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889A -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53889A CN111453889A CN202010405419.0A CN202010405419A CN111453889A CN 111453889 A CN111453889 A CN 111453889A CN 202010405419 A CN202010405419 A CN 202010405419A CN 111453889 A CN111453889 A CN 111453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water
- separation device
- pipeline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B—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 B03B7/00—Combinations of wet processes or apparatus with othe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or dressing ores or garb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C10G1/002—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in combination with oil conversion- or refining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quarries or from mining activi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10、搅拌装置20、一级分离装置30、二级分离装置60以及三级分离装置50;所述油泥进入预处理装置进行筛选和热水冲洗,经上料泵输送至一级分离装置进行二次过滤后形成油水界面层;水层的水泥浆通过管道进入搅拌装置搅拌同时注入破乳剂后输送至二级分离装置;油层的原油通过电动收油组件经管道输送给三级分离装置。这样不仅有效地处理了油泥,解决了日益严重的“黑色污染”难题,而且原油回收率达到98%以上,泥土含油<2%满足国家环保规定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泥是石油在勘探、开采、储运和炼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弃物,外观呈黑色粘稠状,其主要组分由水包油、油包水和悬浮的固体杂质组成,各种杂质相互间充分乳化,形成一种很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存放时间越长,处理难度越大。若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对油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每年污油泥的产量非常大,大约占到原油总产量的4%左右,从原油的开采到冶炼全过程产生的油污泥国内消耗的原油总量为5.5亿吨左右,每年国内产生的油污泥约2200万m3。以辽河油田为例每年产生的污油泥15至18万方。油田环保每年新增产值在200亿元左右。而之前积累的污染物的存量市场更是有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随着国家能源越来越短促、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2016年国家已将石油污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石油开采、炼制、储存、分离、输送、清洗产生的含油污泥属于危废。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等产生的底渣、飞灰和废水处理后的污泥属于危废。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但许多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于实际应用很不适合。如焚烧法耗能大、易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历时40天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并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的油回收率低。所以这些方法未能在国内有效的普及应用。
目前现有处理技术投资量大、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和原油回收率低依然是困扰着每个油田、炼厂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油泥处理过程中投资量大、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和原油回收率低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搅拌装置、一级分离装置、二级分离装置以及三级分离装置;油泥进料口与预处理装置进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进口管道与预处理装置出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出口分别与搅拌装置进口管道、三级分离装置进口管道相连;搅拌装置出口管道与泥浆泵进口管道相连;泥浆泵出口管道与二级分离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预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池上方安装有提升机、分选池上方安装有筛选板、泥浆池上方安装有上料泵;油泥经管道进入储存池储存,提升机将油泥输送至筛选板进行热水冲洗分选,去除石头、塑料袋、工业垃圾等杂物,油泥浆落入分选池内,通过溢流口流入泥浆池,经上料泵出口管道输送至一级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加药进口管道与加药泵出口管道相连、加药泵进口管道与药剂储存罐出口管道相连;水泥浆在搅拌罐内进行搅拌,同时加药泵注入一定数量的破乳剂,将水泥浆中的油包水、水包油、泥包油的分子实现高效破碎与溶解,处理后的液体输送给二级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一级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分离池上方安装有过滤板、油水界面控制器、电动收油组件;油泥浆经上料泵输送至过滤板上进行有效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后油泥浆落入过滤分离池内部。油泥浆在过滤分离池内形成油水界面层;油层:通过油水界面控制器检测油层液体厚度控制电动收油组件调节挡板上升和下降行程,使原油液体流入储油箱,此时原油含水率20~30%;经管道输送给三级分离装置。水层:水泥浆经过滤分离池底部管道输送给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循环水装置包括:水箱出口管道与水泵进口管道相连、水泵出口管道分别与输送至水处理厂管道和分选池冲洗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和离心机分离出来的水进入水箱储存,经水泵输送至水处理厂,另一部分返回分选池冲洗油泥。
