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132247B -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247B
CN111132247B CN201811294705.3A CN201811294705A CN111132247B CN 111132247 B CN111132247 B CN 111132247B CN 201811294705 A CN201811294705 A CN 201811294705A CN 111132247 B CN111132247 B CN 111132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ource
base station
conditional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4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247A (zh
Inventor
张崇铭
刘仁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47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7B/zh
Priority to US17/290,438 priority patent/US1197417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022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6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所述源基站接收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和若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所述UE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完成消息。

Description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的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将走向一个完全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即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信息和共享数据。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数量将达到500亿部,其中仅有100亿部左右可能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它的则不是与人对话的机器,而是彼此对话的机器。因此,如何设计系统以更好地支持万物互联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为此,在2016年3月举行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RAN#64次全会上,提出了新5G无线接入技术的研究课题(参见非专利文献:RP-160671 New SID Proposal:Study on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该项目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找到用于满足NR中的移动性需求之一:无缝切换,即在小区切换过程中能够满足0毫秒的切换中断时间。在正在研究的降低切换中断时间的解决方案中,有一种解决方法称为基于条件的切换(ConditionalHandOver,CHO)。在CHO机制中,基站提前下发切换命令给UE并配置UE在一定条件满足时再根据之前收到的切换命令来执行切换,这样通过切换命令的提前下发可以提高切换命令接收的成功率,从而避免因切换命令接收失败而带来的切换失败对业务中断带来的时延。
和传统的切换不同,UE收到CHO命令时,并不马上执行切换,而是要等到满足设定的条件,例如链路质量低于某个门限时才会执行CHO。对于一个处于单连接的UE,CHO由源基站下发,但不确定何时会被用户执行,因此,源基站如何知晓停止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类似的,对于一个处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eity)的UE,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同时为UE服务。CHO由源主基站下发,但不确定何时会被用户执行,因此源主基站以及源辅基站如何知晓停止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目标主基站在增加目标辅基站时,由于目标辅基站分配的资源(对应于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是有时效性的,这种时效性会影响UE以及基站的资源管理和操作管理,如何避免配置失效导致的连接失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保持目标辅基站分配的资源有效(时效性)的情况下,进行基站的资源管理以及切换控制,是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所述源基站接收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和若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所述UE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完成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的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转发数据。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在所述UE基于双连接与包含源主基站以及源辅基站的所述源基站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源主基站发送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所述源主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所述UE在基于所述条件切换消息的条件切换被触发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启动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所述UE在发送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发送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处于双连接的用户设备UE与源主基站以及源辅基站进行通信,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源主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所述源主基站接收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和所述UE在基于所述条件切换消息的条件切换被触发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启动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包含于MAC层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
在上述切换控制方法中,接收到所述切换启动消息的所述源辅基站停止向所述UE发送或提供数据,并且向所述源主基站发送表示所述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被启动或被执行的指示消息,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的所述源主基站停止向所述UE发送或提供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上下文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又一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切换控制方法的示意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在具体描述之前,先对本发明中提到的若干术语做如下说明。除非另有指出,本发明中涉及的术语都具有下文的含义
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NR New Radio 新一代无线技术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技术
eLTE Enhaced Long Term Evolution 增强的长期演进技术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层)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层)
MAC CE MAC Control Element MAC层控制信息
MCG Master Cell Group 主小区组
MCG ENB Master eNB 主基站
SCG Secondary Cell Group 辅助小区组
SCG ENB Secondary eNB 辅基站
SRB signaling bearer 信令承载
HANDOVER REQUEST 切换请求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切换请求确认
SENB RELEASE REQUEST 辅基站释放请求(主基站发送,辅基站接收)
SENB RELEASE REQUIRED 辅基站释放请求(辅基站发送,主基站接收)
SN STATUS TRANSFER 序号状态传输
UE CONTEXT RELEASE UE上下文释放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作为示例应用环境,以支持LTE的基站eNB和UE设备为例,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eLTE通信系统,NR通信系统,而且可以适用于其他基站和UE设备,例如支持eLTE的基站和UE设备,以及支持NR的基站gNB和UE设备。
