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048003B - 锁扣及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锁扣及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8003B
CN111048003B CN201911399569.9A CN201911399569A CN111048003B CN 111048003 B CN111048003 B CN 111048003B CN 201911399569 A CN201911399569 A CN 201911399569A CN 111048003 B CN111048003 B CN 111048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ece
rod
transmiss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95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8003A (zh
Inventor
汪生和
谭安春
李振龙
杨俊丰
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 Wisdom Displa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 Wisdom Displa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 Wisdom Displa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 Wisdom Displa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95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8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8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8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锁扣及显示屏,锁扣包括:第一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座和解锁件,第一锁座用于固定在第一物件上,解锁件能够相对第一锁座运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及第二锁合机构,包括第二锁座、锁杆、传动件和控制组件,第二锁座固定在第二物件上,锁杆与传动件连接并能跟随传动件相对第二锁座滑动,控制组件与锁杆固定连接,控制组件能够带动锁杆相对所述传动件运动;当解锁件在第一位置时,解锁件抵压在锁杆与第一锁座之间,以锁固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当锁杆相对传动件运动、且将解锁件运动到第二位置后,解锁件与锁杆解除卡接,以解锁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从而提高锁扣锁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锁扣及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扣及包含该锁扣的显示屏。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在多个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显示屏可以通过多个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组拼接而成,一般采用锁扣将相邻两个显示模组进行拼接。但是,对于传统的锁扣,将使得通过该锁扣拼接后的两个显示模组产生晃动,从而影响整个显示屏拼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锁扣在锁定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锁扣,用于连接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包括:
第一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座和解锁件,所述第一锁座用于固定在第一物件上,所述解锁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锁座运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及
第二锁合机构,包括第二锁座、锁杆、传动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锁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物件上,所述锁杆与所述传动件连接并能跟随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二锁座滑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锁杆相对所述传动件运动;
当所述解锁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与所述解锁件卡接将所述解锁件抵压在锁杆与第一锁座之间,以锁固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当所述锁杆相对所述传动件运动、且将所述解锁件运动到第二位置后,所述解锁件与所述锁杆解除卡接,以解锁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解锁件卡接,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解锁后,所述锁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座沿远离所述第一锁合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被隐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杆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座沿远离所述第一锁合机构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第一端隐藏于所述第二物件内,或所述第一端隐藏于所述第二锁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插孔和滑动腔,所述锁杆插置在所述插孔中,所述解锁件与所述滑动腔配合并设置有供所述锁杆穿设的贯穿孔,所述锁杆的表面凹陷形成环形槽,当所述解锁件在所述滑动腔中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解锁件的一部分插置在所述环形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单元孔和第二单元孔,所述第二单元孔由所述第一单元孔的部分侧壁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单元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锁杆的横截面尺寸;