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14903A -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4903A
CN110414903A CN201910730880.0A CN201910730880A CN110414903A CN 110414903 A CN110414903 A CN 110414903A CN 201910730880 A CN201910730880 A CN 201910730880A CN 110414903 A CN110414903 A CN 110414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link
overtime
tim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08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铁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un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un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un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unj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08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4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最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实现了容易确定出未准时送达的包裹的责任环节,进而保证了包裹的物流时效。

Description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上购物是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相应的,包裹的运输量也越来越大,快递公司也越来越多。快递公司为了提高在快递行业的竞争力,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时效服务。
相关技术的时效装置只是记录了包裹的物流信息,而包裹的数量较多,保证每个包裹能准时送达比较困难;对于未准时送达的包裹,确定出是哪个物流环节的责任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包裹的物流时效难以保证和确定出未准时送达的包裹的责任环节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超时判断模块和责任判断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所述超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所述责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至少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中各个步骤。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最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由此,可以较为容易地确定出导致未准时送达包裹的责任环节,以此实现对各物流环节的精准定责,从而保证了包裹的物流时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与图2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以实施例的形式对本申请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来执行。参考图1,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
具体的,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物流环节至少可以包括揽件环节、中心环节和派签环节,此外,当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中心环节数量为两个时,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物流环节可以包括揽件环节、首中心环节、班线运输环节、末中心环节和派签环节。发件时间为包裹从每个物流环节发出的时刻,送达时间为包裹到达每个物流环节的时刻,相邻的两个物流环节,上一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与下一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可以是同一时刻,例如首中心环节与班线运输环节,以及班线运输环节与末中心环节中,包裹从首中心环节发出时,同时进入班线运输环节,当班线运输环节结束时,包裹到达末中心环节。因此,首中心环节的发件时间与班线运输环节的送达时间为同一时刻,班线运输环节的发件时间与末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为同一时刻。
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时,可以是信息获取模块通过访问时效数据库来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时效数据库中存储有每个包裹的物流信息。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向时效数据库的控制模块发送数据访问指令。时效数据库的控制模块接收到该数据访问指令后,根据该数据访问指令将与数据访问指令对应的时效数据发送给数据获取模块,时效数据包括包裹的物流环节数据和物流时间数据。实现了简单快速的获取时效数据库中的时效数据。
S102、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用于从所述各物流环节中判断出超时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时效数据是按包裹依次经过的物流环节的顺序来排序的。判断超时环节时,也是按照包裹依次经过的物流环节的顺序来判断的。
详细的,超时规则根据物流环节的工作时间设定,以不会影响该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为原则,例如该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为每天的13点整,又因为物流环节需要对包裹进行整理打包,平均打包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故超时规则可以设定为如果上一物流环节没在12点整前将包裹送达至该物流环节,便规定上一物流环节为超时环节,如果上一物流环节严格按照超时规则执行,在12点整前将包裹送达至该物流环节,便不会影响该物流环节在13点整将包裹送往下一物流环节。
超时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超时规则和第二超时规则,第一超时规则和第二超时规则均可以独立判断超时环节,其中,第一超时规则可以是判断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时间标准,来判断该物流环节的上一物流环节是否为超时环节;第二超时规则可以是判断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时间标准,来判断该物流环节是否为超时环节。
当超时规则为第一超时规则时,超时环节的具体判断过程可以是,判断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时间标准,当判断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符合第一预设时间标准时,将该符合第一预设时间标准的物流环节所对应的上一个物流环节定为超时环节,因此,该判断超时环节的过程是从判断包裹运输过程中第二个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时间标准开始的。当超时规则为第二超时规则时,判断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时间标准,当判断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符合第二预设时间标准时,将该物流环节定为超时环节。因此,该判断超时环节的过程是从判断包裹运输过程中第一个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时间标准开始的。由此,通过该方法确定出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所有超时环节,方便确定出包裹运输过程中的责任环节,同时监督了包裹的运输过程。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超时规则为第一超时规则,具体为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不能晚于该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前一个小时。因此,判断任一物流环节是否为超时环节的具体过程为,首先计算出该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与该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当该时间差为负值时,将该物流环节的上一物流环节定为超时环节,其中,计算过程中,采用24小时计时制,时间差为负值时表示该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在该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之后;当该时间差为正值时,判断该时间差是否大于一个小时,当该时间差大于一个小时时,该送达时间符合超时规则,将该物流环节的上一物流环节定为超时环节,其中,时间差为正值时表示该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在该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之前。
