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8795A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8795A CN111388795A CN202010214134.9A CN202010214134A CN111388795A CN 111388795 A CN111388795 A CN 111388795A CN 202010214134 A CN202010214134 A CN 202010214134A CN 111388795 A CN111388795 A CN 1113887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ringe pump
- sealing element
- medical device
- mobile medical
- pump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5—Stands, bracket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infusion 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64D11/0644—Adjustable arm res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该移动医疗装置包括:注射泵壳体,其具有壳体开放端和用于存储药物的储药筒;泵驱动装置,其被配置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中以用于分配所述储药筒中的药物;盖合组件,其通过与所述壳体开放端相接合而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上以用于将从储药筒中分配出的药物输送至所述注射泵壳体外部,其中,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上的所述盖合组件端部外壁与所述注射泵壳体内壁之间形成轴向微小间隙,所述盖合组件具有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位于彼此相接的所述注射泵壳体与所述盖合组件之间的接合位置处且与所述轴向微小间隙相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注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输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两类。脑卒中作为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增加中风风险,糖尿病患者中风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四倍,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脑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管壁弹性和硬度,出现血管内膜斑块形成、狭窄、闭塞等病理改变,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并发症导致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受损,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即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卒中(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ACVD)是内外科急危症之一,其病因复杂、进展迅速,国内80%~90%的超早期脑梗死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只有早期溶栓和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才能挽救缺血半暗带中的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细胞的坏死。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及时地诊断和治疗,而即便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溶栓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许多基础研究已证实,脑出血患者发生活动性再出血的概率与脑出血后的时间成反比,特别是在6小时以内,即脑组织缺血超过6个小时就会发生永久性神经损害,而缺血的脑组织一旦死亡,溶栓治疗将彻底失去作用,甚至可能导致溶栓性症状性脑出血。研究显示溶栓治疗导致脑出血的患者的比例约为1%~5%,而一旦溶栓治疗出现脑出血,则比普通出血止血更加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据报道,武汉市第三医院就曾对一名患者的抢救用快速、及时、高效跑出了脑卒中抢救的“中国速度”,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急救车到达后确诊缺血性脑卒中的第一时间,医护人员随即取出便携式溶栓包里的微量注射泵,将溶栓类药物注入病人体内,便捷移动医疗装置为医护人员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作为临床输注药液的高精度医疗仪器——注射泵,由微处理器控制,具有恒定压力,完善数据显示,能按需要值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能二十四小时维持静脉输液,保证血药有效浓度,减少输液副作用及并发症;输液堵塞或输液完毕能及时报警提示护士进行处理。注射泵系统则由控制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步进电机、状态检测系统、注射器、电源、报警系统等部件组成。主控模块用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工作控制、参数计算、键盘输入状态显示、压力检测,自动标注和自动报警等功能。电源电路由电源选择、充电部分及电压提升部分组成。电源电路提供元件的工作电源,能自动切换内、外电源,使用外部电源时,自动对内部电源充电。