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151883A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883A
CN109151883A CN201710459314.1A CN201710459314A CN109151883A CN 109151883 A CN109151883 A CN 109151883A CN 201710459314 A CN201710459314 A CN 201710459314A CN 109151883 A CN109151883 A CN 109151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beam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signal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9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883B (zh
Inventor
耿婷婷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93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883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3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进行测量信息的传输,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对应的第一小区中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中,为了降低基站部署成本,通常将无线接入网侧的协议栈中的上层部分协议集中化。例如,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网侧可以被分为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
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栈分布在集中单元,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栈分布在分布单元。示例性的,一个集中单元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分布单元,即一个集中单元可以作为一个或者多个分布单元的控制设备,而可以一个分布单元构成一个小区,或者也可以是多个分布单元构成一个小区。
对于类似于上述的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中,目前亟需一种合理的测量信息上报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进行测量信息的传输,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对应的第一小区中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N为正整数。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可选的,若第一网络设备还接收到第二测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向控制设备转发第二测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转发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二测量信息。如此,控制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可以更好的对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为了使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测量信息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第一测量信息还包括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如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N个波束的信号质量对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环境进行判断。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后,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标识,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息中的N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结合指示信息上报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控制设备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提供参考信息,可以分担一些控制设备判断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如此可使控制设备根据具体条件下发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阈值;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
为了提供方案的灵活性,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阈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信号质量阈值、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二信号质量阈值,以及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信号质量阈值且M大于数量阈值;或者,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四信号质量阈值,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低于第五信号质量阈值。或者,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与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差值阈值、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以及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与R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的差值不小于第二差值阈值中、N的数值大于测量到的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数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得更稳定或更详细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质量信息,更好的进行切换判断。
可选的,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通过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外,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测量信息,此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例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出:通过第一测量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上报更符合网络设备需要的测量报告,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进一步为了更加准确的对终端设备当前的环境进行判断,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测量信息;其中,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第二测量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信号质量,R为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N为正整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之前,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如此,在跨网络设备但不跨控制设备的场景下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方案实现切换,可以节省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与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如此,终端设备负担了控制设备的部分判断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包括: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其中,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如此终端设备通过接收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即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合适的信令发送测量信息,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上报更符合网络设备需要的测量报告,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第一测量信息给第一网络设备之前,接收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控制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可选的,控制设备还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测量信息。如此,控制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可以更好的对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标识,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如此,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控制设备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提供参考信息,可以分担一些控制设备判断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如此可使控制设备根据具体条件下发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可选的,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通过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外,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测量信息,此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例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如此,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出:通过第一测量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上报更符合网络设备需要的测量报告,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控制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在该第三方面实施方案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的限定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论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三方面中处理模块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中处理模块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方法示例中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中处理模块的功能,例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是否切换进行判断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的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的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资源指示信息,其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其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发送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如此,终端设备可以找到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此处,关联关系信息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预设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关联关系信息中,那么此时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也可以理解为是根据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根据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如此可动态的指定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提高了灵活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根据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关联的HARQ进程,并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包括: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如此,一方面在不同的MAC层实体可对应有不同的HARQ进程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适用,另一方面,结合两个关联关系间接的确定出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所属的类别的类别标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根据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逻辑信道。