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单元孔的侧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相抵接,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与所述解锁件的表面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滑动腔中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抵压在所述解锁件与所述第一锁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顶撑件,所述顶撑件与所述插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插孔中并能够抵压在所述顶撑件与所述第一锁座之间;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抵压所述顶撑件退出所述贯穿孔;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撑件的一部分插置在所述贯穿孔中并抵接在所述锁杆与所述解锁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撑件内开设有台阶孔,所述锁杆能够插置在所述台阶孔中并能够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件包括能够插置在所述环形槽中的插置部,所述插置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槽沿所述锁杆轴向上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滑动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传动件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传动螺纹,所述锁杆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传动螺纹啮合的外传动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为柱状结构,且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周向上,所述第二传动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套设在所述第二锁座内,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锁座能够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外表面开设有沿所述锁杆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锁座上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二锁座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阶梯面;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阶梯面,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棘杆,所述棘杆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棘轮齿,所述棘杆与所述棘轮齿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棘杆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的一个扭臂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扭簧的另外的一个扭臂与所述棘杆抵接。
一种显示屏,包括所述的锁扣及至少两个显示模组,所述锁扣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当解锁件在第一位置时,锁杆与解锁件卡接,锁杆相对传动件运动并将解锁件抵压在锁杆与第一锁座之间,传动件阻止控制组件运动,从而防止锁杆继续运动,以维持锁杆与解锁件之间的卡接关系,并使得解锁件始终抵压在锁杆与第一锁座之间,从而提高锁扣在锁定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之间产生晃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在一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所示锁扣在解锁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a所示锁扣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a所示锁扣的截面图,其中,解锁件在第二位置;
图4为图1a所示锁扣的截面图,其中,解锁件在第一位置;
图5为图1a所示锁扣的截面立体图,其中,第一锁合结构被隐藏;
图6为图1a所示锁扣再一角度下的立体图,其中,第二锁座和安装座被去除;
图7为图6所示锁扣的局部结构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8为图1a所示锁扣的锁杆的立体图;
图9为图1a所示锁扣的传动件的立体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锁杆和图9所示的传动件在装配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a所示锁扣的解锁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a所示锁扣的第二锁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a和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10包括第一锁合机构100、第二锁合机构300和锁杆200(示出在图3中)。第一锁合机构100安装在第一物件上,第二锁合机构300和锁杆200两者安装在第二物件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物件为第一显示模组,第二物件为第二显示模组。
同时参阅图2至图4,及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杆200可以大致呈圆杆状,包括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第一端201的表面凹陷形成有沿锁杆200周向延伸的环形槽210,该环形槽210沿锁杆200的径向方向凹陷设定深度。沿锁杆200的轴向,该环形槽210具有一定的宽度。第二端202的表面上设置有外传动螺纹220,该外传动螺纹220与设置在第二锁合机构300上的内传动螺纹321可以相互啮合,即锁杆200、第二锁合机构300两者通过外传动螺纹220和内传动螺纹321实现相互之间的螺纹传动关系。
同时参阅图1a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合机构100包括第一锁座110、解锁件120、第一弹性件150(示出在图6中)、第二弹性件160和顶撑件170。第一锁座110直接固定在第一物件上,例如两者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第一锁座110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插孔102和滑动腔101,插孔102可以大致呈圆孔状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插孔102贯穿第一锁座110的表面且与滑动腔101连通,以便锁杆200插入该插孔102中且插入滑动腔101中。滑动腔101可以大致呈扁平状并水平方向延伸。
