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501B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08501B CN110808501B CN201810867156.8A CN201810867156A CN110808501B CN 110808501 B CN110808501 B CN 110808501B CN 201810867156 A CN201810867156 A CN 201810867156A CN 110808501 B CN110808501 B CN 1108085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docking
- shaped portion
- shielding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遮挡组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底壁、一对侧壁、连接侧壁的一对端壁及位于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遮挡门及弹簧件,所述端壁支撑于所述遮挡门的两端,且每一端壁上设有两个引导槽及介于两个引导槽中间的隔离部,所述每个引导槽内均容纳有弹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良绝缘本体的结构,使得遮挡组件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只需将遮挡组件的两端与端壁通过简单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制造和组装效率的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在消费性电子领域,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中,充当电信号传输的载体,电连接器的优劣对信号传输的品质具有极大的影响。随着高频传输的普及,如今的信号传输速率已大大提高,高频传输对于信号的稳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外界干扰或内部信号的相互干扰,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对电连接器进行结构优化,以降低信号干扰。影响信号传输品质的因素有多种,例如:来自外界干扰信号的干扰,或者来自于信号端子之间内部接触不良。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目前很多连接器设置有门部件,其与遮蔽壳体共同来提高连接器的接地和防尘的功能,门部件的防尘功能在较多连接器上有运用,其可有效降低灰尘污物等进入连接器内部,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品质,但是现有的门部件设计比较复杂,且在绝缘本体上需要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使得绝缘本体的结构也随之复杂化,这给成型与组装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遮挡组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底壁、一对侧壁、连接侧壁的一对端壁及位于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遮挡门及弹簧件,所述端壁支撑于所述遮挡门的两端,且每一端壁上设有两个引导槽及介于两个引导槽中间的隔离部,所述每个引导槽内均容纳有弹簧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侧壁和端壁共同构成一对接腔,所述引导槽由上而下延伸至底壁并与所述对接腔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压于所述遮挡门上的止挡件,所述隔离部自端壁顶面向上凸伸而成且位于所述止挡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且对接部的顶面设有两排端子孔。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的顶面设有位于两排端子孔之间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对接部的纵向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的两侧设有面向所述侧壁的倾斜引导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引导槽内,所述遮挡门两端设有与弹簧件连接的第一引导轴。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门两端还设有支撑于所述端壁上的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的长度大于第二引导轴的长度。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如前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且所述电连接器组合还包括一对接端电连接器,所述对接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基体及收容于绝缘基体内的端子,所述绝缘基体设有与所述对接部对接的舌板部,所述端子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U型部、第二U型部、第三U型部及第四U型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型部与第一U型部相邻设置,第三U型部与第二U型部相邻设置,第四U型部与第三U型部相邻设置,且第三U型部与第四U型部的开口朝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良绝缘本体的结构,使得遮挡组件的安装变得更加简单,只需将遮挡组件的两端与端壁通过简单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制造和组装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在对接前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在对接后的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在端壁处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的止挡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的遮挡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10内的第一端子20、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壳体30及遮罩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遮挡组件40。
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侧壁11、一对横向延伸的端壁12及一底壁13,所述侧壁11的两端与所述端壁12连接,从而由侧壁11、端壁12及底壁13共同构成了一个对接腔14,用于容纳一对接端电连接器200。所述底壁13上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腔14内的对接部15,所述对接部15上低于所述端壁12和侧壁11,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端子20,且对接部15的顶面150为一平坦面且具有两排端子孔152,所述对接部15呈纵向延伸,其两侧设有面向所述侧壁11的倾斜引导面153,便于遮挡组件40的开启或关闭,而顶面150的纵向两端则设有凹部151,用于与对接端电连接器200的凸部212配合,如图4、图8所示。另外,所述侧壁11、端壁12围成了一矩形对接框口16,供所述对接端电连接器200通过并插入所述对接腔14内。
