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6615B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36615B CN110636615B CN201810646464.8A CN201810646464A CN110636615B CN 110636615 B CN110636615 B CN 110636615B CN 201810646464 A CN201810646464 A CN 201810646464A CN 110636615 B CN110636615 B CN 1106366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station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hop count
- carried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该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中继站,包括: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得中继站在变换到新的宿主节点时,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Relay)技术,是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增加了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也可称为中继站,负责对无线信号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转发,也就是说,无线信号要经过多跳才能到达终端。
无线中继技术不仅可用于扩展小区覆盖,弥补小区覆盖盲点,同时也可通过空间资源复用提升小区容量。对于室内覆盖,中继技术也可起到克服穿透损耗,提升室内覆盖质量的作用。因此在5G NR系统中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综合接入回程(Integrated Accessand Backhaul,简称IAB)用于研究相关的无线中继技术。IAB节点的概念类似于无线中继站的概念。下文中如没有特殊说明,不对中继站和IAB节点作区分。
以较简单的两跳中继为例,无线中继就是将一个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链路分割为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站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一共两个链路,从而有机会将一个质量较差的链路替换为两个质量较好的链路,以获得更高的链路容量及更好的覆盖。
如图1所示,给出一个多跳的无线中继的场景,图中所示的是4跳的场景,也就是说信号从宿主基站(donor gNB)到最终的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中间经过了中继站2、中继站4以及中继站5的信号转发。这中间的无线链路的数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跳数”。
为了满足通信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中继节点可以在通信的过程中随时变换上一跳的宿主,这个宿主有可能是基站或者中继站。由于动态的选择链路质量更好的节点,或者选择时延最短也就是跳数最少的节点,导致中继站的跳数不断的发生变化。
由于中继站的跳数不断的发生变化,中继站无法获知当前所在的跳数,导致中继站无法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继站动态的选择其上一级节点,导致中继站的跳数不断的发生变化时,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无法确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中继站,包括:
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应用于节点,包括:
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在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中继站在变换到新的宿主节点时,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多跳的无线中继的场景中,中继站和一个上一级节点进行通讯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继站的资源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简称SS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跳的无线中继的场景中,中继站和多个上一级节点进行通讯连接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继站的模块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ime Evolution,简称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简称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简称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简称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简称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以NR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用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中的中继站也可以叫IAB节点或者中继节点或者基站等,中继站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场景中的一个网络设备或者网络单元等。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中继站,该方法包括:
步骤21,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
该步骤中,与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节点可以是中继站的一个上一级节点,如图1中所示,中继站4的上一级节点为中继站2,中继站5的上一级节点为中继点4;
这里,与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节点也可以是中继站的多个上一级节点,如图1中所示,中继站5可以与中继站4通讯连接,也可以同时与中继站3通讯连接,当然,也可以同时与中继站7通讯连接等。
该场景中,中继站在通信的过程中随时变换上一跳的宿主节点,以获得质量较好的通讯链路或者时延最短的通讯链路。以中继站5为例,该中继站的宿主节点变换为中继站4时,接收来自中继站4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继站5进行资源信息的获取,从而可以获得该中继站5的资源配置信息。
步骤22,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该实施列中,中继站通过接收其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避免由于动态的选择其上一级节点,导致中继站的跳数不断的发生变化时,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无法确定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再如图1所示,当中继站与一个上一级节点通讯连接时,即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1)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简称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简称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
2)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
3)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这里的SSB是指在5G NR中,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SSS)和PBCH共同构成一个信号SSB(SS/PBCH block),如图3所示,SSB在时域上共占用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频域共占用240个子载波(20个PRB)。这里的PRB是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简称,即物理资源块,其中PBCH是物理广播信道,可以承载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简称MIB)。
上述1)中,该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是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的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携带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PBCH的冗余资源如图3所示。MIB消息的冗余字段可以是MIB消息中的Spare字段,这里的预设字段或者冗余字段可以是至少1比特。
上述2)中,这里的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PDSCH承载的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简称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其他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简称SIB)携带的指示信息。这里的除SIB1外的其他SIB,意思是Other SIBs,简称OSI;当然也可以是,其它PDSCH承载的其它广播消息。
这里的RMSI是指,5G NR中,支持按需系统信息块(on-demand SIB)传输,考虑尽可能快速同步与接入,将必要的系统信息分为两部分:MIB与RMSI,其它非必要信息,有需求时再读取。RMSI实质类似于LTE中的SIB1,通知上行频率(UL freq)、上下行时隙配置(TDDconfiguration)等信息。
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的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同样的,这里的预设字段或者冗余字段可以是至少1比特。
上述3)中,SSB的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二级MIB的预定资源与所述第一级MIB的资源相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
这时,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广播SSB,该SSB携带了第一级MIB,中继站通过第一级MIB去预定资源上读取第二级MIB,这个预定资源可以和第一级MIB(或者SSB)的时间位置、频率位置、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简称QCL)配置和/或SSB编号等信息有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并且第二级MIB所占用的物理资源和第一级MIB不同,例如可以不在SSB所占用的资源上;中继站去预定资源上读取第二级MIB,获得中继站所在的跳数或者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站的导频的配置、同步信号的位置配置、无线传输资源的位置配置等。
基于上述1),2)和3)的情况下,步骤22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具体来说,中继站在接收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时,可以直接从该指示信息的相应字段中获得该中继站的跳数,继而,该中继站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跳数,获得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在通讯时,中继站在得知自己的跳数时,会依据跳数与自身的资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比如,跳数为第3跳时,采用无线传输资源子帧3,6,9进行通讯,跳数为第2跳时,采用子帧2,5,8进行通讯,并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配置信息进行通讯,以获得较好的通讯质量;
