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0227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70227A CN110870227A CN201880043980.XA CN201880043980A CN110870227A CN 110870227 A CN110870227 A CN 110870227A CN 201880043980 A CN201880043980 A CN 201880043980A CN 110870227 A CN110870227 A CN 110870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unit
- motion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mo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2—Capacitive coup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12—Classification; Ma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问题]防止用户无意的通信。[解决方案]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运动信息;比较单元,用于将由通信单元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的移动信息与由获取单元获取的移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由比较单元进行的比较的结果来控制通信单元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一种通信方法和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对人体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也被称为体域网(BAN)。人体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由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佩戴的终端。每个终端至少有两个电极。如果用户佩戴的终端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则在用户的人体表面上产生电场分布。如果具有电场分布的用户和另一用户彼此接触,电场分布传输到另一用户,并且在另一用户佩戴的终端的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人体通信(电场通信)可以通过另一终端从电势差中提取信号来实现。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使用人体通信的系统的技术。该技术在电子相机之间的通信已经由多个相互握手的用户建立的情况下,在多个电子相机之间建立配对。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4-6079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采用电容耦合方法的人体通信,即使在用户没有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有时由于空间耦合而意外地开始人体通信。即使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人体通信,有时也会由于城市、火车等中的用户的无意接触而意外地开始人体通信。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颖且改进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其能够抑制用户不期望的通信发生。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比较单元,比较通信单元接收的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通信单元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获取指示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信息;比较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并且处理器基于比较结果控制通信装置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具有:第一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和第一通信单元,传输指示第一获取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的信息;以及第二通信装置,具有:第二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第一通信单元通信;第二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比较单元,比较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以抑制用户不期望的通信的发生。
注意,上述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利用或代替上述效果,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一种效果或可以从本说明书中掌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人体通信系统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由相互握手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的位置变化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使用同一交通工具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的位置变化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例的通信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功能配置的组件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了对这些组件的重复描述。
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多个组件有时通过在相同的附图标记之后提供不同的字母来彼此区分。例如,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配置或逻辑含义的多个配置被适当地区分为通信终端20A和20B。然而,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多个组件中的每一个的情况下,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单独提供给多个组件中的每一个。例如,在不需要对通信终端20A和20B进行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每个客户端简称为通信终端20。
此外,将按照以下顺序描述本公开。
1.人体通信系统的概述
2.通信终端的配置
3.通信终端的操作
4.变型例
5.结论
<1.人体通信系统的概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人体通信系统,其也称为体域网(BAN)。人体通信系统中终端之间的BAN通信(人体通信)是通过设置在终端中的电极在人体表面上分布电场实现的。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描述这种人体通信系统的具体配置示例。
图1是示出人体通信系统的配置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人体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人体和多个通信终端20。
通信终端20是用户佩戴的可佩戴通信装置。通信终端20经由用户的人体连接到另一通信终端,并且经由用户的人体与另一通信终端通信。例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佩戴通信终端20A的用户和佩戴通信终端20B的用户正在彼此握手。因此,通信终端20A可以经由两个用户之间的物理接触与通信终端20B进行人体通信。在基于握手的人体通信中,交换包括例如用户姓名、联系地址等的名片数据是有用的。注意,用于人体通信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应用ISO/IEC 17982(紧密电容耦合通信(CCCC))的标准。
