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2086B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52086B CN110652086B CN201910566784.7A CN201910566784A CN110652086B CN 110652086 B CN110652086 B CN 110652086B CN 201910566784 A CN201910566784 A CN 201910566784A CN 110652086 B CN110652086 B CN 1106520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lid
- container body
- posture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162 cor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37 cosme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51 synthe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61 synthetic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36 Glue St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3/00—Flexible luggage; Handba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1—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2—Interior fittings; Means, e.g. inserts, for holding and packing articl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实现能够在确保大的开口面积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收纳物掉落的构成的容器。所述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1a)的容器主体(1);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1a)进行开闭的盖部(2),在作为能够在打开了所述盖部(2)的状态下独自立起的容器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中,采用如下构成:所述盖部(2),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并且至少能够使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通过侧围(4)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以笔为代表的各种小物件立在桌上的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容器,已知有如下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部,能够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状态下独自立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关于该容器,当打开所述盖部时,该盖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均与载置面接触,所述开口部完全打开而独自立起。
所述盖部打开为其内表面朝向外,所以,若考虑易使用性而将所述开口部设计得大,则容器主体内的收纳物容易掉落。
这样的情形不限于笔工具立式容器,在用于收纳化妆用具、便携型电子设备类、家庭用急救组合用品、以及其他各种小物件的容器中也同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05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实现能够在确保大的开口面积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收纳物掉落的构成的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部,并且能够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状态下独自立起,所述盖部,经由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至少能够使转动端侧的区域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部通过侧围连接。
在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而构成所述转动端侧的区域的第二盖要素,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容器主体通过所述侧围连接。
在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下部。
在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1、2或3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具备使得以打开了所述盖部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
在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姿势稳定单元具备: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止滑件;和设置于所述盖部的止滑件。
在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的第二盖要素,所述姿势稳定单元具备约束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第二盖要素之间的打开角度的约束件。
在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4或5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的第二盖要素,所述姿势稳定单元能够可变更地设定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第二盖要素的打开角度。
在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盖部的上部内表面侧设置有在关闭了该盖部的姿势下以接近相对的容器主体的内表面的方式突出的收纳部。
