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6267B -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96267B CN110996267B CN201911256627.2A CN201911256627A CN110996267B CN 110996267 B CN110996267 B CN 110996267B CN 201911256627 A CN201911256627 A CN 201911256627A CN 110996267 B CN110996267 B CN 1109962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interval
- obus
- bst
- downlink time
- uplink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41000497429 Obus Specie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6—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 G07B15/063—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us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a fixed 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路侧单元RSU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窗内接收多个OBU回复的VST响应信号,当RSU收到的VST响应信号出现乱码时,RSU开始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由于第二下行时间窗小于第一下行时间窗,所以当第二下行时间窗结束的时刻,还存在部分OBU未在上行时间窗内成功回复VST响应信号,则该部分OBU无法接收第三个BST消息,减少了接收第三个BST消息OBU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同一上行时间窗内回复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多个OBU回复VST响应信息出现碰撞的概率,提高了信息通信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系统是一种电子自动收费系统,ETC系统包括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和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RSU和OBU之间采用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进行通信,以完成车辆通行信息交付,并由车道计算机完成对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uit,简称)IC卡中电子钱包或银行账户的扣款操作,实现非现金支付。
在ETC系统中,OBU是安装在行驶的车辆上的嵌入式处理单元,RSU是安装在指定地点(车道旁边、车道上方等)固定的通信设备,受车道计算机的控制。RSU与OBU的通信过程中,RSU是发起方,OBU是从属方,OBU只能响应RSU发送过来的命令。RSU通过通信链路,在下行时间间隔内周期性的广播信标服务表(Beacon Service Table,BST),进入RSU有效发射区域内的所有OBU接收此BST。OBU成功接收到BST后,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回复对应的车辆服务表(Vehicle Service Table,VST)作为应答,则当前RSU和OBU之间建立了连接。若在RSU有效发射区域内存在多个OBU,则在同一个上行时间间隔内,多个OBU回复的VST会出现信号碰撞,从而导致VST发射失败。
现有技术中,OBU将回复VST的上行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个子时间间隔,可以减少同一时刻接收OBU回复VST消息的数量,降低信号碰撞的概率。
但当在RSU发射区域内的OBU的数量达到一定级别时,即使采用若干个时间小间隔的方法,仍然存在多个OBU同时回复VST时信号碰撞干扰,降低了信息交易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多个OBU同时接收到RSU广播的BST消息时,在同一上行时间间隔内多个OBU回复VST响应信息时出现的信号碰撞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OBU的方法,方法应用于路侧单元RSU,包括:
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等于所述返回VST响应信号的上行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接收所述已经完成响应BST消息的OBU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继续执行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批次为将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包括:
根据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数量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OBU的装置,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等于所述返回VST响应信号的上行时间间隔;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已经完成响应BST消息的OBU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继续执行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批次为将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数量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OBU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识别OBU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识别OBU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OBU的方法,通过路侧单元RSU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一BST消息后,接收多个OBU在上行时间窗内返回的第一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号,当RSU收到回复的VST响应信号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认为目标区域内至少存在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则RSU开始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由于第二下行时间窗小于第一下行时间窗,所以当广播第二BST消息的第二时间窗结束的时刻,还存在部分OBU未在上行时间窗内成功回复第二个BST对应的VST响应信号,则该部分OBU无法接收RSU广播的第三个BST消息,减少了接收第三个BST消息OBU的数量和回复第三个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从而可降低同一上行时间窗内回复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多个OBU回复VST响应信息出现碰撞的概率,进而提高了信息通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场景示意图;
图2为OBU初始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OBU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时间窗和上行时间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OBU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OBU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为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包括电子收费前端系统和电子收费后台清算、服务系统,电子收费前端系统包括路侧单元RSU和车载单元OBU。RSU是安装在指定地点(如车道旁边、车道上方等)固定的通讯设备,OBU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嵌入式处理单元。RSU与OBU之间使用的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建立连接,其中DSRC的网络覆盖半径为3-30m。
RSU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循环的广播BST消息,当载有OBU的车辆进入RSU覆盖的范围内时,接收到RSU广播BST消息后回复VST响应信息,此时OBU由休眠模式进入到唤醒模式,完成通信的初始化功能。RSU与OBU建立通信后,RSU获取OBU的车辆信息并传送给车道计算机验证信息合法性,车道计算机认证OBU合法后,将OBU的IC卡信息传输给电子收费后台清算、服务系统,完成扣费流程。
图2为OBU初始化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OBU由休眠模式到唤醒模式过程如下:
S201:RSU广播BST消息阶段。
RSU在DSRC有效网络范围内,在下行时间窗内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循环广播BST消息。
S202:OBU回复VST响应信息阶段。
若OBU是第一次进入RSU覆盖范围并接收到了RSU广播的BST消息,则OBU在该BST对应的上行时间窗内回复VST响应信息。当RSU成功接收到VST消息后,认为OBU和RSU之间DSRC专用通信链路成功建立。OBU从休眠模式进入唤醒模式,OBU的初始化完成。
在多车道ETC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至少一个以上的OBU同时处于RSU覆盖范围的情况,容易导致多个OBU回复的VST响应消息出现信号碰撞现象。现有技术中,OBU将回复VST的上行时间窗划分为若干个子时间窗,可以减少同一时刻接收OBU回复VST消息的数量,降低信号碰撞的概率。所述车载单元包括随机数发生器,所述车载单元根据所述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随机数选择在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但当在RSU发射区域内的OBU的数量达到一定级别时,即使采用若干个时间小窗的方法,仍然存在多个OBU同时回复VST时信号碰撞干扰,降低了信息交易成功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OBU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多个OBU同时回复VST时信号碰撞干扰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OBU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目标区域即为RSU的DSRC有效网络范围。RSU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定义的时间间隔循环的在目标区域内广播BST消息。当多个OBU进入RSU覆盖范围内后,会接收到RSU在第一下行时间窗起始节点广播的第一BST消息。由于多个OBU的位置不同,OBU接收到的第一BST消息的具体时间节点也不同。
