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078B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5078B CN111385078B CN201811647479.2A CN201811647479A CN111385078B CN 111385078 B CN111385078 B CN 111385078B CN 201811647479 A CN201811647479 A CN 201811647479A CN 111385078 B CN111385078 B CN 1113850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cell
- quasi
- downlink
- location ind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20411 cell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23402 cel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82 thermal adhesion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80 granular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其中,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辅助小区激活时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跨代发展。为了满足业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包括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各种技术已经被引入到通信系统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之间的通信中使用单载波。当采用载波聚合时,主载波和一个或多个辅助载波可以被使用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中,相比于只使用主载波,可以显著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高低频辅助小区协作的场景下,高频辅助小区可以只用作数据传输分流(offloading),为了节省终端设备功耗,在高频辅助小区无数据传输时,可以去激活高频辅助小区。
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高频辅助小区激活信令后,会进行高频辅助小区的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ous signal/PBCH block,SSB)信号发现和测量。由于高频通信基于模拟窄波束的数据接收和发送,因此终端设备在没有任何波束测量信息的前提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扫描接收SSB信号,直到检测到满足一定信号质量的SSB信号,基于检测到的SSB信号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信息,完成终端设备在高频辅助小区的上下行定时同步、频点同步,完成高频辅助小区激活。当高频辅助小区有多个接收波束时,终端设备决策接收波束的耗时太大,导致辅助小区激活时延过长,降低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如何减小辅助小区激活时延,提升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减小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该辅助小区的激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 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进一步,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该至少一个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该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生成的辅助小区激活信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激活信令,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减小了辅助小区激活时延,提升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激活信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该辅助小区的激活阶段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一波束指示信后的下行物理信道和 /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该至少一个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该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该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该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接收该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和该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该辅助小区的激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该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该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网络设备发送该RRC配置信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或者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或者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支持通信设备接收或发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通信设备中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或者说,该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现有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两种格式;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小区激活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至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三种格式;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小区激活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至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三种格式;
图12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小区激活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 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 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在通信系统100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波束管理过程获得通信较优的一个或多个波束对,波束对为<Bx,B’x>以及<By,B’y>,其中Bx代表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B’x代表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By代表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B’y代表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例如,参见图1,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1和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0为一个波束对,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2和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2为一个波束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0和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1为一个波束对,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1和网络设备的接收波束#2为一个波束对。
在通信系统100中需要终端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10的波束对齐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都能各自朝向多个波束方向,因此进行通信的前提是需要有正确的波束指示。具体来讲,在下行通信中,网络设备需要通知终端设备应该使用什么接收波束接收接下来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或者通知终端设备接下来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是使用什么发送波束发送的。在上行通信中,网络设备需要通知终端设备应该使用什么发送波束发送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或者通知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会使用什么样的接收波束来接收终端发出的信号。比如,在下行传输中,网络设备可以通知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使用发送波束#1进行传输,那么终端设备需要使用接收波束#0进行接收。或者,网络设备使用发送波束#1进行传输,并且通知终端设备使用接收波束#0进行接收。再如,在上行传输中,网络设备可以通知终端设备使用发送波束#0进行传输,那么网络设备将使用接收波束#1进行接收。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知该网络设备使用的接收波束为接收波束#0,从而终端设备需要使用发送波束#0进行传输。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几个术语做简单介绍。
1、波束:波束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beamforming)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可选的,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一个波束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
波束,也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源,可以是指具有能量传输指向性的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能量传输指向性可以指在一定空间位置内,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接收功率,如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等,能量传输指向性也可以指通过该预编码向量接收来自不同空间位置发送的相同信号具有不同的接收功率。同一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不同的设备也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即对应不同的波束,针对设备的配置或者能力,一个设备在同一时刻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同时可以形成一个波束或者多个波束。从发射和接收两个角度出发,波束可以分为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
发射波束:是指通过多天线采用波束成形技术发射具有方向性的波束。
接收波束:是指接收信号的方向上也具有指向性,尽可能指向发射波束的来波方向,以进一步提高接收信噪比并避免用户间的干扰。
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滤波器(spatial filter),或者称空间滤波器(spatialfilter)或空间参数(spatial parameters),发射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发射滤波器,接收波束也可以称为空域接收滤波器。
2、波束配对关系:即,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之间的配对关系,也就是空间发射滤波器与空间接收滤波器之间的配对关系。在具有波束配对关系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之间传输信号可以获得较大的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波束训练来获得波束配对关系。具体地,发送端可通过波束扫描的方式发送参考信号,接收端也可通过波束扫描的方式接收参考信号。具体地,发送端可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在空间形成不同指向性的波束,并可以在多个具有不同指向性的波束上轮询,以通过不同指向性的波束将参考信号发射出去,使得参考信号在发射波束所指向的方向上发射参考信号的功率可以达到最大。接收端也可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在空间形成不同指向性的波束,并可以在多个具有不同指向性的波束上轮询,以通过不同指向性的波束接收参考信号,使得该接收端接收参考信号的功率在接收波束所指向的方向上可以达到最大。
通过遍历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接收端可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结果通过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上报发送端。例如,接收端可以将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较大的部分参考信号资源上报给发送端,如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以便发送端在传输数据或信令时采用信道质量较好的波束配对关系来收发信号。
3、参考信号与参考信号资源:参考信号可用于信道测量或者信道估计等。参考信号资源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的传输属性,例如,时频资源位置、端口映射关系、功率因子以及扰码等,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发送端设备可基于参考信号资源发送参考信号,接收端设备可基于参考信号资源接收参考信号。
