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679B - 冷却体覆盖装置和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冷却体覆盖装置和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8679B CN111148679B CN201880062207.8A CN201880062207A CN111148679B CN 111148679 B CN111148679 B CN 111148679B CN 201880062207 A CN201880062207 A CN 201880062207A CN 111148679 B CN111148679 B CN 1111486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plate
- vehicle
- ventilation
- intake valve
- exhaust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9—Means for ventilating on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2—Roo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02—Dynamic electric resistor bra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5/00—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3/00—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ing or retard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of different kinds or typ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00—Details
- H01C1/08—Cool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78—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F16D2065/785—Heat insulation or refl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交通工具(10)电气运行并且包括冷却体覆盖装置(1)中的制动电阻(9)。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具有通风口(20)和横向于交通工具(10)的行驶方向(D)的空气流动方向(A),并且包含通风体(2)的通风侧(21)上的进气阀板(31)和通风体(2)的排风侧(22)上的排气阀板(32)。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阀板(31、32)的打开机构(4)。阀板(31、32)在关闭状态下沿着行驶方向(D)并且倾斜于空气流动方向(A)定向。在通风口(20)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通风口在阀板(31、32)关闭状态下被覆盖至少90%并且在所述阀板打开状态下被覆盖最多60%。所述阀板(31、32)相对于交通工具中轴线(M)对称地布置并且通风口(20)平行于交通工具(10)的侧面(12)定向。
Description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体覆盖装置。此外提供一种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专利文献WO 2017/060032 A1提出了一种用于运行交通工具的方法和一种交通工具。
专利文献DE 10 2010 026 337 A1中描述了一种具有行车风冷却的制动电阻的轨道交通工具。
专利文献DE 10 2013 221 551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暂时地提高轨道交通工具的空气阻力的方法,轨道交通工具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耦连的车厢。
专利文献DE 10 2013 226 719 A1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顶部壳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体覆盖装置,通过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实现了高效的冷却并且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降低的空气阻力。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冷却体覆盖装置和交通工具解决。优选的扩展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设有用于交通工具的冷却体覆盖装置。所述交通工具优选是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例如列车。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冷却体覆盖装置包括或者在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中或者在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上存在一个或者多个通风体。就此而言,冷却体覆盖装置可以理解为冷却体壳体。在至少一个通风体中存在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用于空气流入和空气流出。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通风体具有空气流动方向。所述空气流动方向均匀地并且不考虑涡流的情况下可以沿着直线延伸。空气流动方向尤其显示出通风体的两个相互对应的、相对置的通风口之间的连接轴线。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空气流动方向横向于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定向。空气流动方向尤其与行驶方向垂直。在此可行的是,空气流动方向以及行驶方向平行于底面、尤其是轨道定向,交通工具在所述轨道上运动。也就是说,行驶方向和空气流动方向均匀地可以水平地定向。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冷却体覆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进气阀板以及一个或多个排气阀板。