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1412A - 链条 - Google Patents
链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1412A CN105051412A CN201480015393.1A CN201480015393A CN105051412A CN 105051412 A CN105051412 A CN 105051412A CN 201480015393 A CN201480015393 A CN 201480015393A CN 105051412 A CN105051412 A CN 105051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intermediate portion
- link plate
- link
- thick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16G13/07—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the links being of identical shape, e.g. crank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链条(11)通过将多个由一对链节板(12)形成的链节(13)串联连接而构成。相邻的链节(13)中的一个链节(13)的前端相对于另一个链节(13)的后端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链条(11)通过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向一个方向前进。链节板(12)具有向链条(11)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以及被设置在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之间、且与长度方向(X)交叉的中间部(22)。中间部(22)的厚度大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搬送物品或传递动力的链条。
背景技术
这种链条通过将多个由一对链节板形成的链节串联连接而构成。相邻的链节中的一个链节的前端相对于另一个链节的后端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链条通过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向一个方向前进。
例如,可以列举链节板之间的间隔在链节的前端和后端为恒定的平板型链条。在平板型链条中,需要准备2种链节、即链节板之间的间隔相对较窄的内链节、和链节板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宽的外链节。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偏心链条,由链节板间的间隔在链节的前端和后端不同的1种链节构成。根据这种链条,相邻的链节中的一个链节以将链节板之间的间隔较窄的一侧的端部插入到另一个链节的链节板之间的间隔较宽的一侧的端部中的状态与另一个链节连接。
但是,在偏心链条中,需要在链节的前端和后端使链节板之间的间隔不同。因此,各链节板在链节板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具有相对于链条的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的中间部。由于这样的构成,当链条在其长度方向拉伸时,应力集中在各链节板的中间部,可能会使中间部产生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56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链节板的变形的链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链条,其将多个由一对链节板形成的链节串联连接而构成。相邻的链节中的一个链节的前端相对于另一个链节的后端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链条通过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向另一个方向前进。链节板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其位于与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中间部,其被设置在第1端部和第2端部之间。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分别向链条的长度方向延伸,中间部与链条的长度方向交叉。中间部的厚度大于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厚度。
在链条前进时,链节板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应力容易集中在相对于链条的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的中间部。因此,会有中间部产生变形的情况。这点,根据该结构,链节板的中间部的厚度大于链节板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厚度。因此,能够将中间部的强度设定为高于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强度。因此,即使应力集中在链节板的中间部,也能够抑制中间部以及链节板的变形。
优选地,在上述链条中,中间部具备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第1交叉部相对于链条的长度方向以第1角度交叉,第2交叉部相对于链条的长度方向以第2角度交叉,该第2角度小于第1角度,第1交叉部的厚度大于第2交叉部的厚度。
在链节板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的情况下,越是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交叉角度大的部位,应力越容易集中。这点,根据该结构,中间部具备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并且,相对于长度方向的第1交叉部的交叉角度大于第2交叉部的交叉角度。而且,第1交叉部的厚度大于第2交叉部的厚度。由此,即使链节板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使应力集中在中间部,也能够抑制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的变形。
优选地,在上述链条中,中间部相对于第1端部的交叉角度和中间部相对于第2端部的交叉角度均为钝角。
根据该构成,与第1端部和中间部的连接部分以及第2端部和中间部的连接部分弯曲的构成相比,能够抑制链节板在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使中间部产生变形。
