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5722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25722A CN111025722A CN201911342572.7A CN201911342572A CN111025722A CN 111025722 A CN111025722 A CN 111025722A CN 201911342572 A CN201911342572 A CN 201911342572A CN 111025722 A CN111025722 A CN 1110257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display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同时,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该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因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而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尤其在显示设备中,通过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可实现显示设备的解锁、支付等功能。
目前,为了能使显示设备实现全屏显示,通常将指纹识别用的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显示设备显示区的非开口区内,而显示区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用的显示单元,且显示单元可复用为指纹识别的光源。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手指反射,并由指纹识别单元接收,使得指纹识别单元能够根据所接收反射光线对指纹的谷和脊进行识别。
但是,当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显示区的非开口区内时,会使非开口区的占用面积相对增加,而开口区的占用面积相对减小,使得显示设备显示区的开口率降低,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
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将相邻两个子像素分别作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且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通过在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且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而在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既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又设置有像素电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与相邻两个子像素开口区的显示单元电连接的像素电路集中于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而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另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将两个像素电路集中于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时,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的面积,从而提高光线入射量和出射量,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Q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中各像素P1、P2的开口区会设置用于显示的显示单元;同时,在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A中各像素P1的非开口区会设置指纹识别单元FPR和像素电路Dr;而在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B中各像素P2的非开口区仅设置有像素电路Dr。其中,指纹识别单元能够接收对手指的谷和脊反射的光线,以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生成指纹识别信号,实现指纹识别功能;而像素电路Dr能够驱动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此时,指纹识别区A中一个像素P1的非开口区在X方向上尺寸至少包括数据线D1、FPR信号读取线D2、像素电路Dr的尺寸之和,且该非开口区在Y方向上的尺寸至少包括像素电路Dr及其扫描线S1的尺寸a21与指纹识别单元FPR及其扫描线S2的尺寸a22之和,即像素P1的非开口区尺寸为a2*b2;而非指纹识别区B中像素P2的非开口区无需设置FPR信号读取线、指纹识别单元及其扫描线,即像素P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为a21*b4。在指纹识别区A与非指纹识别区B的分辨率相同的前提下,指纹识别区A中像素P1的非开口区所占面积大于非指纹识别区B中像素P2的非开口区所占面积,使得像素P1的开口区的面积会小于像素P2的开口区面积,使得指纹识别区A的开口率小于非指纹识别区B的开口率。如此,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指纹识别区A与非指纹识别区B的显示亮度不同,造成显示面板显示不均,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当显示面板的全屏都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时,显示面板的整体开口率都会降低,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较低,同样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与第一子像素中第一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以及与第二子像素中第二显示单元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均设置于第一子像素的的非开口区,而在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指纹识别单元,使得相邻两个子像素的像素电路均集中设置于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而指纹识别单元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此时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无需再设置像素电路,有利于减小非开口区的占用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当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高时,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相应提高,从而提高光线入射量和出射量,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此外,对于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均可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可使指纹识别区中相邻两像素的像素电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进而时指纹识别区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同样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可以为全屏都能进行指纹识别和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且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都能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显示面板为全屏都能进行指纹识别的显示面板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10和非显示区120,显示区110用于显示画面,非显示区120中设置相应的电路的走线;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衬底基板70;其中,衬底基板70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的位置为衬底基板70的显示区,衬底基板70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120的位置为衬底基板70的非显示区。
在衬底基板70的显示区110中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0,且每个子像素10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在各子像素10的开口区设置有用于显示的显示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分别为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在第一子像素11的开口区设置第一显示单元111,且在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设置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而在第二子像素12的开口区设置第二显示单元121,且第一显示单元111与第一像素电路112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121与第二像素电路112电连接,该第一像素电路能够控制第一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第二像素电路能够控制第二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此外,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20;该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该指纹识别单元20能够接收手指反射的光线,并将所接收的反射光转换为指纹识别信号,以进行指纹识别,使得显示面板100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具体的,各像素10的开口区即为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110内的透光区,而各像素10的非开口区即为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110内的非透光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相邻的两个像素10分别为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通过将用于控制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进行显示的第一像素电路112,以及将用于控制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的第二像素电路122均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而将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如此,将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均集中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