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028A - 一种轨道交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7028A CN111287028A CN202010125262.6A CN202010125262A CN111287028A CN 111287028 A CN111287028 A CN 111287028A CN 202010125262 A CN202010125262 A CN 202010125262A CN 111287028 A CN111287028 A CN 1112870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track plate
- fixing holes
- section
- target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2—Ballastless track, e.g. concrete slab trackway, or with asphalt lay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00—General structure of permanent way
- E01B2/003—Arrangement of tracks on bridges or in tunne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2—Grating or flooring for bridges; Fastening railway sleepers or tracks to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包括简支梁段、连续梁段、多个墩台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简支梁段以及所述连续梁段上均包括有铺设在所述墩台上的梁体、铺设在所述梁体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和/或所述连续梁段对应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为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可有效防止轨道板上拱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砟轨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以上,超过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纵连板式轨道结构是国内设计时速350km/h高速铁路线路上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正线总里程4852km,约占高铁无轨道总里程的30%。
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受轨道板端部板间接缝连接状态、砂浆层黏结状态、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经过长期研究,纵连板式轨道结构在外界复杂荷载作用下,各组成部件以及层间和相邻板间接缝位置会产生各种病害。在众多病害中,宽窄接缝损伤、层间离缝开裂和轨道板上拱是Ⅱ型板的典型病害,尤其是夏季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板上拱病害,它是目前CRTSⅡ型板式轨道最为突出的病害之一。轨道板上拱病害的发生破坏了整体轨道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线路的不平顺,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给养护维修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可有效的防止上拱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包括简支梁段、连续梁段、多个墩台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简支梁段以及所述连续梁段上均包括有铺设在所述墩台上的梁体、铺设在所述梁体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和/或所述连续梁段对应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为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连续四块所述轨道板中,与所述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固定孔;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钻四个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连续梁段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连续四块所述轨道板中,与所述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与第四块所述轨道板的远离所述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的N块所述轨道板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N≥1。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梁段的两个相邻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的间距为L;
当40m≤L<70m,N=1;当70m≤L<100m,N=2;当100m≤L<200m,N=3;当200m≤L,N=4。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距离所述轨道板的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中轴线205±5mm;和/或,所述固定孔距离所述轨道板上的挡肩166.6±5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轨道板的板面存在角度A,85°≤A≤95°。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板及所述支撑层包括钢筋,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钢筋错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锚栓包括销钉以及包裹在所述销钉外侧的包裹层。
进一步地,所述销钉为碳合金,所述销钉的表面采用粉末渗锌防腐工艺处理;和/或,所述包裹层为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销钉直径为Φ27±10mm,长度为350±10mm。
进一步地,所述销钉包括对应所述轨道板的上段、对应所述砂浆层的中段以及对应所述支撑层的下段,所述中段为光滑柱体,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销钉包括有对中环,所述对中环设置在所述下段远离所述上段的底端。
