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494674A - 活节链 - Google Patents

活节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674A
CN110494674A CN201880024159.3A CN201880024159A CN110494674A CN 110494674 A CN110494674 A CN 110494674A CN 201880024159 A CN201880024159 A CN 201880024159A CN 110494674 A CN110494674 A CN 110494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rticulated chain
chain
web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41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4674B (zh
Inventor
T·赫贝克尔
T·乌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tten Wulf Betrieb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etten Wulf Betrieb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tten Wulf Betriebs GmbH filed Critical Ketten Wulf Betrieb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4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节链,所述活节链至少包括内连接板(1),外连接板(2),形成链活节的套筒(3)和销(4),其中,在外连接板(2)和内连接板(1)之间设置迷宫密封装置,迷宫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其中,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在长度(LN)或深度(TN)上实施成在相应的平均连接板厚度(D)的10%至50%之间,并且其中,迷宫密封装置构造成,在活节链过载时,通过由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形成的迷宫面部分地改变在活节链之内的力流路线。

Description

活节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活节链。
背景技术
活节链、尤其是套筒链基本上由两个无端部地彼此排列的元件构成。这些元件也被称为内链板和外链板。外链板通常包括两个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通过两个销固定地相互连接。内链板通常由两个内连接板和两个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相邻的外链板的销分别形成一个链活节。这些活节使活节链例如能够缠绕处于传动系中的链轮。
活节链的重要使用标准是其可传递的拉力。原则上,例如通过可各个活节链组件的材料选择、热处理和材料厚度实现相应的可传递的拉力。然而,材料选择或尺寸设计受到例如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的限制,并且最终也受到合理的活节链成本的限制。
发明内容
在此开始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开头所述类型的改进的活节链,尤其是这样的活节链,所述活节链能在其它尺寸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尤其是重量相同时传递更高的拉力和/或更好的动态负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或者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或者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开头所述类型的活节链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在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设置迷宫密封装置,迷宫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和至少一个槽,其中,至少一个凸起部和至少一个槽在长度或深度上实施成在相应的平均连接板厚度的10%至50%之间,优选地在相应的平均连接板厚度的20%至40%的范围中,其中,迷宫密封装置构造成,在活节链过载时,通过由至少一个凸起部和至少一个槽形成的迷宫面部分地改变在活节链之内的力流路线。通过该措施,迷宫密封装置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槽如此实施在连接板上,使得在链拉力方向上得到足够的、优选地最大可能的重叠,该重叠又能确保,使迷宫密封装置能设置成用于传递相应的拉力的迷宫密封装置。
通过迷宫部可减缓污物到链的活节区域中的渗入。迷宫部可以附加的构件、例如膜片密封环或者特别地实施的连接板、例如在节距孔的区域中的槽和凸起部的形式,与伸出的套筒的组合地实现。在考虑活节间隙以及出现的链构件磨损的情况下调整在该密封装置之内的气隙。
如果现在产生链的过载,即,与运行力相比链拉力相对更大,则连接板在孔的横截面区域中伸长。一旦这种伸长超过在迷宫面之间的气隙,则部分地通过迷宫面改变在链之内的力流路线。这导致已经变形的构件区域(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销、套筒、头部区域)的负载更小。以这种方式,可优化链的致断力。在此,优选地在考虑所使用的材料的变形能力的情况下匹配在密封装置之内的气隙确定。通过使用高强度的且同时可变形的材料,例如42CrMo4,可最大地利用迷宫部的力传递方案。