使得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无需设置像素电路,可在原用于设置像素电路的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设置指纹识别单元20,无需为设置指纹识别单元20另增加非开口区,以在显示面板100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前提下,减小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非开口区的占用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进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同时,当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时,显示面板100的透光区面积会相应提高,从而能够增加显示面板100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量,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增加指纹识别单元20所接收到的反射光线,进而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以一个晶体管代表一个像素电路,并通过实线代表像素电路的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像素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晶体管,或者在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前提下,一个像素电路也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多个电容以及其它器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且各结构之间可以通过不同膜层的走线打孔实现电连接。
示例性的,图3是图2中Q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的结构示例图。结合图2和图3,当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各子像素的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中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可分别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第一像素电路112的薄膜晶体管可通过过孔直接与第一显示单元111的像素电极电连接,第二像素电路122的薄膜晶体管可通过过孔与像素电极同层的走线连接,再通过该走线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与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也可以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21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此时,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行方向X依次排列,且在行方向X上,第一子像素11的宽度W1大于第二子像素12的宽度W2。
具体的,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将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行方向X排列,能够使第二像素电路122设置于第一像素电路112靠近第二子像素12的一侧,有利于第二像素电路122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电连接,以使第二像素电路122能够控制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同时,将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行方向X排列时,在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设置两个像素电路,会增大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但是会减小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此时通过令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宽度W1大于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宽度W2,使得第一子像素11的开口区的宽度和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的宽度同时增大,能够增大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的面积;同时,由于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中仅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20,而未设置像素电路,原用于设置像素电路的非开口区可增加为开口区,因此会减小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而不会增加第二子像素12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使得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减小,可相应增大第二子像素12中开口区的面积。如此,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开口区面积同时增大,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同时减小,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X延伸且沿列方向Y排列扫描线31,以及多条沿列方向Y延伸且沿行方向X排列的数据线41,且行方向X与列方向Y交叉。如此,扫描线31和数据线41交叉能够限定各子像素10的位置。其中,同一行子像素10共用扫描线31;同一列子像素10共用数据线41,且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41电连接。
具体的,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位于同一行时,该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分别位于不同的列,位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与同一条扫描线31电连接,且该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分别与不同的数据线41电连接,以使扫描线31传输的扫描信号能够同时传输至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的控制端,且显示驱动芯片50提供给各像素10的数据信号能够分别通过不同的数据线41分别传输至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122,使得第一像素电路112能够控制第一显示单元111进行显示,第二像素电路122能够控制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如此,即使将控制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进行显示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控制第二子像素12开口五的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的第二像素电路122均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也能够逐行驱动各子像素10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与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10。此时,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与第二像素电路122沿列方向Y依次排列,且在列方向Y上,第一子像素11的长度L1大于第二子像素12的长度L2。
具体的,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将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列方向Y排列,能够使第二像素电路122设置于第一像素电路112靠近第二子像素12的一侧,有利于第二像素电路122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电连接,以使第二像素电路122能够控制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同时,将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列方向排列时,在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设置两个像素电路,会增大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但是不会增大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此时通过令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长度L1大于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长度L2,使得第一子像素11的开口区长度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长度同时增大,有利于增大第一子像素11的开口区尺寸;同时,由于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中仅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20,而未设置像素电路,原用于设置像素电路的非开口区可增加为开口区,因此会减小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而不会增加第二子像素12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使得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减小,可相应增大第二子像素12中开口区的面积。如此,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开口区面积同时增大,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同时减小,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还设置有多条沿列方向Y延伸且沿行方向排X列的数据线41;以及多个沿行方向X延伸且沿列方向Y排列的扫描线组310,每一扫描线组310包括第一扫描线311和第二扫描线312;且行方向与所述列方向交叉;如此,扫描线组310和数据线41交叉限定出各子像素10的位置。其中,同一行子像素10共用扫描线组310;同一列子像素10共用数据线41,且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分别与同一扫描线组310的第一扫描线311和第二扫描线312电连接;而指纹识别单元20位于第二显示单元121背离第一显示单元111的一侧。