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023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90232A CN111090232A CN201911370662.7A CN201911370662A CN111090232A CN 111090232 A CN111090232 A CN 111090232A CN 201911370662 A CN201911370662 A CN 201911370662A CN 111090232 A CN111090232 A CN 1110902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housing
- rack
- electronic device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6—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vo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设有开口的壳体、被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被驱动部件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的支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功能器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外。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设置有功能器件的情况下提升屏占比,且功能器件不易因磕碰受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家电和智能手表等。以智能手表这一电子设备为例,其除了具备记录时间这一原始功能外,通常还具备通话功能,这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例如,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表与家长进行通话,且因智能手表的硬件配置相对简单,功能相对专一,基本不会造成用户出现沉迷现象。
目前,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摄像头等功能器件,使智能手表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摄像头通常安装在显示屏旁边,以便于用户借助摄像头进行视频通话。但是,这种智能手表的部件安装布置方式,会造成智能手表的屏占比相对较小,并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智能手表出现磕碰,极容易造成摄像头等部件损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中功能器件的安装位置不佳,导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相对较低,且功能器件易因磕碰而损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开口;
被驱动部件,所述被驱动部件包括支架和功能器件,所述支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功能器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沿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延伸;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壳体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被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驱动机构可以相对壳体转动,且在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下,使被驱动部件的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支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功能器件位于壳体内,从而壳体可以为功能器件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因电子器件出现磕碰而造成功能器件出现损毁现象。同时,由于功能器件位于壳体内,因而不会占用电子器件用来安装显示模组的区域,进而可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较大,使整个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相对较高。而在支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功能器件能够自壳体的开口处伸出壳体外,这可以保证功能器件能够实现自身功能。另外,齿轮和齿条之间的配合关系相对稳定,不会出现顿挫感,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再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开口、120-活动缺口、
200-被驱动部件、210-支架、220-功能器件、
300-传动机构、310-齿轮、311-轮体、312-轮齿、320-齿条、330-顶杆、331-限位缺口、332-复位缺口、
400-驱动机构、410-手动操作件、411-初始位置标识部、420-连接部、
510-弹性部、520-销钉、
600-导轨、
700-表带、
810-限位部、82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被驱动部件200、传动机构300和驱动机构400。
其中,壳体100设有开口110,以保证被驱动部件200可以自开口110处伸出电子设备的壳体100之外。壳体10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以保证整个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壳体10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规则形状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被驱动部件200包括支架210和功能器件220,功能器件220安装在支架210上。在组装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以使支架210安装于开口110处,且使支架210能够相对开口110运动,保证在驱动机构400和传动机构300的共同作用下,功能器件220和支架210均可以相对壳体100运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具体地,支架210可以为硬质结构,以为功能器件220的安装提供较为可靠的安装基础,支架21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开口110的形状和尺寸,以及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大小等因素确定。
功能器件220可以为光学器件、声学器件或其他感应器件等电子元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功能器件220的种类。功能器件220可以仅为单种单个电子元件,或者,功能器件220也可以包括多种和/或多个电子元件。例如,功能器件220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受话器、补光灯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将功能器件220安装于壳体100上,可以扩大电子设备上用于安装显示模组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大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