如此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网络设备在DCI中可指示UL grant的类别标识,降低了关联关系传输频率,降低了网络负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根据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HARQ进程;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逻辑信道发送上行数据,包括: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如此,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网络设备在DCI中可仅指示UL grant的类别标识,降低了关联关系传输频率,降低了网络负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任一项: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频域资源;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频资源。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接收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的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逻辑信道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的,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其中,关联关系信息以及资源指示信息等相关内容可以参见第十六方面所论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十六方面方法示例中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八方面中处理模块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十七方面方法示例中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
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七方面中处理模块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十六方面或第十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十七方面或第十七方面中的任意一种的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六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七方面或第十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六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十七方面或第十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承载的协议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控制设备101、至少两个网络设备、终端设备104和核心网105。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两个网络设备,当前向终端设备104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即终端设备104当前接入的网络设备称为第一网络设备,终端设备104能够检测到信号的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称为第二网络设备,比如图1中的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控制设备101连接核心网105。第二网络设备可有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一个进行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为第一分布单元;第二网络设备可为第二分布单元,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可能地,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控制设备不同的网络结构或者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名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01和至少两个网络设备可组成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侧的接入点设备。
控制设备101连接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控制设备101和至少两个网络设备相连接并进行通信。可选的,控制设备101与该至少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光纤相连接,或者,控制设备101与该至少两个网络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通信线路相连接。
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3中的任一个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104之间通过无线接口(也可以称为空中接口或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其中,该无线接口例如可以是基于各种移动通信技术的无线接口,比如,可以是基于包括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Evolution,TD-LTE)以及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Long TermEvolution,FDD-LTE)等通信技术在内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接口,或者也可以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接口。
终端设备104与无线接入网侧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承载和数据承载)。其中,无线承载是无线接入网侧(本申请实施环境中对应为控制设备101+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为终端设备104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层以及各个协议层的配置的总称,比如无线承载可以包括PDCP、RLC、MAC协议层的功能和配置。进一步地,无线承载还可以包括物理层PHY协议栈的功能和配置。该无线承载提供从终端设备到接入网的数据通信能力,这一系列协议层组成的完整的协议栈反映了网络中一个信令或数据的传输过程:由发送侧的上层协议到发送侧底层协议,再由接收侧的底层协议到接收侧的上层协议。
比如,图1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承载的协议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网络设备102中对应配置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111、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112和物理(Physical,PHY)层113,在网络设备103中对应配置RLC层121、MAC层122和PHY层123。控制设备101中配置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131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132。终端设备104中配置一个MAC层141、两个RLC层,分别为RLC层142和RLC层143,一个PDCP层144以及一个RRC层145。可选的,RLC层可以不强制限定是2个RLC层,图中仅仅示意性的画了两个RLC层。终端设备104中还可以配置一个MAC层141、一个RLC层,一个PDCP层144以及一个RRC层145。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存在其它协议栈的划分方式,比如根据网络的配置,CU和DU部署时,也可以把RRC划分在CU,PDCP、RLC、MAC协议栈划分在DU。具体其它的可能协议栈划分方式可以参考TR 38.801v14.0.0。
在无线传输时,信令或数据通过该无线承载从无线接入网侧传输到终端设备中时,在无线接入网侧依次经过控制设备的RRC层和PDCP层,之后依次经过网络设备的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处理后,通过无线接入网侧的射频单元发送至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单元接收,并依次经过终端设备中的PHY层、MAC层、RLC层以及PDCP层进行处理。相应的,信令或数据通过无线承载从终端设备传输到无线接入网侧时,各协议层处理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具体来说,信令或数据通过终端设备的PDCP层、RRC层、RLC层和MAC层之后由射频单元发送至无线接入网侧,通过无线接入网侧的射频单元接收,之后依次先经过网络设备的PHY层、MAC层和RLC层以及控制设备PDCP层和RRC层进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承载的各个协议层的构成并不限制于上述形式,比如,在5G或者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可能采用其它协议层构成方式,例如,一个无线承载的完整协议栈中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协议层,各个协议层的功能也可能与图1a中对应的协议层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4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基站”包括但不限于节点、站控制器、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AP)、或任何其它类型的能够在无线环境中工作的接口设备。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波束英文可称为beam例如,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也就是说一个天线端口集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
具体的,波束可以是指具有一定能量传输指向性的预编码向量并且能够通过索引信息去标识该预编码向量,能量传输指向性是指在一定空间位置内,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接收功率,如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等,而在其他空间位置内,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的功率较低,不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不同的通信装置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即对应不同的波束,针对通信装置的配置或者能力,一个通信装置在同一时刻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同时可以形成一个波束或者多个波束。波束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源。波束可以通过标识信息进行标识,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可以对应配置该用户的对应的资源标识(identity,ID),比如,所述标识信息可以对应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的ID或者资源;也可以是对应配置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ID或者资源。或者,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波束承载的信号或信道显示或隐式承载的标识信息,比如,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通过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或者广播信道指示该波束的标识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通过该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 block)指示该波束的标识信息,其中SS block至少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或辅同步信号(SSS)和/或广播信道(PBCH)。可以理解的,当通信装置对应一个或多个小区时,上述波束的描述适用于各小区内的波束。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小区的标识或小区标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Global Cell Identity,GCI)、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Identity,PCI)、频率、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模式pattern和小区的beam信息。
