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275A -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92275A CN110892275A CN201880023344.0A CN201880023344A CN110892275A CN 110892275 A CN110892275 A CN 110892275A CN 201880023344 A CN201880023344 A CN 201880023344A CN 110892275 A CN110892275 A CN 1108922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device
- voltage
- module
- switch tube
- switching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2—Circuits for multi-testers, i.e. multimeters, e.g. for measuring voltage, current, or impedance at wil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38—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G01R31/42—AC power suppl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100)和方法,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100)包括:充电装置(10),充电装置(10)内具有开关管(101)和控制模块(201);电源模块(20),电源模块(20)与开关管(101)的控制极连接,电源模块(20)用于向开关管(101)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便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其中,控制模块(201)用于在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10)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10)的压阵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10)的压阵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10)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阵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10)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10)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以及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装置例如适配器内通常设置开关管以作为输出开关。在实际使用中,当开关管的压降超过某个限定值,就认为是异常状态,进入保护。但是,相关技术并未公开对充电装置能否在前述异常状态下进入保护进行测试的方案,影响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内具有开关管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所述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通过电源模块向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控制模块在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还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负载模块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负载模块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负载模块为恒流负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N型开关管,逐渐降低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P型开关管,逐渐提高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MOS管或三极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还包括:电压测量装置,所述电压测量装置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压测量装置为万用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为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具有正电源线和负电源线,所述正电源线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所述负电源线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路的负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正电源线或所述负电源线串联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还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提醒模块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所述充电装置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充电装置集成设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电源模块向所述充电装置内的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所述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对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通过电源模块向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然后,在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与负载模块相连,所述负载模块为恒流负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N型开关管,逐渐降低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P型开关管,逐渐提高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电压测量装置测量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还包括:通过提醒模块对所述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所述充电装置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其中,设置电压测量装置;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其中,设置负载模块;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其中,设置提醒模块;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该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用于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用于给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待充电设备可以是指终端,该“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蓝牙耳机、游戏设备、摄像设备等。充电装置可以是,适配器、移动电源(充电宝)或车载充电器等具有给终端充电的功能的设备。以适配器为例,充电装置可以VOOC适配器,VOOC适配器的充电电路可通过充电接口直接连接至待充电设备的电池。
可理解,充电装置设置有开关管,该开关管用于控制充电装置开启电能输出或关闭电能输出。在实际使用中,虚焊或驱动电压不足可能会导致开关管呈现电阻状态,充电装置在充电中会持续发热甚至烧毁。为了防止充电装置在充电中会持续发热甚至烧毁,充电装置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即检测开关管上的压降,当开关管的压降超过限定值时,认为出现压降异常,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在充电装置的测试中模拟前述压降异常,并查看充电装置是否会进入保护状态。例如,在开关管的控制极施加电压,并通过控制控制极的电压调整开关管上的阻抗,然后,在开关管的压降达到限定值,即出现压降异常时,查看充电装置是否会进入保护状态,从而验证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有效性。
下面结合图1-6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100包括:充电装置10和电源模块20。
其中,充电装置10内具有开关管101和控制模块102。例如,开关管101可设置在充电装置10中充电电路103的输出端上,当开关管101导通时,充电电路103的输出端进行输出,当开关管101关断时,充电电路103的输出端停止输出。控制模块102可与开关管101的控制极相连,在充电装置10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即未进行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时,开关管101可在控制模块102的控制下导通或关断。控制模块102可为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