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位于同一列时,该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分别位于不同行,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分别与同一扫描线组310的第一扫描线311和第二扫描线312电连接,且位于同一第一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可与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此时,第一扫描线311传输的第一扫描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一像素电路112,以使第一像素电路112控制第一像素11开口区内的第一显示单元111进行显示;第二扫描线312传输的第二扫描信号能够传输至第二像素电路122,以使第二像素电路122控制第二像素12开口区内的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如此,即使将控制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进行显示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控制第二子像素12开口五的第二显示单元121进行显示的第二像素电路122均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内,也能够逐行驱动各子像素10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同时,由于第一子像素11非开口区内的第二像素电路122需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内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电连接,因此将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显示单元121背离第一显示单元122的一侧,可防止因在第二子像素12中设置指纹识别单元20,而影响第二像素电路122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电连接,从而有利于电连接第二像素电路122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连接走线的设置。如此,通过将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而将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有利于减小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的尺寸,从而能够相对提高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的开口区尺寸,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4中位于同一第一子像素非开口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沿列方向排列,且位于同一扫描线组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位于第一子像素的同一侧;此外,位于同一扫描线组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可分别位于第一子像素相对的两侧。
示例性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中与图4中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对图4的描述,以下仅对图5中与图4中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位于同一扫描线组310中的第一扫描线311和第二扫描线312位于第一子像素11相对的两侧,此时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单元111相对的两侧。如此,同样能够将第一显示单元111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增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和灵敏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也可以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显示面板中的各第一子像素和各第二子像素可沿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而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显示面板中的各第一子像素和各第二子像素可沿列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4,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沿列方向Y交替排列。此时,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且位于同一行的各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设置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以及位于同一行的各第二子像素11开口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也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子像素11的开口区设置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与第二子像素12的开口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相同;而位于同一行的多个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设置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等;相应的,位于同一行的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也可以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等。如此,将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沿列方向Y依次间隔设置,可通过将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非开口区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列方向依次设置,使得列方向Y上第一子像素11中非开口区的长度增大,通过使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的长度随着第一子像素11中非开口区的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增大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的尺寸;同时,第二子像素12中无需额外设置像素电路,且可将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中原用于设置像素电路的非开口区,使得第二子像素12中非开口区尺寸减小,可相对增大第二子像素12中开口区的尺寸,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示例性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沿行方向X交替排列。此时,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与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不同,而位于同一列的各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设置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相同,且位于同一列的各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相同。例如,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蓝色或红色,而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绿色。或者,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蓝色或绿色,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红色。如此,将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沿行方向X依次间隔设置,可通过将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非开口区的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沿行方向依次设置,能够在列方向Y上减小第一子像素11中非开口区的长度,相应增大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的长度,以及在行方向X上,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宽度可随着第一子像素11中非开口区的增大而增大,使得第一子像素11中非开口区尺寸整体减小,第一子像素11中开口区尺寸整体增大;同时,第二子像素12中无需额外设置像素电路,且可将指纹识别单元20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中原用于设置像素电路的非开口区,使得第二子像素12中非开口区尺寸减小,可相对增大第二子像素12中开口区的尺寸,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发明点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各子像素的显示颜色,以及不同显示颜色的显示单元的排布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还可以设置第三子像素,该第三子像素可以与第一子像素相邻,或者该第三子像素可以与第二子像素相邻。该第三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三显示单元,第三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三像素电路,该第三像素电路与第三显示单元电连接,以控制第三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第三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互不相同。
示例性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位于同一行时,与第一子像素11相邻或第二子像素12相邻的第三子像素13也与该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位于同一行。由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路122,而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仅设置指纹识别单元20,以及第三子像素13的非开口区仅设置第三像素电路,因此第一子像素11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可同时大于第二子像素12的宽度和第三子像素13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此时,同样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和灵敏度。