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充电线路。如果外部断电,内部电源能自动供电。步进电机连接模块要求电动机控制系统能实现高转矩、低振动水平、低噪声、快速响应和高效驱动。步进电动机分配控制器,获得准正弦波驱动电流。时钟信号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速度。在得到电路的指令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就得到加载电压,通过一定的脉冲激励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动机在一定规律的脉冲频率下做转动,然后将动力源传动到二级减速箱进行减速,使得输出的速度得到进一步细化而传到丝杆,丝杆通过与半螺母结构形成外循环滚动螺旋副从而精确地把速度传到挡板处,提供了稳定而精确的进给运动。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脱落示警、系统示警、正常工作指示、电池示警、外电源示警等功能。采用蜂鸣器发声或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示警信号。压力检测系统。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它可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检测的电信号,并将各种参量送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监测、控制,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常用的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等。常可用于注射泵的是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阻值,通过测量此电阻值达到测量非电量的目的,采用电桥构成测量电压,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测量方法。无差压时,电桥两臂平等。差压信号加到陶瓷压敏电阻上,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差压而变化,引起电桥失衡。电桥失衡引起电流的变化,通过放大后,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传输至CPU进行处理。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而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实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注射速度可由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操作进行设定。注射泵启动后,CPU借助于D/A转换提供电机驱动电压。电机旋转检测电路为一组光电耦合电路,通过电机的旋转产生脉冲信号,这一脉冲信号反馈到CPU,CPU根据这一反馈控制电机电压,以便获得设定的转速。
注射泵因其优异的精准定量特性已经在输血、麻醉注射、抗癌剂摄入、止痛药注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国内外也有不少发明专利成果。例如,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06月08日的公告号为CN205286820U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航空移动重症监护抢救设备,主要包括护栏板、电源箱、支撑腿、设备仓,设备仓端面一侧内部安装有心脏除颤器,另一侧安装有注射泵,设备仓中间内部装配有呼吸机,呼吸机边侧设置有输液泵,输液泵边侧安装有调节钮。其有益效果在于: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轻便、可搬运;内置重症监护设备;轻质复合结构民用、军用均可,配备氧气设备或外接救护车、飞机的氧气供应。
又如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2月21日的公告号为CN208259980U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注射泵,注射泵包括:注射泵本体、传动机构、监测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滑块、滑轨和推杆、推柄,滑块能够沿滑轨往复移动;监测机构包括:监测滑块移动位置的传感器,设置于滑块上并能够与滑块同步移动;该注射泵还包括:设置于注射泵本体内的用于接收传感器监测的滑块移动位置的数据、并根据滑块移动位置数据计算滑块当前位置和/或注射器内剩余药液和/或注射剩余时间向报警机构发送报警指令的控制机构;设置于注射泵本体内的用于根据接收的报警指令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机构。利用该注射泵,可使药液注射状态的监测过程稳定可靠,并且检测过程不受注射器的结构构造等限制因素的影响。
又如公开日为2019年06月18日的公开号为CN109893719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注射泵,包括外壳主体,设置于外壳主体内、用于固定注射器的固定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主体上、用于按压注射器的推动机构,设置于外壳主体内、与推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注射泵还包括控制电路、显示面板、键盘输入面板和检测模块;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外壳主体内,用于控制和协调注射泵各个机构的工作;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外壳主体上,用于显示注射泵工作情况;所述键盘输入面板设置于外壳主体上,用于设定注射泵的工作条件,比如选择注射泵的注射时间、注射速度等;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固定机构上,用于分别检测注射器的流量变化和重量变化;所述显示面板、键盘输入面板和检测模块分别连接于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红外对管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注射泵的注射速度。