尤其是从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中得到所提出的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基本上,不同权利要求的主题或特征可任意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规定,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或槽的宽度实施成如下厚度,该厚度在凸起部长度或槽深度的80%至120%的范围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规定,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或槽的角部和棱边分别实施成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但至少近似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由此,可增大承载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规定,在迷宫部中在至少一个槽和凸起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0.6至2.25mm之间。相对于在0.4至1.5mm之间的在链活节中的通常的间隙,根据环境条件,在迷宫部中的槽和凸起部之间的间隙实施成加大50%。因此保证,在正常的运行力下迷宫部不被接触。可相同地调整轴向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规定,迷宫密封装置设计成侧凹式的,尤其是,至少一个槽和凸起部设计成燕尾形。通过链拉力和销的不可避免的销弯曲,产生使外连接板轴向地向销上加载的力分量。这可能导致,将外连接板从销上拉下。在合适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上述措施,密封装置可优化销的轴向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6规定,外连接板具有相对于链中心偏移的区段,其中,偏移的区段布置在链活节之间的外连接板的中间区域中。
通过链拉力,活节链的参与到力流中的组件直至确定的力仅弹性变形。该变形对在活节套筒和链销之间的接触有影响。通过销的弯曲,该接触转移到套筒孔的外部区域中。在链拉力增加时,该效果增强。在计算上,可以近似地从在套筒和销之间的点状接触出发。
通过在销和外连接板之间的压配合,通过销的弯曲同样使外连接板变形。结果是外连接板向着链中心方向弯曲。由此,在外连接板中,得到在面向链中心的侧上的拉应力和在面向外部的侧上的压应力。所述应力与来自链拉力的在连接板之内的拉应力叠加。
如已经阐述的那样,可规定,通过以下方式减小在外连接板中的弯曲应力,使得外连接板具有相对于链中心偏移的区段。通过该措施,区段中轴线可穿过在活节链的拉力负载下预估的在套筒和销之间的力传递的点。结果是,在所描述的区段中,完全不出现叠加的弯曲应力或将弯曲应力减小到最小。
可规定,外连接板和/或内连接板设计成收腰的。
通常,连接板具有不同的垂直于链拉力方向的横截面。在孔的区域中,得到显著减小的横截面。相反地,连接板的中间区域具有显著更大的横截面积。目的是,如此匹配横截面积,使得得到近似相同的应力分布。
为此提出,相应地使连接板收腰,从而在连接板的大部分区域中,垂直于链拉力方向的横截面积相近。由此,应力更均匀地在整个横截面上分布在连接板的中间区域中。
根据权利要求10规定,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配备有至少一个加强部,其中,在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的连接板头部的每个上布置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地且相对于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的纵轴线间隔开的加强部。在此,尤其是,加强部可实施成在孔的背离连接板中心的一侧上的连接板壁的加厚部。
优选地,相对于连接板的纵轴线和在连接板头部部段中或上的孔的中心点,加强部布置在20°至50°的角度范围中,进一步优选地在25°至40°的范围中。加强部可设计成简单的加厚部或材料加强部。换言之,连接板头部在20°至50°的范围中、进一步优选地在25°至40°的范围中设计成比在0°至20°或50°至90°的其余范围中更厚。在此,应将连接板纵轴线设定为0°角。
在加强部的大小方面,可考虑在从连接板头部部段到内部的连接板的过渡部中的连接板的横截面,使得在由于加强的区域而具有最大半径的横截面上测量,加厚部的横截面应比相应的连接板头部部段的孔壁横截面大5%至25%,优选地10%至18%。换言之,在穿过加强部剖切得到的、从孔的中心点到连接板的外棱边的半径最大的、尤其是加强的连接板头部部段的位置上的横截面应比加强的连接板头部部段的孔壁横截面大5%至25%,优选地10%至18%。
显然,这些设计方案也可转用到其它连接板头部部段的加强部上。
由于用于引入套筒和销所需的孔,在连接板头部的区域中必然减弱连接板的横截面积。通过链拉力的传递,在该危险的横截面中以及在连接板的头部区域中得到更高的应力集中。
通过连接板的该区域的局部加强,可提高在确定的链尺寸(套筒直径,销直径,连接板高度,连接板厚度,连接板长度,节距……)的情况下的致断力。
可规定,沿着连接板的纵轴线,垂直于至少一个内连接板和/或至少一个外连接板的纵轴线的横截面彼此相差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进一步优选地为相同的。
在运行期间,由于出现的故障情形、过载情形或其它影响,可能需要链伸长。长度变化在链之内分布在具有最小刚性的区域上。在重复出现该负载时,在这些位置上存在材料疲劳风险。
由于在连接板的头部区域中的大的孔(用于容纳套筒和销),在该区域中,出现最小的横截面以及进而最小的连接板刚性。
通过上述措施可克服材料疲劳。对于连接板的其余部分,应选择如下连接板横截面,即,所述连接板横截面相应于在危险区域中的、即在连接板孔的中心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在各个横截面积之间争取达到的偏差保持在约20%。优选地,应保持偏差小于10%,进一步优选地,各个横截面积应相同。在连接板纵向上,尽可能连续地形成具有相同或近似相同横截面的区段。
因此,链构件、尤其是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在其刚性方面尽可能均匀地设计。这使在运行期间所需的长度变化分布在链的更大的区域上,并且由此减小材料疲劳的风险。
基于链的结构上和几何上的条件,主要考察链连接板。通过已经描述的收腰,可显著减小在中间区域中的连接板的横截面,并且接近在孔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尤其是甚至小于在孔的区域中的横截面。
此外,可借助于在中心的连接板区域中孔来匹配刚性。主要当从确定的条件来固定地设置连接板的外轮廓时,使用该实施方案。这例如可以从平滑地撤去在连接板上的力而得到。
所有以上提出的措施可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在活节链上实现。这些措施此外适合用于活节链的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传统的活节链,同时示出了在销和套筒之间的均布负载;
