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0847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00847A CN111200847A CN201811365827.7A CN201811365827A CN111200847A CN 111200847 A CN111200847 A CN 111200847A CN 201811365827 A CN201811365827 A CN 201811365827A CN 111200847 A CN111200847 A CN 1112008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dom access
- access channel
- message
- channel resource
- candidate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8—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源网络设备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连接态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是由网络提供的,即网络控制终端设备切换到哪个目标小区和如何进行切换。
为了指导终端设备合理地进行切换,网络需要衡量终端设备所处的无线环境。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终端设备基于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当测量事件触发条件满足后,终端设备将测量结果上报给源基站。源基站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判决,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执行接纳控制,若允许,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回复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源基站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给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消息,控制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终端设备收到切换消息后,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以获取到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值以及上行传输资源,在该上行传输资源上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通信系统中切换消息能否成功发送,依赖于源小区的服务链路质量,质量恶劣的服务链路会导致切换消息发送失败,切换失败会影响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高频场景下)中,信道质量快速衰减,终端设备的快速移动或物体的遮挡都会导致切换消息发送失败;或由于测量、切换准备的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切换消息发送失败(源基站准备发送切换消息时,无线链路质量已经变的很差)。
因此,如何以较低的资源开销提高切换的成功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以较低的资源开销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在该方面中,终端设备根据源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在该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从而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有上述多种,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合理地选择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波束信号阈值;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在满足所述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将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其中,当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时,所述波束为满足所述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
在该实现方式中,优先将属于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的、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切换成功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进行随机接入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
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确定出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将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时,确定出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将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切换成功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进行随机接入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
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并且,没有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从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所属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中获取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将获取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每个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前导码索引和第一时频资源;和/或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是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包括: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通过所述第一波束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以及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在该实现方式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对候选目标小区的多个波束进行了分组,给同一个波束组内的不同的波束分配相同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给不同的波束组内的不同的波束分配不同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并且终端设备根据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将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通知目标网络设备,从而使目标网络设备可以在该目标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从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以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在该方面中,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从而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通过明确的预留指示信息,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通过明确的预留指示信息,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确定为哪些候选目标小区或哪些波束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以提高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自主性,合理地预留资源。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发送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有上述多种,源网络设备可以合理地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以及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在该方面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的预留指示信息,根据该预留指示信息合理地预留资源,从而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的明确的预留指示信息,可以合理地预留资源,从而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在该实现方式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的明确的预留指示信息,合理地预留资源,从而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其中,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相应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属于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以及相应的波束的测量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当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时,为所述第一消息中所指示的属于所述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所有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者,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当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且所述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时,为所述至少一个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确定为哪些候选目标小区或哪些波束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从而可以提高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自主性,合理地预留资源。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发送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有上述多种,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进行分组,得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分别分配对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考虑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能要为很多波束分配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按照波束组分配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
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是按照波束组分配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终端设备根据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将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第一波束的波束标识通知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使目标网络设备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
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每个第七消息是所述第六消息的响应消息,每个第七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不同;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八消息,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八消息的上行传输资源包含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其中一个第七消息中,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八消息使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是按照波束组分配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终端设备根据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目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出该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的波束组,目标网络设备通过该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每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含不同的上行传输资源,根据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上行传输资源,可以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波束。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
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十消息,每个第十消息是所述第九消息的响应消息,每个第十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
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是按照波束组分配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终端设备根据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在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该第一波束的标识,可以使目标网络设备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通信芯片等)或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动作的单元或者模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上述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单元,比如输入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用户设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发射/接收器或发射/接收机。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其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通信芯片等)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中的相应动作的单元模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上述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单元,比如输入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发送/接收器(也可以称为发送/接收机)。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中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给出了本申请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100(仅示出1个)以及与网络设备10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
