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腔室模块,以实现提高待加热基质的稳定性、提升加热效果及用户体验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以实现提高烟雾形成基质的加热速度以及均匀度、提升用户体验及烟雾形成基质的利用度的目的。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腔室模块,包括:
微波腔,用于盛放待加热基质;
开口,设于微波腔上,用于投取待加热基质;
盖板,用于封闭开口,盖板扣合后,待加热基质夹持固定于微波腔内壁和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盖板的一端与微波腔相转动连接,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自由设置,盖板在扣合过程中朝微波腔内部抵压待加热基质,使其远离开口的一端与微波腔内壁相抵触,以令待加热基质在盖板扣合后夹持固定于微波腔内壁和盖板之间;
优选的,盖板经自锁铰链与微波腔相连接,使盖板转动至一定角度后自动扣合。
进一步地,待加热基质凸出于开口外周壁面设置,以形成手持部,盖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出的第一密封圈,盖板扣合时,第一密封圈轴线与开口轴线相平行,且其轴向套设至手持部外部,端面与开口外周壁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微波腔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第一密封圈的横断面呈圆环形,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大于开口直径设置,使盖板扣合时,第一密封圈端面与开口外周壁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套设至手持部外部后与手持部相抵触,使手持部径向固定于第一密封圈内部。
进一步地,手持部的横断面呈圆形,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持部的直径设置,使盖板扣合时,第一密封圈轴向套设至手持部外部。
进一步地,盖板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出的第二密封圈,盖板扣合时,第二密封圈轴线与开口轴线相平行,且其自开口扣入至微波腔内部,并轴向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其外侧壁与微波腔内侧壁相配合;
优选的,微波腔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第二密封圈的横断面呈圆环形,第二密封圈的外径等于开口直径设置,使盖板扣合时,第二密封圈外侧壁与微波腔内侧壁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后与待加热基质相抵触,使待加热基质径向固定于第二密封圈内部;
优选的,待加热基质的横断面呈圆形,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待加热基质的直径设置,使盖板扣合时,第二密封圈轴向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
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烟,包括:
壳体;
如上任一所述的微波腔室模块,包括设于壳体内部的、用于盛放待加热烟雾形成基质的微波腔;
加热模块,设于壳体内部,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与设于微波腔内部的、用于输出微波的输出装置相连接,使其加热所述基质形成烟雾;
烟雾通道,设于壳体内部,连通微波腔和壳体外部空间,供用户将烟雾吸出。
进一步地,微波腔室模块还包括设于微波腔上、用于投取所述基质的开口和用于封闭开口的盖体,微波腔至少一侧的腔壁由壳体构成,开口设于由壳体构成的微波腔腔壁上,盖板与开口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待加热基质固定于微波腔内部,提高了待加热基质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到因震动发生位移后影响其加热的均匀度以及利用度,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及用户体验。
2、本发明通过在电子烟壳体内部设置微波腔,实现了烟雾形成基质的存储,使一支电子烟相当于几包普通香烟的量,携带方便,造型美观;本发明还通过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加热模块,使所述基质在所述壳体内部加热形成烟雾,避免了明火,从而避免了火灾隐患,更安全,同时还避免了烟灰掉落,更卫生,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波加热,提高了所述基质加热速度及均匀度,提升了用户体验及所述基质的利用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微波腔室模块,包括:微波腔6,用于盛放待加热基质;开口19,设于微波腔6上,用于投取待加热基质;盖板18,用于封闭开口19,盖板18扣合后,待加热基质夹持固定于微波腔6内壁和盖板18之间。
本发明通过将待加热基质固定于微波腔6内部,提高了待加热基质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到因震动发生位移后影响其加热的均匀度以及利用度,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及用户体验。
具体地,盖板18的一端与微波腔6相转动连接,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自由设置,盖板18在扣合过程中朝微波腔6内部抵压待加热基质,使其远离开口19的一端与微波腔6内壁相抵触,以令待加热基质在盖板18扣合后夹持固定于微波腔6内壁和盖板18之间。盖板18通过转轴4与微波腔6相转动连接。
优选的,盖板18经自锁铰链与微波腔6相连接,使盖板18转动至一定角度后自动扣合。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待加热基质凸出于开口19外周壁面设置,以形成手持部5,盖板18靠近开口19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出的第一密封圈,盖板18扣合时,第一密封圈轴线与开口19轴线相平行,且其轴向套设至手持部5外部,端面与开口19外周壁面相贴合。