图1a示出了传统的活节链,同时示出了在销和套筒之间高的拉力负载和点状的力传递;
图1b示出了具有向着链中心偏移的区段的根据本发明的活节链;
图2示出了传统的活节链的外连接板;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活节链的收腰的外连接板;
图2b示出了根据截面X-X的横截面BMQ;
图2c示出了根据截面Y-Y的横截面LMQ;
图3示出了具有在连接板头部的区域中加强的轮廓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板;
图4示出了具有在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的迷宫密封装置的活节链的横截面图;
图4a示出了根据图4的放大的视图;
图4b示出了活节链的横截面图,其中示出在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的具有被插入的环作为凸起部的迷宫密封装置,
图4c示出了在迷宫密封装置中的槽和凸起部的变型方案;
图5示出了在其刚性方面尽可能均匀地设计的活节链;
图5a示出了根据图5的链的横截面图;
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活节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的附图标记在图中被使用:
1 内连接板
2 外连接板
3 套筒
4 销
5 孔
KM 链中轴线/链中心线
L 连接板纵轴线/连接板纵向线
LM 连接板中轴线/连接板中心线
LMQ 连接板中轴线横截面
B 孔的中心点
BM 孔中轴线/孔中心线
BMQ 孔壁横截面
11 力传递的点
12 外连接板的区段
13 区段中心线
14 穿过点11的线
Y 在链中心线和偏移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Z 拉力方向
S 均布负载
21 收腰部
22 被去除的区域
31 加强的区域/加强部/加厚部
41 凸起部/环
42 槽
LN 凸起部的长度
TN 槽的深度
D 连接板的平均厚度
BN 凸起部的宽度
BU 槽的宽度
51 收腰部
52 凹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活节链的结构已经充分已知。活节链、尤其是套筒链基本上由两个彼此相连的元件构成。这些元件也被称为内链板和外链板。外链板通常包括两个外连接板2,所述外连接板通过两个销4固定地相互连接。内链板通常由两个借助于两个套筒3相互连接的内连接板1组成。相邻的链元件的套筒3和被插入套筒中的销4分别形成链活节。这些活节使活节链例如能够缠绕处于传动系中的链轮。上述实施方式形成简单的活节链。显然,也可设想每个内链板和外链板具有更多个连接板。也可设想每个活节链具有更少的连接板,例如在块式连接板中或块式连接板链中那样。
为了定向,应更详细地定义连接板或活节链的几个区域。以下轴线定义几何关系。
活节链具有在活节链的纵向上延伸的链中心KM,其可被称为链中轴线。
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孔5、5a以用于容纳套筒3或销4。
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连接板纵轴线L,连接板纵轴线沿连接板的纵向居中地延伸。
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具有连接板中轴线LM,连接板中轴线优选地居中地布置在孔5和5a之间并且垂直于连接板纵轴线L定向。
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确切地说其孔5或5a分别具有孔中轴线BM1或BM2,孔中轴线穿过孔的中心并且垂直于连接板纵轴线L定向。孔5或5a的中心点通过附图标记B1或B2表示。
沿着由此定义的轴线,得到几个以下应详细描述的横截面或区域。
连接板中轴线LM定义连接板中轴线横截面LMQ。根据连接板在中心是否设有开口,必要时得到第一连接板中轴线横截面LMQ1和第二连接板中轴线横截面LMQ2。LMQ是LMQ1和LMQ2及其它部分横截面的和。
孔中轴线BM1或BM2将连接板的中间区域IL与连接板头部LK1或LK2分界。
连接板纵轴线L将连接板头部LK1或LK2分成相应两个连接板头部部段,即尤其是将第一连接板头部LK1分成部段S1和S2,并且将第二连接板头部LK2分成部段S3和S4。
相应的连接板头部部段通过孔壁横截面,相应地具有BMQ1的S1,具有BMQ2的S2,具有BMQ3的S3和具有BMQ4的S4与连接板的中间的或内部的区域IL相连接。相应的孔中轴线BM1或BM2延伸穿过相应的横截面,即,BM1穿过BMQ1和BMQ2,并且BM2穿过BMQ3和BMQ4
对于活节链,提出在减小重量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保持或者尽可能保持活节链的其它参尺寸参数的情况下,用于提高链拉力或者至少保持链拉力不变的措施。这提高了链的经济性并且保护了资源。
第一措施是一个或多个连接板的区段12,优选地中心区段、尤其是外连接板的中心区段向链中心KM的方向偏移。
初始情况如下。在图1中示出了传统的活节链。
理论上,且在不考虑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拉力作为纯粹的均布负载在销和套筒之间传递。这应通过在图1中的箭头S示出。同样,通过箭头Z指出拉力方向。
然而,通过链拉力,活节链的参与到力流中的组件直至确定的力仅弹性变形。该变形对活节套筒和链销之间的接触有影响。通过销的弯曲,该接触转移到套筒孔的外部区域中。在链拉力增加时,该效应增强。在计算上,可以从在套筒和销之间的点状接触出发。在图1a中,通过具有附图标记11的点示出得到的力传递的位置或点。
通过在销和外连接板之间的压配合,同样通过销的弯曲使外连接板变形。结果是外连接板向着链中心KM方向弯曲。由此,在外连接板中,得到在面向链中心的侧上的拉应力和在面向外部的侧上的压应力。所述应力与从链拉力中得到的在连接板之内的拉应力叠加。
根据本发明规定,外连接板的区段12向链中轴线KM的方向偏移。在图1b中示出了这种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活节链。
由此,尤其是可减小在外连接板2中的弯曲应力。这提高了链拉力,以及活节链的经济性,并且保护了资源。偏移的区段12具有区段中心线13,其平行于链中轴线KM延伸。此外,示出了通过点11的线14,线14同样平行于区段中心线13或链中心线KM延伸。通过附图标记Y示出在线14和区段中心线13之间的垂直距离。
相对于上方已经绘出的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中的力传递的点11,可根据偏移的区段12的区段中心线13定义以上所述的偏移的量。偏移的区段12的区段中心线13越精确地穿过力传递点11,在外连接板中的弯曲应力减小效果越大,或者换言之,距离Y越小,在外连接板中弯曲应力减小的效果越强。