该装置通过设置红外对管组以及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控注射泵注射速度,减少由于注射泵注射速度异常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如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10月22日的公告号为CN209519190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注射泵挂架,包括挂架快接底板和双层放置架,所述双层放置架通过注射泵挂架挂块固定连接在挂架快接底板上,挂架快接底板相对于双层放置架的另一侧设有若干导轨潜入零件,双层放置架内设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注射泵放置区域,注射泵固定放置在双层放置架中,所述双层放置架中设有弹性固定装置,双层放置架连接的挂架快接底板通过导轨潜入零件安装在机舱内的导轨上,使注射泵稳定的放置在机舱内特定位置处,且在救援使用时,便于移动和拆卸,通过注射泵挂架对注射泵进行稳定的放置和固定,快捷方便的在直升机机舱内完成悬挂和拆卸,便于注射泵在直升机空中救援的工作。上述专利文献指出了注射泵于空中救援领域中的应用需求,解决了在空中救援的开展过程中,直接影响注射泵的使用及救援效率的注射泵在直升机机舱内的放置和固定的问题。
但将现有的注射泵应用于空中救援领域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面临航行飞行过程中机舱内气压的变化,在航空环境中,压力变化对人体和输注的液体都会产生影响,注射泵内外压力不一致,可能使储液瓶内存留的气体膨胀,最终导致药液从输液管意外溢出。同时,静脉输液只有当液体的压力大于静脉压时,药物液体才有可能流入到血管内,而在药液从输液管意外溢出的情况,注射泵无法实现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精确控制。此外,空中气流颠簸会造成储液瓶、输液管内药液和空气混合,造成空气随输液管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几率大大增加,此时对患者用药反而使得空气栓塞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注射泵主要由储药筒、泵驱动装置以及管路等组成相对密闭的通路,使用注射泵时,需将该通路中的储药筒内部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以实现药液的输注,但若是在外部环境气压发生快速大幅度变化的环境下使用注射泵,例如在航空飞行、潜艇下潜等环境中,储药筒中存留的气体可能导致药液的意外溢出,该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药液原本是在大气压力下被转移至储药筒中,储液筒中不可避免地存留部分气体,储液筒筒壁不完全光滑而附着有大量微小气泡,本身这些气体气泡对药液的输注是没有直接影响的,但当注射泵外部环境气压相对大气压力发生快速大幅度变化时,药液出现过饱和现象,开始逐渐分离出气体,注射泵本身相对密闭的通路无法释放出筒内气体,并使得气体压强增大,筒体内压强增大的气体使得筒体内向外输注的药液的输注速率增加;另一方面,该情况会导致注射泵不能以预期的输注速率或输注量进行输注药液,注射泵无法实现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精确控制。此外,例如在航空飞行、潜艇下潜等容易出现气流颠簸的环境下,易造成储液筒、输液管内药液与空气相混合,空气随输液管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几率大大增加,此时对患者用药反而使得空气栓塞的发生几率增大。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所提出的移动医疗装置,尤其是指可以在外部环境气压发生快速大幅度变化的环境下使用的一次性移动医疗装置,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组装后直接连接输液设备对患者进行给药。适用于外部环境气压发生快速大幅度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给药的功能的实现一方面在于,该移动医疗装置中将注射泵壳体与盖合组件之间所设置的周向微小间隙,与位于彼此相接的所述注射泵壳体与所述盖合组件之间的接合位置处的第一密封元件相连通,取消了原现有技术中本身相对密闭而无法释放出筒内气体的注射泵结构;另一方面在于,该移动医疗装置中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之间非一体式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并且在所述注射泵壳体与所述盖合组件相接合时,第二密封元件受到轴向压缩力,而使得其与第一部分内侧端面所对应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之间呈非紧密贴合。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注射泵注射而无法控制因环境压力变化导致注射泵无法实现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精确控制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医疗装置通过简单组装,即可实现适用于在外部环境气压发生快速大幅度变化的环境下的准确给药,并且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进一步降低了一次性移动医疗装置的制造成本。