在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发明的容器中,在权利要求1、2或3所记载的构成的基础上,构成为,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姿势下,所述盖部相对于载置面以倾斜的状态抵接,在收纳物被收纳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下该容器主体能够在所述载置面上稳定地立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在确保大的开口面积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收纳物掉落的构成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仰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7中的B-B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7中的C-C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2中的D-D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立体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5中的E-E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立体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8中的F-F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的打开姿势的立体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21中的H-H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标号说明
S、SB~SE…容器(笔工具立式容器)
1…容器主体
1a…开口部
2…盖部
2c…(盖部的)转动端侧的区域
2A…第一盖要素
2B…第二盖要素
3、B3~D3…姿势稳定单元
4、C4、D4…侧围
30、67…止滑件
59…止滑部
61…收纳部
81…约束件(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用于使以笔为代表的各种小物件立在桌上的容器的一种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所述笔工具立式容器S是用于使以笔为代表的各种小物件立在桌上的容器,如图1~图10所示,具备:具有开口部1a的容器主体1;和盖部2,所述盖部2连接于该容器主体1,并且能够在使所述开口部1a开放的打开姿势(O)到封闭所述开口部1a的关闭姿势(C)之间进行开闭动作,如图7~图10所示,所述笔工具立式容器S能够在所述盖部2成为了所述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在顶板面等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另外,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具备使得所述盖部2与所述载置面M抵接且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3。如图8~图10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1a具有向上方开放的上方开放部分1a1和向前方开放的前方开放部分1a2。如图1、图2和图6~图10所示,所述盖部2的基端2a侧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能够使所述盖部2的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并且,所述盖部2在转动端2b侧具有在所述关闭姿势(C)下覆盖所述开口部1a的所述上方开放部分1a1的顶壁33。
详细而言,如图1和图4~图10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背面的背壁11;从该背壁11的下缘向前方延伸而构成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底壁13;以及从所述背壁11的左右两侧缘向前方延伸的侧壁15,所述两侧壁15呈向前方的延伸尺寸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并最终大致变为0那样的侧视大致三角形状。例如,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背壁11具备芯材17、添设于该芯材17的背面而形成外表面的外装材19、以及添设于所述芯材17的前表面而形成内表面的内装材21。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两侧壁15具有形成外表面的外装材27和形成内表面的内装材29。例如,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底壁13也具有形成外表面13b的外装材23和形成内表面13c的内装材25,所以,如图5和图8~图10所示,在所述外装材23的外表面即该底壁13的外表面13b设置有构成所述姿势稳定单元3的止滑件30。在该止滑件30散布有多个由合成橡胶等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摩擦突起30a。上述外装材19、23、27及内装材21、25、29均由布、树脂片等具有可挠性的片材制成。并且,经由设定于该容器主体1的下部的前缘的所述连接部7将所述盖部2连接于该容器主体1。
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盖部2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前表面的前壁31;从该前壁31的上缘向后方延伸的顶壁33;以及从所述前壁31的左右两侧缘向后方延伸的侧壁35,所述两侧壁35呈向后方的延伸尺寸从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减小并最终大致变为0那样的侧视大致倒三角形状。另外,如图1、图2和图6~图10所示,该盖部2包括:经由所述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第一盖要素2A;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盖要素2A的第二盖要素2B。具体而言,例如,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前壁31具备上下芯材37、39、添设于上述两芯材37、39的前表面而形成外表面31a的外装材41、以及添设于所述两芯材37、39的后表面而形成内表面31b的内装材43。所述上芯材37与所述下芯材39在前壁31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分离,在该分离部分,所述外装材41与所述内装材43被缝合。并且,比该缝合部分45靠下侧的部分构成第一盖要素2A,比所述缝合部分45靠上侧的部分构成第二盖要素2B。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二盖要素2B能够以所述缝合部分45为界相对于所述第一盖要素2A向前方转动。例如,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顶壁33具备芯材47、添设于芯材47的上表面而形成外表面33a的外装材49、以及添设于所述芯材47的下表面而形成内表面33b的内装材51。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两侧壁35具有形成外表面的外装材53和形成内表面的内装材55。上述外装材41、49、53及内装材43、51、55均由布、树脂片等具有可挠性的片材制成。另外,如图1~图4和图6~图10所示,在所述顶壁33的上表面即外表面33a设置有呈带状的可变形的把手57。另一方面,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该顶壁33的内表面33b设置有用于提高载置了智能手机等物品时的稳定性的止滑部59。该止滑部59是通过将摩擦系数大的片材贴附于所述顶壁33的内表面、或者贴附具有多个台阶部的片材而构成的。另外,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在该盖部2的上部内表面侧,更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二盖要素2B中的前壁31的内表面31b设置有在所述关闭姿势(C)下以接近相对的所述容器主体1的内表面的方式突出的收纳部61。该收纳部61例如由网状部件构成,所以在其周缘设置有用于使得能够进行物品相对于该收纳部61的取出放入的线状拉链(日文:線ファスナ)63。而且,如图6和图10所示,在该盖部2的下部内表面侧,更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一盖要素2A中的前壁31的内表面31b设置有口袋65。并且,如图3、图6和图8~图10所示,在该盖部2的把手57的外表面即上表面57a设置有构成所述姿势稳定单元3的止滑件67。在该止滑件67也散布有多个由合成橡胶等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摩擦突起67a。于是,姿势稳定单元3由设置于所述盖部2的止滑件67和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止滑件30构成,通过使所述第二盖要素2B以所述缝合部分45为界相对于所述第一盖要素2A转动,从而能够可变更地设定第一盖要素2A与第二盖要素2B的打开角度。
