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4757B - 显示装置和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4757B CN110824757B CN201910741741.8A CN201910741741A CN110824757B CN 110824757 B CN110824757 B CN 110824757B CN 201910741741 A CN201910741741 A CN 201910741741A CN 110824757 B CN110824757 B CN 1108247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polarizing film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2313 adhesive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284 Cellulose tri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2r,3r,4s,5r,6s)-4,5-diacetyloxy-3-[(2s,3r,4s,5r,6r)-3,4,5-triacetyloxy-6-(acetyloxymethyl)oxan-2-yl]oxy-6-[(2r,3r,4s,5r,6s)-4,5,6-triacetyloxy-2-(acetyloxymethyl)oxan-3-yl]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O([C@@H]1O[C@@H]([C@H]([C@H](OC(C)=O)[C@H]1OC(C)=O)O[C@H]1[C@@H]([C@@H](OC(C)=O)[C@H](OC(C)=O)[C@@H](COC(C)=O)O1)OC(C)=O)COC(=O)C)[C@@H]1[C@@H](COC(C)=O)O[C@@H](OC(C)=O)[C@H](OC(C)=O)[C@H]1OC(C)=O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92 poly(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89 Cyclic olefin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10803 Gelat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40 adhesiv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1 foam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59 gelat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73 gela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22 gelati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852 gelatine desser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8 isocya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13 isocyan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050 silico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54 vi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一种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第一偏振膜,所述第一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偏振膜,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之间的所述弯曲区域彼此间隔开。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1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09432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面涉及显示装置和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不仅可以用于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电脑(PC)、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或超移动PC(UMPC)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还可以用于诸如电视机(TV)、笔记本电脑、监视器、广告牌或物联网(IoT)装置的各种其他产品中。
柔性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了关注,柔性显示装置是具有形成在柔性基底上的显示单元和驱动单元的显示装置,柔性基底包括柔性材料,以便即使当像纸一样弯曲时也能够显示图像。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弯曲以在厚度方向上具有预定厚度。然而,随着预定厚度增加,柔性显示装置的无用空间增加。因此,已经对减小预定厚度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纤薄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工艺效率的制造纤薄的显示装置的方法。
然而,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不限于文中阐述的方面。通过参考下面给出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明显。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第一偏振膜,所述第一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偏振膜,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之间的所述弯曲区域彼此间隔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偏振膜重叠。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包括相同的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偏振膜的厚度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接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粘合构件的第一侧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第二表面之间;以及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所述间隙中,其中,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钝化膜,所述钝化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第一表面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钝化膜的第一侧面面对所述第一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并且所述钝化膜的第二侧面面对所述第二偏振膜的第一侧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钝化膜覆盖所述第一偏振膜的顶表面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偏振膜的顶表面的一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彼此面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方向是均匀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器芯片,所述驱动器芯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驱动器芯片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振膜覆盖所述驱动器芯片的第一侧面和顶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与所述弯曲区域相邻的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端部相邻的驱动器芯片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偏振膜位于所述子区域和所述驱动器芯片区域中以及位于所述驱动器芯片区域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驱动器芯片之间的部分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包括在所述弯曲区域附近的毛刺形状的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弯曲区域附近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凹进划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烟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将偏振膜布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以及通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和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侧面上的区域去除偏振膜将所述偏振膜分离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偏振膜和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偏振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还包括:将钝化膜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上;以及将驱动器芯片布置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被暴露的区域中。
根据本公开的前述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纤薄的显示装置。