其中,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以及设置于第三子像素13开口区的第三显示单元131的显示颜色各不相同。当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颜色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显示单元时,由于人眼对蓝色的辨识度较低,因此可使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蓝色,而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和设置于第三子像素的开口区的第三显示单元131的显示颜色可以分别为红色和绿色中的一种,即当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为红色时,第三显示单元13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绿色;而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显示颜色为绿色时,第三显示单元131的显示颜色可以为红色。如此,显示颜色为蓝色的显示单元的尺寸大于显示颜色的红色或绿色的显示单元的尺寸,能够相对增大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光的透光区面积,从而能使各显示单元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中与图7中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对图7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处仅对图8中与图7中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当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2为同一列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时,与第一子像素11或第二子像素12相邻的第三子像素13也与该第一子像素11和第二子像素13位于同一列。此时,在列方向Y上,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长度大于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开口区的第二显示单元121和设置于第三子像素13开口区的第三显示单元131的长度。如此,同样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和灵敏度。
可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排列且沿列方向延伸的信号读取线;其中,同一列指纹识别单元共用信号读取线,且信号读取线与数据线同层设置。
示例性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9所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X排列且沿列方向Y延伸的信号读取线42,且同一列的指纹识别单元20共用一条信号读取线42。该信号读取线42能够将指纹识别单元20输出的指纹识别信号传输至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中,以能够进行指纹识别。其中,该用于传输指纹识别单元20输出的指纹识别信号的信号读取线42与用于向各子像素10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41同层设置。如此,信号读取线42可与数据线41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工艺下形成,从而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无需在显示面板100中另设信号读取线42的膜层,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可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排列且沿列方向延伸的信号读取线;其中,同一列指纹识别单元共用所述信号读取线;数据线所在膜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信号读取线所在膜层位于数据线所在膜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
示例性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中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X排列且沿列方向Y延伸的信号读取线42,且同一列的指纹识别单元20共用一条信号读取线42。该信号读取线42能够将指纹识别单元20输出的指纹识别信号传输至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中,以能够进行指纹识别。其中,该用于传输指纹识别单元20输出的指纹识别信号的信号读取线42与用于向各子像素10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41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膜层。例如,信号读取线42所在的膜层76可位于数据线41所在膜层75背离衬底基板70的一侧,此时信号读取线42可与数据线41交叠设置,从而减小非开口区的尺寸,以进一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透光区面积,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以及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和灵敏度。
此外,继续参考图2,为使指纹识别单元20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显示面板100中还设置有多条沿行方向X延伸且沿列方向Y排列的指纹识别控制线32,同一行的指纹识别单元20共用指纹识别控制线32,以能够逐行驱动指纹识别单元20,使得各行指纹识别单元20通过各指纹识别读取线42将指纹识别信号传输至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中,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同时,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120的显示驱动芯片50和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分别位于显示区110相对的两侧,以能够减小下边框的尺寸,有利于显示面板100的高屏占比。此外,显示驱动芯片50和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也可以位于显示区110的同一侧;或者,还可以将显示驱动芯片50和指纹识别驱动芯片60的功能集成于一个驱动芯片中,以采用一个驱动芯片实现显示和指纹识别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和图10仅简单示出了各膜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其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限定。下文中同样为了清楚说明各膜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均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的各结构,但在实际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等,各结构的设置方式也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元件和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电连接的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其中,指纹识别元件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
示例性的,继续结合参考图2和图9,指纹识别单元20包括指纹识别元件21和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该指纹识别元件21与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电连接,以使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能够驱动指纹识别元件21进行指纹识别,并输出指纹识别信号。其中,指纹识别元件21在衬底基板70上的正投影与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在衬底基板70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如此,能够使设置于第二子像素12非开口区的指纹识别单元20具体较小的尺寸,从而能够使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具有较小的尺寸,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
可选的,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元件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PIN结;而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位于指纹识别元件与衬底基板之间;且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源极区和漏极区,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二电极通过过孔与薄膜晶体管中有源层的源极区或漏极区电连接。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9,指纹识别元件21包括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1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211与第二电极212之间的PIN结213,以使指纹识别元件21在接收到手指的谷和脊反射的光线时,产生指纹识别的电信号。相应的,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可与指纹识别元件21电连接,以使指纹识别元件21产生的指纹识别电信号能够通过该薄膜晶体管输出。其中,薄膜晶体管至少包括有源层221,该有源层221可以包括源极区2211和漏极区2212,指纹识别元件21的第二电极212可通过过孔与该薄膜晶体管中有源层221的源极区2211电连接。此时,指纹识别元件21至少与指纹识别驱动电路22的薄膜晶体管中有源层221的源极区交叠,以使指纹识别单元20具有较小的尺寸,以进一步减小第二子像素中非开口区的尺寸,使得第二子像素中开口区的尺寸相对增大,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增大显示面板中透光区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以及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薄膜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时,与指纹识别元件电连接的为该薄膜晶体管中有源层的源极区;而当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薄膜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与该指纹识别元件电连接的为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区。在能够实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驱动指纹识别元件的基础上,对指纹识别驱动电路中薄膜晶体管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指纹识别驱动电路中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221可与像素电路(112和122)中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71同层设置,以及将指纹识别驱动电路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像素电路(112和122)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72同层设置,如此可在形成像素电路(112和122)中薄膜晶体管的同时形成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薄膜晶体管,以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9中仅以一个晶体管代表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其它器件,例如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可以为1T1C、2T1C、3T1C或4T1C的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其中T为晶体管,C为电容,本发明实施例对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同时,图9中信号读取线42与数据线41同层设置,上述指纹识别元件与指纹识别驱动电路部分交叠的情况,同样适用于信号读取线42与数据线41不同层设置的情况。