本申请中涉及的信道测量也包括波束测量,即通过测量参考信号获得波束质量信息,用于衡量波束质量的参数包括RSRP,但不限于此。例如,波束质量也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简称信干噪比)等参数衡量。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在未作出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涉及的信道测量可以视为波束测量。
其中,参考信号例如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以及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上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CCH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PUCCH-DMRS),上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SCH-DMRS,上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phase noi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 PBCH-DMR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DCCH-DMRS,下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DSCH-DMRS、小区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NR没有),精同步信号 (tim/frequency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LTE没有)等。与此对应地,参考信号资源可以包括CSI-RS资源(CSI-RS resource)、SSB资源(SSB resource)、SRS资源(SRSresource)、TRS资源、DMRS资源、CRS资源、TRS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SB也可以称为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所对应的SSB资源也可以称为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资源(SS/PBCH block resource),可简称为SSB resource。
为了区分不同的参考信号资源,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可对应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例如,CSI-RS资源标识(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SSB资源标识(SSBresource indicator,SSBRI)、SRS资源索引(SRS resource index,SRI)、TRS资源索引(TRSresource index,TRI)、DMRS资源索引(DMRS resource index,DRI)、CRS资源索引(CRSresource index,CRSRI)。
其中,SSB资源标识也可以称为SSB标识(SSB index)。
应理解,上文中列举的参考信号以及相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参考信号来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可能。
4、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简称端口。被接收端设备所识别的发射天线,或者在空间上可以区分的发射天线。针对每个虚拟天线可以配置一个天线端口,每个虚拟天线可以为多个物理天线的加权组合,每个天线端口可以与一个参考信号端口对应。天线端口是逻辑上的概念,一个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一个物理发射天线,也可以对应多个物理发射天线。在这两种情况下,终端的接收机(receiver)都不会去分解来自同一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因为从终端的角度来看,不管信道是由单个物理发射天线形成的,还是由多个物理发射天线合并而成的,这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就定义了这个天线端口,例如,对应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的天线端口即DMRS端口,终端都可以根据这个参考信号得到这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时频资源网格(time/frequency resource grid),有其独自的参考信号。一个天线端口就是一个信道,终端需要根据这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数据解调。
5、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或者称准同位。具有QCL关系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信号中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可用于确定与该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的另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间的参数差小于某阈值。其中,该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时延扩展(delay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时延(averagedelay),平均增益,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s)。其中,空间接收参数可以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平均AOA、AOA扩展、离开角 (angleof departure,AOD)、平均离开角AOD、AOD扩展、接收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送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射波束、接收波束以及资源标识。
其中,上述角度可以为不同维度的分解值,或不同维度分解值的组合。天线端口为具有不同天线端口编号的天线端口,和/或,具有相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和/或频率和/或码域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和/或,具有不同天线端口号在不同时间和/ 或频率和/或码域资源内进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天线端口。资源标识可以包括:CSI-RS资源标识,或SRS资源标识,或SSB资源标识,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上传输的前导序列的资源标识,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的资源标识,用于指示资源上的波束。
在NR协议中,QCL关系可以基于不同的参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类型A(type A):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时延、时延扩展;
类型B(type B):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
类型C(type C):多普勒频移、平均时延;以及
类型D(type D):空间接收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QCL为类型D的QCL。下文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QCL可以理解为类型D的QCL,即,基于空间接收参数定义的QCL。
当QCL关系指类型D的QCL关系时,可以认为是空域QCL。当天线端口满足空域 QCL关系时,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端口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端口之间,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端口和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端口之间的 QCL关系,可以是两个信号具有相同的AOA或AOD,用于表示具有相同的接收波束或发射波束。又例如对于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和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间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与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端口间的QCL关系,可以是两个信号的AOA和AOD具有对应关系,或两个信号的AOD和AOA具有对应关系,即可以利用波束互易性,根据下行接收波束确定上行发射波束,或根据上行发射波束确定下行接收波束。
从发送端来看,如果说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QCL的,则可以是指这两个天线端口的对应的波束方向在空间上是一致的。从接收端来看,如果说两个天线端口是空域QCL的,则可以是指接收端能够在同一波束方向上接收到这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具有对应的波束,对应的波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接收波束、相同的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对应的发射波束(对应于有互易的场景)、与发射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对应于有互易的场景)。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理解为使用相同的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接收或发送信号。空间滤波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天线端口的权值,天线端口的相位偏转,天线端口的幅度增益。
具有空域QCL关系的端口上传输的信号还可以理解为具有对应的波束对连接(beam pair link,BPL),对应的BPL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下行BPL,相同的上行BPL,与下行BPL对应的上行BPL,与上行BPL对应的下行BPL。
因此,空间接收参数(即,类型D的QCL)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接收波束的方向信息的参数。
6、准同位假设(QCL assumption):是指假设两个端口之间是否具有QCL关系。准同位假设的配置和指示可以用来帮助接收端进行信号的接收和解调。例如接收端能假设A端口和B端口具有QCL关系,即可以将A端口上测得的信号的大尺度参数用于B端口上的信号测量和解调。大尺度参数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端口的参数。
7、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状态:可用于指示两种参考信号之间的QCL关系。每个TCI状态中可以包括服务小区的索引(serve cellindex, SCI)、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标识(identifier,ID)和参考信号资源标识,其中,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例如可以为以下至少一项:非零功率(non-zero power,NZP)CSI-RS参考信号资源标识(NZP-CSI-RS-ResourceId)、非零功率CSI-RS导频资源集标识(NZP-CSI-RS-ResourceSetId)或SSB索引(SSB-Index)。
其中,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指的是在波束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所对应的服务小区和BWP。由于在波束训练过程中,网络设备基于不同的参考信号资源通过不同的发射波束发送参考信号,因此通过不同的发射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可以关联不同的参考信号资源;终端设备基于不同的参考信号资源通过不同的接收波束接收参考信号,因此通过不同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关联不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因此,在波束训练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接收波束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可以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 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发射波束的对应关系。通过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便可以建立接收波束和发射波束之间的配对关系。
在此后的通信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所指示的TCI状态确定接收波束,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同一TCI状态确定发射波束。
此外,TCI状态可以是全局配置的。在为不同的小区、不同的BWP配置的TCI状态中,若TCI状态的索引相同,则所对应的TCI状态的配置也相同。7、TCI:可用于指示 TCI状态。
8、TCI:可用于指示TCI状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为终端设备配置TCI状态(TCI state)列表,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消息中的TCI状态增加模式列表 (tci-StatesToAddModList)来为终端设备配置TCI状态列表。该TCI状态列表中可以包括多个TCI状态,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小区中的每个BWP配置最多64个TCI状态。示例性的,TCI的结构如下:
TCI中可以包括多种参数,例如,小区编号,带宽部分编号,参考信号标识,同步信号块标识,准共址(quasi collocation,QCL)类型等。
此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如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激活一个或多个TCI状态。被激活的TCI状态为上述RRC消息所配置的TCI状态列表的一个子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小区中的每个BWP激活最多 8个TCI状态。
此后,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的TCI字段指示一个被选择的TCI状态。该DCI例如可以适用于调度物理下行资源的DCI。
