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8780B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38780B CN110438780B CN201910806546.9A CN201910806546A CN110438780B CN 110438780 B CN110438780 B CN 110438780B CN 201910806546 A CN201910806546 A CN 201910806546A CN 110438780 B CN110438780 B CN 1104387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 humidity
- time
- drying time
- humidity thresh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根据已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控制烘干设备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使得衣物得到彻底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是否达到某一固定湿度来判断是否停止烘干的方式,本申请考虑到了不同重量下衣物烘干所需时长不同,以及烘干桶内湿度也不同,能够动态控制烘干延时时长,避免了烘干过程结束后出现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干衣机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尤其在梅雨天气和阴天等天气情况下,实现了根据人们的穿衣需求,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干衣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烘干衣物的设备,大多通过湿度传感器判断衣物是否已经烘干,进而控制干衣机的烘干过程。
然而,现有的烘干机在烘干衣物的过程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来判断衣物是否烘干,导致湿度传感器不能准确判断衣物是否已经烘干,出现在衣物未烘干时停止烘干程序,衣物未彻底烘干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的提出一种烘干控制方法,以实现准确的判断衣物是否彻底烘干,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采用湿度传感器判断衣物是否烘干,导致烘干过程结束出现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干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根据所述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继续烘干达到所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之后,还包括:
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取值范围为5分钟至7分钟;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为2800g/m3至3200g/m3;
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烘干时长为6分钟;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为3000g/m3。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所述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一系数;
所述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所述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二系数;
其中,所述第二系数大于所述第一系数。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烘干需达到的干燥程度为多种干燥程度中用户操作设置的一种;
所述多种干燥程度中的每一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之前,还包括:
烘干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确定所述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继续烘干。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停止烘干,执行冷却过程。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时长取值范围为1分钟至3分钟;所述第二湿度阈值为1400g/m3至1600g/m3。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烘干时长为2分钟;所述第二湿度阈值为1500g/m3。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包括:
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所述第三湿度阈值,是根据烘干至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时气流的湿度确定的;
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将所述第三烘干时长作为所述参考时长;
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继续烘干至湿度小于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并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所述参考时长。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各干燥程度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和所述第三湿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以控制烘干设备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使得冷却结束后的衣物得到彻底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是否达到某一固定湿度来判断是否停止烘干的方式,本申请考虑到了不同重量下衣物烘干所需时长不同,以及烘干桶内湿度也不相同,能够动态控制烘干延时时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烘干过程结束后,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干控制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计时模块,用于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执行模块,用于继续烘干达到所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装置,通过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以控制烘干设备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使得冷却结束后的衣物得到彻底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是否达到某一固定湿度来判断是否停止烘干的方式,本申请考虑到了不同重量下衣物烘干所需时长不同,以及烘干桶内湿度也不相同,能够动态控制烘干延时时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烘干过程结束后,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干设备,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作为一种示例,烘干设备可以为洗烘一体机,也可以为干衣机,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烘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完成脱水过程或者将待烘干湿衣投入烘干设备的烘干桶后,衣物的湿度较大,需要控制烘干设备执行衣物烘干过程。具体地,控制设置于烘干设备中的加热器开启,以对通入烘干桶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直至达到预设时长,如25分钟,以采用加热气流对衣物进行烘干。
在烘干设备烘干衣物的过程中,控制设置于烘干设备的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控制烘干设备的加热器开启,执行衣物烘干过程中,为了使得烘干桶内的温度迅速上升至预设的温度,可以控制加热器开启并以最大功率对烘干桶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由此,使得烘干桶内的温度迅速上升,缩短了烘干时长。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控制烘干设备的加热器开启,执行衣物烘干过程中,还可以控制加热器间歇性加热,以执行衣物烘干过程。
步骤102,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其中,烘干时长,是指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气流湿度,确定衣物已烘干时,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所用的时长。参考时长,是指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的湿度达到某一湿度值时,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所用的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烘干设备在执行烘干程序的过程中,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当监测的气流湿度值达到预设的湿度值,或者小于预设的湿度值时,确定待烘干衣物已经烘干。这种情况下,将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使得衣物烘干所用的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烘干设备在执行烘干程序的过程中,当烘干达到干燥程度为多种干燥程度中用户操作设置的一种干燥程度时,确定待烘干衣物已经烘干。这种情况下,将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使得衣物烘干所用的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烘干桶内待烘干衣物重量较大时,监测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达到同样湿度时所用的烘干时长也较长。也就是说,烘干桶内待烘干衣物越重,达到同样的湿度时,相应烘干时长越长,则对应的参考时长也越长。
步骤103,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其中,延时时长,是指烘干设备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衣物已烘干时,继续执行烘干程序的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补偿系数是根据衣物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预先设定的值。确定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后,将参考时长与设定补偿系数相乘得到的值,确定为延时时长。
步骤104,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当烘干桶内待烘干衣物量较少时,通过监测烘干桶内气流湿度判断衣物是否烘干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鉴于此,本实施例中,根据监测的烘干桶内气流湿度确定衣物已干时,继续控制烘干设备执行延时时长的烘干程序。由此,避免了烘干设备执行烘干衣物时出现烘干不彻底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后,控制烘干设备的继续执行烘干程序达到延时时长,以继续对烘干桶内衣物进行烘干。由此,避免了湿度传感器不能准确判断烘干桶内衣物是否彻底烘干,导致衣物未彻底烘干时,烘干设备就停止烘干程序,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烘干设备继续执行烘干程序达到延时时长后,控制加热器关闭,停止对烘干桶内衣物进行加热。同时,控制烘干设备的风机运行,以将烘干设备外部的气流通入烘干桶内以执行冷却过程。直至冷却过程达到预设时长,控制烘干设备停止执行冷却过程。由此,使得衣物经过冷却过程后达到适合的温度,并且能够使衣物的手感温度达到极佳的效果。
