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865905A -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5905A
CN110865905A CN201910902027.2A CN201910902027A CN110865905A CN 110865905 A CN110865905 A CN 110865905A CN 201910902027 A CN201910902027 A CN 201910902027A CN 110865905 A CN110865905 A CN 110865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ient
cloud
user information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20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祎
孙振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20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59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7247 priority patent/WO20210567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5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8Techniques for file synchronisation in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向客户端发送包含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接收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在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并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客户端。实现多种维度进行数据还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通过热更新的方式进行云端数据的同步,提高数据同步的效率和完整性,有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机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日常的文件处理工作经常需要用到各种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在使用这些智能设备时,难免遇到一些异常情形,例如中途死机,或者掉电,或者程序异常等异常关闭情形,这些异常容易导致数据的丢失。
为避免这些异常情况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在当前,通常采用定时保存的方式来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在达到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对当前文件进行存储,得到一个临时文件,当再次开机时,可以询问是否恢复到最后保存的临时文件状态,如果选择是,则读取最新的临时文件,即可实现文件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但是,该方法在定时的时间间隔较长时,往往还是会丢失较多数据,在定时的间隔时间较短时,会大量占用智能设备资源,从而使得智能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异常,同时,在智能设备自身发生异常时,这种方式保存的数据也可能无法找回,导致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不高。
因而,在用户的智能设备或应用程序出现异常时,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确保在智能设备或应用程序出现异常时,用户的数据安全。
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含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路径查询请求,从所述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所述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数据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含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路径查询请求,从所述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查询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目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所述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目标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时,获取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进而向客户端发送包含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客户端根据路径查询请求,从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接收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在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并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客户端,通过先对客户端存储设备进行查询,在客户端存储设备中未存储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进一步从云端服务器中,查询通过热更新同步的云端数据中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同步文件,并进行数据还原,提供多种维度的数据还原的安全保障,有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采用热更新的方式,将实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也有利于数据实时快速地存储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中步骤S60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中步骤S50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中将客户端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中步骤S82的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还原方法的应用环境。该数据还原方法应用在智能设备的数据异常丢失后的数据还原场景中。该数据还原场景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其中,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服务端包括云端服务器,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初始数据标识的数据还原请求,服务端根据该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执行数据还原/恢复。客户端具体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上网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服务端具体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实现。
请参阅图2,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详述如下:
S10: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具体地,客户端在进行文件操作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误操作(例如文件误删除、未保存文件直接退出等)时,或者,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突然断电、系统故障等)时,需要对文件进行恢复处理,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包含初始数据标识的数据还原请求,服务端接收该数据还原请求,并获取初始数据标识,以便根据初始数据标识来执行后续的数据还原处理。
其中,初始数据标识在本实施例中是用于标识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客户端用户在通过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请求之前,先按照预设条件选取初始数据标识。
初始数据标识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取,例如文件名称、文件类型等,初始数据标识的表现形式具体可以是文字、字母、数字和符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此处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数据标识具体可以是一个文件,例如,初始数据标识“123.txt”表示文件名称为“123”,且文件类型为txt文本格式的文件,也可以是一类文件,例如,初始数据标识“*.doc”表示文件类型为doc格式的所有文件。
S20:向客户端发送包含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客户端根据路径查询请求,从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具体地,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包含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该路径查询请求中包含路径针对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指令,客户端在接收到该路径查询请求后,响应针对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指令,并得到第一查询结果,进而将第一查询结果反馈给服务端。