(背景)
如上所述,通过用户之间的接触在通信终端20之间交换数据是有用的。然而,对于采用电容耦合方法的人体通信,即使在用户没有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有时也由于空间耦合而意外地开始人体通信。即使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人体通信,有时也会由于城市、火车等中的用户的无意接触而意外地开始人体通信。通过用户不期望的人体通信来交换数据交换不是优选的。
本发明人已经根据上述情况创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抑制涉及用户不期望的数据交换的人体通信的发生。在下文中,将逐一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的配置和操作。
<2.通信终端的配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的配置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包括检测单元210、振动器220、人体通信IC 230、数据存储单元240、指令存储单元250和主机CPU260。
(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210具有作为获取单元的功能,该获取单元获取通信终端20的运动信息。检测单元210可以包括例如传感器,例如,检测通信终端20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通信终端20的方向的磁场传感器、或者检测通信终端20的位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检测单元210可以获取由传感器检测的指示加速度、通信终端20的方向或通信终端20的位置的时间序列值,作为通信终端20的运动信息(第一运动信息)。
可替代地,检测单元210可以处理传感器检测到的时间序列值,并且在处理之后获取信息,作为第一运动信息。例如,检测单元210可以获取传感器检测到的值的绝对值或者由传感器检测到的值的正/负符号,作为第一运动信息。此外,检测单元210可以通过积分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加速度积分来获取速度,作为运动信息。此外,检测单元210可以计算传感器检测到的时间序列值和指示特定运动的值之间的差值或者由传感器获取的时间序列值的特征值,并且可以获取该差值或特征值作为第一运动信息。
对于另一示例,检测单元210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并且通过分析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时间序列图像数据来获取第一运动信息。
(振动器)
振动器220根据主机CPU 260的控制产生振动。振动器220可以用作通过振动向用户通知通信终端20的状态的通知单元。例如,当通信终端20和另一通信终端20之间成功建立连接时,或者当名片数据交换(将在后面描述)完成时,振动器220可以通过振动通知用户成功建立了连接或者名片数据交换完成。在当名片数据交换完成时振动器220振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照用户的意图更确定地完成名片数据交换,因为用户可以基于振动完成握手。注意,振动器220只是向用户通知通信终端20的状态的通知单元的示例。通信终端20可以设置有:显示单元,作为通知单元,该显示单元通过显示通知用户通信终端20的状态;或者声音输出单元,作为通知单元,通过声音通知用户通信终端20的状态。
(人体通信IC)
人体通信IC 230是包括两个电极和信号处理单元的通信单元,以执行人体通信。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调制解调器单元(PHY、MAC)、传输处理单元、接收处理单元等。通过调制解调器单元调制由主机CPU 260提供的传输数据并产生调制信号,并且通过传输处理单元将调制信号施加到预定频带内的两个电极,来实现信号的传输。此外,通过对从两个电极输入的信号应用诸如放大或下变频等接收处理,并且通过调制解调器单元从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解调接收到的数据,来实现信号的接收。
在该实施方式中,人体通信IC 230主要执行用于建立人体通信连接的关联序列,并执行用于名片数据交换的数据通信。
(数据存储单元)
如图2所示,数据存储单元240存储名片数据、第一运动信息、第二运动信息等。名片数据是包括通信终端20的用户的姓名、地址、隶属关系、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的个人数据。第一运动信息是检测单元210获取的指示通信终端20的运动的信息。第二运动信息是指示作为通信终端20的通信伙伴的另一通信终端20(相对终端)的运动的信息。第二运动信息由相对终端获取,从相对终端传输,并由人体通信IC 230接收。
(指令存储单元)
指令存储单元250存储用于主机CPU 260的操作的指令。如图2所示,指令存储单元250存储例如传感器驱动器252、人体通信IC驱动器254、运动比较程序256和名片交换程序258。传感器驱动器252是控制检测单元210中的传感器的驱动器,人体通信IC驱动器254是控制人体通信IC230的驱动器。运动比较程序256是主机CPU 260比较第一运动信息和第二运动信息的程序,名片交换程序258是实现通信终端20和相对终端之间的名片数据交换的程序。
注意,数据存储单元240和指令存储单元250可以是存储介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或MO(磁光)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闪存、SD卡、微SD卡、USB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此外,磁盘的示例包括硬盘和盘式磁性物质盘。此外,光盘的示例包括CD(光盘)、DVD(数字多功能光盘)和BD(蓝光光盘(注册商标))。
(主机CPU)
主机CPU 260根据存储在指令存储单元250中的指令控制通信终端20的整体操作。例如,如图2所示,主机CPU 260可以用作通信控制单元264,并且控制用于在人体通信IC230和相对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的关联序列。
如图2所示,主机CPU 260也可以用作比较单元266。比较单元266比较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40中的第一运动信息和第二运动信息。具体地,比较单元266计算第一运动信息和第二运动信息之间的互相关。通信控制单元264基于由比较单元266计算的相关值超过阈值的情况,控制人体通信IC 230和相对终端之间的名片数据交换。在下文中,将描述主机CPU260执行这种控制的目的。
期望在打算交换名片数据的用户之间进行名片数据交换。因此,可以想象,基于用户之间的握手来执行名片数据交换,用户之间的握手被视为用户意图的指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用户之间的握手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人关注于彼此握手的不同用户的手显示出高度相关的运动。如果相互握手的不同用户的手显示出高度相关的运动,则佩戴在相互握手的不同用户的手上的每个通信终端20也显示出高度相关的运动。
图3是示出由相互握手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20的位置变化的示例的说明图。在图3中,实线表示一个通信终端20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虚线表示另一通信终端20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如图3所示,预期相互握手的用户佩戴的两个通信终端20的位置变化具有相关性。
通过关注上述内容,导出了比较单元266的配置,该比较单元266将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40中的第一运动信息与第二运动信息进行比较。此外,通过关注上述内容,导出了通信控制单元264的配置,该通信控制单元264基于由比较单元266计算的相关值超过阈值的情况来控制人体通信IC 230和相对终端之间的名片数据交换。在此处,作为名片数据交换的额外条件,可以使用指示第一运动信息的运动幅度超过预定值。
通过这种配置,可以抑制仅基于两个用户之间的接触等而进行用户不期望的名片数据交换,因为名片数据交换在两个用户彼此握手的情况下执行。