作为一种示例,如果冷却时长预先设定为3分钟,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时长达到3分钟时,停止执行冷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以控制烘干设备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使得冷却结束后的衣物得到彻底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是否达到某一固定湿度来判断是否停止烘干的方式,本申请考虑到了不同重量下衣物烘干所需时长不同,以及烘干桶内湿度也不相同,能够动态控制烘干延时时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烘干过程结束后,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103中,可以根据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第一烘干时长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来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下面结合实施例二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烘干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
其中,第一烘干时长取值范围为5分钟至7分钟;第一湿度阈值为2800g/m3至3200g/m3。
需要说明的是,待烘干衣物的重量不同,烘干设备在执行烘干程序时,烘干桶内达到相同气流湿度的烘干时长也不相同。还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同重量的待烘干衣物,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相同的设定时长时,烘干桶内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也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设置于烘干设备的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烘干桶内气流湿度,当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作为一种示例,假如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为6分钟,第一湿度阈值为3000g/m3,在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6分钟时,比较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3000g/m3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202,根据大小关系,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可以理解的是,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待烘干衣物量不同时,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确定衣物已烘干时存在的误差也不同。待烘干衣物量多时,根据监测的湿度判断衣物已烘干时的判断误差较小,而待烘干衣物量较少时,根据监测的湿度判断衣物已烘干时的判断误差较大。因此,为了达到同样的烘干效果,在待烘干衣物量不同时,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也不相同。待烘干衣物量较多时,烘干判断误差较少,则可以设定补偿系数取值较小。相反,待烘干衣物量较少时,烘干判断误差较大,则设定补偿系数取值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烘干衣物量不同时,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值也不相同。将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后,可以根据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待烘干衣物量,进而根据待烘干衣物量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当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待烘干衣物量较多,则将设定补偿系数取值为第一系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当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小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待烘干衣物量较少,则将设定补偿系数取值为第二系数。其中,第二系数大于第一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烘干需达到的干燥程度为多种干燥程度中用户操作设置的一种。并且,多种干燥程度中的每一种具有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这样,根据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在干燥程度中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中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通过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时,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根据大小关系,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由此,在待烘干衣物量不同时,确定对应的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以对衣物烘干时长进行补偿,从而使得衣物能够彻底烘干。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下,在控制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还需要判断烘干桶内是否放置了待烘干衣物。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烘干过程。下面结合实施例三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烘干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烘干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
其中,第二湿度阈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第二湿度阈值为1400g/m3至1600g/m3。第二烘干时长取值范围为1分钟至3分钟。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进行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的取值小于第一烘干时长,例如,2分钟,由此,在较短时间内执行烘干程序,判断烘干桶内是否有待烘干衣物,避免了烘干桶内未放置待烘干衣物时继续执行烘干过程导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步骤302,判断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是否小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
步骤303,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继续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烘干桶内存在待烘干衣物,使得烘干时长达到第二烘干时长时烘干桶内湿度较大,则控制烘干设备继续执行烘干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假如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为1500g/m3,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为2分钟,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2分钟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为2000g/m3,则可以确定此时烘干桶内存在待烘干衣物,控制烘干设备继续执行烘干过程。
步骤304,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停止烘干,执行冷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时,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烘干桶内没用待烘干衣物,仅是对烘干桶内气流进行加热。为了避免能源损耗,控制烘干设备停止执行烘干过程,控制加热器关闭。同时,控制烘干设备的风机运行,以将烘干设备外部的气流通入烘干桶内以执行冷却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假如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为1500g/m3,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为2分钟,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2分钟时,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为1000g/m3,则可以确定此时烘干桶内没有待烘干衣物,则控制烘干设备停止执行烘干过程。同时,控制烘干设备的风机运行,以将烘干设备外部的气流通入烘干桶内以执行冷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通过烘干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继续烘干,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停止烘干,执行冷却过程。由此,能够判断烘干桶内是否放置了待烘干衣物,避免了烘干桶为空的情况下执行烘干过程,造成烘干设备损坏以及能源损耗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102中,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时,还可以在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的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时,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以根据烘干设备的烘干时长确定参考时长。下面结合实施例四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步骤102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
其中,第三湿度阈值,是根据烘干至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时气流的湿度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不同时,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也不相同,因此,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用户设置的干燥程度时所用的烘干时长也不相同。本实施例中,各干燥程度分别具有对应的第三烘干时长和第三湿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时,将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烘干桶内衣物是否已经烘干。