本申请的一种轨道交通,通过有效分析,确定目标位置,为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或者为所述连续梁段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通过目标位置的两侧的轨道板上的固定孔,在薄弱地段对应轨道板的目标位置分别植入化学锚栓,从而加强轨道板、砂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的连接,提高轨道板的整体稳定性,最终有效控制轨道板的上拱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处的放大剖视图,其中,销钉未剖出内部结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化学销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梁段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化学销钉;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孔数量为八个;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孔数量为六个;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孔数量为四个。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至7所示,轨道交通包括简支梁段(未标出)以及连续梁段(未标出),多个墩台1以及多个化学锚栓60,简支梁段以及连续梁段上均包括有铺设在墩台1上的梁体2、铺设在梁体2上的支撑层3、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4,以及黏合在支撑层3与轨道板4之间的砂浆层6。
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和/或连续梁段对应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为目标位置;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连续相邻至少四块轨道板4上均设置有固定孔5。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目标位置的任一侧,是指的沿轨道交通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中的一侧。
固定孔5贯穿轨道板4以及砂浆层6并延伸到支撑层3,化学锚栓60设置在固定孔5中,从而有效加强轨道板4、砂浆层6以及支撑层3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轨道板4的整体稳定性,防止轨道板4上拱。
化学锚栓60通常包括销钉61以及包裹在销钉61外侧的包裹层62,包裹层62为植栓胶材料固化后形成。
轨道交通的具体的植栓方法如下:
S10、确定目标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热胀冷缩,连续梁段两端具有活动的支座位置及相邻的简支梁段存在较大的相对位移,由此,会引起铺设的轨道板4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附加力,进而导致该处的轨道板4受到挤压上拱;因此,目标位置可为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
除此以外,当连续梁段的跨度较大时,相邻两个墩台1之间的梁体2的中部向下产生弯矩,而在墩台1的墩顶位置,由于梁体2协调变形在端部产生负弯矩使得墩台1上的轨道板4形成上拱;因此,目标位置可为连续梁段对应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
需要理解的是,连续梁段对应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均为相对薄弱地段,容易发生轨道板4上拱变形。在同一个轨道交通中,既可能在连续梁段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发生轨道板4上拱变形,也可能在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发生轨道板4上拱变形,还有可能在两处均发生轨道板4上拱变形,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以解决轨道板4上拱变形的问题。
S20、在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相邻各四块轨道板4上钻出固定孔5。
靠近目标位置的轨道板4上的固定孔5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目标位置的轨道板4上的固定孔5的数量;以确保从作为相对薄弱地段的目标位置逐渐过渡到其他地段,固定孔5在目标位置数量相对较多,并随着轨道板4与目标位置距离的远离,逐渐的减少轨道板4上固定孔5的数量,有效的防止轨道板4上拱。
根据目标位置的不同,对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四块轨道板4予以8点植栓、6点植栓或者4点植栓,对应到本步骤中即为打出对应数量的固定孔5以供后续步骤植入锚栓。
如图1至图7所示,固定孔5总体上要对称,确保轨道板4两侧受力均衡。即轨道板4的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要有等数量的固定孔5,而在轨道板4的任意一端的固定孔5应当相对于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具体地,在轨道板4的一端,可设置固定孔5距离轨道板4的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中轴线为C,C=205±5mm,设置固定孔5距离轨道板4上的挡肩41为D,D=166.6±5mm。
具体地,对于轨道板4的一端有多个固定孔5,例如一端的固定孔5数量为4个,固定孔5可两个为一排,构成两排,首排与轨道板4的一端边缘距离设置为E,E=300±5mm,相邻两排之间的间距可以为F,F=650±5mm,也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轨道板4的一端的固定孔5为单数,则单独留一个固定孔5成排,例如一端的固定孔5数量为3个,则固定孔5两个为一排,并与轨道板4的一端边缘距离设置为300±5mm,剩余的固定孔5则单独成一排,相邻两排之间的间距可以采用395±5mm,也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适当调整;需注意的是,单独成一排的固定孔5应当设置在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中轴线上,以保证对称分布。
以上这么设置的好处在于,对于标准的轨道板4而言,长宽均是一定的,标准宽度为2550mm,标准厚度为200mm,标准长度为6450mm,固定孔5可以直接参照打孔,简化现场施工人员的设计过程,简化流程。
此外,钻取固定孔5的过程中,应采用无震动钻孔设备及专用钻头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时必须严格控制钻孔位置和钻孔深度,钻孔后立即将固定孔5内杂物清除,以确保孔内洁净和干燥。
如图2所示,固定孔5应当与轨道板4垂直设置,通常要求满足固定孔5的中心线与轨道板4的板面存在角度A,85°≤A≤95°,以确保形成锚栓后的固定效果。