对于信号质量的扩展,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质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衡量信号接收状况的一个参数,例如可以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号接收质量,信号接收功率比如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信号接收质量比如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RSRQ)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层3信令可包括RRC层信令;层2信令可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中至少一层的信令;层1信令可包括PHY层信令。本申请实施例中层1和/或层2测量信息包括使用层1和/或层2信令传输的测量信息;层3测量信息包括使用层3信令传输的测量信息。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内容,为了进一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201,终端设备对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能够测量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为了叙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一个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进行举例说明,当存在多个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时,多个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中的每个第一网络设备的邻网络设备都可参考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网络设备可能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小区(cell),该网络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可以被终端设备测量到,那么会将测量到的该至少一个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上报给网络设备。该可以测量到的至少一个小区可以包括第一小区以及其他小区。可以理解的是,当网络设备对应一个小区时,该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也可以称为该网络设备的波束的信号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测量信息中,可以包括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N个波束对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例如,假设可以测量到的有cell 1的波束1-10和cell 2的波束1-10,那么第一测量信息中可以包括cell 1:beam1~10的标识信息cell 2:beam 1~10的标识信息。可以将cell 1或者cell 2看作是第一小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为了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更好的为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进行管理,第一测量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该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
步骤202,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
其中,可以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层1信令和/或层2信令中,比如可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再比如可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层的信令中。
对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测量信息在从终端设备传输至第一网络设备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传输,而非使用层3信令(比如RRC信令)传输,从而可以减少测量信息传输过程中层3信令的传输,降低系统开销。
可选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对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和/或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测量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相应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测量信息。其中,可以将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层1信令和/或层2信令中,比如可将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再比如可将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层的信令中。而第二测量信息中包括的内容可以与第一测量信息类似,例如第二测量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小区R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R为正整数。
在第二测量信息中,还可以包括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比如包括R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或者包括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R个波束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对应的小区的小区标识。
可选的,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通过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外,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测量信息,此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具体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还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获取的。
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测量信息的方式获取到测量信息。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获取时,第一网络设备测量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生成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测量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生成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可见,这种可选的方式下,可以通过对上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获取测量信息。可以理解是,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获取测量信息时,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测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第二指示信息的时机不加限定,比如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也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后。进一步,一种可选地实施方案中,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则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告知终端设备不必上报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二测量信息。
进一步的,在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多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转发该第一测量信息。可选的,若第一网络设备还接收到第二测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向控制设备转发第二测量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转发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二测量信息。如此,控制设备获得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可以更好的对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测量信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该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那么,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后,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量信息中的N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结合指示信息上报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第一网络设备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控制设备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提供参考信息,可以分担一些控制设备判断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基于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为终端设备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切换,且两个网络设备所对应的控制设备为同一个,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控制设备为同一个,如此,在终端设备切换后,虽然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改变了,但是终端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并未改变,因此终端设备和RAN之间的RRC连接可以不变。此外,终端设备在同一个控制设备对应的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切换后,终端设备和核心网的连接也不会改变,因为终端设备和核心网的连接是通过控制设备和核心网的连接实现的,即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网(ResidentialRadio Access Network,RAN)的,以及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的连接都可不改变。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其它场景,比如终端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改变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在同一个控制设备对应的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切换的场景可包括intra-CU inter-DU的切换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可选地,还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第一小区的标识,该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小区信号质量和/或M个波束的波束信号质量。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测量信息进行预判断,在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时,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给控制设备的方式为控制设备提供参考信息,可以分担一些控制设备判断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了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测量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测量信息,则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小区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R个波束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信号质量、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小区信号质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可以是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好,也可以是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差,也可以是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
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好,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阈值;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差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具有限定意义。
可以理解的是,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列举几种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是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信号质量阈值;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二信号质量阈值;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信号质量阈值,且M大于第一数量阈值。
再列举几种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是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四信号质量阈值;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的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低于第五信号质量阈值,S为不大于R的正整数。
再列举几种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情况: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与第一网络设备的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差值阈值;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网络设备的S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第二网络设备的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与第一网络设备的S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的差值不小于第二差值阈值,N的数值大于测量到的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数量。
