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9984A -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29984A CN110429984A CN201910871561.1A CN201910871561A CN110429984A CN 110429984 A CN110429984 A CN 110429984A CN 201910871561 A CN201910871561 A CN 201910871561A CN 110429984 A CN110429984 A CN 1104299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module
- distal end
- signal
- proximal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8—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between a central unit and a single remote unit by means of an optical fib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包括近端光模块,与近端光模块配合使用的远端光模块;在近端光模块中设有近端偏置开关电路,在远端光模块中设有远端偏置开关电路;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输入信号,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远端探测器是否接收到光信号,从而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的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并控制远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通过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实现信号上行或下行。本发明提高了光通信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增加了远端节点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中,上下行链路工作在同一频率,通过分配不同的时隙来进行收发操作。如果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不够,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容易形成环路,致使上行(或下行)链路中的信号通过环路重新回到上行(或下行)链路,从而对原链路中的信号造成干扰。
现有的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通常采用集成单刀双掷开关或无源的铁氧体环行器进行收发信号的切换工作,同时实现上下行信号通路的隔离。前者需要附加控制电路来判断信号的上下行方向,增加了远端单元结构的复杂度,而且若采用高隔离度开关会增加系统成本;后者电路简单,但其具有隔离度低、体积大、价格高的缺点。此外,额外引入衰减器和放大器也被用于提高链路的隔离度,该方式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和成本,降低了远端单元的可靠性。
如何提高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远端节点的可靠性和降低远端单元的维护难度,以及减少系统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低以及维护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能提高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提高远端节点的可靠性和降低远端单元的维护难度。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包括近端光模块,与近端光模块配合使用的远端光模块;所述近端光模块包括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上下行信号分配的近端开关、用于进行电光转换的近端激光器、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近端探测器;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近端开关分别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近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光模块包括远端激光器、远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分别与远端激光器、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连接;所述远端开关外接天线,将远端探测器接收近端激光器发送过来的信号通过外接天线进行发送,同时远端开关将接收天线的信号通过远端激光器传输给近端探测器;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输入信号,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远端探测器是否接收到光信号,从而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的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并控制远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通过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实现信号上行或下行。
优选地,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检波器模块、耦合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
所述耦合器模块、检波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耦合器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射频信号进行分路,由耦合器模块的直通端输出的信号直接加载至近端开关,所述耦合器模块的耦合端输出信号用于电压检测;
所述检波器模块,用于对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波,将该信号从交流电信号转化成直流电信号;
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大小与比较器内设电压进行比较,产生检测信号,将得到的检测信号输入近端开关的控制端,控制近端开关的通断;
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本发明所述近端开关采用射频开关;所述近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与近端偏置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近端开关的一个射频端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近端开关的另一个射频端与近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用于控制近端开关的通断、近端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实现控制射频信号的下行或上行。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器模块包括耦合器、电阻R1;
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射频信号;
所述耦合器的直通端与近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检波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隔离端通过电阻R1接地。
再进一步地,所述检波器模块包括电容C8、电阻R2、电容C9、检波器;
所述检波器的RF引脚通过电容C8与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
所述检波器的Vout引脚通过电阻R2与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在电阻R2与比较器之间,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检波器的EN引脚接+5V电源。
再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模块包括比较器、电阻R3、电阻R4;
所述比较器的Vin-引脚通过电阻R2与检波器的Vout引脚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5V电源;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in+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5V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5、电位器TV1、第一运算放大器、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比较器的Vout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1的一个固定端与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且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位器TV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阻R0;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地,同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8、电感L1、电阻R0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远端探测器、电压转换电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激光器依次电连接,同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远端探测器上产生的光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