其中,路径查询指令是用于从存储介质中查询指定数据标识的路径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应理解,数据在进行存储时,是通过改变存储介质中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在数据读取时,客户端存储设备中的磁头将存储介质上的磁粒子极性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目前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方式删除或修改数据文件的时候,磁介质上的粒子极性并不会被清除,操作系统只是对数据的索引部分进行了修改,将要删除数据的相应段落标识进行了删除标记,通过初试数据标识和路径获取指令,对保护删除标志的磁粒子的极性进行识别,判断删除标志的磁粒子的极性中,是否存在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记录数据,得到第一查询结果。
其中,第一查询结果包括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和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
S30:接收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
具体地,在客户端完成查询后,将第一查询结果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该第一查询结果,并根据第一查询结果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步骤S20中的描述,第一查询结果包括查询到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和未查询到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在客户端存在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候,也即,可以从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直接进行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文件的恢复;在客户端不存在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候,也即,无法从客户端进行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文件的恢复。
S40:若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具体地,在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也即,在客户端的存储设备上获取不到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备份数据时,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而在后续通过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来进行数据还原。
其中,用户信息是用于唯一确定客户端用户的信息,具体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客户端的MAC地址、用户账号密码和实时验证信息等。
若用户信息为客户端的MAC地址,则在首次进行云端数据备份时,需要录入客户端对应的MAC地址,服务端存储该MAC地址,并为该MAC地址对应的客户端分配动态存储空间。
若用户信息为用户账号密码时,在首次进行云端数据备份时,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注册请求,并进行注册流程,在注册成功后,服务端保存该用户账号密码,并为该用户账号密码对应的客户端分配动态存储空间。
其中,实时验证信息是只对客户端用户进行实时验证,例如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生物识别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用户信息方式,使得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同时,给不同客户端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客户端用户可以选取任意一种用户信息来进行后续的身份验证,也即,后续身份验证可根据客户端选取的用户信息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验证方式。
S50: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具体地,通过对步骤S40中得到的用户信息进行云端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云端服务器中存储有多个客户端对应的云端数据,为确保每个客户端用户的数据安全和节约云端服务器的资源,服务端提供的云端存储设备动态为每个客户端用户分配云端存储空间,并在通过云端数据还原之前,需要对客户端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后,从该客户端用户对应的云端存储空间中,查询是否存在待还原数据。
其中,身份验证结果包括验证通过和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如步骤S40所述,本实施例对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预设有不同的验证方式,具体地用户信息的类型和验证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更多限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实时验证信息和用户声纹信息的语音信息,作为用户信息,来进行验证,确保客户端用户的数据安全,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考步骤S51至步骤S56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在赘述。
S60: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具体地,在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筛选出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
其中,热更新是一种数据同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是指实时将客户端文件实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的方式,而在同步的过程中无需关闭文件,具体过程可参考步骤S81至步骤S8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预设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动态解密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具体过程可参考步骤S61至步骤S65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S70: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客户端。
具体地,服务端将选取的目标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给客户端指定位置进行存储。
其中,网络传输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和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时,获取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进而向客户端发送包含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客户端根据路径查询请求,从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该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接收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在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并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客户端,通过先对客户端存储设备进行查询,在客户端存储设备中未存储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进一步从云端服务器中,查询通过热更新同步的云端数据中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同步文件,并进行数据还原,提供多种维度的数据还原的安全保障,有利于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采用热更新的方式,将实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也有利于数据实时快速地存储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性。
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步骤S60中所提及的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60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S61: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并使用目标密钥对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具体地,在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并使用目标密钥对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其中,目标密钥是用于对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进行解密的密钥,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的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时,云端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用户信息,对同步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加密后云端数据,并将同一用户信息对应的加密后云端数据存储到同一个动态空间,通过该目标密钥可对该动态空间对应的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解密后的云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目标密钥,直接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动态空间并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有利于快速从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众多不同用户的用户信息中,提取出该目标密钥对应的用户的用户信息,有利于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S62:在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对初始数据标识执行查询处理,得到第二查询结果。