第一信号质量阈值至第五信号质量阈值中的任两个值可相等也可不等,第一差值阈值和第二差值阈值可相等,也可不等。可选地,S可等于R。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是指用于判断是否要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条件,该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控制设备配置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此外,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根据不同的需求或者网络设置或者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质量阈值至第五信号质量阈值中的第一至第五仅仅为了区分,不具有限定意义。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所有波束的波束标识,或者,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对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的波束的数量有限制的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波束标识。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M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得更稳定或更详细的目标小区或波束的质量信息,更好的进行切换判断。
在控制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选的,在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一个小区,例如第一小区。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控制设备提供了一个预判断的结果,从而使控制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判断是否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简化了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判断流程。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控制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可选的,控制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的M个波束中的选择一个或多个波束作为终端设备的待切换的目标波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侧,第一测量信息可以通过层1和/或层2信令进行发送,也可以通过层3信令进行发送。可选的,为了确定采用层1和/或层2信令,还是采用层3信令用于发送测量信息,终端设备可进行一次判断,通过该判断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在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之后,执行步骤202。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与发送第一测量信息类似的方式确定采用何种信令发送第二测量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a1、方式a2和方式a3进行举例说明。
方式a1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其中,该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可选的,该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可以通过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发送给终端设备。如此终端设备通过接收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即可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合适的信令发送测量信息,提高了方案的灵活性。
举一个例子,终端设备接收一个邻区列表,邻区列表中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各个邻小区,在该邻区列表中增加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个邻小区与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比如邻区列表中包括邻区1和邻区2,邻区1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中为1,表示邻区1的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邻区2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为0,表示邻区2的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不是同一个控制设备。
方式a2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与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如此,终端设备负担了控制设备的部分判断的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指示信息可以是标识,也可以是能够指示出标识的相关信息。比如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是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也可以是一个标记值。举一个例子,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都为一个标记值,比如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记值为0,若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记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若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记值不为0,比如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是不同的控制设备。
方式a3
比如各个网络设备可广播各自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可以为标识,也可以为能够指示出标识的相关信息。如此,终端设备可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与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上报更符合网络设备需要的测量报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步骤202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可选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以携带在层3信令,比如RRC信令。
可选的,该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也可以是预设在终端设备或其它终端设备可以访问的存储位置处,终端设备直接确定出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即可。可选的,可以是一个第二网络设备对应一个测量信息上报条件,也可以多个第二网络设备对应一个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多个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以通过多个层3信令分别发送,也可以通过一条层3信令将多个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发送出去。
可以理解的是,该测量信息上报条件的内容可以参考现有协议TS 36.331v14.2.2中的描述。可以理解的,该现有协议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针对小区的,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应修改为波束。
可选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以有多个,测量信息上报时采用层1和/或层2信令的方式对应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和采用层3信令的方式对应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终端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属于同一控制设备,且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二测量信息中的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层1和/或层2信令对应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则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如果终端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不属于同一控制设备,且第一测量信息和/或第二测量信息中的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层3信令对应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则将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层3信令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可选的,也可将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层3信令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如果不满足层1、层2和层3信令对应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终端设备不上报第一测量信息。
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可包括多种形式,比如测量信息上报条件的条件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很好,再比如,测量信息上报条件的条件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很差,再比如,测量信息上报条件的条件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的对应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
比如,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小区的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六信号质量阈值;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七信号质量阈值;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八信号质量阈值,且M大于第二数量阈值;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二小区的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九信号质量阈值;R个波束中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低于第十信号质量阈值,S为不大于R的正整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与S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三差值阈值;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大于S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与S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的差值不小于第四差值阈值。其中,第六信号质量阈值至第十信号质量阈值中的任两个信号质量阈值可相等也可不等。第三差值阈值和第四差值阈值可相等也可不等。其中,第一信号质量阈值至第十信号质量阈值中的任两个信号质量阈值可相等也可不等,第一差值阈值至第四差值阈值可相等也可不等,第一数量阈值和第二数量阈值之间可相同也可不同。
上述测量信息上报条件中的条件可以组合使用,比如组合后的条件为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六信号质量阈值,且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低于第十信号质量阈值。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还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配置。可选的,若测量信息上报条件中包括CSI-RS资源配置,则终端设备可根据配置的CSI-RS资源配置进行测量得到波束的测量结果;如果测量信息上报条件中不包括CSI-RS资源配置时,终端设备可默认对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进行测量,得到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若终端设备的第一网络设备不变,但是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内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波束发生了改变,也可通过层1和/或层2信令携带波束信息,实现终端设备在一个网络设备内的波束切换,具体可类似参考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波束信息是指波束的信号质量和/或波束的标识。
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步骤也可以看作是由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实现的。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图2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通信装置2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1,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12和发送模块213。
