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
(定子的构造)
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0(旋转电机200)的构造。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轴线方向”是指沿着定子芯10(转子150)的旋转轴线(附图标记O)(Z方向)的方向(参照图1)。另外,“周向”是指定子芯10的周向(A1方向、A2方向)。另外,“径向内侧”以及“内径侧”是指朝向定子芯10的中心的方向(B1方向)。另外,“径向外侧”以及“外径侧”是指朝向定子芯10之外的方向(B2方向)。
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200具备转子150。在转子150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永久磁铁(未图示)。
另外,定子100具备定子芯10。定子芯10配置为与转子150在径向对置。另外,在定子芯10设置有多个(例如48个)槽11。另外,在邻接的槽11之间设置有齿部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线圈20包含与三相对应的三个线圈30(U相)、线圈40(V相)以及线圈50(W相)。U相的线圈3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U相的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另外,V相的线圈4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V相的第一线圈部41、第二线圈部42、第三线圈部43以及第四线圈部44。另外,W相的线圈50包含相互并联连接的W相的第一线圈部51、第二线圈部52、第三线圈部53以及第四线圈部54。而且,U相的线圈30、V相的线圈40以及W相的线圈50被Y接线。此外,之后叙述线圈20的具体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线圈20通过波状卷绕扁平导线21而构成。此外,在图3中示出U相的线圈30的第一线圈部31以及第二线圈部32。波状卷绕而成的线圈20包含:多个槽收容部22,它们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收容于槽11;以及线圈端部23,其连接多个槽收容部22彼此。而且,配置于定子芯10的状态的线圈20具有如下结构,即,与一个槽收容部22对应的部分以从轴线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的方式配置于一个槽11内之后,与线圈端部23对应的部分以沿着定子芯10的端面10a的方式跨越,与其他槽收容部22对应的部分在与一个槽11不同的其他槽11以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的方式配置于槽11内。此外,扁平导线21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导线”的一个例子。
另外,第一线圈部31以及第二线圈部32各自的端部与动力线24连接。从动力线24供给交流电。
而且,如图4所示,U相的线圈30、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以组合成笼状的状态配置于定子芯10。
此外,U相的线圈30、V相的线圈40以及W相的线圈50具有相同结构。因此,以下,说明U相的线圈30。
如图5以及图6所示,U相的线圈30配置于48个槽11之中的第一(以下将第几中的“第”记为“#”)、#2、#7、#8、#13、#14、#19、#20、#25、#26、#31、#32、#37、#38、#43以及#44的槽11。这里,#1以及#2的槽11、#7以及#8的槽11、#13以及#14的槽11、#19以及#20的槽11、#25以及#26的槽11、#31以及#32的槽11、#37以及#38的槽11、#43以及#44的槽11分别构成由在周向相邻的两个槽11构成的组60。
而且,第一线圈部31(参照图7)、第二线圈部32(参照图8)、第三线圈部33(参照图9)以及第四线圈部34(参照图10)分别配置为在周向上跨越由相邻的两个槽11构成的一个组60和由配置于从一个组60分离了规定的槽11的位置的相邻的两个槽11构成的其他组60。
另外,将多个槽11中的相邻的两个槽11中的周向的一侧的槽设为第一槽(例如#1),将周向的另一侧的槽设为第二槽(例如#2),将配置于从第一槽向周向的另一侧分离规定的槽的位置的槽11设为第三槽(例如#7),将与第三槽的周向的另一侧相邻的槽11设为第四槽(例如#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一线圈部31包含在周向上配置为跨越第一槽(#1等)和第三槽(#7等)的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以及配置为跨越第二槽(#2等)和第四槽(#8等)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
另外,如图8所示,第二线圈部32包含在周向上配置为跨越第一槽(#1等)和第三槽(#7等)的一侧线圈部分32a以及32c、以及配置为跨越第二槽(#2等)和第四槽(#8等)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2b以及32d。
另外,如图9所示,第三线圈部33包含在周向上配置为跨越第一槽(#7等)和第三槽(#13等)的一侧线圈部分33a以及33c、以及配置为跨越第二槽(#8等)和第四槽(#14等)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3b以及33d。
另外,如图10所示,第四线圈部34包含在周向上配置为跨越第一槽(#7等)和第三槽(#13等)的一侧线圈部分34a以及34c、以及配置为跨越第二槽(#8等)和第四槽(#14等)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4b以及34d。
另外,设置有在周向配置为跨越构成组60的相邻的两个槽11中的一侧的槽11彼此的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参照图7)、32a以及32c(参照图8)、33a以及33c(参照图9)、34a以及34c(参照图10)、和配置为跨越构成组60的相邻的两个槽11中的另一侧的槽11彼此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参照图7)、32b以及32d(参照图8)、33b以及33d(参照图9)、34b以及34d(参照图10)。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U相的第一线圈部31包含匝编号由1~4表示的一侧线圈部分31a,该一侧线圈部分31a配置为跨越两个槽11中的一侧(A1方向侧)的#1、#7、#13、#19、#25、#31、#37以及#43的槽11彼此。此外,图7~图10的实线的箭头是指连接槽收容部22彼此的线圈端部23在轴线方向配置于定子芯10的一侧。另外,图7~图10的虚线的箭头是指连接槽收容部22彼此的线圈端部23在轴线方向配置于定子芯10的另一侧。另外,箭头的方向是指卷绕扁平导线21的方向(电流流动的方向)。即,第一线圈部31从A1方向侧朝向A2方向侧卷绕有扁平导线21。另外,在图7中在槽11内记载的1~16的数字表示第一线圈部31的匝编号。例如,数字“1”表示第一线圈部31的第一匝,数字“2”表示第一线圈部31的第二匝。