本发明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远端激光器构成远端光模块,所述远端激光器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探测器的输入端通过光纤与近端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所述远端开关采用射频开关,所述远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外接天线,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所述远端开关的一个射频端与远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远端开关的另一个射频端与远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远端激光器的工作状态、远端开关的通断,通过与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控制射频信号的上行或下行。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2、电容C2、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9、三极管Q2;
所述电感L2的一端接远端探测器的输出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5接地;
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接+5V电源,同时三级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0、电位器TV2、电阻R12、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接在电阻R16、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2的移动端;
所述电位器TV2的移动端与电位器TV2的一个固定端连接,且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远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3、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与远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所述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中巧妙的设计近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近端偏置开关电路、近端开关、近端激光器、近端探测器、远端探测器、远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激光器、远端开关组成上下行光链路的控制通路,从而控制上下行激光器的工作状态,解决了现有的光载无线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间的隔离度有限的问题,同时远端节点得到简化,增加了远端节点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一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2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另一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详细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包括近端光模块,与近端光模块配合使用的远端光模块;所述近端光模块包括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上下行信号分配的近端开关、用于进行电光转换的近端激光器、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近端探测器;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近端开关分别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近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光模块包括远端激光器、远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分别与远端激光器、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连接;所述远端开关外接天线,将远端探测器接收近端激光器发送过来的信号通过外接天线进行发送,同时远端开关将接收天线的信号通过远端激光器传输给近端探测器;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输入信号,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远端探测器是否接收到光信号,从而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的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并控制远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通过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实现信号上行或下行。
如图2所示,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检波器模块、耦合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
所述耦合器模块、检波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耦合器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射频信号进行分路,由耦合器模块的直通端输出的信号直接加载至近端开关,所述耦合器模块的耦合端输出信号用于电压检测;
所述检波器模块,用于对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波,将该信号从交流电信号转化成直流电信号;
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大小与比较器内设电压进行比较,产生检测信号,将得到的检测信号输入近端开关的控制端,控制近端开关的通断;
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近端开关采用射频开关;所述近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与近端偏置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近端开关的一个射频端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近端开关的另一个射频端与近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近端偏置开关输出两路控制信号,一路用于控制近端开关的通断,另一路用于控制近端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实现控制射频信号的下行或上行。
如图3所示,所述耦合器模块包括耦合器、电阻R1;本实施例所述的耦合器采用微带耦合器;
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射频信号;
所述耦合器的直通端与近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检波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隔离端通过电阻R1接地。
如图3所示,所述检波器模块包括电容C8、电阻R2、电容C9、检波器;本实施例所示检波器采用型号为LT5534;
所述检波器的RF引脚通过电容C8与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
所述检波器的Vout引脚通过电阻R2与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在电阻R2与比较器之间,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检波器的EN引脚接+5V电源。
如图3所示,所述比较器模块包括比较器、电阻R3、电阻R4;本实施例所述比较器采用的型号为LMV7239;