同样的,中继站在接收到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或者,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时,可以直接解码该接收到的信息,获得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并进一步利用该资源配置信息进行通讯,以获得较好的通讯质量。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中继站与多个上一级节点通讯连接时,即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两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图4中所示是中继站与两个上级节点通讯连接的场景,与多个上级节点通讯连接的场景相类似。相应的,上述步骤22中,可以包括:
步骤221),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中继站的跳数:
A.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小值+1,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B.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大值+1,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C.通过算式:所述确定所述中
继站的跳数,其中,pk为上一级节点的跳数,N为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个数,floor为返回小于或者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大整数,为所述指定表达式,k为1到N的整数。
步骤222)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以中继站5分别与中继站4和中继站3通讯连接为例,而中继站3和中继站4的跳数不一样的时候,中继站5的跳数可以基于中继站3和中继站4的跳数进行确定:
如:节点5的跳数=min(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1;
或者,节点5的跳数=max(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1;
或者,节点5的跳数=floor((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2)+1。
当然,当中继站3与中继站4的跳数一样时,也同样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确定,比如,求中继站3与中继站4的跳数的最小值时,可以任选一个作为该中继站的跳数;求最大值时,同样可以类似任选一个作为该中继站的跳数。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中继站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应用于节点,这里的节点可以是中继场景中的宿主基站,也可以是一个具有下一跳中继节点的上游节点,如图1中的中继站4、中继站2等,也可以是图4中的中继站4、中继站3,该指示方法包括: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其中,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这里的,SSB的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PDSCH承载的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SSB的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二级MIB的预定资源与所述第一级MIB的资源相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并且第二级MIB所占用的物理资源和第一级MIB不同,例如可以不在SSB所占用的资源上。
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中继站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获得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具体来说,中继站直接解码其接收到的信息,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站与至少两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此时,中继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向中继站指示其资源配置的方法,从而使得中继站在发生宿主节点发生变化时,也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资源确定方法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资源指示方法的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站,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
处理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51接收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1)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2)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3)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上述1)中,该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是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的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PBCH的冗余资源如图3中的冗余资源位置。MIB消息的冗余字段可以是MIB消息中的Spare字段,这里的预设字段或者冗余字段可以是至少1比特。
上述2)中,这里的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PDSCH承载的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当也可以是,其它PDSCH承载的其它广播消息。这里的OSI可以是除SIB1以外的其它SIB。
这里的RMSI是指,5G NR中,支持按需系统信息块(on-demand SIB)传输,考虑尽可能快速同步与接入,将必要的系统信息分为两部分:MIB与RMSI,其它非必要信息,有需求时再读取。RMSI实质类似于LTE中的SIB1,通知上行频率(UL freq)、上下行时隙配置(TDDconfiguration)等信息。
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这里的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同样的,这里的预设字段或者冗余字段可以是至少1比特。
上述3)中,SSB的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二级MIB的预定资源与所述第一级MIB的资源相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
这时,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广播SSB,SSB携带了第一级MIB,中继站通过第一级MIB去预定资源上读取第二级MIB,这个预定资源和第一级MIB(或者SSB)的时间位置、频率位置、QCL配置和/或SSB编号等信息有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并且第二级MIB所占用的物理资源和第一级MIB不同,例如可以不在SSB所占用的资源上;中继站去预定资源上读取第二级MIB,获得中继站所在的跳数或者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可以包括:中继站的导频的配置信息、同步信号的位置配置信息、无线传输资源的位置配置信息等。
基于上述1),2)和3)的情况下,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具体来说,中继站的接收模块51在接收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时,处理模块可以直接从该指示信息的相应字段中获得该中继站的跳数,继而,该中继站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跳数,获得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并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配置信息进行通讯,以获得较好的通讯质量;
同样的,中继站的接收模块51在接收到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或者,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时,处理模块52可以直接解码该接收到的信息,获得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并进一步利用该资源配置信息进行通讯,以获得较好的通讯质量。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中继站与多个上一级节点通讯连接时,即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两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图4中所示是中继站与两个上级节点通讯连接的场景,与多个上级节点通讯连接的场景相类似。相应的,处理模块5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中继站的跳数:
A.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B.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C.通过算式:所述确定所述中
继站的跳数,其中,pk为上一级节点的跳数,N为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个数,floor为返回小于或者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大整数,为所述指定表达式,k为1到N的整数。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以中继站5分别与中继站4和中继站3通讯连接为例,而中继站3和中继站4的跳数不一样的时候,中继站5的跳数可以基于中继站3和中继站4的跳数进行确定:
如:节点5的跳数=min(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1;
或者,节点5的跳数=max(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1;
或者,节点5的跳数=floor((节点3的跳数+节点4的跳数)/2)+1。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中继站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这里的节点可以是中继场景中的宿主基站,也可以是一个具有下一跳中继节点的上游节点,如图1中的中继站4、中继站2等,也可以是图4中的中继站4、中继站3,该节点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其中,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这里的,SSB的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PDSCH承载的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除SIB1外的SIB简称OSI,这里的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可以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这里的SSB的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二级MIB的预定资源与所述第一级MIB的资源相关或者由第一级MIB中携带的信息通知,并且第二级MIB所占用的物理资源和第一级MIB不同,例如可以不在SSB所占用的资源上。