以上所说明的盖部2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即,如图1和图6~图10所示,所述连接部7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下部,使所述盖部2的基端2a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壁13的前缘13a。具体而言,如图6、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7使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壁13的外装材27及内装材29的前缘部、与所述盖部2的外装材41、49、53及内装材43、51、55的下缘部在缝合部分69缝合。此外,71是用于将所述缝合部分69遮蔽的遮蔽件。
并且,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通过侧围4连接。该侧围4在所述连接部7的附近将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连接,所述侧围4由能够发生挠性变形的布、树脂片等片材制成。更具体而言,所述侧围4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前缘与所述第一盖要素2A的前壁31的侧缘连接,所以,在所述第一盖要素2A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平行的状态下成为松弛状态,在所述第一盖要素2A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前倾了一定角度的状态下成为张紧状态。图7~图10示出了侧围4稍微张紧的状态。侧围4的后缘被设定为比前缘长,张紧状态下的侧围的上缘以朝向后方而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该侧围4的前缘与构成盖部2的前壁31的外装材41及内装材43的侧缘部缝合,其后缘与构成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外装材23及内装材25的前缘部缝合。
另外,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在上述两侧围4之间配置有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与所述盖部2的前壁31连接的分隔件5。该分隔件5是基于所述侧围4的构成,在所述第一盖要素2A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平行的状态下成为松弛状态,在所述第一盖要素2A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前倾了一定角度的状态下成为张紧状态。该分隔件5用于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下半部分区划成两个收纳空间S1、S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分隔件5与一方的侧围4之间形成有用于使书写工具等棒状物品P立起的书写工具用的收纳空间S1,并且在所述分隔件5与另一方的侧围4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计算器、固体胶棒、转印工具等小物件(收纳物G)的小物件用的收纳空间S2。
并且,如图1、图3~图5和图7~图8所示,在以上所说明的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之间设置有线状拉链6。该线状拉链6具备分别设置于成对的带6a的相对缘的成对的链牙6b、和用于使上述链牙6b成为啮合状态或打开状态的拉链头6c,具有一方的链牙6b的带6a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缘,具有另一方的链牙6b的带6a固定于所述盖部2。具体地进行说明的话,具有一方的链牙6b的带6a被缝合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前缘及背壁11的上缘,具有另一方的链牙6b的带6a被缝合于所述盖部2的侧壁35的后缘及顶壁33的后缘。此外,设置成使该线状拉链6的两端部稍微绕入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侧。
此外,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关闭姿势(C)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关闭姿势(C)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关闭姿势(C)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关闭姿势(C)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关闭姿势(C)的仰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打开姿势(O)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打开姿势(O)的侧视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7中的B-B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7中的C-C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图2所示的正面侧即所述盖部2侧表示为“前”,并以此为基准来描述前后左右上下,这是为了便于说明。
接着,对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7~图10所示,能够使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在所述盖部2成为了所述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在顶板面等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而进行使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所述线状拉链6成为开放状态并使盖部2向前方转动,进而使第二盖要素2B以相对于第一盖要素2A弯折的方式转动,由此能够使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1a完全开放。在该打开姿势(O)下,如图8~图10所示,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壁13的外表面13b的止滑件30与所述载置面M抵接,并且设置于所述盖部2的转动端2b侧的止滑件67即设置于所述把手57的止滑件67与所述载置面M抵接,维持该打开姿势(O)。在该打开姿势(O)下,使盖部2的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即第二盖要素2B的内表面、换言之所述前壁31的下部的内表面31b翻转成朝向外,所以,能够使智能手机等物品SP以立起姿势立在该第二盖要素2B的内表面。此时,由于在盖部2的顶壁33的内表面设置有所述止滑部59,所以能够抑制立起的物品SP倾倒的情况。另外,设置于所述第二盖要素2B的内表面即所述前壁31的下部的内表面31b的收纳部61向前面露出,所以能够相对于该收纳部61自由地取出放入未图示的印章、其他小型物品。而且,在该打开姿势(O)下,容器主体1的书写工具用的收纳空间S1和小物件用的收纳空间S2向上方和前方开放。因此,变得可自由地相对于书写工具用收纳空间S1使书写工具等棒状物品P立起或将其取出。另外,能够相对于小物件用的收纳空间S2将计算器等收纳物G收纳或取出。
