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988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47988A CN111047988A CN201911222953.1A CN201911222953A CN111047988A CN 111047988 A CN111047988 A CN 111047988A CN 201911222953 A CN201911222953 A CN 201911222953A CN 111047988 A CN111047988 A CN 1110479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support
- main body
- supporting
- bendable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05—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integral with the apparatus or articles to be support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可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交叠,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同时,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弯折,且所述可弯折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用于避免柔性屏折痕现象的产生,并保护柔性屏不受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折叠式显示装置。通常通过铰链来实现柔性屏的弯折,比如,将柔性屏贴附在设置有铰链的支撑板上,在弯折柔性屏的过程中,铰链会有伸缩,使得柔性屏与铰链之间处于未紧密贴合的分离状态,从而导致柔性屏出现折痕,柔性屏的使用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避免柔性屏折痕现象的产生,并保护柔性屏不受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屏,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
可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交叠,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同时,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弯折,且所述可弯折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在柔性屏的第一主体相对其第二主体弯折的同时,用于支撑其第一主体的第一支撑部,通过与其第三主体重叠的可弯折结构,相对用于支撑其第二主体的第二支撑部弯折,在整个弯折过程中可弯折结构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也就是说,在第一主体相对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可弯折结构的至少部分始终与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一方面,在弯折柔性屏的过程中,可弯折结构对第三主体起到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弯折结构与第三主体间为滚动摩擦,整个弯折过程柔性屏免受损坏。从而在避免柔性屏折痕现象的产生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柔性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柔性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另外一种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T1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T2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闭合状态T3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T1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沿N1-N2方向的部分剖面图;
图13为图1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沿M1-M2方向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贴合部与第一主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其中一种示意图;
图15为图8中区域S的结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可弯折结构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为柔性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将柔性屏1贴附在设置有铰链2的支撑板3上,在弯折柔性屏1的过程中,铰链2会有伸缩,使得柔性屏1与铰链2之间处于未紧密贴合的分离状态,从而导致柔性屏出现折痕,柔性屏的使用性能不佳。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侧视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如图2所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手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10,包括第一主体101、第二主体102和第三主体103,第三主体103连接于第一主体101和第二主体102之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主体101、第二主体102和第三主体103可以是由一个完整的柔性屏划分得到的,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主体101、第二主体102和第三主体103三者之间在柔性屏10上所占的区域面积还可以是其它的情况,在此不做限定。此外,第一主体101、第二主体102和第三主体103还可以是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柔性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20,包括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第一支撑部201用于支撑第一主体101,第二支撑部202用于支撑第二主体10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支撑部201可以是与第一主体101贴附在一起,第二支撑部202可以是与第二主体102贴附在一起。从而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第一支撑部201相对第二支撑部202相对弯折,从而实现了相应主体与对应支撑部的运动同步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可弯折结构30,该可弯折结构30与第三主体103交叠,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通过可弯折结构30连接,其中,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同时,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第二支撑部202弯折,且可弯折结构30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103接触并滚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弯折结构30、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位于柔性屏10的同一侧,可弯折结构30设置在第三主体103所在区域的相应区域内,且可弯折结构30与第三主体103交叠,此外,可弯折结构30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连接,从而在任一支撑部弯折的同时,可以通过可弯折结构30带动其对应主体的弯折,提高了柔性屏10的使用性能。
另外,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同时,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第二支撑部202弯折,且可弯折结构30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103接触并滚动。也就是说,在弯折柔性屏10的第一主体101和第二主体102的过程中,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通过可弯折结构30与相应主体进行同步弯折,且整个弯折过程中,可弯折结构30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103接触并滚动,即可弯折结构30与第三主体103的接触部位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接触部位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从而保证了可弯折结构30在支撑第三主体103的同时,实现了对第三主体103的保护。由于整个过程中,可弯折结构30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103始终接触并滚动,从而在避免柔性屏10折痕现象的产生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柔性屏1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01与第一支撑部201滑动连接,第二主体102与第二支撑部202固定连接。