首先,针对本申请中轴向微小间隙进行说明:轴向指的是该间隙的流通方向主要是沿着注射泵壳体的轴向来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微小指的是用于构成该间隙的两侧端面之间的垂直宽度足够窄且是足够气体通过该垂直宽度排出的尺寸,例如可以将该两侧端面之间的垂直宽度(范围)中可以取到的最大值设定为[30μm,60μm],和/或可以取到的最小值设定为[5μm,20μm]。如图2与图3所示,间隙的形成主要是在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之间相接合时所形成的。盖合组件的端部外壁的形状与壳体开放端内壁的形状相吻合。在盖合组件套接至壳体开放端的内壁中、且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相对固定后,盖合组件上沿其筒状端部的周向连续延伸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开放端上沿其筒状端部的周向连续延伸的内周面之间共同形成该轴向微小间隙。该轴向微小间隙即为在以注射泵壳体的中心轴线为旋转轴的周向上以及在注射泵壳体的轴向上均由盖合组件上沿其筒状端部的周向连续延伸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开放端上沿其筒状端部的周向连续延伸的内周面所限定的、且在注射泵壳体的轴向上前后分别连通于壳体开放端内腔和盖合组件的外周面与至少一个垫片所限定得到的内腔相连通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该移动医疗装置包括:注射泵壳体,其具有壳体开放端和用于存储药物的储药筒;泵驱动装置,其被配置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中以用于分配所述储药筒中的药物;盖合组件,其通过与所述壳体开放端相接合而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上以用于将从储药筒中分配出的药物输送至所述注射泵壳体外部,其中,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上的所述盖合组件端部外壁与所述注射泵壳体内壁之间形成轴向微小间隙,所述盖合组件具有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位于彼此相接的所述注射泵壳体与所述盖合组件之间的接合位置处且与所述轴向微小间隙相连通。在此,本发明所提及的轴向指的是储药筒的纵向延伸方向,或指盖合组件与所述注射泵壳体相接合而并列设置的方向。以下所提及的径向即与上述轴向相垂直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在径向上具有用于提供所述注射泵壳体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的内侧端面。在此,内侧端面指的是呈环形的第一密封元件的内圈内壁。优选地,该第一密封元件可以是固接在注射泵壳体上,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密封元件的位置固定,因此第一密封元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而第一密封元件也可以是非固接式安装至注射泵壳体上,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密封元件可活动,因此第一密封元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内侧端面环绕于开设于所述盖合组件的端部外壁上的环状凹槽上。在此,开设有环状凹槽的所述盖合组件的端部即为与注射泵壳体的壳体开放端相接合的端部。由于内侧端面位于环状凹槽内,即第一密封元件定位在盖合组件的端部外壁上设置该环状凹槽的位置处。此处,将环状凹槽上与盖合组件外壁相平行的端面视为底面,而环状凹槽上相互平行的两环状端面视为两侧端面。对环状凹槽进一步优选地,在轴向长度上观察,其两侧端面中更靠近壳体开放端的一侧端面的轴向长度比另一侧端面的轴向长度短了一端可预设的尺寸。而相对远离壳体开放端的一侧端面的轴向长度可以是不小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的外圈直径的尺寸,该侧端面为第一密封元件提供稳定支撑,限制其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元件至少包括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材料。此处所提及的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材料尤其指的是疏水透气材料。在此优选地例如该第一密封元件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 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其成分是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能,膜表面每平方寸有90多亿个微孔,微孔直径0.2~1.0uμm,远比水珠小10000倍以上,即使是最小的水珠(雾粒直径在25μm左右)也不能通过薄膜。优选地,储药筒上位于壳体开放端处的一端为用于输出药液的端部,在未将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之间相结合之前,储药筒的该端部处以密封的方式固接有隔离膜。优选地,该隔离膜可以为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材料,在此优选地例如为兼具透气性与防水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材质。隔离膜用于在将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之间相接合之前将药液与外部环境之间相隔离,同时由于隔离膜的透气性,使得该隔离膜内部即筒体内部气压与该隔离部外部即壳体开放端的内腔气压相一致。进而在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之间相接合时,该隔离膜内部即筒体内部气压、该隔离部外部即壳体开放端的内腔气压均分别与所形成的轴向微小间隙相一致。一方面,针对本申请中气体的流通路径:该隔离膜内部即筒体内部气体能够通过该隔离膜进入该隔离部外部即壳体开放端的内腔,而进入壳体开放端的内腔的气体经由该轴向微小间隙进入由盖合组件的外周面与至少一个垫片所限定得到的内腔。