在使所述盖部2从以上所说明的打开姿势(O)回到关闭姿势(C)并使线状拉链6关闭时,如图1~图6所示,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变形为小型的包状。因此,能够将收纳于所述书写工具用的收纳空间S1、小物件用的收纳空间S2的书写工具P、其他物品G以收纳于内部的状态进行搬运。在该关闭姿势(C)下,如图6所示,设置于所述盖部2的收纳部61接近相对的所述容器主体1的内表面即所述背壁11的内表面11a,因此,若使收纳于该小物件用的收纳空间S2的收纳物G为高度小的物品,则能够防止该收纳物G与所述收纳部61的干涉,能够有效地利用内部空间,并且能够阻止搬运时的收纳于收纳空间S2的物品的移动。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由于具备在一定范围内容许所述盖部2的转动的侧围4,所以能够在防止或抑制收纳物P、G掉落的同时确保大的开口面积。而且,至少能够使盖部2的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翻转,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其开口而成为易取出拿入的形态,使用便利性提高。
另外,所述盖部2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第一盖要素2A、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2A而构成所述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的第二盖要素2B,所述第一盖要素2A与所述容器主体1通过所述侧围4连接,所以能够在防止收纳物P、G掉落的同时确保更大的开口面积。
而且,所述连接部7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下部,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在防止收纳物P、G掉落的同时确保更大的开口面积。
在此基础上,具备使得以打开了所述盖部2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3,所以,能够使得以打开了所述盖部2的姿势独自立起并且笔工具立式容器S不会造成麻烦。
所述姿势稳定单元3具备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止滑件30和设置于所述盖部2的止滑件67,所以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稳定地维持前述那样的打开姿势(O)。
而且,若是这样的姿势稳定单元3,则能够可变更地设定第一盖要素2A与第二盖要素2B的打开角度,所以,能够依照使用者的喜好来调整盖部2的内表面即所述前壁31的内表面31b的倾斜角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成使线状拉链6的两端部稍微绕入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侧,从而能够确保更大的所述打开姿势(O)下的开口部1a。不过,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将线状拉链6的两端部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和所述盖部2的侧壁35的下端附近,且使得线状拉链6没有到达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11~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作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构成,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名称及标号并省略说明。
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B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不同的点如下。首先,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的姿势稳定单元B3具备作为对第一盖要素2A与第二盖要素2B的打开角度进行约束的约束件的扣81。该扣81包括设置于第一盖要素2A侧的公部件83、和设置于第二盖要素2B侧的母部件85,所以,通过使上述公部件83与母部件85卡合,从而能够将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B维持成打开姿势(O),使盖部2与载置面M抵接且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将所述扣81扣上了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盖部2的内表面维持倾斜状态,至少省略了第一盖要素2A内的芯材。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虽然损失了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调整倾斜角度的功能,但得到了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稳定地保持打开姿势(O)这一效果。换言之,得到了如下效果:在扣上了所述扣81而设为了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地将第一盖要素2A相对于载置面M的角度保持为恒定。
此外,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的关闭姿势(C)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的打开姿势(O)的立体图。并且,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2中的D-D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在所述图13中,省略内部构造地示出了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和底壁13、以及盖部2的前壁31和顶壁33。
另外,在以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盖部采用了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而构成转动端侧的区域的第二盖要素的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具备三个以上的盖要素、互相相邻的盖要素彼此能够互相转动的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14~图1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作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C具备:具有开口部1a的容器主体1;和盖部2,该盖部2连接于该容器主体1,并且能够在使所述开口部1a开放的打开姿势(O)到封闭所述开口部1a的关闭姿势(C)之间进行开闭动作,如图15和图16所示,能够使笔工具立式容器SC在所述盖部2成为了所述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在顶板面等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另外,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C具备使所述盖部2与所述载置面M抵接且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C3。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1a具有向上方开放的上方开放部分1a1和向前方开放的前方开放部分1a2。如图14~图16所示,所述盖部2的基端2a侧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能够使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并且,所述盖部2在转动端2b侧具有在所述关闭姿势(C)下覆盖所述开口部1a的所述上方开放部分1a1的顶壁33。