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相较于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第一主体101将相对第一支撑部201滑动运动,从而保证了柔性屏10在弯折过程中,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弯折的灵活性,减小了在弯折过程中柔性屏10受到的拉伸应力,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其中一种侧视图,具体来讲,可弯折结构30包括转轴301和套设在转轴301外的轴套302,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通过转轴301连接,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同时,轴套302的至少部分与第三主体103接触并滚动。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同时,轴套302的至少部分始终与第三主体103接触并滚动,从而通过轴套302对第三主体103进行了有效的支撑的同时,由于轴套302滚动,轴套302与第三主体103之间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保护了第三主体103,进而在提高柔性屏10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中的任一支撑部与转轴301固定连接,另一支撑部与转轴301转动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第二支撑部202与转轴30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201与转轴301转动连接。还可以是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均与转轴301转动连接。从而在通过转轴301实现第一支撑部201与第二支撑部202之间的相对转动的同时,实现了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灵活转动,从而保证了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弯折的灵活性。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第一支撑部201与第二支撑部202之间与转轴301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301与轴套302通过间隙配合套设在一起,也就是说,转轴301的外径小于轴套302的内径,转轴301和轴套302之间为具有间隙的配合方式,如此一来,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相对弯折的过程中,轴套302可以相对转轴301自由滚动,从而保证了轴套302与第三主体103之间的相对滚动,从而在弯折过程中,保护了柔性屏10免受损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30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轴套302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轴套301的材料和轴套302二者的材料可以是相同,还可以是不相同。在转轴301的材料采用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时,转轴301为高硬度耐磨性较好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可弯折结构30的弯折使用次数,在保证可弯折结构30使用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轴套302的材料采用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时,轴套302为高硬度耐磨性较好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可弯折结构30的弯折使用次数,在保证可弯折结构30使用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可弯折结构30的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相应材料的转轴301和轴套302,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6至图8,其中,图6为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T1的示意图,图7为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T2的示意图,图8为显示装置弯折至闭合状态的T3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支撑部201包括支撑件2011和滑动件2012,滑动件2012与第一主体101固定连接,滑动件2012与支撑件2011滑动连接;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于第二支撑部202弯折时,滑动件2012和支撑件201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滑动;其中,该第一方向为与第一主体101相对于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弯折轴垂直的方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第一主体101带动滑动件2012相对支撑件2011滑动连接,从而保证了柔性屏10的弯折性能。具体来讲,在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第二支撑部202弯折时,滑动件2012和支撑件201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滑动。其中,该第一方向为与第一主体101相对于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弯折轴垂直的方向。在具体应用中,该弯折轴可以是沿转轴301中轴线的延伸方向,还可以是沿轴套302中轴线的延伸方向。该第一方向可以是如图7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结合图6至图8,具体来讲,在柔性屏10由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夹角为180°的展平状态T1,向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0°的闭合状态T3弯折的过程中,滑动件2012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相对支撑件2011滑动。比如,在显示装置处于图6所示的展平状态T1时,滑动件2012靠近可弯折结构30的一端与轴套302之间的距离为d1,在显示装置由图6所示的展平状态T1弯折至图7所示的弯折状态T2时,滑动件2012靠近可弯折结构30的一端与轴套302之间的距离为d2,在显示装置由图7所示的弯折状态T2弯折至图8所示的闭合状态T3时,滑动件2012靠近可弯折结构30的一端与轴套302之间的距离为d3,其中,d1>d2>d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滑动件2012相较于支撑件2011的滑动连接,保证了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柔性屏10由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0°的闭合状态T3,向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180°的展平状态T1弯折,也就是说,显示装置由图8中所示的闭合状态T3向图6所示的展平状态T1进行弯折,此时第一方向为与图7中所示的X方向相反的方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01和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0°的闭合状态,除特殊说明外,主要是指柔性屏10外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T1的另外的一种示意图,具体来讲,第一支撑部201包括弹性件2013,弹性件2013用于向滑动件2012提供弹力。也就是说,在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第二支撑部202弯折时,弹性件2013向滑动件2012提供弹力,这样的话,在柔性屏10由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0°的闭合状态,向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间的夹角为180°的展平状态弯折过程中,弹性件2013所提供的弹力将柔性屏10拉紧,整个过程中,第三主体103与可弯折结构30并未分离而拱起,从而有效避免了柔性屏10弯折过程中折痕的出现,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件2013可以是弹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0和图11,其中,图10为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中各个部件沿第一方向X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滑动件2012包括贴合部20121和N个凸起部20122,凸起部20122与贴合部20121固定连接,贴合部20121为板状,贴合部20121与第一主体101贴合,凸起部20122设置在贴合部20121远离第一主体101的一侧,其中,N为正整数;如图10所示为滑动件2012包括2个凸起部20122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贴合部20121和凸起部2012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还可以是分别制作成型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其中,贴合部20121为板状,从而有效保证了贴合部20121与第一主体101的充分贴合,保证了滑动件2012与第一主体101间的同步运动,同时,贴合部20121可以向第一主体101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结合图10和图11,第一支撑部201还包括N个固定杆2014,固定杆2014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该第一方向X上,固定杆2014与支撑件2011相对静止,固定杆2014与凸起部20122滑动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第一支撑部201上的N个固定杆2014,从而通过固定杆2014限定了凸起部20122的滑动轨迹,进而实现了对滑动件2012的滑动轨迹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其中,每个凸起部20122套设在相应的固定杆2014上,也就是说,凸起部20122的个数可以与固定杆2014的个数相同。