S30、在固定孔5中灌注植栓胶材料,以形成包裹层62。植栓胶材料需为适应开裂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粘结剂,例如,包裹层62可为环氧树脂层。植栓胶材料应满足规范对于开裂混凝土中后锚固的相关要求,并能在轨道板4或支撑层3产生裂缝的情况下,保证锚栓有效工作。植栓完成并植栓胶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为了确保植栓胶材料的性能,应当在环境温度条件为20~30℃下实施本步骤。
S40、在固定孔5中植入销钉61以配合植栓胶材料形成化学锚栓60;由此,在薄弱地段合理的布置化学锚栓60,从而将轨道板4、砂浆层6与支撑层3固定,最终防止轨道板4上拱变形。为了确保植栓胶材料的性能,应当在环境温度条件为20~30℃下实施本步骤。
本申请的一种轨道交通,通过有效分析,确定目标位置;并在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所述轨道板上钻出固定孔,从而在薄弱地段对应轨道板的目标位置分别植入化学锚栓60,有效加强轨道板4、砂浆层6以及支撑层3之间的连接,提高轨道板的整体稳定性,最终控制轨道板的上拱变形。
现有技术中针对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的上拱整治方法,通常采用一些特制的限位扣压装置,限制轨道板的变形。但轨道板扣压装置影响了轨道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容易受到现场施工条件和场地限制,也往往存在局部的应力集中,进而容易导致轨道板的局部破损,出现二次病害;此外,由于限位装置暴露在大气中,受天气如雨水、高温等的影响较大,存在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扣压装置,由于与轨道交通结合紧密,外露部分小,美观大方,且先与轨道施工,受现场施工条件和场地限制小,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得应力有效分散,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以下再提供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以及图5至图7所示;
确定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为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
在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各四块轨道板4中,与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轨道板4a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固定孔5;通过轨道板4在建筑施工时预留的八个钢筋头作为固定点,配合第一块轨道板4a上的八个固定孔5植入化学锚栓60。
与第一块轨道板4a相邻的第二块轨道板4b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固定孔5。
与第二块轨道板4b相邻的第三块轨道板4c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固定孔5,其中,第三块轨道板4c与第二块轨道板4b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
与第三块轨道板4c相邻第四块轨道板4d上对称地钻四个固定孔5,其中,第四块轨道板4d与第三块轨道板4c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
固定孔5贯穿轨道板4以及砂浆层6并延伸到支撑层3,并在固定孔5内植入化学锚栓60,以确保从作为相对薄弱地段的目标位置逐渐过渡到其他地段,有效的防止轨道板4上拱。
具体地植栓步骤如下:
S10、确定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为简支梁段与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
S21、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各四块轨道板4中,在与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轨道板4a上对称地钻八个固定孔5。
S22、在与第一块轨道板4a相邻的第二块轨道板4b上对称地钻八个固定孔5。
S23、在与第二块轨道板4b相邻的第三块轨道板4c上对称地钻六个固定孔5。
S24、在与第三块轨道板4c相邻的第四块轨道板4d上对称地钻四个固定孔5。
S21-S24步骤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调整顺序;可以理解的是,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第四块轨道板4d、第三块轨道板4c、第二块轨道板4b、第一块轨道板4a依次引用前者,但仅仅是为了表述相对位置更清晰,这四块轨道板4是事实存在且相对位置清楚,因此上述的引用不会构成必须先在第一块轨道板4a上钻取固定孔5后才能进行第二块轨道板4b的钻取。在任意轨道板4上钻取固定孔5并不存在先后因果关系,可以是先钻取第四块轨道板4d上的四个固定孔5然后钻取第一块轨道板4a上的八个固定孔5,也可以先钻取目标位置一侧的第四块轨道板4d,然后再钻取目标位置另一侧的第四块轨道板4d,只要能确保目标位置的两侧的共计八块轨道板4中钻取合适数量的固定孔5即可。
S30、在固定孔5中灌注植栓胶材料。
S40、在固定孔5中植入销钉61以配合植栓胶材料形成化学锚栓60。
实施例二,如图1、图2、图4、图6以及图7所示,
目标位置为连续梁段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
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四块轨道板4中,与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轨道板4a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固定孔5。
与第一块轨道板4a相邻的第二块轨道板4b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固定孔5。
与第二块轨道板4b相邻的第三块轨道板4c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5,其中,第三块轨道板4c与第二块轨道板4b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
与第三块轨道板4c相邻的第四块轨道板4d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5,其中,第四块轨道板4d与第三块轨道板4c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
具体地植栓步骤如下:
S10、确定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为连续梁段的墩台1的中心位置。
S25、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四块轨道板4中,在与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轨道板4a上对称地钻六个固定孔5。
S26、在与第一块轨道板4a相邻的第二块轨道板4b上对称地钻六个固定孔5。
S27、在与第二块轨道板4b相邻的第三块轨道板4c上对称地钻四个固定孔5。
S28、在与第三块轨道板4c相邻的第四块轨道板4d上对称地钻四个固定孔5。
同理,S25-S28步骤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调整顺序,在此不再赘述。
S30、在固定孔5中灌注植栓胶材料.