具体地,在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后,使用初始数据标识最为查询对象,在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中进行查询,得到第二查询结果。
S63:若第二查询结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存在至少一条初始数据标识,则将存在初始数据标识的云端数据作为待还原数据。
具体地,在第二查询结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存在至少一条初始数据标识时,将存在初始数据标识的云端数据作为待还原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查询结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不存在该初始数据标识,则向客户端反馈该查询结果,通过提示消息提醒客户端查询的初始数据标识是否有误。
S64:将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的用户从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中,选取至少一条数据标识作为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
具体地,将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接收到这些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后,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一条或多条数据标识,作为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通过消息的方式反馈给服务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时间点的存储,使得一条数据标识可能对应多条数据,例如,一初始据标识为“案件状态表”的数据标识,经查询后,得到三条数据标识为“案件状态表”的数据文件,其时间点分别为7月1号、7月2号和7月6号。
S65:接收客户端反馈的选取消息,并从选取消息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从待还原数据中确定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接收到客户端反馈的选取消息时,从选取消息中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从待还原数据中确定目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并使用目标密钥对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进而在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对初始数据标识执行查询处理,得到第二查询结果,若第二查询结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存在至少一条初始数据标识,则将存在初始数据标识的云端数据作为待还原数据,再将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的用户从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中,选取至少一条数据标识作为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最后接收客户端反馈的选取消息,并从选取消息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从待还原数据中确定目标数据,快速从云端服务器存储的众多数据中找到需要还原的目标数据,提高了目标数据的查询和确定效率。
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步骤S50中所提及的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50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S51: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
具体地,在选择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之前,云端服务器获取该客户端预设的唯一标识信息作为用户标识,并向该客户端发送包含随机验证码的信息,客户端的用户朗读该信息并进行录音,将录音文件作为用于验证身份的用户信息,服务端在接收到用户信息后,从该音频信息中提取声纹信息,并判断该声纹信息是否为云端服务器预选存储的客户端对应的用户声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在第一次进行云端服务器存储时,需要录入唯一标识信息和声纹信息,以便后续的身份认证。
其中,唯一标识信息具体可以是客户端的MAC地址,或者,客户端用户绑定该云端服务器的手机号码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随机验证码信息具体可以是采用短信SDK接口自动生成并发送的短信息,使用短信SDK借口生成的随机验证码具有实时性和随机性,例如,生成的一个随机验证码信息为“您的本次验证码为h36ty0,验证码有效时长为2分钟”。
其中,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详细过程如下: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详细过程如下:
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解析,得到初始声纹样本;
对初始声纹样本进行预加重处理,生成具有平坦频谱的加重处理声纹样本;
采用分帧和加窗的方式,对加重处理声纹样本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初始语音帧;
对初始语音帧进行静默音分离,得到目标语音帧;
基于目标语音帧,提取声纹特征,将得到的声纹特征作为目标声纹信息。
容易理解地,目标声纹信息为验证信息中包含的声纹信息,后续通过对该声纹信息进行校验,判断该声纹信息是否为客户端对应的声纹信息。
其中,预加重是一种在发送端对输入信号高频分量进行补偿的信号处理方式。随着信号速率的增加,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损很大,为了在接收终端能得到比较好的信号波形,就需要对受损的信号进行补偿,预加重技术的思想就是在传输线的始端增强信号的高频成分,以补偿高频分量在传输过程中的过大衰减,而预加重对噪声并没有影响,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输出信噪比。
其中,分帧是指将整段语音信号分帧,也就是切分成很多段,一段语音信号整体上看不是平稳的,但是在局部上可以看作是平稳的,在后期的语音处理中需要输入的是平稳信号,因而要对整段语音信号分帧,也就是切分成很多段。在10-30ms范围内都可以认为信号是稳定的,一般以不少于20ms为一帧。
其中,加窗是采用加窗函数对分帧后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使得语音帧连续,在进行分帧处理后,每一帧的起始段和末尾端会出现不连续的地方,分帧越多与原始信号的误差也就越大。通过加窗处理,使分帧后的信号变得连续,每一帧就会表现出周期函数的特征。
容易理解地,目标声纹信息为验证信息中包含的声纹信息,后续通过对该声纹信息进行校验,判断该声纹信息是否为云端服务器预先存储的预设的客户端的用户声纹信息。
S52:将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客户端的用户声纹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第一验证结果。
具体地,在服务端的云端存储设备中,预先存储有每个使用音频信息验证的客户端对应的声纹信息,作为预设的权限声纹信息,通过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式,分别计算步骤S51中得到的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权限声纹信息的相似度,得到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权限声纹信息的相似度值,若这些相似度值中,存在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则确定该目标声纹信息为预设的权限声纹信息中的一个,此时,确认声纹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若这些相似度值均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相似度值,则确定该目标声纹信息不属于预设的权限声纹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此时,确认声纹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其中,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余弦相似性、最近邻(k-NearestNeighbor,kNN)分类算法、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基于SimHash算法的汉明距离等。
S53:采用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对音频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目标文本。
具体地,通过预设的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对音频信息进行文本转换,得到目标文本。
其中,预设的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语音转换文本算法,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工具来实现,还可以是通过调用第三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来实现,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S54:对目标文本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验证码。
具体地,采用预设好的正则表达式对目标文本进行正则匹配,得到目标文本中包含的当前验证码。
S55:对当前验证码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第二验证结果。
