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779B -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2779B CN110782779B CN201911061835.7A CN201911061835A CN110782779B CN 110782779 B CN110782779 B CN 110782779B CN 201911061835 A CN201911061835 A CN 201911061835A CN 110782779 B CN110782779 B CN 1107827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ishing
- sacrificial layer
- dimensional texture
- glass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006—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taking regard of the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16—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taking regard of the loa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抛光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玻璃件;在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且第一抛光牺牲层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对设有第一抛光牺牲层的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由此,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设置,可以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处理而导致塌陷,即可以防止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圆弧,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和立体纹理的美观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上述抛光方法中,通过在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可以使得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纹理图案多种多样,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不同需求,但是优质制作工艺的限制,很多玻璃表面的纹理不够细腻,影响玻璃壳体的外观效果。
因此,关于玻璃件的制备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玻璃件表面的抛光方法,该抛光方法得到的玻璃件的立体纹理效果较佳。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件的表面抛光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抛光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玻璃件;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且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对设有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的所述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在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由此,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设置,可以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处理而导致塌陷,即可以防止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圆弧,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和立体纹理的美观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上述抛光方法中,通过在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可以使得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而且,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一抛光牺牲层会逐渐脱落,所以后续可以快速将剩余的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若第一抛光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则可以省去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步骤,简化工艺流程;另外,上述抛光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件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抛光方法抛光得到的。由此,该玻璃件的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件具有前面所述玻璃件表面的抛光方法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壳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前面所述的玻璃件构成的。由此,该玻璃壳体的外观具有立体感较强烈的立体纹理,棱线和棱角凸显,纹理透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壳体具有前面所述玻璃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壳体;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玻璃壳体相连,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玻璃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且所述玻璃壳体的立体纹理远离所述显示屏组件设置;以及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电连接。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立体纹理立体感强烈、纹理透亮的壳体,可以大大提升电子设备靓丽的外观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玻璃壳体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玻璃件的表面抛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对玻璃件的表面抛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玻璃件的表面抛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对玻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R角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件的表面抛光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照图1,所述抛光方法包括:
S100: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11玻璃件10,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图3为图2中沿AA’截面图)。
其中,形成立体纹理图案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立体纹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CNC加工方法、热弯加工方法、刻蚀加工方法。进一步的,立体纹理的具体纹理图案也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三棱柱纹理(图2和3所示)、棱锥纹理(参照图4)、钻石纹理等立体纹理,由此可以使得玻璃件具有立体感强烈的外观效果。
