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031B - 四断点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四断点接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16031B CN110416031B CN201910763920.1A CN201910763920A CN110416031B CN 110416031 B CN110416031 B CN 110416031B CN 201910763920 A CN201910763920 A CN 201910763920A CN 110416031 B CN110416031 B CN 1104160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fixed
- plate
- contact assembly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9 reboun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断点接触器,包括触头结构、灭弧室和线圈结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四个动触头,静触头组件包括四个与动触头相对设置的静触头,其中两个对角设置的静触头相连接并导通;灭弧室位于触头结构的两侧;线圈结构位于触头结构的底部且驱动动触头组件相对静触头组件移动。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触头数量均为4个,在开合闸时,所产生的电弧受洛伦磁力的作用,受力方向均是向灭弧室的方向运动的,线圈结构能够控制动触头组件的上下运动,其解决了传统双断点直接接触器无法反接线的问题,且四个触头组之间平分直流电压,有利于降低每个断点的分断电压,进而提高产品的直流电气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接触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断点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是指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路。直流接触器一般包括触头系统、灭弧装置以及绝缘外壳及附件等,其工作原理为: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衔铁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衔铁带动动触头运动;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动触头回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触头结构的开合过程。
现有技术的方案如公开号为CN2879403Y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包括动触头支架和衔铁,动触头支架具有一个衔铁容置槽,缓冲件装配在衔铁的上表面和触头支架之间。并且在衔铁容置槽内设置有可以实现卡扣的衔铁止动结构,从而实现动触头支架和衔铁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中,其动触板包括两个动触头,静触头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静触头与两个动触头相对设置,从而可以实现触头结构的开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器一般包括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因此在接线时需要保证接线方式正确,才可以使得电弧可以朝向灭弧室运动,保证整个接触器的正常工作,若接线时接线方向反了,则会导致电弧朝向接触器的内部吹,此时不仅接触器无法正常工作并且会对接触器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断点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接触器反接线时无法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四断点接触器,包括:触头结构、灭弧室以及线圈结构,所述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四个动触头,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四个与所述动触头相对设置的静触头,其中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相连接并导通;所述灭弧室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两侧;所述线圈结构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底部且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相对所述静触头组件移动。
进一步地,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通过连接桥相连接并导通,其余两个所述静触头独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两个动触板,所述动触头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动触板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动触板靠近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板的两端延伸有引弧板,所述引弧板朝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侧倾斜,且所述引弧板延伸至所述灭弧室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头组件的触头支架,所述触头支架与所述动触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支架包括固定板和支架上盖,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动触板穿过的限位凹槽,所述支架上盖扣合于所述限位凹槽上,且所述动触板在所述限位凹槽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板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上盖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动触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盖的底部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静触头组件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桥靠近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底部两侧的支撑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侧板固定连接的动衔铁;驱动所述动衔铁上下移动的线圈;以及设于所述线圈远离所述动衔铁的一侧的静衔铁。