注意,仅在用户之间握手之后,确保通信终端20的运动和相对终端的运动显示相关性。因为用户相互握手的状态至少是用户相互接触的状态,所以比较单元266仅需要在用户相互接触之后比较第一运动信息和第二运动信息。在此处,通过建立人体通信IC 230和相对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以确定用户已经彼此接触。因此,主机CPU 260可以基于人体通信IC 230和相对终端之间的连接的建立来启动检测单元210中的传感器。通过这种配置,与不断启动检测单元210中的传感器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检测单元210中的传感器的功耗。
<3.通信终端的操作>
上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的配置。接下来,参考图4,将总结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的操作。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通信终端20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首先,如果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已经经由用户的人体彼此电容耦合,则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执行用于建立连接的关联序列(S310)。然后,如果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之间的连接已经成功建立(S320/是),则通信终端20A开始获取第一运动信息并开始从通信终端20B接收第二运动信息(S330)。
此后,通信终端20A计算第一运动信息和第二运动信息之间的互相关(S340),并确定相关值是否已经超过阈值(S350)。在相关值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350/否),通信终端20A重复从S340开始的处理(S360/否),直到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之间的连接完成。
同时,在相关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350/是),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交换名片数据(S370)。如果名片数据交换已经成功完成,则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通过例如振动器220的振动通知用户交换成功(S380)。
上面已经描述了通信终端20A计算运动信息的互相关的示例。对于另一示例,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都可以计算运动信息的互相关。然后,在通信终端20A计算的相关值和通信终端20B计算的相关值都超过阈值的情况下,通信终端20A和通信终端20B可以交换名片数据。通过这种配置,由于执行名片数据交换的条件更加严格,所以可以更肯定地抑制用户不期望的通信的发生。
<4.变型例>
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些变型例。注意,将在下文中描述的每个变型例可以单独或组合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可以应用每个变型例来代替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配置,或者可以另外应用于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配置。
(第一变型例)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两个通信终端20之间的相关性来执行数据通信(名片数据交换)。关于这一点,使用相同交通工具(例如,火车或公共汽车)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20的运动是相关的。
图5是示出使用同一交通工具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20的位置变化的示例的说明图。在图5中,实线表示一个通信终端20在运输工具的行进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虚线表示另一通信终端20在相同x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如图5所示,使用同一交通工具的用户佩戴的通信终端20的运动显示出相关性。
然而,仅基于使用同一交通工具的用户之间的接触来执行数据通信不是优选的。
因此,可以将通信终端20的运动具有预定模式添加到执行数据通信的条件中。在握手的情况下,运动开关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如图3所示。然而,在运输工具的情况下,运动的正方向和负方向至少在短时间内(握手的持续时间)不会切换,如图5所示。因此,主机CPU260可以基于超过阈值的运动信息的相关值以及第一运动信息或另一终端的运动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关值来控制数据通信,其中,运动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在预定时间段内切换。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例的通信终端20的操作的流程图。S310至S350中的处理如参考图4所述。在第一变型例中,在S350中确定相关值超过阈值之后,主机CPU 260确定运动(例如,由第一运动信息指示的运动)是否具有预定模式(S366)。
在由第一运动信息指示的运动具有预定模式的情况下(S366/是),主机CPU 260控制名片数据交换(S370)。同时,在由第一运动信息指示的运动不具有预定模式的情况下(S366/否),通信终端20重复从S340开始的处理(S360/否),直到与另一通信终端20的连接完成。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变型例,除了基于两个通信终端20的运动之间的相关性之外,还基于具有预定模式的运动(例如,握手)来执行数据通信。因此,可以防止仅仅基于使用同一交通工具的用户之间的接触来进行数据通信。
(第二变型例)
握手通常包括上下握手。然而,握手有时仅仅是通过互相紧握双手来完成的(紧握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通信终端20很难进行相关运动。
因此,在两个通信终端20之间的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每个通信终端20可以同时或交替地振动振动器220。在两个用户彼此紧握手的情况下,由一个通信终端20的振动器220产生的振动被认为经由用户的人体传播到另一通信终端20。因此,主机CPU 260可以基于由检测单元210检测到的另一通信终端20的振动器220产生的振动来控制名片数据交换。
通过这种配置,即使在不摇晃手的情况下执行握手,也可以实现名片数据交换。
(第三变型例)
上面已经描述了基于握手传送名片数据的示例。然而,名片数据仅仅是预定类型数据的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基于握手来传送另一类型的数据。例如,通信终端20可以基于握手传送:相互握手的用户使用SNS相互连接的邀请代码;用于解锁/锁定家中设置的电子锁的智能钥匙;诸如音乐或电影等的内容;游戏项目;或类似的功能。
(第四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基于两个通信终端20的运动的相关性在两个通信终端20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的示例。然而,也可以基于三个或更多通信终端20的运动的相关性在三个或更多通信终端20之间执行数据通信。例如,在三个或更多用户站成一圈并将他们的手放在另一用户的手上的情况下,三个或更多通信终端20可以彼此电容耦合。此外,在三个或更多用户上下移动他们的手,同时将手放在另一用户手上的情况下,三个或更多通信终端20被认为显示相关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通信终端20可以与多个其他通信终端20进行数据通信。
(第五变型例)