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阀板位于通风体的通风侧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排气阀板位于通风体的排风侧上。环境空气在通风侧上进入通风体并且在排风侧从所述通风体吹出。排风侧和通风侧配设有通风体的相应的通风口。在交通工具运行时,排风侧和通风侧可以例如根据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交换角色。备选地,排风侧和通风侧不随时间改变。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冷却体覆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打开机构。所述至少一个打开机构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阀板以及排气阀板。所述打开机构尤其气动地、液压地和/或电气地工作。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在关闭状态下沿着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定向。换言之,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的纵轴线可以平行于行驶方向定向。如果存在多个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则这优选适用于全部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在关闭状态下沿着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定向可以意味着,通过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不会产生或者不会显著地产生空气阻力。即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的外表面和/或纵轴线可以与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平行地定向、例如具有最多20°或者5°或者1°的公差。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倾斜地定向。这尤其在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的关闭状态下适用。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通风口在俯视图中观察、尤其在平行于空气流动方向上观察在关闭状态下至少被分别对应配属的进气阀板以及被分别对应配属的排气阀板覆盖90%或者95%或者完全覆盖。通风口在打开状态下被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覆盖的覆盖率优选为最多80%或者60%或者50%或者40%。可行的是,通风口在打开状态下在俯视图中观察不被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覆盖。
此外提供一种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如结合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体覆盖装置。交通工具的特征因此也针对冷却体覆盖装置公开并且反之亦然。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交通工具电气运行。这尤其意味着,所述交通工具具有电动机,通过所述电动机产生交通工具的用于交通工具的轮子的驱动力。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例如是列车、有轨电车或者部分地或完全地电气运行的道路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或者载重汽车。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交通工具具有交通工具顶部。在此,所述交通工具顶部可以是弯曲的。所述交通工具顶部平均而言可以是水平地定向。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交通工具具有一个或多个制动电阻。至少一个制动电阻安置在通风体中或者多个制动电阻安置在通风体中或者多个制动电阻分配地安置在多个通风体中。制动电阻尤其是变阻器制动装置的负荷电阻,所述负荷电阻在电动机的发电运行中作为使发动机负载并且制动的载荷。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相对于交通工具中轴线对称地布置。即进气阀板能够通过在交通工具中轴线上进行镜像在几何上投影至排气阀板中并且反之亦然。这尤其针对进气阀板以及排气阀板的外部轮廓是适用的。交通工具中轴线优选垂直于行驶方向和/或竖直地定向。交通工具中轴线尤其是车道轴线和/或居中地位于交通工具的轮子之间。交通工具轴线可以参照交通工具的外轮廓。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通风口以最高40°或者20°或者10°或者5°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的侧面定向。通风口可以平均而言竖直地定向。
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交通工具电气地运行并且包括交通工具顶部和制动电阻,所述制动电阻位于冷却体覆盖装置中或者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上。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通风体,所述通风体具有通风口和横向于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的空气流动方向,并且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包含在通风体的通风侧上的进气阀板和在通风体的排风侧上的排气阀板。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打开机构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阀板以及排气阀板。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在关闭状态下沿着行驶方向并且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倾斜定向。在通风口的俯视图中观察,所述通风口在关闭状态下被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覆盖至少90%并且在打开状态下被所述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覆盖最多60%。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优选相对于交通工具中轴线对称地布置并且通风口以最高40°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的侧面定向。