网络设备100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200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网络设备、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TRP)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200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上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提高切换的鲁棒性,考虑条件切换的机制以降低切换失败率,即在源小区的链路质量还较好时,源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发送消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重配置消息,该消息中携带触发真正切换的条件。终端设备收到该消息后判断触发切换条件是否满足,一旦满足,终端设备切换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目标小区。源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发送该消息前,源网络设备与若干候选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条件切换准备,即源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专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资源或者为终端设备分配公共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由于提前分配了专用的RACH资源,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然而,提前分配RACH资源,如果该RACH资源最后没有得到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在条件切换场景下,假设若干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均提前分配/预留了专用的RACH资源,终端设备在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判断触发切换的条件是否满足,由于触发真正切换的条件可能长时间或一直不满足,即使条件满足,终端设备最终也只会切换至唯一确定出的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这样一来,会造成提前分配/预留的专用RACH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合理预留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条件切换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传统的切换场景或者其他需要合理预留资源以避免资源浪费的场景。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波束(beam)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源,可以指具有能量传输指向性的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并且,该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能够通过索引信息进行标识,所述索引信息可以对应配置终端的资源标识(identity,ID),比如,所述索引信息可以对应配置的SSB的标识或者资源;也可以对应配置的CSI-RS的标识或者资源;也可以是对应配置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标识或者资源。可选地,所述索引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波束承载的信号或信道显示或隐式承载的索引信息。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可以指通过该预编码向量对所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经过该预编码处理的信号具有一定的空间指向性,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接收功率,如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等;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也可以指通过该预编码向量接收来自不同空间位置发送的相同信号具有不同的接收功率。可选地,同一通信装置(比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不同的设备也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即对应不同的波束。针对通信装置的配置或者能力,一个通信装置在同一时刻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同时可以形成一个波束或者多个波束。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其中:
S101、源网络设备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对应的,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消息。
通过S101,源网络设备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切换准备。
可选地,在进行切换准备前,即在S101之前,终端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邻区的小区标识、邻区的小区信号质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可选的,所述测量报告还可以包括属于邻区的波束的标识、波束的信号质量(例如,RSRP或RSRQ)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测量报告中的波束的标识可以按照对应的波束的信号质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该波束的标识可以是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索引(index)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索引。
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中携带的各邻区的标识以及各邻区下的波束的信号质量,确定出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不同的候选目标小区可能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或不同的网络设备),且决定请求为哪些候选目标小区或者候选目标小区下的哪些波束分配/预留RACH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消息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如条件切换请求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消息,如切换请求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可选的,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UE的上下文信息。例如,该UE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配置(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config,RRM-config)、UE的无线接入能力信息、安全参数、无线承载配置、以及源小区的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1,SIB1)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测量报告中包括cell1/cell2/cell3/cell4/cell5的小区标识(小区标识可以是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或CGI)和各个小区的小区信号质量,以及cell1下的beam1/beam2/beam3的波束的标识,cell2下的beam4/beam5的波束的标识,cell3下的beam6/beam7的波束的标识,cell4下的beam8的波束的标识,cell5下的beam9的波束的标识,测量报告中还可能包括beam1-beam9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假设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确定出的候选目标小区为cell1/cell2/cell3/cell4,其中cell1和cell2和cell4都属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cell3属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B。
根据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可以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或小区粒度的。以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为例,如果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一条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所有的属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的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例如,该第一消息中包括候选目标小区cell1、候选目标小区cell2和候选目标小区cell4的小区标识;如果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三条第一消息,每一条第一消息中包括一个属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的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例如,一条第一消息中包括cell1的小区标识,一条第一消息中包括cell2的小区标识,一条第一消息中包括cell4的小区标识。可以理解的是,源网络设备给其他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方式与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的方式类似。
可选地,该预留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专用RACH资源;不预留专用RACH资源但预留公共RACH资源;不预留专用RACH资源且不预留公共RACH资源。需要说明的是,预留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上述任一种信息,下面以指示预留专用RACH资源为例进行描述。该预留指示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或小区粒度的,或波束粒度的。
在实现方式A1中,该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该第一消息除了包括预留指示信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在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情况下,预留指示信息又可以包括实现方式B1~B3:
实现方式B1: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即该预留指示信息适用于第一消息所指示的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各个候选目标小区,其中,所述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是多个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中的一个。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一个预留指示信息、所有的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属于所述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各个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标识。该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预留与上述各个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二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波束是指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的属于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波束标识包括SSB index或CSI-RS index。其中,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可以是二进制值(例如,“0”表示不预留专用RACH资源,“1”表示预留专用RACH资源)、或布尔值(例如,“False”表示不预留专用RACH资源,“True”表示预留专用RACH资源)或其他形式,本实施例不局限于此。该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中包括一个预留指示信息,则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该预留指示信息后,预留与第一消息包括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二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针对第一消息所包括的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各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指示是否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以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为例。假设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且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则第一消息中携带一个预留指示信息。该第一消息除了包括cell1、cell2和cell4的小区标识,还包括cell1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1、beam2和beam3的波束标识;并且还包括cell2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4和beam5的波束标识;且还包含cell4的第二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括beam8的波束标识。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第一消息后,假设预留指示信息指示为cell1、cell2和cell4的第二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为beam1、beam2、beam3、beam4、beam5及beam8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现方式B2:预留指示信息为小区粒度的。