执行数据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20中的检测单元210可以具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一个通信终端20中的检测单元210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而另一通信终端20的检测单元210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即使在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两个检测单元获取相同维度的运动信息比较运动。在由两个检测单元210获取的运动信息的采样频率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主机CPU 260可以通过下变频运动信息的一个采样频率来对齐这两个运动信息的采样频率。
<5.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抑制仅基于两个用户之间的接触等的用户不期望的名片数据交换的发生,因为名片数据交换在两个用户彼此握手的情况下执行。
注意,尽管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该示例。显然,本公开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构思各种变更和修正,并且应当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正将自然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基于作为人类的两个用户之间的握手执行的名片数据交换的示例。然而,名片数据交换可以基于作为人类的用户和不是人类的移动体(例如,类似于人体的机器人)之间的握手来执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通信终端20的处理的每个步骤不必按照流程图描述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例如,通信终端20的处理的每个步骤可以以与流程图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或者可以并行执行。
此外,可以创建计算机程序,以使包含在通信终端20中的硬件(例如,CPU、ROM或RAM)执行与上述通信终端20的每个配置的功能等效的功能。此外,还提供了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即,具有或代替上述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显而易见的任何其他效果。
此外,以下配置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
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
比较单元,将通信单元接收的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通信单元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2)根据(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计算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之间的相关值,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比较单元计算的相关值是否超过阈值来控制通信单元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3)根据(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相关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使通信单元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预定类型的数据。
(4)根据(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相关值超过阈值的情况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具有预定模式的情况,使通信单元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预定类型的数据。
(5)根据(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模式包括切换运动方向的正负的模式。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比较指示在通信单元与另一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之后另一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信息和在建立连接之后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由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包括关于通信装置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置的时间变化的信息。
(8)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由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包括特定运动和通信装置的运动之间的差或者通信装置的运动的特征值。
(9)根据(4)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通知预定类型的数据的成功通信。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通信装置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
获取指示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信息;
将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由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处理器基于比较结果控制通信装置和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1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具有:第一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和第一通信单元,传输指示第一获取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的信息;以及
第二通信装置,具有:第二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第一通信单元通信;第二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比较单元,比较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和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
符号说明
20 通信终端
210 检测单元
220 振动器
240 数据存储单元
250 指令存储单元
252 传感器驱动器
254 人体通信IC驱动器
256 运动比较程序
258 名片交换计划
264 通信控制单元
266 比较单元。
Claims (11)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
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
