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3824B - 使用时溶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时溶解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13824B CN110913824B CN201880043090.9A CN201880043090A CN110913824B CN 110913824 B CN110913824 B CN 110913824B CN 201880043090 A CN201880043090 A CN 201880043090A CN 110913824 B CN110913824 B CN 1109138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solution
- capsule
- holder
- t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用时将胶囊内的规定的物质在溶解液中溶解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使用时溶解系统(1)具备胶囊支架(3)和溶解液支架(4)。胶囊支架(3)具备第1开口部和第1针部,并形成能够容纳胶囊(6)的胶囊容纳室。溶解液支架(4)具备封闭端部、第2开口部、以及能够在内部空间滑动并具有溶解液通路的第2针部,并形成溶解液室。胶囊支架(3)与溶解液支架(4)能够在第1与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互滑动地嵌合,胶囊(6)配置于针尖端之间。具备两次挤出机构的喷出器(2)与胶囊支架(3)嵌合。该机构具备活塞杆、并列的控制杆、下端板活塞杆间的弹簧以及凸起,控制杆具备通过第一次的挤出与流出槽卡止的限位器、能够与凸起卡合的控制杆下部、控制杆折回部以及凹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使用时将规定的物质在溶解液中溶解的使用时溶解系统。
背景技术
公认药剂在溶液状态下由于水解而变得不稳定的情况较多。因此在药剂的保管状况不完善并且气温较高的地域,对于药剂的稳定性来说,优选以固体状态保管药剂。并且,可以认为若将固体状态(或未进入水分的流动状态)的药剂封入用PTP等包装的胶囊内,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因此,期望开发一种用于溶解在胶囊中保管的固体状态的药剂的系统。
关于喷出药剂的系统,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量注射器式喷出器。然而,该药剂喷出器仅涉及在定量注射器内预先填充溶解状态的滴鼻药,通过柱塞的压入,能够将滴鼻药细分并进行喷雾的技术。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用于溶解在胶囊中保管的固体状态的药剂的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0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时将保管于胶囊内的规定的物质在溶解液中溶解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和与用于喷出将规定的物质溶解而形成的溶液的喷出器组合而成的使用时溶解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上述胶囊支架具备: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上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上述第1开口部,上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上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上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上述溶解液支架具备: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第2开口部,形成于上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第2针部,能够在上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上述第2开口部,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上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上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上述溶解液从上述溶解液室中出来的溶解液通路,上述胶囊支架与上述溶解液支架在上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上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上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上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上述胶囊。
根据本发明,上述胶囊在初始状态下,在与上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上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接触的状态下配置于上述胶囊容纳室,在上述初始状态下,上述溶解液室被密封,从上述初始状态起相对于上述胶囊支架压入上述溶解液支架后,相互进一步接近了的上述第1针部和上述第2针部刺破上述胶囊的外皮并将该胶囊开封,从而将上述规定的物质在上述胶囊容纳室内释放,并且解除上述溶解液室的密封,由此使上述溶解液从上述溶解液室通过上述溶解液通路并向上述胶囊容纳室挤出,通过该溶解液,将所释放的上述规定的物质溶解并生成溶液。
作为溶解液室的密封和解除密封的结构,优选:在上述溶解液支架的内壁,为了可滑动地保持上述第2针部而形成有环绕内周围延伸的至少一个环状脊。另外,在上述第2针部的侧壁设置有环绕外周围延伸的密封部,该密封部在上述初始状态下从离上述封闭端部较近的上侧与上述环状脊卡合,由此密封上述溶解液室。并且,在上述第2针部形成有用于使溶解液从比上述密封部靠近上述针尖端的位置朝向该针尖端流动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用通路。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在上述第2针部穿刺上述胶囊时,该第2针部受到阻力,相对于被压入而移动的上述溶解液支架,相对地向离上述封闭端部较近的上侧移动,由此解除上述溶解液室的密封,从而溶解液通过上述液体流通用通路向上述胶囊容纳室流动。
作为胶囊支架与溶解液支架的嵌合形态,例如,上述胶囊支架从上述第2开口部向上述溶解液支架内插入。此时,优选:在上述胶囊支架,环绕上述第1开口部的附近的外周围设置有密封部。更优选:在上述溶解液支架的内壁形成有台阶,在将上述胶囊支架向上述溶解液支架内插入时,通过上述密封部与上述台阶卡合,从而上述胶囊支架与上述溶解液支架暂时卡止并成为上述初始状态,通过从该初始状态以规定以上的力相对于上述胶囊支架压入上述溶解液支架,从而上述密封部越过上述台阶,通过进一步接近了的上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上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将上述胶囊开封。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胶囊支架具备:小径部,具有能够从上述溶解液支架的上述第2开口部插入的直径;和大径部,具有比上述第2开口部大的直径,通过上述第2开口部的周围的上述溶解液支架的边缘部与上述大径部卡合,从而将上述溶解液支架向上述胶囊支架的进一步的压入卡止。