S40、在固定孔5中植入销钉61以配合植栓胶材料形成化学锚栓60。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与第四块轨道板4d的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的N块轨道板4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5,N≥1,从而方便植入化学锚栓60以进一步改善连续梁段大跨度的情况下的防止上拱变形。
具体地,在相邻两个墩台1之间的梁体2的中部适当的植入化学锚栓60,从而有效防止梁体2的中部产生向下弯矩,进而有效防止墩台1上对应到目标位置的轨道板4形成上拱。
根据连续梁段的跨度可以适当的给N取值1-4不等;一般来说,连续梁段的两个相邻墩台1的中心位置的间距为L;
当40m≤L<70m,N=1;
当70m≤L<100m,N=2;
当100m≤L<200m,N=3;
当200m≤L,N=4。
需注意的是,理论上跨墩台1中心的为两块轨道板4搭接处,但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误差,会出现跨墩台1中心为一块轨道板4,此时,应根据轨道板4分别处于两侧的相对长短决定其划归哪一侧,但用于植栓的轨道板4的总数量保持不变,同样取8+2N块板。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轨道板4及支撑层3包括钢筋,固定孔5与钢筋错开布置。在钻取固定孔5之前,可使用探测设备探测轨道板4及支撑层3的钢筋;探测设备可以是雷达或者金属探测器。固定孔5与钢筋错开避让,可避免钻取固定孔5的时候钻断轨道板4及支撑层3的钢筋导致结构刚度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销钉61应采用高强度和高耐疲劳性能的合金钢制成,例如可为碳合金,具备足够的抗剪和抗拔能力,且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保证锚固结构的疲劳寿命。销钉61的表面采用粉末渗锌防腐工艺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销钉61通常直径为Φ27±10mm,长度为350±10mm,对应的,固定孔5的直径可为Φ32±10mm,深度为400±10mm;其中,销钉61通常位于轨道板4内的150mm,砂浆层内30mm,支撑层内170mm,误差不超过±10mm,以确保销钉61的插入到位。此外,销钉61包括对应轨道板4的上段61a、对应砂浆层6的中段61b以及对应支撑层3的下段61c;由此,理论上可得出下段61c的长度为170mm,中段61b的长度为30mm,上段61a的长度为150mm。
当然,由于可能现场存在施工误差,所以在植栓前需实地测量确定各个轨道板4的放样尺寸,对于砂浆层6厚度大于30mm的区段,固定孔5及销钉61的长度应加上实际砂浆层厚度再减去理论的30mm。具体地,若砂浆层6厚度的厚度为50,则固定孔5的理论深度为400mm,实际钻孔深度为400+50-30=420mm。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上段61a和/或下段61c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纹路61d,以增强摩擦力,进而确保销钉61可以通过包裹层62与固定孔5形成强大的握裹力;但是,中段61b对应的砂浆层6正好处于轨道板4与支撑层3交界的位置,有较大的剪切应力,将中段61b设置为光滑柱体,以确保销钉61较好的抗剪切性能。
此外,销钉61包括有对中环(未标出),对中环设置在下段61c远离上段61a的底端,保证销钉61在植入过程中,植栓胶材料能均匀分布在销钉61和固定孔5的孔壁间,以提供可靠粘结力。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包括简支梁段、连续梁段、多个墩台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简支梁段以及所述连续梁段上均包括有铺设在所述墩台上的梁体、铺设在所述梁体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
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和/或所述连续梁段对应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为目标位置;
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
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目标位置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简支梁段与所述连续梁段交界的大梁缝位置;
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连续四块所述轨道板中,与所述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固定孔;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八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钻四个所述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连续梁段的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
所述目标位置的任一侧的连续四块所述轨道板中,与所述目标位置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与第四块所述轨道板的远离所述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的N块所述轨道板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N≥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梁段的两个相邻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的间距为L;
当40m≤L<70m,N=1;
当70m≤L<100m,N=2;
当100m≤L<200m,N=3;
当200m≤L,N=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植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距离所述轨道板的沿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中轴线205±5mm;
和/或,所述固定孔距离所述轨道板上的挡肩166.6±5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轨道板的板面存在角度A,85°≤A≤9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板及所述支撑层包括钢筋,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钢筋错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包括销钉以及包裹在所述销钉外侧的包裹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为碳合金,所述销钉的表面采用粉末渗锌防腐工艺处理;
和/或,所述包裹层为环氧树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直径为Φ27±10mm,长度为350±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包括对应所述轨道板的上段、对应所述砂浆层的中段以及对应所述支撑层的下段,所述中段为光滑柱体,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纹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交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包括有对中环,所述对中环设置在所述下段远离所述上段的底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5262.6A CN111287028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轨道交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5262.6A CN111287028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轨道交通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7028A true