如上所述,为了保证被驱动部件200能够相对壳体100运动,电子设备内还包括驱动机构400和传动机构300,驱动机构400通过传动机构300与被驱动部件200传动连接,传动机构300可以将驱动机构400的转动动作传输至被驱动部件200,使被驱动部件200相对壳体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具体地,驱动机构400可以为旋转电机,其可以与传动机构300传动连接,且与电子设备内的电源电性连接,以为被驱动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提供驱动力。或者,驱动机构400也可以为手动驱动部件,其通过用户提供的驱动力驱动传动机构300动作,进而驱动被驱动部件200相对壳体100运动。
详细地说,传动机构300包括齿轮310和齿条320,齿轮310和齿条320的传动配合关系较为稳定,且二者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无顿挫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其中,齿轮310和齿条320安装在壳体100内,驱动机构400与齿轮310连接,齿条320与齿轮310啮合,齿条320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延伸。在驱动机构400动作的情况下,齿轮310随着驱动机构400的转动而转动,在齿轮310的驱动作用下,齿条320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驱动与齿条320相互配合的支架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使功能器件220伸出至壳体100外,或缩回至壳体100内。
在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功能器件220位于壳体100内,此时,壳体100可以为功能器件220提供收容和保护作用;如果需要使用功能器件220,则可以使支架21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带动功能器件220伸出至壳体100外,此时,功能器件220可以获取电子设备外的图像或声音等信息,或者向电子设备外传播声音信息等,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当然,在功能器件220位于壳体100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壳体100上形成贯穿孔,且使功能器件220与贯穿孔相对,也可以使功能器件220处于工作状态。
在驱动机构400转动以驱动被驱动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可以通过设定传动机构300的内部结构,使驱动机构400动作时,功能器件220也可以产生与预设结果相符的动作。例如,驱动机构40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可以驱动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至壳体100外,而在驱动机构40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以驱动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外缩回至壳体100内。
或者,通过改变传动机构300的内部结构,使驱动机构400自初始位置沿预设方向转过设定角度后,能够驱动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至壳体100外,同时,使驱动机构400沿预设方向继续转过设定角度,还可以驱动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外缩回至壳体100内。在需求等因素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传动机构300的结构形式,也即,齿轮310和齿条320的具体结构。
在驱动机构400为旋转电机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向旋转电机内输入的电流的方向,以改变旋转电机的旋转方向,从而使功能器件220被推送至壳体100外或拉回至壳体100内。或者,在传动机构300为其他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旋转电机单次工作的转数,也可以使功能器件220被推送至壳体100外或拉回至壳体100内。在驱动机构400为手动驱动部件的情况下,控制功能器件220产生伸出和缩回动作的原理与上述控制方式近似,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驱动机构400可以为旋转电机,或者驱动机构400也可以为手动驱动部件,进一步地,驱动机构400可以包括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部420,手动操作件410位于壳体100的外部,且与壳体100转动连接;手动操作件410通过连接部420与齿轮310传动连接,通过转动位于壳体100外的手动操作件410的方式,可以驱动传动机构300动作,进而驱动被驱动部件200运动,这使得电子设备内部无需再设置旋转电机等能量转换部件,一方面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总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较大地节省电子设备内部相对宝贵的安装空间;同时,采用上述方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机交互程度,在保证电子设备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同时,提升电子设备的趣味性。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齿轮310和齿条320之间的传动比等参数进行设计,使齿轮310转过预设角度后,齿条320可以驱动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前述预设角度可以为90°、180°或270°等小于360°的角度中的一个确切值,或者,还可以为450°或540°等大于360°的角度中的一个确切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在驱动机构400包括手动操作件410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功能器件220伸出或缩回的难度,优选地,可以对电子设备内相关部件的参数进行设计,使齿轮310转过小于360°的预设角度即可驱动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降低用户转动手动操作件410驱动功能器件220的操作难度。
具体地,手动操作件410可以为推钮状部件,其通过伸入壳体100内的连接部420与齿轮310传动连接。为了使连接部420可以连接壳体100的内部和外部,可以在壳体100上形成贯穿孔等贯通结构,以使连接部420能够自壳体100的外部伸入至壳体100的内部,实现连接手动操作件410和齿轮310的目的。
如上所述,可以仅使手动操作件410转过不足360°的预设角度,就可以使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例如,可以设定手动操作件410仅转过60°就能够将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壳体100上所需形成的贯穿孔在壳体100的周向上所跨过的角度也相对较小,从而可以降低因设置贯穿孔而对电子设备密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程度,且用户驱动手动操作件410的难度也相对较小。
同时,在手动操作件410转动不足360°,即可使功能器件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贯穿结构可以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壳体100上其他区域处可以设置成密封式结构,这可以使电子设备的气密性相对较高;且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气密性,可以通过增大手动操作件410沿齿轮310的周向的尺寸,使手动操作件410可以为前述贯穿结构提供封堵作用。或者,手动操作件410也可以盖设在壳体100外,这也可以保证整个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