优选:在划定上述胶囊容纳室的上述胶囊支架的内壁,为了保持上述胶囊而形成有从该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沿着轴向延长的多个脊。另外,在上述胶囊支架的与形成有上述第1开口部的上述胶囊支架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围,设置有手指钩挂用凸缘。
本发明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也可以在上述各形态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中组合喷射器。在该使用时溶解系统中,在上述胶囊支架的与形成有上述第1开口部的上述胶囊支架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卡合有通过上述针孔部吸引上述胶囊容纳室内的溶液的喷出器。另外,在上述胶囊支架的上述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3开口部,从上述第3开口部到上述第1针部的底面的上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可装卸地卡合上述喷出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喷出器室。
上述喷出器具备:尖端部,可装卸地卡合于上述喷出器室内,该尖端部具有在卡合于上述喷出器室内后与上述针孔部匹配的尖端孔;流出槽,从上述尖端部向后方延伸,该流出槽的内部空间与上述尖端孔连通;活塞,构成为能够沿轴向在上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内滑动;以及柱塞部,从上述活塞沿轴向延伸,通过以远离上述流出槽的方式拉动上述柱塞部,从而上述活塞以远离上述尖端部的方式移动,由此上述溶解液通过上述尖端孔向上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流入,通过以靠近上述流出槽的方式按压上述柱塞部,从而上述活塞以接近上述尖端部的方式移动,由此上述流出槽内的溶液通过上述尖端孔喷出。
本发明优选的形态的喷射器具备两次挤出机构。具备两次挤出机构的喷射器的上述柱塞部具备:活塞杆,从上述活塞在轴向上向下方延伸;控制杆,与上述活塞杆并排并从上述活塞向下方延伸;下端板,配置于上述活塞杆和上述控制杆的下方;凸起,从上述下端板向上方与上述控制杆可卡合地延伸;以及弹簧,设置于上述下端板与上述活塞杆的下端之间,该弹簧在收缩时扩径,上述控制杆能够挠曲为从与上述活塞杆并排的位置向径向位移,上述控制杆具备:控制杆下部,设置于上述控制杆的下端,并能够与扩径后的上述弹簧卡合;控制杆折回部,形成于比上述控制杆下部靠上方的位置,并向径向外侧的上述凸起的一侧突出;第1凹部,形成于上述控制杆下部与上述控制杆折回部之间;第2凹部,与上述控制杆折回部的上方邻接形成;平坦部,形成于上述第2凹部的上方;以及限位器,在比上述平坦部靠上方的上述控制杆的规定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
根据具备本发明的两次挤出机构的喷射器,在未按压上述下端板并且未对上述弹簧施力的初始状态下,上述凸起收纳于上述第1凹部内,在按压上述下端板后,上述弹簧收缩并与上述控制杆下部卡合,在按压上述下端板的期间,上述凸起与上述下端板一起向上方移动,由此上述凸起越过上述控制杆折回部,当在上述凸起越过上述控制杆折回部后也按压上述下端板时,上述弹簧变为进一步收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上述弹簧与上述控制杆下部的卡合,上述控制杆和上述限位器抵抗上述凸起并位于比上述初始状态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上述凸起与上述控制杆的上述平坦部卡合,当在上述弹簧为上述进一步收缩的状态下按压上述下端板时,上述活塞杆和上述活塞向上方移动直至向径向外侧移动了的上述限位器与上述流出槽卡合为止,由此将填充于上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的溶液中的第1规定量的溶液从上述尖端部喷出,通过不再按压上述下端板,上述弹簧按压上述控制杆下部的力减少,因此上述凸起将上述控制杆向径向更内侧按压并且返回,上述进一步收缩的状态的弹簧伸长直至上述凸起进入至上述第2凹部并且被上述控制杆折回部卡止为止,通过上述凸起使上述控制杆和上述限位器向径向更内侧移动,从而解除上述限位器,若在解除上述限位器后再度按压上述下端板,则上述活塞杆和上述活塞向上方移动,从而将残留于上述流出槽内的第2规定量的溶液从上述尖端部喷出。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弹簧具有在收缩后相对于轴向的角度增大并使径向的长度增大的倾斜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凸起具备圆柱状的尖端部、和为了支承该圆柱状的尖端部而从上述下端板延伸至该尖端部的杆。并且,也可以具备至少覆盖上述流出槽和上述活塞杆的一部分的壳体。优选:上述活塞杆具备从该活塞杆的外侧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卡止突起,上述壳体具备从该壳体的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2卡止突起,通过上述第1卡止突起与上述第2卡止突起卡合,从而划定上述活塞的下止点。为了改善操作性,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壳体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手指钩挂用凸缘。
上述规定的物质通过密封于胶囊内并在溶解液中溶解,从而能够为可以生成能够实现一定目的的溶液的任意的物质。优选规定的物质是固体粉末状的药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与喷出器组合后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局部除外)。
图2是在图1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中生成溶液并将该溶液移至喷出器的状态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局部除外)。
图3是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一个构成要件的胶囊支架的图,(a)是俯视图,(b)是作为局部剖视图示出的主视图,(c)是第1针部的立体图。
图4是将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一个构成要件的溶解液支架的壳体作为局部剖视图示出的主视图。
图5是安装于图4的溶解液支架的壳体的第2针部的图,(a)是作为局部剖视图示出的主视图,(b)是仰视图,(c)是立体图。
图6是作为通过将图5的第2针部安装于图4的壳体而完成的溶解液支架的局部剖视图示出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填充于图6的溶解液支架的溶解液的流出路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通过使放入了胶囊的胶囊支架与溶解液支架连结从而准备嵌入了胶囊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图。