所述第一端子20固定于所述对接部15内,且第一端子20的顶部暴露于所述对接部15的顶面150,用于与对接端电连接器200电性连接,而第一端子20的底部则向下凸伸出所述对接部15,用于安装至一电路板(未图示)。
所述壳体30包括分别包覆于所述两个侧壁11上的左壳体31和右壳体32,所述左壳体31和右壳体32结构相同,其沿所述侧壁11的长度方向延伸分布,并覆盖住所述侧壁11的外壁面,同时,所述左壳体31和右壳体32的纵向两端设有折弯部33,所述折弯部33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0端壁12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折弯部33的顶部设有向内翻折的内翻片34,所述内翻片34具有抵挡部35及自抵挡部35向下延伸的限位部36,所述抵挡部35呈U型,其开口朝外设置,以在水平方向上抵挡住所述遮挡组件,所述限位部36位于所述折弯部33内侧并与所述折弯部33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35的底部支撑于绝缘本体的底壁13上,而所述限位部36的底端未延伸至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而形成一自由末端360。所述左壳体31的折弯部33和右壳体32的折弯部33均覆盖在所述端壁12的外表面,所述端壁12的顶部设有向上凸伸出的隔离部17,所述隔离部17介于所述左壳体31的折弯部33和右壳体32的折弯部33之间,用于将左、右壳体31、32进行隔离,同时实现一定的限位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遮挡组件40包括一对狭长型遮挡门41、连接于所述遮挡门41两端的弹簧件42及位于所述弹簧件42上方的止挡件43,所述遮挡门41、弹簧件42及止挡件43均为金属制成,其中,所述两个遮挡门41位于所述对接部15的上方,其平铺状态下可遮挡住所述对接框口16,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对接腔14内,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其本身是金属材质,其具有一定的屏蔽干扰信号的功能,而且在对接端电连接器200插入所述对接腔14之前可率先与对接端电连接器200导通,实现接地功能。所述每一遮挡门41的两端均设有一对引导轴,分别为第一引导轴44和第二引导轴45,如图6所示,所述遮挡门41在闭合状态下,是通过其两端的第一引导轴44和第二引导轴45架设于相对绝缘本体10的两个端壁12的顶部,所述两个引导轴相邻设置,其中,第一引导轴44的长度大于第二引导轴45,其与所述弹簧件42的顶部相连,可用于向下推压弹簧件42。所述弹簧件4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端壁12上且位于所述内翻片34的限位部36的内侧,且弹簧件42位于所述U型抵挡部35的下方,而弹簧件42的底部则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底壁13上,如此一来,所述弹簧件42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受到限位,其伸缩变化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保证了遮挡门41可顺利打开和关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个更好的限位弹簧件42,本发明所述绝缘本体10的每个端壁12上均设有两个用于容纳所述弹簧件42的引导槽18,所述引导槽18垂直于所述底壁13延伸,且引导槽18与绝缘本体10内的对接腔14贯通。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在与对接端电连接器200对接过程中,对接端电连接器200在进入所述对接腔14前会先接触到所述遮挡门41,受到推力后的遮挡门41将翻转,且遮挡门41的一侧将向下陷入所述对接腔14内,整个过程中所述弹簧件42受到下压力而呈压缩状态。两个遮挡门41翻转后,所述对接腔14便被敞开,可容纳所述对接端电连接器200的进入。
为了防止所述弹簧件42在释放过程中与所述遮挡门41发生脱离或使遮挡门41从绝缘本体10上脱落,本发明所述止挡件43设于所述端壁12的上方,且遮挡于所述两个引导轴44、45的正上方,以对引导轴44、45进行限位,从而在竖直方向上阻挡住所述遮挡门41,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43呈倒U型,其具有顶臂46及自顶臂46两端向下延伸的侧臂47,所述顶臂46位于所述引导轴44、45的正上方,而所述侧臂47则插置于绝缘本体10的侧壁11内实现定位。另外,为了更好的固定所述止挡件43,所述止挡件43设置于所述隔离部17的内侧,使得止挡件43受到隔离部17的限制而无法向外偏移。
另外,与本发明对接的对接端电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基体201及收容于绝缘基体201内的第二端子202,所述绝缘基体201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203及位于该两侧壁203中间的舌板部204,所述侧壁203的内表面205呈倾斜状,所述舌板部204内设有“工”字型内壁206,所述第二端子202收容于所述舌板部204内,且第二端子202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U型部207、第二U型部208、第三U型部209及第四U型部210,其中,第一U型部207凸伸出舌板部204表面,用于与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端子20对接接触,第二U型部208与第一U型部207相邻设置,第三U型部209与第二U型部208相邻设置,而第四U型部210与第三U型部209相邻设置,且第三U型部209与第四U型部210的开口朝向相反,第四U型部210的末端设有延伸出舌板部204的焊接脚211,由此可见,第一U型部207位于第二端子202的对接侧,第四U型部210位于第二端子202的安装侧,所述安装侧用于将第二端子202安装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对接侧用于将第二端子202与第一端子20的对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上遮挡组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底壁、一对侧壁、连接侧壁的一对端壁及位于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遮挡门及弹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支撑于所述遮挡门的两端,且每一端壁上设有两个引导槽及介于两个引导槽中间的隔离部,每个所述引导槽内均容纳有弹簧件;
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对接部内,且第一端子的顶部暴露于所述对接部的顶面;
所述底壁、侧壁和端壁共同构成一对接腔,用于容纳一对接端电连接器,所述引导槽由上而下延伸至底壁并与所述对接腔贯通;
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压于所述遮挡门上的止挡件,所述隔离部自端壁顶面向上凸伸而成且位于所述止挡件的外侧;