由于第二密封元件不会对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形成完全阻隔,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能够经过第二密封元件的内圈部分而从第一密封元件向外部环境流通,以此提供了所述注射泵壳体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另一方面,针对本申请中药液的流通路径:在盖合组件与壳体开放端之间相接合时,以设于盖合组件端部上的针尖部刺穿该隔离膜的方式,将药液从筒体内部经由该针尖部进入设于盖合组件中的流体通路,并进而沿与接合在该盖合组件中流体通路的另一端的输液设备向患者进行输注药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合组件上还包括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并列设置于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相比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是弹性构成的。第二密封元件被构造为其最厚处的厚度比第一密封元件大。第二密封元件的径向横截面的形状大致为L形。第二密封元件与第一密封元件均类似于法兰垫片的形状,分别套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处。优选地,第二密封元件的径向直径与第一密封元件的径向直径大致相同。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与第一密封元件的材质可以均为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材料。优选地,第二密封元件可以是丁腈橡胶、聚合物、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质。第二密封元件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套接在环形凹槽上且其与第一密封元件的一端面相固接或相抵接。其中,所指的第二密封元件上与第一密封元件相固接的端面只是外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相固接,而内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间为抵接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在径向上的第一部分内侧端面相对第二部分内侧端面在径向上更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的轴心线。第一部分内侧端面相对第二部分内侧端面向内延伸的长度更长而置于环形凹槽内。相对尺寸较短的第二部分内侧端面置于环形凹槽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元件的厚度与第一密封元件的厚度共同形成注射泵壳体与盖合组件的轴向微小间隙。在此进一步优选地,该轴向微小间隙也可包括为具有用于提供所述注射泵壳体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在所述注射泵壳体与所述盖合组件相接合时受到轴向压缩力而使得其与第一部分内侧端面所对应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之间呈非紧密贴合。该轴向压缩力是指由于在将盖合组件接合至注射泵壳体上时,注射泵壳体端部与盖合组件端部之间相对靠近,而对位于接合位置处的第二密封元件和/或第一密封元件所施加的具有压缩趋势的作用力。在本发明中,在此轴向压缩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密封元件上与第一部分内侧端面所对应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之间呈非紧密贴合。对两者施加具有压缩趋势的作用力却使得两者非紧密贴合,这里所指的非紧密贴合包括相互接触但相互作用力非常弱的情况,也包括彼此完全不存在接触点的情况。该功能的实现在于本申请中第二密封元件上的内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间为抵接关系,而密封垫圈的外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间可以是固接关系或是抵接关系。第二密封元件不会对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形成完全阻隔,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能够经过第二密封元件的内圈部分而从第一密封元件向外流通。在该功能下,达到了垫片对注射泵壳体与盖合组件之间的紧固密封作用,并同时提供了所述注射泵壳体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该移动医疗装置包括:注射泵装置,用于通过输注套管将来自储药筒的药物输送至用户且其外壁上预先装配有支撑架;安装架,其被配置为能够稳定装配于其他设备的扶手部上且用于通过其承托部与支撑架相连的方式来固定所述注射泵装置,其中,所述其他设备的扶手部可以指的是带有平整上端面或是弧形上端面的应用于轮椅或是航空座椅上的扶手部,所述安装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部,在将安装架装配至设备扶手部上时,保持部上的不可见端面与承托部上的不可见端面分别与设备扶手部彼此至少部分接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持部上的不可见端面与承托部上的不可见端面之间具有被限制最大张角的转动连接关系。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保持部被配置为能够分别相对承托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上端面的其他设备的扶手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医疗装置的组装方式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二密封元件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医疗装置的壳体开放端处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将移动医疗装置安装至扶手部上的安装方式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注射泵壳体 2:壳体开放端 3:储药筒
4:泵驱动装置 5:盖合组件 6:轴向微小间隙
7:第一密封元件 8:内侧端面 9:环状凹槽