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确定出的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三波束的波束标识,以及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相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的个数与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中包括的候选目标小区的个数相等。针对第一消息中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包括一个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预留与该小区的第三波束关联的预留专用RACH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波束是指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的属于该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波束标识包括SSBindex或CSI-RS index。则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后,预留与第三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针对第一消息所包括的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某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指示是否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以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为例,若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且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的,假设源网络设备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为cell1、cell2和cell4的第三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则第一消息中携带三个预留指示信息,分别对应cell1、cell2和cell4。第一消息除了包括cell1、cell2和cell4的小区标识,还包含cell1的第三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1、beam2和beam3的波束标识;并且还包含cell2的第三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4和beam5的波束标识,并且还包含cell4的第三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8的波束标识。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cell1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1的beam1-3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cell2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2的beam4-5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cell4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4的beam8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第一消息后,分别预留与属于cell1、cell2和cell4的第三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即分别预留与beam1-5及beam8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若源网络设备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为cell1和cell4的第三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但不需要为cell2的第三波束预留,则第一消息除了包括cell1和cell4的小区标识,还包含cell1和cell4的第三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cell1的beam1、beam2和beam3的波束标识,且包含cell4的beam8的波束标识。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cell1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1的beam1-3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cell4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4的beam8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第一消息后,分别预留与属于cell1和cell4的第三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即分别预留与beam1-3及beam8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如下表3所示:
表3
实现方式B3:预留指示信息是波束粒度的。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候选目标小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波束。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波束的波束标识,至少一个第四波束所属的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与至少一个第四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相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的个数与至少一个第四波束中包括的波束的个数相等,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波束所属的候选目标小区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针对第一消息包括的每个波束,都分别采用预留指示信息进行指示,指示是否预留与所述第四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波束是指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的波束,波束标识包括SSB index或CSI-RS index。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含与某个候选目标小区的第四波束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则该候选目标小区所属的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后,预留与该第四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
以源网络设备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间的请求为例,若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且预留指示信息是波束粒度的。若源网络设备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为cell1的beam1-2以及cell2的beam4预留专用RACH资源,则第一消息中包含三个预留指示信息,分别对应beam1、beam2和beam4。第一消息包括cell1和cell2的小区标识,还包含cell1的beam1和beam2的波束标识,并且还包含cell2的beam4的波束标识。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beam1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1的beam1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beam2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1的beam2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对应beam4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2的beam4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第一消息后,分别预留与beam1、beam2、beam4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如下表4所示:
表4
在实现方式A2中,该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候选目标小区。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为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下的某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RACH资源。可以理解,针对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中的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会发送多个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的数目和该多个候选目标小区包括的小区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某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该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则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情况下,预留指示信息又包括实现方式C1和C2:
实现方式C1: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的。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属于该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五波束的波束标识,以及一个预留指示信息。即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为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五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是对应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源网络设备给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五波束是指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的属于该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波束标识包括SSB index或CSI-RS index。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一个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则第一候选网络设备接收到该预留指示信息后,预留与该第三候选目标小区的第五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
以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为例,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且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的。若源网络设备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为cell1、cell2的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则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两条第一消息。其中,一条第一消息中除了包括cell1的小区标识、一个预留指示信息,还包含cell1的第五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1、beam2和beam3的波束标识。该第一消息中包含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1的beam1-3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另一条第一消息中除了包括cell2的小区标识、一个预留指示信息,还包含cell2的第五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包含beam4和beam5的波束标识,该第一消息中包含的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2的beam4-5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这两条第一消息后,分别为cell1的beam1-3以及cell2的beam4-5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这两条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分别如下表5和表6所示:
表5
表6
实现方式C2:预留指示信息是波束粒度的。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六波束的波束标识,至少一个第六波束所属的第四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与至少一个第六波束中的每一个波束相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所述预留指示信息的个数与至少一个第六波束中包括的波束的个数相等,所述第四候选目标小区属于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是对应第四候选目标小区的,源网络设备给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六波束是指包括在测量报告中的属于第四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波束标识包括SSB index或CSI-RS index。针对该第一消息包括的属于第四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第六波束,则该第一消息包括与至少一个第六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与至少一个第六波束中的每个第六波束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第六波束对应的预留指示信息后,预留与该第六波束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
以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第一消息为例,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且预留指示信息是波束粒度的。若源网络设备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分别预留与cell1的beam1和beam2、cell2的beam4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则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两条第一消息,其中,一条第一消息中除了包括cell1的小区标识,还包含cell1的beam1和beam2的波束标识,该第一消息中包含两个预留指示信息,一个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1的beam1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另一个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1的beam2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发送的另一条第一消息中除了包括cell2的小区标识,还包含cell2的beam4的波束标识,该第一消息中包含一个预留指示信息,该预留指示信息指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预留与cell2的beam4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A收到这两条第一消息后,分别预留与cell1的beam1和beam2以及cell2的beam4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例如,这两条第一消息包括的内容的格式可以分别如下表7和表8所示:
表7
表8
当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公共RACH资源或不预留任何RACH资源时,与上述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专用RACH资源的方式类似。所不同的是,当预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公共RACH资源时,如果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或小区粒度的,第一消息可以包含预留指示信息、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但不包含波束的标识;如果预留指示信息是波束粒度的,第一消息可以包含预留指示信息、候选目标小区的小区标识、波束标识。
可选地,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预留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信号门限值: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相应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属于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以及相应的波束的测量结果。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当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时,为所述第一消息中所指示的属于所述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所有波束预留专用RACH资源;或者,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当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且所述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时,为所述至少一个波束预留专用RACH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候选目标小区和第二候选目标小区可以是上述第一消息中所指示的候选目标小区中的任一个。
具体实现中,第一消息中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候选目标小区下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波束的信号质量中的至少一种。该RACH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中可选地包括小区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X和/或波束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Y。如果该RACH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中包括的是小区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X,则第一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消息中的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或者等于X的候选目标小区下的波束(即第一消息中包含的属于该候选目标小区的所有波束)分配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如果该RACH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中包括小区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X和波束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Y,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为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或等于X的候选目标小区下的波束信号质量高于或等于Y的波束(即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满足这些条件的至少一个波束)分配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如果该预留指示信息中包括的是波束级的信号质量门限值Y,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或者等于Y的波束分配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源网络设备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候选目标小区下的波束的信号质量,确定为哪些小区下的哪些波束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该种方式,提高了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自主性,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S102、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对应的,源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收到第一消息后,进行切换的准备。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预留指示信息,进行专用RACH资源和/或公共RACH资源的分配/预留。即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留指示信息,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进行专用RACH资源和/或公共RACH资源的分配/预留。
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RACH资源的预留结果包括:1)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提供的UE上下文信息,为UE分配专用RACH资源;或者2)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提供的UE上下文信息,为UE分配公共RACH资源;或者3)源网络设备没有提前将UE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显然,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不为UE分配专用或者公共RACH资源。
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RACH资源的指示信息。其中,触发切换条件包括进行小区切换的信号质量阈值。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具体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该触发切换条件和RACH资源的指示信息可携带在请求确认消息中。该请求确认消息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如条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消息,如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该专用RACH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回复的请求确认消息中。
可选地,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S103、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消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源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后,以透传的方式将该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传递给终端设备。
具体地,源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可能是一个新的RRC消息,例如,条件切换消息或包括条件切换配置信息的RRC重配置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RRC消息,如携带ReconfigurationWithSync信元的RRC重配置消息或者携带移动性控制信息信元(mobility control info)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或者也可以具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该第二消息中包括触发切换条件和RACH资源的指示信息。触发切换条件包括触发真正切换的条件配置信息。例如,以A3事件为例,当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一定的偏移值时,真正切换的条件满足,该候选目标小区可以作为目标小区。另一例,以A5事件为例,当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阈值(threshold)1,且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threshold2时,真正切换的条件满足,该候选目标小区可以作为目标小区。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例如,无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CFRA)资源)信息,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前导码(preamble)索引和第一时频资源;和/或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以及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标识(例如,SSBindex或CSI-RS index);以及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波束信号阈值。其中,专用/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可以是资源本身,或者是资源的索引或编号或其他形式,资源的索引或编号与资源存在对应关系。可选地,该波束信号阈值也可以是源网络设备在其它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是协议预定义的,在此不作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明确地指示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是可选的,可以通过第二消息中包括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或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间接地或隐含地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即当第二消息中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时,则表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是为终端设备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当第二消息中包括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时,则表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是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当第二消息中既未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也未包括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时,则表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是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S10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进行随机接入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终端设备收到第二消息后,判断触发切换条件是否满足。例如,以A3事件为例,当某候选目标小区满足触发切换条件(即该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一定的偏移值)时,终端设备确定该小区为目标小区。
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从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中,根据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波束,进而将与目标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所述目标波束属于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是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在满足所述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将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所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资源;其中,当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时,所述波束为满足所述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
可选的,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可以确定出存在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将所述公共随机接入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可选的,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并且,没有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可以从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所属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中获取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将所述获取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例如,终端设备将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cell1确定为目标小区(候选目标小区cell1所属的网络设备即为目标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基于对该目标小区(即cell1)下的波束的测量,确定信号质量高于或等于波束信号阈值且配有CFRA资源的波束为终端设备需要监听RAR的波束,与该波束关联的CFRA资源为发起随机接入的RACH资源。具体的,又例如,终端设备测得cell1的SSB2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且SSB2配有CFRA资源(第二消息中包含有与SSB2关联的CFRA资源,例如,包含与SSB2关联的前导码索引preamble0以及与SSB2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则终端设备将与SSB2关联的CFRA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RACH资源,即将与SSB2关联的preamble0以及与SSB2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RACH资源。终端设备需要监听通过SSB2发送的RAR。