S200:在立体纹理11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20,且第一抛光牺牲层20覆盖立体纹理11的棱线111(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或棱角(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立体纹理为棱锥纹理时,由棱角延伸的每个面都会形成抛光牺牲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立体纹理11的棱线即是指立体纹理中两个平面的交线,如图2和图4中的棱线111;立体纹理11的棱角是指立体纹理的尖角,即立体纹理中多个平面的交点(或多条棱线的交点),如图4中的棱角412。
进一步的,第一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感光油墨,由此,采用感光油墨,不仅便于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制备,而且,感光油墨不会影响玻璃的透光性等性能;而且,油墨在抛光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的变薄直至脱落,所以后续可以快速将剩余的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若第一抛光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则可以省去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的步骤,简化工艺流程。
进一步的,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宽度D(即为第一抛光牺牲层宽度的一半)为15~60微米,比如15微米、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50微米、55微米或60微米。由此,可以在第一抛光处理过程中有效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而抛塌陷,保证棱角或棱线较为立体、凸显的外观效果;若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距离D小于15微米,则棱角或棱线的附近区域容易在抛光过程中塌陷或形成凹陷,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若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距离D大于60微米,则被第一抛光牺牲层覆盖的非棱角或棱线区域较大,不利于该部分区域的抛光处理,进而影响玻璃件表面的凸显透亮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厚度为20~45微米,比如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由此,可以较好的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若厚度小于15微米,则,第一抛光牺牲层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很快就会脱落掉,难以起到保护立体纹理不被抛塌陷的作用;若厚度大于45微米,则第一抛光牺牲层在经过抛光处理之后相对容易出现断差痕(有抛光牺牲层的线条区域要比没有抛光牺牲层的区域高,如果高出45微米,在抛光的过程中,被抛光到的区域与被没有抛光到区域会出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即为断差痕,断差痕会影响玻璃的整体外观的美感)。
进一步的,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的步骤包括:
S210:在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
在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之前,可以预先采用超声波等方法对玻璃件的表面进行清洗,以免尘点、杂质等对感光油墨曝光的影响,之后再采用喷涂等工艺在玻璃件的表面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喷涂工艺包括:调试喷涂机的雾化气压/扇形气压在4±0.5KG/cm2,油墨采用400目网纱过滤,喷涂膜厚为15~45微米范围内的整层感光油墨层,喷涂后采用低温80~100℃温度进行烘烤,烘烤时间控制在5~12min,因油墨特性属于感光类型,车间光源需采用黄光。
S220:在整层感光油墨层的表面上放置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的光罩。
其中,可以根据感光油墨的具体类型选择与立体纹理匹配的光罩,具体的:若采用的感光油墨为正性感光油墨(即感光油墨经过曝光后,可被显影液腐蚀掉),此时,光罩的非透光区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其中非透光区对应的油墨用于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光罩的透光区域对应覆盖玻璃件表面的其他区域;若采用的感光油墨为负性感光油墨(即感光油墨经过曝光后,会在显影液中保持稳定,而未被曝光的感光油墨被显影液腐蚀掉),此时,光罩的透光区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其中透光区对应的油墨用于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光罩的非透光区域对应覆盖玻璃件表面的其他区域。
S230:对设有光罩的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曝光。
在上述步骤中,将平行光曝光机能量调至400mj~600mj进行曝光,其中曝光机中LED灯光源的波长可以根据感光油墨的颜色进行选择,比如蓝紫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65nm的光;蓝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85nm的光;青蓝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95nm的光。另外,为了保证曝光效果,曝光机灯源为平行光。
S240:对曝光后的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显影,以便得到覆盖棱线和棱角的第一抛光牺牲层。
下面以负性感光油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显影的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将整面喷涂好油墨并已曝光的玻璃件放置于显影机台上,使玻璃件经过带有显影液的平板清洗机,进行第一次显影,其中显影液为质量比碳酸钠:水=0.01:100或氢氧化钠:碳酸钠:水=0.005:0.005:100的溶液,显影时间控制在20~60s,水压力0.5±0.1kg/cm2,然后再将经过第一次显影的产品过溢流水槽,过溢流水槽的时间为120~150s,水压力2.5±1kg/cm2;之后再上述步骤获得的产品进行第二次显影(经过两次显影,可以保证将不需要的感光油墨完全腐蚀掉),该显影液为质量比为碳酸钠:水=1%:100%的溶液,其中,溢流水压力2±0.3kg/cm2。当玻璃件经过上述显影处理后,被平行光照射的区域的感光油墨被保留下来,被光罩遮蔽的区域的感光油墨被显影液腐蚀掉,最后再将保留的感光油墨进行烘烤固化即可。
S300:对设有第一抛光牺牲层的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一抛光牺牲层随着抛光的进行会逐渐的变薄直至脱落,而上述“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在第一抛光处理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掉,如此,可以保护立体纹理的棱角或棱线不会因抛光而导致塌陷;另一种情况为:在第一次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一抛光牺牲层没有完全脱落,即在第一抛光处理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还没有完全脱落掉,百分百保证抛光不会导致棱角或棱线的塌陷,之后再通过脱镀等方法将剩余的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即可。其中,去除剩余的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具体方法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保证玻璃件及其立体纹理造成不良影响即可。