其中,一个TCI状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以及所关联的QCL类型。当QCL关系配置为类型A、或B、或C中的一种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 TCI状态的指示,解调PDCCH或PDSCH。当QCL关系配置为类型D时,终端设备可以知道网络设备使用哪个发射波束发送信号,进而可以根据前文该的信道测量确定的波束配对关系确定使用哪个接收波束接收信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上DCI中的TCI字段来确定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的接收波束。
终端设备基于该TCI状态指示决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或决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其中,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可以是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广播信号解调信号、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ous signal/PBCH block,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signal,CS-RS)、 UE专用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S-R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DMRS),下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中任意一种。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可以是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行随机接入序列,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上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TCI状态中指示的服务小区与被调度用于给终端设备传输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服务小区可以不是同一个服务小区时,如,TCI状态中指示的服务小区为小区#0,所配置的参考信号为NZP-CSI-RS-ResourceId#0,而被调度用于终端设备传输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该TCI状态确定接收波束。TCI状态所指示的NZP-CSI-RS-ResourceId#0的发射波束是小区#0的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例如记作发射波束#0。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小区0#的下行接收波束来确定小区1#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接收服务小区0#的导频资源 NZP-CSI-RS-ResourceId#0的下行接收波束来接收小区#1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服务小区0#的导频资源 NZP-CSI-RS-ResourceId#0的下行接收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例如可以是与接收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接收波束#0波束3dB 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接收束来接收小区#1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根据接收服务小区0#的导频资源 NZP-CSI-RS-ResourceId#0的下行接收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例如可以是与接收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接收波束#0波束3dB 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小区#1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9、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SR):也可以称为上行TCI(uplink TCI,UL TCI)。与上文所介绍的TCI相似,空间关系可以用于确定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该空间关系可以由波束训练确定。用于波束训练的参考信号例如可以是上行参考信号,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也可以是下行参考信号,如上文所列举的SSB或CSI-RS。
每个空间关系可以包括服务小区的索引(ServCellIndex)和参考信号资源标识。其中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例如可以为以下任意一项:下行BWP ID(downlinkBWP ID)和SSB 索引(SSB-Index)、下行BWP ID和非零功率CSI-RS参考信号资源标识 (NZP-CSI-RS-ResourceId),或上行BWP ID和SRS资源标识(SRS-ResourceId)。
其中,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指的是在波束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所对应的服务小区和BWP。一个空间关系用于确定一个发送波束,也就是一个服务小区的索引、一个BWP ID和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可以用于确定一个发射波束。终端设备可以在波束训练的过程中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发射波束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可以在波束训练的过程中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接收波束的对应关系。通过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便可以建立起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之间的配对关系。
在此后的通信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所指示的空间关系确定发射波束,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同一空间关系确定接收波束。
此外,每个空间关系还可以包括功率控制信息。该功率控制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期望的接收功率、路损参考信号和路损补偿参数α。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功率控制信息确定使用怎样的发送功率发送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另外,空间关系可以是全局配置的。在为不同的小区、不同的BWP配置的空间关系中,若空间关系的标识相同,则所对应的空间关系的配置也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空间关系列表,该空间关系列表中可以包括多个空间关系,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小区每个BWP配置最多64个空间关系。
此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如MAC CE)激活一个或多个空间关系。被激活的空间关系为上述RRC消息所配置的空间关系列表的一个子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小区中的每个BWP激活最多8个TCI状态。网络设备通过MAC CE激活空间关系的具体方式与激活TCI状态的具体方式相同,上文中已经对MAC CE激活TCI状态的具体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基于MAC CE的激活,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与至少一个空间关系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具体形式例如可以和上文中表1示出的相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此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如DCI)中的SRI(SRS resource indicator)字段指示一个被选择的空间关系。该DCI例如可以是用于调度上行授权资源(uplinkgrant, UL grant)的DCI。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文该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与至少一个空间关系的映射关系以及相应的SRI确定被选择的空间关系。
与下行TCI相似地,一个空间关系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空间关系指示信息,决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
此外,一个空间关系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以及所关联的空间滤波。例如,当一个空间关系中配置有一个SSB索引,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该SSB索引对应的空间滤波传输信号。其中,与该SSB索引对应的空间滤波器可以是波束训练过程中用于接收该SSB索引所标识的SSB的空间滤波。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DCCH上DCI中的SRI字段来确定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发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间关系中指示的服务小区与被调度用于给终端设备传输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服务小区不是同一个服务小区时,如,空间关系中指示的服务小区为小区#0,所配置的导频资源为小区0#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0#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1#。而被调度用于终端设备传输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该空间关系确定小区1#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发射波束,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接收服务小区0#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0#的下行接收波束来接收小区#1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服务小区0#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0#的下行接收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例如可以是与接收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接收波束#0波束3dB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接收束来接收小区#1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根据发送服务小区0#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0-1#的发送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波束,例如可以是与发送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发送波束#0波束3dB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小区#1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接收服务小区0#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1#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小区#1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服务小区0#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0#的下行接收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例如可以是与接收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接收波束#0波束3dB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小区#1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服务小区0#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0-0#的接收波束#0的方向确定小区#1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波束,例如可以是与接收波束#0主瓣指向角度相同、或与接收波束#0波束3dB宽度覆盖相同或相近,或选择全向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小区#1的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10、小区(cell):小区是高层从资源管理或移动性管理或服务单元的角度来描述的。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可以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且该服务小区可以看作由一定频域资源组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可以替换为服务小区或CC。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服务小区”和“CC”交替使用,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相似地,“服务小区的索引”、“服务小区的标识(ID)”“小区标识(cell ID)”和“CC标识(CCID)”交替使用,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可以网络设备的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小区可以对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例如,小区#1中的网络设备和小区#2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如,基站。也就是说,小区#1和小区#2可以由不同的基站来管理,这种情况下,可以称为小区#1和小区#2共站,或者说,同站。小区#1中的网络设备和小区#2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基站的不同的射频处理单元,例如,射频拉远单元(radioremote unit,RRU),也就是说,小区#1和小区#2可以由同一基站管理,具有相同的基带处理单元和中频处理单元,但具有不同的射频处理单元。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小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一个MCG小区,工作在主频段上,UE用来执行初始连接或者重建连接。
