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2614A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2614A CN110762614A CN201810747182.7A CN201810747182A CN110762614A CN 110762614 A CN110762614 A CN 110762614A CN 201810747182 A CN201810747182 A CN 201810747182A CN 110762614 A CN110762614 A CN 1107626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 air outlet
- indoor unit
- air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该室内机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以及横摆叶组件。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调节出风口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横向出风方向。两组竖摆叶组件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控制运行。本发明室内机能够同时向两个方向送风,用户可以控制出风口上下两个区域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出风。横摆叶组件用于调节出风口的竖向出风方向,即向上出风或向下出风。通过分别调节三组摆叶摆动方向,可实现空调出风角度更广,出风更加柔和,解决了空调直吹人体不舒适、易得空调病的缺点。同时还提高了室内机的送风多样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设备(壁挂式空调或立式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其中,立式空调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风向控制装置,风向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多排横向设置的横摆叶和多排纵向设置的纵摆叶,各个横摆叶通过第一连杆连接在一起,各个纵摆叶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一起,横摆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连杆移动而实现其上下摆动,而纵摆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连杆移动而实现其左右摆动。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风向控制装置中的竖摆叶在摆动时同时向左或向右转动,只能完成一个方向上的送风,导致现有技术中的风向控制装置的送风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于送风多样性的要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室内机出风多样性。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凝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面板开设有出风口;贯流风机,沿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竖向设置于壳体内部;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第二竖摆叶组件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的下方,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调节出风口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横向出风方向;横摆叶组件,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的内侧,用于调节出风口的竖向出风方向。
可选地,横摆叶组件包括:竖连杆,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设置;多片横摆叶,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片横摆叶的根部具有水平连接竖连杆的转轴;第一电机,其输出端连接竖连杆的一端,用于驱动竖连杆上下运动,以带动每片横摆叶绕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横向的一条直线转动。
可选地,第一竖摆叶组件包括:第一出风框;多片第一竖摆叶,沿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第一出风框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第一竖摆叶的两端连接第一出风框;第二电机,其输出端连接第一出风框,用于驱动第一出风框绕竖向的一条直线转动,以带动多片第一竖摆叶运动。
可选地,第二竖摆叶组件包括:第二出风框;多片第二竖摆叶,沿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第二出风框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第二竖摆叶的两端连接第二出风框;第三电机,其输出端连接第二出风框,用于驱动第二出风框绕竖向的一条直线转动,以带动多片第二竖摆叶运动。
可选地,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一出风框的上方;第三电机设置于第二出风框的下方;第一出风框和第二出风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蜗壳,设置于壳体内部,位于贯流风机的外侧,用于引导贯流风机的气流运行方向;出风风道,连接蜗壳的出口以及壳体的出风口,出风风道靠近出风口的风道壁内侧设置有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的凸缘。
可选地,凸缘由风道壁内侧隆起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互相面共同形成。
可选地,风道壁内侧的弧面曲率半径R1、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2和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如下关系:4×(R2+R3)<R1。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左饰板和右饰板,左饰板和右饰板之间间隙形成出风口。
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配置成在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时调节多片横摆叶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上方流动;在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调节多片横摆叶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下方流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该室内机的包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以及横摆叶组件。第二竖摆叶组件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的下方,也就是说出风口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送风区域,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调节出风口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横向出风方向。两组竖摆叶组件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控制运行,因此,本发明室内机能够同时向两个方向送风,用户可以控制出风口上下两个区域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出风。横摆叶组件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的内侧,用于调节出风口的竖向出风方向,即向上出风或向下出风。通过分别调节三组摆叶摆动方向,可实现空调出风角度更广,出风更加柔和,解决了空调直吹人体不舒适、易得空调病的缺点。同时还提高了室内机的送风多样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接蜗壳的出口以及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靠近出风口的风道壁内侧设置有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的凸缘。在出风气流流经上述凸缘时,会产生康达效应,出风气流将沿着凸缘流动,而不会直接吹在空调饰板上,有效避免了空调饰板上出现凝露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配置成在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时控制多片横摆叶调节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上方流动;在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控制多片横摆叶调节至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下方流动。