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022528A - 制动器防尘罩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防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2528A
CN111022528A CN201910761605.5A CN201910761605A CN111022528A CN 111022528 A CN111022528 A CN 111022528A CN 201910761605 A CN201910761605 A CN 201910761605A CN 111022528 A CN111022528 A CN 111022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ust cover
brake dust
vehicl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16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2528B (zh
Inventor
小川贵广
藤本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22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2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2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25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81Brake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78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 F16D65/84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847Features relating to cooling for disc brakes with open cooling system, e.g. cooled b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37Protective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器防尘罩,以从车宽方向内侧覆盖与车轴一起旋转的盘形转子的方式配置于非旋转体与盘形转子之间,该非旋转体将车轴支承成能够旋转。制动器防尘罩具备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C字形状的第一板状部件和与第一板状部件结合的第二板状部件。第二板状部件包括固定于非旋转体的固定部和从固定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支承部。第一板状部件以从车宽方向观察在第一板状部件的内缘与第二板状部件的固定部的外缘之间形成开口部的方式与多个支承部重叠并结合。

Description

制动器防尘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车辆的车轮的盘形制动器装置用的制动器防尘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进行的是相对于盘形制动器装置的盘形转子为了抑制来自车辆内侧的尘土或异物的侵入而用制动器防尘罩覆盖盘形转子的内侧。
在这种制动器防尘罩中,已知有一种在制动器防尘罩自身上设置开口部并用经由该开口部从外部导入的制动器冷却用空气来对盘形转子进行冷却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059572)。
发明内容
另外,由于近年来的动力性能的提高而车速变得容易上升,伴随于此,制动器在更严峻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增加,此时为了车身重量降低而不会使盘形转子大型化,为了抑制衰减(由盘形转子的过热引起的制动力的下降)而要求制动器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为了使制动器冷却用空气的导入量增大,考虑如日本特开2018-059572的结构那样在制动器防尘罩上设置相对较大的开口部,而不是相对较小的开口部。
然而,在制动器防尘罩上设置相对较大的开口部时,存在难以确保制动器防尘罩的强度这样的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制动器防尘罩的强度,考虑使制动器防尘罩的板厚相对地变厚,但是这样的话存在车身重量增大而燃油经济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强度且兼顾制动器冷却性能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的抑制的制动器防尘罩。
在本发明的方案的制动器防尘罩中,通过使对异物等的侵入进行抑制的板状部件和赋予强度的板状部件以在两板状部件之间形成开口部的方式重叠而构成制动器防尘罩。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案涉及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覆盖与车辆的车轴一起旋转的盘形转子的方式配置于将该车轴支承成能够旋转的非旋转体与该盘形转子之间的制动器防尘罩。
上述制动器防尘罩具备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C字形状的第一板状部件和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结合的第二板状部件,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包括固定于上述非旋转体的固定部和从该固定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支承部,上述第一板状部件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观察在该第一板状部件的内缘与上述第二板状部件的固定部的外缘之间形成开口部的方式与上述多个支承部重叠并结合。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使C字形状的第一板状部件中的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部位与已有的盘形制动器装置的卡钳一致而能够与卡钳不干涉地抑制异物等的侵入。
并且,第一板状部件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观察在第一板状部件的内缘与第二板状部件的固定部的外缘之间形成开口部的方式与多个支承部重叠,因此能够从所述开口部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由此能够使制动器冷却性能提高。
而且,由于使两张板状部件重叠,所以即使将开口部设定得相对较大,也能够确保制动器防尘罩的强度。
另外,通过将相互形状不同的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组合,换言之,通过限定因重叠而成为厚壁的部位,与整体厚壁的制动器防尘罩相比,能够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燃油经济性的恶化。
通过以上内容,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制动器防尘罩的强度且兼顾制动器冷却性能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的抑制。
在上述方案中,上述第二板状部件的板厚可以比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板厚厚。
根据上述方案,用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来构成固定于非旋转体的部位(固定部),因此即使在采用例如用非旋转体和轮毂轴承等夹住固定部的那种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在制动器防尘罩的共振时力(激振力)容易作用的固定部的强度。
