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4069A -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44069A CN110744069A CN201910861062.4A CN201910861062A CN110744069A CN 110744069 A CN110744069 A CN 110744069A CN 201910861062 A CN201910861062 A CN 201910861062A CN 110744069 A CN110744069 A CN 1107440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workpiece
- cutter
- diamond cutter
- prec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73 cutt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56 Product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00—Methods for turning or working essentially requiring the use of turning-machine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00—General-purpose turning-machines or devices, e.g. centre lathes with feed rod and lead screw; Sets of turning-machines
- B23B3/06—Turning-machines 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the special arrangement of constructional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切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装夹工件;步骤二,安装金刚石刀具;步骤三,对刀;步骤四,开启氮气保护;步骤五,切削工件;步骤六,关闭车床电源完成精密切削;其中:在步骤一中:将工件通过夹具进行装夹,需要保证对工件全自由度的限制,在步骤二中:对金刚石刀具进行安装。本发明达到了提高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精度要求的目的,同时具有摩擦因数低、抗粘结性好和热导率高,切削时不易粘刀以及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质量好,并且配合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切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背景技术
金刚石刀具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低摩擦系数、高弹性模量、高热导、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与非铁金属亲和力小等优点。可以用于非金属硬脆材料如石墨、高耐磨材料、复合材料、高硅铝合金及其它韧性有色金属材料的精密加工。金刚石刀具类型繁多,性能差异显著,不同类型金刚石刀具的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有较大区别。
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代表一个国家制造技术的整体水平。但目前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为获得高的加工精度,精密加工切削速度通常低于常规加工切削速度,这就导致精密零件加工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开发周期和在制时间较长,而对于该种状况主要是由于金刚石刀具在对工件进行切削的过程中,切削部分会产生热量聚集叠加,同时致使切削部分产生积屑瘤现象,因此导致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无法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达到了提高金刚石刀具精密切削精度要求的目的,同时具有摩擦因数低、抗粘结性好和热导率高,切削时不易粘刀以及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质量好,并且配合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夹工件;步骤二,安装金刚石刀具;步骤三,对刀;步骤四,开启氮气保护;步骤五,切削工件;步骤六,关闭车床电源完成精密切削;其中:
在步骤一中:将工件通过夹具进行装夹,需要保证对工件全自由度的限制。
在步骤二中:对金刚石刀具进行安装,通过刀柄部分与数控机床的推进调整机构进行装夹连接,全自由度限制刀具。
在步骤三中:刀具安装时,刀尖必须与钢件旋转中心等高,修光刃与走到方向平行,并用5倍放大镜仔细检查和试切,待调整好后才能进行切削。
在步骤四中:开启电磁阀门,使氮气瓶内部的氮气通过喷嘴进行喷出,喷嘴位于工件的下方,通过氮气对切削位置的吹入,能够对金刚石刀具形成真空保护,隔离氧气的侵入,从而抑制切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同时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在步骤五中:在对工件的精密切削过程中,工件旋转后,刀尖才能接触工件的表面,刀尖未离开工件前,绝对不能先停车,以免损坏刀尖。
切削速度一般为80—150m/min,如机床在满足精密切削的要求,还可以选用更高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为0.01—0.2mm,在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小于Ra0.05微米时,AP小于0.01mm,进给量一般为0.02—0.04mm/r。