同时参阅图3、图4、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120包括相互连接的插置部140和推拉部130,插置部140和推拉部130均可以大致呈板状结构,两者之间弯折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90°夹角等。插置部140与滑动腔101滑动配合,推拉部130位于滑动腔101之外。第一弹性件150可以为弹簧,该第一弹性件150收容在滑动腔101内,第一弹性件150的一端与第一锁座110连接,第一弹性件150的另一端与插置部140连接,插置部140能够在容置腔中运动沿垂直于锁杆200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具有第一位置11和第二位置12,即解锁件120能够相对第一锁座110运动而具有第一位置11和第二位置12。同时,插置部140的厚度小于环形槽210沿锁杆200轴向上的宽度。
请参阅6、图7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120的插置部140上设置有贯穿孔143,当锁杆200插置在该插孔102中时,锁杆200可以同时穿设在该贯穿孔143中。例如贯穿孔143可以包括第一单元孔141和第二单元孔142,第一单元孔141为圆孔,第一单元孔14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锁杆200的横截面尺寸,即第一单元孔141的孔径大于锁杆200的直径,以便锁杆200顺利穿设在第一单元孔141中。第二单元孔142由第一单元孔141的部分侧壁沿第一单元孔141的径向凹陷设定深度形成,第二单元孔142的侧壁142a可以为圆弧形面,以便与环形槽210的底壁211相适应。
请参阅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解锁件120处于第一位置11时,第二单元孔142侧壁142a与环形槽210的底壁211相贴合而形成抵接关系,此时,插置部140的一部分插置在该环形槽210中,使得插置部140的表面将同样与环形槽210的侧壁212相贴合而形成抵接,即插置部140对锁杆200形成阻挡和干涉作用,从而限制锁杆200相对第一锁座110的上下滑动,以便实现锁扣10的锁定状态。当用手对推拉部130施加推力时,推拉部130将带动插置部140克服第一弹性件150的弹力在滑动腔101内滑动至第二位置12,此时,第二单元孔142侧壁142a与环形槽210的底壁211解除抵接关系,插置部140的表面与环形槽210的侧壁212同样解除抵接关系,即插置部140将不会对锁杆200相对第一锁座110的上下运动构成阻挡和干涉,以便实现锁扣10的解锁状态。
顶撑件170可以大致为圆柱形的套筒,顶撑件170内开设有台阶孔171,锁杆200的端部(上端)能够插置在该台阶孔171中,同时锁杆200的上端可以与台阶孔171的台阶面相抵接而对顶撑件170施加顶推力。第二弹性件160同样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件160的上端与第一锁座110连接,第二弹性件160的下端与顶撑件170连接。顶撑件170位于第一锁座110的插孔102中并与该插孔102滑动配合,即顶撑件170可以在该插孔102中相对第一锁座110沿平行于锁杆200的轴向方向滑动。
当解锁件120处于第二位置12的解锁状态时,第二弹性件160释放能量,使得顶撑件170向下运动,同时顶撑件170推动锁杆200同样向下运动。当顶撑件170运动直至其下端部分插置在解锁件120的第一单元孔141中时,顶撑件170的下端部分将抵接在锁杆200与解锁件120的插置部140之间,顶撑件170的下端部分克服第一弹性件150的弹力对插置部140施加挤压力,第一弹性件150存储能量。顶撑件170抵接在锁杆200与解锁件120的插置部140之间将产生干涉作用,防止插置部140插置在环形槽210中,从而消除插置部140对锁杆200上下运动的阻碍作用,确保锁杆200能在插孔102中自由上下滑动。在此状态下,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可以分离。当推动锁杆200向上运动时,顶撑件170将克服第二弹性件160的弹力跟随锁杆200向上运动,第二弹性件160存储能量。在顶撑件170的下端部分完全脱离第一单元孔141的瞬间,顶撑件170丧失对插置部140的干涉作用,第一弹性件150将释放能量以推动插置部140滑动至第一位置11,使得插置部140的一部分插入环形槽210中,从而对锁杆200的上下运动构成限制,最终实现锁扣10的锁定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被锁固在一起。
参阅图1a、图2、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合机构300包括第二锁座310、传动件320和控制组件301,控制组件301包括安装座330和棘杆340。第二锁座310固定在第二物件上。如图12所示,第二锁座310可以大致为筒状结构,开设有阶梯状的通孔312,通孔内设有阶梯面313。如图8至图10所示,锁杆200穿设于传动件320内,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325和第二传动部326,第一传动部325和第二传动部326大致为圆柱状结构,且在第一传动部325的周向上,第二传动部326凸出于第一传动部325,即第二传动部326的直径大于第一传动部325的直径。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传动部325穿设在第二锁座310的通孔312中,且可相对于通孔312滑动。锁杆200的下端与安装座330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简而言之,锁杆200的下端固定在安装座330上,锁杆200的上端的部分结构套设于传动件320内,且锁杆200的顶端和第一传动部325穿设第二锁座310的通孔312而外露于第二锁座310。第二传动部326和第二锁座310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314,比如弹簧。第三弹性件314套设于第一传动部325的外表面,且一端抵接阶梯面313,另一端抵接第二传动部326。如图1a和图1b所示,锁扣10在扣紧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时,第三弹性件314位于压缩状态,能够积蓄弹性力,锁扣10将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解锁时,第三弹性件314能够释放弹性力,使得锁杆200朝向远离第一锁座11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锁杆200的靠近第一锁座110的一端即远离安装座330的一端能够隐藏在第二物件内或第二锁座310内,防止锁杆200外露而造成损坏。可以理解的是,锁扣10用于固定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时,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均包括框体,第一锁座110的朝向第二锁座310的一侧固定于第一显示模组的框体,第二锁座310的朝向第一锁座110的一侧固定于第二显示模组的框体,将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框体对接,锁杆200穿设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框体,锁扣10能够将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框体扣紧。
