接口为GMLC404与iPAG403之间的接口,用于GMLC直接向iPAG查询位置信息,L5接口为GMLC 404和BMF 407之间的接口,用于GMLC向LR使用承载用户标识向LR请求位置业务。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LSC使用用户承载标识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该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用户承载标识作为位置业务外部标识。
步骤502、GMLC向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
步骤503、BMF根据用户承载标识确定iPAG,向iPAG获取位置信息,并返回给GMLC,或者直接返回响应指示GMLC向iPAG获取位置信息;
其中BMF可以为分组接入网的PDS,或者标识网中的LR。
当BMF为PDS,UE和iPAG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时,iPAG会向PDS上报该数据连接的信息,包括UE的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UE的用户标识(MSISDN和/或IMSI)、数据连接标识、iPAG地址等信息。当PDS收到GMLC的位置业务请求时,则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获取iPAG地址,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或PDS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UE的位置信息,并可进一步携带数据连接标识、用户标识;而后GMLC直接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当BMF为LR,UE和iPAG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时,iPAG会向LR上报AID和RID之间的映射关系。当LR收到GMLC的位置业务请求时,则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然后向根据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或者直接将RID返回给GLMC,GLMC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当iPAG收到BMF或GMLC的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或数据连接标识,或用户标识查询本地保存的UE位置信息,主要是无线位置小区信息,如果本地没有该UE的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向ACF或通过tPAG向ACF查询,ACF通过和RAN、UE的交互,获取UE当前的位置信息,然后直接或通过tPAG返回给iPAG。
iPAG获取UE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
1)iPAG向ACF或通过tPAG向ACF查询;
2)ACF检测到UE位置变化,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
3)RAN检测到UE位置变化,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
通过以上方式2)或3)获得UE位置信息后,iPAG在本地保存UE位置信息,之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可直接本地查找UE位置信息并返回至请求方。
步骤504、GMLC将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
以下通过几个应用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
应用实例一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标识网中通过LR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描述了当BMF是LR时,GMLC通过LR从iPAG获取UE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a、UE执行分组附着过程,通过RAN向ACF发送附着请求,ACF进一步向UPS发送附着请求,UPS接受用户附着请求,并向ACF下载用户数据;
步骤601b、根据UE请求,执行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过程,ACF控制iPAG建立UE与iPAG之间的分组数据连接;
在上述过程,会执行AID的分配过程,具体的分配过程可以是:
1)UE本地配置;
2)在UPS配置,并随用户数据下载到ACF,ACF控制iPAG创建数据连接会话时将AID发送给iPAG,然后由iPAG分配给UE;
3)在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配置,iPAG在创建数据连接时,通过内部标识(MSISDN和/或IMSI)向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获取,然后由iPAG分配给UE。
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步骤601a和601b可以是同一过程中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时刻独立执行。
步骤602、iPAG向LR发送映射关系上报消息,将AID与RID的映射关系上报给LR;
步骤603、LR保存AID与RID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604、LR向iPAG返回映射关系上报响应;
步骤605、完成分组数据连接建立后,用户就可以使用UE访问互联网业务,这时的分组数据包的源地址是AID,这里假设应用服务器是LSC,LSC可以从来自UE分组数据包获取用户的AID;
步骤606、当LSC需要获取UE当前位置时,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用户承载标识(即UE的AID)作为位置业务外部标识;
GMLC向LR发送位置业务请求,LR有两种处理方式,可以使用步骤607a~611a所示的LR转发的直接查询方式,也可以使用607b~611b所示的LR重定向的间接查询方式。
LR转发的直接查询过程:
步骤607a、GMLC向LR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
步骤608a、LR根据AID查询AID与RID的映射关系,获取RID,然后根据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步骤609a、如果iPAG本地有UE的位置信息,则执行步骤610a,直接向LR返回UE的位置信息,否则iPAG执行图8所述的定位过程,获取UE的位置信息;
步骤610a、iPAG向LR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步骤611a、LR向GMLC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或LR重定向的间接查询过程:
步骤607b、GMLC向LR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
步骤608b、LR根据AID查询AID与RID的映射关系,获取RID,然后LR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RID,指示GMLC重新向RID指示的网元进行查询;
步骤609b、GMLC根据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
步骤610b、如果iPAG本地有UE的位置信息,则执行步骤611b,直接向LR返回UE的位置信息,否则iPAG执行图8所述的定位过程,获取UE的位置信息;
步骤611b、iPAG向GMLC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步骤612、GMLC向LSC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当前的位置信息。
应用实例二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分组接入网中通过PDS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描述了当BMF是PDS时GMLC通过PDS从iPAG获取UE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基于分组接入网同时有支持PDS系统的标识网。该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a、UE执行分组附着过程,通过RAN向ACF发送附着请求,ACF进一步向UPS发送附着请求,UPS接受用户附着请求,并向ACF下载用户数据;
步骤701b、根据UE请求,执行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过程,ACF控制iPAG建立UE与iPAG之间的分组数据连接;
与图5的区别,如果iPAG支持标识网,则为UE分配AID,否则分配IP地址。
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步骤701a和701b可以是同一过程中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时刻独立执行。
步骤702、iPAG向PDS发送数据连接会话建立通知消息,向PDS上报所建立的PDN连接的信息(也可称为数据连接信息),包括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用户标识、数据连接标识,iPAG的地址等;
步骤703、PDS记录数据连接信息(即PDN连接的信息),并执行数据连接策略决策过程,根据数据连接信息、用户签约、运营商策略,生成该数据连接对应的控制策略,如服务质量策略、数据包控制列表等;
步骤704、PDS向iPAG返回会话建立确认消息,携带生成的控制策略;
步骤705、完成分组数据连接建立后,用户就可以使用UE访问互联网业务,这时的分组数据包的源地址是IP地址或AID,这里假设应用服务器是LSC,LSC可以从来自UE的分组数据包获取用户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
步骤706、当LSC需要获取UE当前位置时,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UE的用户承载标识(IP地址或AID)作为位置业务外部标识;
步骤707、GMLC向PDS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UE的用户承载标识;