进一步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离心机进口管道与泥浆泵出口管道相连、离心机分离出来的泥土外运至砖厂或筑路工地;在离心机作用下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分离出来的少量原油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进入循环水装置。
进一步地,三级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出水口管道与水箱进水口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出油口与油田油库管道相连;含水率20~30%的原油在油水分离器作用下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分离合格后的原油含水率<5%经管道输送至油田油库;分离出来的水进入水箱储存。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自来水出口管道与电加热器进口管道相连、电加热器出口管道与筛选板上冲泥水枪阀门相连。电加热器提供≥75度以上热水,供给分选池上方筛选板冲洗油泥。
进一步地,油泥进料口80包括:油泥进料口与储存池上方进料口相连。油泥卸料可以是车载、也可以是桶装,也可以是管道,油泥进料口流入储存池内部储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预处理装置10、储存池101、提升机102、分选池103、筛选板104、泥浆池105、上料泵106、搅拌装置20、搅拌罐201、加药泵202、药剂储存罐203、一级分离装置30、过滤分离池301、过滤板302、油水界面控制器303、电动收油组件304、循环水装置40、水箱401、水泵402、水处理厂403、二级分离装置60、离心机601、泥土外运602、泥浆泵603、三级分离装置50、油水分离器501、油田油库502、加热装置70、自来水701、电加热器702、进料口8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目前投资量大、工艺复杂、成本高和回收率低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预处理装置10、搅拌装置20、一级分离装置30、二级分离装置60以及三级分离装置50;油泥进料口80与预处理装置10进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30进口管道与预处理装置10出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30出口分别与搅拌装置20进口管道、三级分离装置50进口管道相连;搅拌装置20出口管道与泥浆泵603进口管道相连;泥浆泵603出口管道与二级分离装置60相连。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油泥经管道或车载卸载进入预处理装置10,提升机102将油泥输送至筛选板104进行热水冲洗分选,去除石头、塑料袋、工业垃圾等杂物,油泥浆落入分选池内103;油泥浆经上料泵106输送至一级分离装置30的过滤板302上进行有效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后油泥浆落入过滤分离池301内部。油泥浆在过滤分离池301内形成油水界面层;油层:通过油水界面控制器303检测油层液体厚度控制电动收油组件304调节挡板上升和下降行程,使原油液体流入储油箱,此时原油含水率20~30%;经管道输送给三级分离装置50,在油水分离器501作用下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分离合格后的原油含水率<5%经管道输送至油田油库502;水层:水泥浆通过一级分离装置30底部管道输送给搅拌装置20,在搅拌罐201内进行搅拌,同时加药泵202注入一定数量的破乳剂,将水泥浆中的油包水、水包油、泥包油的分子实现高效破碎与溶解,处理后的液体经泥浆泵603输送给二级分离装置60,在离心机601作用下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分离出来的少量原油进入油水分离器501,分离出来的水进入循环水装置40内部的水箱401储存,经水泵402输送至水处理厂403,另一部分返回分选池103冲洗油泥,分离出来的泥土外运602至砖厂或筑路工地;加热装置70提供≥75度热水,供给分选池103上方筛选板104冲洗油泥。这样不仅有效地处理了油泥,解决了日益严重的“黑色污染”难题,提高原油回收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
上述的油泥可以是油田地面溢油、落地油泥、罐底油泥、炼油厂含油污泥。该处理系统可以应用于油田、炼化、化工等领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预处理装置10还包括储存池101上方安装有提升机102、分选池103上方安装有筛选板104、泥浆池105上方安装有上料泵106;油泥经管道进入储存池101储存,提升机102将油泥输送至筛选板104进行热水冲洗分选,去除石头、塑料袋、工业垃圾等杂物,油泥浆落入分选池内103;通过溢流口流入泥浆池105,经上料泵106出口管道输送至一级分离装置3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级分离装置30包括过滤分离池301上方安装有过滤板302、油水界面控制器303、电动收油组件304;油泥浆经上料泵106输送至过滤板302上进行有效过滤,去除大颗粒杂物后油泥浆落入过滤分离池301内部。油泥浆在过滤分离池301内形成油水界面层;油层:通过油水界面控制器303检测油层液体厚度控制电动收油组件304调节挡板上升和下降行程,使原油液体流入储油箱,此时原油含水率20~30%;经管道输送给三级分离装置50。