另外,如果齿轮310需转动360°或360°以上,才可以将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处,为了保证位于壳体100外的手动操作件410仍可以通过连接部420与位于壳体100内的齿轮310传动连接,可以使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部420均位移壳体100的一侧,这可以保证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部420均能够相对壳体100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并且,由于齿轮310安装在壳体100内,因此连接部420可以通过安装在齿轮310的轮轴的方式,保证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部420均与壳体100形成可靠的连接关系。
或者,壳体100可以包括两部分结构,两部分结构分别位于连接部420的两侧,齿轮310安装在壳体100的两部分结构之间,连接部420可以安装在齿轮310的轮轴上,这也可以保证整个驱动机构400与壳体100之间具有较为可靠的连接关系。至于壳体100和齿轮310的轮轴之间则可以通过轴承等机构相互连接,以使齿轮310的轮轴和壳体100之间形成转动配合的关系,保证壳体100不会随齿轮310的转动而转动。
在驱动机构400包括手动操作件410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提升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优选地,在驱动机构4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可以使支架210沿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在驱动机构4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支架210沿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使驱动机构400沿第一方向转动,即可使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使驱动机构400沿第二方向转动,即可使功能器件220缩回至壳体100内,在保证被驱动部件20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由切换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手动操作件410的最大转动角度,这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易用性。
为了保证在齿条320动作的情况下,被驱动部件200可以产生相应地随动动作,可以使支架210和齿条320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齿条320向齿轮310的哪一侧运动,均会带动支架210一同运动,保证在驱动机构400的作用下,支架210既可以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也可以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循环往复,多次使用。
具体地,可以将支架210直接固定连接在齿条320上,使支架210和齿条320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支架210还可以通过连接件间接连接在齿轮310上;连接件可以为刚性连接件,或者也可以为弹性连接件。
进一步地,齿轮310可以包括轮体311和多个轮齿312,多个轮齿312沿轮体311的周向均匀连接在轮体311的外周面,这使得齿轮310上的任一轮齿312均可以使齿条320产生相同的位移量,从而在通过匀速转动手动操作件410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齿条320匀速运动,进而使功能器件220相对平缓地被驱动至壳体100外或收纳至壳体100内,不会出现较大的顿挫或间断,也基本不会出现齿轮310和齿条320之间打滑的现象,有利于增大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为了提升电子设备的易用性,在手动操作件410仅转过小于360°的预设角度后,即可驱动功能器件22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处。进一步地,壳体100上可以设置有活动缺口120,在驱动机构400和壳体100相对转动的方向上,活动缺口120跨过预设角度,连接部420可以被安装于活动缺口120内,且在驱动机构400和壳体100相对转动的方向上,连接部420要么相对壳体100转动,要么连接部420与壳体100限位配合。
由于活动缺口120在驱动机构400和壳体100相对转动的方向跨过预设角度,在设计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可以对齿轮310和齿条320的传动比、被驱动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距离等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使被驱动部件20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手动操作件410所需转动的角度,前述角度即为活动缺口120在驱动机构400和壳体100相对转动的方向跨过的预设角度的值。
进一步地,连接部420位于活动缺口120的一端边界时的位置可以为连接部420的初始位置,且在连接部420位于活动缺口120的前述边界时,可以使被驱动部件200正好位于第一位置处。同时,当连接部420自初始位置转动至活动缺口120的另一端边界时,被驱动部件200也刚好移动至第二位置处。在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时,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缩小手动操作件410所需转过的角度的值,从而降低被驱动部件200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在活动缺口120的限位作用下,还可以防止出现手动操作件410转动不到位或转动过量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在手动操作件410上设置初始位置标识部411,从而在转动手动操作件410以驱动被驱动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使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初始位置标识部411与壳体10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功能器件220是否已经伸出到位或缩回到位。
由于手动操作件410与壳体100转动配合,因此,随着手动操作件410相对壳体100转动过程的进行,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也在时刻发生变化。因此,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齿轮310、齿条320和被驱动部件200三者的配合关系,确定初始位置标识部411在手动操作件410上的位置,且为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的初始位置设定相应含义。
具体地,可以以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时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相对壳体100所在的位置为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的初始位置,在这个初始位置的辅助作用下,可以使用户明确了解到手动操作件410转动至何种位置时能够使支架210正好到达第一位置处,也就是使功能器件220正好位于壳体100内,不会存在到位过度,也不会存在不完全到位的问题;同样地,可以以支架210位于第二位置时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相对壳体100所在的位置为到位位置,当转动手动操作件410至初始位置标识部411到达前述到位位置处时,则说明支架210已经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功能器件220已经伸出至壳体100外,可以使功能器件220进行相应的工作。