另外,U相的第一线圈部31包含匝编号由5~8表示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b,该另一侧线圈部分31b配置为跨越两个槽11中的另一侧(A2方向侧)的#2、#8、#14、#20、#26、#32、#38以及#44的槽11彼此。另外,U相的第一线圈部31包含匝编号由9~12表示的一侧线圈部分31c,该一侧线圈部分31c配置为跨越两个槽11中的一侧(A1方向侧)的#1、#7、#13、#19、#25、#31、#37以及#43的槽11彼此。另外,U相的第一线圈部31包含匝编号由13~16表示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d,该另一侧线圈部分31d配置为跨越两个槽11中的另一侧(A2方向侧)的#2、#8、#14、#20、#26、#32、#38以及#44的槽11彼此。此外,与匝编号1相当的第一线圈部31的部分与动力线24(图7的向下的箭头)连接,与匝编号16相当的第一线圈部31的部分与中性线25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各自配置为,在槽11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不同,并且跨越槽11彼此(跨越第一槽和第三槽、以及跨越第二槽和第四槽)。具体而言,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各自配置为,在槽11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扁平导线21在径向上的厚度t的程度,并且跨越槽11彼此。
例如,在由匝编号1~4表示的一侧线圈部分31a中,匝编号1的部分在#1的槽11中配置于最外径侧的位置,并且在#7的槽11中配置于从最外径侧向内径侧移动了扁平导线21的厚度t的位置。之后,一侧线圈部分31a在#13的槽11中配置于最外径侧的位置,在#19的槽11中配置于从最外径侧向内径侧移动了扁平导线21的厚度t的位置。并且,一侧线圈部分31a在#25的槽11中配置于最外径侧的位置,在#31的槽11中配置于从最外径侧向内径侧移动了扁平导线21的厚度t的位置。另外,一侧线圈部分31a在#37的槽11中配置于最外径侧的位置,在#43的槽11中配置于从最外径侧向内径侧移动了扁平导线21的厚度t的位置。
此外,由匝编号5~8表示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b、由匝编号9~12表示的一侧线圈部分31c以及由匝编号13~16表示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d也和一侧线圈部分31a相同地配置为,在槽11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扁平导线21在径向上的厚度t的程度,并且跨越槽11彼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线圈部分和另一侧线圈部分设置为数量彼此相同。具体而言,在第一线圈部31中,设置有两个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和两个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而且,在槽11内,一侧线圈部分和另一侧线圈部分在径向交替配置。具体而言,一侧线圈部分31a、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一侧线圈部分31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d在构成组60的相邻的槽11中从外径侧朝向内径侧依次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分别配置为以彼此相等的六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例如,在一侧线圈部分31a中,与匝编号1对应的部分配置为从#1的槽11跨越至#7的槽11(六间距)。另外,在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中,与匝编号5对应的部分配置为从#2的槽11跨越至#8的槽11(六间距)。
而且,在第一线圈部31中,一侧线圈部分和另一侧线圈部分切换的部分配置为以与六间距间隔不同的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具体而言,从一侧线圈部分31a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1b切换的部分31e(从匝编号4向匝编号5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3的槽11(第三槽)跨越至#2的槽11(第二槽)(即,七间距间隔)。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1b向一侧线圈部分31c切换的部分31f(从匝编号8向匝编号9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4的槽11(第四槽)跨越至#1的槽11(第一槽)(即,五间距间隔)。另外,从一侧线圈部分31c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1d切换的部分31g(从匝编号12向匝编号13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3的槽11(第三槽)跨越至#2的槽11(第二槽)(即,七间距间隔)。即,对于第一线圈部31,七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两个,五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一个。
此外,由于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的结构与第一线圈部31大致相同,所以以下说明与第一线圈部31的不同点。