接收模块211,用于接收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对应的第一小区中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N为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213,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测量信息还包括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212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通过发送模块213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标识,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211还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上报条件。
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可选择的方案由多种,详情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213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处理模块212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出:通过第一测量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213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211还用于接收第二测量信息;其中,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第二测量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信号质量,R为正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21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图2b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通信装置22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22和发送模块223,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1。
处理模块222,用于对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N为正整数;发送模块223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其中,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222还用于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222用于:通过接收模块221接收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与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222用于:通过接收模块221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其中,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22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22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控制设备,也可以是控制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图2c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c所示,通信装置23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32和发送模块233,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31。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23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信息。可选的,控制设备还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测量信息。如此,处理模块232获得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可以更好的对终端设备的移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23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标识和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标识,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如此,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控制设备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提供参考信息,可以分担一些控制设备判断是否要将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切换到第二网络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233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如此可使控制设备根据具体条件下发指示信息上报条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可选的,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通过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第一测量信息之外,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测量信息,此处测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例如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233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如此,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出:通过第一测量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上报更符合网络设备需要的测量报告,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发送模块233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信息上报条件;其中,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第一测量信息的。
在该第三方面实施方案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的限定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的论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23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该通信装置具有如图2a所示的通信装置210的功能。图2d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d所示,通信装置24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241、处理器242。
通信模块24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241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241对应上图2a的接收模块211和发送模块213,可以执行上图2a中接收模块211和发送模块213所执行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242,用于实现如图2a中处理模块212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24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4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24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242执行存储器24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241、处理器242和存储器244可以通过总线243相互连接;总线24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c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该通信装置具有如图2b所示的通信装置220的功能。图2e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e所示,通信装置25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251、处理器252。
通信模块25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251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251对应上图2b的接收模块221和发送模块223,可以执行上图2b中接收模块221和发送模块223所执行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252,用于实现如图2b中处理模块222的功能,例如包括确定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25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5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25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252执行存储器25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251、处理器252和存储器254可以通过总线253相互连接;总线25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d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控制设备,也可以是控制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该通信装置具有如图2c所示的通信装置230的功能。图2f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f所示,通信装置26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261、处理器262。
通信模块26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261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261对应上图2c的接收模块231和发送模块233,可以执行上图2c中接收模块231和发送模块233所执行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262,用于实现如图2c中处理模块232的功能,例如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是否切换进行判断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26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6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26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262执行存储器26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261、处理器262和存储器264可以通过总线263相互连接;总线26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f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跟上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一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案可以适用于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小区,无线接入网侧存在多个MAC层实体,但是终端设备侧只有一个MAC层实体的场景,例如可以是图1a所示的场景。在无线接入网侧一个小区可对应多个网络设备,多个网络设备比如图1a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每个网络设备包括一个MAC层实体,即一个小区包括多个MAC层实体。在终端设备侧,针对一个服务小区,终端设备包括一个MAC层实体,如图1a所示的MAC层141实体;或者在终端设备侧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小区对应一个MAC层实体,在无线接入网侧不同的服务小区对应不同的MAC层实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终端设备存在几个无线承载,就对应几个RLC层实体和PDCP层实体,即无线承载和PDCP层实体和RLC层实体是一一对应的。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信道是RLC层实体和MAC层实体间的传输通道,逻辑信道和RLC层实体可以是一一对应,比如,终端设备包括4个无线承载,则终端设备侧可分别对应4个PDCP层实体和4个RLC层实体,RLC层实体和MAC层实体间的逻辑信道也为4个。另一种可选地实方案中,在多连接场景下,一个无线承载可以对应两个RLC层实体和两个逻辑信道。可选地,一个无线承载还可以对应一个RLC层实体和两个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协议层实体是指位于对应协议层的实现相应逻辑功能的功能实体,该逻辑功能可以参考协议定义。
在发送端,发送端不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到达发送端的MAC层实体后,MAC层实体根据数据来自的逻辑信道信息,会使用逻辑信道的标识(Logical Channel Identification,LCH ID)用于标记MAC层实体收到的数据来自哪个逻辑信道,然后把这些逻辑信道的数据放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process)发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接收端的MAC层实体收到了包含多个逻辑信道的数据,也可以根据逻辑信道ID识别各个数据的逻辑信道,MAC层实体根据逻辑信道ID把对应的数据通过对应的逻辑信道发送给对应的RLC层实体。