优选地,在上述链条中,在链节板的第1端部形成有贯穿孔,在第1端部上的贯穿孔的周缘形成有环状的凸部,凸部从链节板向链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链节板的第1端部上的孔的周缘形成环状的凸部,而使凸部作为加强肋发挥作用。由此,能够维持链节板上的第1端部的强度。
优选地,在上述链条中,在中间部形成有孔。
根据该构成,将中间部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厚度,并且在中间部形成有孔。因此,能够抑制链节板在链条的移动方向被拉伸而产生变形,并且能够实现链节板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链条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链条的局部截面俯视图。
图3是示出链条的组装方法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构成链条的链节板的立体图。
图5是链节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的链条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对链条进行说明时,分别如图1所示对链条的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进行定义。在由一对链节板12构成链节13的情况下,分别如图2以及图5所示对链条的内侧、外侧进行定义。
如图1所示,链条11通过将多个由一对链节板12形成的链节13串联连接而构成。相邻的链节13中的一个链节13的前端相对于另一个链节13的后端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链条11具备多个链节13、圆筒状的衬套14、以及圆柱状的销15。衬套14相对于一对链节板12以保持两个链节板12之间的距离的方式组装。销15通过插通到衬套14而将相邻的链节13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
如图3所示,一个链节13以将链节板12之间的间隔较窄的一侧的端部插入另一个链节13的链节板12之间的间隔较宽的一侧的端部的状态而与另一个链节13相邻。在这种状态下,通过销15插入衬套14,从而使多个链节13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被依次连接。链条11例如用于搬送物品或传递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链条11通过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被拉伸而向一个方向前进。链条11的长度方向X与链条11的移动方向一致。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链节板12由钢材等形成、且通过锻造而被形成为大致矩形。链节板12的两端为与另一个链节13的链节板12连接的部分、且带有圆角。链节板12具有: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其向长度方向X延伸;以及中间部22,其被设置在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之间,并与长度方向X交叉。
中间部22以其第1端部20侧比第2端部21侧更向内侧弯曲的方式形成。因此,两个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之间的间隔比两个链节板12的第2端部21之间的间隔窄。
也就是说,链节板12在第1端部20附近作为平板型链条的内链节的链节板发挥作用。并且,链节板12在第2端部21附近作为平板型链条的外链节的链节板发挥作用。在这一点上,链条11也可以称为链节板12之间的间隔在链节13的前端和后端不同的偏心链条。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中间部22的厚度大于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的厚度。第1端部20的厚度与第2端部21的厚度相同。中间部22具备第1交叉部22a和第2交叉部22b。第1交叉部22a与第1端部20以第1角度交叉。第2交叉部22b与第2端部21以第2角度交叉,第2角度小于第1角度。第1交叉部22a的厚度大于第2交叉部22b的厚度。
中间部22相对于第1端部20的交叉角度、以及中间部22相对于第2端部21的交叉角均为钝角。也就是说,第1交叉部22a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分别以钝角交叉。并且,第2交叉部22b也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分别以钝角交叉。
在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上形成有供图1示出的衬套14嵌合的圆形的衬套插入孔23。衬套插入孔23沿链节板12的厚度方向贯穿链节板12。在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形成有将衬套插入孔23包围的圆环状的环状凸部24。环状凸部24从链节板12的外侧面20a向外侧突出。
在链节板12的第2端部21形成有供图1示出的销15嵌合的销插入孔25。销插入孔25沿链节板12的厚度方向贯穿链节板12。销插入孔25的直径小于衬套插入孔23的直径。在中间部22上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孔26。链节板12在第2端部21的内侧面21a具有半圆弧状的台阶部21b。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衬套14的两端部14a的外径小于中间部14b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衬套14的两端部14a的外径被设定成能与衬套插入孔23嵌合。衬套14的两端部14a的外径稍微小于环状凸部24的内径。衬套14的中间部14b的外径稍微大于衬套插入孔23的内径。
销15具有在同轴上配置的基端部15a、中间部15c以及顶端部15b。基端部15a的外径大于顶端部15b的外径。中间部15c的外径小于基端部15a的外径且大于顶端部15b的外径。中间部15c的外径被设定成能插通到销插入孔25。基端部15a的外径稍微大于销插入孔25的外径。衬套14的内径稍微大于销插入孔25的内径。这是因为销插入孔25虽具有与销15的中间部15c大致相同的直径,但是为了在衬套14和销15之间保持潤滑油,衬套14的内径需要设定成稍微大于中间部15c。
接着,对链条1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组装链条11的情况下,为了构成第1链节13,而将2个链节板12平行地配置,并将衬套14插通到两链节板12的衬套插入孔23。此时,衬套14的两端部14a的顶端面被配置为大致与环状凸部24的顶端面对齐。接着,将圆环状的油密封件30嵌入环状凸部24和衬套14的两端部14a之间。接着,在将O型密封圈31嵌合于环状凸部24的外周面之后,进一步以从外侧将O型密封圈31覆盖的方式嵌合圆环状的密封环32。