根据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工艺效率的制造纤薄的显示装置的方法。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本公开,其他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布局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6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5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8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7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0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2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4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6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5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8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7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0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弯曲状态下示出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3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22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5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24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以及
图26A、图26B和图27A至图27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修改示例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方面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方面和特征的方法将是明显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文中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提供在说明书中定义的内容,例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阐述本发明。
在将元件描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例如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位于”不同的元件或层“上”的情况下,这包括其中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的情况以及其中元件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层或者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的情况。相比之下,在将元件描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例如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位于”不同的元件或层“上”的情况下,这表示其中元件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而所述元件和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之间没有中间元件或层的情况。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命名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文中可使用诸如“在……下面”、“在……下方”、“下”、“在……上方”、“上”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在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附图中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涵盖“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并且可以相应地解释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文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示例实施例。如文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如果本文中使用术语“包括”,则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除非在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当以理想化的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所述术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布局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4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4,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200和设置在显示模块200下方的面板底部结构100。如图1中所示,显示模块200可以被弯曲为从外部围绕面板底部结构100的侧面。
尽管未具体示出,但是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200上方的窗口。窗口保护显示模块200并且使从显示模块200发射的光穿过其透射。窗口可以与显示模块200重叠,并且可以设置为覆盖显示模块200的整个表面。窗口可以由玻璃等形成。
在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窗口和显示模块200之间的触摸构件。例如,触摸构件可以具有与显示模块200基本相同的尺寸,并且可以设置为与显示模块200重叠,触摸构件的侧面可以与显示模块200的侧面对准。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示例。触摸构件可以为刚性面板类型或者柔性面板或膜类型。
显示模块200与触摸构件以及触摸构件与窗口可以经由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的透明接合层(未示出)接合在一起。在实施例中,可以不提供触摸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200和窗口可以经由透明接合层接合在一起。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0可以在其中包括触摸电极单元。
显示模块200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210、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的偏振膜230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的由偏振膜230暴露的一部分上的钝化膜240。
例如,显示面板2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液晶显示(LCD)面板、场发射显示(FED)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使用OLED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210。
如图2中所示,显示面板210可以包括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外围处的非显示区域NDA。在实施例中,在平面图中,显示装置1可以为具有直角边缘或倒角边缘的矩形形状。然而,未具体限制显示区域DA的形状,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任何各种其他形状。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外围处。在其中显示区域DA在平面图中具有以直角边缘或倒角边缘的矩形形状的情况下,显示区域DA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并且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设置为与显示区域DA的至少一条边相邻。图1至图4示出了其中非显示区域NDA设置为与显示区域DA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相邻的示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部分可以形成主区域MA。主区域MA可以包括整个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与显示区域DA的两个长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上短边相邻的部分。如图3中所示,主区域MA可以是总体上平坦的。
非显示区域NDA的另一部分可以形成弯曲区域BA。弯曲区域BA可以设置在主区域MA的至少一侧。图1至图4示出了其中单个弯曲区域BA设置为与主区域MA的下侧相邻的示例,但是弯曲区域BA还可以设置为与主区域MA的其他侧相邻,即,与主区域MA的左侧、右侧和上侧相邻。弯曲区域BA还可以设置在主区域MA的两侧或更多侧。弯曲区域BA可以在与显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例如,在其中显示装置1为顶部发射型的情况下在向下的方向上(即,在朝向主区域MA下方的方向上)弯曲。
非显示区域NDA的另一部分可以形成子区域SA。子区域SA设置为从弯曲区域BA延伸。当使显示面板210弯曲时,子区域SA可以平行于主区域MA。子区域S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整个子区域S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