水层:水泥浆经过滤分离池301底部管道输送给搅拌装置2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20包括搅拌罐201加药进口管道与加药泵202出口管道相连、加药泵202进口管道与药剂储存罐203出口管道相连;水泥浆在搅拌罐201内进行搅拌,同时加药泵202注入一定数量的破乳剂,将水泥浆中的油包水、水包油、泥包油的分子实现高效破碎与溶解,处理后的液体输送给二级分离装置6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二级分离装置60包括离心机601进口管道与泥浆泵603出口管道相连、离心机601分离出来的泥土外运602至砖厂或筑路工地;在离心机601作用下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分离出来的少量原油进入油水分离器501,分离出来的水进入循环水装置4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三级分离装置50包括油水分离器501、油水分离器501出水口管道与水箱401进水口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501出油口与油田油库502管道相连;含水率20~30%的原油在油水分离器501作用下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分离合格后的原油含水率<5%经管道输送至油田油库502;分离出来的水进入水箱401储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循环水装置40包括水箱401出口管道与水泵402进口管道相连、水泵402出口管道分别与输送至水处理厂403管道和分选池103冲洗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501和离心机601分离出来的水进入水箱401储存,经水泵402输送至水处理厂403,另一部分返回分选池103冲洗油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70包括自来水701出口管道与电加热器702进口管道相连、电加热器702出口管道与筛选板104上冲泥水枪阀门相连。电加热器702提供≥75度热水,供给分选池103上方筛选板104冲洗油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油泥进料口80包括油泥进料口80与储存池101上方进料口相连。油泥卸料可以是车载、也可以是桶装,也可以是管道,油泥进料口80流入储存池101内部储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中,油泥进入预处理装置进行筛选和热水冲洗,去除石头、塑料袋、工业垃圾等杂物后经上料泵输送至一级分离装置;油泥浆在一级分离装置内进行二次过滤和去除颗粒杂物后形成油水界面层;油层的原油通过电动收油组件经管道输送给三级分离装置,在油水分离器作用下分离出来合格原油;水层的水泥浆通过管道进入搅拌装置,在搅拌罐内进行搅拌,同时注入一定数量的破乳剂,将水泥浆中的油包水、水包油、泥包油的分子实现破碎与溶解后输送至二级分离装置,在离心机作用下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分离出来的少量原油进入三级分离装置,再进一步油水分离。
这样不仅有效地处理了油泥,原油回收率达到98%以上,泥土含油<2%满足国家环保规定,解决了日益严重的“黑色污染”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装置10、搅拌装置20、一级分离装置30、二级分离装置60以及三级分离装置50;油泥进料口80与预处理装置10进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30进口管道与预处理装置10出口相连;一级分离装置30出口分别与搅拌装置20进口管道、三级分离装置50进口管道相连;搅拌装置20出口管道与泥浆泵603进口管道相连;泥浆泵603出口管道与二级分离装置6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0包括储存池101上方安装有提升机102、分选池103上方安装有筛选板104、泥浆池105上方安装有上料泵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离装置30包括过滤分离池301上方安装有过滤板302、油水界面控制器303、电动收油组件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0包括搅拌罐201加药进口管道与加药泵202出口管道相连、加药泵202进口管道与药剂储存罐203出口管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离装置60包括离心机601进口管道与泥浆泵603出口管道相连、离心机601分离出来的泥土外运602至砖厂,也可以是筑路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装置40包括水箱401出口管道与水泵402进口管道相连、水泵402出口管道分别与输送至水处理厂403管道和分选池103冲洗管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0包括自来水701出口管道与电加热器702进口管道相连、电加热器702出口管道与筛选板104上冲泥水枪阀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分离装置50包括油水分离器501、油水分离器501出水口管道与水箱401进水口管道相连、油水分离器501出油口与油田油库502管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进料口80包括油泥进料口80与储存池101上方进料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泥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卸料可以是车载、也可以是桶装,也可以是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5419.0A CN111453889A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5419.0A CN111453889A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53889A true CN111453889A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7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05419.0A Pending CN111453889A (zh) | 2020-05-12 | 2020-05-12 |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5388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20805A (zh) * | 2022-02-28 | 2022-06-14 | 大庆腾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高效含油污泥、泥浆、油田废液热解资源回收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15796A (ja) * | 1982-12-23 | 1984-07-04 | Toyota Motor Corp | 油泥の処理方法 |
CN102039301A (zh) * | 2010-09-30 | 2011-05-04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处理工艺 |