接着,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将构成第1链节13的一对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插入构成第2链节13的一对链节板12的第2端部21之间。此时,通过第1链节13的密封环32与构成第2链节13的链节板12的台阶部21b抵接,从而决定第1链节13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第1链节13的衬套14的中心和第2链节13的销插入孔25的中心一致。接着,将销15插入第2链节13的销插入孔25和第1链节13的衬套14。此时,销15从顶端部15b插入到销插入孔25以及衬套14。
销15的基端部15a与构成第2链节13的另一个链节板12的外侧面抵接。并且,销15的顶端部15b比构成第2链节13的另一个链节板12的外侧面更向外侧突出。然后,为了使销15不会从链节板12的销插入孔25脱落,而对销15的顶端部15b进行铆接。
此时,销15以能相对于被安装在第1链节13上的衬套14以及第2链节13的销插入孔25的双方自由转动的方式保持。由此,第1链节13通过销15而相对于第2链节13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这样,通过将多个链节13串联连接,从而完成链条11。
接着,对上述链条11的作用进行说明。
链条11被形成为环状、且卷挂在未予图示的扣链齿而被使用。因此,当扣链齿旋转时,链条11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拉伸,而向一个方向前进。例如,若将未予图示的多个桶以等间隔安装于链条11上,能够用于对装载于砂石车的煤碳或铁矿石等物品进行装卸。
在这样的用途使用偏心链条11的情况下,较大的拉伸力施加到链条1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构成链节13的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相对于长度方向X倾斜地延伸,所以应力容易集中在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
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的厚度大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的厚度。因此,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的强度高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的强度。因此,即使应力集中于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也能抑制中间部22的变形,从而抑制链节板12的变形。因此,由于链条11的变形被抑制,所以链条11的耐久性提高。
如果将链节板12的厚度设定为较大,就可以提高链节板12的强度。但是,由于链节板12的重量增加,所以链条11的前进速度变慢。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只将中间部22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的厚度,并在中间部22形成有孔26。由此,能够维持中间部22的强度并能够实现链节板12的轻量化。因此,能够实现链条11的轻量化的同时维持强度。
被形成在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上的衬套插入孔23大于被形成在第2端部21上的销插入孔25。因此,会有第1端部20的刚性低于第2端部21的刚性的情况。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端部20的衬套插入孔23的周缘上形成有环状凸部24。通过环状凸部24作为加强肋发挥作用,从而抑制第1端部20的刚性的降低。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1)在链条11前进时,链节板12在链条11的环绕移动方向、即长度方向X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应力容易集中在相对于长度方向X倾斜地延伸的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因此,会有中间部22产生变形的情况。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的厚度大于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的厚度。因此,能够将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的强度设定成高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的强度。因此,即使应力集中于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也能够抑制中间部22以及链节板12的变形。
(2)在链节板12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被拉伸的情况下,越是相对于长度方向X的交叉角度大的部位,应力越容易集中。这点,根据本实施方式,中间部22具备第1交叉部22a和第2交叉部22b。并且,第1交叉部22a相对于链条11的长度方向X的交叉角度大于第2交叉部22b的交叉角度。而且,第1交叉部22a的厚度大于第2交叉部22b的厚度。由此,即使链节板12在链条11的长度方向X拉伸而使应力集中于中间部22,也能够抑制第1交叉部22a以及第2交叉部22b的变形。
(3)中间部22相对于第1端部20的交叉角度、以及中间部22相对于第2端部21的交叉角均为钝角。因此,与第1端部20和中间部22的连接部分以及第2端部21和中间部22的连接部分弯曲的构成相比,能够抑制链节板12在长度方向X拉伸时中间部22产生变形。
(4)在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形成有将衬套插入孔23包围的圆环状的环状凸部24。环状凸部24被设置在衬套插入孔23的周缘上,并从链节板12的外侧面20a向外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状凸部24作为加强肋发挥作用,所以能够维持链节板12的第1端部20的强度。也就是说,能够通过环状凸部24来加强因衬套插入孔23而造成的链节板12的强度降低。
(5)只将中间部22的厚度形成为大于第1端部20以及第2端部21,并在中间部22形成有孔26。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链节板12在长度方向X被拉伸而造成的变形,并能够实现链节板12的轻量化。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
·也可以从链节板12省略孔26。