图9是表示嵌入了图8的胶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的卡止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中从喷出器除去了胶囊支架与溶解液支架的组合的状态的该喷出器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喷出器的柱塞部的图,(a)表示俯视图,(b)表示上端面图、左侧视图以及下端面图,(c)表示仰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柱塞部的局部的图,(a)是图11的(b)的A-A线的剖视图,(b)是图11的(b)的B-B线的剖视图,(c)是在图11的(b)的C中示出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d)是在图11的(b)的D中示出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
图13是按照步骤(1)~(5)的顺序表示从初始状态两次挤出图11的喷出器时的该喷出器的动作的图,其中(1)~(3)涉及第一次的挤出动作,(4)涉及在通过第一次的挤出而卡止后使手指离开后的动作,并且(5)涉及第二次的挤出动作。
图14是表示图11的喷出器的另一使用例的图。
图15是在图14的喷出器的另一使用例中用于对管药瓶的准备阶段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安装于图4的溶解液支架的壳体的涉及另一例子的第2针部的图,(a)是作为局部剖视图示出的主视图,(b)是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溶解系统)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够在使用时将保管于胶囊内的规定的物质在溶解液中溶解的使用时溶解系统1。在使用时溶解系统1组合有用于喷出由该使用时溶解系统1生成的溶液的喷出器2,从而构成使用时溶解系统5(即使用时溶解喷出系统)。
使用时溶解系统1具备:胶囊支架3,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溶解液支架4,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胶囊支架3容纳用PTP等包裹药剂粉末等规定的物质的胶囊6,溶解液支架4容纳能够溶解胶囊6内的药剂粉末的溶解液7。图2示出了通过使用时溶解系统1将胶囊6开封从而使包裹在胶囊内的物质在溶解液中溶解并生成了溶液的状态,但详细内容进行后述。
如图3的(a)、(b)所示,胶囊支架3具备形成于一个端部的开口部10(第1开口部)、和配置为分隔胶囊支架3的内部空间的第1针部11。遍及开口部10附近的胶囊支架外周围设置有密封部19。密封部19为了与后述的溶解液支架4的嵌合时的密封而设置。
第1针部11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17,该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朝向开口部10。在图3的(c)中示出了第1针部11的一个例子。在图3的(c)的例子中,第1针部11具有从圆锥的形状中将该针尖端12的侧部局部切削而成的形状,在针尖端12的被切削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18作为针孔部17的针侧的孔。例如在图3的(a)、(c)的例子中,贯通孔18每隔120度形成有3处。另外,第1针部11也可以与胶囊支架3一体成型。
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与开口部10之间的胶囊支架3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胶囊6的胶囊容纳室13。为了将胶囊6牢固地保持在胶囊容纳室13内,在划定胶囊容纳室13的胶囊支架3的内壁形成有从该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沿着轴向延长的脊20。如图3的(a)所示,脊20也可以每隔120度设置有3处。
在与胶囊支架3的开口1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6(第3开口部),在开口部16附近的胶囊支架外壁形成有凸缘16a。另外,胶囊支架3被划分为作为直径较小的筒状的部分的小径部3a、和作为直径更大的筒状的部分的大径部3b。第1针部11与开口16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供喷出器2的尖端部插入的喷出器室(14、15)。在大径部3b侧的喷出器室15形成有用于保持喷出器2的尖端部的脊21。
如图6所示,溶解液支架4具备:封闭端部22,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开口部23(第2开口部),形成于该封闭端部22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第2针部25,能够在溶解液支架4的内部空间中滑动。第2针部25的针尖端27朝向开口部23。另外,为了将第2针部25可滑动地保持在溶解液支架4的内部空间,如图4所示,在溶解液支架4的内壁形成有以与第2针部25的侧壁接触的方式遍及内周围延伸的环状脊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2针部25的稳定的保持可靠,形成有两根环状脊24,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5的(a)、(c)所示,第2针部25具备基部26、从该基部26延伸的针尖端27、以及遍及基部26的外周围延伸的密封部29。另外,如图5的(b)、(c)所示,在基部26的侧壁形有在密封部29的下方在轴向上延伸的液体流通用槽28。液体流通用槽28也可以形成有多个。
另外,开口部23以能够插入胶囊支架3的小径部3a的方式确定尺寸,通过胶囊支架3的密封部19与溶解液支架4的内壁接触,从而维持密封性,并且能够使胶囊支架3和溶解液支架4相对于彼此进行滑动。
再次参照图6,第2针部25的底面与封闭端部22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30。此外,在溶解液室30中,除了溶解液7之外,也存在空气31进入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密封部29(图5的(a)、(c))不与溶解液支架4的内壁接触,而通过与离封闭端部22较近的上侧的环状脊24(图4)卡合,将溶解液室30密封。
如图7所示,若密封部29远离上侧的环状脊24,则第2针部25在该第2针部25的侧壁与溶解液室30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溶解液从溶解液室30沿着C方向向第2针部的尖端侧出来的溶解液通路。即,溶解液能够从溶解液室30通过形成于第2针部的侧壁上部与溶解液室30的内壁之间的较小的缝隙,穿越密封部29,并经过未被与第2针部接触的脊24完全封闭的液体流通用槽28,向针尖端侧流动。当然,也能够形成贯通第2针部25其自身的贯通孔(未图示)来作为溶解液通路。
在由以上说明的胶囊支架3和溶解液支架4组装使用时溶解系统1时,如图8所示,将胶囊6放入至胶囊支架3的胶囊容纳室,从在溶解液室30中放入了溶解液7的溶解液支架4的开口部23插入胶囊支架3的开口部10侧的端部。此时,胶囊6配置于对置的第2针部25的针尖端27与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之间。图8的组装后的使用时溶解系统与图1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对应,胶囊6在与第2针部25的针尖端27和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接触的状态下配置。