换言之,优选地区段中心线13精确地或至少近似地穿过力传递点11。
此外,偏移的区段越接近链活节,所述减小的效果越强,其中,当然在连接板头部的区域中,受到几何结构限制无法实现该偏移。
也可通过以下措施,尤其是在保持或尽可能保持活节链的其它尺寸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活节链的链拉力,或至少在重量减小时实现相同的链拉力。
在图2中示出了通常的连接板的形状。同样示出了垂直于链拉力方向的不同横截面。在孔5的区域中,得到显著减小的横截面积BMQ。相反地,连接板的中间区域具有显著更大的横截面积LMQ。目的是,如此匹配横截面积BMQ和LMQ,使得得到近似相同的应力分布。
为此,提出以下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制造方法(锻造,激光,水射流切割……),可任意实施连接板的轮廓。通过去除具有最小的应力的区域,得到收腰的连接板形状。在图中,通过附图标记21示出了收腰部的轮廓,并且通过点划线22示出了被去除的区域。如此进行收腰,使得在连接板的大部分区域中,垂直于链拉力方向的横截面积接近。在图2a中以俯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收腰的外连接板。在图2b中示出了根据截面X-X的横截面BMQ1和BMQ2,并且在图2c中相应地示出了根据截面Y-Y的横截面LMQ。优选地,适用的是,BMQ1+BMQ2等于或近似等于LMQ。或者换言之,Q(L)应恒定或近似恒定,其中L沿着连接板的纵向。
在连接板之内的应力走向包围在连接板孔眼中的孔。在连接板的中间区域中,应力更均匀地在整个横截面上分布。
也可通过以下措施,尤其是在保持或尽可能保持活节链的其它尺寸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活节链的链拉力,或至少在重量减小时实现相同的链拉力。
背景是,由于用于引入套筒和销所需的孔,在连接板头部的区域中必然减弱连接板的横截面积。通过链拉力的传递,在连接板的头部区域中被称为危险横截面的横截面中,得到更高的应力集中。
通过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的连接板头部LK1或LK2的该区域的局部加强,可提高在确定的链尺寸(套筒直径,销直径,连接板高度,连接板厚度,连接板长度,节距……)中的致断力。如此优化的内连接板例如可具有在图3中示出的轮廓。通过附图标记31示出加强的区域。这种连接板的头部区域的半径可通过作为工作坐标的角度α定义成绕孔的中心点的函数。
可看出,外连接板和/或内连接板配备有至少一个加强部31,尤其是,每个连接板头部部段S1至S4分别配备有加强部31至31c。
可根据在第一连接板头部部段S1上的第一加强部31详细描述加强部的位置和大小。
在连接板中或上,尤其是连接板头部区段S1的外侧上,相对于连接板的纵轴线L和孔5的中心点B,加强部31优选地布置在20°至50°的角度α1的区域中,进一步优选地在25°至40°的区域中。相应地,连接板纵轴线L定义角度0°。
在作为连接板头部部段S1的加厚部的加强部31的大小方面,可考虑在内部的连接板IL和第一连接板头部部段S1之间的孔壁横截面BMQ1。如以上已经示出的那样,孔壁横截面BMQ1应居中地且竖直地布置在孔上方。从该横截面出发,优选地规定,分别径向地从相应的孔中心点B出发,加强的区域的横截面比相应加强的连接板头部部段的孔壁横截面BMQ1大5%至25%,优选地10%至18%。换言之,加强的壁的横截面Qr(α1)应比孔壁横截面BMQ1大5%至25%、优选地10%至18%。
显然,这些设计方案可转用到剩余的加强部31a至31c上。然而,横截面始终与相应的孔和相对于连接板纵轴线和连接板中心线的位置相关联,即,BMQ2和Qr(α2)、BMQ3和Qr(α3),以及BMQ4和Qr(α4)
也可通过以下措施,尤其是在保持或尽可能保持活节链的其它尺寸参数的情况下,提高在链活节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迷宫密封装置的活节链的链拉力,或者至少在重量减小的情况下实现相同的链拉力。
通过迷宫部可能增加污物到链的活节区域中的渗入。该迷宫部可以附加的构件(例如膜片密封环)或特别地实施的连接板(在节距孔的区域中的槽和凸起部)的形式与伸出的套筒组合实现。在考虑活节间隙,以及出现的链构件磨损的情况下调整在该迷宫部之内的气隙。
为了提高链拉力,提出,在连接板上如此实施迷宫密封装置的凸起部41和槽42,使得在链拉力方向上得到相应的重叠。为此提出,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槽在长度或深度上实施在连接板厚度的10%至50%之间,优选地在相应的连接板的平均连接板厚度D的20%至40%的范围中。相应的连接板指的是相应的槽或凸起部所位于的连接板。
也可通过附加的元件产生所述重叠。在此例如可设想的是这样的环,即,在链的装配期间该环被插入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两个槽中。在图4b中示出了这种类型的备选方案。
在图4中示出了在未被加载的初始状态中在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之间的活节链的迷宫密封装置。
相应地,在图4a中示出了放大图。在此,也示出了相应的间隙尺寸和凸起部BN的宽度,以及槽BU的宽度。在此,也示出了相应的凸起部长度LN和槽深度TN。
可规定,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或槽的宽度实施成如下厚度,该厚度在凸起部长度LN或槽深度TN的80%至120%的范围中。
可规定,至少一个凸起部和/或槽的角部和棱边分别实施成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但是至少近似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由此,可增大承载的区域。
可规定,在迷宫部中在至少一个槽和凸起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0.6至2.25mm之间。相对于在0.4至1.5mm之间的通常的活节间隙,根据环境条件在迷宫部中的槽和凸起部之间的间隙实施成加大50%。因此保证,在正常的运行力下,迷宫部不被接触。可相同地调整轴向间隙。
如果现在发生链的过载(链拉力>>工作力),则连接板在孔的横截面区域中伸长。一旦这种伸长超过在迷宫面之间的气隙,部分地通过迷宫面改变在链之内的力流路线。
这导致已经变形的构件区域(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销,套筒,头部区域)的负载更小。在此清楚的是,不能同时减小所有部分的负载。然而可行的是,在确定的区域中更强地加载尺寸较强的构件并且减小较弱的构件的负载。以这种方式,可总体上优化链的致断力。在此,优选地在考虑所使用的材料的变形能力的情况下匹配在迷宫部之内的气隙确定。通过使用高强度的且同时可变形的材料(例如42CrMo4),可最大地利用迷宫部的力传递方案。