充电装置10还可具有充电接口104,充电接口104中具有电源线,充电装置10可通过充电接口104中的电源线向外部输出电能,例如为待充电设备的电池充电,或者向负载模块输出电能。具体地,如图2所示,充电接口104具有正电源线L+和负电源线L-,正电源线L+与充电装置10的充电电路103的正输出端+相连,负电源线L-与充电装置10的充电电路103的负输出端-相连,其中,开关管101与正电源线L+或负电源线L-串联连接。例如,在充电装置10通过充电接口104与待充电设备相连时,正电源线L+和负电源线L-可分别连接至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为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由此,通过控制开关管101的通断,可控制正电源线L+或负电源线L-与充电电路103形成通路或断路,从而控制充电装置10的电能输出。
电源模块20与开关管101的控制极连接,电源模块20用于向开关管101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101的压降即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控制模块102用于在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10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10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可理解,充电装置10内还可具有电压检测单元。控制模块102可通过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充电装置10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充电装置10进入保护状态。而在充电装置10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故障或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小于等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充电装置1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对充电装置10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时,通过电源模块20向开关管101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通过调整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调整开关管101的压降,当开关管101的压降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即模拟出压降异常的情况,此时判断充电装置是否会进入保护状态,从而确认充电装置是否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即如果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则确认充电装置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有效,如果充电装置未进入保护状态,则确认充电装置不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失效。
由此,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手动调整,也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调整。例如,当手动调整时,用户可手动输入电压值或电压变化量,电源模块20可根据用户手动输入的电压值或电压变化量调整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又如,当自动调整时,控制器可根据开关管101的压降生成电压值或电压变化量,电源模块20可根据控制器生成的电压值或电压变化量调整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具体地,如图3所示,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100还包括:电压测量装置30,电压测量装置30连接开关管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压测量装置30用于测量开关管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开关管10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其中,电压测量装置30为万用表。
当手动调整时,用户每次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之后,电源模块20可根据用户的调整输出相应电压值的电压信号到开关管101的控制极,然后,通过电压测量装置30测量开关管101的压降,用户可通过电压测量装置30查看测量到的压降,如果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则停止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如果开关管101的压降未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则继续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直至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
同理,当通过控制器进行自动调整时,控制器每次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之后,电源模块20可输出相应电压值的电压信号到开关管101的控制极,然后,控制器通过电压测量装置30获取开关管101的压降,如果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则停止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如果开关管101的压降未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则继续调整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直至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充电装置10可与负载模块40相连,例如充电装置10可通过充电接口104与负载模块40相连,其中,开关管10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可通过充电接口104与负载模块40相连。作为一个示例,负载模块40可为恒流负载,例如,负载模块40为电子负载时,电子负载处于恒流模式,以使电子负载所处的回路中电流保持恒定。
可理解,当充电接口104可与负载模块40相连接时,充电装置10的充电电路103与负载模块40构成会回路,由于负载模块40可为恒流负载,因此,回路中的电流恒定,即流过开关管101的电流恒定。由此,通过负载模块40抽取固定电流,可便于对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进行调整,只要逐渐降低或提高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即可使开关管101的压降逐渐提高。
作为一个示例,开关管101可为MOS管或三极管。例如,如图5所示,MOS管的漏极D可为开关管101的第一端,MOS管的源极S可为开关管101的第二端,MOS管的栅极G可为开关管101的控制极。MOS管的漏极D可连接充电装置10的充电电路103,MOS管的源极S可连接充电接口104,MOS管的栅极G连接控制模块102,电流可从MOS管的漏极D流入,并从MOS管的源极S流出,电流方向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
进一步地,开关管101可为N型开关管,例如NMOS管或NPN三极管,此时,可逐渐降低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NMOS管为例,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越低,NMOS管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阻抗越大,由于通过负载模块40抽取固定电流,流过NMOS管的电流恒定,因而,NMOS管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压降也就越大。当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某个电压值时,NMOS管的压降将会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或者,开关管101可为P型开关管,例如PMOS管或PNP三极管,此时,可逐渐提高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以PMOS管为例,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越高,PMOS管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阻抗越大,由于通过负载模块40抽取固定电流,流过PMOS管的电流恒定,因而,PMOS管的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压降也就越大。当电源模块20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高于某个电压值时,PMOS管的压降将会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由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N型开关管为例进行说明。通过调整开关管101的控制极上的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即电源模块20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调整开关管101的阻抗,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越低,N型开关管的阻抗就越大。使用万用表实时测量开关管101两端的压降,充电装置10用一个负载模块40抽取固定电流,调整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当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低于某一电压值,即开关管101两端的压降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查看充电装置10是否会进入保护状态,从而确认充电装置10是否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从而,能够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5所示,电源模块20可为直流电源DC,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开关管101的控制极相连,直流电源DC的负极接地。可理解,在对充电装置10进行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时,可将充电装置10打开,直流电源DC的正极直接连接到开关管101的控制极,直流电源DC的负极连接充电装置10的参考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100还包括:提醒模块50,提醒模块50与控制模块102相连,提醒模块50可在控制模块102的控制下对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充电装置10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从而便于用户直观的了解测试结果。