所述交通工具尤其具有在行驶阻力方面优化的制动电阻,所述制动电阻安置在通风体中和/或所述制动电阻构成通风体。通风体和/或制动电阻具有相对较大的可能增大行驶阻力的空腔。在此在所述空腔中、尤其在安装热交换器和/或电阻元件的位置中通过行车风产生背压,所述背压导致涡流并且由此导致行驶阻力升高。流动方向传统地是沿着行驶方向或者逆着行驶方向。这种制动电阻或者通风体通常不具有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在闭锁期间防止行车风吹入。所有区域都被流过、尤其持续地流过。例如使用能下降的空气抽吸装置,所述空气抽吸装置具有沿着行驶方向的流动定向。
在此所描述的构造中,流过制动电阻的方向和/或流过通风体的方向相对于行驶方向90°地定向。通过加装件包覆制动电阻和/或通风体。空气入口以及空气出口上的区域能够通过活动的阀板封闭。如果需要,则所述阀板打开,以便能够气流穿流制动电阻和/或通风体。流入区域和流出区域以及舱壁优选优化了空气导引并且使流动噪声最小化。为此,这种舱壁和/或导流板优选位于空气出口侧。
因为行驶阻力降低,因此通过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实现了列车的效率的提高。由于与没有阀板的构造相比可以使用更小的具有较低功率的风扇,因此实现了制动电阻的高能效的通风。在列车的内部空间中和/或在列车外部产生了声学上的更低的可觉察性。这尤其通过用于使行驶阻力最小化的能封闭的阀板实现,所述阀板对围绕列车的空气流的干扰较小。
总体上能够由此实现更高能效的并且更低噪声的交通工具。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分别具有在交通工具顶部附近的固定的下部件和背离所述交通工具顶部的可移动的上部件。在通风口的俯视图中观察、尤其在平行于空气流动方向上观察,下部件覆盖所述通风口的至少15%或者25%或者35%和/或最多60%或者50%或40%。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上部件在打开状态下相对于交通工具顶部倾斜地定向。在此,上部件朝着远离通风口朝向下部件的远离交通工具顶部的上部棱边的方向构成斜面。由此使流过通风体的流动更少地被阀板干扰。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在打开状态下至少开放通风口的90%或完全开放。这尤其是在俯视图中沿着空气流动方向观察。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在打开状态下以最高20°或者10°或者5°或者1°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顶部延伸。这尤其适用于进气阀板的外表面和/或排气阀板。换言之,阀板能够在关闭状态下贴靠在交通工具顶部上。这在所述阀板于打开状态下使通风口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尤其适用。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交通工具、尤其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舱壁。至少一个舱壁优选是固定的。即所述舱壁在按规定地使用时不移动或者不显著地移动。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舱壁以最高30°或者20°或者10°或者2°的公差垂直于行驶方向定向。舱壁尤其垂直于行驶方向。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舱壁在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的关闭状态下与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的外侧和/或内侧平齐地闭合。换言之,舱壁的远离通风体的棱边能够沿着冷却体覆盖装置的外部轮廓延伸。这尤其适用于垂直于行驶方向观察的横截面。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在舱壁上或者在其中至少一个舱壁上或者在其中几个舱壁上或者在所有舱壁上安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在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的关闭状态下优选不突伸超出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即导流板在阀板关闭状态下能够移回。可行的是,导流板局限在排风侧和/或不在通风侧上运行。导流板例如能移出地或者能展开地支承在配属的舱壁中。即导流板能够在阀板关闭状态下在远离通风体的方向上与舱壁平齐地闭合。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在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的打开状态下突伸超出配属的舱壁和/或冷却体覆盖装置的外轮廓。即在阀板打开时,导流板尤其仅在排风侧上移出。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过渡板。沿行驶方向观察,至少一个过渡板在一侧或者两侧上限定冷却体覆盖装置的边界。通过过渡板能够优化冷却体覆盖装置在尤其沿行驶方向观察的起始部和终止部上的流动特性。过渡板优选仅在阀板打开时发挥作用。在阀板关闭时,过渡板优选处于交通工具的冷却体覆盖装置和/或顶部衬里的外轮廓内。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过渡板朝着远离交通工具顶部的方向和/或朝着冷却体覆盖装置的中部的方向尤其连续地变窄。这可以适用于交通工具的俯视图和/或侧视图。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遮盖板。可以由薄板或者由薄塑料板实现的并且平面地设计的至少一个遮盖板优选相对于车辆顶部平行地或者近似平行地定向。这适用于例如具有最高20°或者10°或者5°的公差。遮盖板优选固定地并且刚性地,然而备选地也可以能移动地支承并且在阀板打开和/或关闭时共同移动。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遮盖板在远离交通工具顶部的一侧上朝着远离通风体的方向突伸超出配属的通风口。换言之,遮盖板可以呈现为配属的通风口的顶棚的形式。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在通风体中安设至少一个鼓风机。一个或多个鼓风机设置用于产生流过通风体的空气流,从而通过所述空气流进行制动电阻的冷却。换言之,通过鼓风机定义了空气流动方向。由此实际上,通风体的空气流动优选由至少一个鼓风机产生,并且较少地或者仅次要地或者不明显地由交通工具自身的移动产生。可行的是,例如能够根据交通工具是向前行驶还是向后行驶借助鼓风机调节运行方向并且由此调节空气流动方向。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在关闭状态下具有相对于交通工具顶部的平均夹角,所述平均夹角为至少15°或者20°或者25°或者30°。该角度备选地或者附加地为最高60°或者50°或者40°。在横截面中观察,所述夹角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可以平均而言以平行于交通工具顶部延伸的水平线为参照。所述平均夹角在横截面中观察例如以阀板和/或交通工具的顶部的弦为参照。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阀板和/或排气阀板以及可选地至少一个遮盖板沿着行驶方向和/或横向于行驶方向与顶部衬里平齐地延伸。即在阀板关闭状态下,冷却体覆盖装置连同顶部衬里表现为优选光滑的、平行于行驶方向延伸的、无构形的整体的面。由此在阀板关闭时实现了特别低的行驶阻力。
