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5005A - 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和相关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和相关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75005A CN110775005A CN201910673902.4A CN201910673902A CN110775005A CN 110775005 A CN110775005 A CN 110775005A CN 201910673902 A CN201910673902 A CN 201910673902A CN 110775005 A CN110775005 A CN 110775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shaped
- support structure
- laye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B60R21/0428—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ide doors or panels, e.g. displaced towards the occupants in case of a side colli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60N3/0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of tr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B60R2021/0421—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using honeycomb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10),支承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支承层(16)的板(12),板(12)在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是能移动的,在使用位置,从车辆的驾驶室能使用支承层(16)。支承层(16)具有至少两条相邻的带形部件(22),带形部件相对彼此布置,以便至少当板(12)处于使用位置时,在板(12)受到冲击时,能够彼此紧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支承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支承层的板,板可在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在使用位置,从车辆的驾驶室能使用支承层。
背景技术
文献KR20070062726A描述一种可收起的台板,其布置在车辆车门的扶手中。
台板具有安全按钮和由按钮驱动的安全杆,允许避免使用者在车辆受冲击时与台板碰撞而受伤。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按下安全按钮,安全杆允许移动台板以避免台板在车辆驾驶室中形成突出的硬障碍物。
但是,该系统取决于台板的不同构件之间的配合,以致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这些构件之间的摩擦会减缓台板的移动。因此,使用者因所述移动之前的反应时间之故,容易碰撞台板。
还存在供车辆后部乘客使用的台板,台板固定于前座的后部,从垂直位置展开,停在水平使用位置。
有利地,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系统确定成台板在车座上翻折在垂直位置,从而贴靠在车座椅背上。
但是,这种台板不适合于前部乘客,因此,台板例如安装在车辆仪表盘上。另外,行程结束时这种系统需要支承面,因此,不能布置在车辆的各个部位上。
此外,系统不能吸收能量。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弥补这些缺陷,提出用于车辆的一种可收起的板,其尤其适合于前部乘客,布置成发生冲击时不会伤及使用者。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支承层具有至少两条相邻的带形部件,带形部件相对彼此布置,以便至少当板处于使用位置时,在板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能够彼此紧压。
支承层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其用于进行紧压。这种紧压尤其可在接触使用者时使支承结构收起,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以致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使用者不会为板所伤。由于支承层的紧压能力与所述支承层的布置密切相关,因此其可靠和快速。因此,紧压从使用者以一定的力量与支承结构接触起就产生。
单独地或根据所有可行的结合,本发明的支承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可选的特征:
-带形部件沿第一方向对齐,并沿第二方向延伸,在发生沿第一方向具有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带形部件沿第一方向彼此紧压;
-带形部件由连接部分连接,连接部分形成板的薄弱区域,使得在发生沿第一方向具有分力的冲击时,连接部分变形,允许带形部件彼此紧压;
-每条带形部件垂直于第二方向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带形部件之间具有平行四边形的间隔;
-带形部件具有金属箔、皮革或者纺织材料制的外覆盖层;
-带形部件沿第一方向对齐,沿第二方向延伸,板具有厚度层,厚度层在发生冲击时至少沿第一方向,优选地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能压紧的;
-厚度层沿垂直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是刚性的;
-厚度层具有至少一个结构件,结构件具有:
--若干条带,主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具有拐点,
--若干菱形蜂窝结构,其相应的轴沿第三方向延伸,
--若干凹缩单元式蜂窝结构,其相应的轴沿第三方向延伸,或者
--若干八棱体,其相应的轴沿第三方向延伸,八棱体的相应的轴由结构件予以加固;
-厚度层具有结构件和填充由结构件形成的空间的注射泡沫体。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前述类型支承结构的饰件。