显示面板210可以包括基体基底211、驱动层212、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和封装层214。基体基底211可以设置在主区域MA、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中,并且可以设置为跨越主区域MA、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基体基底211可以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的柔性材料的柔性基板。
在实施例中,驱动层212可以设置在基体基底211的整个表面上。驱动层212可以包括用于将信号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层213的元件。驱动层212可以包括各种信号线,例如,扫描线(未示出)、数据线(未示出)、电力线(未示出)和发射线(未示出)。驱动层212可以包括晶体管和电容器。晶体管包括设置在每个像素(未示出)中的开关晶体管(未示出)和驱动晶体管(未示出)。
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上。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未示出)。例如,可以提供正面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正面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显示表面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阳极电极(未示出)、有机层(未示出)和阴极电极(未示出)。阴极电极可以是公共电极,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可以由封装层214密封。封装层214可以密封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外部空气和/或湿气渗入有机发光元件层213。封装层214可以形成为单层无机膜或多层无机膜,或者形成为其中交替地堆叠无机膜和有机膜的层。
偏振膜2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偏振膜230可以经由设置在偏振膜230和显示面板210之间的第一粘合构件220附着到显示面板210。在实施例中,偏振膜2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中,而不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中,因此可以暴露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钝化膜240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的由偏振膜230暴露的部分上。偏振膜230还可以暴露子区域SA的远离弯曲区域BA的部分。焊盘端子(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的由偏振膜230暴露的部分上,并且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250可以通过设置在焊盘端子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连接到焊盘端子。
面板底部结构100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200的第二表面上。在实施例中,面板底部结构100可以与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重叠,并且还可以与弯曲区域BA的与主区域MA相邻的一部分重叠。面板底部结构100可以设置为当使显示面板210弯曲时面对主区域MA和在厚度方向上面对主区域MA的子区域SA并且平行于主区域MA和在厚度方向上面对主区域MA的子区域SA。面板底部结构100可以包括第二粘合构件110和下部片120。
当使显示装置1弯曲时,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与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部分地重叠,并且可以延伸到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之外,以与弯曲区域BA部分地重叠。当使显示面板210弯曲时,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接合主区域MA和在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的子区域SA。在实施例中,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包括缓冲材料,因此可以吸收施加到显示面板210的在厚度方向上接合在一起的部分的外部和/或内部冲击。在实施例中,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包括泡沫材料。另外,在第二粘合构件110进一步延伸以与弯曲区域BA重叠的情况下,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固定显示面板210的弯曲状态,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替代地,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设置为仅与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重叠,而不与弯曲区域BA重叠。
显示装置1可以在在弯曲区域BA中弯曲的显示面板210和第二粘合构件110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间隙中设有间隔件构件(图21的13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未具体限制第二粘合构件110的类型,只要第二粘合构件110具有粘合功能即可。例如,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为双面胶带。在实施例中,第二粘合构件110可以包括胶带基底111、设置在胶带基底111的第一表面和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粘合层112以及设置在胶带基底111的第二表面和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二粘合层113。
在实施例中,胶带基底111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纤维素(TAC)或环烯烃聚合物(COP)等形成。第一粘合层112和第二粘合层113可以是粘合剂层或树脂层。例如,第一粘合层112和第二粘合层113可以包含聚合物材料,诸如,以硅酮(silicone)为基的聚合物、以聚氨酯(urethane)为基的聚合物、以硅酮-聚氨酯(silicone-urethane)为基的杂化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异氰酸酯聚合物、聚乙烯醇聚合物、明胶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胶乳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或水性聚酯聚合物(water-based polyesterpolymer)。
下部片120可以设置为在第二方向DR2上与第二粘合构件110相邻,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二表面重叠,并可以与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二表面部分地重叠。下部片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层。例如,功能层可以是执行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强度增强功能、支撑功能和/或数字化功能的层。功能层可以是片层、膜层、薄层、涂层、面板或板等。一个功能层可以形成为单层膜,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多个薄膜或涂层的叠层。例如,功能层可以是支撑基板、散热层、电磁波屏蔽层、冲击吸收层或数字转换器。
如上所述,偏振膜2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偏振膜230可以经由设置在偏振膜230和显示面板210之间的第一粘合构件220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第一粘合构件220可以是诸如OCA或OCR的透明接合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替代地,类似于第二粘合构件110,第一粘合构件220可以形成为双面胶带。在实施例中,偏振膜230可以包括第一偏振膜231和与第一偏振膜231间隔开的第二偏振膜232。
偏振膜2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中,而不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中,以暴露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尽管未具体示出,但是还可以在偏振膜230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设有光相位延迟膜。光相位延迟膜可以是四分之一波片。在实施例中,光相位延迟膜可以设置在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上,而不设置在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上。
偏振膜230可以通过使从显示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光选择性地穿过其透射和/或吸收从显示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光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外部光的反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偏振膜230可以是吸收性偏振膜。偏振膜230可以包括柔性材料,诸如,聚乙烯醇(PVA)。偏振膜230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具有吸收轴。偏振膜230可以对于在平行于偏振膜230的吸收轴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分量具有吸收性偏振特性。如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吸收性偏振特性”是指通过允许在平行于透射轴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分量的传输并且部分地吸收在与透射轴交叉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分量以对光赋予偏振性质的特性。即,偏振膜230可以对于在平行于偏振膜230的吸收轴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分量具有吸收性偏振特性,因此如图4中所示,可以吸收在平行于偏振膜230的吸收轴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分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偏振膜230可以是使外部光的偏振分量选择性地穿过其透射和/或反射外部光的偏振分量的反射性偏振膜。