显然,在初始位置标识部411的作用下,可以辅助用户获取安装于壳体100内的齿轮310、与齿轮310配合的齿条320,以及与齿条320配合的支架210三者各自的位置情况,进而提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且在手动驱动被驱动部件200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过度驱动而损坏电子设备的情况,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述可知,随着初始位置标识部411与壳体100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被驱动部件200与壳体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即变化,为了便于用户获取初始位置标识部411和被驱动部件200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中进行详细记载。或者,也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件内记载,且在用户初次使用电子设备之前,通过视频和/或音频等方式向用户展示上述关系;或者,还可以在壳体10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物理标记,如在壳体100上增设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当初始位置标识部411转动至壳体100上第一标记处,则说明支架210处于第一位置,功能器件220位于壳体100内,当初始位置标识部411转动至壳体100上第二标记处,则说明支架210处于第二位置,功能器件220位于壳体100外。其中,初始位置标识部411和前述物理标记均可以为颜色标记,或者,也可以为形状标记,如凸起或凹陷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易用性,优选地,可以同时在壳体100上设置活动缺口120和初始位置标识部411,从而进一步防止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因手动操作件410出现被过度转动的情况而造成电子设备损坏。
进一步地,壳体100和手动操作件410均可以为圆形结构,且手动操作件410安装于壳体100,在二者均为圆形结构的情况下,安装手动操作件410所用的空间即可满足手动操作件410进行转动动作所需的空间,这使得手动操作件410的转动过程基本不会占据电子设备外更多的空间,进而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转动手动操作件410基本不会与电子设备外的其他物体产生干涉,保证电子设备即便处于相对较小的空间也可以产生转动动作,以驱动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
另外,在手动操作件410为圆形结构的情况下,用户无需操作位于壳体100特定角度处的手动操作件410,而仅需通过向手动操作件410周向上的任意位置处施加作用力,就可以达到驱动手动操作件410转动的目的,这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易用性。
如上所述,手动操作件410可以套设在壳体100之外,且与壳体100形成转动配合关系,或者,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件均可以位于壳体100的一侧,以保证连接部420的正常动作不会受到壳体100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综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和使用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在作为时候智能手表的情况下,体积相对小,用户携带相对方便。智能手表还包括表带700,表带700的数量可以为两条,两条表带700的一端均可以与壳体100连接,两条表带70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实现电子设备的穿戴目的。
在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的情况下,驱动机构400采用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电子设备与用户互动的趣味性,并且,采用转动手动操作件410驱动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的方式也较为实用;同时,在传统的手表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旋扭调校手表的方式相对常见,这使得转动手动操作件410以驱动功能器件220的动作显得不再突兀,人机交互的和谐度较高。
进一步地,手动操作件410可以被设置为表盘,手动操作件4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具有特定且非常规功能的部件,而表盘则为传统手表中的常规部件,通过使使手动操作件410与表盘在外观和位置等方面进行融合和同质化,使得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手表更容易被用户所接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地,手动操作件410可以罩设在壳体100外,且手动操作件410通过连接部420与安装于壳体100内的齿轮310传动连接,使用户通过转动位于电子设备最外侧的部件,即可达到驱动功能器件220移动的目的,便于用户操作;另外,如上所述,在手动操作件410和壳体100均为圆形结构的情况下,用户转动手动操作件410的便捷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上所述,为了保证在齿条320移动的情况下,支架21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以使支架210与齿条320固定连接,这种组装方式能够保证支架210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也可以使支架210具有较高的动作准确性和一致性。
具体地,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壳体100和齿条320等部件的具体尺寸等参数,确定支架210的尺寸,保证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功能器件220能够位于壳体100内,且支架21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功能器件220能够被驱动至壳体100外。支架210和齿条320可以通过焊接、插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进而在齿条320移动的情况下,带动支架210和功能器件220同步运动,这使得电子设备内无需增设其他部件,仅需向不同方向转动手动操作部,即可使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或缩回壳体100中。
或者,在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使齿条320和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大齿条320的运动距离,也可以保证齿条320在跨过预设间距后,仍能够继续移动以驱动支架210移动。另外,可以通过手动回推的方式,在不需要使用功能器件220的情况下,将位于壳体100外的功能器件220回推至壳体100内。当然,还可以通过增设弹性结构的方式,使支架210在不受齿条320的作用后,自动缩回至壳体100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顶杆330,顶杆330固定连接在齿条320的一端,且使顶杆330与支架210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在齿条320移动的过程中,顶杆330可以向靠近支架210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与支架210接触,以推动支架210运动。在顶杆330的作用下,可以使传动机构300与被驱动部件200之间的配合关系更可靠,防止二者因存在错位的可能,而导致被驱动部件200无法正常自壳体100内伸出,或缩回至壳体100内。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或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能,优选地,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壳体100的两端均可以设有开口110,且使各开口110处均设置有被驱动部件200。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上可以安装两个功能器件220,两个功能器件220内所安装的电子元件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地,两个功能器件220均可以为摄像模组,通过使两个摄像模组的参数不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如一个摄像模组可以为长焦镜头,另一个摄像模组可以为广角镜头,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可以选择使不同的摄像模组伸出至壳体100外进行拍摄工作。或者,两个功能器件220内安装的电子元件可以分别为摄像模组和声学器件,在电子设备处于通话等工作状态时,可以使声学器件对应的功能器件220伸出至壳体100外,而在电子设备处于拍摄的工作状态时,则可以使摄像模组对应的功能器件220伸出至壳体100外。如上所述,无论使何种功能器件220被安装于支架210上,均可以相应地扩大电子设备上用于安装显示模组的区域,这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使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视频通话时的体验更佳。