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第一支撑部201包括2个固定杆2014和2个凸起部20122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0和图11,支撑件2011、第二支撑部202和转轴3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支撑件2011上设置有通孔,第二支撑部202上设置有通孔,在将轴套302套设在转轴301之后,将转轴301的两端依次贯穿支撑件2011和第二支撑部202上的通孔,从而通过转轴301与通孔的结合实现了支撑件2011和第二支撑部202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对柔性屏10的良好支撑。在另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011和第二支撑部202中的一者可以设置通孔,另一者设置未贯通的开孔,转轴301穿过通孔并插入未贯通的开孔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件2013位于凸起部20122和可弯折结构30之间。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设置在凸起部20122和可弯折结构30之间的弹性件2013可以向凸起部20122施加远离可弯折结构30方向的弹力,由于柔性屏10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部202上,柔性屏10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件2012上,弹性件2013施加的该弹力保证柔性屏10始终处于拉紧状态,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11所示,在通过转轴301将第一支撑部201弯折至与第二支撑部202间夹角为0°时,第一支撑部201能够容置于第二支撑部202的凹槽内,从而提高了柔性屏10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其中,图12为沿图11中固定杆2014延伸方向(即图中N1-N2所示方向)的部分剖面图,图13为沿凸起部20122,且与固定杆2014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图中M1-M2所示方向)的剖面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为显示装置中贴合部20121和第一主体101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其中一种示意图。具体来讲,贴合部2012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主体101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这样的话,第一支撑部201通过贴合部20121可以实现对第一主体101的贴合部20121的完全贴合,并对第一主体101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此外,贴合部2012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主体101在该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其中,该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主体101所在平面,且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为与第一主体101相对于第二主体102弯折的弯折轴垂直的方向。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为贴合部20121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从而在滑动件2012相对于支撑件2011滑动过程中,不会与可弯折结构30碰撞,从而在保证了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1完全贴合在一起时(即显示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贴合部20121能够尽可能地靠近可弯折结构30,从而保证了第一支撑部201对第一主体101的充分支撑,保证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如图14所示,第一方向为与沿转轴301的中轴线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如箭头X的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如箭头Y所示的方向。比如,在贴合部20121在方向Y上的长度为a,第一主体101在方向Y上的长度为b,贴合部20121在方向X上的长度为c,第一主体101在方向X上的长度为d时,a≥b,且c<d。如图14所示,a>b,c<d。具体来讲,在方向X上贴合部20121与第一主体10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贴合部20121背离可弯折结构30一侧的边20121’,可以和第一主体101背离可弯折结构30一侧的边101’平齐设置,此时,贴合部20121靠近可弯折结构30一侧的边与可弯折结构30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为柔性屏10处于展平状态T1时,贴合部20121与可弯折结构30间的最大距离,从而保证了柔性屏10的自由弯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结合图10-图13所示,凸起部20122具有在第一方向(箭头X所示方向)上的通孔201220;固定杆2014穿过凸起部20122的通孔201220;也就是说,固定杆2014穿过滑动件2012上凸起部20122上的通孔201220,从而保证了滑动件2012在固定杆2014上的自由滑动。此外,将弹性件2013套设于固定杆2014上,在第一方向X上,在第一支撑件20111与凸起部20122的阻挡作用下,弹性件2013始终位于第一支撑件20111与凸起部20122之间,弹性件2013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作出拉伸形变或者压缩形变,固定杆2014限制弹性件2013在其他方向上产生形变,从而通过弹性件2013对滑动件2012与支撑件2011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行了控制,进而实现了对第一支撑部201通过可弯折结构30相对第二支撑部202的弯折程度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第一主体101相对于第二主体102的弯折程度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件2013在第一支撑部201上的设置情况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但又不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设置情况为弹性件2013包括在第一方向(箭头X所示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20131和第二端20132,第一端20131与支撑件2011固定连接,第二端20132与凸起部20122固定连接。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相对于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弹性件2013可以对二者间的弯折程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在保证柔性屏10免受弯折损坏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件2013在第一支撑部201上的第二种设置情况为弹性件2013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端20131和第二端20132,第一端20131和第二端20132均为自由端。这样的话,在无需对弹性件2013两端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简化了显示装置的制作工艺,降低了显示装置的设计成本,同时实现了对第一主体10和第二主体20间弯折程度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弹性件2013的长度为小于或者等于弹性件2013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时的原始长度。比如,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180°时,若弹性件2013的长度为A,弹性件2013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时的原始长度为B,则A≤B,此时,在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180°,弹性件2013充分保证了对柔性屏10的拉紧,从而有效避免了柔性屏10上折痕的出现,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设计弹性件2013的设置情况,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结合图10-图13所示,支撑件2011具有镂空区域L,固定杆2014位于镂空区域L;支撑件2011的靠近第一主体101的一侧表面与贴合部20121远离第一主体101的表面滑动接触,在支撑件2011提供的支撑力的作用下,贴合部20121可以相对于支撑件2011沿第一方向平滑滑动。