·被形成在链节板12上的孔26的位置除了中间部22之外,也可以设置在第1端部20附近或第2端部21附近。并且,孔26的大小或形状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也可以从链节板12省略环状凸部24。
·也可以从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省略第1交叉部22a以及第2交叉部22b中的任意一方。
·也可以使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从第1端部20弯曲到第2端部21。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中间部22形成为,随着从第1端部20靠近第2端部21,中间部22的厚度变小。
·链节板12的中间部22也可以形成为朝与长度方向X正交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也可以将链节板12形成为曲柄状,以使中间部22与第1端部20和第2端部21交叉。
·中间部22相对于第1端部20的交叉角度、以及中间部22相对于第2端部21的交叉角度也可以分别设定为锐角。
Claims (5)
1.一种链条,其将多个由一对链节板形成的链节串联连接而构成,相邻的链节中的一个链节的前端相对于另一个链节的后端以能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链条通过在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被拉伸而向一个方向前进,所述链条的特征在于,
所述链节板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其位于与所述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以及中间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之间,
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分别向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中间部与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交叉,
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1端部和第2端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具备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
所述第1交叉部与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以第1角度交叉,
所述第2交叉部与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以第2角度交叉,该第2角度小于所述第1角度,
所述第1交叉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2交叉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相对于所述第1端部的交叉角度以及所述中间部相对于所述第2端部的交叉角度均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链节板的第1端部形成有贯穿孔,
在所述第1端部上的所述贯穿孔的周缘形成有环状的凸部,
所述凸部从所述链节板向所述链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部形成有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66804 | 2013-03-27 | ||
JP2013066804A JP6359803B2 (ja) | 2013-03-27 | 2013-03-27 | チェーン |
PCT/JP2014/054294 WO2014156413A1 (ja) | 2013-03-27 | 2014-02-24 | チェー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1412A true CN105051412A (zh) | 2015-11-11 |
CN105051412B CN105051412B (zh) | 2018-04-03 |
Family
ID=5162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5393.1A Active CN105051412B (zh) | 2013-03-27 | 2014-02-24 | 链条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59803B2 (zh) |
KR (1) | KR101777492B1 (zh) |
CN (1) | CN105051412B (zh) |
HK (1) | HK1215062A1 (zh) |
WO (1) | WO201415641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4674A (zh) * | 2017-04-11 | 2019-11-22 | 沃尔夫链条有限公司 | 活节链 |
CN116550919A (zh) * | 2023-04-13 | 2023-08-08 | 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销合链及其热镦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46286C2 (en) * | 2022-05-09 | 2024-09-24 | Nordic Quick Systems Ab | A chain plate to be used in a straight side plate conveyor chain, a straight side plate conveyor chain and a conveyor system comprising such conveyor chain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82443A (en) * | 1937-12-07 | 1939-12-05 | Link Belt Co | Roller chain and link for conveyers |
US3365970A (en) * | 1965-10-04 | 1968-01-30 | Link Belt Co | Chain |
JPS5148236U (zh) * | 1971-06-07 | 1976-04-10 | ||
JPS6256647A (ja) * | 1985-09-03 | 1987-03-12 | Tsubakimoto Chain Co | チエ−ン |
JPS6324116U (zh) * | 1986-08-01 | 1988-02-17 | ||
JPS63144918U (zh) * | 1987-03-13 | 1988-09-26 | ||