而且,通过将相对薄壁的第一板状部件和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组合,与整体厚壁的制动器防尘罩相比,能够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大。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的是,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包括凸补强筋,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包括配置于上述支承部的减重孔,上述第一板状部件以上述凸补强筋与上述减重孔重叠的方式与上述多个支承部重叠。
根据上述方案,第二板状部件包括配置于支承部的减重孔,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大。不过,在支承部配置这种减重孔时,支承部自身的强度会下降。
对于这点,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以第一板状部件包括的凸补强筋与减重孔重叠的方式将第一板状部件与多个支承部重叠,能够通过凸补强筋来补偿支承部自身的强度下降。因此,能够抑制强度下降且实现制动器防尘罩的进一步的轻量化。
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固定部可以包括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开口部。
根据上述方案,不仅能够从第一板状部件的内缘与第二板状部件的固定部的外缘之间的开口部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也能够从形成于固定部的贯通开口部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因此能够使制动器冷却性能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多个支承部可以至少在四个方向上延伸。
根据上述方案,多个支承部至少在四个方向上呈放射状延伸,因此通过呈放射状延伸的四个以上的支承部,能够抑制共振时的第一板状部件的从上下前后的卷曲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制动器防尘罩,能够确保制动器防尘罩的强度且兼顾制动器冷却性能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的抑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意义通过参照附图如下来描述,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动器防尘罩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3A是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示意性地表示将制动器防尘罩安装于车辆的车轮的状态的图。
图3B是示意性地说明制动器防尘罩的固定方法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板状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板状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板状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板状部件的侧视图。
图8是图1的VIII-VIII线的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盘形转子31和卡钳32的盘形制动器装置的情况(参照图3A以及图3B),该盘形转子31经由轮毂35与车轴30连结,该车轴30经由具有轴承滚珠34a的轮毂轴承3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作为非旋转体的关节33,该卡钳32以夹住盘形转子31的两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图1、图4以及图6的主视图相当于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分别观察制动器防尘罩1、第一板状部件10以及第二板状部件20的图。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器防尘罩1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并且,图3A是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示意性地表示将制动器防尘罩1安装于车辆的车轮的状态的图,图3B是示意性地说明制动器防尘罩1的固定方法的图。该制动器防尘罩1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那样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覆盖与车辆的车轴30一起旋转的盘形转子31的方式配置于将车轴30支承成能够旋转的关节(非旋转体)33与盘形转子31之间。制动器防尘罩1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那样通过将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板厚相对较薄的第一板状部件10和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板厚相对较厚的第二板状部件20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重叠并进行点焊(参照图1的×标记)来构成。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板状部件10的主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板状部件10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斜线部SA1~SA4表示与第二板状部件20的点焊预定部位。第一板状部件10是如图4所示的那样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C字形状的部件,形成为相对薄壁(例如0.7mm)。如此,通过使第一板状部件10形成为C字形状,后述的第二板状部件20的固定部25位于内缘10b的内侧A,并且卡钳32收纳于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部位B。
第一板状部件10如图2以及图5所示的那样该第一板状部件10的外周缘部10a向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折弯,不放跑来自车辆内侧的风而使来自车辆内侧的风集中到制动器防尘罩1的中央,使制动器冷却用空气增大。
并且,在第一板状部件10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那样形成有多个凹凸15、16、17,该第一板状部件10的强度提高。尤其,在四个点焊预定部位SA1、SA2、SA3、SA4的附近分别形成有向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凸的第一~第四凸补强筋11、12、13、14。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板状部件20的主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板状部件20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斜线部SB1~SB4表示与上述点焊预定部位SA1~SA4对应的与第一板状部件10的点焊预定部位。第二板状部件20如图6所示的那样具有位于中央的固定部25和从固定部25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与第一板状部件10相比形成为厚壁(例如1.8mm)。如此,第二板状部件20通过形成为相对厚壁,由于板厚而强度提高,因此将图5与图7对比可知,与第一板状部件10不同,形成为几乎没有起伏的扁平的形状。
在固定部25中,在该固定部25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26,并且在贯通孔26的周缘部的与贯通孔26同心的圆周上以大致90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螺栓孔28。在制动器防尘罩1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如图3A所示的那样,车轴30、轮毂35以及轮毂轴承34插通于贯通孔26。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用于将轮毂轴承34固定于关节33的螺栓36插通于螺栓孔28。而且,在固定部25中,如图6所示,在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部位(第二支承部22以及第三支承部23的附近)形成有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开口部27。