在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基于图5对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性的切换控制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切换控制方法的示意时序图。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UE与源主基站以及源辅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步骤S501中,源主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源主基站收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S502)后,向UE发送RRC重配置信息(S503),以及向源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504)。并且把接下来到达的数据以及未发送成功的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S506,S507)。
因为正常情况下,UE接收到RRC重配置信息(S503)后会立刻执行切换的流程,同步到目标基站指派的目标小区。所以,源主基站可以直接向源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504),以及将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S506)。源辅基站基于收到的释放请求(S504),停止向UE提供数据传输。
然而,在条件切换中,当UE接收到了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重配置消息,需要等到条件切换的条件被满足了才会执行切换。这里所述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重配置消息”可以是指条件切换消息,或者是携带了条件切换相关配置信息的RRC重配置消息。在UE执行条件切换之前,UE和源主基站以及源辅基站的通信是正常执行的。因此,现有技术的切换控制中存在如下问题:源主基站如何知晓应当停止和UE的通信,以及源辅基站如何知晓应当停止和UE的通信。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进行的示例性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基于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中,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在步骤S102中,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确认。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条件切换请求确认之后,向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S103),其中,该条件切换消息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
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UE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S104)之后,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S105),优选的,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完成消息(S105),即指示条件切换完成的消息。该消息的目的是通知源基站UE已经接入目标基站,以及可选的通知源基站执行条件切换的UE已经接入目标基站或者是该UE已经执行完成条件切换。
这里所述的“条件切换完成消息”可以是专门用于该目的的消息,也可以是一条通用消息,在该通用消息中,携带了指示前述目的的指示信息。此外,在该消息中至少要携带UE的身份标识,使得源基站能够识别该UE,例如eNB UE X2AP ID,
这里所述的“来自UE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优选的,该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是如下的消息:
可以是指示UE完成了条件切换到新小区发送的第一条RRC消息;
还可以是对应于UE之前接收到的用于条件切换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又或者是对应于当条件切换被触发/启动时,UE所执行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又或者是对应于UE所执行的条件切换命令;
由于切换又可以被称为是执行了同步到新小区的重配置过程,因此,本文所指的条件切换过程还可以是指当满足特定条件,UE执行的同步到新小区的重配置过程。
当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S105)后,可以将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S106,S107)。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理解为,当源基站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S105)时,明确地知道UE已经切换到别的小区,从而不需要再向该UE提供数据,可以停止源基站和UE之间数据传输。
实施例2
基于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在实施例2中,如图2所示,处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eity)的UE与包含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的源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实施例2的步骤S201~S203与实施例1的步骤S101~S103基本相同,仅将“源基站”变更为“源主基站”,对于相同或者相近的内容在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4中,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UE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后,向源主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S205),优选的,在步骤S205中,目标基站向源主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完成消息。该消息的目的是通知源基站UE已经接入目标基站,以及可选的通知源基站执行条件切换的UE已经接入目标基站,又或者是该UE已经执行完成条件切换。这里所述的“条件切换完成消息”可以是专门用于该目的的消息,也可以是一条通用消息,在该通用消息中,携带了指示前述目的的指示信息。此外,在该消息中至少要携带UE的身份标识,使得源基站能够唯一识别该UE,例如eNB UE X2AP ID,
当源主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S205)后,向源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206)。可以理解为,当源主基站接收到(S205),明确的知道UE已经切换到别的小区,从而不需要再向该UE提供数据,可以停止源主基站和UE之间数据传输。源主基站还可以判定源辅基站可以停止向UE提供数据,从而,源主基站向源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206)
当源辅基站接收到辅基站释放请求时,停止向UE发送/提供数据,以及可选的,开始转发数据。
实施例3
基于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又一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实施例3中同样包含:源主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的步骤;目标基站向源主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确认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图3中并未体现。
在源主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条件切换请求确认之后,在步骤S301中,源主基站向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其中,该条件切换消息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
在UE中当条件切换命令对应的条件被满足时,或者条件切换被触发时,UE向管理辅小区的辅基站发送信息(S302),例如可以发送条件切换启动消息,用于指示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指示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以及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具体而言,而已进行如下操作。
当条件切换命令对应的条件被满足时,或者是条件切换被触发时,UE的RRC层指示SCG MAC生成MAC CE,该MAC CE用来指示或者携带下述的至少一个信息:
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UE的辅小区群的配置将被释放,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释放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启动。
当该MAC CE被发送之后,UE可以停止与源SCG小区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以及可以停止控制SCG更改或者释放的有关的定时器,以及可以释放整个SCG配置,或者是重配置DRB,又或者是根据用于条件切换的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中的SCG配置执行相应的配置操作。
或者,作为另一例,当条件切换命令对应的条件被满足时,或者时条件切换被触发时,UE的RRC层生成RRC消息,该消息用来指示或者携带下述的至少一个信息:
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UE的辅小区群的配置将被释放,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释放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启动。
当该RRC消息被发送之后,UE可以停止与源SCG小区的上行传输和下行接收,以及可以停止控制SCG更改或者释放的有关的定时器,以及可以释放整个SCG配置,或者是重配置DRB,又或者是根据用于条件切换的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中的SCG配置执行相应的配置操作。
这里所述的RRC消息可以通过SRB3传输。即如果UE没有被配置SRB3,那么UE可以不传输该RRC消息。
当源辅基站接收到上述条件切换启动信息(S302)时,可以停止向UE发送/提供数据。优选的,源辅基站还可以向源主基站发送消息,指示UE的条件切换被触发/启动/执行。当源主基站接收到指示或携带该信息的消息时,源主基站可以停止向UE发送/提供数据传输。优选的,源辅基站可以向源主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消息(S303)(SENB RELEASEREQUIRED),并在该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通过指示信息来指示下述的至少一个信息:
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UE的辅小区群的配置将被释放,以及可选的,进一步指示释放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启动。
源主基站可以基于上述辅基站释放请求消息判定UE已经执行了条件切换,因此停止向UE提供数据。
实施例4
下面,基于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图4表示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的其他例子的示意时序图。
在实施例4中,可以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3相结合来使用。对于与
实施例2、3相同或者相近的内容,在此省略其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例2、3(图2、3)中相应的部分。
具体而言,在实施例4中,当条件切换命令对应的条件被满足时,或者条件切换被触发时,UE向管理辅小区的辅基站发送信息(S402),该信息可以是条件切换启动信息。并且,接收到UE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目标基站,向源主基站发送条件切换完成消息(S405)。接收到该条件切换完成消息之后的具体操作内容,可以参照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中的内容,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此外,目标主基站在增加目标辅基站时,由于目标辅基站分配的资源(对应于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是有时效性的,这种时效性会影响UE以及基站的资源管理和操作管理,如何避免配置失效导致的误操作,以及相应的连接失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的实施例5~7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实施例5
在条件切换准备阶段(即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以及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这段期间),当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源基站的、关于条件切换的请求时,目标基站向另外一个基站(这里称为目标辅基站)发送辅基站增加请求消息,在该增加请求消息中,目标基站直接或者间接,隐示或者显示地指示该辅基站增加请求用于条件切换。
接收到该增加请求消息的目标辅基站可以基于所述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要接收该辅基站增加请求。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在基站接收到的辅基站增加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时间参数,该参数用于辅基站设置定时器TDCoverall
具体的设置方法可以是,目标辅基站直接设置定时器的运行时长等于该时间参数的值;又或者是设置定时器的运行时长等于该时间参数的值加上或者减去某个变量;又或者是以该时间参数为参考设置定时器的运行时长,即可认为是基于该时间参数设置定时器TDCoverall的时长。
当辅基站增加请求被目标辅基站接收/确认,目标辅基站会启动定时器TDCoverall,当该定时器运行超时时,目标辅基站会发起辅基站释放请求,即向目标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ENB RELEASE REQUIRED);如果在定时器TDCoverall运行期间,目标辅基站接收到了来自目标基站的重配置完成相关的信息,则停止运行定时器TDCoverall
又或者,当基站接收到的指示用于条件切换请求的(或者是和条件切换请求相关的)辅基站增加请求消息时,启动定时器T0。T0的时长设置方法同上述TDCoverall相同。T0和TDCoverall的差别在于T0仅用于和条件切换请求相关的辅基站增加请求,而TDCoverall用于与条件切换无关的辅基站请求之外。
实施例7
在UE接收到的携带条件切换相关信息的消息(例如RRC重配置消息)中,如果包含了双连接的配置,即既包含主服务小区组的配置,又包含辅服务小区组的配置,那么相应的,还可以包含针对主服务小区组的配置的有效性的时长配置,以及包含针对辅服务小区组的配置的有效性的时长配置。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当UE接收到用于条件切换的双连接配置,分别为主服务小区的配置和辅服务小区的配置启动不同的定时器T1和T2,T1的时长配置为前文所述的针对主服务小区组的配置的有效性的时长配置;T2的时长配置为前文所述的针对辅服务小区组的配置的有效性的时长配置。优选的T2小于等于T1。
当T2超时时,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失效;
当T1超时时,主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失效。
这里的“配置失效”是指UE不会执行相应的配置。
当T2超时,T1还在运行时,如果对应的条件切换被触发,那么UE可以按照接收到的主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执行,而不执行其相应的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并且,在接下来发送给目标基站的重配置完成消息中还可以进一步指示辅小区的相关配置被释放。
其中“不执行其相应的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根据UE在执行条件切换之前的配置有关,如果UE在执行条件切换之前不存在双连接配置,仅仅只有主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那么UE不执行其相应的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如果UE在执行条件切换之前存在有效的双连接配置,那么“UE不执行其相应的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具体是指UE释放已有的辅服务小区相关的配置,以及优选的,不执行其接收到的、在条件切换指示中包含的辅服务小区的相关配置。
相应地,当目标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重配置完成消息,且在消息中指示了辅小区的相关配置被释放,或者不成功,目标基站可以向目标辅基站发送辅基站释放请求(SENBRELEASE REQUEST)。
实施例8
基于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8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装置60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装置6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处理器601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等。存储器602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等。存储器602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601运行时,可以执行本公开详细描述的上述切换控制方法。
运行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上的程序可以是通过控制中央处理单元(CPU)来使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或由该程序处理的信息可以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中。
用于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尽管已经描述了所述实施例的各种示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固定或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用作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设备、空调、办公设备、自动贩售机、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等。
如上,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也包括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任何设计改动。另外,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动,通过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同效果的组件可以相互替代。