对于下行数据,由于无线网络侧具有多个MAC层实体,无线网络侧不同逻辑信道和MAC层实体存在对应关系,比如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对应MAC层实体1,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对应MAC层实体2。对从无线网络侧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终端设备侧虽然只有一个MAC实体进行接收下行数据,但是终端设备侧的MAC实体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逻辑信道ID判断出应该把收到的下行数据通过哪个逻辑信道发送给对应的RLC层实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网络侧,可以使每个MAC层实体都使用所有可用的HARQ进程。比如可用的HARQ进程为HARQ进程0至HARQ进程7,则每个MAC层实体对应的HARQ进程均为HARQ进程0至HARQ进程7,也就是说每个MAC层实体为数据或信令选择HARQ进程时都可以从HARQ进程0至HARQ进程7中选择。
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网络侧,还可以根据无线网络侧的协商或预定义,关联MAC层实体与HARQ进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MAC层实体1对应下行HARQ进程0至下行HARQ进程5,MAC层实体2对应下行HARQ进程6至下行HARQ进程7。如此,MAC层实体1为接收到的数据选择下行HARQ进程时仅能从下行HARQ进程0至下行HARQ进程5中选择,MAC层实体2为接收到的数据选择下行HARQ进程时仅能从下行HARQ进程6至下行HARQ进程7中选择。
针对从终端设备侧发送至无线网络侧的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使终端设备可以找到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实现,以下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资源指示信息,其中,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时频位置信息。
可选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包括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频域资源和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频资源中的任一项。
其中,对于资源指示信息来说,一种可选地实施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信令,可以在终端有上行数据或信令发送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
步骤302,终端设备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其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
此处,关联关系信息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预设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资源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关联关系信息中,那么此时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也可以理解为是根据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关联关系信息可能包括一种或者多种对应关系,只要能够用来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即可。
步骤303,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302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之后,在该资源上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通过该逻辑信道发给MAC层实体的上行数据称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包括控制面数据和/或数据面数据。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使用网络分配的上行资源传输上行数据时,根据关联关系信息确定上行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从而在上行资源上传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避免了终端在上行资源上的错误的逻辑信道上传输上行数据而导致网络无法正确或者重复接收上行数据的问题。
如上,关联关系信息可能包括一种或者多种对应关系,下面通过以下示例a至示例d对关联关系信息可能包括的内容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a
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那么步骤302中,可以根据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即为上行资源。如此可以直接根据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确定出逻辑信道,上行资源可以包括Uplink grant,也可简称为UL grant。
表1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上行资源(以上行资源为UL grant为例)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逻辑信道英文可写为logical channel,也可简写为LCH。上行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最终终端设备可以在上行资源关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标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在UL grant上传输选择的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
表1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标识的关联关系
UL grant 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
可以理解的是,资源指示信息可以是包括在关联关系信息中的,比如关联关系信息可以直接包括ULgrant和逻辑信道标识,该关联关系信息中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即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如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关联关系信息直接确定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UL grant,以及UL grant上允许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中关联关系信息可以承载在无线网络侧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示例a所提供的方案动态的指定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提高了灵活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DU。
示例b
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
那么步骤302中,可以根据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上行资源关联的HARQ进程;并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通过该方案最终得到了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进一步的,可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
如此,一方面在不同的MAC层实体可对应有不同的HARQ进程的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适用,另一方面,结合两个关联关系间接的确定出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资源对应的HARQ进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传输上行数据时,可以使用上行资源对应的所有HARQ进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信道对应的HARQ进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表2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表3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
表2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
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 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
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 HARQ进程6至HARQ进程7
表3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
UL grant 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表3所示例的关联关系信息和表2所示的关联关系信息可以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信元中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c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资源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所属的类别的类别标识。类别标识用于指示资源的类别信息,资源的类别标识英文可以写为ULgrant ID。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资源具体是指被配置为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
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如此在确定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时,可以根据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逻辑信道,该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逻辑信道即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
表4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逻辑信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表4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UL grant ID1 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
UL grant ID 2 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将上行资源和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携带在无线网络侧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DCI中,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UL grant的类别标识,结合表4的关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逻辑信道。关联关系信息是无线网络侧向终端发送的,可以是提前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预设的。通过示例c所提供的方案,无线网络侧可以动态的指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终端可以通过表4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网络设备在DCI中可指示UL grant的类别标识,降低了关联关系传输频率,降低了网络负荷。
示例d
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资源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所属的类别的类别标识。类别标识用于指示资源的类别信息,资源的类别标识英文可以写为UL grant ID。这种情况下,在根据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时,可以根据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HARQ进程,进一步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进一步,可以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对应的HARQ进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信道对应的HARQ进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向网络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时,HARQ进程可以是确定出的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所有HARQ进程中的全部或部分HARQ进程,逻辑信道可以是确定出的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中的全部或部分逻辑信道。表5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表6示例性示出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的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的示意表。
表5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
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 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
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 HARQ进程6至HARQ进程7
表6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
UL grant ID1 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
UL grant ID 2 HARQ进程6至HARQ进程7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行资源和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携带在无线网络侧向终端设备发送的DCI中。