在本发明中,控制装置根据对空调的运行状态对空调的导风结构进行适应性地调节,防止空调出风直吹人体。另外,在制冷模式时上吹风,在制热时下吹风,利用冷气下沉,热气上浮的原理,能够使得室内空气更好地流通循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横摆叶组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横摆叶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的正面示意图;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风道的风道壁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如图1至3所示,上述室内机包括:壳体100、贯流风机200、蜗壳600、室内机换热器(图中未示出)、横摆叶组件500、第一竖摆叶组件300和第二竖摆叶组件400。壳体100进一步包括:顶板、底板、背板114、左饰板111和右饰板112。室内机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背板114上。室内机的出风口113开设在壳体100的前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左饰板111和右饰板112之间间隙形成出风口113,开出风口113沿室内机的竖向延伸。
贯流风机20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其转轴沿室内机的竖向延伸,且延伸长度与出风口113的延伸长度相同,以确保出风口113整体区域均能够出风。
第一竖摆叶组件300和第二竖摆叶组件400设置于出风口113处,第二竖摆叶组件400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300的下方,第一竖摆叶组件300和第二竖摆叶组件400分别用于调节出风口113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横向出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摆叶组件300和第二竖摆叶组件400在竖向上的延伸长度相等。
横摆叶组件500设置于第一竖摆叶组件300和第二竖摆叶组件400的内侧,用于调节出风口113的竖向出风方向。
如图4、5所示,横摆叶组件500包括:竖连杆510、多片横摆叶520和第一电机530。竖连杆510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设置;多片横摆叶520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片横摆叶520的根部具有连接竖连杆510的转轴。第一电机530输出端连接竖连杆510的一端,用于驱动竖连杆510上下运动,以带动多片横摆叶520摆动。在本实施例中,每片横摆叶520的根部具有一个固定转轴521和一个连杆转轴522,固定转轴521连接室内机的出风风道700的风道壁701,不会发生移动,每片横摆叶520能够绕该固定转轴521转动。连杆转轴522靠近固定转轴521设置,连杆转轴522用于连接竖连杆510,并能够随竖连杆510移动。第一电机530带动竖连杆510上下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转轴522带动横摆叶520绕其固定转轴521转动。当竖连杆510向上运动时,横摆叶520将向下倾斜,使出风口113的出风方向向下;当竖连杆510向下运动时,横摆叶520将向上翘起,使出风口113的出风方向向上。
如图6所示,第一竖摆叶320组件300包括:第一出风框310、多片第一竖摆叶320和第二电机330。第一出风框310为位于出风口113平面的矩形框架,用于连接多片第一竖摆叶320。第一出风框310的顶部中央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电机330的转轴。多片第一竖摆叶320沿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第一出风框310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第一竖摆叶320的两端连接第一出风框310。第二电机33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出风框310顶部的转轴,用于驱动第一出风框310绕竖向的一条直线(即上述转轴所在直线)转动,以带动多片第一竖摆叶320运动。在第一出风框310位于初始位置时(即第一出风框310未发生任何角度转动时),每片第一竖摆叶320垂直于出风口113所在平面,此时出风口113向正前方送风。在第一出风框310转动的时候,多片第一竖摆叶320的角度随之发生改变,例如:第一出风框310向左转动的时候,多片第一竖摆叶320与出风口113所在平面的夹角发生改变,此时出风口113向左侧送风。第一出风框310向右转动的时候,出风口113向右侧送风。
第二竖摆叶组件400包括:第二出风框410、多片第二竖摆叶420和第三电机430。多片第二竖摆叶420沿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第二出风框410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第二竖摆叶420的两端连接第二出风框410。第三电机430,其输出端连接第二出风框410,用于驱动第二出风框410绕竖向的一条直线转动,以带动多片第二竖摆叶420运动。第二竖摆叶420组件400的结构与第一竖摆叶320组件300的结构类似,这里不再进行赘述。不同的是,第三电机430设置于第二出风框410的下方,第二出风框41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三电机430的转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摆叶320和第二竖摆叶420能够在左右34°的角度范围内摆动,以实现室内机左出风或右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出风框310和第二出风框410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出风框310和第二出风框410能够相对转动。这样设置,使得两个竖摆叶组件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室内机出风口113处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两个竖摆叶组件的转动稳定性。
如图7所示,上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蜗壳600和出风风道700。蜗壳60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位于贯流风机200的外侧,用于引导贯流风机200的气流运行方向。上述蜗壳600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蜗壳600进口朝向壳体100的进风口,蜗壳600的出口朝向壳体100的出风口113。出风风道700连接蜗壳600的出口以及壳体100的出风口113,出风风道700靠近出风口113的风道壁701内侧设置有沿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的凸缘710。
如图8所示,上述凸缘710由风道壁701内侧隆起的第一弧形面711和第二互相面共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壁701内侧的弧面曲率半径R1、第一弧形面711的曲率半径R2和第二弧形面712的曲率半径R3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95mm<R1<105mm;2mm<R2<4mm;18mm<R3<22mm。
并且R1、R2和R3满足如下关系:
4×(R2+R3)<R1。
经发明人多次试验发现,贯流风机200转速在600r/min~1000r/min范围内,且凸缘710形状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产生康达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是指流体(水流或气流)由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也可以说是流体粘性),只要曲率不大,流体会顺着物体表面流动。因此,出风口113处的凸缘710能够使得出风气流的流向发生改变,也就是使出风气流沿着凸缘710流动,不直接吹在空调饰板上,有效避免了空调饰板上出现凝露的问题。
上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配置成在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时控制多片横摆叶520调节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上方流动;在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控制多片横摆叶520调节至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下方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空调的电脑板,电脑板用于根据对空调的运行状态对空调的导风结构进行适应性地调节。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横摆叶520上摆60°,第二预设角度为下摆30°,实现空调出风不直吹人体。另外,在制冷模式时上吹风,在制热时下吹风,利用冷气下沉,热气上浮的原理,能够使得室内空气更好地流通循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另外,结合两组竖摆叶左右摆动,能够实现更多的出风模式,角度更广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室内机的送风多样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器室内机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板开设有出风口;