如图8所示,在第二线圈部32中,在构成组60的两个槽11中,从外径侧朝向内径侧依次配置有另一侧线圈部分32b(匝编号17~20)、一侧线圈部分32a(匝编号21~24)、另一侧线圈部分32d(匝编号25~28)以及一侧线圈部分32c(匝编号29~32)。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2b向一侧线圈部分32a切换的部分32e(从匝编号20向匝编号21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4的槽11跨越至#1的槽11(即,五间距间隔)。另外,从一侧线圈部分32a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2d切换的部分32f(从匝编号24向匝编号25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3的槽11跨越至#2的槽11(即,七间距间隔)。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2d向一侧线圈部分32c切换的部分32g(从匝编号28向匝编号29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44的槽11跨越至#1的槽11(即,五间距间隔)。即,对于第二线圈部32,七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一个,五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两个。
第三线圈部33(参照图9)以及第四线圈部34(参照图10)与第一线圈部31以及第二线圈部32不同,从A2方向侧朝向A1方向侧卷绕有扁平导线21。即,在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和在第一线圈部31以及第二线圈部32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不同(是相反方向)。
如图9所示,在第三线圈部33中,在构成组60的两个槽11中,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依次配置有一侧线圈部分33a(匝编号33~36)、另一侧线圈部分33b(匝编号37~40)、一侧线圈部分33c(匝编号41~44)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3d(匝编号45~48)。另外,从一侧线圈部分33a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3b切换的部分33e(从匝编号36向匝编号37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7的槽11跨越至#2的槽11(即,五间距间隔)。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3b向一侧线圈部分33c切换的部分33f(从匝编号40向匝编号41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8的槽11跨越至#1的槽11(即,七间距间隔)。另外,从一侧线圈部分33c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3d切换的部分33g(从匝编号44向匝编号45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7的槽11跨越至#2的槽11(即,五间距间隔)。即,对于第三线圈部33,七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一个,五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两个。
如图10所示,在第四线圈部34中,在构成组60的两个槽11中,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依次配置有另一侧线圈部分34b(匝编号49~52)、一侧线圈部分34a(匝编号53~56)、另一侧线圈部分34d(匝编号57~60)以及一侧线圈部分34c(匝编号61~64)。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4b向一侧线圈部分34a切换的部分34e(从匝编号52向匝编号53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8的槽11跨越至#1的槽11(即,七间距间隔)。另外,从一侧线圈部分34a向另一侧线圈部分34d切换的部分34f(从匝编号56向匝编号57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7的槽11跨越至#2的槽11(即,五间距间隔)。另外,从另一侧线圈部分34d向一侧线圈部分34c切换的部分34g(从匝编号60向匝编号61切换的部分)设置为从#8的槽11跨越至#1的槽11(即,七间距间隔)。即,对于第四线圈部34,七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两个,五间距间隔的部分设置有一个。
如上述所述,在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各自中,一侧线圈部分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各设置有两个,并且在构成组60的两个槽11中,一侧线圈部分和另一侧线圈部分在径向交替配置。由此,由于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的结构相同,所以能够减少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中的电阻之差。其结果是,能够减少(防止)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中的循环电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线圈部31中,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通过配置为使配置于定子芯10的全部第一槽(#1、#13、#25、W37)和全部第三槽(#7、#19、#31、#43)在定子芯10的一周交替排列而构成。另外,另一侧线圈部分31b以及31d通过配置为使配置于定子芯10的全部第二槽(#2、#14、#26、#38)和全部第四槽(#8、#20、#32、#44)在定子芯10的一周交替排列,并且配置于槽11中的从配置有一侧线圈部分31a以及31c的部分在径向偏移的位置而构成。此外,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也具有相同结构。