详细而言,如图14~图16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背面的背壁11;从该背壁11的下缘向前方延伸而构成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底壁13;从所述背壁11的左右两侧缘向前方延伸的侧壁15;以及从所述底壁13的前缘立起的前壁16,所述两侧壁15呈大致矩形状。另外,所述前壁16的高度尺寸比所述背壁11的高度尺寸小,在所述前壁16的上缘设定有连接部7。该容器主体1的底部呈能够以铅直姿势在水平的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的形态。
如图14~图16所示,所述盖部2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前表面的前壁31;从该前壁31的上缘向后方延伸的顶壁33;以及从所述顶壁33的后缘下垂的折回壁34。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所述顶壁33的内表面33b也设置有用于提高载置了智能手机等物品时的稳定性的止滑部59,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止滑部59是利用从所述顶壁33的内表面33b突出设置的突条而形成的。
以上所说明的盖部2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即,如图14~图16所示,所述连接部7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前壁16的上缘部,使所述盖部2的基端2a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前壁16的上缘16a。
而且,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通过侧围C4连接。该侧围C4在所述连接部7的附近将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连接,所述侧围4由能够发生挠性变形的布、树脂片等片材制成。更具体而言,所述侧围C4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前缘与所述盖部2的前壁31的侧缘连接,在所述盖部2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平行的状态下成为折叠的状态,在所述盖部2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前倾了一定角度的状态下成为展开状态。图15和图16示出了侧围C4的展开状态。
另外,在上述容器主体1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预先将笔工具立式容器SC保持为图14所示的关闭姿势(C)的第1扣91和第2扣93。所述第1扣91包括:在从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上部的前缘向内方突出设置的舌片92设置的公部件91a;和设置于所述盖体2的前壁31的母部件91b。所述第2扣93包括: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的背面的上部的公部件93a;和设置于所述盖体2的折回壁34的母部件93b。并且,通过使所述第1扣91的公部件91a与母部件91b卡合,并且使所述第2扣的公部件93a与母部件93b卡合,从而能够将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C维持成关闭姿势(C)。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姿势稳定单元C3被设定为,能够像前述那样使容器主体1以铅直姿势在载置面M上立起,并且使打开姿势(O)下的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重心J处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进深尺寸内。即,设定为使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重心J位于容器主体1的前表面到背面之间的区域R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打开姿势(O)下,盖体2整体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与该载置面M抵接。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名称及标号。
若为这样的构成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C,则无论在关闭姿势(C)下还是在打开姿势(O)下均能够使容器主体1以立起姿势独自立起。并且,通过侧围C4将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连接,因此,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在确保大的开口面积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收纳物掉落。
此外,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关闭姿势(C)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C的打开姿势(O)的立体图。并且,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5中的E-E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在所述图16中,省略内部构造地示出了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底壁13和前壁16、以及盖部2的前壁31、顶壁33和折回壁34。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17~图1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作为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D具备:具有开口部1a的容器主体1;和盖部2,该盖部2连接于该容器主体1,并且能够在使所述开口部1a开放的打开姿势(O)到封闭所述开口部1a的关闭姿势(C)之间进行开闭动作,如图17和图18所示,能够使所述笔工具立式容器SD在所述盖部2成为了所述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在顶板面等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另外,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D具备使所述盖部2与所述载置面M抵接且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D3。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1a具有向上方开放的上方开放部分1a1和向前方开放的前方开放部分1a2。如图17~图19所示,所述盖部2的基端2a侧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能够使所述盖部2的转动端2b侧的区域2c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并且所述盖部2在转动端2b侧具有在所述关闭姿势(C)下覆盖所述开口部1a的所述上方开放部分1a1的顶壁33。