根据如何实施迷宫部,可减小在链条中的不同构件(或构件区域)的负载,例如内连接板的头部区域,外连接板的头部区域,在剪切区域中的销的负载。
在实际中,为了减小确定的区域的负载,概括出以下优选的情况。
1.在内连接板中的槽/在外连接板上的凸起部
1.1两侧相同的间隙→减小销的负载
1.2向内增大的间隙→减小销和外连接板的头部区域的负载
1.3向外增大的间隙→减小销和内连接板的头部区域的负载
在图4c的图示中在上方的行中从左向右示出了这种情况。
2.在内连接板上的凸起部/在外连接板上的槽
2.1两侧相同的间隙→减小销的负载
2.2向内增大的间隙→减小销和内连接板的负载
2.3向外增大的间隙→减小销和外连接板的负载
在图4c的图示中在下方的行中从左向右示出了这种情况。
下面提出另一用于改善活节链的、尤其是用于减小材料疲劳的措施。
在运行期间,由于出现的故障情形,过载情形或其它影响,可能需要链的伸长。长度变化在链之内分布在具有最小刚性的区域上。在重复出现这种负载时,在这些位置上存在材料疲劳风险。
可通过以下措施克服材料疲劳。
活节链,尤其是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通过以下方式在其刚性方面尽可能均匀地实施,沿着连接板的纵轴线L,垂直于至少一个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的纵轴线L的横截面彼此相差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进一步优选地是相同的。换言之,连接板中轴线横截面LMQ应与孔5的整个孔壁横截面BMQ1+BMQ2或者另一孔5a的整个孔壁横截面BMQ3+BMQ4同样大或相差+-20%或10%,以数学方式表达为,LMQ=BMQ1+BMQ2+-20%或+-10%,和/或LMQ=BMQ3+BMQ4+-20%或+-10%。
这将在运行期间所需的长度变化分布在链的更大的区域上,并且由此减小了材料疲劳的风险。
相应地,可通过材料空隙调整横截面LMQ,该材料空隙例如导致收腰的连接板或者设有凹部的连接板。尤其是当使用以连接板缺口为形式的空隙用于调整横截面LMQ时,例如在中心开口情况下的横截面由横截面LMQ1和LMQ2组成。因此,可借助于在中心的连接板区域中的开口匹配刚性。主要当出于确定的条件固定地预定了连接板的外轮廓时,使用这种实施方案。这例如可以从平滑地撤去在连接板上的力而得到。
在图5a中示出了在其刚性方面尽可能均匀地设计的活节链。在图5中示出了相应的横截面。
在图6中示出了在其中实现所有以上所述措施的根据本发明活节链。所有以上提出的措施可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在活节链上实施。此外,所述措施适合用于活节链的内连接板和/或外连接板。

Claims (17)

1.一种活节链,所述活节链至少包括:
-内连接板(1),
-外连接板(2),
-形成链活节的套筒(3)和销(4),
其特征在于,在外连接板(2)和内连接板(1)之间设有迷宫密封装置,所述迷宫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在长度(LN)或深度(TN)上实施成在相应的平均连接板厚度(D)的10%至50%之间,优选地在相应的平均连接板厚度(D)的20%至40%的范围中,并且其中,所述迷宫密封装置构造成,使得在活节链过载时,部分地通过由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槽(42)形成的迷宫面来改变在活节链之内的力流路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或槽(42)的宽度(BN或BU)实施成如下厚度,该厚度在凸起部长度(LN)或槽深度(TN)的80%至120%的范围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在迷宫部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槽(42)和凸起部(41)之间的径向间隙在0.6至2.2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41)和/或槽(42)的角部和棱边分别实施成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但至少近似具有相同的半径或倒棱。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装置设计成侧凹式的,尤其是,所述至少一个槽(42)和凸起部(41)设计成燕尾形。
6.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活节链,其中,所述活节链具有沿纵向延伸的链中心(KM),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板(2)具有相对于链中心(KM)偏移的区段(12),其中,所述偏移的区段(12)布置在链活节之间的外连接板(2)的中间区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节链是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
8.如权利要求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的区段具有平行于链中心(KM)的区段中心线(13),其中,在借助于拉力加载链时,在套筒(3)和销(4)之间的力传递集中在力传递点(11)中,其中,所述区段中心线(13)穿过力传递点(11),或者区段中心线(13)近似穿过力传递点(11)。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板和/或所述内连接板设计成收腰的。
10.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所述外连接板(2)配备有至少一个加强部(31),其中,在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的连接板头部(LK1、LK2)的每个连接板头部上布置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且相对于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2)的纵轴线(L)间隔开的加强部(31、31a、31b、31c)。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节链是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所述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在连接板头部的区域中的孔(5、5a)以用于容纳套筒(3)或销(4),其中