10:第二密封元件 11:第一部分内侧端面 12:第二部分内侧端面
13:控制器装置 14:注射泵装置 15:支撑架
16:安装架 17:扶手部 18:上端面
19:保持部 20:承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出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移动医疗装置未组装前的简化结构示意图。该移动医疗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器装置13和注射泵装置14。本发明中控制器装置13与注射泵装置14形状相适配,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或拆卸更换新的注射泵装置14。其中,注射泵装置14又是由注射泵壳体1以及盖合组件5两个主要部件进行装配所得到的。
如下对本申请所提出的移动医疗装置应用于航空环境下能够在注射泵装置14内部压力与机舱内压力不同的情况下提供压力平衡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在患者进行给药前,移动医疗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控制器装置13、注射泵壳体1以及盖合组件5。继而先将盖合组件5装配至注射泵壳体1上构成注射泵装置14。盖合组件5两端分别与储药筒3内部药液以及输液设备/输液管连通。将注射泵装置14装配至控制器装置13上。控制器装置13上设置有用于用户直接操作的操作界面/显示设备,从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操作界面实现对注射泵运作参数的实时准确调控。
在将盖合组件5沿注射泵壳体1的壳体开放端2,接合至注射泵壳体1上的同时,位于盖合组件5内部的导液通路连通至储药筒3内部。并且,如图3所示,置于盖合组件5端部的环形凹槽内的第一密封元件7与第二密封元件10,被左右两侧的盖合组件5端部外壁以及注射泵壳体1开放端外壁夹紧。
如图2所示,针对第二密封元件10上位于环形凹槽外部的部分垫片/外圈部分,在注射泵壳体1与盖合组件5相接合时,其受到轴向压缩力。
由于本申请中第二密封元件10上的内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7间为抵接关系,而密封垫圈的外圈部分与第一密封元件7间可以是固接关系或是抵接关系。因此,在外圈部分被紧压而内圈部分未受压的情况下,密封垫圈上相对可活动程度较高的内圈部分朝向侧向微微翘起。
因而在该轴向压缩力的作用下,第二密封元件10上与第一部分内侧端面11所对应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元件7之间呈非紧密贴合。对两者施加具有压缩趋势的作用力却使得两者非紧密贴合,这里所指的非紧密贴合包括相互接触但相互作用力非常弱的情况,也包括彼此完全不存在接触点的情况。在该设置下,内圈部分的一端微微翘起,第二密封元件10无法对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形成完全阻隔,轴向微小间隙所流通至接合位置处的气体能够经过第二密封元件10的内圈部分而从第一密封元件7向外流通。在该功能下,达到了垫片对注射泵壳体1与盖合组件5之间的紧固密封作用,并同时提供了注射泵壳体1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
进一步地,轴向微小间隙内部的气体即与注射泵壳体1内部的气压一致。该部位的气体能够依次地通过环形凹槽,并从第一密封元件7的内侧端面8进入第一密封元件7内部。基于第一密封元件7中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以防止外部液体进入的方式将气体流通至注射泵壳体1的外部。以此实现了移动医疗装置应用于航空环境下能够在注射泵装置14内部压力与机舱内压力不同的情况下提供压力平衡的作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为实现注射泵装置14在轮椅上或是在航空环境下的快捷安装使用,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于轮椅或是航空座椅上的扶手部17的移动医疗装置。通常,轮椅上的扶手部17带有平整上端面18,而航空座椅的扶手部17带有弧形上端面18。注射泵装置14的安装要求其所处高度的可调节性以及相对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先装配有支撑架15的注射泵装置14、以及分体设置的安装架16,将安装架16固定在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上而可以为注射泵装置14在扶手部17上的安装提供连接位点,因此能够实现快捷安装使用;本发明还通过设置保持部19上的不可见端面与承托部20上的不可见端面,分别与设备扶手部17上相邻的两端面彼此至少部分接触,进一步实现注射泵装置14在扶手部17上的稳定支撑。
在使用该移动医疗装置之前,该移动医疗装置由彼此分体设置的注射泵装置14和安装架16构成。
注射泵装置14用于通过输注套管将来自储药筒3的药物输送至用户,其外壁上预先装配有支撑架15。
支撑架15可以是类似于伸缩拉杆式结构,其自由端可以从注射泵装置14外壁上拉出或收回。支撑架15的设置使得注射泵装置14的高度可调。
在使用该移动医疗装置之前,安装架16具有彼此铰接的保持部19与承托部20,保持部19与承托部20均为板状结构。
承托部20是与扶手部17相适配的长板状,保持部19是相对承托部20更短的可预定的尺寸。由于两者之间铰接为可回复弹性连接,在不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夹角接近为0°,在使用时两者之间的夹角最大为90°。
承托部20是用于与扶手部17的侧端面相抵接的用于连接支撑架15的部件,保持部19是用于与扶手部17的上端面18相抵接的用于保持承托部20稳定的部件。
针对本申请移动医疗装置适应于轮椅或是航空座椅上的扶手部17的功能的实现在于,保持部19是相对承托部20更短的可预定的尺寸。保持部19既可以分别置于扶手部17两侧来对承托部20提供稳定支撑针对轮椅扶手部17,保持部19还可以置于扶手部17中间位置处来对承托部20提供稳定支撑针对航空座椅扶手部17。
继而先将安装架16装配至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上,该过程中:
针对带有平整上端面18的轮椅扶手部17,轮椅扶手部17上通常还设置有提供舒适作用的垫子,垫子两端分别对应保留有部分仍为平整上端面18而非完全弧形面的扶手。