第一偏振膜231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以在厚度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膜231可以延伸到弯曲区域BA并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弯曲区域BA重叠。第二偏振膜232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子区域SA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第二偏振膜232可以延伸到弯曲区域BA并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弯曲区域BA重叠。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可以彼此面对。
第一偏振膜231不仅可以通过使从显示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光选择性地穿过其透射和/或吸收从显示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光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外部光的反射,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上以支撑显示面板210以保持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度。另一方面,与第一偏振膜231不同,第二偏振膜232不会防止外部光的反射。然而,第二偏振膜232可以由与第一偏振膜231相同的膜形成,并且类似于第一偏振膜231,第二偏振膜232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中以保持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度。
第一粘合构件220包括第一粘合膜221和第二粘合膜222,第一粘合膜221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二表面之间并将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二表面接合在一起,第二粘合膜222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二表面之间并将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二表面接合在一起。在主区域MA中,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二表面可以经由第一粘合膜221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并且在子区域SA中,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二表面可以经由第二粘合膜222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在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中,并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膜240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具体地,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的由偏振膜230暴露的部分上。钝化膜24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钝化膜240可以弯曲为从外部围绕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钝化膜240的一个侧面可以与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一粘合膜221的侧面相邻,并且钝化膜240的另一侧面可以与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和第二粘合膜222的侧面相邻。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可替代地,钝化膜240的两个侧面可以不与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以及第一粘合膜221的侧面和第二粘合膜222的侧面接触。
当使包括基体基底211的显示面板210弯曲时,钝化膜24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以增强显示面板210的强度,以减轻弯曲区域BA的应力,因此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对显示装置1的损坏。例如,钝化膜240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或硅酮树脂,并且还可以包括聚合物类精细颗粒,例如,包括硅石的橡胶、环氧树脂或环氧树脂混合物(epoxy hybrid)等。钝化膜240可以通过涂覆方法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替代地,钝化膜240可以通过附着单个膜或包括PET的膜的叠层来形成。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钝化膜240可以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和/或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
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250可以在子区域SA的远离弯曲区域BA且由偏振膜230暴露的部分上连接到焊盘端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数据驱动器芯片作为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250。在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以塑料上芯片(chip-on-plastic,COP)的方式直接安装在柔性基底上。如图4中所示,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设置为与第二偏振膜232和第二粘合膜222相邻,并且可以放置为与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和第二粘合膜222的侧面接触。然而,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具有第一表面和由偏振膜230(具体地,第二偏振膜232)覆盖的侧面,并且可以具有放置为与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二表面。在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以膜上芯片(COF)的形式经由柔性膜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210可以包括总体上平坦的区域(即,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和设置在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之间的非平坦区域(即,弯曲区域BA)。为了保持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区域的平坦度,支撑结构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区域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即,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和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然而,如果支撑结构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则从显示面板210发射的光的传输可受到干扰,因此,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可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支撑结构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上,则由于支撑结构的厚度,显示装置1的总厚度可增加,因此,在显示装置1中,无用空间可增大。因此,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也可降低。
根据显示装置1,偏振膜230设置在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上,因此可以支撑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1的总体厚度和无用空间可以相当程度地减小。另外,可以省略用于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单独的结构的工艺,因此,可以改善工艺效率。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在先前的和随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因此,可以省略或简化其描述。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6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5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5和图6,显示装置2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模块200_1的钝化膜240_1不仅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部分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部分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部分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部分。