CN111287028A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2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25262.6A Pending CN111287028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轨道交通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87028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20731A1 (de) * | 1996-05-23 | 1997-11-27 | Strabag Hoch Und Ingenieurbau | Feste Fahrbahn für schienengebundene Fahrzeuge auf Brück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EP1310596A1 (fr) * | 2001-11-07 | 2003-05-14 | Alstom |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e voie ferrée sur une dalle de béton et selle provisioir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
CN2758309Y (zh) * | 2005-01-07 | 2006-02-15 | 中铁八局集团成都桥梁工厂 |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 |
CN103952952A (zh) * | 2014-05-13 | 2014-07-30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 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离缝整治方法 |
CN107401091A (zh) * | 2017-09-19 | 2017-11-28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360306A (zh) * | 2018-05-02 | 2018-08-03 |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Crtsⅱ型轨道板植筋锚固系统销钉和销钉组件 |
CN108914714A (zh) * | 2018-08-20 | 2018-11-30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装配方法 |
CN208455372U (zh) * | 2017-12-14 | 2019-02-01 | 天津市奥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固定装置 |
CN109403159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张跃 | 一种无砟轨道结构 |
-
2020
- 2020-02-27 CN CN202010125262.6A patent/CN1112870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20731A1 (de) * | 1996-05-23 | 1997-11-27 | Strabag Hoch Und Ingenieurbau | Feste Fahrbahn für schienengebundene Fahrzeuge auf Brück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EP1310596A1 (fr) * | 2001-11-07 | 2003-05-14 | Alstom |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e voie ferrée sur une dalle de béton et selle provisioir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
CN2758309Y (zh) * | 2005-01-07 | 2006-02-15 | 中铁八局集团成都桥梁工厂 |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 |
CN103952952A (zh) * | 2014-05-13 | 2014-07-30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 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离缝整治方法 |
CN109403159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张跃 | 一种无砟轨道结构 |
CN107401091A (zh) * | 2017-09-19 | 2017-11-28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08455372U (zh) * | 2017-12-14 | 2019-02-01 | 天津市奥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固定装置 |
CN108360306A (zh) * | 2018-05-02 | 2018-08-03 |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Crtsⅱ型轨道板植筋锚固系统销钉和销钉组件 |
CN108914714A (zh) * | 2018-08-20 | 2018-11-30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装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90322B (zh) | 一种剪力连接件、含该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603029U (zh) | 一种剪力连接件及含该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 | |
CN104652293B (zh) | 一种用于加固psc连续箱梁桥的斜拉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652242B (zh) | 一种用于加固psc连续箱梁桥的吊杆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Tadros et al. | Rapid replacement of bridge decks | |
CN108708273A (zh) | 一种分块式桥面板湿接缝连接形式 | |
WO2003023144A1 (fr) | Structure de voie pour transport a grande vitesse | |
CN101368374B (zh) | 一种将旧简支梁桥转变为连续梁桥的先张方法 | |
CN103614975A (zh) | 针对失效后的装配式空心板梁铰缝的剪力键加固方法 | |
CN106499211B (zh) | 新增挑梁框架包钢锚拉法结构 | |
CN104652244B (zh) | 一种用于加固psc连续箱梁桥的悬索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9972499A (zh) | 一种中小跨度简支公路桥梁中间无缝伸缩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287028A (zh) | 一种轨道交通 | |
CN108729335B (zh) | 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0965700A (zh) | 采用栓钉、环氧砂浆以及螺栓连接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216108142U (zh) | 空心板梁抗剪加固装置 | |
CN111155450A (zh) | 连续梁负弯矩区承载力的钢丝绳加固系统及方法 | |
KR20000007940A (ko) | 교량상부구조의 연속화공법 | |
CN111287027A (zh) | 一种轨道交通结构 | |
CN214613536U (zh) | 一种适合山区大跨斜拉桥的板桁组合主梁 | |
KR20240060816A (ko) | 복합 rcc 데크 및 압축 응력된 포물선형 바닥 현재 언더슬렁 개방형 웹 스틸 교량 상부구조 | |
CN212294310U (zh) | 一种钢混组合桥梁面板湿接缝构造 | |
CN211849013U (zh) | 连续梁负弯矩区承载力的钢丝绳加固系统 | |
CN209211274U (zh) | 一种有砟轨道正交异形板铁路桥结构 | |
CN215329286U (zh) | 一种可适应深埋伸缩缝的钢混组合梁端横梁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