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9128A -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29128A CN110629128A CN201910977257.5A CN201910977257A CN110629128A CN 110629128 A CN110629128 A CN 110629128A CN 201910977257 A CN201910977257 A CN 201910977257A CN 110629128 A CN110629128 A CN 1106291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fecralzr
- cladding material
- preparation
- allo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05—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titanium or zirco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FeCrAlZr包壳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Cr为5%~18%、Al为2%~8%、Zr为0.05~5%、余量为Fe;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与铸造;(2)均匀化处理;(3)热轧开坯;(4)冷轧变形;(5)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轧制工艺制备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控制轧制温度、轧制道次和变形量、始冷温度、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轧制工艺和冷却参数,通过控制轧制和冷却工艺细化含Zr的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的晶粒尺寸,提高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壳是指核反应堆中装载核燃料芯块部分的密封外壳,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核裂变的产物逸散、避免核燃料受到冷却剂的腐蚀,同时具有有效的传导热能的能力,是核反应堆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通常包壳材料在工作环境下,将同时受到核裂变产物、冷却剂的腐蚀以及高温、压力作用,并且受到中子的辐照和冷却剂的冲刷作用和热应力、热循环应力等作用。在福岛的核事故中,在这种失去了有效冷却的事故条件下,由于锆合金材料包壳与水蒸气产生的高温化学反应并引发多次氢爆,事故最终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放射性危害。在这一背景下,开发新型的燃料包壳合金,使其在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事故环境容错能力,同时具有较小的中子吸收截面,成为反应堆材料研发的重点领域。
为了尽量兼顾FeCrAl合金与Zr的性能优点,国内外学者都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早期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参考在钢中添加Zr作为脱氧、脱硫剂的先例,在Fe-20Cr-5Al-0.05Y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00ppm的Zr,氧化层的生长速率更高;另一种方案是目前在核燃料包壳设计过程中考虑对FeCrAl/FeCrZr合金与Zr合金进行扩散连接等方法。其目的在于防止Zr合金的高温氧化。根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Kurt A.Terrani等人的实验结果,壁厚2mm的Fe-20Cr-5Al合金罐体能够有效保护内部锆金属块在1200℃和1300℃的高温蒸汽环境中不被氧化达48小时。
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Y.Yamamoto等人开发的成分代号为B125Y的FeCrAl合金,控制成分比为Fe-12Cr-4.4Al,室温条件下的屈服强度为456MPa,抗拉强度566MPa,延伸率为13.9%。
由Kanthal开发的代号为APMT、Alkrothal 14以及代号为YHf的FeCrAl合金,在电热用Fe-20Cr-5Al合金的基础上加入3%(质量比)的Mo元素,室温条件下的屈服强度分别为576MPa、459MPa以及595MPa,抗拉强度分别为608MPa、595MPa以及799MPa。室温塑性普遍较低,延伸率分别为0.7%、18.3%和14.8%。
公开号CN107217197B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先进核燃料元件包壳用FeCrAl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成分为(质量比)Cr:12.5~14.5%,Al:3.5~5.5%,Mo:1.7~2.0%,Nb:0.8~1.0%,Ti:0.5~1.0%,Si:0.1~0.2%,Zr+Ta+W:0.1~0.3%,Ga+Ni:0.1~0.2%,余量为铁和符合工业标准的杂质。在1000℃,4h高温氧化试验条件下增重指数约为1.8×10-4mg/cm2,室温条件下延伸率在20%左右,抗拉强度高于800MPa。
公开号CN107217205B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燃料元件包壳用FeCrAl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分为(质量比)Cr:12.5~14.5%,Al:3.5~5.5%,Mo:1.5~3%,Nb:1~3%,Si:0.1~0.4%,Ti:0.1~0.5%,V:0.1~0.2%,Mn+Ni:0.1~0.2%,La:0.05~0.1%,C:≤0.008%,N:≤0.005%,O:≤0.003%,余量为Fe和杂质。在1000℃,4h高温氧化试验条件下增重指数约为1.7×10-4mg/cm2,室温条件下延伸率在15%左右,抗拉强度高于850MPa。
上述两个技术方案虽然均能一定程度地增强FeCrAl包壳材料的性能,但是,所得FeCrAl包壳材料的防高温氧化剥落能力仍然较低,高温氧化时间较短;而且,上述两个技术方案均采用了添加Mo、Nb等元素,得到细小的、弥散分布的Laves相来稳定显微结构,Laves相具有一定的钉扎作用,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显微结构,但是,当温度超过1000℃时,Laves相逐渐发生分解,钉扎作用减弱,难以有效稳定显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FeCrAl包壳材料防止高温氧化剥落能力不足、力学性能较低等问题而提供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质量百分比为:Cr为5%~18%、Al为2%~8%、Zr为0.05~5%、余量为Fe;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与铸造;(2)均匀化处理;(3)热轧开坯;(4)冷轧变形;(5)热处理;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所述步骤(1)具体为:称量按照质量百分比为:Cr为5%~18%、Al为2%~8%、Zr为0.05~5%、余量为Fe进行熔炼,并且浇筑合金铸锭;
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步骤(1)得到的铸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为1050~1250℃,保温时间为0.5~5h,取出空冷至室温;