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带动贴合部相较于第二主体102弯折过程中,滑动件2012可以在镂空区域L内相对支撑件2011自由滑动,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杆2014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中的任一种方式与支撑件2011连接。其中,过盈配合、螺纹配合、卡扣配合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来实现固定杆2014与支撑件2011间的连接。具体来讲,过盈配合属于紧配合的一种,相配对连接的固定杆2014的轴径大于支撑件2011的孔径,在连接过程中,采用特殊工具将固定杆2014挤压进行,或者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支撑件2011对应的孔加热,趁其孔径扩大,迅速套到固定杆2014上,待冷却收缩后支撑件2011就和固定杆2014紧紧配合成一体了。对于螺纹配合,即内外螺纹件的配合。即要求支撑件2011对应的螺纹形式、规格、螺距等参数要与固定杆2014的相关参数相等。比如,支撑件2011和固定杆2014的内螺纹与外螺纹必须全部是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等。而且二者的内螺纹与外螺纹的尺寸要一样,不能一大一小。而且二者的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距要相同,不能一个粗牙,一个细牙。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采用其它方式来实现支撑件2011和固定杆2014间的固定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支撑件2011包括第一支撑件20111和第二支撑件20112,第一支撑件20111和第二支撑件20112沿第一方向(箭头X所示方向)对合;固定杆2014的一端20141与第一支撑件20111接触,固定杆2014的另一端20142与第二支撑件20112接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在第一支撑件20111上设置好固定杆2014、弹性件2013以及滑动件2012之后,再将第二支撑件20112与第一支撑件20111对合在一起,从而在保证支撑件2011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完成滑动件2012在固定杆2014上的有效安装,同时在支撑件2011上形成镂空区域L。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支撑件20111和第二支撑件20112对合的部位(比如两支撑件的侧边)相应地设置固定孔以及固定柱,还可以是相应地设置螺栓或铆钉等固定结构将二者对合并固定在一起,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固定方式来将二者对合在一起,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0°时,滑动件2012与可弯折结构3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且0mm≤第一距离≤Hmm,其中,0≤H≤0.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5所示为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0°时,图8中区域S(图中虚线框所示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其中,H可以是0.5。也就是说,在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0°,即二者近乎完全贴合在一起时,滑动件2012将靠近可弯折结构30,且不与可弯折结构30接触,或者与可弯折结构30刚好接触,但两者间无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了该状态下滑动件2012对第一主体101的有效支撑,在有效保护柔性屏10的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H的数值范围可以是由加工误差所决定的范围。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定H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结合图8和图15所示,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重叠,支撑结构20位于第一主体101与102第二主体之间。从而通过支撑结构20分别实现了对第一主体101和第二主体102的有效支撑,从而保证了显示装置在第一主体101与第二主体102之间的夹角为0°时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可弯折结构30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可弯折结构30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303,阻尼件30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3031和第四端3032,第三端3031与转轴301连接,第四端3032与第一支撑部201或第二支撑部202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阻尼件303可以是阻尼转轴,还可以是阻尼铰链。这样的话,在第一主体101相对第二主体102弯折的过程中,通过至少一个阻尼件303可以对可弯折结构30的转动力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二者之间的弯折程度进行一定的限制,即实现了对二者间弯折速度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柔性屏10在弯折过程中免受损坏。图16所示的阻尼件303的个数为1,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选用相应数目的阻尼件,以及不同结构的阻尼件,在此不做限定。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屏,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
可弯折结构,与所述第三主体交叠,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同时,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弯折,且所述可弯折结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结构包括转轴和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轴套,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同时,所述轴套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三主体接触并滚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通过间隙配合套设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轴套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化铬、高锰钢、碳化钨、氧化铝陶瓷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可弯折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弯折时,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弯折轴垂直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滑动件提供弹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贴合部和N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贴合部固定连接,所述贴合部为板状,所述贴合部与所述第一主体贴合,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N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撑件相对静止,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凸起部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可弯折结构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贴合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主体所在平面,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通孔;
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凸起部的通孔;
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凸起部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为自由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弹性件的长度为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时的原始长度。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具有镂空区域,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镂空区域;