接下来,说明线圈20的具体结构。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线圈20包含多个第一分段导体71和多个第二分段导体72。第一分段导体71包含配置于定子芯10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Z1方向侧)并且向中心轴线方向的另一侧(Z2方向侧)延伸的一对第一脚部71a。一对第一脚部71a的长度彼此不同,第一分段导体71具有大致J字形状。另外,第二分段导体72包含配置于定子芯10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并且向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的一对第二脚部72a。一对第二脚部72a的长度彼此不同,第二分段导体72具有大致J字形状。而且,如图13所示,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段导体71各自的第一脚部71a的前端部侧的第一面71b和设置于多个第二分段导体72各自的第二脚部72a的前端部侧的第二面72b在槽11内接合。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如以下那样的效果。此外,以下主要说明U相的线圈(30)的效果,但V相的线圈(40)以及W相的线圈(50)的效果也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通过波状卷绕导线(21)而构成。这里,配置于定子芯(10)的波状卷绕的导线(21)具有如下结构,即,以从轴线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的方式配置于一个槽(11)内之后,以沿着定子芯(10)的端面(10a)的方式跨越而在与一个槽(11)不同的其他槽(11)以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的方式配置于槽(11)内。而且,在波状卷绕中,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导线(21)的配置多次,遍及定子芯(10)的整周配置有导线(21)。即,在波状卷绕中,由于能够比同芯卷绕减少跨越并列连接的其他同相的线圈(20、30、40、50)的次数,所以能够抑制定子(100)的中心轴线方向或者径向的长度增大。另外,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分别包含在周向配置为跨越第一槽和第三槽的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配置为跨越第二槽和第四槽的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由此,与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各自仅跨越构成组(60)的相邻的两个槽(11)的一侧的第一槽(第三槽)或者仅跨越周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槽(第四槽)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在线圈的位置相对于磁极的中心的关系(平衡)上产生偏差。其结果是,由于能够减少在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中产生循环电流,所以能够减少噪声、振动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中心轴线方向或者径向的定子(100)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减少由线圈(30)内的循环电流引起的噪声、振动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各自配置为,在槽(11)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不同,并且跨越槽(11)彼此(跨越第一槽和第三槽或者跨越第二槽和第四槽)。如果这样构成,由于能够在槽(11)中将其他线圈部分配置于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的在内径侧或者外径侧退避的部分,所以能够容易将第一线圈部(31)~第四线圈部(34)的各自的线圈部分配置于槽(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配置为,在槽(11)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导线(21)在径向上的厚度t的程度,并且跨越槽(11)彼此。如果这样构成,对于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而言,与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比导线(21)的厚度t大的距离的程度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线圈部分彼此交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配置为以彼此相等的第一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第一槽和第三槽)。另外,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配置为以彼此相等的第一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第二槽和第四槽)。而且,在第一线圈部(31)、第二线圈部(32)、第三线圈部(33)以及第四线圈部(34)各自中,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切换的部分(31e~31g、32e~32g、33e~33g、34e~34g)配置为以与第一间距间隔不同的第二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这里,由于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切换的部分(31e~31g、32e~32g、33e~33g、34e~34g)是配置线圈部分的槽(11)从周向的一侧向另一侧(或者从另一侧向一侧)切换的部分,所以与配置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的第一间距间隔不同。因此,通过将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切换的部分(31e~31g、32e~32g、33e~33g、34e~34g)配置为以与第一间距间隔不同的第二间距间隔跨越槽(11)彼此(第三槽和第二槽或者第四槽和第一槽),能够容易连接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设置为数量彼此相同。