可理解,当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模块102可根据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充电装置10的保护状态控制提醒模块50发出提醒信息,用户通过提醒模块50发出的提醒信息即可直观的了解测试结果,确认充电装置是否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
举例来说,当通过手动调整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使得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用户即可查看提醒模块50是否发出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的提醒,如果提醒模块50发出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的提醒,则确认充电装置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有效,如果提醒模块50未发出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的提醒,则确认充电装置不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失效。
又如,当通过控制器进行自动调整电源模块20的输出电压,使得开关管101的压降达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器可向控制模块102发出状态提醒指令,控制模块102接收到状态提醒指令之后,可将用于指示充电装置10的保护状态的信息发送给提醒模块50,提醒模块50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发出提醒信息,如果提醒模块50发出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的提醒,则确认充电装置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有效,如果提醒模块50未发出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的提醒,则确认充电装置不具有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或者压降异常保护功能失效。
作为一个示例,提醒模块50可与充电装置10集成设置,例如,提醒模块50可为充电装置10上的指示灯。或者,提醒模块50可与充电装置10的控制模块102进行通信,即控制模块102可将用于指示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充电装置10的保护状态的信息发送给提醒模块50,提醒模块50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发出提醒信息,例如提醒模块50可为显示器,显示器可显示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充电装置10是否进入保护状态。
综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通过电源模块向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控制模块在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与前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
S1:通过电源模块向充电装置内的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S2:在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与负载模块相连,所述负载模块为恒流负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N型开关管,逐渐降低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P型开关管,逐渐提高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电压测量装置测量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还包括:通过提醒模块对所述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所述充电装置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充电装置的测试方系统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通过电源模块向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然后,在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从而能够有效测试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充电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避免因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问题导致充电装置出现售后问题,保证了充电装置的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内具有开关管和控制模块;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所述充电装置是否进入保护状态,以对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具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负载模块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负载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模块为恒流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N型开关管,逐渐降低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型开关管,逐渐提高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MOS管或三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压测量装置,所述电压测量装置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量装置为万用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具有正电源线和负电源线,所述正电源线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相连,所述负电源线与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路的负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正电源线或所述负电源线串联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提醒模块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所述充电装置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充电装置集成设置。
14.一种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电源模块向所述充电装置内的开关管的控制极输出电压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
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保护值时,确认所述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对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与负载模块相连,所述负载模块为恒流负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N型开关管,逐渐降低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P型开关管,逐渐提高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压测量装置测量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以在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达到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停止调整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压降异常保护功能正常且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保护值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提醒模块对所述压降异常保护功能的测试结果或所述充电装置的保护状态进行提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109082 WO2020062237A1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92275A true CN110892275A (zh) | 2020-03-17 |