为了维持图1和图8所示的上述状态,如图9所示,在胶囊支架3的开口部10附近的外壁形成有上述的密封部19,在溶解液支架的内壁形成有台阶33。在将胶囊支架3插入至溶解液支架4内时,密封部19与台阶33卡合,由此将胶囊支架3与溶解液支架4暂时卡止。对该卡止位置而言,如图1和图8所示,为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和第2针部25的针尖端27与胶囊6接触的位置(初始状态)。通过从该初始状态施加规定以上的力,密封部19越过台阶33,从而胶囊支架3与溶解液支架4进一步接近。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时溶解系统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从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在箭头A方向上以规定以上的力按压溶解液支架4。该操作例如能够通过将食指和中指搭在凸缘16a,并用大拇指按压溶解液支架4的封闭端部来实现。
通过上述那样的按下,溶解液支架4与胶囊支架3进一步接近,第1针部11的针尖端12和第2针部25的针尖端27从与胶囊6接触的位置进一步相互接近,因此刺破胶囊6的外皮,从而将胶囊6开封。内部的药剂粉末从开封后的胶囊6向胶囊容纳室13内释放。
另一方面,在第2针部25穿刺胶囊6时,该第2针部25受到阻力,相对于被压入而移动的溶解液支架4相对地向离封闭端部22较近的上侧移动。由此,如图7所示,解除溶解液室30的密封,溶解液通过液体流通用槽28向胶囊容纳室13流动。流入至胶囊容纳室13的溶解液将所释放的药剂粉末溶解,从而生成溶液9。如图2所示,溶解液支架4向胶囊支架3的压入通过第2开口部的周围的溶解液支架4的边缘部与胶囊支架3的大径部3b卡合而卡止。在该卡止时刻,变为溶液进入至维持了规定容积的胶囊容纳室13内的状态。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实现了能够在使用时将保管于胶囊6内的药剂粉末在溶解液中溶解的使用时溶解系统。
在图2中,示出了通过向B方向拉动喷出器2的活塞38,从而将胶囊容纳室13内的溶液吸引至喷出器2的流出槽36内的状态。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出器进行说明。
(喷出器)
在图10中示出了从使用时溶解系统1取下的喷出器2。
如同图所示,喷出器2具备:尖端部35,在喷出器2向使用时溶解系统1的安装时可装卸地卡合于喷出器室(图3的(b)的14)内;流出槽36,从尖端部35向后方延伸;活塞38,构成为能够在流出槽36的内部空间内沿轴向滑动;壳体37,覆盖尖端部35、流出槽36以及活塞38;以及柱塞部32(图11),从活塞沿轴向延伸。柱塞部32具备用于操作柱塞部的柱塞操作部50。
尖端部35具有在卡合于喷出器室14内后与其针孔部17(图3的(b))匹配的尖端孔34。尖端孔34经由导管61与流出槽36的内部空间连通。另外,在喷出器2向使用时溶解系统1的安装时,壳体37的上部也装卸地卡合于喷出器室(图3的(b)的15)内。另外,壳体37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手指钩挂用凸缘42。
在将喷出器2安装于使用时溶解系统1时,通过以远离流出槽36的方式拉动柱塞部32,从而活塞38以远离尖端部35的方式移动,由此,胶囊容纳室13内的溶液通过尖端孔34和导管61向流出槽36的内部空间流入。
另一方面,在将喷出器2从使用时溶解系统1取下时,以靠近流出槽36的方式按压柱塞部32,从而活塞38以与尖端部35接近的方式移动,由此,流出槽36内的溶液通过导管61和尖端孔34向外部喷出。此外,也能够将尖端部35构成为用于将溶液喷雾的喷嘴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出器2具备两次挤出机构,上述两次挤出机构没有切换操作就能够分别按照第1规定量和第2规定量喷出两次吸引的溶液。
以下,使用图10、11以及12对与具备两次挤出机构的喷出器2的柱塞部32有关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柱塞部32具备:活塞杆39,从活塞38沿轴向向下方延伸;控制杆45,与活塞杆39并排,并从活塞38向下方延伸;下端板51,配置于活塞杆39和控制杆45的下方;流出槽环43;以及两次挤出机构的主要部位,配置于该流出槽环43内。另外,活塞杆39具备从该活塞杆39的外侧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卡止突起41,壳体37具备从该壳体37的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2卡止突起40,通过第1卡止突起41与第2卡止突起40卡合,从而能够划定活塞38的下止点,并实现活塞38的防脱。此外,在活塞38的尖端部形成有用于在流出槽内部以密封状态滑动的密封部48(图11的(c)、图12的(d))。
如图11和图12(特别是图11的(b)和图12的(c))所示,配置于流出槽环43内的柱塞操作部50具备:凸起54,从下端板51向上方与控制杆45可卡合地延伸;和弹簧52,设置于下端板51与活塞杆39的下端之间,并在收缩时扩径。另外,作为两次挤出机构的构成要件之一的控制杆45能够挠曲为从与活塞杆39并排的位置向径向位移,控制杆45具备:控制杆下部55,设置于该控制杆的下端,并能够与扩径后的弹簧的倾斜部52a卡合;控制杆折回部56,形成于比控制杆下部55靠上方的位置,并向径向外侧的凸起54的一侧突出;第1凹部57,形成于控制杆下部55与控制杆折回部56之间;第2凹部58,与控制杆折回部56的上方邻接形成;平坦部59,形成于第2凹部58的上方;以及限位器47,在比平坦部59靠上方的控制杆45的规定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弹簧52具有在收缩后相对于轴向的角度增大并使径向的长度增大的弹簧的倾斜部52a(图12的(c)),凸起54具备圆柱状的尖端部(54)、和为了支承该圆柱状的尖端部而从下端板51延伸至该尖端部的杆53。
接下来,使用图1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出器2的两次挤出机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喷出器2例如通过将食指和中指搭在凸缘42(图10),并用大拇指按压下端板51,从而能够挤出流出槽36内的溶液。
如图13所示,在未按压下端板51并且未对弹簧52施力的初始状态下,凸起54收纳于第1凹部57内。在该初始状态下,限位器47位于比能够与流出槽的下边缘卡合的径向位置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接着在按压下端板51后(步骤(1)),弹簧52收缩并向径向外侧扩径,因此该弹簧的倾斜部52a与控制杆下部55卡合(步骤(1))。在按压下端板51的期间,凸起54与下端板51一起向上方移动,由此杆53向径向外侧弯曲折回,并且凸起54越过控制杆折回部56。
当在凸起54越过控制杆折回部56后也按压下端板51时(步骤(2)),弹簧52变为进一步收缩状态(例如最收缩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弹簧的倾斜部52a与控制杆下部55的卡合,控制杆45和限位器47抵抗凸起54欲向径向内侧返回的力并位于比初始状态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凸起54与控制杆45的平坦部59卡合。此时限位器47移动至能够与流出槽36的下边缘卡合的径向位置。