参阅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32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传动螺纹321,由于锁杆200靠近安装座330的表面上设置有外传动螺纹220,当锁杆200穿设在传动件320中时,锁杆200的外传动螺纹220与传动件320的内传动螺纹321相啮合。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322,该凹槽322沿所锁杆200的轴向延伸,即凹槽32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锁座310上设置有导向凸条311,该导向凸条311沿径向凸出第二锁座310内表面设定长度,当第一传动部325套设在第二锁座310的通孔312内时,该导向凸条311与凹槽322配合。导向凸条311可以为螺钉的一部分,具体地,螺钉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第二锁座310上,且螺钉的端部凸出第二锁座310内表面一定长度而形成上述导向凸条311。导向凸条311与凹槽322的配合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起到导向作用,确保传动件320相对第二锁座310沿凹槽322的延伸方向(竖直方向)滑动;从而起到防止传动件320相对第二锁座310转动的作用,由于导向凸条311的限位作用,传动件320将无法相对第二锁座310产生转动。因此,传动件320只能相对第二锁座310产生上下滑动而无法产生转动。当用手转动安装座330而带动锁杆200转动时,由于导向凸条311将限制传动件320产生转动,通过内传动螺纹321与外传动螺纹220的啮合传动作用,锁杆200相对传动件320同时产生左右转动而上下滑动。
参阅图3、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1还包括扭簧350,控制组件301的棘杆340可以通过转轴与安装座330转动连接,扭簧350的中部可以套设在棘杆340的转轴上,扭簧350的其中的一个扭臂与安装座330抵接,扭簧350的另外的一个扭臂与棘杆340抵接。第二传动部32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棘轮齿323,棘杆340的一端与棘轮齿323配合。当用手按压棘杆340的另一端克服扭簧350的弹力转动而解除棘杆340与棘轮齿323的配合后,可以使得安装座330带动锁杆200相对传动件320双向左右转动(即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当停止按压棘杆340的另一端时,在扭簧350回复力的作用下,棘杆340的一端将始终与棘轮齿323保持配合,此时,在棘杆340和棘轮齿323的限制作用下,使得安装座330只能带到锁杆200相对传动件320单方向转动,例如只能逆时针而无法顺时针转动。
下面介绍上述实施例的锁扣10在锁定和解锁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工作原理:
在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处于并未拼接而分离的初始状态下,对于第一物件上的第一锁合机构100,在第二弹性件160的弹力作用下,顶撑件170的下端部分插置在解锁件120的第一单元孔141中,从而消除插置部140的干涉,以便后续锁杆200顺利插入插孔102和第一单元孔141中。
当需要将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通过上述锁扣10而完成拼接时,第一步,将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相互抵接,使得锁杆200同时插置在第一锁座110的插孔102和插置部140的第一单元孔141中,此时,锁杆200的顶端与顶撑件170的台阶孔171配合,并通过台阶面对顶撑件170施加向上的顶推力,使得顶撑件170克服第二弹性件160的弹力向上运动,继而使得顶撑件170的下端部分完全退出与第一单元孔141的配合。在顶撑件170退出第一单元孔141的瞬间,由于消除了顶撑件170的干涉作用,第一弹性件150释放能量并推动插置部140在滑动腔101中滑动至第一位置11,使得插置部140的一部分插置在锁杆200的环形槽210中,此时环形槽210的底壁211将与第二单元孔142的侧壁142a相互抵压,由于插置部140的厚度小于环形槽210的宽度,插置部140与环形槽210形成松配合关系,插置部140的限位作用有限,锁杆200能相对第一锁座110仍能小距离上下滑动,锁扣10处于半锁定状态,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并未形成稳定可靠的拼接关系。第二步,使安装座330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通过锁杆200与传动件320的螺旋传动,锁杆200相对第一锁座110向下运动,锁杆200也将带动传动件320相对第二锁座310向下运动,第三弹性件314被压缩,此时,环形槽210的侧壁212(即上侧壁)将紧紧抵压在插置部140的表面(上表面)上,显然,插置部140紧紧抵压在锁杆200与第一锁座110之间,至此,锁杆200与解锁件120形成卡接关系,锁扣10处于完全锁定状态,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不会产生晃动而完全形成稳定可靠的拼接。
由于棘杆340的限位作用,将无法使得安装座330带动锁杆200顺时针转动,锁杆200无法相对第一锁座110向上运动,故无法解除环形槽210的侧壁212与插置部140表面之间的抵紧力。由于环形槽210的侧壁212与插置部140之间因抵紧而产生较大的静摩擦力,外力难以克服该静摩擦力以推动插置部140运动,使得插置部140始终维持干涉状态,防止锁杆200上下运动,即避免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产生晃动,确保锁扣10在锁定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该锁扣10的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当需要将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通过上述锁扣10解锁而拆卸时,第一步,克服扭簧350的弹力按压棘杆340,使得棘杆340解除与棘轮齿323的配合,棘杆340将消除对安装座330单向转动的限制作用,然后通过安装座330带动锁杆200顺时针转动设定角度,通过锁杆200与传动件320的螺旋传动,锁杆200相对第一锁座110向上运动,同时传动件320相对于安装座330向下运动,且第二传动部326的底端与安装座330之间存在间隙,使得传动件320相对于安装座330向下运动提供空间。之后环形槽210的侧壁212(即上侧壁)远离插置部140的表面(上表面),即解除两者之间的抵接关系,从而使得作用在插置部140上的静摩擦力消失。此时,环形槽210的侧壁212与插置部140之间形成间隙,但环形槽210的底壁211仍与第二单元孔142的侧壁142a相互抵压,故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可以在该间隙范围内上下移动,插置部140的干涉作用并未完全消失,锁杆200无法从第一单元孔141中拔出,锁扣10处于半解锁状态,故第一物件无法从第二物件上拆卸。