两个功能器件220可以借助支架210直接固定连接在齿条320的两侧,通过使齿条320具有预设长度,且在两个功能器件220均位于壳体100内时,使齿轮310与齿条320的中点配合,即可保证在齿轮31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驱动齿条320一侧的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在齿轮310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驱动位于齿条320另一侧的支架210伸出至壳体100外,进而在用户的需求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齿轮310的转动方向,即可实现使对应的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器件220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多个,在设置有更多个功能器件22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齿条320及配套结构的数量,且使多个齿条320件形成预设夹角的方式,使同一齿轮310能够驱动不同的齿条320向对应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使不同的功能器件220被驱动至壳体100外。
在齿条32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10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功能器件220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能够被收纳至壳体100内,两个功能器件220之间的最大间距可以等于或小于壳体100在对应方向上的尺寸。为了保证整个电子设备的密封性能更高,可以使两个功能器件220之间的最大间距等于壳体100在对应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在各支架210均处于第一位置时,各功能器件220也可以与壳体100的外表面平齐。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如果齿条320相对壳体100移动,其不仅会带动自身一侧的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还会造成自身另一侧的功能器件220缩入至壳体100内,一方面需为功能器件220在缩入壳体100的行程上预留相应的活动空间,浪费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壳体100的开口110处与外界连通,外界的杂质容易自前述开口110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另外,还容易因功能器件220与壳体100的内侧相互干涉,导致功能器件220无法复位,优选地,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两个支架210可以分别位于齿条320的两侧,且在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使各支架210均与齿条3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同样地,在齿条320的两侧均设置有被驱动部件200的情况下,可以在齿条32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顶杆330,以通过顶杆330与齿条320两侧的被驱动部件200配合,提升配合精度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各支架210均未与齿条320固定连接,从而在齿条320相对壳体100移动以驱动齿条320一侧的功能器件220伸出壳体100外的过程中,不会带动齿条320另一侧的功能器件220缩入壳体100内,因而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密闭性能,且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的安装空间,也不会出现功能器件220卡滞在壳体100的内侧的情况。
为了使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与齿条3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的支架210能够在齿条320的驱动作用下伸出壳体100外,可以增大齿条320沿自身移动方向上的尺寸。详细地说,当齿条320相对壳体100沿同一方向运动的距离大于预设间距的情况下,即可保证齿条320在移动过预设间距之后,能够与支架210接触,并继续移动以驱动支架210伸出壳体100外。具体地,可以根据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至壳体100外所需移动的距离和预设距离的值,确定齿条320沿该方向所能移动的最大距离。
在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如果支架210与齿条3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齿轮310沿第一方向转动,带动齿条320运动一段距离且驱动功能器件220伸出至壳体100外之后,即便齿轮3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也无法使功能器件220被拉回至壳体100内,可选地,在功能器件220完成相应的工作后,可以采用手动驱动的方式,将功能器件220推回至初始位置,保证壳体100可以为功能器件220提供收纳和保护作用。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部510,各支架210均可以通过弹性部510与壳体100连接,弹性部510沿自身伸缩方向的两端中,一端与支架210连接,一端与壳体100连接,且在支架21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使与支架210配合的弹性部510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从而当齿条320向背离支架210的方向移动时,弹性部510为恢复自身弹性形变会向支架210和壳体100施加一定的弹性作用力,一旦齿条320向背离支架210的方向移动,在前述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支架210也可以自动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处。
弹性部510可以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较高的弹性能力和使用寿命,且其成本还相对较低。压缩弹簧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在壳体100的内壁和支架210上。进一步地,可以使支架210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且支架210可以为杆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弹簧可以套设在杆状结构的支架210上,这使得支架210可以为压缩弹簧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还可以防止压缩弹簧在压缩过程中出现扭曲和弯折的情况。压缩弹簧的一端可以抵接固定于壳体100的内壁上,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支架210的某一位置处。