当在弹簧52为上述进一步收缩后的状态(例如最收缩状态)下按压下端板51时(步骤(3)),该按压的力已经不能被弹簧52吸收,因此用于使活塞杆39和活塞38向上方向移动。即,活塞杆39和活塞38向上方移动至向径向外侧移动了的限位器47与流出槽36卡合为止,由此将填充于流出槽36的内部空间的溶液中的第1规定量的溶液通过导管61从尖端孔34喷出。
在第一次的喷出结束后,暂时使手指离开下端板51(步骤(4))。由于不再按压下端板51,弹簧的倾斜部52a按压控制杆下部55的力减少,因此凸起54向径向更内侧按压控制杆45并且返回,进一步收缩后的状态的弹簧52伸长直至凸起54进入至第2凹部58并且被控制杆折回部56卡止为止。此时,凸起54使控制杆45和限位器47向径向更内侧移动,因此解除限位器47。
当在解除限位器47后再度按压下端板51时(步骤(5)),活塞杆39和活塞38向上方移动,从而将残留于流出槽36内的第2规定量的溶液从尖端孔34喷出。
如果使用应用了以上说明的喷出器2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则例如能够在疫苗等中在使用时将粉末剂与溶解液混合,使溶液向喷出器2的流出槽侧移动,从而向鼻子的两个孔的鼻腔内分别喷雾并给药。第1规定量与第2规定量也可以相等,但能够任意适当地变更为不同的比率。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出器2通过弹簧的倾斜部52a来撑开控制杆45,因此与现有技术的两次挤出机构相比,能够可靠地使限位器47的卡止功能发挥作用。另外,通过凸起54向内侧拉入控制杆45,由此能够可靠地解除限位器45。
(喷出器的其他的使用例)
以上说明的喷出器2也能够用于使用时溶解系统1以外的用途。
在图14中示出了用于吸取管药瓶内的药液并给药的喷出器2的使用例。另外,在图15中示出了在管药瓶内准备药液时的步骤。
首先,如图15所示,在管药瓶80放入有粉末药剂77,通过盖82被密封,由此在不进入湿气的状态下保管。在制作药液时,将放入了溶解液的注射器90的针91刺入盖82并将溶解液注入至管药瓶80内。所注入的溶解液将粉末药剂77溶解,从而生成药液(溶液)81。在使用喷出器时,将管药瓶80与喷出器的连接适配器70嵌入于管药瓶80。
如图14所示,连接适配器70具备管药瓶侧保持部71a和喷出器侧保持部71b。在管药瓶侧保持部71a形成有被能够穿刺的盖82密封的用于从盖侧插入盛装药液81的管药瓶80的凹部,斜头切形的针部72从该凹部的中央部延伸。在针部72形成有贯通连接适配器70的贯通孔73。另外,在喷出器侧保持部71b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说明的喷出器2的尖端部35的凹部。在盛装药液81的管药瓶80与连接适配器70的管药瓶侧保持部71a嵌合后,盖82被针部72开封。在该状态下,在喷出器2与连接适配器70的喷出器侧保持部71b嵌合后,连接适配器70的针部72的贯通孔73与喷出器2的尖端孔34匹配。由此,药液81能够通过针部72的贯通孔73到达至喷出器2的尖端孔34。
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通过向下方拉动活塞杆39,从而活塞38在流出槽36(参照图2、图13)内向下方移动,管药瓶80内的药液81通过针部72的贯通孔73和喷出器2的尖端孔34被吸引至流出槽36内。若在药液吸引后将喷出器2从连接适配器70取出,则如上述说明的那样,能够将药液81分两次喷出。
除了图14的例子之外,也能够考虑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出器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与盛装了有粘度的药液的玻璃瓶连接,将内容液吸上来并取出,并分两次喷出。另外,也能够用于吸取检体并分注于反应液A·B等试药用途。
以上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在希望的范围内能够任意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溶解液支架的第2针部25的侧壁,为了从溶解液室中取出溶解液而形成有液体流通用槽28(图5的(a)~(c))。在本发明中,并不仅限定于该例子,只要形成有用于使溶解液从比第2针部25的密封部29靠近针尖端27的位置朝向该针尖端27流动的液体流通用通路即可。作为这样的液体流通用通路,例如,如图16的(a)、(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不是像液体流通用槽28那样的侧壁的槽,而形成为贯通第2针部的内部的液体流通用的贯通孔28a。液体流通用的贯通孔28a从密封部29的下方的位置在径向上贯通基部26的侧壁,在基部内部成为沿轴向的贯通孔,并贯通至接近针尖端27的针顶点的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使用时溶解系统;2…喷出器;3…胶囊支架;3a…小径部;3b…大径部;4…溶解液支架;5…使用时溶解喷出系统;6…胶囊;7…溶解液;9…溶液;10…开口部(第1开口部);11…第1针部;12…针尖端;13…胶囊容纳室;14、15…喷出器室;16…开口部(第3开口部);16a…凸缘;17…针孔部;18…贯通孔;19…密封部;20…脊;21…脊;22…封闭端部;23…开口部(第2开口部);24…环状脊;25…第2针部;26…基部;27…针尖端;28…液体流通用槽(液体流通用通路);28a…液体流通用的贯通孔(液体流通用通路);29…密封部;30…溶解液室;31…空气;32…柱塞部;33…台阶;34…尖端孔;35…尖端部;36…流出槽;37…壳体;38…活塞;39…活塞杆;40…第2卡止突起;41…第1卡止突起;42…手指钩挂用凸缘;43…流出槽环;45…控制杆;47…限位器;48…密封部;50…柱塞操作部;51…下端板;52…弹簧;52a…弹簧的倾斜部;53…杆;54…凸起;55…控制杆下部;56…控制杆折回部;57…第1凹部;58…第2凹部;59…平坦部;60…溶液;61…导管;70…连接适配器;71a…管药瓶侧保持部;71b…喷出器侧保持部;72…针部;73…贯通孔;77…药剂粉末;80…管药瓶;81…药液;82…盖;90…注射器;91…针。
Claims (19)
1.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在所述溶解液支架被压入到所述胶囊支架内时,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将所述胶囊开封,在从所述胶囊释放的所述规定的物质及从所述第2针部流入的所述溶解液储存在所述胶囊容纳室内的状态下,所述溶解液支架被卡止。
2.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所述胶囊在初始状态下,在与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接触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胶囊容纳室,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溶解液室被密封,
在从所述初始状态起相对于所述胶囊支架压入所述溶解液支架后,相互进一步接近了的所述第1针部和所述第2针部刺破所述胶囊的外皮并将该胶囊开封,从而将所述规定的物质在所述胶囊容纳室内释放,并且解除所述溶解液室的密封,由此使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通过所述溶解液通路并向所述胶囊容纳室挤出,通过该溶解液,将所释放的所述规定的物质溶解并生成溶液,
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壁,为了可滑动地保持所述第2针部而形成有环绕内周围延伸的至少一个环状脊,