辅助小区(Secondary Cell):如果UE配置了CA功能,在特殊小区之外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小区。
特殊小区(Special Cell):对于双连接操作,特殊小区指MCG的主小区或者SCG的主辅小区,否则,特殊小区为主小区。
主辅小区(Primary SCG Cell):对于双连接操作,主辅小区指UE执行同步重配时发送随机接入的小区。
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对于配置了双连接的UE,一个包含PSCell和其他辅小区的服务小区的子集。
11、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系统支持不同载波单元之间的聚合。将2个或2个以上的载波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的技术可以称为载波聚合。
载波聚合是终端设备特定的,不同终端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CC,每个CC可以对应于一个独立的小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一个CC等同于一个小区。例如,主小区对应主CC(或者称,主载波),可以是为终端进行初始连接建立的小区,或进行RRC连接重建的小区,或是在切换(handover)过程中指定的主小区。辅助小区对应辅CC(或者称,辅助载波),可以是在RRC重配置时添加的,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小区。
对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来说,若未配置载波聚合,则该终端设备有一个服务小区;若配置了载波聚合,则该终端设备可以有多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可以称为服务小区集合。例如,上文该的主小区和辅小区组成了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集合。换句话说,服务小区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或者说,配置了载波聚合的终端可与1个主小区和多个辅助小区相连。
12、跨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网络设备在一个CC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调度另一个CC上的数据传输,即,在另一个CC上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在另一个CC上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DCCH)。更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在一个CC的BWP上发送PDCCH来调度另一个CC上的BWP 的PDSCH或PUSCH的传输。即,控制信道在一个CC上传输,而对应的数据信道在另一个CC上传输。
该PDCCH中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可以通过载波指示域(carrier indicator field,CIF)域指示被调度的CC。即,CIF可以用于指定该PDCCH对应哪个小区的PDSCH/PUSCH资源。
13、带宽部分(BWP):由于NR中同一小区中不同终端设备的发射或者接收能力可能是不同的,系统可以为每个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带宽,这一部分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带宽称为BWP,终端设备在自己的BWP上传输。BWP可以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频域资源,不同的BWP可以占用的频域资源可以部分重叠,也可以互不重叠。不同的BWP占用的频域资源的带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系统可以配置不同的BWP。为了支持不同的业务,不同的BWP可能会支持不同的配置参数(numerology)。其中,numerology是在NR中新引入的一个概念,具体可理解为通信系统所用的一套参数,例如可包括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符号长度、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时隙长度、帧格式等。一个小区可以支持一种或者多种numerology,一个BWP可以支持一种numerology。应理解,这里所列举的numerology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例如,numerology还可包括NR中所能支持的其他粒度的参数。
综上,不同的BWP可能会配置不同的传输带宽(如,BWP包含的RB数不同)、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等。
网络设备在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可以预先为终端设备调度物理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例如PDCCH为终端设备调度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PUSCH。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载波聚合,则网络设备发送PDCCH的CC与传输 PDSCH或PUSCH的CC可能会不同。例如,在CC#0上发送PDCCH,在CC#1上传输 PDSCH或PUSCH,即上文所说的跨载波调度;或者,网络设备发送PDCCH的BWP与传输PDSCH或PUSCH的BWP不同,例如,在CC#0中的BWP#0上发送PDCCH,在 CC#0上的BWP#2上传输PDSCH或PUSCH;或者,网络设备发送PDCCH的CC和BWP 与传输PDSCH或PUSCH的CC也BWP都不同,例如,在CC#0中的BWP#0上发送PDCCH,在CC#1上的BWP#1上传输PDSCH或PUSCH。
以下行传输为例,网络设备会基于每个CC中的每个BWP为终端设备配置激活的TCI状态。例如,网络设备在CC#0中的BWP#0上发送PDCCH,在CC#1上的BWP#1上传输PDSCH。则终端设备可能预先接收到为CC#0中的BWP#0配置的激活的TCI状态以及为CC#1上的BWP#1配置的激活的TCI状态。
例如,为CC#0中的BWP#0配置的激活的TCI状态包括TCI状态0至7,为CC#1 中的BWP#2配置的激活的TCI状态包括TCI状态0、TCI状态4至6。则可以得到表1 和表2的映射关系。其中,表1是配置给CC#0中的BWP#0的映射关系,由于在上文中已经示出,这里不再重复。表2是配置给CC#1中的BWP#1的映射关系,具体如下:
表2
DCI中的3比特TCI字段 | RRC中配置的TCI状态 |
000 | TCI状态0 |
001 | TCI状态4 |
010 | TCI状态5 |
011 | TCI状态6 |
可以看到,当所使用的映射关系不同时,TCI字段所指示的TCI状态也不一定相同。例如,TCI字段为“010”时,在表1中对应TCI状态3,在表2中对应TCI状态5。可以理解,TCI状态3和TCI状态5是基于不同的发射波束和/或接收波束训练得到的,由TCI 状态3和TCI状态5所确定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都有可能是不同的。
14、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或者称为成员载波、组成载波、载波分量等。载波聚合主要是将多个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或者称,成员载波、组成载波、载波等)汇聚成一个具有较大带宽的载波,\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在相同的CC或不同的CC 中。一个CC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BWP组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可以替换为服务小区或CC。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服务小区”和“CC”交替使用,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相似地,“服务小区的索引”、“服务小区的标识(ID)”、“小区标识(cellID)”和“CC标识(CC ID)”交替使用,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15、波束管理资源:指用于波束管理的资源,又可以体现为用于计算和测量波束质量的资源。波束质量包括层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 L1-RSRP),层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layer 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L1-RSRQ) 等。具体的,波束管理资源可以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下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跟踪信号,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下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探测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号等。
16、波束质量:本申请中不限制衡量波束质量的度量指标,可能的指标包括RSRP,BLER,RSRQ,RSSI,SINR,CQI,相关性等。
BLER:Block Error Rate块误码率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参考信号接收强度指示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信号干扰噪声比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号质量指示
17、天线面板(panel):无线通信的信号需要由天线进行接收和发送,多个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可以集成在一个面板(panel)上。一个射频链路可以驱动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天线面板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天线面板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束。天线面板又可表示为天线阵列(antenna array)或者天线子阵列(antenna subarray)。一个天线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子阵列。一个天线面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晶振(oscillator)控制。射频链路又可以称为接收通道和/或发送通道,接收机支路(receiverbranch)等。一个天线面板可以由一个射频链路驱动,也可以由多个射频链路驱动。因此本申请中的天线面板也可以替换为射频链路或者驱动一个天线面板的多个射频链路或者由一个晶振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射频链路。
作为5G标准的第一个版本,Release 15支持作为5G标准的第一个版本,Release15支持两种频率范围:频率范围1(即低频,简称FR1,450MHz-6000MHz)以及频率范围2(即高频,简称FR2,24250MHz-52600MHz)。针对FR1频段和FR2频段,基站使用不同的射频通道。通过高频天线阵列规模较大,输出的模拟波束较窄;而低频天线阵列规模较小,输出的模拟波束较宽。
在高低频协作场景下,高频可以只用作数据传输分流(offloading),当高频没有数据传输时,可以去激活高频辅助小区,配置较长的高频非激活状态测量周期,进而节省终端设备功耗。
在需要高频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通过MAC CE信令下发辅助小区激活信令。基站接收到该激活指令后,基于无线资源RRC配置SSB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ofCommunication,MTC)配置,在相应的时间检测窗内检测SSB信号。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MAC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一种格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一个八位组(Oct, octet)表示8比特(bits)构成的一个字节(byte)。R为预留比特,Ci为激活指示信息,对应RRC配置的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索引,当Ci取值为1时,表示激活相应的CC;当Ci取值为0时,表示去激活对应的CC,i=0,2…7。
具体地,该MAC CE中Ci用于指示各CC是否被激活。每一个Ci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例如,Ci的值可以是1或0。1可以代表CC被选中激活,0可以代表该CC未被选中激活。值为1的Ci最多可以有7个(8个CC,其中一个为主CC,即主小区,一直处于激活状态)。
例如,图2中C1至C7为7个激活指示信息,依次对应7个CC1至CC7,若C1取值为1时,表示激活CC1;若C1取值为0时,表示激活CC1;若C1至C7均取值为1时,则表示激活CC1至CC7。
图3示出了目前技术中MAC CE的另一种格式的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四个八位组(Oct,octet)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格式。该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最多可以配32个激活指示信息,其中C0对应的CC0为主小区,C1至C31对应的CC1至CC31 表示31个辅助小区。