步骤708、PDS根据UE的用户承载标识从步骤703记录的数据连接信息查询带该用户承载标识对应的iPAG,然后向该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UE的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用户标识(MSISDN、IMSI);
步骤709、如果iPAG根据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任一种标识确定数据连接以及所对应的UE,发现本地有UE的位置信息,则执行步骤710,直接向PDS返回UE的位置信息,否则iPAG执行图8所述的定位过程,获取UE的位置信息;
步骤710、iPAG向PDS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步骤711、PDS向GMLC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步骤712、GMLC向LSC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当前的位置信息。
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重定向的间接查询过程,PDS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UE的位置信息,其中携带iPAG地址,并可进一步携带数据连接标识和/或用户标识;而后GMLC直接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应用实例三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iPAG定位过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描述了当iPAG接收到位置业务请求时,需要从ACF处获取UE当前位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iPAG接收到BMF(LR或PDS)或GMLC的位置业务请求;
步骤802、iPAG发现本地没有该UE的位置信息,则发起定位过程,向t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如果是一级网关方式,则iPAG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当iPAG接收的是LR发来的位置业务请求时,向t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时携带用户承载标识;当iPAG接收的是PDS发来的位置业务请求时,向t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时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UE的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用户标识(MSISDN、IMSI);
步骤803、tPAG向控制面网元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
步骤804、ACF使用内部标识(MSISDN或IMSI)发起控制面定位过程,通过与RAN和UE的交互,获取UE当前的位置信息;
ACF获取内部标识的方法:
1)iPAG在发往ACF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内部标识,ACF从位置业务请求中获取内部标识;
2)ACF通过位置业务请求中的数据连接标识从本地获取该数据连接对应的内部标识。
步骤805、ACF返回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步骤806、tPAG向iPAG转发位置业务响应;
步骤807、iPAG向BMF或GML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UE的位置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上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0)
1.一种获取用户位置的方法,包括:
位置业务客户端LSC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通过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向承载映射功能BM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
所述BMF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所述BMF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位置寄存器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位置标识RID,之后LR根据所述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当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之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所述RID,GMLC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来确定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PDS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向LS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然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述GMLC收到重定向响应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策略分发系统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所述PDS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然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指示GMLC重新向iPAG查询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其中携带iPAG地址以及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GMLC收到重定向响应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下标识中的任一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并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LSC。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PAG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查找本地是否保存有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若有则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若无则从接入控制功能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返回至BMF或GML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iPAG本地未保存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时,通过tPAG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或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所述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为接收的位置业务请求中的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CF收到所述位置业务请求后获取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并返回至iPAG。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ACF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无线接入网络RAN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11.一种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位置业务客户端LSC、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MLC、承载映射功能BMF及iPAG;
所述LSC,用于当需要获取用户当前位置时,向GMLC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用户的用户承载标识;
所述GMLC,用于将接收的位置业务请求发送至BMF;还用于将BMF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或者根据BMF的重定向响应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并将iPAG返回的位置信息发送给LSC;
所述BMF,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承载标识查找对应的iPAG;还用于将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GMLC返回至LSC,或指示GMLC从iPAG处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iPAG,用于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位置寄存器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根据所述RID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当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返回至LSC。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LR,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