按照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交通工具是列车。所述列车特别优选设置用于至少120km/h或者220km/h或者280km/h的最高速度。即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尤其使用在高速列车中,在所述高速列车中,空气阻力在高速行驶期间显著地导致了能量损耗。
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详细阐述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和在此描述的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标示出多个单独的附图中的相同元件。然而在此示出的不是按照比例的关系,而是多个单独的元件可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而过大地示出。
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用于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的通风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和图3示出在此描述的交通工具的立体图,所述交通工具具有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
图4和图5示出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并且
图6至图8示出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A中示出了用于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10的通风体2的示例。所述通风体2位于交通工具顶部11上并且具有多个通风口20,所述通风口安设在通风体2的相互对置的侧面上。在图1A中仅示出了通风侧21上的通风口20,无法看到相对置的排风侧22上的通风口数量。
在通风体2中存在多个制动电阻,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所述制动电阻的其中一个。制动电阻9的冷却通过流过通风口20的空气流实现,具体是从通风侧21流向排风侧22。由此给出了空气流动方向A,其垂直于交通工具10的行驶方向D定向。
通风口20例如圆形地设计并且可以具有格栅。优选与图1A所示不同地将多个通风体2沿着行驶方向D相邻地布置。这也优选适用于所有其他实施例。
按照图1B,通风体2分别具有鼓风机23,以便沿着空气流动方向A定义地驱动空气流。在此可以在每个通风体2中仅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通风口20。
通风体2的高度例如至少为0.2m和/或最高为0.6m、尤其是约0.4m。通风侧21以及排风侧22近似地与交通工具的侧面12平行地定向。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所有通风体2的沿行驶方向D的延伸量例如约为7.5m。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总长度例如为8.2m。
通风体2的如图1A和1B中所示的构造可以相应地存在于所有其他实施例中。
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通风体2安置在冷却体覆盖装置1中。冷却体覆盖装置1可选地具有与交通工具顶部11近似平行地延伸的壳体顶部24。通风体2的上侧可以构成壳体顶部24的一部分或者所述壳体顶部24完全地覆盖该上侧。
交通工具顶部11、可选的壳体顶部24以及交通工具侧面12在此都可以在横截面中观察出弯曲地设计。在侧面并且沿着行驶方向在通风体2上存在一个或者优选多个进气阀板31以及一个或者优选多个排气阀板32。阀板31、32与可选的壳体顶部24平齐地接合入顶部衬里8中。顶部衬里8与图2所示不同地沿着行驶方向D在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两侧延伸。这附加地在图3中示出。这意味着,在阀板31、32关闭的状态下,通风体2可能除了其上侧之外优选完全隐藏起来并且不提供流体作用面。
在图4中示出了通风侧21上的结构的示例。未在图4中示出的排风侧可以相同地设计。进气阀板31在图4中打开地示出。
进气阀板31从交通工具顶部11上开始翻起并且在翻起的状态下与所述交通工具顶部11近似平行地延伸。通风口20完全地开放。
可选地存在遮盖板74。所述遮盖板74沿着远离通风体2的方向在壳体顶部24的延长部中从通风口20上方突伸出来。遮盖板74优选在进气阀板31的沿行驶方向D的终止部和起始部扩宽。遮盖板24相对于进气阀板31的外棱边与通风体2的距离例如具有如下尺寸,所述尺寸是所述距离的至少10%或者20%和/或最高40%或者30%。
此外,冷却体覆盖装置1优选具有固定的过渡板73,所述过渡板位于进气阀板31的起始部和终止部。过渡板73分别朝着远离交通工具顶部11的方向以及朝着远离通风体2的方向变窄。这种过渡板73也可以存在于所有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图5中示出了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另一种根据排气侧22的示例。如果未做其他阐述,则未示出的通风侧可以与排气侧22相同地设计。排气阀板32具有下部件5以及上部件6。所述下部件5是固定的并且在横截面中观察遵循未在图5中示出的顶部衬里的轮廓。上部件6在打开状态下在上部棱边56处从下部件5朝着交通工具顶部的方向弯折。由此通过上部件6暂时构成朝着远离通风体2的方向的斜面,参见图7。
可选地存在一个或者多个舱壁71。所述舱壁垂直于行驶方向D定向。
在舱壁71上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导流板72,参见图8。在排气阀板32关闭的状态下,导流板72优选不突伸超出对应配属的舱壁71,参见图8A。而在排气阀板32打开时,导流板72则突伸出对应配属的舱壁71,参见图8B和8C。导流板72在此可以在舱壁71的延长部中笔直地延伸,参见图8C。备选地也可行的是,导流板72反向于行驶方向D弯曲,参见图8B。