CN110892275B CN110892275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69745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23344.0A Active CN110892275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68032B2 (zh) |
EP (1) | EP3722824B1 (zh) |
JP (1) | JP6915148B2 (zh) |
KR (1) | KR102338637B1 (zh) |
CN (1) | CN110892275B (zh) |
WO (1) | WO20200622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9152B (zh) * | 2022-01-13 | 2023-01-10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一种直流充电桩计量远程监测方法 |
CN114839562B (zh) * | 2022-04-27 | 2024-11-26 | 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电源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56742A (ja) * | 1996-08-06 | 1998-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二次電池の過充電保護回路 |
JPH10290530A (ja) * | 1997-04-15 | 1998-10-27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二次電池の保護回路 |
CN1548977A (zh) * | 2003-05-07 | 2004-11-24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特性测试仪 |
JP2009118607A (ja) * | 2007-11-05 | 2009-05-28 |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 バッテリ充電器 |
CN101604861A (zh) * | 2009-04-22 | 2009-12-16 | 杨文锋 |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
US20100013442A1 (en) * | 2006-08-30 | 2010-01-21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Charging system,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including secondary cell,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charging |
CN101697410A (zh) * | 2009-10-23 | 2010-04-21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充电器电路中采用的短路保护电路 |
CN102118016A (zh) * | 2009-12-31 | 2011-07-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器保护电路、含有该电路的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136717A (zh) * | 2011-03-22 | 2011-07-2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器及充电保护装置 |
CN103698640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充电检测电路及移动电源 |
US20140097798A1 (en) * | 2012-10-05 | 2014-04-10 | Korea Lsi Co.,Ltd |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device |
CN103795040A (zh) * | 2014-01-28 | 2014-05-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适配器 |
CN203759177U (zh) * | 2014-04-08 | 2014-08-06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Ups蓄电池未接或异常检测装置 |
CN104375021A (zh) * | 2014-10-10 | 2015-02-25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组保护板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205811583U (zh) * | 2016-06-20 | 2016-12-14 | 江苏谊和电子有限公司 | 充电器输出端安全防护电路 |
CN106602518A (zh) * | 2017-02-14 | 2017-04-26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锂电池充电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240944A (zh) * | 2012-03-01 | 2017-10-10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开关故障诊断装置、电池组、电力系统以及故障诊断方法 |
CN108448667A (zh) * | 2014-01-28 | 2018-08-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异常的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90564B2 (ja) * | 1996-03-14 | 2001-07-2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電池電源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3657119B2 (ja) | 1998-07-28 | 2005-06-08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電池保護回路の省電力測定方法 |
JP2001228939A (ja) * | 2000-02-17 | 2001-08-24 | Canon Inc | Acアダプタ支援装置、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
KR100541741B1 (ko) * | 2003-11-14 | 2006-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충전기능 검사장치 |
WO2011077540A1 (ja) | 2009-12-25 | 2011-06-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の異常検出装置 |
CN101860051B (zh) * | 2010-04-09 | 2012-07-04 | 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 | 分布式全在线蓄电池组充放电测试设备 |
CN202583381U (zh) | 2012-04-25 | 2012-12-05 | 深圳市铁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适配器测试电路 |
US20130346025A1 (en) * | 2012-06-22 | 2013-12-26 | Green Charge Networks Llc |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rotocol selection and testing |
CN103746427A (zh) * | 2014-01-09 | 2014-04-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源、电源充电电路、方法及终端设备 |
PT3101762T (pt) * | 2014-01-28 | 2019-02-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Adaptador de potência, terminal e método para processar anomalias de impedância no circuito de carga |
HK1195448A2 (zh) * | 2014-06-24 | 2014-12-12 | 金豐洋行有限公司 | 充電器或測試儀、充電系統及充電器或測試儀和遠程監控裝置 |
CN203981802U (zh) | 2014-07-22 | 2014-12-03 | 曹勤勤 | 开关电源适配器自动测试装置 |
CN104166057A (zh) | 2014-08-12 | 2014-11-26 | 山东兴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测试系统 |
CN104931839B (zh) | 2015-06-30 | 2018-05-29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 |
CN105226943B (zh) * | 2015-07-07 | 2018-07-3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电源变换器及开关电源装置 |
CN106471697A (zh) * | 2015-12-16 | 2017-03-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充电的方法、装置、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终端 |