在所述第2针部的侧壁,设置有环绕外周围延伸的密封部,该密封部在所述初始状态下从离所述封闭端部较近的上侧与所述环状脊卡合,由此密封所述溶解液室,
在所述第2针部形成有用于使溶解液从比所述密封部靠近所述针尖端的位置朝向该针尖端流动的至少一个液体流通用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2针部穿刺所述胶囊时,该第2针部受到阻力,相对于被压入而移动的所述溶解液支架,相对地向离所述封闭端部较近的上侧移动,由此解除所述溶解液室的密封,从而溶解液通过所述液体流通用通路向所述胶囊容纳室流动。
4.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所述胶囊在初始状态下,在与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接触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胶囊容纳室,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溶解液室被密封,
在从所述初始状态起相对于所述胶囊支架压入所述溶解液支架后,相互进一步接近了的所述第1针部和所述第2针部刺破所述胶囊的外皮并将该胶囊开封,从而将所述规定的物质在所述胶囊容纳室内释放,并且解除所述溶解液室的密封,由此使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通过所述溶解液通路并向所述胶囊容纳室挤出,通过该溶解液,将所释放的所述规定的物质溶解并生成溶液,
所述胶囊支架从所述第2开口部向所述溶解液支架内插入,
在所述胶囊支架,环绕所述第1开口部的附近的外周围设置有密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壁形成有台阶,
在将所述胶囊支架向所述溶解液支架内插入时,通过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台阶卡合,从而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暂时卡止并成为所述初始状态,通过从该初始状态以规定以上的力相对于所述胶囊支架压入所述溶解液支架,从而所述密封部越过所述台阶,通过进一步接近了的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将所述胶囊开封。
6.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所述胶囊在初始状态下,在与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和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接触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胶囊容纳室,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溶解液室被密封,
在从所述初始状态起相对于所述胶囊支架压入所述溶解液支架后,相互进一步接近了的所述第1针部和所述第2针部刺破所述胶囊的外皮并将该胶囊开封,从而将所述规定的物质在所述胶囊容纳室内释放,并且解除所述溶解液室的密封,由此使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通过所述溶解液通路并向所述胶囊容纳室挤出,通过该溶解液,将所释放的所述规定的物质溶解并生成溶液,
所述胶囊支架从所述第2开口部向所述溶解液支架内插入,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小径部,具有能够从所述溶解液支架的所述第2开口部插入的直径;和大径部,具有比所述第2开口部大的直径,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的周围的所述溶解液支架的边缘部与所述大径部卡合,从而将所述溶解液支架向所述胶囊支架的进一步的压入卡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在划定所述胶囊容纳室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壁,为了保持所述胶囊而形成有从该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沿着轴向延长的多个脊。
8.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在所述胶囊支架的与形成有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胶囊支架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围,设置有手指钩挂用凸缘。
9.一种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使用时溶解系统具备:
胶囊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和
溶解液支架,具有中空的内部空间并形成为筒状,
所述胶囊支架具备:
第1开口部,形成于一个端部;和
第1针部,配置为分隔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该第1针部具有贯通该第1针部的针孔部,该第1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部,
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1开口部之间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能够容纳包裹规定的物质的胶囊的胶囊容纳室,
所述溶解液支架具备:
封闭端部,在一个端部封闭内部空间;
第2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封闭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以及
第2针部,能够在所述溶解液支架的内部空间滑动,该第2针部的针尖端朝向所述第2开口部,
该第2针部的底面与所述封闭端部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放入溶解液的溶解液室,
所述第2针部具备用于所述溶解液从所述溶解液室出来的溶解液通路,
所述胶囊支架与所述溶解液支架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对置的状态下相对于彼此可滑动地嵌合,能够在所述第1针部的针尖端与所述第2针部的针尖端之间配置所述胶囊,
在所述胶囊支架的与形成有所述第1开口部的所述胶囊支架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卡合有通过所述针孔部吸引所述胶囊容纳室内的溶液的喷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在所述胶囊支架的所述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3开口部,
从所述第3开口部到所述第1针部的底面的所述胶囊支架的内部空间形成可装卸地卡合所述喷出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喷出器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喷出器具备:
尖端部,可装卸地卡合于所述喷出器室内,该尖端部具有在卡合于所述喷出器室内后与所述针孔部匹配的尖端孔;
流出槽,从所述尖端部向后方延伸,该流出槽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尖端孔连通;
