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667559A -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7559A
CN110667559A CN201910791579.0A CN201910791579A CN110667559A CN 110667559 A CN110667559 A CN 110667559A CN 201910791579 A CN201910791579 A CN 201910791579A CN 110667559 A CN110667559 A CN 110667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ushion
landing gear
landing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15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小辉
李旭波
廖玮
张兢
徐嘉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9107915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7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7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7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VAIR-CUSHION VEHICLES
    • B60V3/00Land vehicles, waterborne vessels, or aircraft, adapted or modified to travel on air cushions
    • B60V3/08Aircraft, e.g. air-cushion alighting-gear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8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 B64C25/10Undercarriages non-fixed, e.g. jettisonable retractable, foldable, or the like
    • B64C25/18Operating mechanisms
    • B64C25/22Operating mechanisms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34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wheeled type, e.g. multi-wheeled bog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0Steerable undercarriages; Shimmy-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气垫式起落系统和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所述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包含开锁作动筒、收放作动筒、活塞杆、起落架外筒、转向机构、扭力臂、机轮;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底部设置有支撑板,起落架外筒通过开锁作动筒和收放作动筒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底部相连接,起落架外筒下方依次通过转向机构和活塞杆连接有机轮结构,转向机构和机轮结构之间通过扭力臂连接。本发明气垫式起落系统代替传统轮式起落架,减小了飞机总体质量,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大大拓展了固定翼飞机的起降环境并且解决了传统气垫式起落系统操纵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垫式起落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陆多栖起降飞行器是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气垫式起落装置是实现水陆多栖起降的起落装置之一,它可适应各种复杂的起降地形,极大地拓展了固定翼飞机的起降环境。
气垫式起落装置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将采用带孔的环形弹性气垫体安装在飞机机身底部,气垫体内囊压增大时,内部空气自排气孔排出,当空气充满由环形气垫体和地面围成的空腔时,空气便由空腔溢出,这样便在气垫体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润滑层。当飞机飞行时,气垫体内气体被抽离,并紧紧地吸附在机身上。当气垫体充满气体时,弹性材料向外延伸,形成一个细长型的气囊突出在飞机底部,飞机着陆时通过气垫体的压缩变形及排气孔泄气实现卸压消耗能量来达到缓冲的目的。
气垫式起落装置是两栖飞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垫式起落系统的地面操纵性能是气垫式起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机型大多采用桨后空气舵,而这种形式的问题在于需要安装整流支臂,使飞机的重量增加,而且整个飞机的气动性能变差。
目前国外对气垫式起落装置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对气垫式起落装置进行方案设计尚处于空白,本专利将为气垫式起落装置提供一种设计方案,对气垫式起落装置以及气垫式起落系统航向控制方式提供一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现有方案对气垫式起落系统飞机滑跑时航向进行控制,扩展现有方案并完善功能,解决气垫起落系统滑跑时的航向控制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包括气垫式起落系统和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
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包括风机、增压室、增压室排气孔、气垫体和气垫体排气孔,增压室上壁与机身固定连接,气垫体半包围增压室的侧壁和底部;所述的增压室的上壁连接有风机,增压室下壁开有增压室排气孔;所述的气垫体底部开有气垫体排气孔。
所述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包含开锁作动筒、收放作动筒、活塞杆、起落架外筒、转向机构、扭力臂、机轮结构;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底部设置有支撑板,起落架外筒、开锁作动筒和收放作动筒分别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底部相连接,开锁作动筒和收放作动筒控制起落架外筒收放;起落架外筒下方依次通过转向机构和活塞杆连接有机轮结构,转向机构和机轮结构之间通过扭力臂连接。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也可以使用现有的收放起落架。
所述单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形状为圆形。多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所述单个喷气孔的形状为圆形。多个喷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起落架外筒还通过撑杆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底部相连接,撑杆上设置有下位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飞机在滑跑时,风机开始工作,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增压室排气孔流入气垫体,气垫体内压力增大,气体由喷气孔排出,当空气充满由环形气垫体和地面围成的空腔时,空气便由空腔溢出,这样便在气垫体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润滑层,实现垫升,放下起落架,通过控制机轮的偏转实现飞机的转向。飞机起飞后,收起起落架,放于气垫式起落系统支撑杆底部。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 用气垫式起落系统代替传统轮式起落架,减小了飞机总体质量。
2. 用气垫式起落系统代替传统轮式起落架,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大大拓展了固定翼飞机的起降环境。
3. 解决了传统气垫式起落系统操纵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全机图。
图2是本发明起落架连接方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垫式起落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垫式起落系统泡面图。
图5是气垫体结构示意图。
1、螺旋桨;2、气垫式起落系统;3、起落架;4、气垫式起落系统支撑板底部;5、开锁作动筒;6、收放作动筒;7、活塞杆;8、下位锁;9、起落架外筒;10转向机构;11、扭力臂;12机轮结构;13撑杆;14气垫体;15、气垫体支撑板16、增压室;17、风机;18增压室排气孔;19、气垫体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气垫式起落系统和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
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风机17、增压室16、增压室排气孔18、气垫体14和气垫体排气孔19,增压室16上壁与机身固定连接,气垫体半14包围增压室16的侧壁和底部;所述的增压室16的上壁连接有风机17,增压室下壁开有增压室排气孔18;所述的气垫体底部开有气垫体排气孔19,如图5所示。
所述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如图2所示,包含开锁作动筒5、收放作动筒6、活塞杆7、起落架外筒9、转向机构10、扭力臂11、机轮结构12;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底部设置有支撑板4,起落架外筒9、开锁作动筒5和收放作动筒6分别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4底部相连接,开锁作动筒5和收放作动筒6控制起落架外筒9收放;起落架外筒9下方依次通过转向机构10和活塞杆7连接有机轮结构12,转向机构10和机轮结构12之间通过扭力臂11连接。