这种导流板72优选仅在排风侧22上、并且不在通风侧21上激活。
通过舱壁71连同可选的导流板22在通风口20的区域中产生流动负压,从而导引穿过通风体2的空气能够更容易地从通风口20向排风侧22散出。
沿着行驶方向在第一舱壁71之前可选地存在空腔室76。在所述空腔室76中不存在通风口20。具有可选的导流板72和配属的通风口20的舱壁71备选地直接在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端侧75上起始。可选的空腔室76的沿着行驶方向D的尺寸例如为至少0.1m或者0.2m和/或最高0.8m或者0.6m。空腔室76优选具有自身的排气阀板32,所述排气阀板例如根据交通工具的速度、例如仅在速度相对较高时打开。
在图6中示出,壳体1在横截面中观察接合入顶部衬里8中并且所述顶部衬里8的剖面在阀板31、32关闭状态下不改变。
例如是高速列车的交通工具10例如具有在约5m2的范围中的K4值。通过在此描述的冷却体覆盖装置1使所述K4值相对于没有这种阀板31、32的构造大约减少0.3m2。即借助阀板31、32能够使K4值并且由此使交通工具阻力降低大约5%。这尤其适用于120km/h以上的速度。
如果没有另做说明,则在附图中所示的部件优选在给出的顺序中分别直接地前后相继。在附图中未接触的层优选相互间隔。如果线画为相互平行,则相应的面优选同样相互平行地定向。同样地,如果没有另作说明,则在附图中准确地反应了绘出的部件的彼此间的相对位置。
在此描述的发明不会被根据实施例所做的说明局限。而是本发明包括每个新的特征以及特征的每种组合,这尤其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特征的每种组合,即便是该特征或者该组合本身未详细地在权利要求书或者实施例中给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冷却体覆盖装置
2 通风体
20 通风口
21 通风侧
22 排风侧
23 鼓风机
24 壳体顶部
31 进气阀板
32 排气阀板
4 打开机构
5 阀板的下部件
56 下部件的上部棱边
6 阀板的上部件
71 舱壁
72 导流板
73 过渡板
74 遮盖板
75 端侧
76 空腔室
8 顶部衬里
9 制动电阻
10 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11 交通工具顶部
12 交通工具侧面
A 空气流动方向
D 行驶方向
M 交通工具中轴线
Claims (9)
1.一种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10),其具有
-交通工具顶部(11),
-在所述交通工具顶部(11)上的至少一个冷却体覆盖装置(1),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具有通风口(20)和横向于交通工具(10)的行驶方向(D)的空气流动方向(A),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1)还具有至少一个在通风体(2)的通风侧(21)上的进气阀板(31)和至少一个在通风体(2)的排风侧(22)上的排气阀板(32),其中,所述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在关闭的状态下沿行驶方向(D)并且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A)倾斜地定向,并且所述通风口(20)在俯视图中观察被至少一个进气阀板(31)和至少一个排气阀板(32)在关闭状态下总共覆盖至少百分之90并且在打开状态下总共覆盖最多百分之60,和
-在通风体(2)中的至少一个制动电阻(9),
其中,通风口(20)以最高40度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10)的侧面(12)定向,其中,
-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分别具有在交通工具顶部(11)附近的固定的下部件(5)和背离所述交通工具顶部(11)的可移动的上部件(6),
-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相对于交通工具中轴线(M)对称地布置,所述交通工具中轴线垂直于行驶方向(D)定向并且是竖直的,并且
-其中,在俯视图中沿着空气流动方向(A)观察,所述下部件(5)遮盖通风口(20)的至少百分之25并且最多遮盖通风口的百分之60。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中,所述上部件(6)在打开状态下在垂直于行驶方向(D)的横截面中观察相对于交通工具顶部(11)倾斜地延伸,从而所述上部件(6)分别朝着远离通风口(20)朝向下部件(5)的远离交通工具顶部(11)的上部棱边(56)的方向构成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在俯视图中沿着空气流动方向(A)观察,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在打开状态下至少开放通风口(20)的百分之90,其中,所述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的外表面在打开状态下以最高10度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顶部(11)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在交通工具顶部(11)上安设有多个固定舱壁(71),其中,所述舱壁(71)以最高20度的公差垂直于行驶方向(D)定向,并且其中,所述舱壁(71)在远离通风体(2)的方向上在配属的进气阀板和/或配属的排气阀板的关闭状态下与配属的进气阀板和/或配属的排气阀板平齐地闭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在所述舱壁(71)上分别安设有导流板(72),其中,所述导流板(72)在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的关闭状态下移入配属的舱壁(71)中或配属的舱壁旁并且不突伸超出所述进气阀板和排气阀板和/或配属的舱壁(71),并且其中,所述导流板(72)在进气阀板(31)和排气阀板(32)的打开状态下移出并且突伸超出配属的舱壁(7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1)具有多个过渡板(73),所述过渡板沿着行驶方向(D)在两侧限定冷却体覆盖装置(1)的边界,其中,所述过渡板(73)朝着远离交通工具顶部(11)的方向连续地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1)具有多个遮盖板(74),所述遮盖板以最高10°的公差平行于交通工具顶部(11)定向,并且所述遮盖板朝着远离通风体(2)的方向突伸超出通风口(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在所述通风体(2)中安设有至少一个鼓风机(23),用于产生流过通风体(2)的用于冷却制动电阻(9)的空气流,其中,进气阀板(31)和/或排气阀板(32)的外表面在关闭状态下相对于交通工具顶部(11)具有20度至50度之间、包括20度和50度的平均夹角并且沿着行驶方向(D)与顶部衬里(8)平齐地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交通工具(10)是电气驱动的列车,所述列车设置用于至少160km/h的最高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交通工具(10),其中,所述冷却体覆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阀板(31)以及排气阀板(32)的打开机构(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7217228.2 | 2017-09-27 | ||