进一步地,所述动衔铁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侧板之间,且所述动衔铁的两侧与所述支撑侧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围合于所述触头结构、所述灭弧室外侧的第一开口腔以及设于所述线圈结构外侧的第二开口腔以及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腔的开口上的盖板,所述第一开口腔叠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开口腔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开口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腔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侧板穿过的条形孔,所述静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腔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静衔铁和所述线圈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腔的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四断点接触器,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触头数量均为4个,且动触板12上的两个动触头相导通,对角上的两个静触头相导通,另外的两个静触头独立设置,此时无论整个四断点接触器是正接线还是反接线时,电弧将均向灭弧室的方向运动,即直流电流方向无论正反向流动,在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开合时,所产生的电弧受洛伦磁力的作用,受力方向均是向灭弧室的方向运动的,从而通过灭弧室实现灭弧操作,线圈结构能够控制动触头组件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开合,其解决了传统双断点直接接触器无法反接线的问题,并且采用四断点的触头结构,四个触头组之间平分直流电压,有利于降低每个断点的分断电压,进而提高产品的直流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组件未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开口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头结构在正接线时电流流向及电弧运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头结构在反接线时电流流向及电弧运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头支架和触头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动触头组件;2、静触头组件;3、灭弧室;4、线圈结构;5、触头支架;6、盖体组件;11、动触头;12、动触板;13、引弧板;21、静触头;22、连接桥;23、U型板;221、第一侧边板;222、中间固定板;223、第二侧边板;41、动衔铁;42、线圈;43、静衔铁;51、固定板;52、支架上盖;53、第一弹性件;54、限位柱;55、第二弹性件;56、弹性垫块;57、支撑侧板;511、限位凹槽;561、固定孔;61、第一开口腔;62、第二开口腔;63、盖板;611、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进行说明。所述四断点接触器,包括触头结构、灭弧室3和线圈结构4,所述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1和静触头组件2,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四个动触头11,所述静触头组件2包括四个与所述动触头11相对设置的静触头21,其中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21相连接并导通;所述灭弧室3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两侧;所述线圈结构4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底部且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1相对所述静触头组件2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动触头组件1和静触头组件2的触头数量均为4个,且动触板12上的两个动触头11相导通,对角上的两个静触头21相导通,另外的两个静触头21独立设置,此时无论整个四断点接触器是正接线还是反接线时,电弧将均向灭弧室3的方向运动,即直流电流方向无论正反向流动,在静触头组件2和动触头组件1开合时,所产生的电弧受洛伦磁力的作用,受力方向均是向灭弧室3的方向运动的,从而通过灭弧室3实现灭弧操作,线圈结构4能够控制动触头组件1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之间的开合,其解决了传统双断点直接接触器无法反接线的问题,并且采用四断点的触头结构,四个触头组之间平分直流电压,有利于降低每个断点的分断电压,进而提高产品的直流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21通过连接桥22相连接并导通,其余两个所述静触头21独立设置。具体的,两个静触头21为独立设置的,即静触头21为一单独设置的触头且固定在某一固定组件上,另外两个静触头21通过连接桥22实现导通,并且所有的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一一对应设置,此时正接线时电流的流向和电弧的运动方向如图5所示,反接线时电流的流向和电弧的运动方向如图6所示。
其中,所述连接桥22包括与一所述静触头21连接的第一侧边板221、与另一所述静触头21连接的第二侧边板223和连接所述第一侧边板221和所述第二侧边板223的中间固定板222,所述第一侧边板221、所述中间固定板222和所述第二侧边板223依次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侧边板221、中间固定板222和第二侧边板223依次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且第一侧边板221、中间固定板222和第二侧边板223拼接为“z”形,第一侧边板221和第二侧边板223分别位于中间固定板222的相对两端,且第一侧边板221和第二侧边板223相平行且位于触头支架5的支撑侧板57的外侧。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支撑侧板57上不打孔的情况下保证对角的两个静触头21之间的连接,并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独立设置的所述静触头21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板23的上表面,U型板23是指板体围合形成U形,且U型板23竖直设置在动触板12的底部,其包括两端面板和中间连接板,U型板23的中间连接板位于靠近触头支架5的支撑侧板57的一侧,其中静触头21位于一端的面板远离中间连接板的一侧;另一端面板远离中间连接板的一侧可以与某一固定部件相连接,其可以为接触器的外壳或接触器内的其他固定件,从而实现独立的静触头21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两个动触板12,所述动触头11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动触板12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动触头11位于所述动触板12靠近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具体的,动触板12为一平直长板体,通过动触板12对动触头11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动触板12两端的两个动触头11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通过动触板12实现和触头支架5之间的固定连接,四个动触头11均位于动触板12靠近静触头21的一侧,从而使得动触头11可以和静触头21相接触并实现开合操作,