第一抛光处理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抛光压力为350g/cm2~2kg/cm2(比如350g/cm2、400g/cm2、500g/cm2、600g/cm2、700g/cm2、800g/cm2、900g/cm2、1kg/cm2、1.2kg/cm2、1.4kg/cm2、1.6kg/cm2、1.8kg/cm2、2kg/cm2);载体转速为85~130rpm(比如85rpm、90rpm、95rpm、100rpm、105rpm、110rpm、115rpm、120rpm、125rpm、130rpm);压板转速为105~155rpm(比如105rpm、110rpm、115rpm、120rpm、125rpm、130rpm、135rpm、140rpm、145rpm、150rpm、155rpm)。由此,在上述抛光条件下,可以有效去除玻璃件表面的橘皮,使玻璃件的表面的平整性较佳,表面的立体纹理较为凸显、透亮;而且上述抛光条件不会使第一抛光牺牲层很快的脱落掉,从而减少抛光牺牲层的形成次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设置,可以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处理而导致塌陷,即可以防止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圆弧,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和立体纹理的美观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上述抛光方法中,通过在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可以使得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而且,在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一抛光牺牲层会逐渐脱落,所以后续可以快速将剩余的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若第一抛光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则可以省去第一抛光牺牲层去除步骤,简化工艺流程;另外,上述抛光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进一步的,参照图6,玻璃件表面抛光处理的方法还包括:S400:第一抛光处理结束之后,在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且第二抛光牺牲层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S500:对设有第二抛光牺牲层的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二抛光处理,在第二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立体纹理的棱线不被暴露。由此,当在第一抛光牺牲层完全脱落时第一抛光处理并不能完成对玻璃件表面的抛光处理(即第一抛光处理不能达到所需的抛光后的效果,仍需继续抛光才可),为了防止第二抛光处理将立体纹理的棱线棱角抛塌陷,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在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脱落或还剩余较薄厚度的第一抛光牺牲层时,结束第一抛光处理,然后再重新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之后再继续抛光(即第二抛光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二抛光牺牲层随着抛光的进行会逐渐的变薄直至脱落,而上述“在第二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在第二抛光处理结束时,第二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掉,如此,可以保护立体纹理的棱角或棱线不会因抛光而导致塌陷;另一种情况为:在第二次抛光处理的过程中,第二抛光牺牲层没有完全脱落,即在第二抛光处理结束时,第二抛光牺牲层还没有完全脱落掉,百分百保证抛光不会导致棱角或棱线的塌陷,之后再通过脱镀等方法将剩余的第二抛光牺牲层去除即可。其中,去除剩余的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具体方法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保证玻璃件及其立体纹理造成不良影响即可。
进一步的,第二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感光油墨,由此,采用感光油墨,不仅便于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制备,而且,感光油墨不会影响玻璃的透光性等性能;而且,油墨在抛光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的变薄直至脱落,所以后续可以快速将剩余的第二抛光牺牲层去除,若第一抛光结束时,第二抛光牺牲层正好完全脱落,则可以省去第二抛光牺牲层去除的步骤,简化工艺流程。
进一步的,第二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的宽度(即为第二抛光牺牲层宽度的一半)为15~60微米,比如15微米、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50微米、55微米或60微米。由此,可以在第二抛光处理过程中有效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而抛塌陷,保证棱角或棱线较为立体、凸显的外观效果;若第二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距离D小于15微米,则棱角或棱线的附近区域容易在抛光过程中塌陷或形成凹陷,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若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距离D大于60微米,则被第二抛光牺牲层覆盖的非棱角或棱线区域较大,不利于该部分区域的抛光处理,进而影响玻璃件表面的凸显透亮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厚度为20~45微米,比如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由此,可以较好的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若厚度小于15微米,则,第二抛光牺牲层在第二抛光处理的过程中很快就会脱落掉,难以起到保护立体纹理不被抛塌陷的作用;若厚度大于45微米,则第二抛光牺牲层在经过抛光处理之后相对容易出现断差痕,严重影响玻璃件的外观的美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的宽度和第二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的宽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可以相等,可以不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艺条件灵活设定即可。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厚度和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厚度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可以相等,可以不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艺条件灵活设定即可。
进一步的,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的步骤包括:
S410:在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
在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之前,可以预先采用超声波等方法对玻璃件的表面进行清洗,以免尘点、杂质等对感光油墨曝光的影响,之后再采用喷涂等工艺在玻璃件的表面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喷涂工艺包括:调试喷涂机的雾化气压/扇形气压在4±0.5kg/cm2,油墨采用400目网纱过滤,喷涂膜厚为15~45微米范围内的整层感光油墨层,喷涂后采用低温80~100℃温度进行烘烤,烘烤时间控制在5~12min,因油墨特性属于感光类型,车间光源需采用黄光。
S420:在整层感光油墨层的表面上放置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的光罩。