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在ɑ单相区进行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750~900℃,轧制分多道次进行,单道次的下压量压下率≥5%,总压下率≥40%,在最后一道次轧制结束后淬火冷却直到室温;
所述步骤(4)中冷轧变形的方法为:复式轧管、孔型轧制、万能轧制或拉拨;所述冷轧变形的工艺条件为:冷轧总压下量≥40%;
所述步骤(5)中的热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退火温度500~750℃,退火时间0.5~5h,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控制轧制工艺制备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控制轧制温度、轧制道次和变形量、始冷温度、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轧制工艺和冷却参数,通过控制轧制和冷却工艺细化含Zr的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的晶粒尺寸,提高力学性能;
(2)在轧制工艺的基础上,本发明使用退火热处理对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选定550℃-750℃的退火处理工艺,能够有效控制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相组成和晶粒形貌,使其性能获得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添加Zr有利于FeCrAl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更为稳定、致密的氧化膜,防止发生因氧化膜剥落而受损的行为。本发明的FeCrAlZr合金制备方法简单,工艺可控性强,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3是实施例2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4是实施例3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5是实施例1-3的室温拉伸曲线;
图6是实施例1-3与B125Y合金的氧化形貌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FeCrAlZr合金材料由质量百分比为:Cr5%~18%;Al 2%~8%;Zr 0.05~5%;余量为Fe;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冶炼与铸造;(2)均匀化处理;(3)热轧开坯;(4)冷轧变形;(5)热处理;
步骤(1)中,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组分,称量各高纯度合金元素。进行熔炼,并且浇注合金铸锭。将步骤(1)得到的铸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范围为1050~1250℃,保温时间范围为0.5~5h,取出空冷至室温;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在ɑ单相区进行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750~900℃,轧制分多道次进行,单道次的下压量压下率≥5%,总压下率≥40%。在最后一道次轧制结束后淬火冷却直到室温;可采用往复式轧管、孔型轧制、万能轧制或拉拨的方法进行冷变形,以获得产品要求的尺寸、规格。较优的,冷轧变形的工艺条件为:冷轧总压下量≥40%。大的冷轧变形量有利于保证后续加热处理后形成均匀的组织;步骤(5)中,所述高温热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退火温度550~750℃,退火时间0.5~5h,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所包含组分作用为:
Cr:Cr的存在可以促进Al的选择性氧化。在高温条件下,Cr与Fe、Al两种元素一同被氧化形成氧化膜,而Cr氧化物位置在最外层氧化铝与铁氧化物之间,降低氧化膜中的Fe含量,使得Al2O3氧化膜分布更为致密均匀。但是Cr的含量过高会产生大量ɑ’相,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Cr含量被限定在18%以内。
Al:本合金中的Al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在高温环境下形成连续的、附着性良好的Al2O3氧化膜,从而提高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耐蚀性。同时,少量的Al有一定的脱氧和脱氮能力。
Zr:Zr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合金的显微结构,避免在高温环境中产生的晶粒粗大与尺寸分布不均匀等现象。Zr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为0.20Barns,有助于提高燃料芯块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Zr有强烈的与氧、硫等元素结合的能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杂质元素对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r 12%;Al 4.4%;Zr 0.5%;余量为Fe。经电弧熔炼或者感应熔炼,浇铸成合金铸锭;熔炼在真空或氩气保护中进行,熔炼过程中利用磁搅拌技术使金属溶液混合均匀;利用真空或氩气保护下保护浇铸,铸造成尺寸为方锭或圆锭;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1200℃,保温时间1h,取出空冷至室温。轧制温度为750℃,轧制9道次,总压下率90%,水冷至室温,获得厚度为2mm的轧制态合金。退火热处理温度550℃,保温时间1.0h。
该FeCrAlZr合金的屈服强度为659MPa,抗拉强度为724MPa,延伸率20.3%;图5为其力学性能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其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及较高的强度。在空气气氛条件下,1000℃恒温氧化50h,该FeCrAlZr合金的增重指数为0.893mg/cm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r 12%;Al 4.4%;Zr 0.5%;余量为Fe。经电弧熔炼或者感应熔炼,浇铸成合金铸锭;熔炼在真空或氩气保护中进行,熔炼过程中利用磁搅拌技术使金属溶液混合均匀;利用真空或氩气保护下保护浇铸,铸造成尺寸为方锭或圆锭;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1200℃,保温时间1h,取出空冷至室温。轧制温度为750℃,轧制9道次,总压下率90%,水冷至室温,获得厚度为2mm的轧制态合金。退火热处理温度650℃,保温时间1.0h。
该FeCrAlZr合金的屈服强度为607MPa,抗拉强度为675MPa,延伸率22.6%;图5为其力学性能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其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及较高的强度。在空气气氛条件下,1000℃恒温氧化50h,该FeCrAlZr合金的增重指数为0.830mg/cm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一种燃料包壳用FeCrAl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r 12%;Al 4.4%;Zr 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等。经电弧熔炼或者感应熔炼,浇铸成合金铸锭;熔炼在真空或氩气保护中进行,熔炼过程中利用磁搅拌技术使金属溶液混合均匀;利用真空或氩气保护下保护浇铸,铸造成尺寸为方锭或圆锭;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1200℃,保温时间1h,取出空冷至室温。轧制温度为750℃,轧制9道次,总压下率90%,水冷至室温,获得厚度为2mm的轧制态合金。退火热处理温度600℃,保温时间1.0h。