-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所述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连接板纵轴线(L),其中
-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所述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连接板中轴线(LM),所述连接板中轴线优选地居中地布置在孔(5、5a)之间并且垂直于连接板纵轴线(L)定向,其中
-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所述外连接板(2)分别具有孔中轴线(BM1、BM2),所述孔中轴线穿过孔(5、5a)的中心(B1或B2)并且垂直于连接板纵轴线(L)定向,其中
-所述孔中轴线(BM1、BM2)分别使第一连接板头部(LK1)和第二连接板头部(LK2)与连接板的内部区域(IL)分界,其中
-所述连接板纵轴线(L)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头部(LK1)分成第一连接板头部部段(S1)和第二连接板头部部段(S2),并且所述连接板纵轴线(L)将第二连接板头部(LK1)分成第三连接板头部部段(S3)和第四连接板头部部段(S4),其中
-所述连接板头部部段(S1、S2、S3、S4)分别具有孔壁横截面(BMQ1、BMQ2、BMQ3、BMQ4),所述连接板头部部段通过所述孔壁横截面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区域(IL)相连接,相应的孔中轴线(BM1或BM2)穿过所述孔壁横截面。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中或在连接板上、尤其是在连接板头部中或在连接板头部上、优选地在连接板头部部段中或在连接板头部部段上,相对于所述连接板的纵轴线(L)和在连接板头部部段中或上的孔(5或5a)的中心点(B1或B2),所述加强部(31或31a至31c)布置在20°至50°的角度α的范围中,进一步优选地布置在25°至40°的范围中。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1、31a、31b、31c)设计成所述内连接板(1)和/或外连接板、尤其是连接板头部(LK1、LK2)、优选地连接板头部部段(S1、S2、S3、S4)的加厚部。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相应径向地从相应的孔中心点B出发,加强部(Qrx)的横截面比相应加强的连接板头部部段的孔壁横截面(BMQx)大5%至25%,优选地10%至18%。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连接板的纵轴线(L),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内连接板(1)和/或至少一个外连接板(2)的纵轴线(L)的横截面彼此相差小于20%,优选地小于10%,进一步优选地为相同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活节链,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内连接板(1)和/或至少一个外连接板(2)的收腰部(51)和/或凹部(52)来调整横截面。
CN201880024159.3A 2017-04-11 2018-04-09 活节链 Active CN110494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7870.3 2017-04-11
DE102017107870.3A DE102017107870A1 (de) 2017-04-11 2017-04-11 Gelenkkette
PCT/EP2018/059046 WO2018189118A1 (de) 2017-04-11 2018-04-09 Gelenkke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674A true CN110494674A (zh) 2019-11-22
CN110494674B CN110494674B (zh) 2022-07-29

Family

ID=6202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4159.3A Active CN110494674B (zh) 2017-04-11 2018-04-09 活节链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5495B2 (zh)
EP (1) EP3610173B1 (zh)
JP (1) JP7136805B2 (zh)
KR (1) KR102615357B1 (zh)
CN (1) CN110494674B (zh)
AU (1) AU2018250867B2 (zh)
CA (1) CA3058052A1 (zh)
DE (1) DE102017107870A1 (zh)
FI (1) FI3610173T3 (zh)
RU (1) RU2750945C2 (zh)
SA (1) SA519410280B1 (zh)
WO (1) WO20181891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792B (zh) * 2021-06-21 2023-01-11 桂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油封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0568A1 (de) * 2016-01-20 2017-07-20 Iwis Antriebssysteme Gmbh & Co. Kg Aktuator mit einer rückensteifen Kette
DE102017107870A1 (de) 2017-04-11 2018-10-11 Ketten-Wulf Betriebs-Gmbh Gelenkkette
TWI842753B (zh) * 2019-03-27 2024-05-21 葡萄牙商米蘭達&艾爾茅公司 驅動鏈系統
CN110242703B (zh) * 2019-07-03 2024-08-09 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单向防弯功能的链条
TWM585852U (zh) * 2019-07-17 2019-11-01 岳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油封鏈條