步骤402,判断第三湿度阈值是否小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
步骤403,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将第三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时,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进行比较,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这种情况下,烘干桶内气流的湿度小于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时对应的湿度,则可以确定衣物已烘干,将第三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步骤404,第三湿度阈值小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继续烘干至湿度小于第三湿度阈值,并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时,相应时刻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气流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进行比较,第三湿度阈值小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这种情况下,控制烘干装置继续执行烘干程序,以对烘干桶内衣物进行烘干至湿度传感器监测到气流湿度小于第三湿度阈值,将监测到气流湿度小于第三湿度阈值时对应的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方法,在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将第三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第三湿度阈值小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继续烘干至湿度小于第三湿度阈值,并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由此,根据烘干设备执行烘干程序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时对应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的大小,确定参考时长,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确定烘干补偿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烘干控制装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烘干控制装置100包括:监测模块110、计时模块120、第一确定模块130以及执行模块140。
监测模块110,用于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计时模块120,用于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执行模块140,用于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烘干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其中,第一时长取值范围为5分钟至7分钟;第一湿度阈值为2800g/m3至3200g/m3;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大小关系,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烘干时长为6分钟;第一湿度阈值为3000g/m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一系数;
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小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二系数;其中,第二系数大于第一系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烘干需达到的干燥程度为多种干燥程度中用户操作设置的一种;多种干燥程度中的每一种具有对应的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烘干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烘干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继续烘干。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烘干控制装置100还包括:
冷却模块,用于确定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停止烘干,执行冷却过程。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时长取值范围为1分钟至3分钟;第二湿度阈值为1400g/m3至1600g/m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烘干时长为2分钟;第二湿度阈值为1500g/m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计时模块120,还用于:
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第三湿度阈值,是根据烘干至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时气流的湿度确定的;
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将第三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第三湿度阈值小于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继续烘干至湿度小于第三湿度阈值,并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各干燥程度具有对应的第三烘干时长和第三湿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烘干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烘干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控制装置,通过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根据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该方法实现了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时的烘干时长,以及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以控制烘干设备继续烘干达到延时时长,使得冷却结束后的衣物得到彻底烘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依赖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是否达到某一固定湿度来判断是否停止烘干的方式,本申请考虑到了不同重量下衣物烘干所需时长不同,以及烘干桶内湿度也不相同,能够动态控制烘干延时时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烘干过程结束后,衣物烘干不彻底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烘干设备,如图6所示,该烘干设备200,包括控制单元210,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220;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211、处理器21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根据所述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继续烘干达到所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所述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之后,还包括: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
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之后,还包括:
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烘干时长取值范围为5分钟至7分钟;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为2800g/m3至3200g/m3;
根据所述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干时长为6分钟;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为3000g/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所述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一系数;
所述第一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则所述设定补偿系数为第二系数;
其中,所述第二系数大于所述第一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需达到的干燥程度为多种干燥程度中用户操作设置的一种;
所述多种干燥程度中的每一种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之前,还包括:
烘干达到设定的第二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其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确定所述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继续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比较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设定的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则停止烘干,执行冷却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烘干时长取值范围为1分钟至3分钟;所述第二湿度阈值为1400g/m3至1600g/m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烘干时长为2分钟;所述第二湿度阈值为1500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包括:
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三烘干时长,比较相应时刻监测的湿度与第三湿度阈值;所述第三湿度阈值,是根据烘干至用户操作设置的干燥程度时气流的湿度确定的;
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将所述第三烘干时长作为所述参考时长;
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对应的湿度,继续烘干至湿度小于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并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所述参考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干燥程度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三烘干时长和所述第三湿度阈值。
12.一种烘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采用加热气流进行烘干,并监测气流的湿度;
计时模块,用于根据监测的湿度确定已烘干,则将相应烘干时长作为参考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时长和设定补偿系数,确定延时时长;