钝化膜240_1可以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与弯曲区域BA和主区域MA之间的边界对准的侧面和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另外,钝化膜240_1可以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与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对准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可受到显示装置2中的异物影响或者可由外部冲击而损坏。另外,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可由于外部冲击和弯曲张力而从显示面板剥离。然而,因为钝化膜240_1不仅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所以钝化膜240_1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从显示面板210剥离,并且可以保护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一表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和第一表面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的影响。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7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7和图8,显示装置3与图5和图6的显示装置2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模块200_2的钝化膜240_2不仅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
钝化膜240_2可以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与弯曲区域BA和主区域MA之间的边界对准的侧面和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因为钝化膜240_2不仅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相邻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覆盖第一偏振膜231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所以钝化膜240_2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偏振膜231从显示面板210剥离,并且可以保护第一偏振膜231的侧面和第一表面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的影响。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0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显示装置4与图5和图6的显示装置2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模块200_3的钝化膜240_3不仅延伸到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相邻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
钝化膜240_3可以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与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对准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因为钝化膜240_3不仅延伸到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并且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还延伸到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覆盖第二偏振膜232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所以钝化膜240_3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二偏振膜232从显示面板210剥离,并且可以保护第二偏振膜232的侧面和第一表面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的影响。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2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1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1和图12,显示装置5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示模块200_4中,偏振膜230_1的第二偏振膜232_1和第一粘合构件220_1的第二粘合膜222_1延伸到子区域SA的端部,并且数据驱动器芯片250设置在第二偏振膜232_1的第一表面上。
第二偏振膜232_1和第二粘合膜222_1可以延伸到子区域SA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宽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二偏振膜232_1的区域,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度。第二偏振膜232_1和第二粘合膜222_1可以包括通孔VIA。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经由通孔VIA连接到显示面板210的连接部分。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4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3和图14,显示装置6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显示模块200_5中,偏振膜230_2的第二偏振膜232_2和第一粘合构件220_2的第二粘合膜222_2延伸到子区域SA的端部以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
第二偏振膜232_2和第二粘合膜222_2可以延伸到子区域SA的端部。第二偏振膜232_2和第二粘合膜222_2可以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
第二偏振膜232_2的与数据驱动器芯片250重叠的部分的厚度可以不同于其中未设置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子区域SA中的第二偏振膜232_2的部分的厚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第二偏振膜232_2的第一表面在其中第二偏振膜232_2与数据驱动器芯片250重叠的区域中可以比在其中未设置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区域中在厚度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R3)上突出得更多,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图13和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因为第二偏振膜232_2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所以可以使得由外部冲击或异物导致的对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损伤最小化,或者可以减小由外部冲击或异物导致的对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损伤。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6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5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5和图16,显示装置7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驱动器芯片250设置为COF并经由柔性膜260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
柔性膜260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一侧。尽管未具体示出,但是印刷电路板可以附着到柔性膜260的一侧。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设置为COF,并可以经由附着到显示面板210的一侧的柔性膜260电连接到显示面板210。在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时序控制器生成待传输到安装在柔性膜260上的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信号。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18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7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7和图18,显示装置8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第二偏振膜232,并且显示模块200_6的钝化膜240_4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