由于激活阶段,网络设备没有为终端设备配置任何准共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需要自己决策接收波束来检测与接收SSB信号,实现辅助小区的上下行同步,完成辅助小区激活。当终端设备装备的多个高频面板时,不同面板可以覆盖多个不同的方向,则在高频辅助小区激活时,需要进行终端设备接收波束扫描,直到找到较好的接收波束成功检测并接收到 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激活,整个激活过程耗时较大。按照现有的时延定义,用户最长需要25个SSB时间测量配置(SSB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s,SMTC)周期才能完成小区发现和接收波束扫描,降低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能够在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减小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延,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图4是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信号传输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4中示出的方法400可以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30。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方法400中的各个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作为执行方法400的执行主体为例,对方法400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方法400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和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
S410,网络设备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
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助小区波束信息。可选地,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该辅助小区的激活阶段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终端设备在该辅助小区的激活阶段采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波束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 或上行信号发送。
可选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可以基于以下原则确定。在直视镜(Line-of-Sight,LOS) 场景下,可认为高低频信道具有一致性,即通过信道测量确定低频接收波束的最佳接收方向后,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接收方向上进行波束扫描,检测并接收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即利用低频信息辅助高频辅助小区的激活。在确定低频最佳接收波束方向后,网络设备可以将指示低频最佳接收方向的接收波束的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携带在高频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中。上行情况与下行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应说明,频率范围1(即低频,简称FR1,450MHz-6000MHz)以及频率范围2(即高频,简称FR2,24250MHz-52600MHz)。
可选地,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TCI状态ID、导频资源集标识RS resource set ID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为TCI状态ID为例,图5至图7分别示出了三种携带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格式。图5示出了N个Oct的MAC CE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格式,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格式相比,图5所示的MACCE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格式中携带了至少一个TCI状态ID,如图5中的TCI状态ID0、TCI状态ID1等。类似地,图6与图3相比较,图6所示的MAC CE 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格式中携带了至少一个TCI状态ID。MAC CE中Ci用于指示各CC 状态是否被激活。每一个Ci可以占用一个比特,TCI状态ID的值对应上文通过RRC消息中的tci-StatesToAddModList配置的TCI状态列表中的第i个TCI状态。终端设备通过查询TCI状态列表,获取该TCI State ID的值相应的TCI状态。由于在波束训练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接收波束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可以维护服务小区的索引、BWP ID以及参考信号资源标识与发射波束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所指示的TCI状态确定接收波束,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同一TCI状态确定发射波束。
可选地,该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组成载波CC的指示信息Ci,至少一个TCI状态ID与该多个CC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多个TCI状态ID与该多个CC一一对应
TCI状态ID与CC按顺序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格式中,按编号大小依次配置CC1与TCI状态ID0对应,CC2与TCI状态ID1,以此类推, CC7与TCI状态ID6对应。
2、激活的CC对应一个TCI状态ID
激活信令中,如果只指示信息C1和C3取值为1,表示只激活C1和C3对应的CC1和CC3,则只配置CC1和CC3所对应的TCI状态ID0和TCI状态ID2。
3、所有CC对应一个TCI状态ID
例如,激活信令中,所有CC都配置TCI状态ID0。当RRC配置的TCI状态列表中存在TCI状态ID0对应的TCI状态信息,则根据该TCI状态信息激活所有的CC;当RRC 配置信令里不存在TCI状态ID0对应的TCI配置信息,例如,TCI状态ID0取-1或其它非法值,则终端设备自主决策接收波束。
4、一组CC对应一个TCI状态ID
例如,激活信令中,激活指示信息C1、C2、C3与C4分别对应的CC1、CC2、CC3及 CC4为一组CC,则这一组CC配置TCI状态ID0。又例如,激活指示信息C1、C3、C5与 C7分别对应的CC为一组CC,则这一组CC配置TCI状态ID1,其余依次按顺序配置TCI 状态ID2、TCI状态ID3等。
其中,该CC分组方式可以为具有相同带宽的CC为一组、具有相同频带的CC为一组、具有相同接收波束的CC为一组或者具有相同发送波束的CC为一组。
具体分组方式还包括其它分组方式,通过RRC显示配置或隐式通知给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说明,上述四种对应关系仅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格式还可以如图7所示,即在每个CC的指示信息预留1bit,配置相应的TCI状态ID。如果该CC的指示信息中不包括相应的TCI 状态ID,则表示终端设备自己决策该CC的接收波束来检测接收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例如,当CC1的指示信息中包括相应的TCI状态ID0,则根据该TCI状态ID0 在TCI状态列表中对应的TCI状态确定接收波束,通过该接收波束检测接收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
应说明,图5至图7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种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格式,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定。
S42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包括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主小区向终端设备发送MAC CE来实现。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生成的辅助小区激活信令之前,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S430,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辅助小区激活。
终端设备接收到激活信令后,可以根据该激活信令中携带的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决策最佳接收波束,并在最佳接收波束的方向上进行波束扫描,接收并检测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终端设备的具体决策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为TCI状态ID时,终端设备接收到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后,根据该激活信令中携带的TCI状态ID决策接收波束,利用TCI状态ID对应的TCI状态确定的接收波束检测接收SSB,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
例如,若当前主小区为低频,辅助小区为高频,该辅助小区激活信令中携带的TCI状态ID对应的TCI状态列表中“TCI-state--->QCL-Info--->referenceSignal”可以为低频SSB 或RS资源,终端设备基于该低频SSB或RS信号最强接收方向,决策高频接收波束集合为该低频信号最强接收方向相同或近似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终端设备在这一个或多个接收波束中检测接收SSB信号,实现辅助小区的激活。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基站的配置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测量,将该CSI测量结果上报网络设备,告知网络设备辅助小区激活成功,进而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基站的配置可以是RRC配置的周期性的CSI-RS上报,也可以是RRC配置并由MAC-CE激活的半持续的CSI-RS上报,也可以RRC配置并由MAC-CE 激活和DCI选择的非周期性的非周期CSI-RS上报。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可选地,辅助小区激活后,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信道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来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和/或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例如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等。如果下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了准共址信息,例如PDCCH TCI,终端可以忽略该配置,而按照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接收下行控制信道。
另外,辅助小区激活后,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二波束指示信后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
终端设备收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与使用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时间时隔,需要考虑波束切换时延、和/或天线面板切换时延、和/或RF通道启动时延等。在这种情况下,在该时间间隔后使用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辅助小区完成激活后到收到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时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也就是说,辅助小区激活后,在未收到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继续使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确定接收和/或发送波束。
在本申请提供的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中,网络设备在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中携带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这样可以在不提升终端设备功耗的前提下,减小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延,进而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业务体验。
目前的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初始接入,主要是通过检测接收SSB信号。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开销,通常设置SSB信号周期较长。在进行波束扫描时,如果一个周期未结束,只有到第二个周期开始时,才能进行下一个波束扫描,导致波束扫描耗时太长。因此,在激活辅助小区时,可以利用检测接收其它参考信号代替检测周期较长的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从而减小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延,降低终端设备的检测功耗,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可以为导频资源集标识。图8是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信号传输的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8所示,图8中示出的方法800 可以包括步骤810至步骤850。下面结合图8详细说明方法800中的各个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作为执行方法800的执行主体为例,对方法800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方法800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和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
S810,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时间提前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相同。
S820,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下行定时相同或TAG相同。
通过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下行定时相同或TAG相同,实现下行定时同步。