所述LR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AID查询本地保存的AID和RID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连接所在的iPAG对应的RID,以及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所述RID;
所述GMLC用于根据RID重新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AID,并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返回至所述LSC。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来确定iPAG,然后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所述PDS还用于收到iPAG返回的用户位置信息后通过GMLC向LSC发送位置业务响应,携带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
所述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用户承载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BMF为PDS,所述LSC发送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为AID或IP地址;
所述PDS用于根据位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承载标识确定对应数据连接,并从所述数据连接信息中获取iPAG地址后向GMLC返回重定向响应,携带iPAG地址,以及数据连接标识和/或用户标识;
所述GMLC根据重定向响应中的iPAG地址向iPAG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携带以下标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用户承载标识、数据连接标识及用户标识。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控制功能ACF;
所述iPAG用于收到位置业务请求后,查找本地是否保存有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若有则将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返回至BMF或GMLC,若无则从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后返回至BMF或GMLC。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iPAG从ACF处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是指:
所述iPAG通过tPAG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或直接向ACF发送位置业务请求,其中携带的标识为接收到的位置业务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ACF用于将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返回至iPAG。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ACF还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iPAG之间的控制接口S3直接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N,用于检测到用户位置变化后,通过和PAG之间的用户面接口U2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或通过tPAG间接通知iPAG所述用户变化后的位置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25808.3A CN103067857B (zh) | 2011-10-24 | 2011-10-24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US14/353,779 US9277356B2 (en) | 2011-10-24 | 2012-10-08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user location through user bearer identifier |
PCT/CN2012/082566 WO2013060225A1 (zh) | 2011-10-24 | 2012-10-08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EP12844400.7A EP2773138B1 (en) | 2011-10-24 | 2012-10-08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user location through user bearer identifier |
HUE12844400A HUE045551T2 (hu) | 2011-10-24 | 2012-10-08 | Rendszer és eljárás felhasználói lokáció megismerésére felhasználó hordozó azonosító révé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25808.3A CN103067857B (zh) | 2011-10-24 | 2011-10-24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67857A true CN103067857A (zh) | 2013-04-24 |
CN103067857B CN103067857B (zh) | 2018-02-02 |
Family
ID=4811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25808.3A Active CN103067857B (zh) | 2011-10-24 | 2011-10-24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77356B2 (zh) |
EP (1) | EP2773138B1 (zh) |
CN (1) | CN103067857B (zh) |
HU (1) | HUE045551T2 (zh) |
WO (1) | WO2013060225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0096A1 (zh) * | 2016-09-05 | 2018-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数据库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36868B2 (en) * | 2013-11-22 | 2017-08-15 |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 data network |
US10424034B1 (en) * | 2014-09-08 | 2019-09-24 | Google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user identity within online content providing environments |
US9794825B2 (en) | 2014-11-06 | 2017-10-17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ll congestion level |
US20160307266A1 (en) * | 2015-04-16 | 2016-10-20 | Kevin Hwading Chu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in social-networking platform |
CN104883736B (zh) * | 2015-05-27 | 2018-08-03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US9826422B2 (en) * | 2015-05-28 | 2017-11-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of an application |
US9838893B2 (en) | 2015-06-25 | 2017-12-05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ly controlling an applica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4394A1 (en) * | 2002-06-28 | 2004-01-08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provisioning of a service, over a user plane connection |
CN1914833A (zh) * | 2004-01-31 | 2007-02-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定位移动终端的方法 |
CN101232700A (zh) * | 2007-01-26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位置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938413A (zh) * | 2010-08-26 | 2011-01-0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由传统互联网向一体化标识网络的过渡方法 |
CN102148765A (zh) * | 2011-05-10 | 2011-08-10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体化标识网络与传统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124956D0 (en) | 2001-10-17 | 2001-12-05 | Nokia Corp |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WO2003034765A1 (en) * | 2001-10-17 | 2003-04-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the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CN1276620C (zh) * | 2003-01-10 | 2006-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为无线局域网用户提供定位业务的方法 |