需要说明的是,当将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则为预留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当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则为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并且,没有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存在时,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则为终端设备从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所属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中获取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S105、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当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为预留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前导码(preamble)索引和第一时频资源,则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当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为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则终端设备从协议定义的若干preamble中选择出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preamble,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该preamble。仍以上面的示例为例,若终端设备将SSB2确定为满足条件的波束,将与SSB2关联的preamble0以及与SSB2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确定为进行随机接入的资源,则终端设备使用与SSB2关联的第一时频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0。
目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preamble后,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 response,RAR)消息。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和定时提前(time advance,TA)值等。例如,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preamble0,推知下行波束SSB2的信号质量较好,通过SSB2(或者说,在SSB2的波束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消息。RAR消息中包括上行传输资源和定时提前值等。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AR消息后,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条件切换/重配置完成消息。例如,终端设备监听通过SSB2发送的RAR,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发送的RAR消息后,采用RAR消息中包括的UL grant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用于通知目标网络设备条件切换/重配置完成。该RRC消息可以是新的RRC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RRC消息,如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通过上述过程,随机接入过程完成,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
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分配资源的方法,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源网络设备提供的预留指示信息或者信号质量门限值进行资源的分配。例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为同一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不同的波束分配不同的CFRA资源(不同指preamble和时频资源中至少有一项不同)。
考虑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能要为很多波束分配CFRA资源,导致CFRA资源匮乏或浪费。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另一种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合理分配CFRA资源的方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其中:
S201、源网络设备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对应的,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消息。
该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的S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2、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将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进行分组,得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其中,所述波束组中的波束可以属于同一个候选目标小区或者属于不同的候选目标小区。
S203、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分别为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预留与之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源网络设备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且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波束标识,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波束的波束标识是终端设备上报给源网络设备的测量报告中的部分或全部。针对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属于该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每个候选目标小区,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将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属于该候选目标小区的多个波束进行分组,按组分配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即同一候选目标小区下的多个SSB或多个CSI-RS关联到同一份专用RACH资源。例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为候选目标小区cell1下的SSB1和SSB2预留同一份CFRA资源,该同一份CFRA资源既与SSB1关联,也与SSB2关联(例如,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则SSB1与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关联,且SSB2也与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关联),另外为候选目标小区cell2下的SSB4和SSB5预留同一份CFRA资源,该同一份CFRA资源既与SSB4关联,也与SSB5关联(例如,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则SSB4与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关联,且SSB5也与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关联)。其中,候选目标小区cell1和候选目标小区cell2都属于该候选目标网络设备。这里,为不同波束组预留的与之关联的专用RACH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即与一个波束组关联的preamble和时频资源均不同于与另一个波束组关联的preamble和时频资源。另外,这里的波束指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波束。通过为波束组预留与之专用RACH资源,可以节约资源,提高RACH资源的利用率。
S204、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对应的,源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收到第一消息后,进行切换的准备。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根据预留指示信息,进行专用RACH资源和/或公共RACH资源的预留。即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留指示信息,或者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进行专用RACH资源和/或公共RACH资源的预留。
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RACH资源的指示信息。其中,触发切换条件包括进行小区切换的信号质量阈值。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具体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该触发切换条件和RACH资源的指示信息可携带请求确认消息中。该请求确认消息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如条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消息,如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是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该专用RACH资源可以包括在上述回复的请求确认消息中。其中,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可以是资源本身,或者是资源的索引或编号或其他形式,资源的索引或编号与资源存在对应关系。
S205、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例如,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前导码索引和第一时频资源,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是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候选目标小区下的包含在波束组中的波束的标识(例如,SSB index或CSI-RS index);以及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波束信号阈值。可以理解的是,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波束标识关联。
如S203所述的示例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为候选目标小区cell1下的SSB1和SSB2预留与之关联的同一份CFRA资源(如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则SSB1与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关联,且SSB2也与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关联),另外为候选目标小区cell2下的SSB4和SSB5预留与之关联的同一份CFRA资源(如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则SSB4与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关联,且SSB5也与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关联)。其中,候选目标小区cell1和候选目标小区cell2都属于该候选目标网络设备。为了后续描述方便,将cell1下的SSB1和SSB2称为波束组1,将cell2下的SSB4和SSB5称为波束组2。则所述第二消息中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候选目标小区cell1的标识、cell1下SSB1的标识以及SSB2的标识、与波束组1(波束组1包括SSB1和SSB2)关联的CFRA资源(如,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候选目标小区cell2的标识、cell2下SSB4的标识以及SSB5的标识、与波束组2(波束组2包括SSB4和SSB5)关联的CFRA资源(如,preamble2和时频资源2)、波束信号阈值(如SSB-Threshold)。
S206、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如S205所述的示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将满足所述触发切换条件的候选目标小区cell1确定为目标小区(cell1所属的网络设备即为目标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基于对该目标小区(即cell1)下的波束的测量,选择信号质量高于或等于波束信号阈值且配有CFRA资源的波束为与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的波束。具体的,例如,终端设备测得cell1的SSB2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且SSB2关联有CFRA资源(第二消息中包含有与SSB2关联的前导码索引preamble1以及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则终端设备将SSB2确定为满足的波束,将与SSB2关联的preamble1以及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
S207、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由于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波束组进行的专用RACH资源的预留,即专用RACH资源是与一个波束组关联的,目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根据确定出的专用RACH资源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如preamble)后,需要确定通过波束组中的哪个波束发送RAR消息。具体可以有如下D1~D3三种实现方式:
具体地,在实现方式D1中,如图4a所示,S207包括:
S2071、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
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例如S206所述,终端设备测得SSB2的信号质量高于阈值,且SSB2配有CFRA资源,该CFRA资源与波束组1关联,且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SSB2属于波束组1,则终端设备在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1,发送preamble1的同时,终端设备将与该preamble1所关联的SSB index也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即将SSB2的标识或索引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
S2072、所述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其中,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TA值、上行传输资源信息等。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四消息。
终端设备在第三消息中携带第一波束的标识,则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明确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目标波束是哪一个,从而目标网络设备通过该第一波束或者说在该第一波束对应的的下行方向发送第四消息。该第一波束为上述波束组中的一个波束。
在上述示例中,目标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1和SSB2的标识或索引后,推知SSB2的信号质量较好,通过SSB2(或者说,在SSB2对应的下行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消息。所述RAR消息中包含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TA值等。