具体地,对步骤S54中得到的当前验证码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得到第二验证结果,其中,第二验证结果包括验证通过和验证失败,在合法性验证通过时,确认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在合法性验证失败时,确认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其中,合法性验证是用于验证当前验证码是否和初始验证码一致,若当前验证码和初始验证码一致和初始验证码一致,则确定当前验证码合法性验证通过,否则,确认当前验证码合法性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1至步骤S52,与步骤S53至步骤S55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其可以是并列执行的关系,此处不做限制。
S56:若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通过,则确认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具体地,在第一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通过,则确认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容易理解地,若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或者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或者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失败,则确认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此时,向客户度反馈验证失败的提示消息,并将该音频信息和验证信息进行记录并保存到预设的异常信息文件中,以便后续可以通过对该预设的异常信息文件进行分析,得到异常原因,并作出相应异常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进而将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客户端的用户声纹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第一验证结果,同时,采用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对音频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目标文本,进而对目标文本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验证码,再对当前验证码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第二验证结果,最后,在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通过时,确认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通过一个音频文件,对用户身份进行多维确认,快速便捷地确认用户身份合法,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之后,若第一查询结果为查询到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该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通过指令从客户端进行数据还原,具体如下:
若第一查询结果为在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指令,以使客户端根据数据还原指令执行修改存储路径的删除标志和建立文件索引的动作。
具体地,在第一查询结果为在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确认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文件,此时,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指令,客户端在接收到该数据还原指令后,修改存储路径的删除标志,使得该存储路径对应的文件在客户端可视化显示,并重新建立文件索引,使得该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文件具有物理路径,可以被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的数据文件在被删除时,客户端上的存储介质依旧保留数据文件本身的数据,只是将该数据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的标志修改为删除标识,并删除该数据文件的索引,使得该数据文件在客户端不显示且不可被执行,通过修改存储路径的删除标识,并重新建立文件索引的方式,可以实现快速进行文件恢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查询结果为在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时,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指令,以使客户端根据数据还原指令执行修改存储路径的删除标志和建立文件索引的动作,从而快速通过客户端进行数据文件的恢复,提高了数据文件恢复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该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将客户端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中,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将客户端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中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客户端数据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中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S81:通过预设同步方式,从客户端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和客户端的用户信息,其中,更新数据在云端服务器对应有原始备份数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实时运行的文件,通过预设的步方式,从客户端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和客户端的用户信息。
其中,更新数据文件是指该实施运行的文件在上一次更新之后,发生改变的内容。
其中,常见的同步方式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拷贝、文件移动、文件实时共享等。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文件操作的便捷性,从客户端的内存中直接读取发生变化的文件的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热更新的方式更新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具体过程可参考步骤S82,或者步骤S821至步骤S824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客户端的数据文件进行更新获取,可以是通过定时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实时保存的方式,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合方式。
例如,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定时保存与实时保存结合的方式,定时保存为设置5分钟自动进行保存,实时保存为接收到被动触发的保存指令时,进行实时保存。
S82: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对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具体地,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对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其中,加密处理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摘要算法5(Message-DigestAlgorithm 5,MD5)、RSA(RSA algorithm)加密算法和密钥加密的块算法(Data EncryptionStandard,DES)等。
S83:将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
具体地,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同步方式,从客户端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和客户端的用户信息,进而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对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再将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确保数据同步的速度和完整性,避免在客户端异常时导致的数据未及时保存,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在图5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步骤S82中所提及的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82的具体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S821: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文件。
具体地,每经过预设时间间隔,或者在接收到更新指令时,服务器对文件进行更新检测,在检测到文件有更新时,从云端服务器的备份数据中,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文件。
例如,在检测到一个正在编辑的word文档发生更新,根据该word文档的标识,获取云端备份数据中,具有相同标识的文件,作为该word文档对应的原始文件。
S822: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更新内容,并根据更新内容生成资源文件包。
具体地,通过预设指令,读取缓存中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更新内容,并根据该更新内容,生成资源文件包。
值得说明的是,若该更新内容中关联有图像、音频等资源文件,也将与该更新内容中的资源文件封装到资源文件包中。
其中,资源文件包是指封装有更新内容、图像、音频等资源的文件包,其具体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bundle包来作为更新内容对应的资源文件包,bundle包具有类似静态库的功能,将更新内容封装到bundle包中,既可直接释放并运行bundle包中包含的更新数据和资源文件,又可保证更新数据和资源文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被其他用户获取,保证了更新数据和资源文件的安全性。