其中,可以根据感光油墨的具体类型选择与立体纹理匹配的光罩,具体的:若采用的感光油墨为正性感光油墨(即感光油墨经过曝光后,可被显影液腐蚀掉),此时,光罩的非透光区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其中非透光区对应的油墨用于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光罩的透光区域对应覆盖玻璃件表面的其他区域;若采用的感光油墨为负性感光油墨(即感光油墨经过曝光后,会在显影液中保持稳定,而未被曝光的感光油墨被显影液腐蚀掉),此时,光罩的透光区覆盖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其中透光区对应的油墨用于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光罩的非透光区域对应覆盖玻璃件表面的其他区域。
S430:对设有光罩的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曝光。
在上述步骤中,将平行光曝光机能量调至400mj~600mj进行曝光,其中曝光机中LED灯光源的波长可以根据感光油墨的颜色进行选择,比如蓝紫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65nm的光;蓝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85nm的光;青蓝色的感光油墨,可以选择波长为395nm的光。另外,为了保证曝光效果,曝光机灯源为平行光。
S440:对曝光后的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显影,以便得到覆盖棱线和棱角的第二抛光牺牲层。
下面以负性感光油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显影的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将整面喷涂好油墨并已曝光的玻璃件放置于显影机台上,使玻璃件经过带有显影液的平板清洗机,进行第一次显影,其中显影液为质量比碳酸钠:水=0.01:100或氢氧化钠:碳酸钠:水=0.005:0.005:100的溶液,显影时间控制在20~60s,水压力0.5±0.1kg/cm2,然后再将经过第一次显影的产品过溢流水槽,过溢流水槽的时间为120~150s,水压力2.5±1kg/cm2;之后再上述步骤获得的产品进行第二次显影(经过两次显影,可以保证将不需要的感光油墨完全腐蚀掉),该显影液为质量比为碳酸钠:水=1%:100%的溶液,其中溢流水压力2±0.3kg/cm2。当玻璃件经过上述显影处理后,被平行光照射的区域的感光油墨被保留下来,被光罩遮蔽的区域的感光油墨被显影液腐蚀掉,最后再将保留的感光油墨进行烘烤固化即可。
进一步的,第二抛光处理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抛光压力为350g/cm2~2kg/cm2(比如350g/cm2、400g/cm2、500g/cm2、600g/cm2、700g/cm2、800g/cm2、900g/cm2、1kg/cm2、1.2kg/cm2、1.4kg/cm2、1.6kg/cm2、1.8kg/cm2、2kg/cm2);载体转速为85~130rpm(比如85rpm、90rpm、95rpm、100rpm、105rpm、110rpm、115rpm、120rpm、125rpm、130rpm);压板转速为105~155rpm(比如105rpm、110rpm、115rpm、120rpm、125rpm、130rpm、135rpm、140rpm、145rpm、150rpm、155rpm)。由此,在上述抛光条件下,可以有效去除玻璃件表面的橘皮,使玻璃件的表面的平整性较佳,表面的立体纹理较为凸显、透亮;而且上述抛光条件不会使第二抛光牺牲层很快的脱落掉,从而减少抛光牺牲层的形成次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抛光处理结束时,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厚度小于15微米。由此,在第一抛光牺牲层正好脱落或小于15微米时,结束第一抛光处理,可以准确保证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会被直接抛光,进而有效保证立体纹理的立体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若第二抛光牺牲层在完全脱落之前,第二抛光处理仍不能完成对玻璃件的抛光工艺,则可以在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厚度小于15微米时停止第二抛光处理,之后在形成第三抛光牺牲层(设置位置和尺寸与第一抛光牺牲层一致),然后在第三牺牲层保护棱线和棱角的前提下进行第三抛光处理(工艺条件的要求与第一抛光处理要求一致),以此类推,知道完成对玻璃件表面的抛光处理的工艺。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在立体纹理的制作过程中,很难制作得到具有理想棱线和棱角的立体纹理(即棱线和棱角的顶端处没有R角结构,其中,R角是指两条直线相交处的过渡圆弧),即实际制作的立体纹理的棱角或棱线都会是具有一定半径大小的R角12,如图7和图8(图8为图7中R角的放大图)所示,当直接对立体纹理进行抛光处理,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的R角会变得更大,即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较大的圆弧状,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然而经过本申请的表面抛光方法之后,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会被抛光到,即保持一个较小的R角。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立体纹理的R角的半径r小于或等于2mm(比如2mm、1.8mm、1.6mm、1.4mm、1.2mm、1.0mm、0.8mm、0.6mm、0.4mm、0.2mm、0.1mm),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R角的半径r介于0.5~1mm。由此,可以有效保持立体纹理的较为凸显透亮的立体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抛光时,抛光牺牲层覆盖立体纹理的R角12,如此,可以更好的防止立体纹理塌陷。
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件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抛光方法抛光得到的。由此,该玻璃件的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件具有前面所述玻璃件表面的抛光方法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立体纹理的R角的半径小于或等于2mm(比如2mm、1.8mm、1.6mm、1.4mm、1.2mm、1.0mm、0.8mm、0.6mm、0.4mm、0.2mm),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玻璃件的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的R角的半径介于0.5~1mm。由此,可以有效保持立体纹理的较为凸显透亮的立体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玻璃件的应用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领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件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比如作为手机的电池后盖(即手机的壳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于制作家居装饰品,比如玻璃花瓶。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壳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前面所述的玻璃件构成的。由此,该玻璃壳体的外观具有立体感较强烈的立体纹理,棱线和棱角凸显,纹理透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壳体具有前面所述玻璃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玻璃壳体的外形结构没有限制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壳体的外形结构可以为2D结构、2.5D结构或3D结构,当玻璃壳体的外形结构可以为2.5D结构或3D结构,玻璃壳体包括后盖和中框结构,且后盖和中框一体成型,其中,立体纹理可以设置在3D玻璃壳体或2.5D玻璃壳体的凸面(即用户的手直接接触的表面)或凹面(与凸面相背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玻璃壳体的外观效果的立体感,可以将立体纹理设置在玻璃壳体的凸面。