比较单元,将所述通信单元接收的所述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计算所述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之间的相关值,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比较单元计算的所述相关值是否超过阈值来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关值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使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通信预定类型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相关值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具有预定模式的情况,使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通信所述预定类型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模式包括切换运动方向的正负的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比较指示在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所述另一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信息和在建立连接之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包括关于所述通信装置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置的时间变化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包括特定运动和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之间的差或者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的特征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通知所述预定类型的数据的成功通信。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通信装置经由人体与另一通信装置通信;
获取指示所述通信装置的运动的运动信息;
将所述另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与所述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处理器基于所述比较的结果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另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1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具有:第一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和第一通信单元,传输指示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检测到的运动的信息;以及
第二通信装置,具有:第二通信单元,经由人体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信;第二获取单元,获取运动信息;比较单元,比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的运动信息和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运动信息;以及通信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33630 | 2017-07-07 | ||
JP2017133630A JP2019016925A (ja) | 2017-07-07 | 2017-07-07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PCT/JP2018/015781 WO2019008864A1 (ja) | 2017-07-07 | 2018-04-17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70227A true CN110870227A (zh) | 2020-03-06 |
Family
ID=6494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43980.XA Pending CN110870227A (zh) | 2017-07-07 | 2018-04-17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52257A1 (zh) |
JP (1) | JP2019016925A (zh) |
CN (1) | CN110870227A (zh) |
WO (1) | WO20190088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622841B2 (ja) | 2021-06-21 | 2025-01-2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行為判定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5636A (zh) * | 2001-09-14 | 2004-12-15 | Ħ��������˾ |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增强通信能力的方法 |
CN101073212A (zh) * | 2004-12-08 | 2007-11-14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经过人体的信息传输系统和发送器-接收器 |
US20090103643A1 (en) * | 2006-04-21 | 2009-04-23 | Electronic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ethod |
US20110085505A1 (en) * | 2009-10-12 | 2011-04-1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munication frame of body area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body area network using the same |
CN102316795A (zh) * | 2008-12-15 | 2012-01-11 | 普罗秋斯生物医学公司 | 与身体关联的接收器和方法 |
CN102347974A (zh) * | 2010-07-26 | 2012-02-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
JP2014135000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携帯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
KR101438456B1 (ko) * | 2013-10-29 | 2014-10-30 |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다기능 수중 led 램프 |
US20160070899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d transfer of application data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on simultaneous touch |
CN105723636A (zh) * | 2013-12-13 | 2016-06-29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保护基于身体的通信的技术 |
CN105830475A (zh) * | 2013-12-18 | 2016-08-03 | 苹果公司 | 附近的设备之间的基于手势的信息交换 |
JP2016167713A (ja) * | 2015-03-09 | 2016-09-15 | 株式会社東芝 | 人体通信装置 |
US20160285570A1 (en) * | 2015-03-24 | 2016-09-29 | Wistron Corporation | Promp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
CN106686495A (zh) * | 2016-12-27 | 2017-05-17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65671A1 (en) * | 2008-04-21 | 2009-10-22 | Invensense | Mobile devices with motion gesture recognition |
-
2017
- 2017-07-07 JP JP2017133630A patent/JP2019016925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4-17 WO PCT/JP2018/015781 patent/WO201900886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4-17 US US16/627,432 patent/US202101522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4-17 CN CN201880043980.XA patent/CN1108702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55636A (zh) * | 2001-09-14 | 2004-12-15 | Ħ��������˾ |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增强通信能力的方法 |