详细而言,如图17~图19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背面的背壁11;从该背壁11的下缘向前方延伸而构成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底壁13;从所述背壁11的左右两侧缘向前方延伸的侧壁15;以及从所述底壁13的前缘立起的前壁16。所述两侧壁15的下半部分向前方的延伸尺寸大致恒定,其上半部分呈向前方的延伸尺寸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并最终大致变为0那样的形状。另外,所述前壁16的高度尺寸比所述背壁11的高度尺寸小,在所述前壁16的上缘16a设定有连接部7。该容器主体1的底部呈能够以铅直姿势在水平的载置面M上独自立起的形态。
如图17~图19所示,所述盖部2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前表面的前壁31;从该前壁31的上缘向后方延伸的顶壁33;以及从所述前壁31的左右两侧缘向后方延伸的侧壁35,所述两侧壁35呈向后方的延伸尺寸从上端朝向下端逐渐减小并最终大致变为0那样的侧视大致倒三角形状。
以上所说明的盖部2经由连接部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即,如图17~图19所示,所述连接部7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前壁16的上缘部,使所述盖部2的基端2a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前壁16的上缘16a。
而且,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通过侧围D4连接。该侧围D4在所述连接部7的附近将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连接,所述侧围D4由能够发生挠性变形的布、树脂片等片材制成。更具体而言,所述侧围D4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的前缘与所述盖部2的前壁31的侧缘连接,在所述盖部2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平行的状态下成为折叠状态,在所述盖部2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前倾了一定角度的状态下成为展开状态。图18和图19示出了侧围D4的展开状态。
另外,在上述容器主体1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预先将笔工具立式容器SC保持为图17所示的关闭姿势(C)的止动件99。该止动件99包括:埋设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背壁11的上部的第1磁体99a、和埋设于从所述盖体2的后缘部下垂的舌片99c的第2磁体99b。并且,通过使上述第1磁体99a与第2磁体99b互相吸附,从而能够将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D维持成关闭姿势(C)。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姿势稳定单元D3被设定为,能够像前述那样使容器主体1以铅直姿势在载置面M上立起,并且使打开姿势(O)下的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重心J处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进深尺寸内。即,设定为使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重心J位于容器主体1的前表面到背面之间的区域R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打开姿势(O)下,盖体2整体以相对于载置面M倾斜的姿势与该载置面M抵接。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名称及标号。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无论在关闭姿势(C)下还是在打开姿势(O)下均能够使容器主体1以立起姿势独自立起。并且,通过侧围D4将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连接,所以,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在确保大的开口面积的同时防止或抑制收纳物掉落。
此外,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关闭姿势(C)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D的打开姿势(O)的立体图。并且,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18中的F-F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在所述图19中,省略内部构造地示出了容器主体1的背壁11、底壁13和前壁16、以及盖部2的前壁31和顶壁33,并且也省略了收纳部61。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20~图22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作为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E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的构成,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名称及标号并省略说明。
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E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不同的点如下。首先,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E构成为,没有设置前述的姿势稳定单元3,并且,在打开姿势(O)下,盖部2相对于载置面M以倾斜的状态抵接,在收纳物P、G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状态下该容器主体1能够在所述载置面M上稳定地立起。即,省略作为所述姿势稳定单元3的容器主体1的底壁13的止滑件30和把手57的止滑件67,如以下那样构成。
如图20~图22所示,所述容器主体1具备:构成笔工具立式容器SE的背面的背壁11;从该背壁11的下缘向前方延伸而构成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底壁13;以及从所述背壁11的左右两侧缘向前方延伸的侧壁15。在所述背壁11的内表面11a的第2收纳空间S2侧设置有第1口袋部件101,并且在该第1口袋部件101的前方还设置有第2口袋部件103,能够在所述背壁11与所述第1口袋部件101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1口袋部件101与所述第2口袋部件103之间的空间分别收纳附笺、薄型计算器等收纳物G。并且,如图22所示,缘部件105在该容器主体1的底壁13的周缘部13s卷绕并与所述背壁11、所述侧壁15以及盖部2的前壁31缝合,所述缘部件105比该周壁13的其他部位向下方突出。即,通过使底壁13的周缘部13s这样构成,从而容器主体1变得容易在载置面M上立起。此外,省略了所述盖部2的前壁31的内表面31b的口袋。