S830,网络设备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可以为导频资源集标识(RSresource set ID),其中,该RS可以为零功率(zero power,ZP)CSI-RS、NZP CSI-RS,跟踪参考信号TR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DMRS)或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该辅助小区的激活阶段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
S84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该激活信令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MAC CE向终端设备发送。图9至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MAC CE辅助小区激活信令的格式,它们与图5至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激活信令中携带的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为RS资源集合ID。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该至少一个RS资源集合ID与该激活信令包括的多个CC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和上述TCI状态ID与多个CC的对应关系一致,为了简洁,在此不加赘述。
应说明,该RS资源结合ID关联的参考信号可以为SSB、或RS(NZP CSI-RS、ZP CSI-RS、TRS、DMRS、SRS)资源,为了加快辅助小区激活,该参考信号可以周期性发送、触发式发送或者半静态的发送。具体发送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比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波束快速扫描即可。
另外,该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小区激活信令后,可以显式的或隐式的去激活RS资源集合ID所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显式方式则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去激活信令指示终端设备基于上述参考信号资源去激活。
具体的隐式方法是通过其他信令或通过判断是否满足预定义的条件来决策。下面举例说明:
方法一:协议事先约定好,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小区激活信令后,第一次收到激活辅助小区的CSI测量上报后,会激活上述参考信号资源的发送。
方法二:协议事先约定好,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所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发送。比如,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信令开始到协议定义的最大激活时延结束这段时间内发送。
方法三: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所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只发送一次。比如,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激活信令的第n+k(k>=0)个slot发送一次该参考信号资源。
应理解,上述去激活参考信号资源隐式发送方法仅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850,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辅助小区激活。
在低频信道根据参考信号确定最佳接收波束后,指示最佳接收波束集合对应的RS资源的ID作为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携带在辅助小区的激活指令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激活指令。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激活指令后,根据该RS资源集合ID确定相应的RS资源集合,终端设备根据该RS资源集合检测接收参考信号,完成辅助小区激活。
例如,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后,在RS资源集合ID所指示的时频域资源位置检测并接收相应的参考信号,完成辅助小区激活。
网络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和第一指示信息中的配置信息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该配置指示信息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可选地,辅助小区激活后,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指示确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信道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来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和/或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例如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等。如果下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了准共址信息,例如PDCCH TCI,终端可以忽略该配置,而按照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的接收下行控制信道。
另外,辅助小区激活后,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收到该第二波束指示信后的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波束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波束。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该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小区的激活的方法,用检测接收其它参考信号代替检测接收周期较长的SSB信号,通过持续性地发送参考信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接收波束扫描,减小辅助小区的激活时延,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业务体验。
目前的技术中,在激活辅助小区时,网络设备没有给终端设备配置任何准共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在激活辅助小区时,只能进行盲检,自己决策最佳接收波束,检测接收SSB信号,实现辅助小区激活,这造成辅助小区激活时延过大。在高低频共站址的场景下,由于主小区一般为低频,而主小区只能处于激活状态,不能被去激活。因此,在高低频下行定时相同或TAG相同时,在做高频辅助小区激活时,可以利用高频SSB参考低频的参考信号,利用低频测量辅助实现高频辅助小区的激活。
图12是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信号传输的方法1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2所示,图12中示出的方法1200可以包括步骤1210至步骤1260。下面结合图12详细说明方法1200中的各个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作为执行方法1200的执行主体为例,对方法1200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方法1200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和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
S1210,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配置信令。
该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该SSB资源的准共址QCL 指示信息。
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RRC配置信令后,根据该RRC配置信令指示的准共址指示信息接收该辅助小区的SSB。
例如,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激活信令之前,网络设备通过“CSI-MeasConfig---->csi-SSB-ResourceSetToAddModList---->CSI-SSB-ResourceSet”将SSB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CQI)信息配置给终端设备。
另外,网络设备通过TCI-StateId定义SSB的QCL指示,其中,TCI-StateId所指示的“TCI-state--->QCL-Info--->referenceSignal”可以是低频cell的SSB、或RS(NZP CSI-RS、 ZP CSI-RS、TRS、DMRS、SRS)信号,也可以是高频cell的SSB、或RS(NZP CSI-RS、 ZPCSI-RS、TRS、DMRS、SRS)信号。具体信令如下: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配置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的下行定时相同或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S1220,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该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S1230,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下行定时相同或TAG相同。该步骤可选。
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下行定时相同或TAG相同,实现高低频下行定时相同。
S1240,网络设备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该激活信令格式可以与现有辅助小区激活信令格式相同,具体可参考图2和图3,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25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该激活信令可以通过MAC CE发送给终端设备。
S1260,终端设备根据该激活信令和该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激活。
由于SSB是周期性的,并具有时间偏移量。因此在得到低频定时后,可以知道SSB可能会在哪几个符号上发送,终端设备可以决策接收波束,在SSB发送时去检测并接收 SSB信号,实现辅助小区的激活。
例如,由于RRC配置信令配置高低频TAG相同,则根据SSB周期和当前低频定时可确定SSB在第1个符号至第4个符号内出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在第1个符号至第4 个符号利用接收波束接收检测SSB信号,完成辅助小区激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高低频共站址的场景下,在辅助小区激活之前,通过RRC配置信令配置高低频小区的TAG相同,实现下行定时相同,将低频信道参考信号作为SSB的 QCL参考,基于低频信道的测量辅助终端设备决策高频SSB的接收波束,检测接收SSB 信号,实现辅助小区的激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表示多个对象是不同的。例如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和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只是为了区别出不同的准共址指示信息。而不应该对准共址指示信息本身产生任何影响,上述的第一、第二等不应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制。
还应理解,上述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上述示例,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或者上述任意两种或者任意多种实施例的组合。这样的修改、变化或者组合后的方案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上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未提到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定”、“预先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上文详细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的方法示例。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设备和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下面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
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10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0包括通信单元110、处理单元12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0可以是方法400或800对应的终端设备。
通信单元1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120,用于根据该激活信令进行该辅助小区的激活。
通信装置10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的相应,通信装置1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4至图12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0可以是方法1200对应的终端设备。
通信单元110,用于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该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该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120,用于根据该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
通信装置10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的相应,通信装置1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12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可选地,通信单元110可以是接收器,处理单元120可以是处理器。