第一支承部21从固定部25向上方延伸。并且,第二支承部22从固定部25以越往后方越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而且,第三支承部23从固定部25以越往后方越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第四支承部24从固定部25向下方延伸。如此,四个支承部21、22、23、24从固定部25呈放射状延伸。
在这些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中如图6所示的那样分别形成有第一~第四减重孔21a、22a、23a、24a。更详细而言,在第一支承部21中,在两个点焊预定部位SB1之间贯通形成了长圆形的第一减重孔21a。并且,在第二支承部22中,在两个点焊预定部位SB2之间贯通形成了长圆形的第二减重孔22a。而且,在第三支承部23中,在两个点焊预定部位SB3之间贯通形成了长圆形的第三减重孔23a。并且,在第四支承部24中,在两个点焊预定部位SB4之间贯通形成了长圆形的第四减重孔24a。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一板状部件10和第二板状部件20如图1所示的那样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观察第二板状部件20的固定部25位于第一板状部件10的内缘10b的内侧A,并且在第一板状部件10的内缘10b与第二板状部件20的固定部25的外缘25a之间形成第一开口部3以及第二开口部5的方式将第一板状部件10从车宽方向内侧与第二板状部件20的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而且,第一板状部件10如图8所示的那样以第一凸补强筋11与第一减重孔21a重叠,且第二凸补强筋12与第二减重孔22a重叠,且第三凸补强筋13与第三减重孔23a重叠,且第四凸补强筋14与第四减重孔24a重叠的方式与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
然后,通过对点焊预定部位SA1~SA4和点焊预定部位SB1~SB4分别进行点焊,用在车宽方向内侧配置的相对薄壁的第一板状部件10和在车宽方向外侧配置的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20来形成制动器防尘罩1。
所述制动器防尘罩1利用第二板状部件20的固定部25而固定于关节33。更详细而言,如图3B所示,在关节33中形成了四个没有切割螺纹的贯通孔33a,另一方面在轮毂轴承34中形成了四个切割有螺纹的螺栓孔34b。然后,通过使从车宽方向内侧按关节33的贯通孔33a→固定部25的螺栓孔28的顺序插通的螺栓36与轮毂轴承34的螺栓孔34b螺合,将轮毂轴承34固定于关节33。由此,固定部25以夹在关节33与轮毂轴承34之间的形式固定于关节33。
并且,经由固定于关节33的轮毂轴承34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关节33的车轴30以及轮毂35通过固定部25的贯通孔26在车宽方向外侧与盘形转子31连结。由此,制动器防尘罩1如图3A所示的那样以从车宽方向内侧覆盖盘形转子31的方式配置于关节33与盘形转子31之间。
根据如此构成·配置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器防尘罩1,通过使C字形状的第一板状部件10中的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部位B与已有的盘形制动器装置的卡钳32一致,能够与卡钳32不干涉地抑制异物等的侵入。
并且,第一板状部件10以如用图3A的交叉影线部表示的那样形成第一开口部3以及第二开口部5的方式与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因此能够从第一开口部3以及第二开口部5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由此能够使制动器冷却性能提高。而且,使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20与第一板状部件10重叠,因此即使将第一开口部3以及第二开口部5设定得相对较大,也能够确保制动器防尘罩1的强度。
另外,不仅能够从第一开口部3以及第二开口部5向盘形转子31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也能够从形成于固定部25的贯通开口部27向盘形转子31导入制动器冷却用空气,因此能够使制动器冷却性能进一步提高。
并且,通过将相对薄壁的第一板状部件10和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20组合,与整体厚壁的制动器防尘罩相比,能够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燃油经济性的恶化。
另外,在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20中,在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分别形成了第一~第四减重孔21a、22a、23a、24a,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车身重量的增大。形成这种减重孔21a、22a、23a、24a时,支承部21、22、23、24自身的强度下降。然而,通过以第一~第四凸补强筋11、12、13、14与第一~第四减重孔21a、22a、23a、24a分别重叠的方式将第一板状部件10与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能够通过第一~第四凸补强筋11、12、13、14来补偿支承部21、22、23、24自身的强度下降。因此,能够抑制强度下降且实现制动器防尘罩1的进一步的轻量化。
而且,使形成了向车宽方向内侧凸的第一~第四凸补强筋11、12、13、14的第一板状部件10从车宽方向内侧与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第四凸补强筋11、12、13、14与盘形转子31发生干涉。
另外,在安装了制动器防尘罩1的车辆在例如凹凸不平道路上行驶的情况下车轮摇摆时,制动器防尘罩1发生共振,还设想产生相对薄壁的第一板状部件10中的上侧部分向下侧卷缩或后侧部分向前侧卷缩或下侧部分向上侧卷缩的那种变形。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器防尘罩1中,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在四个方向上呈放射状延伸,因此无论第一板状部件10欲以哪种形式卷缩,都能够用相对厚壁的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来抑制第一板状部件10的卷曲变形。具体而言,能够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部21、22来抑制第一板状部件10的上侧部分的卷曲变形,能够通过第二以及第三支承部22、23来抑制后侧部分的卷曲变形,能够通过第三以及第四支承部23、24来抑制下侧部分的卷曲变形。
并且,在固定部25夹持于关节33与轮毂轴承34之间的构造中,制动器防尘罩1发生共振时较大的力(激振力)作用于被夹持部,但是由于用相对厚壁的第二板状部件20来构成作为被夹持部的固定部25,所以能够抑制共振时的固定部25的变形等。
通过以上内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动器防尘罩1,能够确保强度且兼顾制动器冷却性能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的抑制。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不从其精神或主要的特征脱离而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支承部21、22、23、24各形成了一个减重孔21a、22a、23a、24a,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支承部不形成减重孔,还可以仅在一部分的支承部形成减重孔。