DE102017217228.2A DE102017217228B4 (de) | 2017-09-27 | 2017-09-27 |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
PCT/EP2018/076214 WO2019063667A1 (de) | 2017-09-27 | 2018-09-27 | Kühlkörperabdeckung und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8679A CN111148679A (zh) | 2020-05-12 |
CN111148679B true CN111148679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6384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2207.8A Active CN111148679B (zh) | 2017-09-27 | 2018-09-27 | 冷却体覆盖装置和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97752B2 (zh) |
EP (1) | EP3658437B1 (zh) |
CN (1) | CN111148679B (zh) |
DE (1) | DE102017217228B4 (zh) |
ES (1) | ES2925541T3 (zh) |
WO (1) | WO20190636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1202091A1 (de) * | 2021-03-04 | 2022-09-08 | Siemens Mobility GmbH | Mehrlagige Bremswiderstand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JP2024125750A (ja) * | 2023-03-06 | 2024-09-19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89910A (en) * | 1939-10-21 | 1942-07-14 | B F Sturtevant Co | Pressure ventilating unit |
JPS6164567A (ja) * | 1984-09-05 | 1986-04-02 |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Jnr> | 高速電気車両の発電ブレ−キ用抵抗器の冷却装置 |
JPH01141163A (ja) * | 1986-02-11 | 1989-06-02 | Alsthom Atlantique Sa | 機関車の流体冷却器用及び/又は加減抵抗器用換気装置 |
FR2693160B1 (fr) * | 1992-07-06 | 1994-08-19 | Alsthom Gec | Engin de traction ferroviaire équipé de rhéostats de freinage, pour train à grande vitesse. |
FR2926276B1 (fr) * | 2008-01-11 | 2010-09-03 | Alstom Transport Sa | Ensemble de ventilation d'un appareillage de vehicule ferroviaire |
RU2381113C1 (ru) * | 2008-09-15 | 2010-02-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юдиновский тепловоз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 Охлаж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DE102010026337A1 (de) | 2010-07-07 | 2012-01-1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chienenfahrzeug mit fahrtwindgekühltem Bremswiderstand |
JP5480052B2 (ja) | 2010-07-23 | 2014-04-23 | 株式会社東芝 | 鉄道車両用冷却装置 |
JP5679796B2 (ja) | 2010-12-17 | 2015-03-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磁気フィルタを使用した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CN202254147U (zh) | 2011-09-08 | 2012-05-30 | 广州中车轨道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二次新风进风结构 |
CN103264708B (zh) | 2013-05-24 | 2015-12-23 | 深圳市百欧森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车的空气净化器安装机构 |
CN103273935A (zh) | 2013-06-20 | 2013-09-04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地铁车辆用导流风道的装配方法 |
DE102013221551A1 (de) | 2013-10-23 | 2015-04-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zeitweiligen Erhöhen eines Luftwiderstands eines wenigstens zwei aneinandergekoppelte Wagenkästen aufweisenden Schienenfahrzeugs |
CN203681557U (zh) | 2013-11-28 | 2014-07-02 | 南京工业大学 | 基于吸附式制冷的地铁列车制动电阻余热利用系统 |
FR3014396B1 (fr) * | 2013-12-06 | 2017-04-28 | Alstom Transp Tech |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composants, notamment pour un vehicule ferroviaire |