如上所述,支架210可以为长杆状结构,为了降低功能器件220和前述结构的支架210在安装至壳体100的开口110处后存在掉落或偏斜的风险,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导轨600,支架210穿过导轨600,且在垂直于支架21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使导轨600和支架210限位配合,在导轨600的作用下,可以使支架210在垂直于自身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得到固定,进而可以防止杆状的支架210偏斜或掉落;并且,导轨600还可以为支架210提供移动的导向作用,从而在支架210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移动时更加顺畅和稳定,并且,在导轨600的支撑导向作用下,与支架210连接的功能器件220的稳定性也相对更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功能器件220的综合性能。
具体地,导轨600可以固定连接在壳体100上,或者也可以固定连接在电子设备内部某些与壳体100相对固定的部件上,在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导轨600和弹性部510的情况下,可以使弹性部510的一端与导轨600的端部固定连接,弹性部510的另一端则可以与支架210连接,由于支架210和导轨600二者的中轴线的重合度相对更高,从而可以提升弹性部510的伸缩直线度,进一步提升弹性部510的使用寿命和弹性能力。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销钉520,销钉520可以设置在导轨600背离齿轮310的一端,在电子设备的组装过程中,可以使弹性部510的一端与销钉520连接,且使弹性部510的另一端与支架210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400和传动机构300动作,可以使支架21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且使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内伸出至壳体100外,从而使位于壳体100外的功能器件220进入工作状态。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位于壳体100外的功能器件220通常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因而需要使功能器件220处于壳体100外的状态保持一段时间。
因此,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限位部810,限位部810通过弹性件820与壳体100连接,且使弹性件820的伸缩方向与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之间形成预设夹角,沿支架210的移动方向,限位部810朝向支架210的一端设置成倾斜导向端;相对应地,齿条320朝向限位部810的部分上可以设置有限位缺口331,在支架21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限位部810可以与限位缺口331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限位配合,进而在无其他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使齿条320能够相对壳体100保持固定,同时,在齿条320的限位作用下,也可以使支架210保持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进而使功能器件220保持处于壳体100外的状态,并且,在限位部810与齿条320相互限位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功能器件220与壳体100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更稳定,从而使功能器件220无法相对壳体100震动或晃动,在功能器件220包括摄像模组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地提升电子设备的拍摄性能。
具体地,限位部810可以为限位块,弹性件820可以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100连接,从而使限位块与壳体100之间形成活动连接关系,当齿条320上的限位缺口331移动至限位块所在位置处时,在弹性件820具有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限位块可以被驱动至限位缺口331内,从而使齿条320和壳体10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并且,通过将限位块朝向支架210的一端设置成倾斜导向端,使得在齿条320向背离开口110的方向运动时,限位块可以更容易地从齿条320的限位缺口331滑出,从而使齿条320和壳体100之间能够相对活动,且使支架210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使功能器件220自壳体100外缩回至壳体100内。倾斜导向端可以为平面结构,或者也可以为弧面结构,或者还可以为球面结构,以为限位部810脱离限位缺口331提供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驱动机构400在非主观意愿下产生转动动作,可选地,齿条320上还可以设置有复位缺口332,复位缺口332位于限位缺口331靠近支架210的一侧,且限位部810背离支架210的一端也设置成倾斜导向端,在支架21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限位部810与复位缺口332在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限位配合;由于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齿条320需要移动,因此为了保证限位部810可以在弹性件820的作用下伸入至限位缺口331,以及复位缺口332内,在齿条320移动的情况下,使弹性件820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随着支架210的移动,当齿条320的限位缺口331或复位缺口332移动至限位部810所在的位置处时,限位部810可以在弹性件820的作用下伸入至限位缺口331或复位缺口332内,以使齿条320和壳体10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
具体地,在齿条320上设置有复位缺口332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复位缺口332、限位缺口331和限位部810三者的加工难度,可选地,复位缺口332和限位缺口331均可以为球面凹陷,限位部810可以为球形结构,且三者均可以为半球或少半球,以保证限位部810与复位缺口332和限位缺口331均能够形成可拆卸配合关系。另外,在齿条320连接有顶杆330的情况下,可以使限位缺口331和复位缺口332均设置于顶杆330上。并且,顶杆330也可以配设有导轨600,导轨600可以为顶杆330提供限位和导向作用。在顶杆330配设有导轨600时,弹性件820的一端可以与导轨600的内壁连接,弹性件820的另一端可以与限位部810连接。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设有开口(110);
被驱动部件(200),所述被驱动部件(200)包括支架(210)和功能器件(220),所述支架(21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开口(110)处,所述功能器件(220)连接在所述支架(210)上;
传动机构(300),所述传动机构(300)包括齿轮(310)和齿条(320),所述齿轮(310)和所述齿条(320)安装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齿条(320)和所述齿轮(310)啮合,所述齿条(320)沿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延伸;