钝化膜240_4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且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在实施例中,具有均匀模量的钝化膜240_4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且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中,钝化膜240_4的模量在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可以比在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上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当使显示装置8弯曲时,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上的钝化膜240_4可以由于钝化膜240_4在弯曲区域BA中的相对大的模量而在没有弯曲应力的情况下在弯曲区域BA中弯曲,并且可以由于钝化膜240_4在子区域SA中的相对小的模量而保持子区域SA中的显示面板210的平坦度。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0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19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9和图20,显示装置9与图17和图18的显示装置8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模块200_7的钝化膜240_5覆盖设置在子区域SA中的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整个相邻的侧面和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
钝化膜240_5可以覆盖设置在子区域SA中的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整个相邻的侧面和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当数据驱动器芯片250未适当地接合到显示面板210的焊盘端子(未示出)时,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能与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分离。然而,钝化膜240_5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数据驱动器芯片250与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分离和/或从显示面板210的第一表面浮起。另外,钝化膜240_5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侧面,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由外部冲击或异物损坏。
钝化膜240_5被示出为未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另一侧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钝化膜240_5不仅可以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相邻的侧面和第一表面,还可以覆盖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另一侧面,因此可以进一步保护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免受外部冲击或异物的影响,从而减小对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任何可能的损坏。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弯曲状态下示出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21,显示装置10与图1至图4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面板底部结构100_1的间隔件构件130设置在由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和第一粘合构件110在弯曲区域BA中形成的间隙中。
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间隔件构件130,所述间隔件构件130设置在由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和第一粘合构件110在弯曲区域BA中形成的间隙中。在实施例中,间隔件构件130可以为心轴。间隔件构件130可以插入在形成在弯曲区域BA中的间隙中。因此,间隔件构件130可以减轻可能由在弯曲区域BA中产生的应力和外部冲击对显示面板210导致的冲击,可以保持显示面板210的曲率,并且可以将弯曲应力减轻到某种程度。另外,间隔件构件130可以减轻响应于将第一粘合构件110和显示面板210的第二表面放置为在弯曲区域BA中彼此接触可能导致的冲击。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3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22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22和图23,可以通过待稍后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切割构件(例如,图27A的700)沿着主区域MA和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子区域SA的端部的两个边缘对显示装置11的显示模块200_8进行划片。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11可以包括形成在偏振膜230_3的第一偏振膜231_1和第二偏振膜232_3上的具有厚度(例如,预定厚度)的毛刺,并且第一偏振膜231_1的与弯曲区域BA相邻的内侧和第二偏振膜232_3的与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相邻的内侧可以是倾斜的。另外,在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可以包括沿着主区域MA和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第二偏振膜232_3和数据驱动器芯片250之间的边界形成在显示面板210_1上的划痕SC。
图2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并且图25是示出处于弯曲状态的图24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24和图25,显示装置12的显示模块200_9可以具有通过待稍后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激光器构件(例如,图26A的600)以二氧化碳(CO2)照射的整个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的一个侧面。显示装置12与图22和图23的显示装置1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装置12还包括在显示面板210_2的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的烟灰(soot)SO。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显示装置1的方法。制造显示装置1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单元的制造方法和基于母基底的制造方法,在基于单元的制造方法中,单独地制造每个独立的显示装置1,在基于母基底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母基底并发地(例如,同时地)制造多个显示装置1,随后分离所述多个显示装置1。就处理时间和成本而言,基于母基底的制造方法可以比基于单元的制造方法更有利。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参照图26A,母基底300可以是由玻璃或石英或包括PET的膜形成的刚性基底。每个显示模块200可以设置在母基底300的表面上,并且偏振膜230可以设置在每个显示模块200的整个表面上,并可以经由第一粘合构件220附着到每个显示模块200的第一表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偏振膜230可以包括主区域MA、子区域SA以及设置在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之间的弯曲区域BA。通过从显示面板210的弯曲区域BA部分地去除偏振膜230,可以分离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第一偏振膜231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主区域MA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第二偏振膜232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子区域SA的第一表面上。
在实施例中,分离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可以包括:减弱第一粘合构件220的粘合力;沿着每个弯曲区域BA的两个边缘和其中待设置数据驱动器芯片250的每个区域的两个边缘进行划片;以及从每个划片的区域部分地去除偏振膜230。
图26A和图2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如在制造显示装置1的方法中执行的减弱第一粘合构件220的粘合力的步骤的示例的透视图。当使用基于母基底300的制造方法时,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或显示模块200)的主区域MA、弯曲区域BA或子区域SA可以彼此相邻。
参照图26A,显示模块200可以设置在母基底300的整个顶表面上。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放置在显示模块200上方。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将二氧化碳施加到期望区域中的粘合构件,因此可以减弱粘合构件的粘合力。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将二氧化碳施加到整个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的部分。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从显示模块200上方将二氧化碳施加到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的弯曲区域BA和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的子区域SA的部分。在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通过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的弯曲区域BA上方和在所述单元的子区域SA的部分上方仅移动一次来减弱第一粘合膜221和第二粘合膜222的粘合力。