安装架16上具有两端分别与保持部19不可见端面以及承托部20不可见端面相固接的环形调节带。调节带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可调节其环形带体的长度。
以此,先展开彼此闭合紧贴的保持部19以及承托部20,将至少一个环形调节带从扶手部17的开放端套穿在扶手部17上。此时保持部19的不可见端面抵接在扶手部17上端面18,此时承托部20的不可见端面与扶手部17外侧的侧端面相抵接。将环形调节带进一步收短,使得上述不可见端面与扶手部17端面之间的固定作用增强。由此完成安装架16的装配。
在需要使用该移动医疗装置时,将注射泵装置14外壁上呈收纳状态的支撑架15展开并延长。在延长至需要的长度时固定支撑架15的当前长度,注射泵装置14位于支撑架15的上端,只需将支撑架15安装至已经装配有安装架16的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上,支撑架15下端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快速地连接至安装架16,以此,将该移动医疗装置稳定安装在了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上。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该移动医疗装置包括:
注射泵壳体(1),其具有壳体开放端(2)和用于存储药物的储药筒(3);
泵驱动装置(4),其被配置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中以用于分配所述储药筒(3)中的药物;
盖合组件(5),其通过与所述壳体开放端(2)相接合而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上以用于将从储药筒(3)中分配出的药物输送至所述注射泵壳体(1)外部,
其中,装配于所述注射泵壳体(1)上的所述盖合组件(5)端部外壁与所述注射泵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轴向微小间隙(6),
其特征是,
所述盖合组件(5)具有第一密封元件(7),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位于彼此相接的所述注射泵壳体(1)与所述盖合组件(5)之间的接合位置处且与所述轴向微小间隙(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在径向上具有用于提供所述注射泵壳体(1)内部气体流动的通气路径的内侧端面(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的内侧端面(8)环绕于开设于所述盖合组件(5)的端部外壁上的环状凹槽(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至少包括具有高比表面的微孔结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盖合组件(5)上还包括第二密封元件(10),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0)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并列设置于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0)相比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是弹性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0)在径向上的第一部分内侧端面(11)相对第二部分内侧端面(12)在径向上更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0)的轴心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密封元件(10)在所述注射泵壳体(1)与所述盖合组件(5)相接合时受到轴向压缩力而使得其与第一部分内侧端面(11)所对应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7)之间呈非紧密贴合。
8.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该移动医疗装置包括:
注射泵装置(14),用于通过输注套管将来自储药筒(3)的药物输送至用户且其外壁上预先装配有支撑架(15);
安装架(16),其被配置为能够稳定装配于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上且用于通过其承托部(20)与支撑架(15)相连的方式来固定所述注射泵装置(14),
其中,所述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可以指的是带有平整上端面或是弧形上端面的应用于轮椅或是航空座椅上的扶手部(17),
其特征是,
所述安装架(16)具有至少一个保持部(19),在将安装架(16)装配至设备扶手部(17)上时,保持部(19)上的不可见端面与承托部(20)上的不可见端面分别与设备扶手部(17)彼此至少部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持部(19)上的不可见端面与承托部(20)上的不可见端面之间具有被限制最大张角的转动连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医疗装置,其特征是,至少一个保持部(19)被配置为能够分别相对承托部(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上端面的其他设备的扶手部(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4134.9A CN111388795A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4134.9A CN111388795A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8795A true CN111388795A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1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14134.9A Pending CN111388795A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879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097A (zh) * | 2021-11-05 | 2022-01-07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癌痛的多功能镇痛治疗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27437A1 (en) * | 2009-11-25 | 2011-06-01 | Ricoh Company, Ltd. | Infusion pump module and infusion system |