如果这样构成,不同于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的数量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的数量不同的情况,能够平衡良好地配置第一线圈部(31)~第四线圈部(34)各自的线圈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在槽(11)内,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在径向交替配置。如果这样构成,由于不同于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仅偏向槽(11)的内径侧或者仅偏向外径侧配置的情况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仅偏向槽(11)的内径侧或者仅偏向外径侧配置的情况,所以能够平衡良好地配置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因此能够更加减少循环电流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设置有与三相对应的三个线圈(30、40、50)。如果这样构成,在具有三相的线圈(30、40、50)的定子(100)中,能够减少由线圈(30、40、50)内的循环电流引起的噪声、振动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线圈(30、40、50)由波状卷绕的扁平导线(21)构成。如果这样构成,由于扁平导线(21)在槽(11)中的槽满率比较高,所以能够使槽(11)的槽满率比较高,并且能够减少由线圈(30、40、50)内的循环电流引起的噪声、振动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设置于多个第一分段导体(71)各自的第一脚部(71a)的前端部侧的第一面(71b)和设置于多个第二分段导体(72)各自的第二脚部(72a)的前端部侧的第二面(72b)在槽(11)内接合。如果这样构成,与在槽(11)之外接合第一分段导体(71)和第二分段导体(72)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线圈端部(23)的中心轴线方向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述,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通过配置为使配置于定子芯(10)的全部第一槽和全部第三槽在定子芯(10)的一周交替排列而构成,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通过配置为使配置于定子芯(10)的全部第二槽和全部第四槽在定子芯(10)的一周交替排列,并且配置于槽(11)中的从配置有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的部分在径向偏移的位置而构成。如果这样构成,能够防止一侧线圈部分(31a、31c、32a、32c、33a、33c、34a、34c)和另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交叉。
[变形例]
此外,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在全部点例示,不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一侧线圈部分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各自配置为,在槽中,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扁平导线的厚度的程度,并且跨越槽彼此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一侧线圈部分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也可以配置为,在内径侧和外径侧交替地使径向的位置相差扁平导线的厚度以外的距离的程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在定子芯设置有三相的线圈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定子芯设置有三相以外的相的线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在各相的线圈中并列设置有四个线圈部(第一~第四线圈部),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各相的线圈中并列设置有四个以外的四的倍数的多个线圈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四个线圈部(第一~第四线圈部)各自以十六匝卷绕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四个线圈部(第一~第四线圈部)各自也可以以十六匝以外的四的倍数的多匝卷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线圈由扁平导线构成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线圈也可以由圆线等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一侧线圈部分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配置为以五间距间隔跨越槽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一侧线圈部分以及另一侧线圈部分配置为以五间距以外的间隔跨越槽。
附图标记说明:
10…定子芯;11…槽;20、30、40、50…线圈;21…扁平导线(导线);31、41、51…第一线圈部;31a、31c、32a、32c、33a、33c、34a、34c…一侧线圈部分;31b、31d、32b、32d、33b、33d、34b、34d…另一侧线圈部分;31e~31g、32e~32g、33e~33g、34e~34g…(切换的)部分;32、42、52…第二线圈部;33、43、53…第三线圈部;34、44、54…第四线圈部;60…组;71…第一分段导体;71a…第一脚部;71b…第一面;72…第二分段导体;72a…第二脚部;72b…第二面;100…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