在步骤六中:对于工件切削工作完成后,首先控制金刚石刀具与工件进行分离,此过程需要保证工件始终处于旋转状态,能够避免损坏刀尖现象的发生,关闭数控车床电源,随后关闭电磁阀门以及氮气瓶上的总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夹具优选为电永磁夹具和机械夹具的组合体,电永磁夹具的吸力要求在15~18Kgf/cm2,能够保证吸力或者夹紧力足够抵抗切削力,一般情况下,吸附面积不应小于30cm2,即夹紧力不小于450Kgf。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深度,可在中拖板放置一个千分表,能够实时观测切削深度,以此达到精准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在切削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切削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充分冷却,能够达到清除切屑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关闭车床电源后,需要等待三至五分钟,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氮气对刀具以及工件的切削位置进行持续吹入,一方面带走切削位置以及刀具上的热量,另一方面避免工件发生化学反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包括机床、X轴向导轨、Y轴向导轨、滑套、刀具夹持器、刀具、空气轴承、主轴、工件夹具、传动轮、驱动电机、阻尼底座、氮气瓶、电磁阀、喷嘴和空气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机床顶部的中间件位置与X轴向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Y轴向导轨位于X轴向导轨顶部的自由端上,所述X轴向导轨与Y轴向导轨处于相互垂直状态,所述滑套与Y轴向导轨顶部的自由端套接,所述刀具夹持器的底部与滑套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刀具夹持器与刀具的刀柄部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轴承的底部与机床顶部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轴承与主轴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左端与工件夹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右端与传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机床的右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阻尼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瓶位于机床的内部,所述电磁阀的进气端与氮气瓶上总阀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喷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喷嘴的底部与机床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嘴的顶部位于工件夹具底部的下方,所述机床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空气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对工件的精密切削过程中,工件旋转后,刀尖才能接触工件的表面,刀尖未离开工件前,绝对不能先停车,以免损坏刀尖,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深度,可在中拖板放置一个千分表,能够实时观测切削深度,以此达到精准控制,在切削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切削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充分冷却,能够达到清除切屑的效果,可减小或根本抑制积屑瘤,从而减小表面粗糙度。
2、本发明由于在切削过程中,采用氮气对切削位置的吹入,能够对金刚石刀具形成真空保护,隔离氧气的侵入,从而抑制切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同时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3、本发明由于电永磁夹具的设置,通过电永磁夹具的夹紧与松开过程只需一秒左右,因此大幅缩短了装夹时间,电永磁夹具没有这些占用空间的元件,因此与常规机床夹具相比,电永磁夹具的装夹范围更大,这有利于充分利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和加工行程,有利于提高数控机床的综合加工效能。
4、本发明所提供的精密切削装置,具有摩擦因数低、抗粘结性好和热导率高,切削时不易粘刀及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质量好,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值可达0.1-0.05μm,加工精度可达IT6-IT5,能有效地加工非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能够避免微小崩刃现象的发生,而且位错密度小,切削变形小,切削表面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精密切削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精密切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2、X轴向导轨;3、Y轴向导轨;4、滑套;5、刀具夹持器;6、刀具;7、空气轴承;8、主轴;9、工件夹具;10、传动轮;11、驱动电机;12、阻尼底座;13、氮气瓶;14、电磁阀;15、喷嘴;16、空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夹工件;步骤二,安装金刚石刀具;步骤三,对刀;步骤四,开启氮气保护;步骤五,切削工件;步骤六,关闭车床电源完成精密切削;其中:
在步骤一中:将工件通过夹具进行装夹,需要保证对工件全自由度的限制,夹具优选为电永磁夹具和机械夹具的组合体,电永磁夹具的吸力要求在15~18Kgf/cm2,能够保证吸力或者夹紧力足够抵抗切削力,一般情况下,吸附面积不应小于30cm2,即夹紧力不小于450Kgf。
在步骤二中:对金刚石刀具进行安装,通过刀柄部分与数控机床的推进调整机构进行装夹连接,全自由度限制刀具,金刚石刀具应在精密车床上使用,也可在一般精度比较好振动很小的普通车床上使用,但必须选用振动小而平稳的转速。
在步骤三中:刀具安装时,刀尖必须与钢件旋转中心等高,修光刃与走到方向平行,并用5倍放大镜仔细检查和试切,待调整好后才能进行切削,在安装前需要检查刀具的状况,金刚石刀具不允许有较大的磨损,刀具刃口圆弧半径增大,影响切削后的工件表面质量,所以在切削过程中注意观察,刀刃锋利时,切屑完整而表型小,工件表面光整,刀刃磨钝后,切屑变形大并有挤压撕裂现象,工件上在刀具切出处有明显的毛刺。