本发明还涉及车辆,其至少具有一个前车座、仪表盘和前述类型的饰件,所述板在使用位置在前车座与仪表盘之间延伸。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仅作为例子给出的和参照附图作出的说明,本发明将得到更好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板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板结构的板的沿横向轴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支承层的带形部件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带形部件在发生冲击之后的布置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板的支承层的带形部件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带形部件在发生冲击之后的布置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板的厚度层的结构件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板的厚度层的结构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板的厚度层的结构件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板的厚度层的图形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纵向”和“横向”表示车辆的通常方向,纵向方向是车辆的通常行驶方向。另外,“高度方向”是指垂直于车辆行驶平面的方向。“之上”和“之下”通常根据高度方向加以限定。
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饰件的支承结构10示于图1。
支承结构10具有板12。
支承结构10还具有板支承14,设置用于保持板12。
板12基本上呈矩形。
板12可在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在使用位置,使用者可将板12用作台板。
板支承14可使板在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移动。
板支承14例如具有可进行这种移动的机械和/或磁力系统。特别是,机械和/或磁力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铰链、一个或多个球关节和/或一个或多个磁铁。
在使用位置,板12例如在前车座和车辆的仪表盘之间延伸。
在收起位置,板12例如靠着车门、车辆的侧壁在扶手中或者中央控制台中的收起空间中延伸。
特别是,板12具有至少一支承层16。
在使用位置,支承层16可以使用,即使用者可以将物件放在支承层上,或者支撑在其上。
板12还具有厚度层18,厚度层固定于支承层16。
特别是,如图2所示,板12具有厚度层18,厚度层布置在支承层16与下层20之间。不同的层例如彼此进行胶接,或者通过复合模制彼此进行固定。
板12主要沿第一方向X和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
厚度层18、支承层16和下层20的尺寸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基本上相等。
支承层16、厚度层18和下层20对齐,特别是沿着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的第三方向Z进行叠置。
与纵向、横向和高度方向相对于整个车辆加以限定相反,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相对于支承结构10加以限定。
在使用位置,第一方向X基本上平行于纵向方向,第二方向Y基本上平行于横向方向,第三方向Z基本上平行于高度方向,以使板12在使用位置基本上呈水平状态。但是,应当指出,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分别倾斜于纵向方向和高度方向,以使板在使用位置倾斜于水平面。
在使用位置,支承层16位于厚度层18之上。
这里,在使用位置,下层20位于厚度层18之下。
支承层16具有内表面28和外表面30,内表面28用于固定在厚度层上,外表面30形成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表面。
支承层16沿第三方向的厚度在0.1毫米至5毫米之间。
支承层16具有至少两条带形部件22。
带形部件22彼此相邻。
例如,带形部件22之间形成支承层16的支承面。
带形部件彼此相对布置,以便至少当板12处于使用位置时,在板12受到冲击时,能够彼此紧压,即带形部件22可以沿紧压方向减小支承层16的尺寸。
当带形部件22彼此紧压时,支承层16可沿着与紧压方向垂直的方向,特别是沿方向Z,增大其尺寸。
特别是,每条带形部件22沿第二方向Y延伸。带形部件22沿第一方向X对齐。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带形部件沿第一方向X彼此紧压。
每条带形部件22例如在板12的整个第二方向Y上延伸。
每条带形部件22在紧压支承层16之前,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在60毫米至500毫米之间。
这样,当板12处于使用位置时,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例如对车辆前部或后部的冲击的情况下,可以紧压支承层16。因此,在发生这种冲击时,如果板和面对的乘客相向移动,直至以一定的力量相互接触,那么,支承层16紧压,从而避免板12构成容易伤及乘客的障碍物。
带形部件22例如用塑料或者金属制成。
此外,带形部件例如具有外覆盖层。这里,外覆盖层用金属箔、皮革或者纺织材料制成。
有利地,对于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量的作用力,外覆盖层的抗力低于,尤其非常低于带形部件22的抗力。因此,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量的冲击的情况下,外覆盖层不能显著增大支承层16的强度。
外覆盖层尤其可使支承层具有悦目的美观外观。另外,其易于具有连续的支承面,在支承面上无孔,即使带形部件22没有形成连续的表面。
在图3和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带形部件22由连接部分24进行连接。特别是,每条带形部件由一个连接部分连接于相邻的带形部件。
例如,带形部件22模制成一个整件。
连接部分24形成板12特别是支承层16的薄弱区域,以致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时,连接部分24变形,使带形部件22彼此紧压。
这里,每条带形部件22具有垂直于第二方向Y的平行四边形的截面。特别是,每条带形部件22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
平行四边形交替布置,使得两条相邻的带形部件相对于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延伸的平面对称布置。
两条相邻的带形部件在单一止动件处接触,单一止动件沿第二方向Y延伸,对应于截面的每个平行四边形的相应的点,形成连接部分24
这里,平行四边形具有彼此基本上相同的尺寸。显然,平行四边形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以便例如根据支承层中带形部件的位置,调节平行四边形的机械强度。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边基本上沿第一方向X延伸。两条相邻带形部件22之间的空间在垂直于第二方向Y的截面上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其顶端形成两条带形部件22之间的连接部分24。
当板12处于使用位置时,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每个连接部分24变形,使带形部件彼此紧压,如图4所示。特别是,连接部分24处形成的角度减小,以致两条相邻带形部件的沿第一方向X的相应的中间部分彼此靠近。
在图5和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每条带形部件垂直于第二方向Y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带形部件之间具有平行四边形的间隔26。