另外,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与所述盖部2之间的线状拉链6的两端6x设定在所述容器主体1的侧壁15及所述盖部2的侧壁35的下端附近,没有到达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侧。
并且,将所述容器主体1的形态设定为,在将物品P、G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收纳空间S1、S2并设为了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笔工具立式容器SE的重心处于容器主体1的进深尺寸内。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虽然损失了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调整倾斜角度的功能,但能够得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且不使用特殊的部件地稳定地保持为打开姿势(O)。换言之,在将物品P、G收纳于容器主体1的收纳空间S1、S2并设为了打开姿势(O)的状态下,能够使容器主体1在载置面M上立起并将该笔工具立式容器SE稳定地载置于载置面M。
此外,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的关闭姿势(C)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笔工具立式容器SB的打开姿势(O)的立体图。并且,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沿着图21中的H-H线的剖面的示意剖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了在打开姿势(O)下确保更大的开口部1a而设置成使线状拉链6的两端部稍微绕入所述容器主体1的底面侧。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笔工具立式容器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笔工具立式容器以外的容器,例如收纳化妆用具的容器等。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没有在容器主体的上缘设置上壁的方案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采用在容器主体的上缘设置进深尺寸比盖部的顶壁小的上壁的构成。
而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具有向上方开放的上方开放部分和向前方开放的前方开放部分,当然,本发明不一定限于这样的构成。即,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采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除具有所述上方开放部分、所述前方开放部分以外,还具有向侧方开放的侧方开放部分的方案。
而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能够以打开了盖部的姿势独自立起且容器不会造成麻烦而具备姿势稳定单元,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具有这样的姿势稳定单元的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省略姿势稳定单元的构成。
而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立于盖部的内表面的物品滑落以将该物品稳定地保持在所述盖部的内表面,而在盖部的顶壁内表面设置有止滑部,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具有这样的止滑部的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省略止滑部的构成。另外,止滑部不限于摩擦大的片状的构成,也可以考虑具有台阶部的构成等各种方案。
并且,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盖部的上部内表面侧设置有收纳部,该收纳部的厚度尺寸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寸。即,当然,也可以采用设置薄的口袋状的收纳部的方案、相反地在关闭姿势下收纳部完全到达相对的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的方案。另一方面,当然也可以采用完全省略盖部的上部内表面侧的收纳部的方案。
此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容器,
所述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部,并且能够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状态下独自立起,
所述盖部,经由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至少能够使转动端侧的区域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
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部通过侧围连接,
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而构成所述转动端侧的区域的第二盖要素,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容器主体通过所述侧围连接,
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姿势下,所述第二盖要素与载置面抵接,
在关闭了所述盖部的姿势下,所述第二盖要素位于所述第一盖要素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盖要素和所述第二盖要素具有朝向前方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
所述连接部设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
具备使得以打开了所述盖部的姿势稳定的姿势稳定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
所述姿势稳定单元具备: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止滑件;和设置于所述盖部的止滑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
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的第二盖要素,所述姿势稳定单元具备约束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第二盖要素之间的打开角度的约束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
所述盖部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盖要素;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盖要素的第二盖要素,所述姿势稳定单元能够可变更地设定所述第一盖要素与所述第二盖要素的打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
在所述盖部的上部内表面侧设置有在关闭了该盖部的姿势下以接近相对的容器主体的内表面的方式突出的收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