该FeCrAlZr合金的屈服强度为665MPa,抗拉强度为771MPa,延伸率21.5%;图5为其力学性能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其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及较高的强度。在空气气氛条件下,1000℃恒温氧化50h,该FeCrAlZr合金的增重指数为1.826mg/cm2。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FeCrAlZr合金常温力学性能指标优于代号为APMT、Alkrothal 14以及YHf的FeCrAl合金。该FeCrAlZr包壳材料的塑性高于22%,屈服强度高于600MPa。相比于公开号CN107217197B的发明、公开号CN107217205B的发明,恒温氧化时间由4h提高到了50h,高温氧化的条件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FeCrAlZr合金表面氧化膜稳定增重,形态致密,不发生剥落现象。如图6所示,左侧成分代号为B125Y的合金,表面已经发生严重的氧化膜剥落,而上述实施例合金表面氧化膜形态致密均匀,未发生剥落。
上述实施例中对FeCrAlZr合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和恒温氧化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1)室温拉伸力学性能: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在24℃下进行拉伸实验,样品标称段尺寸为2~3×4×20.6mm的矩形试样,取3个相同处理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平均值,列于表1。
(3)恒温氧化性能:
采用称重试验法比较。试验方法是采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取尺寸为10×10×2mm的片状样品,用砂纸打磨各个表面到3000目;将样品用丙酮清洁后用分析天平称量初始质量;用箱式电阻炉恒温加热样品,温度稳定为1000℃,加热时间50h。随后取出样品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24℃),用丙酮清洗表面,再次称量。增重指数列于表2。
表1实施例常温力学性能
表2实施例与已有发明高温氧化称重测量结果
表1为实施例1-3与B125Y、APMT、Alkrothal 14以及YHf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测量结果。
表2为实施例1-3与B125Y、公开号CN107217197B的发明、公开号CN107217205B的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氧化指数对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包壳用高显微结构稳定性、防高温氧化剥落FeCrAlZr包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FeCrAlZr包壳材料的元素组成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Cr 5%~18%;Al 2%~8%;Zr 0.05~5%;余量为Fe。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冶炼与铸造;(2)均匀化处理;(3)热轧开坯;(4)冷轧变形;(5)热处理。本发明在传统的高温耐蚀FeCrAl合金基础上,加入元素Zr,利用结合氧和硫原子能力强等特点,稳定合金的显微结构,细化晶粒,达到改善FeCrAl合金力学性能的目的;与此同时,加入元素Zr可以有效改善FeCrAl合金在高温氧化条件下生成氧化膜的稳定性和致密度,防止其发生剥落,从而提高FeCrAl合金在高温环境中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能。对现有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采用了较低的退火温度,常温力学性能指标优于代号为APMT、Alkrothal 14以及YHf的FeCrAl合金。该FeCrAlZr包壳材料的塑性高于22%,屈服强度高于600MPa。在1000℃恒温氧化达到50h,高温氧化膜稳定致密,不发生剥落。本发明的高显微结构稳定性、防高温氧化剥落FeCrAlZr包壳材料,耐腐蚀性好,抗高温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工艺可控性强,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Claims (7)
1.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其特征是,质量百分比为:Cr为5%~18%、Al为2%~8%、Zr为0.05~5%、余量为Fe。
2.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与铸造;
(2)均匀化处理;
(3)热轧开坯;
(4)冷轧变形;
(5)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具体为:称量按照质量百分比为:Cr为5%~18%、Al为2%~8%、Zr为0.05~5%、余量为Fe进行熔炼,并且浇筑合金铸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步骤(1)得到的铸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加热温度为1050~1250℃,保温时间为0.5~5h,取出空冷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在ɑ单相区进行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750~900℃,轧制分多道次进行,单道次的下压量压下率≥5%,总压下率≥40%,在最后一道次轧制结束后淬火冷却直到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冷轧变形的方法为:复式轧管、孔型轧制、万能轧制或拉拨;所述冷轧变形的工艺条件为:冷轧总压下量≥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rAlZr包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的热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退火温度500~750℃,退火时间0.5~5h,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77257.5A CN110629128A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77257.5A CN110629128A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29128A true CN110629128A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75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77257.5A Pending CN110629128A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2912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6590A (zh) * | 2020-06-08 | 2020-10-27 |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一种Fe23Zr6和Fe2M-Laves相共强化的FeCrAl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57289A (zh) * | 2022-01-27 | 2022-05-10 | 上海大学 | 一种核能用含锡耐热铁素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717182A (zh) * | 2022-11-24 | 2023-02-28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FeCrAl合金铸锭的均匀化热处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40258A1 (ja) * | 2015-03-02 | 2016-09-09 |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鉄-クロム-アルミニウム系酸化物分散強化型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7723617A (zh) * | 2017-09-15 | 2018-02-23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1200°C/1h短时高温组织稳定的Fe‑Cr‑Al基铁素体不锈钢 |