第二步,由于作用在插置部140上的静摩擦力消失,可以用手推动推拉部130以使插置部140仅克服第一弹性件150的弹力运动至第二位置12,此时,第二单元孔142的侧壁142a与环形槽210的底壁211解除抵接关系而相互远离,环形槽210的侧壁212与插置部140的表面并不接触,插置部140的干涉作用消失,第二弹性件160将释放能量,第二弹性件160推动顶撑件170向下运动以插入第一单元孔141中,同时,锁杆200、传动件320和控制组件301三者相对第二锁座310向下运动,至此,锁杆200解除与解锁件120之间的卡接关系,锁扣10处于完全解锁状态,可以将第一物件从第二显示模上完全卸载,从而解除两者之间的相互拼接。且由于第三弹性件314积蓄的弹性力被释放,锁杆200能够向下运动,使得锁杆200的远离安装座330的端部即锁杆200的顶端能够移动至第二物件内甚至移动至第二锁座310的通孔312内,从而使得锁杆200的顶端不凸出于第二物件或者不凸出于第二锁座310,从而使得锁杆200的顶端被隐藏,避免锁杆200的顶端受到损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上述锁扣10和至少两个显示模组,锁扣10连接在相邻两个显示模组之间,从而将至少两个显示面积较小的显示模组拼接形成显示面积相对较大的显示屏。通过设置上述锁扣10,可以避免相互拼接的两个显示模组产生晃动,提高显示屏拼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锁扣,用于连接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座和解锁件,所述第一锁座用于固定在第一物件上,所述解锁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锁座运动而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及
第二锁合机构,包括第二锁座、锁杆、传动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锁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物件上,所述锁杆与所述传动件连接并能跟随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二锁座滑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锁杆相对所述传动件运动;
当所述解锁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与所述解锁件卡接将所述解锁件抵压在锁杆与第一锁座之间,以锁固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当所述锁杆相对所述传动件运动、且将所述解锁件运动到第二位置后,所述解锁件与所述锁杆解除卡接,以解锁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
所述锁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解锁件卡接,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物件和第二物件解锁后,所述锁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座沿远离所述第一锁合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端被隐藏;
所述第一锁座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插孔和滑动腔,所述锁杆插置在所述插孔中,所述解锁件与所述滑动腔配合并设置有供所述锁杆穿设的贯穿孔,所述锁杆的表面凹陷形成环形槽,当所述解锁件在所述滑动腔中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解锁件的一部分插置在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顶撑件,所述顶撑件与所述插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插孔中并能够抵压在所述顶撑件与所述第一锁座之间;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杆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抵压所述顶撑件退出所述贯穿孔;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撑件的一部分插置在所述贯穿孔中并抵接在所述锁杆与所述解锁件之间;
所述顶撑件内开设有台阶孔,所述锁杆能够插置在所述台阶孔中并能够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抵接;
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为柱状结构,且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周向上,所述第二传动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套设在所述第二锁座内,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第二锁座能够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座沿远离所述第一锁合机构的方向移动后,所述第一端隐藏于所述第二物件内,或所述第一端隐藏于所述第二锁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单元孔和第二单元孔,所述第二单元孔由所述第一单元孔的部分侧壁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单元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锁杆的横截面尺寸;当所述解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单元孔的侧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相抵接,所述环形槽的侧壁与所述解锁件的表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滑动腔中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抵压在所述解锁件与所述第一锁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能够插置在所述环形槽中的插置部,所述插置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环形槽沿所述锁杆轴向上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件滑动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传动件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传动螺纹,所述锁杆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传动螺纹啮合的外传动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外表面开设有沿所述锁杆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锁座上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二锁座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阶梯面;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阶梯面,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棘杆,所述棘杆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锁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棘轮齿,所述棘杆与所述棘轮齿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棘杆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的一个扭臂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扭簧的另外的一个扭臂与所述棘杆抵接。