活塞,构成为能够沿轴向在所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内滑动;以及
柱塞部,从所述活塞沿轴向延伸,
通过以远离所述流出槽的方式拉动所述柱塞部,从而所述活塞以远离所述尖端部的方式移动,由此所述溶解液通过所述尖端孔向所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流入,
通过以靠近所述流出槽的方式按压所述柱塞部,从而所述活塞以接近所述尖端部的方式移动,由此所述流出槽内的溶液通过所述尖端孔喷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柱塞部具备:
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在轴向上向下方延伸;
控制杆,与所述活塞杆并排并从所述活塞向下方延伸;
下端板,配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控制杆的下方;
凸起,从所述下端板向上方与所述控制杆可卡合地延伸;以及
弹簧,设置于所述下端板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之间,该弹簧在收缩时扩径,
所述控制杆能够挠曲为从与所述活塞杆并排的位置向径向位移,
所述控制杆具备:
控制杆下部,设置于所述控制杆的下端,并能够与扩径后的所述弹簧卡合;
控制杆折回部,形成于比所述控制杆下部靠上方的位置,并向径向外侧的所述凸起的一侧突出;
第1凹部,形成于所述控制杆下部与所述控制杆折回部之间;
第2凹部,与所述控制杆折回部的上方邻接形成;
平坦部,形成于所述第2凹部的上方;以及
限位器,在比所述平坦部靠上方的所述控制杆的规定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在未按压所述下端板并且未对所述弹簧施力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凸起收纳于所述第1凹部内,
在按压所述下端板后,所述弹簧收缩并与所述控制杆下部卡合,
在按压所述下端板的期间,所述凸起与所述下端板一起向上方移动,由此所述凸起越过所述控制杆折回部,
当在所述凸起越过所述控制杆折回部后也按压所述下端板时,所述弹簧变为进一步收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控制杆下部的卡合,所述控制杆和所述限位器抵抗所述凸起并位于比所述初始状态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控制杆的所述平坦部卡合,
当在所述弹簧为所述进一步收缩的状态下按压所述下端板时,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向上方移动直至向径向外侧移动了的所述限位器与所述流出槽卡合为止,由此将填充于所述流出槽的内部空间的溶液中的第1规定量的溶液从所述尖端部喷出,
通过不再按压所述下端板,所述弹簧按压所述控制杆下部的力减少,因此所述凸起将所述控制杆向径向更内侧按压并且返回,所述进一步收缩的状态的弹簧伸长直至所述凸起进入至所述第2凹部并且被所述控制杆折回部卡止为止,通过所述凸起使所述控制杆和所述限位器向径向更内侧移动,从而解除所述限位器,
若在解除所述限位器后再度按压所述下端板,则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向上方移动,从而将残留于所述流出槽内的第2规定量的溶液从所述尖端部喷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弹簧具有在收缩后相对于轴向的角度增大并使径向的长度增大的倾斜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凸起具备圆柱状的尖端部、和为了支承该圆柱状的尖端部而从所述下端板延伸至该尖端部的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具备至少覆盖所述流出槽和所述活塞杆的一部分的壳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活塞杆具备从该活塞杆的外侧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卡止突起,
所述壳体具备从该壳体的内壁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2卡止突起,
通过所述第1卡止突起与所述第2卡止突起卡合,从而划定所述活塞的下止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手指钩挂用凸缘。
19.根据权利要求1、2、4、6、8以及9中任一项所述的使用时溶解系统,其中,
所述规定的物质是固体粉末状的药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24682 | 2017-06-26 | ||
JP2017-124682 | 2017-06-26 | ||
PCT/JP2018/024012 WO2019004128A1 (ja) | 2017-06-26 | 2018-06-25 | 用時溶解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13824A CN110913824A (zh) | 2020-03-24 |
CN110913824B true CN110913824B (zh) | 2022-04-19 |
Family
ID=6474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3090.9A Active CN110913824B (zh) | 2017-06-26 | 2018-06-25 | 使用时溶解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97173B2 (zh) |
CN (1) | CN110913824B (zh) |
WO (1) | WO20190041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71445B2 (ja) * | 2019-11-06 | 2023-10-31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シリンジ型噴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6942A (zh) * | 1996-04-19 | 1999-05-19 |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法玛公司 | 用于不含推进剂的计量气雾剂的双室药筒 |
US20070185440A1 (en) * | 2005-09-05 | 2007-08-09 | Hiroshi Matsumto | Injection device |
US20080015539A1 (en) * | 2006-02-28 | 2008-01-17 | Robert Pieroni | Bottle with adapter for receiving needleless syringe |
CN101801329A (zh) * | 2007-09-25 | 2010-08-11 | 麦迪麦珀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 适用于带有加宽端部接头的注射器的液体药物输送装置 |
CN103402483A (zh) * | 2011-01-25 | 2013-11-20 | 弗雷泽纽斯卡比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连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19950T1 (de) * | 1982-12-20 | 1986-06-15 | Meditec Sa | Spritzampulle. |