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中继站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具体来说,中继站直接解码其接收到的信息,获得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站与至少两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此时,中继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该实施例中,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可以包括:中继站的导频的配置信息、同步信号的位置配置信息、无线传输资源的位置配置信息等。节点向中继站指示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从而使得中继站在发生宿主节点发生变化时,也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中继站或节点中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接收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这里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上述中继站,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也可以是中继站的宿主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包括:天线63、收发机62、基带装置。天线63与收发机6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收发机62通过天线63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收发机62,收发机6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63发送出去。
以上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中实现,该基带装置包括处理器65和存储器66。
基带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6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65,与存储器66连接,以调用存储器66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接口64通过总线61与处理器65、存储器66等连接,同时也与收发机62通讯连接,用于与收发机6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网络设备所执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存储器6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简称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RAM)。本申请描述的存储器66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66上并可在处理器65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5调用存储器66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具体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5调用时可用于执行: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导频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这里的OSI可以是除SIB1以外的其它SIB。
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RMSI或者OSI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RMSI或者OSI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OSI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二级MIB的预定资源与所述第一级MIB的资源相关。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包括: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两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在中继站接收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的指示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中继站可以确定该中继站的资源配置,从而可以根据该资源配置,实现通讯质量的优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从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
所述RMSI或者SIB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主系统信息块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主系统信息块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从至少两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SSB的PBCH承载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
所述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承载的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承载的导频解调参考信号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PDSCH承载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RMSI或者SIB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SIB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根据所述中继站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
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小值加1,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或者,
将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的最大值加1,确定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或者,
通过算式:所述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其中,pk为上一级节点的跳数,N为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个数,floor为返回小于或者等于指定表达式的最大整数,/>为所述指定表达式,k为1到N的整数。
7.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应用于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
所述RMSI或者SIB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主系统信息块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主系统信息块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中继站与至少两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SSB的PBCH承载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
所述PBCH承载的消息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承载的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的冗余资源承载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PBCH承载的导频解调参考信号DMRS携带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PDSCH承载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的跳数包括:所述RMSI或者SIB的预设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或者,所述RMSI或者SIB的冗余字段指示的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10.一种中继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且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所述中继站的上一级节点;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从一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从至少两个节点接收指示信息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
所述RMSI或者SIB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主系统信息块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主系统信息块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11.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节点与所述中继站通讯连接,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站的资源配置;
所述中继站与一个所述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或者,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
所述中继站与至少两个节点通讯连接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上一级节点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或者除系统信息块SIB1外的SIB携带的指示信息;
所述RMSI或者SIB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所述同步信号块SSB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的信息与预设信息的联合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SSB中的PBCH承载的第一级主系统信息块MIB以及所述第一级MIB指示的第二级主系统信息块MIB,所述第二级MIB消息的冗余字段指示所述中继站的跳数。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指示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46464.8A CN110636615B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46464.8A CN110636615B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6615A CN110636615A (zh) | 2019-12-31 |
CN110636615B true CN110636615B (zh) | 2024-04-23 |
Family
ID=6896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46464.8A Active CN110636615B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366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55424B (zh) * | 2023-02-07 | 2023-08-18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一种分布式图像传输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9396A (zh) * | 2010-09-02 | 2011-02-0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时延和带宽资源的中继选择方法 |