S103、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用于从所述超时环节中判断出责任环节。
具体的,责任环节为导致包裹物流延迟的主要责任环节,对包裹的物流延迟起主要责任。责任环节的数量至多为一个,也即包裹的运输过程中可以没有责任环节,并且当包裹的运输过程中存在责任环节时,责任环节为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某一物流环节。当判断超时环节中具有符合预设的定责规则的超时环节时,根据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出责任环节;当判断超时环节中没有符合预设的定责规则的超时环节时,判断出包裹的运输过程中不包括责任环节。因此,明确责任环节后,可以对发生物流延迟的包裹进行快速准确地定责,可以对责任环节实施惩罚,由此,保证了包裹的物流时效。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首先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最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由此,可以较为容易地确定出导致未准时送达包裹的责任环节,以此实现对各物流环节的精准定责,从而保证了包裹的物流时效。
进一步的,所述超时规则包括送达时间标准。
详细的,送达时间标准可以是关于时间范围的标准,并且可以是每一物流环节分别对应一个送达时间标准。例如,设定每个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之前的一个小时所对应的时间范围为送达时间标准,因为每个物流环节的预设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物流环节所对应的送达时间标准也是不一样的。预设时间可以是物流环节的最晚送件时间。例如,首中心环节的预设时间为14点,因此,设定首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标准为13点之前。该送达时间标准简单,实现了容易判断出每个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满足送达时间标准。
进一步的,图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参考图2,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
S202、判断所述物流时间信息中是否包括异常时间信息,得出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包括空白时间信息。
具体的,当物流环节信息对应的物流时间信息丢失时,该物流环节信息对应的物流时间信息便为空白时间信息。空白时间信息可以是标记为0的时间信息,也可以是没有任何数据的时间信息。产生空白时间信息的原因可以是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与空白时间信息对应的物流环节直接送达至下一物流环节,而未被与空白时间对应的物流环节记录该包裹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产生空白时间信息的原因也可以时效数据发生了数据丢失。在判断超时环节的过程中,首先判断物流时间信息是否包括空白时间信息,保证了后续判断过程的有序进行,减少了后续判断过程的工作量,使后续判断过程更为简单。
S2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与第二物流环节对应的第一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一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所述第二物流环节为所述第一物流环节之后的第一个物流环节。
详细的,第一物流环节和第二物流环节为包裹运输过程中的任意连续的两个物流环节。示例性的,第一物流环节是揽件环节,第二物流环节为首中心环节。当物流时间信息中不包括异常时间信息时,首先获取首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满足送达时间标准,当首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满足送达时间标准时,即该送达时间不符合超时规则,因此,揽件环节是准时将包裹送达首中心环节的,将揽件环节定为准时环节;当首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不满足送达时间标准时,即该送达时间符合超时规则,因此,揽件环节不是准时将包裹送达首中心环节的,将揽件环节定为超时环节。实现了简单地确定出物流时间信息中不包括异常时间信息情况下的超时环节。
S2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对应的所述物流环节定为异常物流环节,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得到第三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的第二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二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四判断结果;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
具体的,当判断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为空白时间信息时,将该物流环节定为异常物流环节,然后判断该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为空白时间信息,当该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为空白时间信息时,将该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物流环节确定为异常物流环节,当该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不为空白时间信息时,将该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物流环节确定为非异常物流环节,并判断该非异常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是否满足送达时间标准,当该非异常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满足送达时间标准时,将刚确定出的连续两个异常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当该非异常物流环节的送达时间不满足送达时间标准时,将刚确定出的连续两个异常物流环节定为超时环节。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包裹在运输过程经过的物流环节包括揽件环节、首中心环节、班线运输环节、末中心环节和派签环节。在超时环节判断过程中,判断出首中心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为空白时间信息,因此,将首中心环节确定为异常物流环节。然后判断出班线运输环节的送达时间信息为空白时间信息,因此,判断出班线运输环节也为异常物流环节。接下来继续判断末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信息,得出末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信息不为空白时间信息,因此,末中心环节为非异常物流环节。最后,判断末中心环节的送达时间不满足送达时间标准,因此,包裹未准时到达末中心环节,将首中心环节和班线运输环节确定为超时环节。接下来,继续判断末中心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是否为空白时间信息,进而判断末中心环节是否为异常物流环节。最终确定出物流时间信息包括异常时间信息情况下的所有超时环节和准时环节。实现了简单地确定出物流时间信息中包括异常时间信息情况下的超时环节。