可选的,显示面板中各子像素的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公共电极,且该公共电极与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同层设置,且公共电极与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如此,能够使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与显示单元的公共电极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工艺下形成,以简化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与显示单元的公共电极相互绝缘,从而能够使指纹识别驱动芯片为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提供的信号与显示驱动芯片为显示单元的公共电极提供的信号互不影响,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提供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发光显面板。当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可以包括色阻、液晶分子、像素电极以及公共电极;当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有机发光元件的阴极即为显示单元的公共电极。
示例性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此时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210、与阵列基板210相对设置的对置基板22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210和对置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230,液晶层包括液晶分子231;显示单元包括像素电极78和公共电极77,该像素电极78可位于公共电极78背离衬底基板70的一侧,以使像素电极78与公共电极77形成面内场。该像素电极78可通过贯穿像素电极78与公共电极77绝缘层、以及贯穿公共电极77和公共电极77与像素电路(112或122)之间的绝缘层的过孔与像素电路(112或122)电连接,以使像素电路(112或122)能够将相应的信号输出至像素电极78,使得像素电极78与公共电极77之间形成的面内场驱动液晶层230的液晶分子在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得光能够透过液晶层到达对置基板220。该对置基板220包括衬底基板81和位于衬底基板81一侧的黑矩阵,以对非开口区进行遮光,防止不必要的漏光。该黑矩阵82具有开口结构(图中未示出),显示单元的色阻(图中未示出)至少位于该黑矩阵82的开口结构中,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对置基板220的色阻,并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显示出颜色丰富的画面。
其中,由于第一子像素11的非开口区中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极122,而第二子像素12的非开口区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21和22),在指纹识别单元(21和22)的尺寸与一个像素电路(112或122)的尺寸相当时,可适当增大设置于第一子像素11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的尺寸,此时第一显示单元的像素电极的尺寸应大于第二显示单元的像素电极的尺寸,第一显示单元的色阻1111的尺寸应大于第二显示单元1211的色阻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为体现第一子像素11中设置了两个像素电路,第二子像素12中仅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仅使出了非开口区的膜层结构示意图;而开口区应包含各子像素中显示单元的像素电极,以及与像素电极相对的色阻图案等图中均未示出。在能够提高开口率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对开口区的膜层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2,显示面板10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单元可以包括阳极101、公共电极103以及位于阳极101与公共电极103之间的有机发光层102。其中,显示单元的阳极101可通过过孔与像素电路(112或122)电连接,以使像素电路(112或122)能够驱动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发光。
其中,由于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中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112和第二像素电极122,而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21和22),在指纹识别单元(21和22)的尺寸与一个像素电路(112或122)的尺寸相当时,可适当增大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开口区的第一显示单元的尺寸,此时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有机发光层102的尺寸应大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有机发光层102的尺寸。
此外,显示面板100中还可以包括各功能层之间的绝缘层、支撑柱104以及定义像素位置的像素限定层105。当第一显示单元111的有机发光层102的尺寸大于第二显示单元121的有机发光层102的尺寸时,像素限定层105所限定的第一显示单元111的位置所在区域的尺寸大于像素限定层105所限定的第二显示单元121的位置所在区域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此该显示装置也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理解,下文中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
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为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子像素;
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沿行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在所述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沿所述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排列扫描线,以及多条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且沿所述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所述行方向与所述列方向交叉;
同一行所述子像素共用扫描线;同一列所述子像素共用数据线,且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为同一列相邻的两个子像素;
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沿列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在所述列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且沿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以及多个沿所述行方向延伸且沿列方向排列的扫描线组,每一所述扫描线组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行方向与所述列方向交叉;
同一行所述子像素共用扫描线组;同一列所述子像素共用数据线,且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分别与同一所述扫描线组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背离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沿所述行方向排列且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信号读取线;
其中,同一列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共用所述信号读取线,且所述信号读取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沿所述行方向排列且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信号读取线;其中,同一列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共用所述信号读取线;
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信号读取线所在膜层位于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元件和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电连接的指纹识别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PIN结;
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源层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有源层包括源极区和漏极区,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的源极区或漏极区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公共电极,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指纹识别元件的第一电极相互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公共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阳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像素或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的第三子像素;