DE102013226719A1 (de) | 2013-12-19 | 2015-06-2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Dachgehäuse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
FR3029485B1 (fr) * | 2014-12-03 | 2018-03-16 |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 Dispositif aeraulique de refroidissement d'un element d'un vehicule ferroviaire et vehicule ferroviaire correspondant |
DE102015207442A1 (de) * | 2015-04-23 | 2016-10-2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 mit einer zu kühlenden Fahrzeugkomponente |
DE102015219157A1 (de) | 2015-10-05 | 2017-04-0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ahrzeugs und Fahrzeug |
-
2017
- 2017-09-27 DE DE102017217228.2A patent/DE10201721722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
- 2018-09-27 ES ES18785852T patent/ES2925541T3/es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US US16/649,424 patent/US110977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EP EP18785852.7A patent/EP3658437B1/de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WO PCT/EP2018/076214 patent/WO2019063667A1/de unknown
- 2018-09-27 CN CN201880062207.8A patent/CN11114867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8679A (zh) | 2020-05-12 |
ES2925541T3 (es) | 2022-10-18 |
US11097752B2 (en) | 2021-08-24 |
US20200239041A1 (en) | 2020-07-30 |
DE102017217228A1 (de) | 2019-03-28 |
DE102017217228B4 (de) | 2019-06-06 |
EP3658437B1 (de) | 2022-06-01 |
WO2019063667A1 (de) | 2019-04-04 |
EP3658437A1 (de) | 2020-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10682B2 (ja) | 軌道系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および軌道系電動車両 | |
JP2590048Y2 (ja) | 自動車、特に、バスに対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 |
US5407245A (en)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drag in the rear region of a vehicle, for example, a road or rail vehicle or the like | |
RU2496657C2 (ru) |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яци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08116514B (zh) | 气流管理盖 | |
CN111148679B (zh) | 冷却体覆盖装置和电气运行的交通工具 | |
US20110203858A1 (en) | L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internal air flow propulsion system | |
EP3450277B1 (fr) | Motrice de train à grande vitesse avec surpression interne | |
KR20170019390A (ko) | 풍력발전 전기 자동차 또는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 | |
US10994751B2 (en) | Railway traction vehicle with roof joint element | |
EP4043259A1 (en) | Cooling a vehicle heat exchanger | |
CN215205103U (zh) | 导流装置及厢式货车 | |
US2036672A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JP3021108B2 (ja) | 鉄道車両用換気装置 | |
JPH06144222A (ja) | 高速車両用通風装置 | |
JPH06344956A (ja) | 車両用走行安定化装置 | |
JP2021095032A (ja) | 車載空調装置 | |
JP2007168508A (ja) | 移動体の騒音低減装置とその騒音低減方法 | |
RU38318U1 (ru) | Система отопления и вентиляции салонов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 |
US20240075993A1 (en) | Device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odifying aerodynamics | |
JPS619380A (ja) | ボンネツト空気連動板 | |
KR20210070072A (ko) | 철도차량 객실용 에어커튼 | |
CN110871760A (zh) | 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 | |
JPH09216559A (ja) | 気動車用ラジエータユニット | |
CN119037570A (zh) | 一种导引结构、导引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