应理解,本步骤生成资源文件包的过程,属于后台静默生成,对文件读写并不影响,因而,无需关闭文件即可实现文件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备份。
S823:对更新资源包和原始备份文件执行差异性比较,得到差异信息。
具体地,采用数据链表分析的方式,对更新资源包和原始文件执行差异性比较,得到两者的差异信息。
其中,数据链表分析的方式,是指使用原始备份文件建立数据链表,并将得到的更新资源包以插入的形式与搞数据链表中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对比。
其中,数据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结点(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组成,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S824:使用差异信息更新原始备份文件,得到更新后的文件,并将更新后的文件同步到云端备份数据中,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具体地,在得到差异信息后,使用差异信息更新原始备份文件,得到更新后的文件,并将更新后的文件同步到云端备份数据中,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文件,进而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更新内容,并根据更新内容生成资源文件包,再对更新资源包和原始备份文件执行差异性比较,得到差异信息,进而使用差异信息更新原始备份文件,得到更新后的文件,并将更新后的文件同步到云端备份数据中,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实现快速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减小或者避免突发异常导致的数据丢失,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7示出与上述实施例数据还原方法一一对应的数据还原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还原装置包括数据标识获取模块10、查询请求发送模块20、查询结果接收模块30、用户信息获取模块40、用户身份验证模块50、目标数据确定模块60和目标数据发送模块7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数据标识获取模块10,用于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查询请求发送模块20,用于向客户端发送包含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客户端根据路径查询请求,从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查询结果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40,用于若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50,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目标数据确定模块60,用于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目标数据发送模块70,用于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客户端。
进一步地,目标数据确定模块60包括:
云端数据解密单元,用于若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获取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并使用目标密钥对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数据标识查询单元,用于在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对初始数据标识执行查询处理,得到第二查询结果;
待还原数据选取单元,用于若第二查询结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存在至少一条初始数据标识,则将存在初始数据标识的云端数据作为待还原数据;
待还原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的用户从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中,选取至少一条数据标识作为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
目标数据确认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反馈的选取消息,并从选取消息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从待还原数据中确定目标数据。
进一步地,用户身份验证模块50包括:
声纹提取单元,用于对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
声纹验证单元,用于将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客户端的用户声纹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第一验证结果;
语音转换单元,用于采用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对音频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目标文本;
文本解析单元,用于对目标文本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验证码;
文本验证单元,用于对当前验证码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第二验证结果;
结果确定单元,用于若第一验证结果和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通过,则确认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该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数据恢复模块,用于若第一查询结果为在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指令,以使客户端根据数据还原指令执行修改存储路径的删除标志和建立文件索引的动作。
该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更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同步方式,从客户端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和客户端的用户信息,其中,更新数据在云端服务器对应有原始备份数据;
云端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对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云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
进一步地,云端数据生成模块包括:
备份文件获取单元,用于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文件;
资源文件包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更新内容,并根据更新内容生成资源文件包;
差异性对比单元,用于对更新资源包和原始备份文件执行差异性比较,得到差异信息;
同步更新单元,用于使用差异信息更新原始备份文件,得到更新后的文件,并将更新后的文件同步到云端备份数据中,作为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关于数据还原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还原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数据还原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云端数据和用户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还原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S10至步骤70。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数据还原装置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7所示的模块10至模块70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数据还原方法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数据还原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含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路径查询请求,从所述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所述第一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所述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包括:
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并使用所述目标密钥对云端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在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对所述初始数据标识执行查询处理,得到第二查询结果;
若所述第二查询结果为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备份数据的数据标识中,存在至少一条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则将所述存在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云端数据作为待还原数据;
将所述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的用户从所述待还原数据的数据标识中,选取至少一条数据标识作为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
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选取消息,并从所述选取消息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从所述待还原数据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为包含验证码信息的音频信息,所述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包括:
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声纹提取,得到目标声纹信息;
将所述目标声纹信息与每个预设的客户端的用户声纹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第一验证结果;
采用语音转换文本的方式,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转换,得到目标文本;
对所述目标文本进行解析,得到当前验证码;
对所述当前验证码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第二验证结果;
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均为验证通过,则确认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之后,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在所述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到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数据还原指令,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数据还原指令执行修改所述存储路径的删除标志和建立文件索引的动作。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之前,所述数据还原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同步方式,从所述客户端获取更新数据文件和所述客户端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更新数据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对应有原始备份数据;
将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并对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密钥和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
将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云端数据存储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同步方式包括定时同步和/或实时同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同步到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数据中,得到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包括:
从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原始备份文件;
获取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对应的更新内容,并根据所述更新内容生成资源文件包;
对所述更新资源包和原始备份文件执行差异性比较,得到差异信息;
使用所述差异信息更新所述原始备份文件,得到更新后的文件,并将所述更新后的文件同步到云端备份数据中,作为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备份数据。
8.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数据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若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还原请求,则获取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包含的初始数据标识;
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含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查询请求,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路径查询请求,从所述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中查询是否存在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的路径,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查询结果发送给服务端;
查询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反馈的第一查询结果;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查询结果为未查询到记录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存储路径,则获取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信息;
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云端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得到身份验证结果;
目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通过预设的方式,从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初始数据标识对应的云端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其中,所述云端数据为通过热更新的方式,将客户端的即时数据同步到所述云端数据库存储的数据;
目标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
CN201910902027.2A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865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2027.2A CN110865905A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117247 WO2021056726A1 (zh) 2019-09-24 2019-11-11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2027.2A CN110865905A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5905A true CN110865905A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5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2027.2A Pending CN110865905A (zh) 2019-09-24 2019-09-24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5905A (zh)
WO (1) WO202105672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5495A (zh) * 2020-09-25 2020-12-22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离线云端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5064A (zh) * 2020-12-30 2021-04-20 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734409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中金数据(武汉)超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虚拟资源的数值转移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3420050A (zh) * 2021-06-28 2021-09-21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860A (zh) * 2021-09-27 2021-10-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泄密数据的追踪方法、装置、存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0603A (zh) * 2021-01-22 2021-12-0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静态资源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5509810A (zh) * 2022-09-26 2022-12-23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数据的异地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6361860A (zh) * 2022-12-27 2023-06-30 深圳市网新新思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和验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31754A (zh) * 2023-10-17 2024-01-02 书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异常问题还原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192A (zh) * 2007-08-09 2009-02-1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被误删除后恢复方法和恢复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915263A (zh) * 2012-10-19 2013-02-06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301382A (zh) * 2014-09-03 2015-01-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
CN105657056A (zh) * 2016-03-15 2016-06-08 成都爆米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云盘备份的方法
CN10609562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9739815A (zh) * 2019-01-10 2019-05-1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57999A (zh) * 2018-12-30 2019-06-07 广东一一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草稿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0138B (zh) * 2012-06-19 2015-12-0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端文件的修复方法和系统
