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6969B -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6969B CN110826969B CN201911098990.6A CN201911098990A CN110826969B CN 110826969 B CN110826969 B CN 110826969B CN 201911098990 A CN201911098990 A CN 201911098990A CN 110826969 B CN110826969 B CN 1108269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istics
- implementation area
- waybill
- preset
- preset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2—Providing warranty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查找所述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本申请实现了根据物流时效记录自动对物流环节进行延误责任划分,提高了延误划责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的普及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物流行业来讲,运单的准点率是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当运单出现延误的情况时,往往需要对运单各物流环节进行划分定责,而运单的收、转、运、派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过程,数据量庞大。传统的人工进行延误划责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而且容易出现划责不清等问题,延误划责处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用以实现根据物流时效记录自动对物流环节进行延误责任划分,确定责任部门,提高延误划责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包括: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根据判断的结果,查找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获取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预设时间信息包括: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根据时效数据判断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一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未准点到达,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二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三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的结果,查找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包括:获取判断的结果;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二实施区域与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与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将查找得到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单划责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标记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的结果,查找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于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预设时间信息包括: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时效数据判断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一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于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未准点到达,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二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三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标记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判断的结果;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二实施区域与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与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将查找得到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物流全链路300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中步骤22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10-总线,11-处理器,12-存储器,300-物流全链路,301-发货网点,302-始发外场,303-前端回货环节,304-中转外场,305-最终外场,306-干线运行环节,307-提货网点,308-支线运行环节,309-末端派送环节,500-运单划责装置,510-获取模块,520-判断模块,521-获取单元,522-第一判断单元,523-第二判断单元,524-第三判断单元,530-标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物流全链路300的示意图,运单的物流对象从发货网点301出发,到达始发外场302,这一物流环节为前端回货环节303,再从始发外场302出发,经过若干个中转外场304,到达最终外场305,这一物流环节为干线运行环节306,然后从最终外场305出发,到达提货网点307,这一物流环节为支线运行环节308,最后从提货网点307配送至客户确认签收,这一物流环节为末端派送环节309。
于一实施例中,运单的物流对象从发货网点301出发,到达始发外场302,这一物流环节为前端回货环节303,再从始发外场302出发,到达最终外场305,这一物流环节为干线运行环节306,然后从最终外场305出发,到达提货网点307,这一物流环节为支线运行环节308,最后从提货网点307配送至客户确认签收,这一物流环节为末端派送环节309。
于一实施例中,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获取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第一实施区域为提货网点307,第二实施区域为最终外场305,第三实施区域为始发外场302。预设时间信息包括: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提货网点307的第一预设时间、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最终外场305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始发外场302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
根据时效数据判断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提货网点307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一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到达提货网点307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提货网点307准点到达,标记末端派送环节309为延误责任环节。
于一实施例中,若物流对象到达提货网点307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提货网点307未准点到达,判断物流对象从最终外场305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二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最终外场305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最终外场305准点出发,标记支线运行环节308为延误责任环节。
于一实施例中,若物流对象从最终外场305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最终外场305未准点出发,判断物流对象从始发外场302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三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始发外场302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始发外场302准点出发,标记干线运行环节306为延误责任环节。
于一实施例中,若物流对象从始发外场302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始发外场302未准点出发,标记前端回货环节303为延误责任环节。
请参看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图1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通过总线10连接,存储器1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1执行如下述实施例中的运单划责方法。
如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由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来执行,以实现对延误运单进行责任划分,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时效数据是从运单生成到运单完成这一过程中的时效记录,于一实施例中,可以包括该运单的物流状态、在各物流环节执行预设操作的实际时间、全链路时长、延误时长等。预设时间信息是在运单生成时,为了使运单不发生延误,根据运单的发货地址、收货地址、客户要求等内容预设的在各物流节点执行预设操作的最晚时间。
步骤220: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
在上述步骤中,物流节点是在各个物流环节之间起衔接作用的交点,根据步骤210获取的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比较物流对象在物流节点执行预设操作的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从而确定运单在物流节点是否准点执行预设操作,该预设操作可以是到达物流节点,也可以是从物流节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是否准点执行预设操作,上述各物流节点可以是所有物流节点,也可以是在所有物流节点中预先选定的部分物流节点。
于一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各物流节点的优先级,然后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比较物流对象在物流节点执行预设操作的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判断运单在物流节点是否准点执行预设操作,当确定了运单在某一物流节点准点执行预设操作后,不需要再继续判断在优先级低于该物流节点的其他物流节点之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
步骤230:根据判断的结果,查找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如图4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步骤22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220: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可以包括:
步骤221:获取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
在上述步骤中,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预设时间信息包括: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
步骤222:根据时效数据,判断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一预设时间。
在上述步骤中,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3,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4。
步骤223: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步骤224: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二预设时间。
在上述步骤中,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5,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6。
步骤225: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步骤226: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三预设时间。
在上述步骤中,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7,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执行步骤228。
步骤227: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步骤228: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于一实施例中,获取步骤220判断的结果;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二实施区域与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与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将查找得到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标记模块530,各个模块的原理关系如下:
获取模块510,用于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10的描述。
判断模块520,用于根据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判断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20的描述。
标记模块530,用于根据判断的结果,查找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30的描述。