所述比较器的Vin-引脚通过电阻R2与检波器的Vout引脚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5V电源;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in+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5V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5、电位器TV1、第一运算放大器、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比较器的Vout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1的一个固定端与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且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位器TV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采用第一运算放大器实现,其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减少电路间直接相连所带来的影响,起缓冲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阻R0;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地,同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8、电感L1、电阻R0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构成激光器的电流回路,当近端开关电路模块导通时,激光器正常工作;反之,当近端开关电路模块截止时,激光器不工作。本实施例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中的三极管Q1作为通断的开关,实现控制激光器。
如图1所示,当有信号从AP点输入至耦合器时,经过耦合器、检波器和比较器的功率检测,在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控制信号,该电压信号分成两路,分别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同时给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提供电源电压。电阻R5与电位器TV1配合使用,用于给第一运算放大器提供合适的输入电压,B、C、F三点的电压大小相等。电阻R6用于给三极管Q1提供合适的基极电流。当A点的电压为+5V时,E点电压大于三极管Q1的开启电压,此时,三极管Q1导通,近端激光器正常工作,输出光信号,下行链路导通。电阻R8用于给三极管Q1提供合适的集电极电流。
当无信号从AP点输入至耦合器时,在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0V电压控制信号,分别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上行,同时使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无电源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不工作,从而导致三极管Q1不导通,最终使近端激光器不工作,下行链路无光信号输出,下行链路断开。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远端探测器、电压转换电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激光器依次电连接,同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远端探测器上产生的光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所述远端开关采用射频开关,所述远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外接天线,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所述远端开关的一个射频端与远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远端开关的另一个射频端与远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远端激光器的工作状态、远端开关的通断。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使用,判断信号的上行或下行,控制上行光链路的通断,以及控制远端开关的导通,实现控制射频信号的上行或下行。
如图6所示,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2、电容C2、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9、三极管Q2;
所述电感L2的一端接远端探测器的输出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5接地;
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接+5V电源,同时三级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电阻R15用于为三极管Q2提供合适的基极电压,电阻R16为三极管Q2提供合适的集电极电流,电阻R9为三极管Q2提供合适的发射极电流以及为B1点提供合适的电压。当远端探测器接收到来自光纤的下行光信号,远端探测器产生光电流,经电感L2和电容C2后,滤除交流分量,保留直流分量。光电流经过电阻R15,在电阻R15上产生电压,A1点的电压高于三极管Q2的导通电压,此时三极管Q2导通。由于选择电阻R16的阻值远远大于电阻R9的阻值,故当三极管Q2导通时,B1点的电压接近于0,导致远端电压跟随电路、远端开关电路不工作,从而使得远端激光器无光信号输出,上行光链路断开。
当远端探测器未接收到来自光纤的下行光信号时,远端探测器无光电流输出,A1点的电压为0V,此时,三极管Q2截止。B1点的电压接近于+5V,为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提供电源电压使其正常工作,同时使远端开关电路模块导通,从而使得远端激光器有光信号输出,上行光链路导通。
如图6所示,所述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0、电位器TV2、电阻R12、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接在电阻R16、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2的移动端;
所述电位器TV2的移动端与电位器TV2的一个固定端连接,且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远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3、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与远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当光纤链路处于发射状态时,近端偏置开关电路检测到有射频信号输入,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输出光信号;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检测到远端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远端偏置开关电路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导通下行链路,同时控制远端激光器,使其无光信号输出,上行光链路断开,下行链路导通。
当光纤链路处于接收状态时,近端偏置开关电路检测到无射频信号输入,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无光信号输出;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检测到远端探测器未接收到光信号,远端偏置开关电路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导通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远端激光器,输出光信号,上行光链路导通,下行链路断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包括近端光模块,与近端光模块配合使用的远端光模块;所述近端光模块包括近端偏置开关电路、近端开关、近端激光器、近端探测器;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近端开关分别与近端探测器的输出端、近端激光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光模块包括远端激光器、远端偏置开关电路、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分别与远端激光器、远端探测器、远端开关连接;所述远端开关外接天线,将远端探测器接收近端激光器发送过来的信号通过外接天线进行发送,同时远端开关将接收天线的信号通过远端激光器传输给近端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输入信号,产生电压控制信号控制近端开关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同时控制近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通过检测远端探测器是否接收到光信号,从而产生电压信号控制远端开关的导通下行或上行链路,并控制远端激光器产生光信号,通过近端偏置开关电路与远端偏置开关电路的相互配合,实现信号上行或下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检波器模块、耦合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
所述耦合器模块、检波器模块、比较器模块、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近端开关电路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耦合器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射频信号进行分路,由耦合器模块的直通端输出的信号直接加载至近端开关,所述耦合器模块的耦合端输出信号用于电压检测;
所述检波器模块,用于对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波,将该信号从交流电信号转化成直流电信号;
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检波器输出的直流电信号的电压大小与比较器内设电压进行比较,产生检测信号,将得到的检测信号输入近端开关的控制端,控制近端开关的通断;
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模块包括耦合器、电阻R1;