进一步地,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触板12的两端延伸有引弧板13,所述引弧板13朝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倾斜,且所述引弧板13延伸至所述灭弧室3内。具体的,引弧板13设置在动触板12的两端端部,且引弧板13由动触板12直接倾斜延伸形成,即引弧板13和动触板12为一体成型的。引弧板13朝向远离静触头21的一侧设置,能够方便的使得电弧可以传递至灭弧室3,从而更好的实现灭弧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头组件1的触头支架5,所述触头支架5与所述动触板12滑动连接。具体的,触头支架5用于对动触板12进行固定并且限定动触板12的移动范围,使得动触板12可以在外部磁吸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之间的位置,实现触头结构的开合功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头支架5包括固定板51和支架上盖52,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动触板12穿过的限位凹槽511,所述支架上盖52扣合于所述限位凹槽511上,且所述动触板12在所述限位凹槽511内上下滑动。具体的,限位凹槽511设置在固定板51的顶部,动触板12设置在该限位凹槽511内部,且限位凹槽511的深度较深,支架上盖52直接扣合于固定板51上并对限位凹槽511的上端进行封堵,从而与限位凹槽511相结合,共同限定动触板12的上下移动位置,并且支架上盖52和固定板51卡扣连接,能够方便的实现动触板12的安装,且不需要额外的工具。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3及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触板12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53,所述第一弹性件5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上盖52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动触板12相抵接。具体的,第一弹性件53一般采用压簧,在支架上盖52的底部和限位凹槽51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该压簧的凸台。第一弹性件53设置在动触板12的上方,并持续的向动触板12提供持续的弹性压力,在动触头11受到静触头21的推力向上移动时,第一弹性件53会先压缩,然后推动触头11支架5缓慢的向上移动,并且最终保持动态平衡。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及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上盖52的底部还设有限位柱54,所述限位柱54穿过所述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底部设有套设于所述限位柱54上的第二弹性件55,所述第二弹性件55套设于所述限位柱54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5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51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静触头组件2相抵接。具体的,第二弹性件55一般采用压簧,且第二弹性件55的一端和固定板51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桥22的上表面相抵接,从而限定对固定板51朝向连接桥22的移动起到缓冲,对固定板51和连接桥22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并且具有较好的回弹效果,可以形成动平衡。其中,第二弹性件55的一端可以套设在限位柱54的底端,从而对第二弹性件55的位置进行限定,连接桥22的上端也可以设置一限位凸起对第二弹性件55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及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桥22靠近所述固定板51一侧设有弹性垫块56,所述弹性垫块56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55的固定孔561。具体的,弹性垫块56直接固定在连接桥22的上表面,可以在动触头组件1移动时对动触头组件1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直接抵接。另外,在弹性垫块56上开设固定孔561还可以更好的对第二弹性件55进行固定,其中固定孔561的孔径大于第二弹性件55的直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头支架5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51底部两侧的支撑侧板57。具体的,支撑侧板57设置在固定板51的底部对固定板51进行支撑,支撑侧板57的底部一般直接与动衔铁41固定连接,从而由动衔铁41带动上下移动。动触板12和连接桥2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侧板57的相对两侧,支撑侧板57的的两侧交错设置,可以为连接桥22的设置空出位置,从而方便连接桥22的设置,且不需要在支撑侧板57上开设供连接桥22穿过的通孔,其设置方式更加的简单。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线圈结构4包括与所述支撑侧板57固定连接的动衔铁41;驱动所述动衔铁41上下移动的线圈42;以及设于所述线圈42远离所述动衔铁41的一侧的静衔铁43。具体的,动衔铁41和触头支架5固定连接,且动衔铁41可以在线圈42的所形成的磁吸力作用下上下移动,继而可以实现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实现分闸和合闸。其中,静衔铁43和动衔铁41分别设置在线圈42的相对两端,静衔铁43与一固定部件固定连接,且线圈42可以和该静衔铁4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衔铁41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侧板57之间,且所述动衔铁41的两侧与所述支撑侧板57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动衔铁41和动触板12通过触头支架5直接固定连接,动衔铁41通过固定件直接固定于支撑侧板57的内部,固定件分别设置在动衔铁41的两侧,通过固定件穿过支撑侧板57和第一扣合孔相扣合,从而实现动衔铁41和触头支架5的固定连接,其扣合结构较为简单,且拆卸方便,不需要螺丝结构实现固定安装,不会对动衔铁41的磁回路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盖体组件6,所述盖体组件6包括围合于所述触头结构、所述灭弧室3外侧的第一开口腔61以及设于所述线圈结构4外侧的第二开口腔62以及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开口上的盖板63,所述第一开口腔61叠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一侧。