驱动机构(400),所述驱动机构(400)通过所述齿轮(310)和所述齿条(320)与所述支架(2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00)相对所述壳体(100)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架(2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在所述支架(2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22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在所述支架(2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器件(220)位于所述壳体(100)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0)包括手动操作件(410)和连接部(420),所述手动操作件(410)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且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所述手动操作件(410)通过所述连接部(420)与所述齿轮(31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400)相对所述壳体(10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架(210)沿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400)相对所述壳体(100)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支架(210)沿所述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10)包括轮体(311)和多个轮齿(312),多个轮齿(312)沿所述轮体(311)的周向均匀连接在所述轮体(311)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具有活动缺口(120),在所述驱动机构(400)和所述壳体(100)相对转动的方向上:
所述活动缺口(120)跨过预设角度;
所述连接部(420)位于所述活动缺口(120)内,所述连接部(420)相对所述壳体(100)转动,或所述连接部(420)与所述壳体(100)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件(410)上设有初始位置标识部(4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手动操作件(410)均为圆形结构,所述手动操作件(41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手动操作件(410)为表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20)与所述支架(21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壳体(100)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开口(110),各所述开口(110)均设置有所述被驱动部件(2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两个所述支架(210)分别位于所述齿条(320)的两侧,且在所述支架(2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各所述支架(210)均与所述齿条(3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510),各所述支架(210)均通过所述弹性部(51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弹性部(510)沿自身伸缩方向的两端中,一端与所述支架(2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连接;
且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在所述支架(210)配合的所述弹性部(510)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600),所述支架(210)穿过所述导轨(600),在垂直于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导轨(600)与所述支架(210)限位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810),所述限位部(810)通过弹性件(82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弹性件(82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沿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部(810)朝向所述支架(210)的一端为倾斜导向端;
所述齿条(320)朝向所述限位部(810)的部分设有限位缺口(331),在所述支架(2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部(810)与所述限位缺口(331)在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限位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20)设有复位缺口(332),所述复位缺口(332)位于所述限位缺口(331)靠近所述支架(210)的一侧;所述限位部(810)背离所述支架(210)的一端为倾斜导向端;
在所述支架(2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部(810)与所述复位缺口(332)在所述支架(210)的移动方向上限位配合;
在所述齿条(320)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820)处于压缩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220)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受话器、补光灯中的至少一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70662.7A CN111090232B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70662.7A CN111090232B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0232A true CN111090232A (zh) | 2020-05-01 |
CN111090232B CN111090232B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039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70662.7A Active CN111090232B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9023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5546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055569A (zh) * | 2021-03-09 | 2021-06-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74674A1 (fr) * | 1976-12-17 | 1978-07-13 | Timex Corp | Montre a lunette et verre tournant permettant de produire des effets visuels speciaux |
CN2535830Y (zh) * | 2002-04-04 | 2003-02-12 | 余国际 | 环球钟表 |
CN102042377A (zh) * | 2009-10-16 | 2011-05-04 | 温俊彧 | 用于将圆形运动转换为非圆形闭合线运动的装置 |
CN105676618A (zh) * | 2016-03-30 | 2016-06-15 | 王冠龙 | 偏振腕表 |