US5330426A (en) * | 1992-08-13 | 1994-07-19 | Science Incorporated | Mixing and delivery syringe assembly |
DE19749514A1 (de) * | 1997-11-08 | 1999-05-12 | Pfeiffer Erich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Ausbringen von wenigstens zwei verschiedenen Medien und Spender dafür |
AU4158401A (en) | 2000-02-23 | 2001-09-03 | Abbott Lab | Syringes and syringe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dispensing controlled amounts of a therapeutic substance |
JP4842807B2 (ja) | 2003-06-02 | 2011-12-21 | ベクトン・ディキンソン・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 カートリッジ付きの医薬マイクロデバイス給送システム |
JP2010284389A (ja) | 2009-06-15 | 2010-12-24 | Koichi Saito | 薬剤懸濁液化具と薬剤懸濁液化方法 |
JP2013000489A (ja) | 2011-06-21 | 2013-01-07 | Shinko Chemical Co Ltd | 噴霧容器 |
JP5855522B2 (ja) | 2012-04-27 | 2016-02-09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定量シリンジ型噴出器 |
-
2018
- 2018-06-25 WO PCT/JP2018/024012 patent/WO20190041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6-25 JP JP2019526889A patent/JP719717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6-25 CN CN201880043090.9A patent/CN1109138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6942A (zh) * | 1996-04-19 | 1999-05-19 |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法玛公司 | 用于不含推进剂的计量气雾剂的双室药筒 |
US20070185440A1 (en) * | 2005-09-05 | 2007-08-09 | Hiroshi Matsumto | Injection device |
US20080015539A1 (en) * | 2006-02-28 | 2008-01-17 | Robert Pieroni | Bottle with adapter for receiving needleless syringe |
CN101801329A (zh) * | 2007-09-25 | 2010-08-11 | 麦迪麦珀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 适用于带有加宽端部接头的注射器的液体药物输送装置 |
CN103402483A (zh) * | 2011-01-25 | 2013-11-20 | 弗雷泽纽斯卡比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连接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连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9004128A1 (ja) | 2020-06-11 |
CN110913824A (zh) | 2020-03-24 |
WO2019004128A1 (ja) | 2019-01-03 |
JP7197173B2 (ja) | 202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09435B1 (en) | Airless mixing with a by-pass syringe | |
US6770052B2 (en) | Wet/dry automatic injector assembly | |
JP5491951B2 (ja) | 自動注射器および自動注射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 |
EP1808192B1 (en) | Pre-filled syringe | |
US9045259B2 (en) | Discharge device with tube | |
US20100036319A1 (en) | Auto injector | |
JP2018524108A (ja) | 薬剤包装 | |
JP2002500073A (ja) | 液体噴霧器 | |
JP2013508104A (ja) | インターバイアル移送システム | |
KR20160132836A (ko) | 배출기 | |
KR20190087483A (ko) | 약제 물질 혼합 패키징 및 장치 | |
CN110913824B (zh) | 使用时溶解系统 | |
US8998880B2 (en) | Airless mixing with a by-pass syringe | |
CN108135777B (zh) | 用于连通两种物质的注射器装置及其方法 | |
KR100810158B1 (ko) | 약품 분배 장치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카트리지 | |
KR101992055B1 (ko) | 단위 체결을 통한 확장형 약액 주사장치 | |
EP0728492A2 (en) | Dual chamber internal by-pass syringe assembly | |
US20230021069A1 (en) | Sealed Multi Chamber Syringe for Storage, Mixing and Delivery of Multi Part Substances | |
JP7450550B2 (ja) | 薬剤施薬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91642B2 (ja) | 薬液混注器具 | |
US20210260303A1 (en) |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and medication delivery assembly | |
EP3599031A1 (en) | Discharger, container, dispensing part, activation par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using a discharger | |
CN119633206A (zh) | 一种活塞杆、注射头以及无针注射器 | |
JP2000060970A (ja) | 薬剤入りシリンジ | |
TW201305020A (zh) | 複劑型藥劑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