所述对接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且对接部的顶面设有两排端子孔;所述对接部的顶面设有位于两排端子孔之间的凹部,所述凹部位于对接部的纵向两端;所述对接部的两侧设有面向所述侧壁的倾斜引导面;
所述弹簧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引导槽内,所述遮挡门两端设有与弹簧件连接的第一引导轴;所述遮挡门两端还设有支撑于所述端壁上的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的长度大于第二引导轴的长度。
2.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且所述电连接器组合还包括一对接端电连接器,所述对接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基体及收容于绝缘基体内的端子,所述绝缘基体设有与所述对接部对接的舌板部,所述端子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U型部、第二U型部、第三U型部及第四U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部与第一U型部相邻设置,第三U型部与第二U型部相邻设置,第四U型部与第三U型部相邻设置,且第三U型部与第四U型部的开口朝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7156.8A CN110808501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7156.8A CN110808501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8501A CN110808501A (zh) | 2020-02-18 |
CN110808501B true CN110808501B (zh) | 2025-02-18 |
Family
ID=6948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7156.8A Active CN110808501B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0850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6988Y (zh) * | 2004-09-27 | 2005-10-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8723195U (zh) * | 2018-08-01 | 2019-04-09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82846B2 (ja) * | 2000-03-23 | 2008-04-30 | 株式会社明工社 | 扉付きコンセント |
JP2004095513A (ja) * | 2002-09-04 | 2004-03-25 | Hosiden Corp | 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 |
CN2674697Y (zh) * | 2003-10-31 | 2005-01-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I275213B (en) * | 2004-06-11 | 2007-03-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M318245U (en) * | 2007-03-26 | 2007-09-01 | Molex Taiwan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01498654U (zh) * | 2009-08-04 | 2010-06-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卡连接器 |
CN201667447U (zh) * | 2009-12-15 | 2010-12-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18
- 2018-08-01 CN CN201810867156.8A patent/CN1108085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36988Y (zh) * | 2004-09-27 | 2005-10-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8723195U (zh) * | 2018-08-01 | 2019-04-09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8501A (zh) | 2020-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987487B2 (ja) | 高速メザニンコネクタ | |
US759168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405377B (zh) | 電子設備 | |
CN110391518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11031220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d for plural different mating connectors | |
US1087964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2946029A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 |
TWI513124B (zh) | Socket connector | |
CN205811129U (zh) | 电子连接器 | |
TWM538265U (zh) | 電子連接器 | |
CN114336180B (zh)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
CN21309349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808500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US20070287330A1 (en) | Audio jack | |
CN110808501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885709U (zh) | 电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 |
TWI689137B (zh) | 用於高速信號傳輸的連接器 | |
US7018238B1 (en) | Thin connector | |
CN11428480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
CN208723195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13725669A (zh) | 基板用连接器 | |
CN110137721B (zh) | 电连接器结构 | |
TWM529300U (zh) | 電子連接器結構 | |
CN111834826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194974U (zh) | 电子连接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