CN206060301U (zh) * | 2016-09-20 | 2017-03-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和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9-30 EP EP18935414.5A patent/EP3722824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9-30 US US16/626,258 patent/US113680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30 JP JP2020504415A patent/JP69151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9-30 CN CN201880023344.0A patent/CN110892275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30 KR KR1020207002652A patent/KR102338637B1/ko active Active
- 2018-09-30 WO PCT/CN2018/109082 patent/WO2020062237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56742A (ja) * | 1996-08-06 | 1998-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二次電池の過充電保護回路 |
JPH10290530A (ja) * | 1997-04-15 | 1998-10-27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二次電池の保護回路 |
CN1548977A (zh) * | 2003-05-07 | 2004-11-24 |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特性测试仪 |
US20100013442A1 (en) * | 2006-08-30 | 2010-01-21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Charging system,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including secondary cell,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charging |
JP2009118607A (ja) * | 2007-11-05 | 2009-05-28 |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 バッテリ充電器 |
CN101604861A (zh) * | 2009-04-22 | 2009-12-16 | 杨文锋 |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及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
CN101697410A (zh) * | 2009-10-23 | 2010-04-21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充电器电路中采用的短路保护电路 |
CN102118016A (zh) * | 2009-12-31 | 2011-07-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器保护电路、含有该电路的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136717A (zh) * | 2011-03-22 | 2011-07-2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器及充电保护装置 |
CN107240944A (zh) * | 2012-03-01 | 2017-10-10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开关故障诊断装置、电池组、电力系统以及故障诊断方法 |
US20140097798A1 (en) * | 2012-10-05 | 2014-04-10 | Korea Lsi Co.,Ltd |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device |
CN103698640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充电检测电路及移动电源 |
CN103795040A (zh) * | 2014-01-28 | 2014-05-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适配器 |
CN108448667A (zh) * | 2014-01-28 | 2018-08-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电源适配器和充电异常的处理方法 |
CN203759177U (zh) * | 2014-04-08 | 2014-08-06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Ups蓄电池未接或异常检测装置 |
CN104375021A (zh) * | 2014-10-10 | 2015-02-25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组保护板检测装置和方法 |
CN205811583U (zh) * | 2016-06-20 | 2016-12-14 | 江苏谊和电子有限公司 | 充电器输出端安全防护电路 |
CN106602518A (zh) * | 2017-02-14 | 2017-04-26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锂电池充电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AKESHI HORIGUCHI ETC.: "A fast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method using gate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iC MOSFETs", 《2015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ECCE)》 * |
张艳红: "低功耗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22824A4 (en) | 2021-01-06 |
US20210408813A1 (en) | 2021-12-30 |
JP6915148B2 (ja) | 2021-08-04 |
US11368032B2 (en) | 2022-06-21 |
CN110892275B (zh) | 2022-04-01 |
KR20200038245A (ko) | 2020-04-10 |
EP3722824B1 (en) | 2022-03-09 |
WO2020062237A1 (zh) | 2020-04-02 |
JP2021502043A (ja) | 2021-01-21 |
EP3722824A1 (en) | 2020-10-14 |
KR102338637B1 (ko) | 2021-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63825B2 (en) |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for charging awakening | |
CN105794079B (zh) | 调整电池的电压阈值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965139B (zh) | 一种智能检测适配器性能的方法和终端 | |
JP7191083B2 (ja) | 充電装置のテストボード、テストシステム及びテスト方法 | |
CN110945369B (zh) |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 |
JP2008529353A (ja) | パワーオーバー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レガシー受電側機器の検出 | |
CN106501642A (zh) | 一种直流充电桩便携检测设备 | |
TW200424910A (en) | Interface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peripheral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ch a function | |
CN110266082B (zh) | 通道阻抗的检测方法、充电接口检测电路结构与电子设备 | |
WO2020181739A1 (zh) | 一种负载检测系统及其负载检测方法 | |
US2020022037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n basis of state of battery | |
CN110892275A (zh) | 充电装置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 |
WO2017201737A1 (zh) | 电池保护板、电池和移动终端 | |
CN106356913A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20100045238A1 (en) | Battery Detecting System | |
CN105896645A (zh) | 移动终端的充电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991804B (zh) | 一种充电协议握手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3922459B (zh) | 充电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5867769B1 (ja) | 電源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 |
CN114157947A (zh) | 无线耳机、异常检测的方法 | |
CN106130141A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6684960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210297276U (zh) | 一种手机充电控制装置、手机充电器及手机 | |
TWI342080B (en) | Battery-powere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system | |
JP2011087342A (ja) | 二次電池の充電制御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89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