US8374631B2 (en) * | 2003-01-15 | 2013-02-12 | Nokia Corporation |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S2331955T3 (es) | 2004-01-08 | 2010-01-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Gestion de la solicitud de informacion de localizacion iniciada por un equipo de usuario. |
CN100372427C (zh) | 2004-01-08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向请求端提供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 |
US9094784B2 (en) * | 2006-10-10 | 2015-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gistration of a terminal with a location server for user plane location |
EP2214451B1 (en) | 2009-01-30 | 2012-10-03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nod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US9743228B2 (en) | 2009-06-22 | 2017-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port of LCS-related messages for LTE access |
CN102056151B (zh) | 2009-11-01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
CN101867907B (zh) | 2010-06-23 | 2014-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终端位置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
-
2011
- 2011-10-24 CN CN201110325808.3A patent/CN103067857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08 HU HUE12844400A patent/HUE045551T2/hu unknown
- 2012-10-08 US US14/353,779 patent/US92773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0-08 WO PCT/CN2012/082566 patent/WO20130602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0-08 EP EP12844400.7A patent/EP2773138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4394A1 (en) * | 2002-06-28 | 2004-01-08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provisioning of a service, over a user plane connection |
CN1914833A (zh) * | 2004-01-31 | 2007-02-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定位移动终端的方法 |
CN101232700A (zh) * | 2007-01-26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供位置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938413A (zh) * | 2010-08-26 | 2011-01-0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由传统互联网向一体化标识网络的过渡方法 |
CN102148765A (zh) * | 2011-05-10 | 2011-08-10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体化标识网络与传统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0096A1 (zh) * | 2016-09-05 | 2018-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数据库控制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US10470017B2 (en) | 2016-09-05 | 2019-11-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denti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atabase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60225A1 (zh) | 2013-05-02 |
HUE045551T2 (hu) | 2019-12-30 |
US20140357300A1 (en) | 2014-12-04 |
EP2773138A1 (en) | 2014-09-03 |
US9277356B2 (en) | 2016-03-01 |
EP2773138B1 (en) | 2019-08-07 |
CN103067857B (zh) | 2018-02-02 |
EP2773138A4 (en)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254757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lternative numbers for routing voice calls and short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11071054B2 (en) | Access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mprising slices | |
FI110299B (fi) | Tilaajan ensimmäisen tunnisteen muuttaminen toiseksi tunnisteeksi | |
JP5059129B2 (ja) | 第1および第2の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るオーバーラップしているセル・カバレージのエリア内での移動端末の登録 | |
US8831606B2 (en) | Mobile terminal registration method in a radio network | |
CN103067857A (zh)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RU2418386C2 (ru) |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медиа-шлюз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центров коммутации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US8665849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work roam, querying and attaching network | |
CN103220372A (zh) | 数据业务访问方法及系统 | |
CN101715178A (zh) | 用户终端的号码携带实现方法及装置、呼叫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9094B (zh) | 通信路由管理服务器、系统和用于处理路由请求的方法 | |
CN100452923C (zh) | 一种hlr以及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ims域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257707A (zh) | 一种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激活业务时的路由方法 | |
US7127235B2 (en) | Multiple protocol database | |
CN102573013B (zh) | 一种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设备 | |
KR100447412B1 (ko) | Ip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가입자의 이동성 관리를 위한가입자 데이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2572774B (zh) | 一种多种接入方式接入网络的方法、接入设备和认证设备 | |
CN107615238A (zh) | 接入本地网络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03096461B (zh) | 一种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US742638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irect routing | |
CN117998367A (zh) | 数据分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124443A (zh) | 多个核心网与无线网络控制器之间的互联装置及方法 | |
CN102957668A (zh) | 标识网中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和接入服务路由器 | |
US20230337103A1 (en) | Delivering messages to multiple network enviro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573014A (zh) | 向采用多种接入方式的用户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