在步骤四中:开启电磁阀门,使氮气瓶内部的氮气通过喷嘴进行喷出,喷嘴位于工件的下方,通过氮气对切削位置的吹入,能够对金刚石刀具形成真空保护,隔离氧气的侵入,从而抑制切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同时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在步骤五中:在对工件的精密切削过程中,工件旋转后,刀尖才能接触工件的表面,刀尖未离开工件前,绝对不能先停车,以免损坏刀尖,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深度,可在中拖板放置一个千分表,能够实时观测切削深度,以此达到精准控制,在切削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切削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充分冷却,能够达到清除切屑的效果,加上合适的切削液,可减小或根本抑制积屑瘤,从而减小表面粗糙度。
切削速度一般为80—150m/min,如机床在满足精密切削的要求,还可以选用更高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为0.01—0.2mm,在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小于Ra0.05微米时,AP小于0.01mm,进给量一般为0.02—0.04mm/r。
在步骤六中:对于工件切削工作完成后,首先控制金刚石刀具与工件进行分离,此过程需要保证工件始终处于旋转状态,能够避免损坏刀尖现象的发生,关闭数控车床电源,随后关闭电磁阀门以及氮气瓶上的总阀,关闭车床电源后,需要等待三至五分钟,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氮气对刀具以及工件的切削位置进行持续吹入,一方面带走切削位置以及刀具上的热量,另一方面避免工件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精密加工机床的加工必须在恒温室内进行,加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机床运动精度下降,从而会造成不能获得所定的加工精度,因此具有影响加工精度的不良影响。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包括机床1、X轴向导轨2、Y轴向导轨3、滑套4、刀具夹持器5、刀具6、空气轴承7、主轴8、工件夹具9、传动轮10、驱动电机11、阻尼底座12、氮气瓶13、电磁阀14、喷嘴15和空气弹簧16,机床1顶部的中间件位置与X轴向导轨2的底部固定连接,Y轴向导轨3位于X轴向导轨2顶部的自由端上,X轴向导轨2与Y轴向导轨3处于相互垂直状态,滑套4与Y轴向导轨3顶部的自由端套接,刀具夹持器5的底部与滑套4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刀具夹持器5与刀具6的刀柄部分固定连接,空气轴承7的底部与机床1顶部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连接,空气轴承7具有良好的振摆回转精度,主轴8振摆回转精度是除去轴的圆度误差和加工粗糙度影响之外的轴心线振摆,即非重复径向振摆,属于静态精度,目前高精度空气轴承主轴回转精度可达0.05μm,最高可达0.03μm,由于轴承中支承回转轴的压力膜的均化作用,空气轴承主轴能够得到高于轴承零件本身的精度,另外,空气轴承7还具有动特性良好、精度寿命长、不产生振动、刚性载荷量具有与使用条件相称的值等优点,空气轴承7与主轴8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主轴8的左端与工件夹具9的右侧固定连接,主轴8的右端与传动轮10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1位于机床1的右侧,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轮1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1的底部与阻尼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氮气瓶13位于机床1的内部,电磁阀14的进气端与氮气瓶13上总阀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电磁阀14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喷嘴15的进气端连通,喷嘴15的底部与机床1的顶部固定连接,喷嘴15的顶部位于工件夹具9底部的下方,机床1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空气弹簧16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境振动的干扰不仅会引起机床本体的振动,更主要的是会引起切削刀具与被加工零件间的相对振动位移,后者将直接反映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上,因此整个机床1采用空气弹簧16作为隔震部件,因为空气弹簧16在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刚度,弹簧的低刚度可使隔振系统获得较低的固有频率,远离环境干扰频率,提高隔振效果,空气弹簧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整个切削装置采用卧式主轴,三坐标精密数控,消振和防振措施,加强恒温控制等,同时采用空气静压轴承主轴、气浮导轨、双坐标双频激光测量系统、优质铸铁床身,有恒温油浇淋机和空气隔振垫支承,并且一个X和Y向调整的刀架以及转动的高精度转台,借助三轴精密数控,能够加工平面、球面和非球曲面的工件,因此直线移动分辨力达到0.01μm,配合激光测量反馈,定位精度全行程可达到0.03μm,加工工件形状的精度为0.05μm,表面粗糙度为0.025μm,本发明所提供的精密切削装置,具有摩擦因数低、抗粘结性好和热导率高,切削时不易粘刀及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质量好,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值可达0.1-0.05μm,加工精度可达IT6-IT5,能有效地加工非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能够避免微小崩刃现象的发生,而且位错密度小,切削变形小,切削表面质量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对工件的精密切削过程中,工件旋转后,刀尖才能接触工件的表面