CN109652628A (zh) * | 2019-02-20 | 2019-04-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核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及其制备和晶粒尺寸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10977257.5A patent/CN1106291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40258A1 (ja) * | 2015-03-02 | 2016-09-09 |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鉄-クロム-アルミニウム系酸化物分散強化型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7723617A (zh) * | 2017-09-15 | 2018-02-23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1200°C/1h短时高温组织稳定的Fe‑Cr‑Al基铁素体不锈钢 |
CN109652628A (zh) * | 2019-02-20 | 2019-04-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核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及其制备和晶粒尺寸控制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6590A (zh) * | 2020-06-08 | 2020-10-27 |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一种Fe23Zr6和Fe2M-Laves相共强化的FeCrAl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826590B (zh) * | 2020-06-08 | 2022-07-08 |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一种Fe23Zr6和Fe2M-Laves相共强化的FeCrAl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57289A (zh) * | 2022-01-27 | 2022-05-10 | 上海大学 | 一种核能用含锡耐热铁素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717182A (zh) * | 2022-11-24 | 2023-02-28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FeCrAl合金铸锭的均匀化热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05213B (zh) | 核电站燃料包壳用含锗的锆锡铌合金 | |
CN109136653A (zh) | 用于核电设备的镍基合金及其热轧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9652628B (zh) | 一种核燃料包壳用FeCrAl合金及其制备和晶粒尺寸控制方法 | |
CN113430444B (zh) | 一种高塑性高强度的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79538A (zh) | 高强度Fe-Cr-Ni-Al多相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629128A (zh) | 一种FeCrAlZr包壳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9112423A (zh) | 一种优良低温韧性特厚合金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826583B (zh) | 一种高耐蚀硼不锈钢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194650B (zh) | 一种Zr-1Nb合金的制备方法 | |
CN115652164A (zh) | 一种耐高温中子屏蔽用抗氢致开裂钇基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JP6535752B2 (ja) | 多段熱間圧延を適用した核燃料用ジルコニウム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5154793B (zh) | 一种高强度、高耐蚀双相耐热钢 | |
CN112962010A (zh) | 富铝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976426B (zh) | 一种高强韧马氏体耐热钢 | |
CN116144983A (zh) | 一种核反应堆用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236904B (zh) | 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用FeCrAl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826590B (zh) | 一种Fe23Zr6和Fe2M-Laves相共强化的FeCrAl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652163A (zh) | 一种耐高温中子复合屏蔽钇基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142423A (zh) | 一种耐事故核燃料组件结构材料FeCrAl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18153A (zh) | 一种Al修饰富Cu相强化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51043A (zh) | 一种用于第四代钠冷快堆的316kd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15612924B (zh) | 一种铅铋堆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695024B (zh) | 一种耐高温腐蚀核电用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6219269B (zh) | 一种镍基合金热轧厚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005073B (zh) | B元素在提升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蚀性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