S205、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判断包裹运输过程中的超时环节时,首先将包裹的物流环节分为两类,然后分别判断每一类别的物流环节是否是超时环节。使判断包裹的超时环节的过程更加简单,减轻了该判断过程的设备工作量,提高了该判断过程的判断速度。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实现,参考图3,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
S302、判断所述物流时间信息中是否包括异常时间信息,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S303,否则,执行S309,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包括空白时间信息。
S303、将与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对应的所述物流环节定为异常物流环节。
S304、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S304,否则执行S305。
S305、获取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的第二送达时间。
S306、判断所述第二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S307,否则执行S308.
S307、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
S308、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
S309、获取与第二物流环节对应的第一送达时间。
S310、判断所述第一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S311,否则执行S312。
S311、将所述第一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
S312、将第一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
S313、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具体的,因为本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具备相应的执行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物流时间信息还包括签收时间信息;所述签收时间信息的时间为所述各物流环节中最后一个物流环节完成时的时间。
详细的,签收时间信息可以是属于派签环节的时间信息,派签环节中,派签网点将包裹派送至收件人手中,当收件人收到包裹时,产生签收时间,同时该包裹的派签环节完成,该包裹的运输过程结束。实现了将包裹的最后一个物流环节的送件时间与其他物流环节的送件时间区分开来,通过判断签收时间可以判断出包裹的运输过程是否发生物流延迟,因此,更容易确定出该包裹的物流是否延迟。
进一步的,所述定责规则包括签收时间定责标准。
详细的,签收时间标准可以是在规定时间内将包裹送达到收件人手中,规定时间包括规定的某一天,例如规定在6月2号这一天将某包裹送达到收件人手中,如果没有将该某包裹送达到该收件人手中,则规定该某包裹发生物流延迟。实现了容易判断出包裹是否发生物流延迟。实现了判断包裹是否发生物流延迟,使判断包裹是否发生物流延迟的判断过程标准化,保证了判断包裹是否发生物流延迟的判断过程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所述物流环节判断所述责任环节,包括首先判断所述签收时间是否满足所述签收时间定责标准。然后当所述签收时间不满足所述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时,确定出所有所述物流环节中的最后一个所述准时环节,并将所述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责任环节。
具体的,只有发生物流延迟时,才判断责任环节,包裹准时送达到收件人手中的话,即使该包裹的运输过程中产生超时环节,也不判断该包裹的责任环节。判断责任环节的过程可以是首先确定出包裹的运输过程中的所有超时环节。然后判断该包裹的签收时间是否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当该包裹的签收时间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时,结束判断过程,该包裹的物流时效判断过程结束。当该包裹的签收时间不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时,确定出该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准时环节,该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前可以存在超时环节,也可以全是准时环节,将该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后的第一个物流环节定为责任环节。
判断责任环节的过程还可以是首先判断该包裹的签收时间是否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当该包裹的签收时间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时,结束判断过程,该包裹的物流时效判断过程结束,当该包裹的签收时间不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时,进入判断该包裹的超时环节过程,并判断出该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所有超时环节。然后确定出该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准时环节,将该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后的第一个物流环节定为责任环节。使判断包裹的责任环节的判断过程更加简单和规范,判断结果也更加合理。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首先判断出A包裹运输过程中的超时环节包括揽件环节、首中心环节和班线运输环节。然后判断出A包裹的签收时间不满足签收时间定责标准。最后确定出A包裹运输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为末中心环节,并将末中心环节的下一个物流环节,也即派签环节定为责任环节。
进一步的,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包括首先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然后根据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物流信息。
详细的,输入操作可以是用于产生数据访问指令的操作,输入操作的包括点击操作。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后,根据该输入操作向存储有包裹的物流信息的时效数据库的控制装置发送数据访问指令。时效数据库的控制装置接收到数据访问指令后,根据该数据访问指令向与数据访问指令对应的装置发送与数据访问指令对应的物流信息,其中,数据访问指令包括包裹标识和发送数据访问指令的装置的账户标识。实现了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当用户想判断某包裹的责任环节时,可以主动获取该包裹的物流信息,进而得知该包裹的责任环节。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参考图4,该装置具体包括信息获取模块401、超时判断模块402和责任判断模块403。
其中,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超时判断模块402用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责任判断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信息获取模块401可以是智能终端设备,该智能终端设备具有智能扫码功能、数据存储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信息获取模块401也可以是具有访问其他数据库,并且从其他数据库获取数据功能的智能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超时规则设定模块,所述超时规则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超时规则,具体的,所述超时规则设定模块用于设定送达时间标准。