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三显示单元,第三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三像素电路,所述第三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互不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为红色或绿色,所述第三显示单元的显示颜色为绿色或红色。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行方向与所述列方向交叉。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42572.7A CN1110257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42572.7A CN1110257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25722A true CN111025722A (zh) | 2020-04-17 |
CN111025722B CN111025722B (zh) | 2022-06-17 |
Family
ID=7021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42572.7A Active CN1110257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2572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4558A (zh) * | 2020-05-07 | 2020-08-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27346A (zh) * | 2020-06-16 | 2020-09-0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52030A (zh) * | 2020-07-29 | 2020-10-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TWI801179B (zh) * | 2022-03-23 | 2023-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US20230146528A1 (en) * | 2020-01-22 | 2023-05-1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4677959B (zh) * | 2022-04-08 | 2023-05-1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1716882B2 (en) * | 2019-11-14 | 2023-08-01 | Lg Display Co., Ltd. |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28591A1 (en) * | 1999-07-13 | 2006-02-09 | Dong-Gyu Kim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916744A (zh) * | 2006-09-07 | 2007-02-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有源元件基板 |
TW201101138A (en) * | 2009-06-30 | 2011-01-01 | 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 |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6324923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CN106773419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06990634A (zh) * | 2017-05-20 | 2017-07-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412800A (zh) * | 2019-07-25 | 2019-11-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采用该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11342572.7A patent/CN1110257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28591A1 (en) * | 1999-07-13 | 2006-02-09 | Dong-Gyu Kim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916744A (zh) * | 2006-09-07 | 2007-02-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有源元件基板 |
TW201101138A (en) * | 2009-06-30 | 2011-01-01 | 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 |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6324923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CN106773419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06990634A (zh) * | 2017-05-20 | 2017-07-2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412800A (zh) * | 2019-07-25 | 2019-11-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采用该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16882B2 (en) * | 2019-11-14 | 2023-08-01 | Lg Display Co., Ltd. |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US12167657B2 (en) | 2019-11-14 | 2024-12-10 | Lg Display Co., Ltd. |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or slimmed bezel |
US11984067B2 (en) * | 2020-01-22 | 2024-05-1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US20230146528A1 (en) * | 2020-01-22 | 2023-05-1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584558A (zh) * | 2020-05-07 | 2020-08-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584558B (zh) * | 2020-05-07 | 2024-10-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2094854B2 (en) | 2020-06-16 | 2024-09-1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627346A (zh) * | 2020-06-16 | 2020-09-0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52030A (zh) * | 2020-07-29 | 2020-10-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11752030B (zh) * | 2020-07-29 | 2023-09-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11953774B2 (en) | 2020-07-29 | 2024-04-09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I801179B (zh) * | 2022-03-23 | 2023-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CN114677959B (zh) * | 2022-04-08 | 2023-05-1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25722B (zh) | 2022-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25722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30123648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071161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7425041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装置及制作方法 | |
US10228791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 |
US20200310180A1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Panel | |
US11009980B2 (en) | Array substrate as extended fingerprint sensor, touch-display panel, and touch-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 |
US20180366495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0088360A1 (en) | Display pane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isplay module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 |
CN104536632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12654917B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 |
CN106908980B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656745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 |
US11296155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13410257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989871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24275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402843A1 (en) | Touch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066847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337494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20138960A1 (en) | Light sens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US10718967B2 (en) |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 |
CN110767691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 |
US11231795B2 (en) | Touch control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onductive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 |
CN115335761A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