关联关系信息是无线网络侧向终端发送的,可以是提前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预设的。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UL grant的类别标识,结合表5和6的关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网络设备在DCI中可仅指示ULgrant的类别标识,降低了关联关系传输频率,降低了网络负荷。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侧不同的MAC层实体分配的HARQ进程可以存在部分重叠,也可以完全没有重叠,也可以全部相同。具体地,可以网络设备间进行协调,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协调,或者由控制设备分配。网络设备侧HARQ进程的具体分配情况可以包括:一种情况为,MAC层实体1分配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MAC层实体2分配HARQ进程3至HARQ进程7;另一种情况为,MAC层实体1分配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MAC层实体2分配HARQ进程6至HARQ进程7;第三种情况为,MAC层实体1分配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MAC层实体2分配HARQ进程0至HARQ进程5。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无线网络侧发送的部分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edium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比如时间提前量命令(Timing AdvanceCommand,TA Comman)或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都可以发送,但是需要网络设备1和网络设备2先协商好发送的内容一致。作为另一种可选地方案,TA Command或DRX配置只能从一个网络设备发送,需要控制设备配置指示给可以发送TA Command或DRX配置的网络设备,比如控制设备指示网络设备1可以发送TACommand或DRX配置。此时可以规范终端设备的行为:终端设备仅认为从网络设备1收到的TACommand或DRX配置有效,如果从网络设备2收到了,终端设备认为无效或者忽视网络设备2发送的TA Command或DRX配置。或者,作为另一种可选地方案,TAC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分别发送的,即终端和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采用网络设备对应的TA。
一般地,各网络设备分别发送各自的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配置,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发送SPS配置时可以指示其适用的HARQ进程。
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案中,终端设备发送的MAC/RLC/PDCP层的控制信令,比如MAC层控制信令可以通过MAC CE发送,也可以考虑仅发送给其中一个网络设备或通过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发送,或者可以发送给任一网络设备或者通过任一网络设备发送。如果是仅发送给其中一个网络设备或通过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发送,可以按上面的步骤规范可以发送这些MAC CE的上行资源,使得这些MAC CE仅可以发送给其中一个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s,BSR),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 Report,PHR)可以分别发送给2个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给其中一个网络设备,比如网络设备1,然后由网络设备1转发给网络设备2。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再提供一种通信方案,该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跟实施例一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使用,也可以跟实施例二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使用,也可以跟实施例二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实施例一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使用。该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对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指示接收多个PDCCH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接收多个PDCCH。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多个PDCCH指示的PDSCH时频位置,接收多个PDSCH。
具体来说,无线网络侧可以配置终端设备解码一块大的搜索空间,可选地,该搜索空间可以有2块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终端设备根据2个PDCCH的指示,在不同的时频位置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无线网络侧直接配置终端设备接收2个不同位置的PDCCH,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DCCH的指示在不同的时频位置接收对应的PDSCH。本申请实施例中以PDCCH是2个为例进行介绍,具体实施中PDCCH的数量不做限制。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在同一TTI接收多个PDCCH之前,接收网络侧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在同一个TTI中接收多个PDCCH。具体地,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在同一TTI种终端接收的PDCCH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中以2个PDCCH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为例进行介绍,具体实施中多个PDCCH中任两个PDCCH在相同的时频资源还是在不同的时频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使得无线网络侧可以进行上述配置。具体来说,能力信息可以是多种,比如支持多PDCCH的能力,或者支持PDCCH的数量能力;或者支持关联关系的能力(比如实施例二中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等等)。
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步骤也可以看作是由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实现的。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图3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通信装置3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11、处理模块312和发送模块313。
接收模块311用于接收资源指示信息,其中,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处理模块312用于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其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发送模块313用于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发送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312用于根据上行资源和逻辑信道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关联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312用于根据上行资源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关联的HARQ进程,并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发送模块313用于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所属的类别的类别标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312用于根据上行资源的类别标识和逻辑信道的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与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逻辑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指示信息还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关系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以及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处理模块312用于根据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类别标识关联的HARQ进程;根据逻辑信道的标识和HARQ进程的关联关系,确定出HARQ进程关联的逻辑信道;发送模块313用于在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通过HARQ进程发送逻辑信道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任一项: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频域资源;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时频资源。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方法项部分,在此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311还用于接收关联关系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31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图3b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通信装置32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333以及接收模块311,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322。
发送模块323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资源指示信息包括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指示信息;接收模块311用于接收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上的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逻辑信道是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的,关联关系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信息。关联关系信息具体实施中有多种实施方案,具体可参加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32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该通信装置具有如图3a所示的通信装置310的功能。图3c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c所示,通信装置33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331、处理器332。
通信模块33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331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331对应上图3a的接收模块311和发送模块313,可以执行上图3a中接收模块311和发送模块313所执行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332,用于实现如图3a中处理模块312的功能,例如根据资源指示信息和关联关系信息,确定出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33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3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33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332执行存储器33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331、处理器332和存储器334可以通过总线333相互连接;总线33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c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用于实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或者步骤,比如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流程或步骤。该通信装置具有如图3b所示的通信装置320的功能。图3d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d所示,通信装置34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341、处理器342。
通信模块34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通信模块341可以为RF电路、WiFi模块、通信接口、蓝牙模块等。通信模块341对应上图3b的接收模块321和发送模块323,可以执行上图3b中接收模块321和发送模块323所执行的方法流程。
处理器342,用于实现如图3b中处理模块322的功能,例如通过通信模块341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信息等等方案。