图26B的示例与图26A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第一激光器构件600沿第二方向DR2放置在显示模块200上方。根据图26B的示例,第一激光器构件600可以通过在所有单元的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上方仅移动一次,不仅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的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中减弱第一粘合膜221和第二粘合膜222的粘合力,还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单元的弯曲区域BA和子区域SA中减弱第一粘合膜221和第二粘合膜222的粘合力。
图27A至图27D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修改示例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透视图。具体地,图27A至图27D示出了利用一个或多个切割构件700或701沿着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对偏振膜230进行划片的步骤的示例。
参照图27A,可以通过切割构件或刀700沿着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对偏振膜230进行划片。在实施例中,刀700可以是具有比偏振膜230高的熔点的热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因为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跨越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延伸,所以刀700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沿着第一方向DR1对偏振膜230和第一粘合构件220连续地划片。
图27B的示例与图27A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多个切割构件或刀700。具体地,多个刀700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放置在显示模块200上方。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跨越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延伸,所以刀700仍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沿着第一方向DR1对偏振膜230和第一粘合构件220连续地划片。另外,因为多个刀700沿着第二方向DR2放置,所以可以同时对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单元进行划片。
参照图27C,可以通过第二激光器构件701沿着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对偏振膜230进行划片。第二激光器构件701可以为紫外(UV)激光,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因为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跨越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延伸,所以第二激光器构件701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沿着第一方向DR1对偏振膜230和第一粘合构件220连续地划片。
图27D的示例与图27C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多个第二激光器构件701。具体地,多个第二激光器构件701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放置在显示模块200上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主区域M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边界、弯曲区域BA与子区域SA之间的边界以及每个子区域SA的端部的边缘跨越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单元延伸,所以第二激光器构件701仍可以在不中断的情况下沿着第一方向DR1对偏振膜230和第一粘合构件220连续地划片。另外,因为多个第二激光器构件701沿着第二方向DR2放置,所以可以同时对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多个单元进行划片。
在执行划片之后,如上面参照图26A至图27D所描述的,可以从每个划片的区域去除偏振膜230,从而将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分离。此后,可以在弯曲区域BA的第一表面上进一步设置钝化膜240,并且可以在子区域SA的端部的第一表面上进一步设置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可以在第一偏振膜231和第二偏振膜232之间设置钝化膜240,并可以在数据驱动器芯片250和弯曲区域BA之间设置第二偏振膜232。
此后,将各个单元与母基底300分离,从而获得每个单独的显示模块200。此后,每个单独的显示模块200可以在弯曲方向上弯曲,从而获得柔性显示装置。
实施例的方面和效果不受上面例示的内容限制,其他各种方面和效果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尽管出于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本公开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
第一偏振膜,所述第一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偏振膜,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之间的所述弯曲区域彼此间隔开,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彼此背对,并且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偏振膜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包括相同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偏振膜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粘合构件,所述粘合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粘合构件的第一侧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第二表面之间;以及
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在所述间隙中,
其中,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粘合构件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方向相同,并且
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彼此面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偏振膜的所述第一侧面延伸所在的所述方向是均匀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包括在所述弯曲区域附近的毛刺形状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弯曲区域附近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凹进划痕。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烟灰。
1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
第一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
第二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钝化膜,所述钝化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的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之间的所述弯曲区域彼此间隔开,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彼此背对,并且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钝化膜的第一侧面面对所述第一偏振膜的第一侧面,并且
所述钝化膜的第二侧面面对所述第二偏振膜的第一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钝化膜覆盖所述第一偏振膜的顶表面的一部分或所述第二偏振膜的顶表面的一部分。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
第一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
第二偏振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驱动器芯片,所述驱动器芯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偏振膜在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驱动器芯片之间,
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通过在所述第一偏振膜和所述第二偏振膜之间的所述弯曲区域彼此间隔开,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表面彼此背对,并且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振膜覆盖所述驱动器芯片的第一侧面和顶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与所述弯曲区域相邻的子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端部相邻的驱动器芯片区域,并且
所述第二偏振膜位于所述子区域和所述驱动器芯片区域中以及位于所述驱动器芯片区域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驱动器芯片之间的部分中。
18.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偏振膜布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曲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另一部分形成;以及