如图6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运单划责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标记模块530,其中判断模块520包括获取单元521、第一判断单元522、第二判断单元523和第三判断单元524。
获取单元521,用于获取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预设时间信息包括: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
第一判断单元522,用于根据时效数据判断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一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第二判断单元523,用于若物流对象到达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未准点到达,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二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第三判断单元524,用于若物流对象从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并判断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第三预设时间;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若物流对象从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21至步骤228的描述。
于一实施例中,标记模块530具体用于:获取判断的结果;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二实施区域与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与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若判断的结果为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将查找得到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所述各物流节点是所有的物流节点,或是在所有的所述物流节点中预先选定的部分所述物流节点;
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查找所述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所述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
按照预先设定所述各物流节点的优先级,按照所述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比较物流对象在所述物流节点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的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
判断运单在所述物流节点是否准点执行预设操作;
当确定了运单在某一所述物流节点准点执行所述预设操作后,不需要再继续判断在所述优先级低于该物流节点的其他所述物流节点之处,所述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
所述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
获取所述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所述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所述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包括: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
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判断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所述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单划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划分信息还包括:将所述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所述预设时间信息还包括: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所述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
若所述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未准点到达,并判断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单划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并判断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单划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查找所述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包括:
获取所述判断的结果;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二实施区域与所述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三实施区域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
将查找得到的所述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5.一种运单划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运单实际签收时间晚于预设签收时间时,获取运单的时效数据和预设时间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所述各物流节点是所有的物流节点,或是在所有的所述物流节点中预先选定的部分所述物流节点;
标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的结果,查找所述运单发生延误的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判断所述运单在各物流节点的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包括:
按照预先设定所述各物流节点的优先级,按照所述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比较物流对象在所述物流节点执行所述预设操作的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
判断运单在所述物流节点是否准点执行预设操作;
当确定了运单在某一所述物流节点准点执行所述预设操作后,不需要再继续判断在所述优先级低于该物流节点的其他所述物流节点之处,所述预设操作是否准点执行;
所述判断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各物流节点的预设划分信息,所述预设划分信息包括:将所述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一实施区域;所述预设时间信息包括: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第一预设时间;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效数据判断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所述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单划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划分信息还包括:将所述各物流节点预设为的第二实施区域和第三实施区域;所述预设时间信息还包括: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二预设时间,以及所述运单的物流对象预设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第三预设时间;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物流对象到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未准点到达,并判断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单划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并判断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
若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第三实施区域出发的实际时间晚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则判定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单划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判断的结果;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一实施区域准点到达,则查找所述第一实施区域之后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二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二实施区域与所述第一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三实施区域与所述第二实施区域之间的物流环节;
若所述判断的结果为所述运单在第三实施区域未准点出发,则查找所述第三实施区域之前的物流环节;
将查找得到的所述物流环节标记为延误责任环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8990.6A CN110826969B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8990.6A CN110826969B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6969A CN110826969A (zh) | 2020-02-21 |
CN110826969B true CN110826969B (zh) | 2022-12-09 |
Family
ID=6955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98990.6A Active CN110826969B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269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11664B (zh) * | 2021-03-29 | 2024-05-28 |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物流时效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24393A1 (en) * | 2011-07-19 | 2013-01-24 | Abbott Fleur | Cloaked Package Shipp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
CN108399547A (zh) * | 2017-09-12 | 2018-08-14 |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 一种根据快件流转节点及问题类型判责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
CN110414903A (zh) * | 2019-08-08 | 2019-11-05 |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11098990.6A patent/CN1108269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6969A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70312A (zh) |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 |
JP2020502015A (ja) | 出庫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886875B (zh) | 物流妥投时长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6487569B (zh) | 一种业务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826969B (zh) |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 |
CN113946294A (zh) | 一种分布式储存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9976888B (zh) | 一种数据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826946B (zh) | 一种用于处理快递无着件的智能自动比对匹配识别系统和方法 | |
CN112819565B (zh) | 围标串标的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488562B (zh) |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16714646B (zh) | 一种线路测试序列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0378636B (zh) | 一种交叉拣选方法和装置 | |
CN112949887A (zh) | 派件路径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12349A (zh) | 一种检测中心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686594B (zh) | 快递报表数据统计方法和装置 | |
CN116362650A (zh) | 一种物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1126899B (zh) | 一种仲裁延误的自动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3762841B (zh) | 一种运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612354A (zh) | 一种实验室业务无人化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796423A (zh) | 中转时效工单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13128933A (zh) | 一种异常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11652549A (zh) | 物流配送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 |
JPS61203233A (ja) | 部品組立生産における部品取出バッファの決定方法 | |
CN116503887B (zh) | 基于图像识别的货代订单处理方法 | |
CN115995260B (zh) | 一种测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