构成为,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姿势下,所述盖部相对于载置面以倾斜的状态抵接,在收纳物被收纳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下该容器主体能够在所述载置面上稳定地立起。
9.一种容器,
所述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能够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部,并且能够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状态下独自立起,
所述盖部,经由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至少能够使转动端侧的区域翻转为其内表面朝向外,
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部通过侧围连接,
所述容器具备姿势稳定单元,所述姿势稳定单元使得在打开了所述盖部的状态下以所述盖部的前壁的内表面相对于载置面倾斜的状态稳定,在打开了盖部的姿势下能够使物品立在盖部的前壁的内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25543A JP7200514B2 (ja) | 2018-06-29 | 2018-06-29 | 容器 |
JP2018-125543 | 2018-06-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2086A CN110652086A (zh) | 2020-01-07 |
CN110652086B true CN110652086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6902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66784.7A Active CN110652086B (zh) | 2018-06-29 | 2019-06-27 | 容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00514B2 (zh) |
CN (1) | CN1106520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11017B1 (en) * | 2019-08-22 | 2020-04-07 | Toughbuilt Industries, Inc. | Storage bag with enhanced interior visibility |
JP7505300B2 (ja) | 2020-07-06 | 2024-06-25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46163Y2 (zh) * | 1973-08-13 | 1976-11-09 | ||
JPS54162513U (zh) * | 1978-05-01 | 1979-11-14 | ||
JP3976874B2 (ja) * | 1998-01-30 | 2007-09-19 |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 ケース |
JPH11346818A (ja) * | 1998-06-04 | 1999-12-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カメラバッグ |
GB201319565D0 (en) | 2013-11-06 | 2013-12-18 | Lawrenson Lindi J | Storage case |
JP3194289U (ja) * | 2014-09-02 | 2014-11-13 | 株式会社ノ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自立可能で倒れにくいバッグ |
JP3195636U (ja) | 2014-11-12 | 2015-01-29 | 株式会社レイメイ藤井 | ペンケース |
JP6369760B2 (ja) | 2015-11-16 | 2018-08-08 | 株式会社ユハク | 文具ケース |
JP6358273B2 (ja) * | 2016-02-08 | 2018-07-18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棒状小物類収納ケース |
CN205585535U (zh) * | 2016-04-14 | 2016-09-21 | 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 容器 |
WO2018020968A1 (ja) | 2016-07-28 | 2018-02-01 | 株式会社イオンライフ | 筆記具ケース |
CN207322920U (zh) * | 2017-05-24 | 2018-05-08 | 乐志明康(天津)文教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立式笔袋 |
CN207322919U (zh) * | 2017-09-18 | 2018-05-08 |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 站立式笔袋 |
-
2018
- 2018-06-29 JP JP2018125543A patent/JP72005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7 CN CN201910566784.7A patent/CN11065208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2086A (zh) | 2020-01-07 |
JP2020000741A (ja) | 2020-01-09 |
JP7200514B2 (ja) | 2023-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67131B1 (en) | Carrying device for art and craft supplies | |
US8522939B2 (en) | Storage bag with secondary access | |
CN110652086B (zh) | 容器 | |
US20210274899A1 (en) | Culinary Bag | |
WO2018020968A1 (ja) | 筆記具ケース | |
CN108567212B (zh) | 小物件收纳容器 | |
CN110840043B (zh) | 容器 | |
US20160255931A1 (en) | Device for storing items in a wallet and other carrying cases | |
CN107802070B (zh) | 小物件收纳容器 | |
CA2586078A1 (en) | Standing file folder | |
JP6843948B2 (ja) | ペンケース | |
JP3219719U (ja) | 小物入れ | |
JP6224875B1 (ja) | 筆記具ケース | |
CN112293902B (zh) | 小物件收纳容器 | |
KR100944452B1 (ko) | 필기구 홀더 및 필기구 홀더가 구비된 서적 | |
CN110893043B (zh) | 物品的收纳容器 | |
JP7419694B2 (ja) | 小物類収納ケース | |
JP4343785B2 (ja) | 小物収容具 | |
JP7447405B2 (ja) | 小物類収納ケース | |
CN211533055U (zh) | 斜插式站立笔袋 | |
JP3199952U (ja) | ランドセル | |
JP3105511U (ja) | 仕切りを用いた書類ケース | |
JP3201978U (ja) | 小物収納ケース | |
JP2011030772A (ja) | 小物収容具 | |
JPS5913848B2 (ja) | ランドセ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