并且,若凸补强筋与减重孔重叠,则也可以例如在各支承部形成多个减重孔。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动器冷却用空气的导入口,在第一支承部21与第二支承部22之间形成第一开口部3,且在第三支承部23与第四支承部24之间形成第二开口部5,并且在固定部25形成贯通开口部27,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贯通开口部27而以在第二支承部22与第三支承部23之间形成第三开口部的方式将第一板状部件10与第一~第四支承部21、22、23、24重叠。
并且,也可以省略第二板状部件20的贯通开口部27而在例如第一板状部件10形成作为制动器冷却用空气的导入口的贯通开口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固定部25呈放射状延长四个支承部21、22、23、24,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五个以上的支承部从固定部25呈放射状延长。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板厚相对较薄的第一板状部件10和板厚相对较厚的第二板状部件20来形成制动器防尘罩1,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板厚相等的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来形成制动器防尘罩。
如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是例示,不得进行限定性理解。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强度且兼顾制动器冷却性能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恶化的抑制,因此应用于在车辆的车轮上设置的盘形制动器装置用的制动器防尘罩是非常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制动器防尘罩,所述制动器防尘罩以从车辆的车宽方向内侧覆盖与所述车辆的车轴一起旋转的盘形转子的方式配置于非旋转体与所述盘形转子之间,该非旋转体将所述车轴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制动器防尘罩的特征在于,包括:
圆环的一部分缺失的C字形状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
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结合的第二板状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非旋转体的固定部和从所述固定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支承部,
并且,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从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观察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的内缘与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的固定部的外缘之间形成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多个支承部重叠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的板厚比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的板厚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包括凸补强筋,
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包括配置于上述支承部的减重孔,
并且,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所述凸补强筋与所述减重孔重叠的方式与所述多个支承部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支承部至少在四个方向上延伸。
CN201910761605.5A 2018-10-10 2019-08-16 制动器防尘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22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1646 2018-10-10
JP2018191646A JP7056505B2 (ja) 2018-10-10 2018-10-10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2528A true CN111022528A (zh) 2020-04-17
CN111022528B CN111022528B (zh) 2021-07-16

Family

ID=7015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16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22528B (zh) 2018-10-10 2019-08-16 制动器防尘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1157B2 (zh)
JP (1) JP7056505B2 (zh)
CN (1) CN111022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5678B2 (ja) * 2016-10-05 2019-02-27 株式会社Subaru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JP7052658B2 (ja) * 2018-09-20 2022-04-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JP7037251B2 (ja) * 2018-09-28 2022-03-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7056505B2 (ja) * 2018-10-10 2022-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DE102021208733A1 (de) * 2021-08-10 2023-02-16 Mando Corporation Staubschutzplatte zur Reduzierung von Bremsgeräuschen und Bremssystem mit einem Staubschutzblech
US12091091B2 (en) 2022-03-29 2024-09-17 Honda Motor Co., Ltd. Disk inner fender undercover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68A (en) * 1975-11-28 1977-02-01 Ford Motor Company Dust shield for disc brake
JPS5484175A (en) * 1977-12-16 1979-07-04 Aisin Seiki Co Ltd Dust cover for disc brake
FR2803643A1 (fr) * 2000-01-06 2001-07-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tecteur de disque de frei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tel protecteur
KR20050051263A (ko) * 2003-11-27 2005-06-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스크브레이크의 더스트커버
KR20130043772A (ko) * 2011-10-21 2013-05-02 주식회사 금창 엠보싱을 적용한 디스크 브레이크 더스트 커버
JP2014005942A (ja) * 2013-09-10 2014-01-16 Nissin Kogyo Co Ltd 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WO2014087070A1 (fr) * 2012-12-05 2014-06-1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tecteur de disque de frein de vehicule
CN105570358A (zh) * 2014-11-04 2016-05-11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用于制动盘的防护装置