特别是,每条带形部件22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
特别是,两条相邻带形部件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边两两平行。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带形部件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基本上相同,彼此对齐,具有一定的平移间距,以便具有所述间隔26。例如,所述间隔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在紧压之前在0毫米至20毫米之间,优选地,在0.5毫米至15毫米之间。这种距离尤其可避免在所述带形部件接触之前两条带形部件22之间停止移动。
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带形部件22被推动彼此靠近,以致间隔26减小。然后,带形部件22沿前一个间隔26的相应斜面彼此跨接。
厚度层18具有上表面32和下表面34,上表面32用于固定于支承层16的内表面28,下表面34用于固定于下层20。
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厚度层18可至少沿第一方向X进行紧压。
优选地,在发生具有沿第二或第一方向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厚度层18可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紧压。
厚度层18沿第三方向Z是刚性的。所谓沿第三方向Z是刚性的是指,厚度层适于承受沿第三方向Z对所述厚度层18施加的小于50千克的任何重量,有利地,小于150千克的任何重量。
厚度层18沿第三方向的厚度在3毫米至5厘米之间。
这尤其可使使用者能够沿第三方向Z对处于使用位置的板12施加压力,例如,在所述板12上写东西,或者保持在所述板12上放置的物件。
厚度层18具有至少一个结构件36。
厚度层18还具有泡沫体(未示出)。
结构件例如用纺织材料、塑料或者橡胶制成。
图7至10示出结构件36的不同形状或者可行的图案。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36具有条带38。每条条带38主要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其在基本上沿第一方向X彼此分开的两端之间延伸,沿第二方向Y具有拐点39,即条带具有曲折形状。
结构件36沿第三方向Z具有不变的高度。
每条条带38在垂直于第三方向Z的截面中具有三角形标志形状,即呈周期性、按段呈线性、以及呈连续性。
条带通过沿第二方向Y平移,彼此进行类似布置。
另外,结构件36具有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每个都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延伸,且沿第一方向X彼此分开,每条条带连接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
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36具有相应轴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菱形蜂窝结构44。特别是,蜂窝结构44形成厚度层18的结构。
同样,结构件36具有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每个都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延伸,且彼此沿第一方向X分开。蜂窝结构44形成的结构连接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
结构件36沿第三方向Z具有不变的高度。
每个菱形蜂窝结构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对角线。
蜂窝结构成列布置在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之间。对于每一列,每个菱形蜂窝结构具有的对角线沿第一方向X与列中其他菱形蜂窝结构的对角线对齐。
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36具有相应轴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凹缩单元式蜂窝结构46。所谓“凹缩”,是指形状至少具有一个凹边和任何凸边。蜂窝结构46具有拉胀结构,即其具有负泊松系数。特别是,每个凹缩单元具有四个边,每个边呈凹形。凹缩单元沿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对齐,以形成一个网络。凹缩单元彼此间隔开,由其相应边的中部连接于相邻的凹缩单元。
同样,结构件36具有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每个都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延伸,且彼此沿第一方向X分开。蜂窝结构形成的网络连接前端面40和后端面42。
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具有相应轴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八棱体48,所述相应轴由结构件50予以加固。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八棱体48由限定所述八棱体48的棱边构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八棱体48由八棱体的棱边构成,以限定一个中空多面体。因此,有利地,八棱体的至少一个边具有一个孔。所述孔尤其可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排出八棱体中的空气。
特别是,八棱体48是方形基部的双棱锥体,特别是正八棱体。
八棱体48沿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布置成梅花形。其由其方形基部的相应顶端两两连接,形成一个结构。
同样,结构件36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每个都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延伸,且彼此沿第一方向X分开。八棱体形成的结构连接前端面和后端面。
在提出的所有实施方式中,结构件可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进行紧压,但是,沿第三方向Z是刚性的,以使板适于承受负荷,例如放在板上的物件和/或乘客支承在板上的上肢。
结构件36例如在条带38之间,在蜂窝结构44、46之间,或者在八棱体48之间限定一些空间。
泡沫体进行注射,以充填结构件36形成的空间。
例如,泡沫体是聚苯乙烯或者聚氨酯。
在发生具有沿第二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结构件36进行紧压。有利地,泡沫体可防止例如可能存在的由结构件36的残片形成的喷射物。
下层20具有内表面52和外表面54,内表面52用于固定于厚度层18,特别是固定于厚度层18的下表面34。
下层20可根据前述所有实施方式相对于支承层16进行实施。特别是,与前述所有实施例的支承层16类似地,下层20具有带形部件。
同样,下层20沿第三方向的厚度在0.1毫米至5毫米之间。