贯流风机,沿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设置于出风口处的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所述第二竖摆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摆叶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横向出风方向;
横摆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摆叶组件和第二竖摆叶组件的内侧,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的竖向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横摆叶组件包括:
竖连杆,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设置;
多片横摆叶,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竖向间隔排列设置,且每片所述横摆叶的根部具有水平连接所述竖连杆的转轴;
第一电机,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竖连杆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竖连杆上下运动,以带动每片所述横摆叶绕所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横向的一条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一竖摆叶组件包括:
第一出风框;
多片第一竖摆叶,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框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所述第一竖摆叶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出风框;
第二电机,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出风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出风框绕竖向的一条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多片第一竖摆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竖摆叶组件包括:
第二出风框;
多片第二竖摆叶,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横向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框限定出的区域内,每片所述第二竖摆叶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框;
第三电机,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出风框绕竖向的一条直线转动,以带动所述多片第二竖摆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框的上方;
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框的下方;
所述第一出风框和所述第二出风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蜗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贯流风机的外侧,用于引导所述贯流风机的气流运行方向;
出风风道,连接所述蜗壳的出口以及所述壳体的出风口,所述出风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壁内侧设置有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竖向延伸的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凸缘由所述风道壁内侧隆起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互相面共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风道壁内侧的弧面曲率半径R1、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2和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如下关系:
4×(R2+R3)<R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
左饰板和右饰板,所述左饰板和右饰板之间间隙形成所述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控制装置,配置成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时调节所述多片横摆叶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上方流动;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制热时调节所述多片横摆叶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出风气流朝向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下方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7182.7A CN110762614B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7182.7A CN110762614B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2614A true CN110762614A (zh) | 2020-02-07 |
CN110762614B CN110762614B (zh) | 2023-04-14 |
Family
ID=6932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47182.7A Active CN110762614B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2614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9534A (zh) * | 2020-11-26 | 2021-03-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运行防护方法、防护装置及空调器 |
CN112984625A (zh) * | 2021-03-29 | 2021-06-18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
CN113405252A (zh) * | 2021-06-16 | 2021-09-17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介质 |
CN115077042A (zh) * | 2022-05-16 | 2022-09-20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5264607A (zh) * | 2022-06-27 | 2022-1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风道组件、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WO2022252645A1 (zh) * | 2021-06-03 | 2022-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 |
WO2023130786A1 (zh) * | 2022-01-07 | 2023-07-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摆叶、摆叶组件以及空调 |
CN118999996A (zh) * | 2024-10-23 | 2024-11-22 | 宁波傲天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式全向造风设备及带有该设备的造风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78203A (ja) * | 1995-12-26 | 1997-07-11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063543A (zh) * | 2006-04-27 | 2007-10-31 | 海尔集团公司 | 空调器出风装置 |