进一步的,超时判断模块40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物流时间信息中是否包括异常时间信息,得出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包括空白时间信息;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与第二物流环节对应的第一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一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所述第二物流环节为所述第一物流环节之后的第一个物流环节;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对应的所述物流环节定为异常物流环节,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得到第三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的第二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二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四判断结果;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
进一步的,信息获取模块401还用于采集签收时间信息;所述签收时间信息的时间为所述各物流环节中最后一个物流环节完成时的时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超时规则设定子模块,所述超时规则设定子模块用于设定签收时间定责标准。
进一步的,责任判断模块403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签收时间是否满足所述签收时间定责标准;若否,确定出所有所述物流环节中的最后一个所述准时环节,并将所述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责任环节。
进一步的,信息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物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有益效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器510,以及与处理器510相连接的存储器520;存储器5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至少用于执行权力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处理器510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520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备可以是电脑,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能够识别、处理和存储数据信息的智能设备,在此,对设备的种类和型号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中各个步骤。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至少包括: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装置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
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用于从所述各物流环节中判断出超时环节;
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用于从所述超时环节中判断出责任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时规则包括送达时间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所述超时环节,包括:
判断所述物流时间信息中是否包括异常时间信息,得出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包括空白时间信息;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与第二物流环节对应的第一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一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所述第二物流环节为所述第一物流环节之后的第一个物流环节;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将与所述异常时间信息对应的所述物流环节定为异常物流环节,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得到第三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是否为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异常物流环节的下一个所述物流环节的第二送达时间,判断所述第二送达时间是否满足所述送达时间标准,得到第四判断结果;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准时环节,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异常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超时环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时间信息还包括签收时间信息;所述签收时间信息的时间为所述各物流环节中最后一个物流环节完成时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责规则包括签收时间定责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所述物流环节判断所述责任环节,包括:
判断所述签收时间是否满足所述签收时间定责标准;
若否,确定出所有所述物流环节中的最后一个所述准时环节,并将所述最后一个准时环节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物流环节定为所述责任环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根据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物流信息。
8.一种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超时判断模块和责任判断模块;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裹的物流信息;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环节信息和物流时间信息;所述物流环节信息包括所述包裹运输过程中经过的各物流环节;所述物流时间信息包括所述包裹在所述物流环节信息中各物流环节的发件时间信息和送达时间信息;
所述超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超时规则和所述物流信息判断所述包裹的超时环节;所述超时环节的数量不限定;所述超时规则为用于判断超时环节的规则;
所述责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超时环节和预设的定责规则判断责任环节;所述定责规则为用于判断责任环节的规则。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至少用于执行权力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中各个步骤。
CN201910730880.0A 2019-08-08 2019-08-08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414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0880.0A CN110414903A (zh) 2019-08-08 2019-08-08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0880.0A CN110414903A (zh) 2019-08-08 2019-08-08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4903A true CN110414903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0880.0A Pending CN110414903A (zh) 2019-08-08 2019-08-08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490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6423A (zh) * 2019-11-12 2020-02-14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转时效工单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26969A (zh) * 2019-11-12 2020-02-21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CN110837995A (zh) * 2019-11-12 2020-02-25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926922A (zh) * 2021-03-18 2021-06-0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责任判定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469612A (zh) * 2021-06-10 2021-10-01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时效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1196A (zh) * 2022-01-07 2022-05-17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包裹运输质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4936U (zh) * 2014-08-22 2015-05-06 惠州集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配送物品温度取证功能的物流配送柜
CN104951915A (zh) * 2015-05-19 2015-09-30 桂林 一种利用虚拟联络员完成实时快递的信息系统与设备
CN107045676A (zh) * 2016-02-05 2017-08-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流转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99547A (zh) * 2017-09-12 2018-08-14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快件流转节点及问题类型判责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WO2018232956A1 (zh) * 2017-06-23 2018-12-2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46841A (zh) * 2018-11-2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4936U (zh) * 2014-08-22 2015-05-06 惠州集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配送物品温度取证功能的物流配送柜
CN104951915A (zh) * 2015-05-19 2015-09-30 桂林 一种利用虚拟联络员完成实时快递的信息系统与设备
CN107045676A (zh) * 2016-02-05 2017-08-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流转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232956A1 (zh) * 2017-06-23 2018-12-2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399547A (zh) * 2017-09-12 2018-08-14 圆通速递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快件流转节点及问题类型判责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0046841A (zh) * 2018-11-2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溯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6423A (zh) * 2019-11-12 2020-02-14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转时效工单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26969A (zh) * 2019-11-12 2020-02-21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划责方法和装置
CN110837995A (zh) * 2019-11-12 2020-02-25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926922A (zh) * 2021-03-18 2021-06-0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责任判定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469612A (zh) * 2021-06-10 2021-10-01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时效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1196A (zh) * 2022-01-07 2022-05-17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递包裹运输质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4903A (zh) 物流超时责任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66014A1 (en) Work task assign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system
CN109829667B (zh) 物流节点包裹量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330A1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400927B (zh) 一种针对高并发消息的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WO2021073477A1 (zh) 一种支持修改收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26820A (zh) 线上快递拦截退改方法及装置
US20120158871A1 (en) Sending Notification of Event
CN105321061A (zh) 快件信息的通知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619445A (zh) 派发订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19475A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428206A (zh) 快递末端派件智能解决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443551A (zh) 快递跟踪方法、电子设备及快递管理系统
CN114511196A (zh) 快递包裹运输质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78462A (zh) 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538028A (zh) 一种广告投放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02529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商品运损少货订单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240367B (zh)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22218151A1 (zh) 物流产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37680B (zh) 一种确定运输任务的完成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94221A1 (zh) 物流配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3938B (zh) 物品分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59666A (zh) 任务派发方法、装置、任务执行系统和服务器
US20140101274A1 (en) Transaction message collector
CN112907176A (zh) 同城快递的转运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