KR102147766B1 (ko) * 2019-09-19 2020-08-25 강동관 체인 콘베어의 슬림형 체인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14A (zh) * 1996-09-19 1998-04-22 萨克斯工业公司 传动链条尤其是自行车链条
DE69229350D1 (de) * 1991-10-16 1999-07-08 Stefan Karp Umweltfreundliche kette
CN101182871A (zh) * 2006-11-16 2008-05-2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外链条链节
JP2008164043A (ja) * 2006-12-27 2008-07-17 Tsubakimoto Chain Co 無給油チェーン
JP4257793B2 (ja) * 2004-08-26 2009-04-22 株式会社江沼チヱン製作所 ローラチェーンのリンクプレート
US20110028255A1 (en) * 2008-03-28 2011-02-03 Chih-Chung Chin Link Plate for a Bicycle Chain
CN103291842A (zh) * 2012-02-24 2013-09-11 雅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链条及其链片
CN203670609U (zh) * 2013-12-18 2014-06-25 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粉尘环境的链条
CN105051412A (zh) * 2013-03-27 2015-11-11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105782348A (zh) * 2014-12-24 2016-07-20 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链条的串接单元及链条的串接单元组
JP6035661B2 (ja) * 2015-12-10 2016-11-30 アクア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用チェー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7885C (zh) *
GB280897A (en) * 1926-11-19 1928-06-07 Bbc Brown Boveri & Cie Improvements in labyrinth packings
DE506899C (de) * 1926-11-20 1930-09-13 Bbc Brown Boveri & Cie Labyrinthdichtung
SU66741A1 (ru) * 1944-03-07 1945-11-30 Н.К. Панцырев Разъемна пластинчата цепь
GB880304A (en) 1959-06-04 1961-10-18 Donald Mayer Kin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hains for use in conveyor systems
JPS551988Y2 (zh) * 1975-12-29 1980-01-19
JPS52168148U (zh) * 1976-06-14 1977-12-20
FR2396897A1 (fr) * 1977-07-06 1979-02-02 Sedis Transmissions Mec Chaine de transmission
JPS5811674Y2 (ja) * 1979-06-30 1983-03-04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チエ−ン
DE3308681A1 (de) * 1983-03-11 1984-09-13 Intertractor Viehmann GmbH & Co, 5820 Gevelsberg Bolzen/buchsen-scharnier, insbesondere fuer gleisketten
DE3407169C2 (de) * 1984-02-28 1986-01-23 Kabelschlepp Gmbh, 5900 Siegen Energieführungskette
JP2872676B2 (ja) * 1988-08-03 1999-03-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チェン
CH681909A5 (en) * 1990-04-04 1993-06-15 Fritz Wullschleger Linked chain drive for telescoping column
US5222920A (en) * 1992-06-05 1993-06-29 Rexnord Corporation Chain including roller sealing arrangement
DE4241758C2 (de) * 1992-12-11 1997-05-28 Wulf Erich & Sohn Büchsenförderkette
CN2146605Y (zh) * 1993-01-14 1993-11-17 岳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自行车链条
US5322483A (en) * 1993-06-28 1994-06-21 Yaban Chain Ind'l Co., Ltd. Renovated bicycle chain
IT1292168B1 (it) * 1997-06-16 1999-01-25 Catene A Rullo Fratelli Fossat Catena meccanica perfezionata
DE19918703B4 (de) * 1999-04-26 2007-09-20 KÖBO-KTB GmbH + Co. KG Stahllaschenkette
CN2546688Y (zh) * 2002-04-11 2003-04-23 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
CN2644777Y (zh) 2003-08-01 2004-09-29 桂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由三类组件组成的链条
ITMO20030295A1 (it) * 2003-10-30 2005-04-30 Pro 2 Srl Catena articolata per il trasferimento di potenza per bicicletta.