,刀尖未离开工件前,绝对不能先停车,以免损坏刀尖,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深度,可在中拖板放置一个千分表,能够实时观测切削深度,以此达到精准控制,在切削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切削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充分冷却,能够达到清除切屑的效果,可减小或根本抑制积屑瘤,从而减小表面粗糙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精密切削装置,具有摩擦因数低、抗粘结性好和热导率高,切削时不易粘刀及产生积屑瘤,加工表面质量好,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值可达0.1-0.05μm,加工精度可达IT6-IT5,能有效地加工非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能够避免微小崩刃现象的发生,而且位错密度小,切削变形小,切削表面质量高。
本发明由于在切削过程中,采用氮气对切削位置的吹入,能够对金刚石刀具形成真空保护,隔离氧气的侵入,从而抑制切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同时氮气气流对于切削位置的吹入还能够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对于金刚石刀具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小了对于刀具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装夹工件;步骤二,安装金刚石刀具;步骤三,对刀;步骤四,开启氮气保护;步骤五,切削工件;步骤六,关闭车床电源完成精密切削;其中:
在步骤一中:将工件通过夹具进行装夹,需要保证对工件全自由度的限制;
在步骤二中:对金刚石刀具进行安装,通过刀柄部分与数控机床的推进调整机构进行装夹连接,全自由度限制刀具;
在步骤三中:刀具安装时,刀尖必须与钢件旋转中心等高,修光刃与走到方向平行,并用5倍放大镜仔细检查和试切,待调整好后才能进行切削;
在步骤四中:开启电磁阀门,使氮气瓶内部的氮气通过喷嘴进行喷出,喷嘴位于工件的下方,通过氮气对切削位置的吹入;
在步骤五中:在对工件的精密切削过程中,工件旋转后,刀尖才能接触工件的表面,刀尖未离开工件前,绝对不能先停车;
切削速度一般为80—150m/min,如机床在满足精密切削的要求,还可以选用更高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为0.01—0.2mm,在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小于Ra0.05微米时,AP小于0.01mm,进给量一般为0.02—0.04mm/r;
在步骤六中:对于工件切削工作完成后,首先控制金刚石刀具与工件进行分离,关闭数控车床电源,随后关闭电磁阀门以及氮气瓶上的总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夹具优选为电永磁夹具和机械夹具的组合体,电永磁夹具的吸力要求在15~18Kgf/cm2,能够保证吸力或者夹紧力足够抵抗切削力,一般情况下,吸附面积不应小于30cm2,即夹紧力不小于450Kg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深度,可在中拖板放置一个千分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切削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切削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充分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关闭车床电源后,需要等待三至五分钟,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氮气对刀具以及工件的切削位置进行持续吹入。
6.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包括机床(1)、X轴向导轨(2)、Y轴向导轨(3)、滑套(4)、刀具夹持器(5)、刀具(6)、空气轴承(7)、主轴(8)、工件夹具(9)、传动轮(10)、驱动电机(11)、阻尼底座(12)、氮气瓶(13)、电磁阀(14)、喷嘴(15)和空气弹簧(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顶部的中间件位置与X轴向导轨(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Y轴向导轨(3)位于X轴向导轨(2)顶部的自由端上,所述X轴向导轨(2)与Y轴向导轨(3)处于相互垂直状态,所述滑套(4)与Y轴向导轨(3)顶部的自由端套接,所述刀具夹持器(5)的底部与滑套(4)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刀具夹持器(5)与刀具(6)的刀柄部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轴承(7)的底部与机床(1)顶部中间位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轴承(7)与主轴(8)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主轴(8)的左端与工件夹具(9)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轴(8)的右端与传动轮(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位于机床(1)的右侧,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轮(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的底部与阻尼底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瓶(13)位于机床(1)的内部,所述电磁阀(14)的进气端与氮气瓶(13)上总阀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14)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喷嘴(15)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喷嘴(15)的底部与机床(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5)的顶部位于工件夹具(9)底部的下方,所述机床(1)底部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空气弹簧(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1062.4A