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升玻璃壳体的光泽度和纹理效果等性能,可以进一步在玻璃壳体的凹面设置UV转印纹理层,以形成LOGO等纹理图案;进一步的设置镀膜层,以提升玻璃壳体的光泽度和金属质感;再进一步的设置盖底油墨层,以防玻璃壳体透光,影响玻璃壳体的整体外光效果。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照图9,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壳体100;显示屏组件200,显示屏组件200与玻璃壳体100相连,显示屏组件200和玻璃壳体100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且玻璃壳体100的立体纹理远离显示屏组件设置;以及主板,主板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且与显示屏组件电连接。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立体纹理立体感强烈、纹理透亮的壳体,可以大大提升电子设备靓丽的外观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玻璃壳体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如图9所示)、笔记本、iPad、kindle等可使用玻璃壳体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
实施例1
通过CNC加工工艺,在玻璃原片的表面加工出立体纹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
在立体纹理的表面通过曝光显影的方法形成油墨层(第一抛光牺牲层),其中,油墨层的边缘至立体纹理的棱线的宽度D为20微米,油墨层的厚度为40微米;
对设有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其中,第一抛光处理的工艺条件满足:抛光压力为1kg/cm2;载体转速为95rpm;压板转速为110rpm,且第一抛光处理结束时,油墨层尚未完全脱落,结束玻璃件表面的抛光处理步骤,之后去除未脱落的油墨层。
抛光处理之后得到的玻璃件的立体纹理的棱线处的R角的半径为0.7。
对比例1
通过CNC加工工艺,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立体纹理结构的玻璃件;
对设有立体纹理的表面直接进行抛光处理,其中,抛光处理的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抛光处理之后得到的玻璃件的立体纹理的棱线处的R角的半径为2.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玻璃件的表面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玻璃件;
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抛光牺牲层,且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
对设有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的所述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一抛光处理,在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
其中,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感光油墨,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所述棱角的宽度为15~6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结束之后,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第二抛光牺牲层,且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
对设有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的所述玻璃件的表面进行第二抛光处理,在所述第二抛光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被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感光油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和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的步骤分别包括:
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整层感光油墨层;
在所述整层感光油墨层的表面上放置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的光罩;
对设有所述光罩的所述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曝光;
对所述曝光后的所述整层感光油墨层进行显影,以便得到覆盖所述棱线或所述棱角的第一抛光牺牲层或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所述棱角的宽度为15~6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和所述第二抛光牺牲层的厚度分别为20~4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处理结束时,所述第一抛光牺牲层的厚度小于1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处理和所述第二抛光处理分别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抛光压力为350g/cm2~2kg/cm2;
载体转速为85~130rpm;
压板转速为105~155rpm。
9.一种玻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件是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抛光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件的立体纹理的棱线处的R角的半径小于或等于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R角的半径为0.5~1mm。
12.一种玻璃壳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是由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件构成的。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壳体;
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玻璃壳体相连,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玻璃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且所述玻璃壳体的立体纹理远离所述显示屏组件设置;以及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61835.7A CN110782779B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61835.7A CN110782779B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2779A CN110782779A (zh) | 2020-02-11 |
CN110782779B true CN110782779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6938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61835.7A Active CN110782779B (zh) | 2019-11-01 | 2019-11-01 |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827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5534B (zh) * | 2020-02-24 | 2021-07-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上色方法、盖板及电子设备 |