DE202015104729U1 (de) * 2015-09-06 2016-12-07 Westfalia Presstechnik Gmbh & Co. Kg Bremsenabdeckblech
US20180010654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Shimano Inc. Rotor cover
US20180010655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Yuan-Hung WEN Protective cover for disc
CN107917156A (zh) * 2016-10-05 2018-04-17 株式会社斯巴鲁 制动器防尘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2028Y2 (ja) * 1977-04-05 1983-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輛用ディスクブレ−キ装置
JPS55124639U (zh) * 1979-02-27 1980-09-04
JPS61140228U (zh) * 1985-02-20 1986-08-30
JPH0282685U (zh) * 1988-12-16 1990-06-26
SE0203441L (sv) * 2002-11-21 2004-05-04 Scania Cv Abp Skyddsskärm för skivbroms och skivbromsenhet inkluderande en sådan skyddsskärm
CN203836035U (zh) * 2014-05-04 2014-09-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器防尘罩
JP6447458B2 (ja) 2015-10-27 2019-0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ダストカバー
JP2018054012A (ja) 2016-09-28 2018-04-05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ブレーキ装置
JP7056505B2 (ja) * 2018-10-10 2022-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5768A (en) * 1975-11-28 1977-02-01 Ford Motor Company Dust shield for disc brake
JPS5484175A (en) * 1977-12-16 1979-07-04 Aisin Seiki Co Ltd Dust cover for disc brake
FR2803643A1 (fr) * 2000-01-06 2001-07-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tecteur de disque de frei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tel protecteur
KR20050051263A (ko) * 2003-11-27 2005-06-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스크브레이크의 더스트커버
KR20130043772A (ko) * 2011-10-21 2013-05-02 주식회사 금창 엠보싱을 적용한 디스크 브레이크 더스트 커버
WO2014087070A1 (fr) * 2012-12-05 2014-06-1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tecteur de disque de frein de vehicule
JP2014005942A (ja) * 2013-09-10 2014-01-16 Nissin Kogyo Co Ltd 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CN105570358A (zh) * 2014-11-04 2016-05-11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用于制动盘的防护装置
DE202015104729U1 (de) * 2015-09-06 2016-12-07 Westfalia Presstechnik Gmbh & Co. Kg Bremsenabdeckblech
US20180010654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Shimano Inc. Rotor cover
US20180010655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Yuan-Hung WEN Protective cover for disc
CN107917156A (zh) * 2016-10-05 2018-04-17 株式会社斯巴鲁 制动器防尘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56505B2 (ja) 2022-04-19
CN111022528B (zh) 2021-07-16
US11181157B2 (en) 2021-11-23
JP2020060247A (ja) 2020-04-16
US20200116221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2528B (zh) 制动器防尘罩
JP4669064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
US8960383B2 (en) Brake disc cover for a brake disc of a disc brake
US8231180B2 (en) Fabricated vehicle whe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5419989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ディスク
US6293630B1 (en) Wheel for a vehicle, particularly a spare wheel for a motor vehicle
US7758131B1 (en) Vehicle wheel cover ret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4610492B2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
JP5755495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2012047247A (ja) 車輪のスプラッシュ・ガード構造
JP5157921B2 (ja)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JP5149643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2011168147A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US20100045095A1 (en) Wheel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20133772A (ja)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JP2003335101A (ja) 自動車用スチールホイール
JP2017094978A (ja) ハブ輪及び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7316514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7052658B2 (ja) ブレーキダストカバー
CN214197053U (zh) 一种制动器角总成及汽车
JP2005329808A (ja) 車両用スチール製ホイール
JP2007182144A (ja) 車輪
JP2010179670A (ja)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H11278001A (ja) 大型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JP5592197B2 (ja)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