1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扣及至少两个显示模组,所述锁扣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CN201911399569.9A 2019-12-30 2019-12-30 锁扣及显示屏 Active CN111048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569.9A CN111048003B (zh) 2019-12-30 2019-12-30 锁扣及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569.9A CN111048003B (zh) 2019-12-30 2019-12-30 锁扣及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003A CN111048003A (zh) 2020-04-21
CN111048003B true CN111048003B (zh) 2024-08-16

Family

ID=7024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569.9A Active CN111048003B (zh) 2019-12-30 2019-12-30 锁扣及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8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2630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深圳市德豪显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锁扣及显示屏
CN113653894A (zh) * 2021-08-06 2021-11-16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锁及显示屏组件
CN116637312B (zh) * 2023-05-24 2025-01-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性导轨防呆自锁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19637U (zh) * 2019-12-30 2020-08-21 利亚德智慧显示(深圳)有限公司 锁扣及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5105B (zh) * 2016-01-22 2018-02-02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107016941B (zh) * 2017-06-02 2022-11-15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连接锁扣
CN107578708B (zh) * 2017-09-26 2024-10-15 深圳市雷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锁具及拼接屏
CN207517309U (zh) * 2017-12-15 2018-06-19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吊装拼接机构及led显示屏
CN208456969U (zh) * 2018-06-29 2019-02-01 深圳市恒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压旋式锁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19637U (zh) * 2019-12-30 2020-08-21 利亚德智慧显示(深圳)有限公司 锁扣及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003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8003B (zh) 锁扣及显示屏
US10928861B2 (en) Security apparatus
US9422746B1 (en) Locker lock with outer and inner housings
CN111292630A (zh) 锁扣及显示屏
US20110262060A1 (en) Sliding mechanism
US7171833B1 (en) Cylinder lock
JP6880283B2 (ja) 医療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搭載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20130025094A1 (en) Snap faster
CA3078078A1 (en) Push-pull passage lock housing
CN211319637U (zh) 锁扣及显示屏
US8287298B2 (en) Detachment-preventing plug
US20080106104A1 (en) Fire-Blocking Door Lock Structure
CN117580480A (zh) 具有转子圆筒的带扣
TWM558834U (zh) 可自動上閂的鎖閂總成
JP2005163881A (ja) 簡易締結装置
CN210976908U (zh) 门锁
US7966852B1 (en) Two-stage lock cylinder structure
US11414890B2 (en) Magnetic locking mechanism
CN114607906A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US20120139267A1 (en) Cushion structure of lock
KR101106886B1 (ko) 잠금핀을 이용한 브래킷 장치
JP2008119177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
CN211422173U (zh) 一种门锁
CN210858293U (zh) 用于电子锁的方棒机构以及电子锁
CN201141970Y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脚架的锁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