CN100425500C (zh) * | 2003-06-16 | 2008-10-15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履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50323A (en) * | 1976-01-12 | 1977-09-27 | Anson Thomas I | Pintle-type industrial conveyor chain |
US4250764A (en) * | 1979-03-23 | 1981-02-17 | Grant Glenn G | Non-metallic sprocket chain having quick detachable, twist-locking pivot pins |
US20060290067A1 (en) * | 2005-06-01 | 2006-12-28 | Freudenberg-Nok General Partnership | Unitized seal with integral spacer |
-
2013
- 2013-03-27 JP JP2013066804A patent/JP63598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2-24 WO PCT/JP2014/054294 patent/WO20141564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24 KR KR1020157027278A patent/KR101777492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2-24 CN CN201480015393.1A patent/CN105051412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15 HK HK16102979.3A patent/HK1215062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82443A (en) * | 1937-12-07 | 1939-12-05 | Link Belt Co | Roller chain and link for conveyers |
US3365970A (en) * | 1965-10-04 | 1968-01-30 | Link Belt Co | Chain |
JPS5148236U (zh) * | 1971-06-07 | 1976-04-10 | ||
JPS6256647A (ja) * | 1985-09-03 | 1987-03-12 | Tsubakimoto Chain Co | チエ−ン |
JPS6324116U (zh) * | 1986-08-01 | 1988-02-17 | ||
JPS63144918U (zh) * | 1987-03-13 | 1988-09-26 | ||
CN100425500C (zh) * | 2003-06-16 | 2008-10-15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履带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4674A (zh) * | 2017-04-11 | 2019-11-22 | 沃尔夫链条有限公司 | 活节链 |
CN110494674B (zh) * | 2017-04-11 | 2022-07-29 | 沃尔夫链条有限公司 | 活节链 |
CN116550919A (zh) * | 2023-04-13 | 2023-08-08 | 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销合链及其热镦设备 |
CN116550919B (zh) * | 2023-04-13 | 2024-02-02 | 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销合链及其热镦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59803B2 (ja) | 2018-07-18 |
KR20150128788A (ko) | 2015-11-18 |
WO2014156413A1 (ja) | 2014-10-02 |
JP2014190441A (ja) | 2014-10-06 |
CN105051412B (zh) | 2018-04-03 |
KR101777492B1 (ko) | 2017-09-11 |
HK1215062A1 (zh) | 2016-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09613B2 (en) | Track system for a machine | |
EP2583883A3 (en) | Track Chain Joint for a Crawler Type Work Vehicle | |
MX2008011897A (es) | Cadena de eslabon para transportadores de cadena y rueda de cadena para ella. | |
CN105051412A (zh) | 链条 | |
CN105270499A (zh) | 用于履带驱动器的链节 | |
CN104214274A (zh) | 一种无焊点无铆点的链条设计方法 | |
CN105546040A (zh) | 链条 | |
CN105667614A (zh) | 用于履带型机器的上部过渡组件 | |
US4710153A (en) | Link chain | |
US20070191166A1 (en) |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201944197U (zh) | 一种钢制农机滚子链 | |
KR102462514B1 (ko) | 궤도 차량용 고무트랙 | |
CN104085457A (zh) | 一种履带式滑移装载机三角形排列轮带装置 | |
US20160194039A1 (en) | Link assembly for a track | |
CN201220843Y (zh) | 高强度高耐磨输送链条 | |
JP5527973B2 (ja) | 歯付きリンクプレートチェーン | |
CN213595201U (zh) | 一种扁平链环、大规格矿用刮板输送机配套传输链条 | |
CN205257231U (zh) | 传动链条 | |
CN104627262B (zh) | 橡胶履带 | |
CN212899544U (zh) | 齿形链 | |
CN201923599U (zh) | 管道链轮输送机专用链板 | |
RU60056U1 (ru) | Трак гусеницы | |
CN204828486U (zh) | 高连接强度的传动皮带 | |
CN202032040U (zh) | 链条传动矿用索道用链条 | |
CN207376830U (zh) | 一种高强度圆钢管连接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50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50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