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贴合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滑动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杆通过过盈配合、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中的任一种方式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合;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接触,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接触。
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可弯折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且0mm≤第一距离≤Hmm,其中,0≤H≤0.5。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重叠,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2953.1A CN111047988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显示装置 |
US16/832,686 US11026336B1 (en) | 2019-12-03 | 2020-03-27 |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2953.1A CN111047988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47988A true CN111047988A (zh) | 2020-04-21 |
CN111047988B CN111047988B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023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22953.1A Active CN111047988B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26336B1 (zh) |
CN (1) | CN111047988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9653A (zh) * | 2020-05-28 | 2020-08-0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1816078A (zh) * | 2020-07-23 | 2020-10-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贴合支撑结构、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652248A (zh) * | 2021-01-06 | 2021-04-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
CN113516912A (zh) * | 2021-04-02 | 2021-10-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674629A (zh) * | 2021-09-07 | 2021-11-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12508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终端 |
CN116564197A (zh) * | 2023-07-12 | 2023-08-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41297B1 (ko) * | 2017-09-01 | 2021-12-2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장치의 형상 유지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
JP7106223B2 (ja) * | 2019-01-21 | 2022-07-26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93683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US20130050924A1 (en) * | 2011-08-24 | 2013-02-28 | Hong Yang | Screen position adjustment for a laptop computer |
CN103582340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机壳及显示装置 |
CN104680940A (zh) * | 2015-03-05 | 2015-06-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
CN106601129A (zh) * | 2016-12-02 | 2017-04-2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滑动式柔性显示装置 |
CN107424518A (zh) * | 2017-05-31 | 2017-12-01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US9874048B1 (en) * | 2016-12-15 | 2018-01-23 | First Dome Corporation |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
CN108028029A (zh) * | 2015-09-24 | 2018-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柔性器件 |
US9980373B2 (en) * | 2015-04-07 | 2018-05-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
US10082839B1 (en) * | 2017-06-21 | 2018-09-25 | Dell Products L.P. |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hinge and ramp support structure |
CN109495621A (zh) * | 2018-12-17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CN109882496A (zh) * | 2019-04-09 | 2019-06-14 | 于卫华 | 适用于便携电子终端设备及精密器具的多用途折叠装置 |
EP3525062A1 (en) * | 2018-02-08 | 2019-08-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CN110246422A (zh) * | 2019-07-25 | 2019-09-1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US10448531B2 (en) * | 2013-04-24 | 2019-10-1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10332219A (zh) * | 2019-08-02 | 2019-10-15 |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 互动式外折转动机构 |
US10480225B1 (en) * | 2018-12-25 | 2019-11-19 | Fositek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83343B (zh) * | 2010-05-21 | 2013-01-21 | Wistron Corp | 可提供顯示面板平面支撐之電子裝置 |
US8787016B2 (en) * | 2011-07-06 | 2014-07-22 | Apple Inc.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
EP2546721B1 (en) * | 2011-07-11 | 2020-12-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
US8908365B2 (en) * | 2012-06-25 | 2014-12-09 | Creator Technology B.V. |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continuous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s |
KR102020659B1 (ko) * | 2013-06-03 | 2019-09-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
KR102469741B1 (ko) * | 2015-08-05 | 2022-11-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
KR102366516B1 (ko) * | 2015-08-31 | 2022-02-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421579B1 (ko) * | 2015-11-16 | 2022-07-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CN106713554A (zh) * | 2017-02-23 | 2017-05-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
CN112513772A (zh) | 2018-06-15 | 2021-03-16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屏支撑机构 |
CN108766251B (zh) * | 2018-08-28 | 2020-06-2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2019