执行模块,用于继续烘干达到所述延时时长,则执行冷却过程;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烘干时长达到设定的第一烘干时长,则将相应时刻监测到的湿度与设定的第一湿度阈值比较大小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大小关系,确定设定补偿系数的取值。
13.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6546.9A CN110438780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06546.9A CN110438780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8780A CN110438780A (zh) | 2019-11-12 |
CN110438780B true CN110438780B (zh) | 2021-10-26 |
Family
ID=68438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06546.9A Active CN110438780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387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56232B (zh) * | 2020-09-21 | 2022-07-26 | 深圳前海霍曼科技有限公司 | 可编程控制温度和风速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112323435B (zh) * | 2020-10-15 | 2023-01-20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干衣控制方法、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17824A (zh) * | 2021-01-04 | 2022-07-08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装置 |
CN112826400B (zh) * | 2021-01-07 | 2022-07-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洗碗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洗碗机的控制装置和洗碗机 |
CN113215800B (zh) * | 2021-04-27 | 2023-06-20 |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 衣物烘干设备的烘干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3417122B (zh) * | 2021-06-25 | 2023-06-30 |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 衣物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541092A (zh) * | 2022-02-14 | 2022-05-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机智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6114790A (zh) * | 2022-11-21 | 2023-05-16 | 翁源县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酶解茶叶的发酵饲料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119268A (ko) * | 2004-06-16 | 2005-1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건조기 및 건조시간 표시방법 |
CN1715547A (zh) * | 2004-06-28 | 2006-01-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715545A (zh) * | 2004-06-28 | 2006-01-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衣服干燥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904195A (zh) * | 2005-07-30 | 2007-01-3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自动烘干控制方法 |
CN101336320A (zh) * | 2005-12-06 | 2008-12-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自动干燥机及其控制方法 |
CA2724775A1 (en) * | 2010-07-23 | 2012-01-23 | Mabe, S.A. De C.V. | Drying method with energy savings |
CN103764897A (zh) * | 2011-06-22 | 2014-04-30 |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可转动滚筒式衣物烘干机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可转动滚筒式衣物烘干机 |
CN104420147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127402A (ja) * | 2016-01-19 | 2017-07-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衣類乾燥機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10806546.9A patent/CN1104387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119268A (ko) * | 2004-06-16 | 2005-1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건조기 및 건조시간 표시방법 |
CN1715547A (zh) * | 2004-06-28 | 2006-01-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715545A (zh) * | 2004-06-28 | 2006-01-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衣服干燥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904195A (zh) * | 2005-07-30 | 2007-01-31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自动烘干控制方法 |
CN101336320A (zh) * | 2005-12-06 | 2008-12-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自动干燥机及其控制方法 |
CA2724775A1 (en) * | 2010-07-23 | 2012-01-23 | Mabe, S.A. De C.V. | Drying method with energy savings |
CN103764897A (zh) * | 2011-06-22 | 2014-04-30 | 伊莱克斯家用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可转动滚筒式衣物烘干机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可转动滚筒式衣物烘干机 |
CN104420147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127402A (ja) * | 2016-01-19 | 2017-07-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衣類乾燥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8780A (zh) | 2019-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8780B (zh)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 |
CN109629207B (zh) |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KR102459154B1 (ko) |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EP4083303B1 (en) | Control method for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 |
JP2004267782A (ja) | 乾燥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CN109385865B (zh) |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 |
US20180087212A1 (en) | Clothes Dry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04790190B (zh) | 一种干衣控制方法 | |
CN110878470A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EP2925925B1 (en)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rying cycle of a laundry dryer | |
US20130326904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Rotatable-Drum Laundry Drier and a Rotatable-Drum Laundry Drie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CN111648106B (zh) | 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1501283B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2306583A (zh) | 烘干装置的风道滤网检测方法和装置 | |
EP2927364B1 (en) | Method of conducting a drying cycle in a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and electronic controller unit | |
CN112359549A (zh) |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装置 | |
EP2267214B1 (en) |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load of clothes in a household dryer and dryer using such method | |
CN115125716B (zh) |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其烘干机 | |
CN111826913B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EP2034086A1 (en) | Household tumble dryer with an improved cycle termination | |
CN111764139B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2501887B (zh) | 烘干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1826911B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
CN109811504B (zh) |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洗衣机 | |
CN111005195B (zh) | 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控制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