CN103204612A (zh) * | 2013-03-29 | 2013-07-17 |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油泥砂的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N104004581A (zh) * | 2013-02-22 | 2014-08-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轧制油泥的净化方法 |
CN203944159U (zh) * | 2014-07-17 | 2014-11-19 | 唐述山 | 沉降罐出水堰板自动调节收油装置 |
CN207659289U (zh) * | 2017-12-20 | 2018-07-27 | 安洁士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式污泥热解析碳化反应装置 |
WO2020029653A1 (zh) * | 2018-08-04 | 2020-02-13 | 盘锦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污油泥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
2020
- 2020-05-12 CN CN202010405419.0A patent/CN1114538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15796A (ja) * | 1982-12-23 | 1984-07-04 | Toyota Motor Corp | 油泥の処理方法 |
CN102039301A (zh) * | 2010-09-30 | 2011-05-04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处理工艺 |
CN104004581A (zh) * | 2013-02-22 | 2014-08-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轧制油泥的净化方法 |
CN103204612A (zh) * | 2013-03-29 | 2013-07-17 |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油泥砂的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N203944159U (zh) * | 2014-07-17 | 2014-11-19 | 唐述山 | 沉降罐出水堰板自动调节收油装置 |
CN207659289U (zh) * | 2017-12-20 | 2018-07-27 | 安洁士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式污泥热解析碳化反应装置 |
WO2020029653A1 (zh) * | 2018-08-04 | 2020-02-13 | 盘锦宁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污油泥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武汉钢铁公司: "《工业污染防治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石油工业出版社, pages: 103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20805A (zh) * | 2022-02-28 | 2022-06-14 | 大庆腾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高效含油污泥、泥浆、油田废液热解资源回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9880B (zh) | 一种用于油田废弃物综合处理的方法 | |
CN102180575B (zh) | 含油污泥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法 | |
CN102583915B (zh) | 一种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 |
CN100460355C (zh) | 一种用油泥砂为原料生产陶粒的方法 | |
CN102949866B (zh) | 一种石油化工乳化工艺水除油方法 | |
CN202284175U (zh) |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 |
CN106316019A (zh) | 一种石油石化含油污泥资源综合利用方法 | |
CN108059311A (zh) | 一种混合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1050051A (zh) | 一种落地油泥热化学处理方法 | |
CN107640878B (zh) | 一种集约式油污泥处理撬 | |
CN209602346U (zh) | 一种油泥砂减量化处理装置 | |
CN112047554A (zh) | 一种含油污泥高效清洗处置工艺 | |
CN217661618U (zh) | 一种含油污泥连续萃取装置 | |
CN111453889A (zh) | 一种油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
CN104291542A (zh) | 一种原油储罐罐底淤泥清除回收设备及方法 | |
CN112723698A (zh) | 一种清罐油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
CN107673573B (zh) | 一种集约式油污泥处理方法 | |
CN1724422A (zh) | 流动式多级化学热力清洗油泥方法 | |
CN104745155A (zh) | 一种废弃油基钻井液回收与无害化处理工艺 | |
CN113666593A (zh) | 一种油田污泥处理系统 | |
CN113233725A (zh) | 一种含油污泥浮选与萃取耦合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 |
CN210340641U (zh) | 一种污油泥处理设备 | |
CN212655678U (zh) | 一种含油污泥超声波破乳分离装置 | |
CN207973610U (zh) | 一种适用于骨料生产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879570B (zh) | 一种超稠油老化油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hu Xiaoh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he Nth Examination Opin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