S302:接收多个OBU根据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窗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
在目标区域内的多个OBU接收到第一BST消息后,多个OBU在第一BST对应的上行时间窗回复VST响应信息。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时间窗和上行时间窗示意图,其中第一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等于第一上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一种目标区域内的多个OBU将第一BST对应的上行时间窗分为多个上行子窗,如图4中,OBU将上行时间窗分为3个相等的上行时间子窗,多个OBU按照多个上行子窗设置的预设批次回复VST响应信息。
如图4所示,例如当前进入RSU目标区域内的OBU数量为60个,该60个OBU标记为1~60号,这60个OBU都将上行时间窗3等分,分为第一上行子窗、第二上行子窗和第三上行子窗,则这60个OBU按照多个上行子窗设置的预设批次回复第一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息,可认为1~20号的20个OBU在第一上行子窗内回复VST响应信息,21~40号的20个OBU在第二上行子窗内回复VST响应信息,41~60号的20个OBU在第三上行子窗内回复VST响应信息。
S303:根据上行时间窗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
若当前RSU收到回复的VST数量为60个时,则认为至少有60个OBU进入目标区域,至少有60个OBU在上行时间窗内响应RSU广播的第一BST消息。
S304:当在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第二下行时间窗小于第一下行时间窗。
当进入RSU目标区域的OBU数量较多时,在上行时间窗内回复第一BST消息对应VST响应信息的数量也会增多,可能会存在多个OBU在上行时间窗回复的VST响应信息出现信号碰撞的问题。按照RSU处理回复VST响应信息的最大值设定预设阈值,当RSU收到目标区域内回复的VST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可认为当前目标区域内至少存在预设阈值数量的OBU,该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回复的VST响应信息很可能出现信号碰撞问题。例如,当前RSU在上行时间窗窗口时间段内处理回复CST响应信息的最大数量为60个,则设定预设阈值为60。当RSU收到VST响应信息的数量大于等于60时,可认为有超过60个OBU进入了RSU的覆盖范围,这些OBU在三个上行子窗内回复VST响应信息时,很可能会出现信号碰撞,即RSU可能没有接收到一部分OBU回复的第一BST对应的VST响应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当RSU收到目标区域内回复的VST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数量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在第二下行时间窗的起始时间节点广播第二BST消息,设定第二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小于第一下行窗口时间。如图4所示,例如第一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为10ms,则设定的第二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为9ms。上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等于第一下行时间窗,OBU将上行时间窗分为3个子窗,则每个时间子窗的窗口时间为10/3ms。由于上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等于第一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第二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小于第一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则第二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小于上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RSU收到目标区域内回复的VST数量小于预设阈值数量时,可以认为在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数量,则RSU仍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
S305:接收多个OBU根据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窗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第二下行时间窗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当RSU收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数量的VST响应消息时,可认为当前RSU目标区域内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则当RSU广播第二个BST消息时,有超过预设阈值数量的OBU收到第二BST消息。RSU在广播了第二BST后,RSU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向在目标区域内超过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广播第三BST消息。
S306:接收已经完成响应BST消息的OBU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重新执行在经过第二下行时间窗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在S304中,RSU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在目标区域内向超过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广播第二BST消息,在S305中超过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在三个上行子窗内回复第二BST消息对应VST响应信息。如图4所示,当RSU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广播第三BST消息时,由于第二下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小于上行时间窗的窗口时间,则在广播第三BST消息时,有部分OBU回复的第二BST对应的VST相应信息,尚未在上行时间子窗内成功发送到RSU,则这部分没有成功回复VST响应信息的OBU无法接收第三BST消息,则回复第三BST消息的OBU数量小于回复第二BST消息的OBU数量。
例如,在S304步骤中,目标范围内有超过60个OBU,RSU收到第一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为预设阈值60,即在3个上行子窗内回复的OBU数量为60个,可认为在每个上行子窗内回复OBU的数量为20个。当RSU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的时间间隔9ms广播第二BST消息时,当第二下行时间窗窗口结束时,第一上行子窗和第二上行子窗结束,第三上行子窗未到达结束时间,可认为目标区域内有40个OBU成功回复第二BST对应的VST响应信息,有20个OBU未成功回复第二BST对应的VST响应信息。由于OBU在成功回复上一个BST消息对应的VST相应信息后,才能够接收下一个广播的BST。所以本步骤中,由于有20个OBU未成功回复第二BST消息对应VST响应信息,则该20个OBU无法接收RSU广播第三BST消息,只有在第一上行子窗口和第二上行子窗口成功回复第二BST消息的40个OBU可接收广播的第三BST消息。则当前回复第三BST消息的OBU数量减小到了40个,相应的在三个上行子窗内回复第三BST对应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减小到40个,减少了在上行时间窗内回复VST的数量,降低了多个OBU回复VST响应信息出现碰撞的概率。
从本实施例可知,通过路侧单元RSU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一BST消息后,接收多个OBU在上行时间窗内返回的第一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号,当RSU收到回复的VST响应信号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认为目标区域内至少存在预设阈值数量的OBU,则RSU开始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由于第二下行时间窗小于第一下行时间窗,所以当广播第二BST消息的第二时间窗结束的时刻,还存在部分OBU未在上行时间窗内成功回复第二个BST对应的VST响应信号,则该部分OBU无法接收RSU广播的第三个BST消息,减少了接收第三个BST消息OBU的数量和回复第三个BST消息对应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从而可降低同一上行时间窗内回复的VST响应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多个OBU回复VST响应出现信息碰撞和信息乱码的概率,进而提高了信息通信的成功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OBU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识别OBU的装置50包括:广播模块501、接收模块501和确定模块503。
广播模块501,用于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窗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间窗等于所述返回VST响应信号的上行时间窗;
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时间窗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