通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去除所述偏振膜将所述偏振膜分离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偏振膜和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偏振膜,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所述显示面板的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表面背对,并且
所述显示面板的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表面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钝化膜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弯曲区域上;以及将驱动器芯片布置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被暴露的区域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094324A KR102568908B1 (ko) | 2018-08-13 | 2018-08-13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KR10-2018-0094324 | 2018-08-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4757A CN110824757A (zh) | 2020-02-21 |
CN110824757B true CN110824757B (zh) | 2024-05-10 |
Family
ID=69406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41741.8A Active CN110824757B (zh) | 2018-08-13 | 2019-08-12 | 显示装置和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03457B2 (zh) |
KR (1) | KR102568908B1 (zh) |
CN (1) | CN1108247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8201B (zh) * | 2019-01-17 | 2022-04-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垫片及显示装置 |
CN113614816B (zh) | 2019-11-08 | 2023-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1429807B (zh) * | 2020-05-12 | 2025-03-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724680B (zh) * | 2020-06-09 | 2022-02-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US11915623B2 (en) | 2020-06-09 | 2024-02-2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KR20220008983A (ko) * | 2020-07-14 | 2022-01-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
KR102743166B1 (ko) | 2020-07-15 | 2024-12-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CN112908183B (zh) * | 2021-03-19 | 2022-04-2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KR20230035172A (ko) | 2021-09-03 | 2023-03-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9062A (zh) * | 2013-11-25 | 2015-05-2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7003774A (zh) * | 2014-12-22 | 2017-08-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CN107025014A (zh) * | 2015-09-30 | 2017-08-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屏面板以及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
CN107492561A (zh) * | 2016-06-10 | 2017-12-1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19065B2 (en) | 2012-08-07 | 2016-08-16 | Apple Inc. | Flexible displays |
KR102501142B1 (ko) * | 2015-12-31 | 2023-02-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JP2019060906A (ja) * | 2017-09-22 | 2019-04-1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391396B1 (ko) * | 2017-09-28 | 2022-04-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US10367173B1 (en) * | 2018-03-15 | 2019-07-30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
2018
- 2018-08-13 KR KR1020180094324A patent/KR102568908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31 US US16/528,187 patent/US109034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8-12 CN CN201910741741.8A patent/CN1108247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9062A (zh) * | 2013-11-25 | 2015-05-2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7003774A (zh) * | 2014-12-22 | 2017-08-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CN107025014A (zh) * | 2015-09-30 | 2017-08-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屏面板以及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
CN107492561A (zh) * | 2016-06-10 | 2017-12-19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03457B2 (en) | 2021-01-26 |
KR20200019301A (ko) | 2020-02-24 |
US20200052248A1 (en) | 2020-02-13 |
CN110824757A (zh) | 2020-02-21 |
KR102568908B1 (ko) | 2023-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24757B (zh) | 显示装置和制造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 |
CN110660322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0799898B (zh) | 包括用于弯曲的支撑结构的显示设备 | |
CN110580111B (zh) | 显示装置及使用显示装置制造电子装置的方法 | |
KR102582854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CN105825773B (zh) |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 |
KR102603403B1 (ko) | 표시 장치 | |
JP5265000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10444678A (zh) | 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撑膜结构 | |
KR20200049329A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 |
US11538887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101827633B1 (ko) | 베젤리스 액정 디스플레이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0325005A (zh) | 拼接电子装置 | |
KR20220099490A (ko) | 어레이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1211251B (zh) | 剥离母保护膜的方法及用其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方法 | |
US1169647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JP2003337550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952337A (zh) | 显示模块、显示设备和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 |
CN105717708A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1915985B (zh) |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
TWI856010B (zh) | 顯示裝置及用於顯示裝置的支撐薄膜結構 | |
WO2024245027A1 (zh)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203786693U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4143399U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US20130128445A1 (en) | Electronic product with video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