S2073、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五消息。
在上述示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发送的RAR消息后,采用RAR消息中包括的UL grant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通知目标网络设备条件切换/重配置完成。该RRC消息可以是新的RRC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RRC消息,如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在实现方式D2中,如图4b所示,S207包括:
S2071’、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其中,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
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六消息。
例如S206所述,终端设备测得SSB2的信号质量高于阈值,且SSB2配有CFRA资源,该CFRA资源与波束组1关联,且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SSB2属于波束组1,则终端设备在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1。
S2072’、所述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消息。其中,每个第七消息是所述第六消息的响应消息,每个第七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信息不同。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七消息。
由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六消息中并未携带第一波束的标识,而针对接收到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preamble和发送该preamble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目标网络设备预先给一个波束组中的每个波束分配了与此相同的preamble和时频资源,因此目标网络设备并不知道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波束是哪个。目标网络设备通过与该preamble和时频资源关联的波束组中的每个波束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RAR消息,且每个RAR消息包括的UL grant不同。RAR消息还可以包括TA值。
在上述示例中,目标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1后,由于波束组1中的波束,即SSB1和SSB2,均与preamble1、时频资源1相关联,则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波束组1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AR,即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1(或者说,在SSB1的下行波束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1消息,RAR1中包括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1、TA1等;且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或者说,在SSB2的下行波束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2消息,RAR2中包含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2、TA2等。RAR1与RAR2中包括的UL grant1与UL grant2不同,TA1与TA2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S2073’、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的第七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八消息。其中,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对应的,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八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八消息的上行传输资源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因为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UL grant的RAR,波束与UL grant间存在对应关系,目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第八消息所使用的UL grant,知道该UL grant对应的波束是哪一个,从而将该波束确定为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并在该波束上与终端设备进行后续的通信。
在上述示例中,终端设备在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1,目标网络设备收到preamble1后,通过SSB1给终端设备回复RAR1消息,RAR1中包括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1,且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给终端设备回复RAR2消息,RAR2中包含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2。终端设备在SSB2的下行波束方向接收RAR2,采用RAR2中包含的UL grant2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通知目标网络设备条件切换/重配置完成,该RRC消息可以是新的RRC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RRC消息,如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由于UL grant1和UL grant2不同,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所采用的上行传输资源(即UL grant2)推出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波束是哪个(由于RAR2中包含ULgrant2,且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回复RAR2消息,则目标网络设备推知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波束是SSB2)。
在实现方式D3中,如图4c所示,S207包括:
S2071”、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九消息。其中,所述第九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
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九消息。
例如S206所述,终端设备测得SSB2的信号质量高于阈值,且SSB2配有CFRA资源,该CFRA资源与波束组1关联,且该CFRA资源包括preamble1和时频资源1,SSB2属于波束组1,则终端设备在与SSB2关联的时频资源1上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1。
S2072”、所述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十消息。其中,每个第十消息是所述第九消息的响应消息,每个第十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信息相同。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十消息。
由于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九消息中并未携带第一波束的标识,而针对接收到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preamble和发送该preamble所使用的时频资源,目标网络设备预先给一个波束组中的每个波束分配了与此相同的preamble和时频资源,因此目标网络设备并不知道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波束是哪个。目标网络设备通过与该preamble和时频资源关联的波束组中的每个波束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RAR消息,且每个RAR消息包括的UL grant相同。RAR消息还可以包括TA值。
在上述示例中,目标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1后,由于波束组1中的波束,即SSB1和SSB2,均与preamble1、时频资源1相关联,则目标网络设备通过波束组1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RAR,即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1(或者说,在SSB1的下行波束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1消息,RAR1中包括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1、TA1等;且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或者说,在SSB2的下行波束方向)给终端设备回复RAR2消息,RAR2中包含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1、TA2等。RAR1与RAR2中包含相同的UL grant1,TA1与TA2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S2073”、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十一消息。其中,所述第十一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标识。
对应的,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十一消息。
与上述实现方式D2不同的是,第十消息包括的UL grant相同,目标网络设备不能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第十一消息所使用的UL grant确定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条件的波束是哪一个,因此,终端设备在第十一消息中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从而目标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标识,可以得知终端设备确定出的目标波束为第一波束,并在该第一波束上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上述示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目标网络设备通过SSB2发送的RAR2,采用RAR2中包含的UL grant1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通知目标网络设备条件切换/重配置完成,该RRC消息可以是新的RRC消息或者重用现有的RRC消息,如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由于RAR1和RAR2均包含UL grant1,终端设备发送的该RRC消息中包含其确定出的与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的波束的标识(SSB index或CSI-RS index),如SSB2的标识或索引。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的标识,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源网络设备合理请求候选目标网络设备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且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将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进行分组,按组预留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同一构思,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上述图2~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2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终端设备2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收发单元11和处理单元12。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11,用于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11,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波束信号阈值;所述处理单元12,用于在满足所述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将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其中,当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时,所述波束为满足所述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2,用于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确定出存在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将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者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且没有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从所述波束所属的网络设备广播的系统信息中获取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将所述获取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是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所述收发单元11,用于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通过所述第一波束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以及在上行传输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有关上述收发单元11和处理单元1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2~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同一构思,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2000,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上述图2~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该通信装置20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网络设备1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2000包括: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21,用于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22,用于接收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所述发送单元2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可以是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收发单元。