参见图14,图14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可应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用于控制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收发信号,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提出的通信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和/或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出的通信装置30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装置30包括处理单元320以及通信单元31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30可以是方法400或800对应的网络设备。
处理单元320,用于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该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
通信单元310,用于发送该激活信令。
装置30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完全对应,装置3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4至图 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30可以是方法1200对应的网络设备。
处理单元320,用于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该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该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通信单元310,用于发送该RRC配置信令。
装置30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完全对应,装置30的相应单元用于执行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
参见图16,图16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网络设备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
网络设备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unit,RRU) 4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基带单元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402。该RRU 4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与图15中的通信单元31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单元401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4011和射频单元4012。可选地,收发单元401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和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可以对应于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通信单元可以对应于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该RRU 4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信息。所述BBU 4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401与BBU 4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402为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与图15中的处理单元32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例如该 BBU(处理单元)402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备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确定承载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的符号的长度。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4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系统,或5G系统),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402还包括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所述存储器4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4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码本等。所述处理器4022 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应理解,图16所示的网络设备40能够实现图4至图12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功能。网络设备40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图16示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仅为一种可能的形态,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形态的网络设备结构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图4至图12所示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图4至图12所示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4至图12所示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4至图12所示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和/或流程。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进一步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数据和/或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或信息进行处理。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操作和/或流程。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进一步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或信息,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数据和/或信息,并对该数据和/或信息进行处理。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以上各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例如,处理器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微处理器设备、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等。处理器可以根据这些设备各自的功能而在这些设备之间分配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控制和信号处理的功能。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的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等。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存储器与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所述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激活信令进行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生成的辅助小区激活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5.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所述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激活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9.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所述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所述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激活信令和所述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11.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所述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所述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RRC配置信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所述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激活信令进行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采用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
采用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所述激活信令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包括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标识、导频资源集标识或空间关系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发送;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激活信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发送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准共址指示信息指示的波束在所述辅助小区进行下行物理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接收,和/或,上行物理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令还包括多个成员载波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准共址指示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成员载波中一个或一组成员载波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所述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所述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辅助小区的激活;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激活信令和所述准共址指示信息进行所述辅助小区的激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信令,所述RRC配置信令包括:同步广播信号块SSB资源信息和所述SSB资源的准共址指示信息;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RRC配置信令;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发送辅助小区的激活信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下行定时相同,和/或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时间提前组TAG相同。
2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7479.2A CN111385078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PCT/CN2019/127468 WO2020135341A1 (zh) | 2018-12-29 | 2019-12-23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EP19905642.5A EP3897046B1 (en) | 2018-12-29 | 2019-12-23 |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US17/360,123 US12262313B2 (en) | 2018-12-29 | 2021-06-28 |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7479.2A CN111385078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078A CN111385078A (zh) | 2020-07-07 |
CN111385078B true CN111385078B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112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47479.2A Active CN111385078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62313B2 (zh) |
EP (1) | EP3897046B1 (zh) |
CN (1) | CN111385078B (zh) |
WO (1) | WO20201353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70796B2 (en) * | 2019-09-04 | 2023-01-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igger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
WO2021087991A1 (en) * | 2019-11-08 | 2021-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 updates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
US11943795B2 (en) * | 2019-11-20 | 2024-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on default beam per component carrier group |