所述单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形状为圆形。多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所述单个喷气孔的形状为圆形。多个喷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所述的起落架外筒9还通过撑杆13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4底部相连接,撑杆13上设置有下位锁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飞机在滑跑时,风机开始工作,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增压室排气孔流入气垫体,气垫体内压力增大,气体由喷气孔排出,当空气充满由环形气垫体和地面围成的空腔时,空气便由空腔溢出,这样便在气垫体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润滑层,实现垫升,放下起落架,通过控制机轮的偏转实现飞机的转向。飞机起飞后,收起起落架,放于气垫式起落系统支撑杆底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式起落系统和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
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包括风机、增压室、增压室排气孔、气垫体和气垫体排气孔,增压室上壁与机身固定连接,气垫体半包围增压室的侧壁和底部;所述的增压室的上壁连接有风机,增压室下壁开有增压室排气孔;所述的气垫体底部开有气垫体排气孔;
所述具有转向机构的可收放起落架包含开锁作动筒、收放作动筒、活塞杆、起落架外筒、转向机构、扭力臂、机轮结构;所述气垫式起落系统底部设置有支撑板,起落架外筒、开锁作动筒和收放作动筒分别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底部相连接,开锁作动筒和收放作动筒控制起落架外筒收放;起落架外筒下方依次通过转向机构和活塞杆连接有机轮结构,转向机构和机轮结构之间通过扭力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增压室排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喷气孔的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气孔的分布形式为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外筒还通过撑杆与气垫式起落系统的支撑板底部相连接,撑杆上设置有下位锁。
7.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飞机在滑跑时,风机开始工作,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增压室排气孔流入气垫体,气垫体内压力增大,气体由喷气孔排出,当空气充满由环形气垫体和地面围成的空腔时,空气便由空腔溢出,这样便在气垫体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润滑层,实现垫升,放下起落架,通过控制机轮的偏转实现飞机的转向,飞机起飞后,收起起落架,放于气垫式起落系统支撑杆底部。
CN201910791579.0A 2019-08-26 2019-08-26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667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579.0A CN110667559A (zh) 2019-08-26 2019-08-26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579.0A CN110667559A (zh) 2019-08-26 2019-08-26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7559A true CN110667559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1579.0A Pending CN110667559A (zh) 2019-08-26 2019-08-26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755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8241A (zh) * 2005-06-28 2008-06-25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航空器起落架用的体积减小的转向装置
CN101519120A (zh) * 2009-04-07 2009-09-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落架半主动减摆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70358A (zh) * 2010-06-23 2010-10-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扭力臂式前轮转弯机构及工作方法
CN102020014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偏转机轮收放机构的飞机起落架
CN103407444A (zh) * 2013-08-05 2013-11-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垫升起降技术的固定翼飞行器
CN105235677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江门飞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分布式涵道风机的气垫船
CN108248857A (zh) * 2017-12-15 2018-07-06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新型两栖三用气垫式地效翼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8241A (zh) * 2005-06-28 2008-06-25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航空器起落架用的体积减小的转向装置
CN101519120A (zh) * 2009-04-07 2009-09-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落架半主动减摆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70358A (zh) * 2010-06-23 2010-10-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扭力臂式前轮转弯机构及工作方法
CN102020014A (zh) * 2010-12-09 2011-0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偏转机轮收放机构的飞机起落架
CN103407444A (zh) * 2013-08-05 2013-11-2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垫升起降技术的固定翼飞行器
CN105235677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江门飞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分布式涵道风机的气垫船
CN108248857A (zh) * 2017-12-15 2018-07-06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新型两栖三用气垫式地效翼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275270A (en) Aircraft with ground effect type landing gear
EP1999432B1 (en) Landing gear strut extender
CN105292505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着陆保护装置
CN109229342B (zh) 一种可折叠收放式缓冲气囊着陆装置及着陆方法
CN109835471B (zh) 一种可纠偏滑橇着陆装置
CN109606605B (zh) 一种飞艇多旋翼复合式飞行器
CN102673771A (zh) 可变构形浮空飞行器
US3981462A (en) Air-cushion landing gear for aircraft
CN109774926B (zh) 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
CN116873189A (zh) 一种充气式可变形机翼
CN104875878B (zh) 带有容置于引擎机舱内的主起落架的飞机
CN105966615B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动态失速主动流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667559A (zh)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145744A (zh) 一种高速节能战机
CN205554569U (zh) 一种专用于航空航天的飞机起落架
CN103407444B (zh) 基于垫升起降技术的固定翼飞行器
US3290037A (en) Multiple orifice oleo-pneumatic shock/strut
CN110667558A (zh) 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增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4077589A (en) Ground-effect landing gear for aircraft
CN205633044U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动态失速主动流动控制装置
CN212243798U (zh) 一种航空用机械起落架
CN206569258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109720538A (zh) 一种飞机机身侧面内置轮舱结构
CN110667557A (zh) 气垫式起落系统操纵装置及方法
CN2928681Y (zh) 翼面喷气涡流扑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