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射频信号;
所述耦合器的直通端与近端开关的公共射频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耦合端与检波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隔离端通过电阻R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器模块包括电容C8、电阻R2、电容C9、检波器;
所述检波器的RF引脚通过电容C8与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
所述检波器的Vout引脚通过电阻R2与比较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在电阻R2与比较器之间,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检波器的EN引脚接+5V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模块包括比较器、电阻R3、电阻R4;
所述比较器的Vin-引脚通过电阻R2与检波器的Vout引脚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5V电源;
所述比较器的V-引脚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in+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5V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近端开关的控制端、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5、电位器TV1、第一运算放大器、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比较器的Vout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1的一个固定端与位器TV1的移动端连接,且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位器TV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近端开关电路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8、电感L1、电阻R0;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地,同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8、电感L1、电阻R0与近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偏置开关电路包括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远端探测器、电压转换电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远端激光器依次电连接,同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远端探测器上产生的光电流转换成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2、电容C2、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9、三极管Q2;
所述电感L2的一端接远端探测器的输出端,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5接地;
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在电感L2、电阻R15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6接+5V电源,同时三级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远端开关的控制端、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电压跟随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0、电位器TV2、电阻R12、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接在电阻R16、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位器TV2的移动端;
所述电位器TV2的移动端与电位器TV2的一个固定端连接,且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位器TV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远端开关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远端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3、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地;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14、电感L3、电阻R17与远端激光器的控制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71561.1A CN110429984B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71561.1A CN110429984B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29984A true CN110429984A (zh) | 2019-11-08 |
CN110429984B CN110429984B (zh) | 2022-12-27 |
Family
ID=6841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71561.1A Active CN110429984B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2998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9141A (zh) * | 2018-11-21 | 2019-02-22 |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WO2022257497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兼容两种tdd开关信号传输的方法、远端设备及系统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226A (zh) * | 1999-01-19 | 2000-07-26 |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常规与突发模式兼容的光发射电路 |
WO2006011778A1 (en) * | 2004-07-29 | 2006-02-02 | Sk Telecom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switching timing signal for separating transmitting and receving signal in optical repeat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tdd and ofdm modulation |
CN200966062Y (zh) * | 2006-10-31 | 2007-10-24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应用相关检波同步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覆盖系统 |
KR20080054952A (ko) * | 2006-12-14 | 2008-06-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Tdd 방식의 광중계기에서 전송 신호를 분리하는 스위치제어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
JP2010045517A (ja) * | 2008-08-11 | 2010-02-25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電源回路 |
JP2011232067A (ja) * | 2010-04-26 | 2011-11-17 | Casio Comput Co Ltd |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電波時計 |
US20120070154A1 (en) * | 2010-09-21 | 2012-03-22 | Portier J Davi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automatic power adjustment for an optical signal |
US20140092648A1 (en) * | 2011-05-31 | 2014-04-03 |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flyback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control apparatus |
CN104122924A (zh) * | 2014-07-18 | 2014-10-29 | 苏州华兴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型稳压电路以及包含该电路的恒压恒流产生电路 |
CN108255222A (zh) * | 2018-02-08 | 2018-07-06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电流负载的控制系统 |
CN208110307U (zh) * | 2018-03-28 | 2018-11-16 | 重庆市潼南区段淳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递柜电源控制装置 |