因此,与支承层16类似地,下层20可紧压。
在这里所述的实施例中,厚度层18和下层20的强度低于或者等于支承层16的强度,以致当支承层16紧压时,不形成障碍物。
本发明还涉及车辆的饰件,其具有例如前述的支承结构10。
例如,这种车辆至少具有一个前车座和仪表盘,在使用位置,支承结构10的板12在前车座和仪表盘之间延伸。
因此,前面的乘客或者驾驶员在不驾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述板。
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板适于进行紧压,以致使用者不会被支承结构伤害。
另外,每层的紧压能力与所述层的结构密切相关,其安全可靠且快速。
Claims (11)
1.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10),支承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支承层(16)的板(12),板(12)在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是能移动的,在使用位置,从车辆的驾驶室能使用支承层(16),
其特征在于,支承层(16)具有至少两条相邻的带形部件(22),带形部件相对彼此布置,以便至少当板(12)处于使用位置时,在板(12)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能够彼此紧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带形部件(22)沿第一方向(X)对齐,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的情况下,带形部件(22)沿第一方向(X)彼此紧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带形部件(22)由连接部分(24)连接,连接部分(24)形成板(12)的薄弱区域,使得在发生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分力的冲击时,连接部分(24)变形并允许带形部件(22)彼此紧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带形部件(22)垂直于第二方向(Y)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带形部件(22)之间具有平行四边形的间隔(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带形部件(22)具有金属箔、皮革或者纺织材料制的外覆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带形部件(22)沿第一方向(X)对齐,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板(12)具有厚度层(18),在发生冲击的情况下,厚度层(18)至少沿第一方向(X)是能紧压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厚度层(18)沿与第二方向(Y)和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三方向(Z)是刚性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厚度层(18)具有至少一结构件(36),结构件具有:
-若干条带(38),主要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具有拐点(39),
-具有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相应轴的若干菱形蜂窝结构(44),
-具有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相应轴的若干凹缩单元式蜂窝结构(46),或者
-具有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相应轴的若干八棱体(48),八棱体的相应轴由结构件(50)予以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厚度层(18)具有结构件(36)和填充由结构件(36)形成的空间的注射泡沫体。
10.饰件,其特征在于,饰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结构。
11.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至少具有一前车座、仪表盘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饰件,在使用位置,板(12)在前车座和仪表盘之间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856916A FR3084305B1 (fr) | 2018-07-25 | 2018-07-25 | Structure de support pour vehicule et vehicule associe |
FR1856916 | 2018-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75005A true CN110775005A (zh) | 2020-02-11 |
CN110775005B CN110775005B (zh) | 2023-01-13 |
Family
ID=6372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73902.4A Active CN110775005B (zh) | 2018-07-25 | 2019-07-25 | 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和相关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75005B (zh) |
FR (1) | FR3084305B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975669B1 (en) | 2023-01-20 | 2024-05-07 | Joon Bu Park |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materials for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48699A (ja) * | 1998-06-12 | 1999-12-21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衝撃吸収構造 |
US20020066984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
US20070080562A1 (en) * | 2003-11-19 | 2007-04-12 | Hayashi Engineering Inc. | Impact absorbing body |
CN104175996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变形元件 |
CN104203654A (zh) * | 2012-05-15 | 2014-12-10 | 奥克伍德能源管理公司 | 可恢复的能量吸收件 |
JP2015071422A (ja) * | 2014-12-16 | 2015-04-16 |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衝撃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72723A (en) * | 1988-03-03 | 1989-10-10 | Master Products Inc. | Safety tray |