所述广播模块501,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间窗小于所述第一下行时间窗;
所述接收模块502,还用于接收所述多个OBU根据所述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窗内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窗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所述接收模块502,还用于接收所述已经完成响应BST消息的OBU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继续执行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窗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广播模块501,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一下行时间窗广播第二BST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批次为将所述上行时间窗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根据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数量确定上行时间窗内响应的OBU数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OBU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识别OBU的设备60包括:处理器601以及存储器602;其中: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RSU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6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602独立设置时,该识别OBU的设备还包括总线6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识别OBU的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识别OBU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路侧单元RSU,包括:
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接收所述多个车载单元根据所述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等于所述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上行时间间隔;所述预设批次为将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时间窗;
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
接收所述多个车载单元根据所述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接收已经完成响应第二BST消息的OBU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继续执行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包括:
根据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数量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4.一种识别OBU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内按照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一BST消息,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内包含多个车载单元OBU;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车载单元根据所述第一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等于所述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上行时间间隔;所述预设批次为将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时间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时间间隔内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多个车载单元根据所述第二BST消息在上行时间间隔内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第三BST消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已经完成响应第二BST消息的OBU按照所述预设批次返回的VST响应信号,并继续执行在经过所述第二下行时间间隔时,广播下一个BST消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在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没有超过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一下行时间间隔广播第二BST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返回的VST响应信号的数量确定上行时间间隔内响应的OBU数量。
7.一种识别OBU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识别OBU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识别OBU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6627.2A CN110996267B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6627.2A CN110996267B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6267A CN110996267A (zh) | 2020-04-10 |
CN110996267B true CN110996267B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009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6627.2A Active CN110996267B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962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3256B (zh) * | 2020-09-11 | 2024-03-22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单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N115460304B (zh) * | 2022-11-10 | 2023-01-31 | 广州铭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侦听无线通信的协议层数据解析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72476A1 (en) * | 2005-06-10 | 2012-07-04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N102622787A (zh) * | 2012-04-09 | 2012-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Etc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3219327U (zh) * | 2013-05-10 | 2013-09-25 | 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ofdma接入技术的车联网上行同步系统 |
CN103729894A (zh) * | 2013-07-23 | 2014-04-16 |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 多义性路径识别单频点双向通信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
US8775236B2 (en) * | 2003-02-21 | 2014-07-08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 Electronic toll management and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N104219267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安徽大学 | 隐私保护的统计车辆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41365A (zh) * | 2015-12-17 | 2016-07-06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跟车干扰交易方法、路侧单元及交易系统 |
US9595139B1 (en) * | 1997-10-22 | 2017-03-14 |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 Universal toll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7316348A (zh) * | 2016-04-26 | 2017-11-03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干扰抑制方法、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和路侧单元设备 |
CN107393033A (zh) * | 2016-05-17 | 2017-11-24 | 上海搜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车载单元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
CN208351549U (zh) * | 2018-05-24 | 2019-01-08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义性路径识别和自由流并发处理的系统 |
CN208572084U (zh) * | 2018-08-01 | 2019-03-01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行设备 |