US20140025008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Asante Solutions, Inc. | Pump System and Method |
CN104114210A (zh) * | 2012-02-17 | 2014-10-22 | 森西勒Pat股份公司 | 液体储存和输送系统 |
CN106604753A (zh) * | 2014-08-26 | 2017-04-26 | 比格福特生物医药公司 | 输注泵系统和方法 |
CN210096545U (zh) * | 2019-03-14 | 2020-02-21 | 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射泵 |
-
2020
- 2020-03-24 CN CN202010214134.9A patent/CN1113887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27437A1 (en) * | 2009-11-25 | 2011-06-01 | Ricoh Company, Ltd. | Infusion pump module and infusion system |
CN104114210A (zh) * | 2012-02-17 | 2014-10-22 | 森西勒Pat股份公司 | 液体储存和输送系统 |
US20140025008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Asante Solutions, Inc. | Pump System and Method |
CN106604753A (zh) * | 2014-08-26 | 2017-04-26 | 比格福特生物医药公司 | 输注泵系统和方法 |
CN210096545U (zh) * | 2019-03-14 | 2020-02-21 | 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注射泵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3097A (zh) * | 2021-11-05 | 2022-01-07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癌痛的多功能镇痛治疗装置 |
CN113893097B (zh) * | 2021-11-05 | 2023-08-18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癌痛的多功能镇痛治疗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043332A (en) | Constant flow rate liquid medicament administering device | |
US3942526A (en) | Alarm system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procedure | |
TW202026021A (zh) | 用於輸注泵之偵測組件 | |
US11166660B2 (en) | Dermally affixed device for intravenous access | |
WO2013075622A1 (zh) | 一种注射泵及其驱动系统 | |
CN208877539U (zh) | 一种智能输液泵 | |
EP3815726A1 (en) | Syringe infusion pump | |
US8827976B2 (en) | System for ambulatory drug infusion comprising a filling apparatus for flexible containers, container assembly, and use of a flexible container | |
CN111388795A (zh) | 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移动医疗装置 | |
JPS62503079A (ja) | 圧力検知装置 | |
EP2371408B1 (en) | Liquid drug degasing devise and ambulatory infusion system including a degasing device | |
Raghavendra et al. | Intravenous drip meter & controller | |
CN200998468Y (zh) | 自动报警输液装置 | |
CN207493022U (zh) | 一种可方便、准确监测输液流量的输液系统 | |
EP0975381B1 (en) | Flow indicators for ambulatory infusion | |
CN209548475U (zh) | 一种非悬挂式输液智能监控系统 | |
CN207708264U (zh) | 基于压电的双腔体输液泵及输液装置 | |
CN204932448U (zh) | 一种输液装置 | |
CN117797359B (zh) | 一种透皮给药用注射泵控制系统 | |
CN205460153U (zh) | 静脉输液辅助控制装置 | |
CN222426837U (zh) | 一种新型注射泵 | |
CN205198585U (zh) | 一种电子调速的吊瓶注射器 | |
CN219558317U (zh) | 一种便携式输液泵及储液盒脱落检测装置 | |
JPH07155373A (ja) | 外設ポンプストローク・インジケータ | |
CN114949454B (zh) | 输液报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