有关上述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2~图3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源网络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同一构思,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3000,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上述图2~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中。该通信装置300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网络设备1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3000包括:收发单元3132,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32。收发单元31可以是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收发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31,还用于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相应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属于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以及相应的波束的测量结果;
所述处理单元32,用于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当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时,为所述第一消息中所指示的属于所述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所有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32,用于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当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且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时,为所述至少一个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收发单元31,还用于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收发单元31,还用于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32,还用于将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进行分组,得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以及为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组分别分配对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以及所述收发单元31,还用于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每个第七消息是所述第六消息的响应消息,每个第七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不同;以及所述收发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的其中一个第七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上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所述处理单元32,还用于根据发送所述第八消息的上行传输资源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下行波束。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3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发送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收发单元32,用于通过所述波束组中包含的每个波束分别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是消息,每个第十消息用于对所述第九消息进行响应,每个第九消息包括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以及所述收发单元3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上发送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所述第十一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
有关上述收发单元31和处理单元3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2~图3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上述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可选的,通信装置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可选的,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来实现时,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分别实现上述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源网络设备和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上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该存储器也可以用于存储数据。
可选的,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通信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通信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
图8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8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8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41和处理单元42。收发单元41也可以称为接收/发送(发射)器、接收/发送机、接收/发送电路等。处理单元42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该收发单元41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收发单元11的功能,处理单元42用于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的功能。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41用于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S105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以及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41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S207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以及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
图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以及52部分,该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又包括收发单元51部分。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52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收发单元51也可以称为接收/发送(发射)器、接收/发送机、接收/发送电路等。52部分通常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源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图2~图3中关于源网络设备或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收发单元51可用于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发送单元21和接收单元22的功能。收发单元51还可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1和发送单元32的功能,以及52部分还可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3的功能。
52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网络设备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51用于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3中的源网络设备的功能。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51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S205中的源网络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51用于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中的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功能。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51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S204中的候选目标网络设备的功能;以及52部分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1和S2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通信装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碟、或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波束信号阈值;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
在满足所述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将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关联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其中,当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信号阈值时,所述波束为满足所述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
如果在所述满足触发切换条件的小区中,没有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确定出存在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波束,将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确定为所述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每个候选目标小区下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前导码索引和第一时频资源;和/或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所述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是与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包括:
根据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
通过所述第一波束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
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候选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从所述候选目标网络设备接收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触发切换条件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源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指示信息;
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触发切换条件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预留结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网络设备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粒度、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小区粒度的,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以及属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指示是否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信息;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是小区粒度或者波束粒度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或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候选目标小区的标识、相应的候选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属于候选目标小区的波束的标识以及相应的波束的测量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当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时,为所述第一消息中所指示的属于所述第一候选目标小区的所有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者,
所述预留指示信息包括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和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当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门限值,且所述第二候选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波束的信号质量门限时,为所述至少一个波束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且未预留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留了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当所述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未预留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但预留了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公共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在与所述波束组关联的专用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发起随机接入,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的波束的标识,所述第一波束是属于所述波束组中的满足波束测量条件的一个波束;