US20050164816A1 (en) * 2004-01-26 2005-07-28 Wen-Pin Wang Chain connecting device
DE102004011572A1 (de) 2004-03-10 2005-09-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kette mit ausgebauchten Außen- und außen angefasten Innenlaschen
US20060014600A1 (en) * 2004-07-19 2006-01-19 Daniel Wu Lightweight drive chain
JP2007298112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subakimoto Chain Co 伝動用多列チェーン
TW200833976A (en) * 2007-01-31 2008-08-16 Kmc Chain Ind Co Ltd A bike chain with connector set
JP4956225B2 (ja) * 2007-02-26 2012-06-20 株式会社江沼チヱン製作所 ローラチェーンのリンクプレートの軽量化方法
US7325391B1 (en) * 2007-03-02 2008-02-05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DE202008004245U1 (de) 2008-03-25 2008-06-05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Ta-Li City Die verbesserte Konstruktion der Fahrradkette
RU2472049C2 (ru) * 2009-01-22 2013-01-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ехмаш" Цепь приводная пластинчатая, имеющая открытые шарниры качения с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ой формой элемента зацепления
EP2538032A1 (de) * 2011-06-22 2012-12-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adialbewegliches Dichtsystem für eine Gasturbine
CN202646538U (zh) 2012-05-31 2013-01-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传动链条
US9574692B2 (en) * 2012-07-26 2017-02-2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Conduit hub with wiper seal
DE202012104764U1 (de) * 2012-12-07 2013-01-30 Thiele Gmbh & Co. Kg Becherwerkskette mit Labyrinthdichtungen
CN203115099U (zh) 2013-03-12 2013-08-07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脂主轴密封结构
ITRM20130247A1 (it) 2013-04-24 2014-10-25 Piaggio & C Spa Circuito e metodo di controllo di una unita' d'illuminazione esterna a led di un veicolo
US9255624B2 (en) * 2013-09-27 2016-02-09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DE202014105286U1 (de) * 2014-11-04 2016-02-08 Renold Gmbh Rollenkette
CN204493582U (zh) 2015-03-31 2015-07-22 天津市红利顺丰机械链条有限公司 链条单元
JP2016217509A (ja) * 2015-05-25 2016-12-2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及びリンクプレート
DE102016009814A1 (de) * 2015-09-09 2017-03-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Rollenketten-Innenlasche
CN205101466U (zh) 2015-11-24 2016-03-23 天津市强力链条有限公司 密封圈链条
US9939045B2 (en) * 2016-07-15 2018-04-10 Shimano Inc. Link plates for bicycle chain
DE102017107870A1 (de) 2017-04-11 2018-10-11 Ketten-Wulf Betriebs-Gmbh Gelenkkett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29350D1 (de) * 1991-10-16 1999-07-08 Stefan Karp Umweltfreundliche kette
CN1179514A (zh) * 1996-09-19 1998-04-22 萨克斯工业公司 传动链条尤其是自行车链条
JP4257793B2 (ja) * 2004-08-26 2009-04-22 株式会社江沼チヱン製作所 ローラチェーンのリンクプレート
CN101182871A (zh) * 2006-11-16 2008-05-2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外链条链节
JP2008164043A (ja) * 2006-12-27 2008-07-17 Tsubakimoto Chain Co 無給油チェーン
US20110028255A1 (en) * 2008-03-28 2011-02-03 Chih-Chung Chin Link Plate for a Bicycle Chain
CN103291842A (zh) * 2012-02-24 2013-09-11 雅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链条及其链片
CN105051412A (zh) * 2013-03-27 2015-11-11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CN203670609U (zh) * 2013-12-18 2014-06-25 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粉尘环境的链条
CN105782348A (zh) * 2014-12-24 2016-07-20 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链条的串接单元及链条的串接单元组
JP6035661B2 (ja) * 2015-12-10 2016-11-30 アクア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用チェー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792B (zh) * 2021-06-21 2023-01-11 桂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油封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15357B1 (ko) 2023-12-20
RU2019135653A3 (zh) 2021-05-24
CN110494674B (zh) 2022-07-29
RU2019135653A (ru) 2021-05-11
FI3610173T3 (fi) 2025-03-24
BR112019020560A2 (pt) 2020-04-28
DE102017107870A1 (de) 2018-10-11
JP7136805B2 (ja) 2022-09-13
EP3610173A1 (de) 2020-02-19
CA3058052A1 (en) 2018-10-18
AU2018250867A1 (en) 2019-10-17
SA519410280B1 (ar) 2023-06-27
RU2750945C2 (ru) 2021-07-06
US20200018378A1 (en) 2020-01-16
AU2018250867B2 (en) 2024-05-02
WO2018189118A1 (de) 2018-10-18
KR20190134764A (ko) 2019-12-04
EP3610173B1 (de) 2025-02-12
US11525495B2 (en) 2022-12-13
JP2020516827A (ja)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4674B (zh) 活节链
EP1590534B1 (en) Wearing parts system for detachable fitting of wearing parts for the tool of a cultivating machine
KR20210032548A (ko) 커플링 및 원주 홈 형상
KR102273747B1 (ko) 이붙이 벨트-스프로킷 시스템
US4505103A (en) Chain joint for link chains
KR20060125618A (ko) 다수의 케이블 연결용, 전단력 수용이 가능한, 연결부를가진 지지 수단
EP0897491A1 (en) Method for chain drive and chain
US20120165144A1 (en) Chain guide plate
KR20080015396A (ko) 체인
US8366576B2 (en) Toothed chain, in particular for a vehicle drive
US7251923B2 (en) Chain lock
CA1147562A (en) Chain link construction
EP2133591A1 (en) Silent chain
US20150300450A1 (en) Plate-link chain
US11402009B2 (en) Sprocket
US4786273A (en) Cogged belt with reinforcing members
US6216434B1 (en) Chain joint
US20220325779A1 (en) Optimized pin joint geometry
US2226755A (en) Connecting link
BR112019020560B1 (pt) Corrente de elos
EP1544503B1 (en) A chain
CN118140073A (zh) 链块锁
SU1740816A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деталей
KR20230055382A (ko) 체인
JP2540033Y2 (ja) 動力伝動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