US11864036B2 (en) * | 2020-02-04 | 2024-01-0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1362723B2 (en) * | 2020-05-15 | 2022-06-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
US11606762B2 (en) * | 2020-07-17 | 2023-03-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level sleep mode |
US11889464B2 (en) * | 2020-07-21 | 2024-0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liable paging and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with repetition |
CN116134864A (zh) * | 2020-08-07 | 2023-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1934837B (zh) * | 2020-08-07 | 2024-1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处理、发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339793A (zh) * | 2020-09-29 | 2022-04-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067697A1 (zh) * | 2020-09-30 | 2022-04-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发trs激活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WO2022082678A1 (zh) * | 2020-10-22 | 2022-04-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辅小区激活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20220131669A1 (en) * | 2020-10-22 | 2022-04-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
CN116114287B (zh) * | 2020-11-27 | 2024-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US20240063979A1 (en) * | 2020-12-29 | 2024-02-22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beam ind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WO2022151127A1 (zh) * | 2021-01-14 | 2022-07-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信息上报与接收方法及装置 |
EP4256746A4 (en) * | 2021-01-14 | 2024-09-11 | Apple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with 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
WO2022165747A1 (en) * | 2021-02-05 | 2022-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indication for non-serving cell information |
EP4404488A4 (en) * | 2021-09-18 | 2024-10-23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TEMPORARY REFERENCE SIGNAL,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6171623A (zh) * | 2021-09-24 | 2023-05-26 | 苹果公司 | 基于跨分量载波参考信号的辅小区激活 |
US20240356706A1 (en) * | 2021-09-30 | 2024-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 indications |
CN116418471A (zh) * | 2021-12-30 | 2023-07-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损参考信号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7119431A (zh) * | 2022-05-16 | 2023-11-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辅小区SCell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19072983A (zh) * | 2022-05-18 | 2024-12-03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7279002A (zh) * | 2022-06-15 | 2023-1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选择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17859356A (zh) * | 2022-08-09 | 2024-04-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激活辅小区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397023B (zh) * | 2022-08-15 | 2024-06-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40098530A1 (en) * | 2022-09-21 | 2024-03-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imary cell beam-based secondary cell beam indication |
US20240106617A1 (en) * | 2022-09-23 | 2024-03-28 | Apple Inc. | Tci indication based continuation of multiple-cell activation |
WO2024216457A1 (en) * | 2023-04-17 | 2024-10-24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Device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
CN118921677A (zh) * | 2023-05-08 | 2024-11-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 激活辅小区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4543A (zh) * | 2011-05-02 | 2014-05-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新激活的辅助小区上禁止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05333A (zh) * | 2014-03-24 | 2016-11-0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激活和去激活多个辅助小区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370290A (zh) * | 2017-09-20 | 2018-08-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同步块的指示及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2625B (zh) * | 2012-11-07 | 2017-11-2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于载波聚合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EP3217701B1 (en) * | 2014-11-06 | 2020-12-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US10477457B2 (en) * | 2016-11-03 | 2019-1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upport ultra-wide bandwidth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
TWI679907B (zh) * | 2017-09-20 | 2019-12-1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系統中波束決定的方法和設備 |
US10567145B2 (en) * | 2018-01-05 | 2020-02-18 | Ofinno, Llc | Beam reports with multiple cells |
US11490334B2 (en) * | 2018-09-19 | 2022-11-01 | Ofinno, Llc | Power sa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11647479.2A patent/CN111385078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23 WO PCT/CN2019/127468 patent/WO2020135341A1/zh unknown
- 2019-12-23 EP EP19905642.5A patent/EP3897046B1/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8 US US17/360,123 patent/US1226231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4543A (zh) * | 2011-05-02 | 2014-05-2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新激活的辅助小区上禁止探测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105333A (zh) * | 2014-03-24 | 2016-11-0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激活和去激活多个辅助小区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370290A (zh) * | 2017-09-20 | 2018-08-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同步块的指示及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97046A1 (en) | 2021-10-20 |
EP3897046A4 (en) | 2022-02-23 |
WO2020135341A1 (zh) | 2020-07-02 |
EP3897046B1 (en) | 2024-10-16 |
CN111385078A (zh) | 2020-07-07 |
US20210329546A1 (en) | 2021-10-21 |
US12262313B2 (en) | 2025-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5078B (zh) | 一种辅助小区激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11737082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US11910218B2 (en) | Beam repor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10809321B (zh) |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
US11445484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72963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asymmetric transmit/receive | |
US1163766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867094B (zh) |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11107630B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KR102298575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채널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US20220286251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and terminal therefor | |
CN110971359B (zh) |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指示波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294891B (zh) | 一种天线面板及波束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 |
EP3780471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reception | |
CN111918416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20240179593A1 (en) | Beamforming for dynamic cell switching | |
CN113840375B (zh) | 用于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3051188A1 (zh) | 分组管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0913476B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2051940A1 (en) |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control indicator state activat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ansmission | |
KR20240047695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교차 링크 간섭을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484133A (zh) | 一种指示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023127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 |
WO2023044771A1 (en) | Beam failure recovery with uplink antenna panel sel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