FR2971198B1 (fr) * | 2011-02-04 | 2013-03-01 | Faurecia Automotive Ind | Piece structurel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
US9493241B2 (en) * | 2015-03-18 | 2016-11-15 | B/E Aerospace, Inc. | Lattice panel structure and method |
US9834121B2 (en) * | 2015-10-22 | 2017-12-05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Tray table, steering wheel having tray table, and vehicle having steering wheel |
-
2018
- 2018-07-25 FR FR1856916A patent/FR3084305B1/fr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10673902.4A patent/CN1107750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48699A (ja) * | 1998-06-12 | 1999-12-21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衝撃吸収構造 |
US20020066984A1 (en) * | 2000-12-01 | 2002-06-06 |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
US20070080562A1 (en) * | 2003-11-19 | 2007-04-12 | Hayashi Engineering Inc. | Impact absorbing body |
CN104203654A (zh) * | 2012-05-15 | 2014-12-10 | 奥克伍德能源管理公司 | 可恢复的能量吸收件 |
CN104175996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变形元件 |
JP2015071422A (ja) * | 2014-12-16 | 2015-04-16 |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衝撃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975669B1 (en) | 2023-01-20 | 2024-05-07 | Joon Bu Park |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materials for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s |
US12240401B2 (en) | 2023-01-20 | 2025-03-04 | Joon Bu Park |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materials for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084305B1 (fr) | 2021-01-15 |
FR3084305A1 (fr) | 2020-01-31 |
CN110775005B (zh) | 2023-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29041B2 (en) | Door trim-integrated pelvic impact energy-absorbing construction for vehicle | |
US10525656B2 (en) | Honeycomb core, method of producing a honeycomb core, and sandwich panel comprising a honeycomb core | |
EP2014514B1 (en) | Floor spacer for vehicle | |
US7357444B2 (en) | Tunable geometry for energy absorbing foam to lower peak load during side impact | |
EP1131570A1 (en) |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s | |
US3852150A (en) | Resilient energy absorbing assembly | |
US5749193A (en) | Impact wall element | |
EP2014513B1 (en) | Floor spacer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interior structure | |
CN110775005B (zh) | 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和相关车辆 | |
KR100614287B1 (ko) | 차량용 충격흡수패드 | |
JP5304302B2 (ja) | アームレスト | |
EP1106443A2 (en) |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and head protective member | |
US20020142129A1 (en) | Automotive head impact protection | |
JPH08142784A (ja) | 衝撃吸収構造体 | |
EP0967124B1 (en) | Shock absorbing material | |
KR101457995B1 (ko) | 범퍼 백빔 성형 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범퍼 백빔 | |
US20040003974A1 (en) | Energy absoring bumper structure | |
JP2016027969A (ja) | 自動車の衝撃吸収材 | |
JP6487722B2 (ja) | 衝撃吸収材 | |
US9493134B2 (en) | Motor vehicle rollover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JP5062956B2 (ja) | 自動車用外板部材 | |
RU2587747C1 (ru) | Амортизир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узел дверной панели, содержащий такой амортизир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такой узел дверной панели | |
JP4021928B2 (ja) | 自動車用フロアスペーサの衝撃吸収部材 | |
RU2334633C2 (ru) |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поглощения энергии водителя | |
CN221497934U (zh) | 车辆下支撑梁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