可选的,通信装置34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44,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344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342执行存储器344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信模块341、处理器342和存储器344可以通过总线343相互连接;总线34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d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第一小区的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N为正整数;
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
若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的标识指示信息相同,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设备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设备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连接同一个控制设备。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测量信息给第一网络设备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测量信息上报条件;
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
6.如权利要求4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所述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向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中,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对应的第一小区中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标识,所述N为正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还包括所述N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N个波束中的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满足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和所述M个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波束的标识,所述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控制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上报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上报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信号质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阈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信号质量阈值、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第二信号质量阈值,以及所述M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信号质量阈值且所述M大于数量阈值;或者,
所述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R个波束中至少一个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第四信号质量阈值,所述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低于第五信号质量阈值;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好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波束的信号质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与所述R个波束的信号质量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所述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R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以及所述M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与所述R个波束中最好的信号质量的差值不小于第二差值阈值中、N的数值大于测量到的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波束的数量。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
所述M个波束的信号质量。
15.如权利要求7至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出:通过所述第一测量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测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测量信息上报条件;
其中,所述测量信息上报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
17.如权利要求7至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测量信息携带在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R个波束中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和信号质量,所述R为正整数。
18.如权利要求7至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分布单元,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分布单元,所述控制设备为集中单元。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3.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7至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59314.1A 2017-06-16 2017-06-16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51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314.1A CN109151883B (zh) 2017-06-16 2017-06-16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18/090883 WO2018228393A1 (zh) 2017-06-16 2018-06-12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9314.1A CN109151883B (zh) 2017-06-16 2017-06-16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83A true CN109151883A (zh) 2019-01-04
CN109151883B CN109151883B (zh) 2021-02-09

Family

ID=6465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9314.1A Active CN109151883B (zh) 2017-06-16 2017-06-16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1883B (zh)
WO (1) WO201822839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4234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822713A (zh) * 2019-11-1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rs上报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599017A (zh) * 2020-12-07 2022-06-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397A (zh) * 2021-05-21 2022-1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04032A (zh) * 2020-07-14 2023-03-1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pci报告增强的链路自适应改进
WO2024092631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1910A (zh) * 2011-02-24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121185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N103875271A (zh) * 2011-08-23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波束形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波束扫描的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WO2016163786A1 (ko) * 2015-04-07 2016-10-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 포밍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2870A1 (en) * 2015-08-03 2017-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1910A (zh) * 2011-02-24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75271A (zh) * 2011-08-23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波束形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波束扫描的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US20130121185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WO2016163786A1 (ko) * 2015-04-07 2016-10-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 포밍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4234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822713A (zh) * 2019-11-1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rs上报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804032A (zh) * 2020-07-14 2023-03-1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pci报告增强的链路自适应改进
CN114599017A (zh) * 2020-12-07 2022-06-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397A (zh) * 2021-05-21 2022-1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92631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83B (zh) 2021-02-09
WO2018228393A1 (zh)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883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30424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08293B1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US11881917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548095B (zh) 一种长期演进和5g紧耦合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25822B (zh) 同步信号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EP3637824B1 (e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0078318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00847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41835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1813822B1 (ko) D2d 발견 신호의 송신 방법과 송신 장치
CN111555840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5529624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385428A1 (en) Signal quality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6321277A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7071835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73553A (zh) 用于频率测量和间隙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3595B (zh) 一种协作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10116610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152939A1 (zh) 一种调度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285493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47352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81265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7955537A (zh) 波束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69824A (zh) 一种测量重配置消息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