CN109217830A (zh) * | 2018-11-05 | 2019-01-15 | 四川神坤电液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功率放大器开关控制电路、射频前端发射链路及接收链路 |
CN109379141A (zh) * | 2018-11-21 | 2019-02-22 |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CN208984982U (zh) * | 2018-12-10 | 2019-06-14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远端设备电源开关的电路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10871561.1A patent/CN1104299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226A (zh) * | 1999-01-19 | 2000-07-26 |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常规与突发模式兼容的光发射电路 |
WO2006011778A1 (en) * | 2004-07-29 | 2006-02-02 | Sk Telecom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switching timing signal for separating transmitting and receving signal in optical repeat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tdd and ofdm modulation |
CN200966062Y (zh) * | 2006-10-31 | 2007-10-24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应用相关检波同步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覆盖系统 |
KR20080054952A (ko) * | 2006-12-14 | 2008-06-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Tdd 방식의 광중계기에서 전송 신호를 분리하는 스위치제어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시스템 |
JP2010045517A (ja) * | 2008-08-11 | 2010-02-25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電源回路 |
JP2011232067A (ja) * | 2010-04-26 | 2011-11-17 | Casio Comput Co Ltd |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電波時計 |
US20120070154A1 (en) * | 2010-09-21 | 2012-03-22 | Portier J Davi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automatic power adjustment for an optical signal |
US20140092648A1 (en) * | 2011-05-31 | 2014-04-03 |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flyback switch-mode power supply including the control apparatus |
CN104122924A (zh) * | 2014-07-18 | 2014-10-29 | 苏州华兴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型稳压电路以及包含该电路的恒压恒流产生电路 |
CN108255222A (zh) * | 2018-02-08 | 2018-07-06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电流负载的控制系统 |
CN208110307U (zh) * | 2018-03-28 | 2018-11-16 | 重庆市潼南区段淳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递柜电源控制装置 |
CN109217830A (zh) * | 2018-11-05 | 2019-01-15 | 四川神坤电液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功率放大器开关控制电路、射频前端发射链路及接收链路 |
CN109379141A (zh) * | 2018-11-21 | 2019-02-22 |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CN208984982U (zh) * | 2018-12-10 | 2019-06-14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远端设备电源开关的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东瑾等: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频率传输远端补偿新方案", 《半导体光电》 * |
王建生等: "《电路分析与应用基础》", 30 September 2007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79141A (zh) * | 2018-11-21 | 2019-02-22 |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CN109379141B (zh) * | 2018-11-21 | 2021-02-23 | 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WO2022257497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兼容两种tdd开关信号传输的方法、远端设备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29984B (zh) | 202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15270B2 (en) | Intelligent power utilization communication product detecting system | |
CN203554445U (zh) | 高可靠性的铁路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 | |
CN110429984A (zh) | 一种用于时分双工模拟光通信系统 | |
CN114884540A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力产品的双模通信互联互通检测设备 | |
CN109560831A (zh) | 一种高可靠开关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 | |
CN209296833U (zh) | 一种浪涌测试系统 | |
CN109038854B (zh) | 一种基于电感补偿的自动调谐无线能量发射系统 | |
CN107395243A (zh) | 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 |
CN110441744A (zh) | 一种新型的毫米波雷达芯片量产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201336583Y (zh) | 基于电力载波的远程终端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 |
CN109379141A (zh) | 一种时分双工光载无线传输系统 | |
CN213715749U (zh) | 一种台区综合分析仪 | |
CN108173557A (zh) | 一种有源匹配网络装置 | |
CN110244630A (zh) |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在线采集串口接口信号的串口服务器 | |
CN108112273A (zh) | 电量计和用于其的适配器模块 | |
CN114143670B (zh) | 一种tws耳机盒体与耳机之间通信握手电路及工作方法 | |
CN206658201U (zh) | 一种多功能混传双工收发设备 | |
CN109462432A (zh) | 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电网通信系统 | |
CN209728078U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间隔自动测试系统 | |
CN210273598U (zh) | 一种gis开关组合电气本体终端、就地化的一体集成终端 | |
CN206922419U (zh) | 开环保护电路及供电控制电路 | |
CN108879999B (zh) | 一种电抗自适应无线能量发射系统 | |
CN203734678U (zh) | 漏缆检测设备及系统 | |
CN202906930U (zh) | 基于五类线多网络分布poe供电系统 | |
CN207720135U (zh) | 一种基于Boost升压电路的MBus-RS485数据中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Analog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7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Guangzhou Tianhe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F.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8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