具体的,盖体组件6即为包覆在整个四断点接触器外侧的壳体,其中将壳体分割为第一开口腔61和第二开口腔62,第一开口腔61的开口处设置的上盖可以将第一开口腔61封闭,第一开口腔61的底面将第二开口腔62开口封闭,触头结构设置在第一开口腔61的内部,线圈结构4设置在第二开口腔62的内部,从而可以将触头结构和线圈结构4分隔,避免线圈结构4产生的磁场会影响电弧的传播方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四断点接触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侧板57穿过的条形孔611,所述静触头组件2与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静衔铁43和所述线圈42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底部。具体的,第一开口腔61的底面将第二开口腔62开口封闭,长条孔设置在第一开口腔61的底部,通过支撑侧板57可以穿过该长条孔,从而实现动衔铁41和动触板12之间的固定连接。静触头组件2为固定部件,触头支架5和动触头组件1相对于静触头组件2移动,将静触头组件2和第一开口腔61固定既可以实现静触头组件2的固定;所述静衔铁43和所述线圈42也为固定部件,触头支架5和动衔铁41可以在线圈42的磁吸力带动下相对于静衔铁43移动,将静衔铁43和线圈42均和第一开口腔61固定即可以实现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四断点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四断点接触器合闸时,线圈42通电,此时静衔铁43磁吸动衔铁41向下运动,带动触头11支架5穿过长条孔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55被压缩,动触头组件1的四个动触头11分别与静触头组件2的四个静触头21相接触;然后触头支架5继续向下移动,第一弹性件53逐渐被压缩,动触板12与触头支架5的接触面分离,此时第一弹性件53和第二弹性件55的回复力不断增大,最终与线圈42的吸力保持平衡,此时,动触头组件1与静触头组件2之间产生超程和终压力,动触头11和静触头21可以有效合闸。
四断点接触器分闸时,线圈42断电,此时动衔铁41和静衔铁43之间的磁吸力消失,触头支架5受第二弹性件55的向上的推力,沿长条孔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动触头组件1和静触头组件2之间存在超程和终压力,触头支架5向上运动时,第一弹性件53推动动触板12向下运动,此时动触头11与静触头21仍可以有效连接,直至,触头支架5向上的力大于第一弹性件53向下推动的力,使得动触头11与静触头21的分离,最终实现了四断点的分闸。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头结构,所述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组件(1)和静触头组件(2),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四个动触头(11),所述静触头组件(2)包括四个与所述动触头(11)相对设置的静触头(21),其中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21)相连接并导通;
灭弧室(3),所述灭弧室(3)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两侧;以及
线圈结构(4),所述线圈结构(4)位于所述触头结构的底部且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1)相对所述静触头组件(2)移动;
两个对角设置的所述静触头(21)通过连接桥(22)相连接并导通,其余两个所述静触头(21)独立设置;
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两个动触板(12),所述动触头(11)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动触板(12)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动触头(11)位于所述动触板(12)靠近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
无论整个所述四断点接触器是正接线还是反接线时,电弧将均向所述灭弧室(3)的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12)的两端延伸有引弧板(13),所述引弧板(13)朝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倾斜,且所述引弧板(13)延伸至所述灭弧室(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头组件(1)的触头支架(5),所述触头支架(5)与所述动触板(12)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5)包括固定板(51)和支架上盖(52),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动触板(12)穿过的限位凹槽(511),所述支架上盖(52)扣合于所述限位凹槽(511)上,且所述动触板(12)在所述限位凹槽(511)内上下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12)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53),所述第一弹性件(5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上盖(52)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动触板(12)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盖(52)的底部还设有限位柱(54),所述限位柱(54)穿过所述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底部设有套设于所述限位柱(54)上的第二弹性件(55),所述第二弹性件(55)套设于所述限位柱(54)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5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51)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静触头组件(2)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22)靠近所述固定板(51)一侧设有弹性垫块(56),所述弹性垫块(56)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件(55)的固定孔(56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5)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51)底部两侧的支撑侧板(5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结构(4)包括
与所述支撑侧板(57)固定连接的动衔铁(41);
驱动所述动衔铁(41)上下移动的线圈(42);以及
设于所述线圈(42)远离所述动衔铁(41)的一侧的静衔铁(4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衔铁(41)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侧板(57)之间,且所述动衔铁(41)的两侧与所述支撑侧板(57)可拆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组件(6),所述盖体组件(6)包括围合于所述触头结构、所述灭弧室(3)外侧的第一开口腔(61)以及设于所述线圈结构(4)外侧的第二开口腔(62)以及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开口上的盖板(63),所述第一开口腔(61)叠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开口上,且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断点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侧板(57)穿过的条形孔(611),所述静触头组件(2)与所述第一开口腔(61)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静衔铁(43)和所述线圈(42)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腔(62)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3920.1A CN110416031B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四断点接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3920.1A CN110416031B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四断点接触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6031A CN110416031A (zh) | 2019-11-05 |