CN102065516A (zh) * | 2009-11-17 | 201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111214A (zh) * | 2009-12-28 | 2011-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中继节点、中继子帧配置信息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CN102273304A (zh) * | 2009-01-09 | 2011-12-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专用管理连接 |
CN102474861A (zh) * | 2009-07-06 | 2012-05-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中继资源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
CN102652440A (zh) * | 2010-02-11 | 2012-08-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07159A (zh) * | 2010-05-03 | 2013-01-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回程传输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可用性 |
CN106211026A (zh) * | 2014-12-22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
CN106416370A (zh) * | 2014-06-11 | 2017-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用于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发现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7179133A1 (ja) * | 2016-04-12 | 2017-10-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局、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85257B2 (en) * | 2008-01-11 | 2013-02-26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relaying and forwarding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HARQ scenario |
US8743904B2 (en) * | 2008-11-01 | 2014-06-03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ccording to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hop relay system |
US9078280B2 (en) * | 2009-12-25 | 2015-07-07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
JP5598535B2 (ja) * | 2010-03-30 | 2014-10-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中継装置、移動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120176958A1 (en) * | 2011-01-11 | 2012-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Bandwidth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for Relay Links |
WO2015130074A2 (ko) * | 2014-02-27 | 2015-09-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2018
- 2018-06-21 CN CN201810646464.8A patent/CN1106366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304A (zh) * | 2009-01-09 | 2011-12-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专用管理连接 |
CN102474861A (zh) * | 2009-07-06 | 2012-05-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中继资源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
CN102065516A (zh) * | 2009-11-17 | 201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系统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111214A (zh) * | 2009-12-28 | 2011-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中继节点、中继子帧配置信息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CN102652440A (zh) * | 2010-02-11 | 2012-08-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中继网络中用于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907159A (zh) * | 2010-05-03 | 2013-01-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回程传输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可用性 |
CN101969396A (zh) * | 2010-09-02 | 2011-02-0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时延和带宽资源的中继选择方法 |
CN106416370A (zh) * | 2014-06-11 | 2017-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用于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发现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6211026A (zh) * | 2014-12-22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
WO2017179133A1 (ja) * | 2016-04-12 | 2017-10-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局、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LG Electronics.R1-141350 "Operation in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4,(TSGR1_76b),全文. * |
Qualcomm Incorporated.R3-110499 "Relay Node indication to MME".3GPP tsg_ran\WG3_Iu.2011,(TSGR3_71),全文. * |
R1-141350 "Operation in Mode 2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LG Electronics;《3GPP tsg_ran\WG1_RL1》;20140322;全文 * |
R1-142875 "On Design of D2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PD2DSCH)";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4081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36615A (zh) | 2019-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239138A1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系统 | |
EP3739825B1 (en) | Relay rou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ode | |
US11683834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JP7113965B6 (ja) | ダウンリンクチャネルの受信方法及び端末機器 | |
ES2925026T3 (es) |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de datos, dispositiv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 red | |
US20240357337A1 (en) | Relay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user terminal | |
US20200195399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 |
AU2018401423B2 (en) | Locating method in multiconnectivity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and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 |
ES2819536T3 (es) | Métodos para adaptar sincronización aérea a condiciones de radio | |
WO2020097928A1 (zh) | 网络接入方法和设备 | |
WO2017067496A1 (zh) | 分配时域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20210022067A1 (en) |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7734699A (zh) | 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636615B (zh)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中继站及节点 | |
WO2020258051A1 (zh) | 小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
JP7204930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 |
JP7644177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
WO2019214454A1 (zh) | 一种回程路径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
CN110463282B (zh) | 用于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4070491B (zh) | 一种半静态反馈码本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2020519108A (ja) | ページ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20155181A1 (zh) | 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EP4373149A1 (en) | Relay stat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WO2019242675A1 (zh) | 接入方法和设备 | |
KR20230073343A (ko) |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기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