JP6196389B2 (ja) * 2013-12-17 2017-09-13 ヒタチ データ システムズ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Hitachi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分散型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ファイル同期サーバシステム
US10684924B2 (en) * 2016-02-18 2020-06-16 Commvault Systems, Inc. Data restoration operations based on network path information
CN107506265A (zh) * 2017-08-30 2017-12-22 安徽天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差异性远程文件备份与恢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192A (zh) * 2007-08-09 2009-02-1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被误删除后恢复方法和恢复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915263A (zh) * 2012-10-19 2013-02-06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301382A (zh) * 2014-09-03 2015-01-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云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
CN105657056A (zh) * 2016-03-15 2016-06-08 成都爆米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云盘备份的方法
CN10609562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9857999A (zh) * 2018-12-30 2019-06-07 广东一一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草稿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39815A (zh) * 2019-01-10 2019-05-1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宁金融研究院: "《互联网金融反欺诈的艺术》", 31 October 2018,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pages: 173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5495A (zh) * 2020-09-25 2020-12-22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离线云端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4409A (zh) * 2020-12-28 2021-04-30 中金数据(武汉)超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私有虚拟资源的数值转移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2685064A (zh) * 2020-12-30 2021-04-20 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685064B (zh) * 2020-12-30 2024-03-22 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的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760603A (zh) * 2021-01-22 2021-12-0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静态资源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3420050B (zh) * 2021-06-28 2023-08-25 深圳华科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0050A (zh) * 2021-06-28 2021-09-21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860B (zh) * 2021-09-27 2022-01-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泄密数据的追踪方法、装置、存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2860A (zh) * 2021-09-27 2021-10-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泄密数据的追踪方法、装置、存储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09810A (zh) * 2022-09-26 2022-12-23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数据的异地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5509810B (zh) * 2022-09-26 2024-04-0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数据的异地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6361860A (zh) * 2022-12-27 2023-06-30 深圳市网新新思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和验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1860B (zh) * 2022-12-27 2024-02-09 深圳市网新新思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存储和验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31754A (zh) * 2023-10-17 2024-01-02 书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异常问题还原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331754B (zh) * 2023-10-17 2024-04-19 书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异常问题还原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6726A1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5905A (zh)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55865B1 (e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certification of trusted media data
WO2021169277A1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51692B1 (ko) 클라우드 동기화 시스템용 텔레메트리 시스템
US9781109B2 (e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for improv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N10952232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介质、终端
CN110245518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43650B (zh) 获取页面数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0252897A1 (zh) 全链路数据鉴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95593B1 (ko) 인증 문서를 자동으로 생성하는 기법
WO2016202000A1 (zh) 差分回退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4615031A (zh) 文件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2018B (zh) 病毒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216869B1 (ko) 종단간 암호화가 적용된 파일에 대한 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13726818B (zh) 一种失陷主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35078A (zh) 一种基于句柄的开放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33026B (zh) 一种多数据的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50388B (zh) 一种备份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291001B (zh) 计算机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327680A (zh) 认证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3747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签约方法以及装置
CN113076548A (zh) 机器人自动化流程账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02905B (zh)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32879B (zh) 日志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47413B (zh) 应用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