CN110744069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61062.4A CN110744069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44069A true CN110744069A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276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61062.4A Pending CN110744069A (zh) | 2019-09-12 | 2019-09-12 |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4406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7732A (zh) * | 2020-02-10 | 2021-08-13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基板定位装置、基板定位方法以及接合装置 |
CN113635461A (zh) * | 2021-10-19 | 2021-11-12 | 江苏浩睿特种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石墨切削时产生棱边锯齿的改进结构 |
CN116810012A (zh) * | 2023-06-27 | 2023-09-29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高硅铝合金材料的铣削方法 |
-
2019
- 2019-09-12 CN CN201910861062.4A patent/CN11074406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57732A (zh) * | 2020-02-10 | 2021-08-13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基板定位装置、基板定位方法以及接合装置 |
CN113635461A (zh) * | 2021-10-19 | 2021-11-12 | 江苏浩睿特种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石墨切削时产生棱边锯齿的改进结构 |
CN113635461B (zh) * | 2021-10-19 | 2021-12-24 | 江苏浩睿特种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石墨切削时产生棱边锯齿的改进结构 |
CN116810012A (zh) * | 2023-06-27 | 2023-09-29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高硅铝合金材料的铣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44069A (zh) | 一种金刚石刀具的精密切削方法 | |
CN102753304B (zh) | 滚子的制造方法 | |
CN109048390B (zh) | 一种基于超声椭圆振动切削技术的钛合金超精密加工方法 | |
CN104440004B (zh) | 一种pcd刀具刃口的加工方法 | |
US10092956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n optical workpiece | |
CN105738233B (zh) | 一种超薄涂层的高速摩擦测试方法 | |
CN107457570A (zh) | 一种小口径旋转轴对称光学曲面元件精密加工机床 | |
CN100491067C (zh) | 高精度金刚石刀具机械刃磨加工方法 | |
CN111037344A (zh) | 一种磁场辅助的超精密加工装置和方法 | |
CN105547996A (zh) | 一种预修摩擦副的高速摩擦试验机及其应用 | |
CN210878533U (zh) | 一种空调压缩机轴承的复合加工机床 | |
JP3789672B2 (ja) | 研削加工方法 | |
CN105666327B (zh) | 利用滚轮修整复杂截面超硬磨料砂轮的方法、装置及机床 | |
Choi et al. | NC code generation for laser assisted turn-mill of various type of clovers and square section members | |
CN116140940B (zh) | 一种五轴加工中心加工液压壳体功能孔的方法 | |
CN115922250B (zh) | 具有多角度复合型面结构的镂空薄壁骨架类零件加工方法 | |
CN114559304B (zh) | 大型陶瓷圆弧加工方法 | |
CN108890000A (zh) | 一种金刚石微铣刀刃口锋利度保持的方法与装置 | |
JP3346591B2 (ja) | 研削研磨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方法 | |
Zhaojing et al. | Research on Surface Quality and Wheel Wear of Internal Thread in High-Speed Grinding | |
CN117300741A (zh) | 一种整体叶盘电解粗开、阵列磨抛并光整强化的方法 | |
Brecher et al. | Metal Cutting Machines for Tools with Geometrically Undefined Cutting Edges (Chip Removal) | |
CN105738234B (zh) | 一种预修摩擦副的高速润滑性能测试方法 | |
RU102908U1 (ru) |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тенд для финиш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делий из хруп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с нан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точностью лезвийным инструментом | |
CN104816124A (zh) | 一种内燃机进排气门曲面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