Claims (8)

1.一种源主基站BS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目标BS发送条件切换请求;
当从所述目标BS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
响应于从所述UE向所述目标BS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从所述目标BS接收条件切换完成消息;
响应于所述UE基于所述条件切换消息触发条件切换,源辅BS从所述UE接收条件切换启动消息,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用于指示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指示所述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或者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在所述目标BS接收到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所述源辅BS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和
在所述UE还基于双连接与源主BS以及源辅BS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源主BS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时,所述源主BS向所述源辅BS发送辅BS释放请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向所述目标BS转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包含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辅BS在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后不再向所述UE转发数据,并且向所述源主BS发送表示所述条件切换被触发的指示消息,和
所述源主BS在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后不再向所述UE转发数据。
5.一种执行切换控制的源主基站BS,其特征在于,所述源主BS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
向目标BS发送条件切换请求;
当从所述目标BS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向用户设备UE发送条件切换消息;
响应于从所述UE向所述目标BS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从所述目标BS接收条件切换完成消息;
响应于所述UE基于所述条件切换消息触发条件切换,源辅BS从所述UE接收条件切换启动消息,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用于指示条件切换被触发,或者指示所述UE在辅小区群的传输将被挂起,或者指示挂起的原因时条件切换被触发;
在所述目标BS接收到所述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之前,所述源辅BS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和
在所述UE还基于双连接与源主BS以及源辅BS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当所述源主BS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时,所述源主BS向所述源辅BS发送辅BS释放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主BS,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完成消息,向所述目标BS转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主BS,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包含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控制信息或者RRC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主BS,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辅BS在接收到所述条件切换启动消息后不再向所述UE转发数据,并且向所述源主BS发送表示所述条件切换被触发的指示消息,和
所述源主BS在接收到所述指示消息后不再向所述UE转发数据。
CN201811294705.3A 2018-11-01 2018-11-01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1132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705.3A CN111132247B (zh) 2018-11-01 2018-11-01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7/290,438 US11974175B2 (en) 2018-11-01 2019-11-01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PCT/CN2019/115022 WO2020088651A1 (zh) 2018-11-01 2019-11-01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4705.3A CN111132247B (zh) 2018-11-01 2018-11-01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47A CN111132247A (zh) 2020-05-08
CN111132247B true CN111132247B (zh) 2024-05-28