CN101073212A (zh) * | 2004-12-08 | 2007-11-14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经过人体的信息传输系统和发送器-接收器 |
US20090103643A1 (en) * | 2006-04-21 | 2009-04-23 | Electronic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ethod |
CN102316795A (zh) * | 2008-12-15 | 2012-01-11 | 普罗秋斯生物医学公司 | 与身体关联的接收器和方法 |
US20110085505A1 (en) * | 2009-10-12 | 2011-04-1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munication frame of body area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body area network using the same |
CN102347974A (zh) * | 2010-07-26 | 2012-02-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
JP2014135000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携帯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
KR101438456B1 (ko) * | 2013-10-29 | 2014-10-30 |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다기능 수중 led 램프 |
CN105723636A (zh) * | 2013-12-13 | 2016-06-29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保护基于身体的通信的技术 |
CN105830475A (zh) * | 2013-12-18 | 2016-08-03 | 苹果公司 | 附近的设备之间的基于手势的信息交换 |
US20160070899A1 (en) * | 2014-09-04 | 2016-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d transfer of application data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on simultaneous touch |
JP2016167713A (ja) * | 2015-03-09 | 2016-09-15 | 株式会社東芝 | 人体通信装置 |
US20160285570A1 (en) * | 2015-03-24 | 2016-09-29 | Wistron Corporation | Promp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
CN106686495A (zh) * | 2016-12-27 | 2017-05-17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152257A1 (en) | 2021-05-20 |
JP2019016925A (ja) | 2019-01-31 |
WO2019008864A1 (ja) | 2019-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81381B2 (en) |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peration mode of application processor based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within BLE packet | |
CN102461128B (zh) | 基于接近而配对移动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10421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detachable from another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698668B (zh) | 无线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 |
US10009071B2 (en) |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EP3447648A1 (en) | Master device for using connection attribute of electronic accessories connections to facilitate locating an accessory | |
CN114912135A (zh) | 对电子装置进行存取的自动授权 | |
JP2021166094A (ja) | ペアリング方法及び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 |
CN108932486B (zh) | 指纹匹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 |
CN109792465B (zh) | 基于声学的设备间通信 | |
US1119093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KR20100077914A (ko) | 무선통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0870227A (zh)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
EP3254386B1 (en) | A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writing pattern using ban | |
CN106210011A (zh) |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 |
KR20160107794A (ko) | 접촉 기반 물체 정보 전달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WO2018179872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225703B2 (en) | Communication circui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cquiring available services in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a passive communication mode using NFC | |
JP6264937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
CN109219016B (zh) | 无线通信系统、车辆、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EP3739859A1 (en) | Message recep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
CN10579210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4167603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alarm ser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vice therefor | |
JP2010130045A (ja)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5258643B2 (ja) |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