CN109831764A (zh) * | 2019-02-20 | 2019-05-31 |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obu电子标签的抗邻道干扰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
CN110379194A (zh) * | 2019-07-22 | 2019-10-25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义路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3419B (zh) * | 2009-10-26 | 2011-01-26 | 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Etc车载设备向出租车计价器提供通行费数据的方法 |
CN104809765A (zh) * | 2015-04-14 | 2015-07-29 | 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过路过桥计费方法和系统 |
US9706354B2 (en) * | 2015-11-04 | 2017-07-11 |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 In-vehicle access application |
CN105574461B (zh) * | 2015-12-21 | 2018-02-13 |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etc指令碰撞保障业务效率的方法及射频系统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11256627.2A patent/CN1109962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95139B1 (en) * | 1997-10-22 | 2017-03-14 |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 Universal toll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8775236B2 (en) * | 2003-02-21 | 2014-07-08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 Electronic toll management and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EP2472476A1 (en) * | 2005-06-10 | 2012-07-04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EP2472476B1 (en) * | 2005-06-10 | 2014-07-23 |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 Electr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
CN102622787A (zh) * | 2012-04-09 | 2012-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Etc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3219327U (zh) * | 2013-05-10 | 2013-09-25 | 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ofdma接入技术的车联网上行同步系统 |
CN104219267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安徽大学 | 隐私保护的统计车辆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729894A (zh) * | 2013-07-23 | 2014-04-16 |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 多义性路径识别单频点双向通信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
CN105741366A (zh) * | 2015-12-17 | 2016-07-06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跟车干扰交易方法、路侧单元及交易系统 |
CN105741365A (zh) * | 2015-12-17 | 2016-07-06 |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跟车干扰交易方法、路侧单元及交易系统 |
CN107316348A (zh) * | 2016-04-26 | 2017-11-03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干扰抑制方法、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和路侧单元设备 |
CN107393033A (zh) * | 2016-05-17 | 2017-11-24 | 上海搜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车载单元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
CN208351549U (zh) * | 2018-05-24 | 2019-01-08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义性路径识别和自由流并发处理的系统 |
CN208572084U (zh) * | 2018-08-01 | 2019-03-01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行设备 |
CN109831764A (zh) * | 2019-02-20 | 2019-05-31 |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obu电子标签的抗邻道干扰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
CN110379194A (zh) * | 2019-07-22 | 2019-10-25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义路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OBU与NFC充值的ETC系统设计;姚倩;《控制工程》;20170630;全文 * |
基于城市自由流ETC系统中车载单元的研究与实现;刘晓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904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6267A (zh) | 2020-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5913B (zh) | Nfc支付方法、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 | |
US8760316B2 (en) | Enhanced transponder programming in an open road toll system | |
CN110996267B (zh) | 识别obu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886584B (zh) | 唤醒信号的发送控制方法、控制器、路侧单元及收费标签 | |
CN111080819A (zh) | Rsu与obu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1275838A (zh) | 目标账户的绑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10503732B (zh) | 一种基于车辆检测的etc车辆交易方法和装置 | |
CN110599611A (zh) | Etc车道控制通行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661656B (zh) | 一种区块链快速共识方法及装置 | |
CN110769411A (zh) | 稳定实现终端设备的批量ota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07579801A (zh) | Etc系统、存储器、路侧单元及其交易处理方法 | |
CN11071776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232747B (zh) | 一种用于自由流补充交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37472B (zh) | 基于双层dag共识机制的交易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设备 | |
CN112203256B (zh) | 车载单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8433690B (zh) | 一种针对etc交易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6597278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having link ID code checking function | |
CN103810761A (zh) | 车载单元的激活方法及装置 | |
CN115690930B (zh) | 在车辆进行费用结算中选择etc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654000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136280A (zh) | Obu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12967409B (zh) | 一种用于etc信息发送的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 |
JP3603652B2 (ja) | 車両用のカードリーダ | |
CN103049941A (zh) | 开放式道路收费系统中的车辆收费方法 | |
CN116109306A (zh) | 车辆充电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及车辆和充电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015, building 8, No. 1, Linkong Second Road, Shunyi Park,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U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 504, Xinyuan Science Park, 97 Changping Road,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ULI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