CN205375002U (zh) * | 2015-12-23 | 2016-07-06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手表的太阳方位及日出日落显示机构 |
CN106325055A (zh) * | 2016-08-16 | 2017-01-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相机参数的调节方法及和装置 |
CN108037655A (zh) * | 2017-12-12 | 2018-05-1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手表 |
CN207623694U (zh) * | 2017-10-16 | 2018-07-1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腕带 |
CN108953534A (zh) * | 2018-07-20 | 2018-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传动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109270987A (zh) * | 2018-08-29 | 2019-01-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
CN208621906U (zh) * | 2018-08-03 | 2019-03-19 | 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 | 结构新颖的时尚手表 |
CN208890857U (zh) * | 2018-11-12 | 2019-05-21 | 杨留新 | 智能终端壳体及智能终端 |
CN109788683A (zh) * | 2019-01-31 | 2019-05-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650223A (zh) * | 2018-06-27 | 2020-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机构、摄像装置和终端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11370662.7A patent/CN11109023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74674A1 (fr) * | 1976-12-17 | 1978-07-13 | Timex Corp | Montre a lunette et verre tournant permettant de produire des effets visuels speciaux |
CN2535830Y (zh) * | 2002-04-04 | 2003-02-12 | 余国际 | 环球钟表 |
CN102042377A (zh) * | 2009-10-16 | 2011-05-04 | 温俊彧 | 用于将圆形运动转换为非圆形闭合线运动的装置 |
CN205375002U (zh) * | 2015-12-23 | 2016-07-06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手表的太阳方位及日出日落显示机构 |
CN105676618A (zh) * | 2016-03-30 | 2016-06-15 | 王冠龙 | 偏振腕表 |
CN106325055A (zh) * | 2016-08-16 | 2017-01-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相机参数的调节方法及和装置 |
CN207623694U (zh) * | 2017-10-16 | 2018-07-1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腕带 |
CN108037655A (zh) * | 2017-12-12 | 2018-05-1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手表 |
CN110650223A (zh) * | 2018-06-27 | 2020-0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机构、摄像装置和终端 |
CN108953534A (zh) * | 2018-07-20 | 2018-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传动组件和电子设备 |
CN208621906U (zh) * | 2018-08-03 | 2019-03-19 | 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 | 结构新颖的时尚手表 |
CN109270987A (zh) * | 2018-08-29 | 2019-01-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
CN208890857U (zh) * | 2018-11-12 | 2019-05-21 | 杨留新 | 智能终端壳体及智能终端 |
CN109788683A (zh) * | 2019-01-31 | 2019-05-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5546A (zh) * | 2020-09-29 | 2021-01-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055569A (zh) * | 2021-03-09 | 2021-06-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0232B (zh) | 202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33210B (zh) | 电子设备 | |
EP3657771B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camera assembly | |
WO2019184978A1 (zh) | 移动终端 | |
US9189028B2 (en) | Portable computer-communicator device with rollable display | |
EP3716585B1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amera assembly thereof | |
CN111090232B (zh) | 电子设备 | |
EP3789821A1 (en) | Mobile terminal with extendible camera | |
CN211349017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08848227B (zh) | 一种适用于全面屏手机的摄像装置 | |
CN208890857U (zh) | 智能终端壳体及智能终端 | |
CN108848296A (zh) | 一种摄像头组件、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234569B (zh) | 连接模组及显示终端 | |
CN111698356A (zh) | 齿合径向同步铰链及所制造的折叠屏手机 | |
CN111142619B (zh) | 电子设备 | |
EP4053674B1 (en) |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9981854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730263B (zh) | 电子设备 | |
US9563235B2 (en) | Wearable device | |
CN214480710U (zh) | 一种转动模组和终端设备 | |
CN113099008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3025891U (zh) | 一种侧边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113630544B (zh) | 一种终端设备和控制图像采集模组的方法 | |
CN212324532U (zh) | 电子设备 | |
CN221723215U (zh) | 转动部件、折叠机构以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218215073U (zh) | 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