CN110416031B true CN110416031B (zh) | 2024-08-06 |
Family
ID=6836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63920.1A Active CN110416031B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四断点接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160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7908A (zh) * | 2021-04-20 | 2021-06-15 | 南京全宁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断点直流继电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092002U (zh) * | 2019-08-19 | 2020-02-18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四断点接触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7700B1 (en) * | 2000-10-16 | 2002-08-20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
RU28418U1 (ru) * | 2002-12-10 | 2003-03-2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Чебоксарский электроаппаратный завод" | Контактор |
CN2879403Y (zh) * | 2006-04-10 | 2007-03-14 | 兰秋生 | 接触器动触头支架和衔铁连接结构 |
JP3166989U (ja) * | 2011-01-19 | 2011-03-31 | 松川精密股▲ふん▼有限公司 | 多接点継電器 |
EP2551867A1 (de) * | 2011-07-28 | 2013-01-30 | Eaton Industries GmbH | Schütz für Gleichstrombetrieb |
CN104319168B (zh) * | 2014-10-09 | 2017-05-03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灭弧室组件及瓷柱式六氟化硫断路器 |
CN104779120B (zh) * | 2015-05-05 | 2016-09-28 | 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单断点接触器 |
CN104992859A (zh) * | 2015-07-24 | 2015-10-21 |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 |
CN205211669U (zh) * | 2015-11-30 | 2016-05-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的推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继电器 |
AU2017253327B2 (en) * | 2016-04-22 | 2019-06-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ntactor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using same contactor device |
CN205911274U (zh) * | 2016-06-23 | 2017-01-25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断路器导电回路改良结构 |
CN106531554B (zh) * | 2016-11-08 | 2019-03-12 | 仲大卫 | 接触器的无弧分断装置、接触器及无弧分断方法 |
CN107731616A (zh) * | 2017-11-16 | 2018-02-23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平行串联多断口灭弧室 |
CN109119291B (zh) * | 2018-09-10 | 2024-02-20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结构 |
-
2019
- 2019-08-19 CN CN201910763920.1A patent/CN1104160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092002U (zh) * | 2019-08-19 | 2020-02-18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四断点接触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6031A (zh) | 2019-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83147B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及汽车 | |
EP3846193B1 (en) | Direct current relay | |
JP2012129206A (ja) | 改善されたコンタクトばねを備えるリレー | |
CN210489542U (zh) | 直流继电器 | |
CN216528650U (zh) | 抗短路电流触头结构 | |
US8274346B2 (en)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 device | |
CN211980527U (zh) | 继电器 | |
CN210120087U (zh) | 触头结构以及四断点接触器 | |
CN215451293U (zh) | 一种继电器 | |
CN110416031B (zh) | 四断点接触器 | |
WO2022021286A1 (zh) | 触头装置、电磁开关、车载充电机及新能源汽车 | |
WO2024000770A1 (zh) | 继电器 | |
EP2133898A1 (en) | Tool free contact block | |
CN210092002U (zh) | 四断点接触器 | |
CN111463069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05303354U (zh) | 集成的接触器和具有该接触器的开关柜 | |
CN219759475U (zh) | 接触器底座和接触器 | |
CN220253120U (zh) | 灭弧结构 | |
CN212516945U (zh) | 一种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触头单元 | |
CN210073732U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的触头支持座安装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 |
KR20240097963A (ko) | 릴레이 | |
CN216528649U (zh) | 一种接触器的铁芯支持组件及接触器 | |
CN213936054U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112382533A (zh) | 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 | |
CN222705388U (zh) | 一种接触系统以及直流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