Family

ID=7046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4705.3A Active CN111132247B (zh) 2018-11-01 2018-11-01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4175B2 (zh)
CN (1) CN111132247B (zh)
WO (1) WO2020088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5426B (zh) * 2019-02-14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EP4049481A1 (en) * 2019-10-24 2022-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first network node, seco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1146286A1 (en) * 2020-01-14 2021-07-22 Google Llc Identification and handling of conditional procedure
CN115606240A (zh) * 2020-05-15 2023-01-13 苹果公司(Us) 用户装备触发的基于下层的切换
WO2021232240A1 (en) * 2020-05-19 2021-11-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7478845B2 (ja) * 2020-05-21 2024-05-0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条件付きハンドオーバ(cho)時にmr-dcを保持すること/変更すること
WO2021236001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arly data forwarding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of a ue in multi-connectivity
CN114071604B (zh) * 2020-08-05 2023-09-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412986B (zh) * 2022-09-01 2024-10-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指示的数据转发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169A (zh) * 2014-01-30 2015-08-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WO2018132051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75819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conditional hand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8711B2 (en) * 2013-10-21 2016-05-10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handover for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ES2959852T3 (es) 2016-11-04 2024-0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Identificación de un haz para acceder a una celda de destino de un traspaso inalámbrico
CN110326327B (zh) 2017-02-27 2022-06-28 苹果公司 用于条件性越区切换的退出条件和基于波束的移动性状态估计
US10757621B2 (en) * 2017-03-22 2020-08-25 Ofinno, Llc Conditional handover execution
CN115643622A (zh) * 2017-03-22 2023-01-24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切换的条件
KR20180122935A (ko) * 2017-05-04 2018-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E autonomous handover에서의 measurement report/event 운용 및 네트워크 시그널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169A (zh) * 2014-01-30 2015-08-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WO2018132051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75819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conditional handove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 Master Node handover with Secondary Node change;NTT DOCOMO INC.;3GPP TSG-RAN WG3 #97bis R3-174116;全文 *
Support of DC based handover with conditional handover for 0ms interruption;LG Electronics Mobile Research;3GPP TSG-RAN WG2#101 R2- 180254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47A (zh) 2020-05-08
WO2020088651A1 (zh) 2020-05-07
US20220038963A1 (en) 2022-02-03
US11974175B2 (en)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2247B (zh) 切换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20230345312A1 (en) User mobility method and device
JP7050914B2 (ja) ユーザ装置、ノード、及びその中で実行される方法
JP7349964B2 (ja) 非アクティブ使用に対するranにおけるueコンテキストの格納
WO2018113661A1 (zh)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WO2021008478A1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对应的用户设备
EP31383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base station migration in bbu pool
US11184814B2 (en) Multi-cell registered radio conn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
CN110868739B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切换命令生成方法
US200702932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27931A1 (zh) 小区切换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18027947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12174995A1 (zh) 一种移动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20192730A1 (zh) 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预配置上行资源发送方法
JP2024511545A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1517373A (ja) セルハンドオーバの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端末機器
JP2021517373A5 (zh)
CN116962306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053146B (zh)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WO2024094121A1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440462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103072A1 (en) Mobile-terminated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JP2025504198A (ja) 通信維持方法及び装置
WO2014139405A1 (zh)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1

Address after: Japan's Osaka City. Sakai Sakai district town 1 times

Applicant after: Sharp Corp.

Applicant after: FG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The area of Sakai Sakai Cho 1 GA 590-8522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207

Address after: Sakai ku, Sakai City,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Sharp Cor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Sakai ku, Sakai City,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FG Innov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