- 2019-12-03 CN CN201911222953.1A patent/CN111047988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27 US US16/832,686 patent/US1102633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93683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US20130050924A1 (en) * | 2011-08-24 | 2013-02-28 | Hong Yang | Screen position adjustment for a laptop computer |
CN103582340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机壳及显示装置 |
US10448531B2 (en) * | 2013-04-24 | 2019-10-15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04680940A (zh) * | 2015-03-05 | 2015-06-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
US9980373B2 (en) * | 2015-04-07 | 2018-05-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
CN108028029A (zh) * | 2015-09-24 | 2018-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柔性器件 |
CN106601129A (zh) * | 2016-12-02 | 2017-04-26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滑动式柔性显示装置 |
US9874048B1 (en) * | 2016-12-15 | 2018-01-23 | First Dome Corporation | Ben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device |
CN107424518A (zh) * | 2017-05-31 | 2017-12-01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US10082839B1 (en) * | 2017-06-21 | 2018-09-25 | Dell Products L.P. |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hinge and ramp support structure |
EP3525062A1 (en) * | 2018-02-08 | 2019-08-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CN109495621A (zh) * | 2018-12-17 | 2019-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US10480225B1 (en) * | 2018-12-25 | 2019-11-19 | Fositek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CN109882496A (zh) * | 2019-04-09 | 2019-06-14 | 于卫华 | 适用于便携电子终端设备及精密器具的多用途折叠装置 |
CN110246422A (zh) * | 2019-07-25 | 2019-09-1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
CN110332219A (zh) * | 2019-08-02 | 2019-10-15 |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 互动式外折转动机构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9653A (zh) * | 2020-05-28 | 2020-08-0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1489653B (zh) * | 2020-05-28 | 2022-04-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11816078B (zh) * | 2020-07-23 | 2022-04-26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贴合支撑结构、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816078A (zh) * | 2020-07-23 | 2020-10-23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贴合支撑结构、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12508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终端 |
CN112652248A (zh) * | 2021-01-06 | 2021-04-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
CN112652248B (zh) * | 2021-01-06 | 2022-07-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
CN113516912A (zh) * | 2021-04-02 | 2021-10-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674629A (zh) * | 2021-09-07 | 2021-11-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12058280B2 (en) | 2021-09-07 | 2024-08-06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16564197A (zh) * | 2023-07-12 | 2023-08-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6564197B (zh) * | 2023-07-12 | 2023-11-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25010798A1 (zh) * | 2023-07-12 | 2025-01-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168947A1 (en) | 2021-06-03 |
US11026336B1 (en) | 2021-06-01 |
CN111047988B (zh) | 2021-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47988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TWI671720B (zh) | 開闔裝置及終端裝置 | |
US20230205282A1 (en) | Arm structure, hing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arm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7288991B (zh) |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转轴机构 | |
WO2020029795A1 (zh) | 可折叠设备 | |
CN108028029B (zh) | 柔性器件 | |
CN110473468B (zh) | 弯折模块及折叠式显示装置 | |
EP3683787B1 (en) | Folding component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
WO2019223183A1 (zh) | 可弯曲显示终端 | |
KR20160046079A (ko) | 힌지 장치 | |
CN107301821A (zh) | 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4200753A (zh) | 折叠式显示装置 | |
US11997807B2 (en) |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WO2021203465A1 (zh) | 一种可卷曲柔性显示装置 | |
KR20220067310A (ko) |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20180081395A1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10216109A1 (en) |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 |
CN114424141B (zh) | 铰链机构及具有铰链机构的可折叠设备 | |
WO2023125597A1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166589A (zh) | 一种屏幕折叠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 |
CN114023199B (zh) | 可卷曲显示装置 | |
US2024023142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2375622B1 (ko) | 암 구조와 힌지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20160145919A1 (en) | Hinge system having combined compliant hinges | |
CN114205431A (zh) | 铰链组件、铰链同步结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2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Road, Dongyi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