WO2013099896A1 (ja) * | 2011-12-28 | 2013-07-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室内機 |
CN107289516A (zh) * | 2017-06-06 | 2017-10-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7429924A (zh) * | 2015-10-23 | 2017-12-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7559959A (zh) * | 2017-08-30 | 2018-01-0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导风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206919348U (zh) * | 2017-03-16 | 2018-0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CN207196636U (zh) * | 2017-07-11 | 2018-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208765083U (zh) * | 2018-07-09 | 2019-04-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2018
- 2018-07-09 CN CN201810747182.7A patent/CN1107626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78203A (ja) * | 1995-12-26 | 1997-07-11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063543A (zh) * | 2006-04-27 | 2007-10-31 | 海尔集团公司 | 空调器出风装置 |
WO2013099896A1 (ja) * | 2011-12-28 | 2013-07-0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室内機 |
CN107429924A (zh) * | 2015-10-23 | 2017-12-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206919348U (zh) * | 2017-03-16 | 2018-0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CN107289516A (zh) * | 2017-06-06 | 2017-10-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207196636U (zh) * | 2017-07-11 | 2018-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7559959A (zh) * | 2017-08-30 | 2018-01-0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导风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N208765083U (zh) * | 2018-07-09 | 2019-04-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39534A (zh) * | 2020-11-26 | 2021-03-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运行防护方法、防护装置及空调器 |
WO2022111166A1 (zh) * | 2020-11-26 | 2022-06-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运行防护方法、防护装置及空调器 |
CN112984625A (zh) * | 2021-03-29 | 2021-06-18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
WO2022252645A1 (zh) * | 2021-06-03 | 2022-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 |
CN113405252A (zh) * | 2021-06-16 | 2021-09-17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介质 |
CN113405252B (zh) * | 2021-06-16 | 2022-07-19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介质 |
WO2023130786A1 (zh) * | 2022-01-07 | 2023-07-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摆叶、摆叶组件以及空调 |
CN115077042A (zh) * | 2022-05-16 | 2022-09-20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WO2023221484A1 (zh) * | 2022-05-16 | 2023-11-23 |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5264607A (zh) * | 2022-06-27 | 2022-1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风道组件、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CN118999996A (zh) * | 2024-10-23 | 2024-11-22 | 宁波傲天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式全向造风设备及带有该设备的造风系统 |
CN118999996B (zh) * | 2024-10-23 | 2025-02-28 | 宁波傲天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式全向造风设备及带有该设备的造风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2614B (zh) | 2023-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2614B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752513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800328B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758488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368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18055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180552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397820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482230A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WO2022252645A1 (zh) | 立式空调 | |
CN108278683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779088A (zh)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 |
CN108758822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758829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9114673B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WO2013035218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803925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0296472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2984630B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上下出风空调器 | |
CN110779089B (zh)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 |
CN108317605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 |
CN208765087U (zh) | 空调器 | |
CN208779561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111380198A (zh) |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 |
CN108397823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1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