CN113141430B (zh) * | 2021-05-10 | 2022-09-13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具有波纹纹理的3d玻璃及其抛光方法、具有波纹纹理的手机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手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73825A (ja) * | 2006-09-25 | 2008-04-0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Cmp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7935402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条纹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581646A (zh) * | 2018-05-18 | 2018-09-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玻璃盖板、制备玻璃盖板的方法以及系统、电子设备 |
CN109534663A (zh) * | 2018-12-27 | 2019-03-29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盖板的纹理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32434B2 (en) * | 2000-11-17 | 2009-12-15 | Wayne O. Duescher | Abrasive agglomerate coated raised island articles |
KR102464007B1 (ko) * | 2016-05-27 | 2022-11-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하우징, 하우징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06863021B (zh) * | 2017-02-20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金属壳体的加工方法及治具 |
CN207713634U (zh) * | 2017-12-18 | 2018-08-10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条纹玻璃盖板 |
CN109963003A (zh) * | 2017-12-26 | 2019-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终端外壳及制备方法 |
CN108342762B (zh) * | 2018-03-09 | 2020-03-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装置 |
KR101930412B1 (ko) * | 2018-03-13 | 2018-12-18 | 주식회사 대덕테크 | 액정 연마지그 |
CN109590843A (zh) * | 2018-12-03 | 2019-04-09 | 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曲面玻璃盖板生产工艺 |
CN110091220A (zh) * | 2019-05-14 | 2019-08-06 | 东莞市金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保护膜的玻璃亮边加工方法 |
-
2019
- 2019-11-01 CN CN201911061835.7A patent/CN1107827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73825A (ja) * | 2006-09-25 | 2008-04-0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Cmp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7935402A (zh) * | 2017-12-18 | 2018-04-20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条纹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581646A (zh) * | 2018-05-18 | 2018-09-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玻璃盖板、制备玻璃盖板的方法以及系统、电子设备 |
CN109534663A (zh) * | 2018-12-27 | 2019-03-29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盖板的纹理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曲面手机玻璃拋光工艺研究;王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811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2779A (zh) | 202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52457A1 (zh) | 工件、工件的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0815983B (zh) |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7879638B (zh) | 曲面玻璃板材、制备方法、组合试剂及移动终端 | |
US10519062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amera window having distinctive pattern and camera window having the distinctive pattern | |
CN110856385B (zh)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0856384B (zh) |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0782779B (zh) | 玻璃件及其表面抛光方法、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
CN111943519A (zh) | 防炫光玻璃壳体的制作方法、防炫光玻璃壳体和电子设备 | |
CN110719393A (zh) | 摄像头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 | |
CN110830609A (zh) |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 |
CN113840493A (zh) | 壳体、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049645A (zh) |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7857481B (zh) | 曲面玻璃板材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 |
CN110809379A (zh)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8638729A (zh) |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 |
CN107741794A (zh) | 加工玻璃的方法、玻璃、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10708906A (zh) |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1002748A (zh) |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05705586U (zh) | 透明片材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0215170U (zh) | 一种图案玻璃盖板 | |
CN110474162A (zh) | 自带天线的盖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 |
WO2020108425A1 (zh) | 摄像孔盖板、摄像孔盖板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207218792U (zh) | 曲面玻璃板材、壳体以及移动终端 | |
CN113597166A (zh) |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2319114A (zh) | 壳体及壳体上纹路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