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是所述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上行传输资源信息;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使用所述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切换完成。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65827.7A CN111200847A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9/118874 WO2020098794A1 (zh) | 2018-11-16 | 2019-11-1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65827.7A CN111200847A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0847A true CN111200847A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3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65827.7A Pending CN111200847A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00847A (zh) |
WO (1) | WO2020098794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7363A (zh) * | 2021-07-23 | 2021-11-30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中间节点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设备 |
WO2021238944A1 (zh) * | 2020-05-27 | 2021-1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波束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
CN113784405A (zh) * | 2021-08-19 | 2021-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4079951A (zh) * | 2020-08-20 | 2022-02-2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2056689A1 (en) * | 2020-09-15 | 2022-03-24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Serving cell change procedure utilizing multiple candidate target cells |
WO2022206313A1 (zh) * | 2021-04-01 | 2022-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23279264A1 (zh) * | 2021-07-06 | 2023-01-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WO2023098886A1 (zh) * | 2021-12-03 | 2023-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WO2023236869A1 (zh) * | 2022-06-10 | 2023-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
WO2024140408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RU2832262C2 (ru) * | 2021-07-06 | 2024-12-23 | Бейдзин Сяоми Мобайл Софтвэр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
WO2025055858A1 (zh) * | 2023-09-12 | 2025-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1782B (zh) * | 2020-07-29 | 2024-05-31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0282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指示系统信息有效性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20100009684A1 (en) * | 2006-09-29 | 2010-01-14 | Zte Corporation |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
WO2012169840A2 (en) * | 2011-06-10 | 2012-12-13 | Pantech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
CN104244345A (zh) * | 2008-06-30 | 2014-12-2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执行从源小区至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方法和wtru |
CN107889145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8083649A1 (en) * | 2016-11-04 | 2018-05-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dentifying a beam for accessing a target cell of a wireless handover |
WO2018127264A1 (en) * | 2017-01-05 | 2018-07-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for handover |
CN108471631A (zh) * | 2017-02-23 | 2018-08-31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准备方法、相关基站及ue |
CN108632926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08810922A (zh) * | 2017-05-03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06789B1 (ko) * | 2014-09-15 | 2021-01-2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CN108282905B (zh) * | 2017-01-06 | 202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网元 |
-
2018
- 2018-11-16 CN CN201811365827.7A patent/CN1112008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11-15 WO PCT/CN2019/118874 patent/WO20200987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09684A1 (en) * | 2006-09-29 | 2010-01-14 | Zte Corporation | Handoff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
CN101500282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指示系统信息有效性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CN104244345A (zh) * | 2008-06-30 | 2014-12-2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执行从源小区至目标小区的切换的方法和wtru |
WO2012169840A2 (en) * | 2011-06-10 | 2012-12-13 | Pantech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
CN107889145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18083649A1 (en) * | 2016-11-04 | 2018-05-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dentifying a beam for accessing a target cell of a wireless handover |
WO2018127264A1 (en) * | 2017-01-05 | 2018-07-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for handover |
CN108471631A (zh) * | 2017-02-23 | 2018-08-31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准备方法、相关基站及ue |
CN108632926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08810922A (zh) * | 2017-05-03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ERICSSON: "Further details of handover execution/SCG change in NR", 《3GPP TSG-RAN WG2#99》 * |
OPPO: "Further discussion on open issues for RACH resource handling and usage during handover", 《3GPP TSG-RAN2#99》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aware RACH procedure and beam refinement during handover",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 * |
ZTE CORPORATION: "Consideration on the RA Parameter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 》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38944A1 (zh) * | 2020-05-27 | 2021-12-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波束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
US12149322B2 (en) | 2020-05-27 | 2024-11-19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
CN114079951B (zh) * | 2020-08-20 | 2024-03-0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079951A (zh) * | 2020-08-20 | 2022-02-2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2056689A1 (en) * | 2020-09-15 | 2022-03-24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Serving cell change procedure utilizing multiple candidate target cells |
WO2022206313A1 (zh) * | 2021-04-01 | 2022-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23279264A1 (zh) * | 2021-07-06 | 2023-01-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RU2832262C2 (ru) * | 2021-07-06 | 2024-12-23 | Бейдзин Сяоми Мобайл Софтвэр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
CN113727363B (zh) * | 2021-07-23 | 2024-02-09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中间节点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13727363A (zh) * | 2021-07-23 | 2021-11-30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中间节点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13784405A (zh) * | 2021-08-19 | 2021-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WO2023098886A1 (zh) * | 2021-12-03 | 2023-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WO2023236869A1 (zh) * | 2022-06-10 | 2023-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
WO2024140408A1 (zh) * | 2022-12-30 | 2024-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5055858A1 (zh) * | 2023-09-12 | 2025-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098794A1 (zh) | 2020-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85805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11200847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1805461B2 (en) |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event operation and network signaling in UE autonomous handover | |
US11412429B2 (en) |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event operation and network signaling in UE autonomous handover | |
US11304248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685504B (zh) | 设备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 |
US1163822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11337124B2 (en) | First base station, secon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EP339701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s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 |
US10945196B2 (en) | Communication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1869268A (zh) |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083747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9151883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119656B (zh) | 通信方法、装置、介质、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JP2020519181A (ja) |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8738038B (zh) |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 | |
CN108174422B (zh) | 高低频切换方法、配置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771402B (zh) | 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 |
CN111107653B (zh) | 一种调度请求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1239095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EP4460120A1 (en) |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KR20230066331A (ko) |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