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19,第一密封圈的横断面呈圆环形,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大于开口19直径设置,使盖板18扣合时,第一密封圈端面与开口19外周壁面相贴合。
第一密封圈套设至手持部5外部后与手持部5相抵触,使手持部5径向固定于第一密封圈内部。
手持部5的横断面呈圆形,第一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手持部5的直径设置,使盖板18扣合时,第一密封圈轴向套设至手持部5外部。
其中,如图3所示,待加热基质为一种烟弹17,包括可形成烟雾的基质部13,基质部13的至少一侧设有手持部5,以供用户手持。
本发明通过设置手持部5,使用户通过手持部5拿取烟弹17,避免了用户手持烟弹17基质部13导致的基质部13变形以及基质部13基质残留在手上,从而使烟弹17的投放更加卫生、可靠。
手持部5为柱状,基质部13为与手持部5同轴等径的柱状,并与手持部5相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胶粘使基质部13和手持部5对接后相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缠绕包覆将使基质部13和手持部5对接后相固定连接。
手持部5为塑料材质。
手持部5具有多孔结构,使气流自多孔结构的孔隙贯穿手持部5。手持部5内设有中空的流道,流道两端开口分别设于手持部5两端,使气流自流道贯穿手持部5。
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19,微波腔6轴向长度小于烟弹17轴向长度,使用户通过烟弹17手持部5将烟弹17自开口19轴向套设至微波腔6内部后,基质部13远离手持部5的一端与微波腔6底壁相抵触,手持部5凸出于开口19外周壁面设置;优选的,微波腔6内径等于烟弹17直径,使烟弹17套设至微波腔6内部后,基质部13外侧壁面与微波腔6内侧壁面相抵触。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盖板18靠近开口19的一侧设有环形凸出的第二密封圈,盖板18扣合时,第二密封圈轴线与开口19轴线相平行,且其自开口19扣入至微波腔6内部,并轴向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其外侧壁与微波腔6内侧壁相配合。
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敞开,以形成开口19,第二密封圈的横断面呈圆环形,第二密封圈的外径等于开口19直径设置,使盖板18扣合时,第二密封圈外侧壁与微波腔6内侧壁相配合。
第二密封圈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后与待加热基质相抵触,使待加热基质径向固定于第二密封圈内部。
待加热基质的横断面呈圆形,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待加热基质的直径设置,使盖板18扣合时,第二密封圈轴向套设至待加热基质外部。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三的区别在于微波腔6内设有用于输出微波的输出装置8,输出装置8包括第二天线,第二天线环绕于所述基质外周,以加热所述基质。
本发明通过将第二天线环绕于所述基质外周,使微波自所述基质外部逐渐向内输出以穿透所述基质,与微波自所述基质的一侧逐渐向另一侧输出以穿透所述基质相比,本发明的设置缩短了自微波输出至穿透所述基质的时间,提高了所述基质的加热速度,同时,还提高了所述基质加热的均匀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二天线的第一端呈螺旋线状向第二端延伸,并环绕于所述基质外周。第二天线呈圆柱螺旋线状。
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螺旋线状第二天线盘绕并固定于微波腔6侧壁表面。螺旋线状第二天线的外径等于直筒状微波腔6内径,第二天线轴向套入至微波腔6内部后,外侧面与微波腔6侧壁面相贴合挤压,使第二天线盘绕并固定于微波腔6侧壁表面。
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螺旋线状第二天线盘绕并固定于微波腔6侧壁上,其内侧面显露于微波腔6中,外侧面嵌入至微波腔6侧壁中。微波腔6侧壁上设有供螺旋线状第二天线嵌入的凹槽,在第二天线的第一端呈螺旋线状向第二端延伸的同时,第二天线逐渐嵌入至凹槽内部并相配合,使第二天线盘绕并固定于微波腔6侧壁上。第二天线的第一端穿过微波腔6与设于微波腔6外部的、用于产生微波的微波发生器3相连接。第二天线的螺旋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基质对应的长度,使第二天线环绕全部所述基质,以优化加热效果。螺旋高度为轴向上的长度。开口19轴线与螺旋线状第二天线的轴线相重合,且开口19与第二天线相垂直,并面向第二天线第二端设置。
微波腔6上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和用于进气的进气口20。
微波腔6门体5的第一端与微波腔6相转动连接,第二端经锁具与微波腔6相锁定连接;微波腔6外壁面上设有用于打开锁具的盖板开启结构7,盖板开启结构7为按钮。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四的区别在于,输出装置8包括第一天线,第一天线埋入至所述基质内部,以加热所述基质。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天线埋入至待加热基质中,使微波自所述基质内部逐渐向外输出以穿透所述基质,与微波自基质的一侧逐渐向另一侧输出以穿透所述基质相比,本发明的设置缩短了自微波输出至穿透所述基质的时间,提高了所述基质的加热速度,同时,还提高了所述基质加热的均匀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分别设于微波腔6中,也可以同时设于微波腔6中。
第一天线的第一端径直向第二端延伸,第一天线自第二端逐渐埋入至所述基质内部。第一天线呈针状,其尖端为第二端。微波腔6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第一天线设于微波腔6的轴线上。第一天线轴向插入至微波腔6中,其第一端固定于微波腔6底壁上,第二端自由设置,使第一天线自第二端逐渐埋入至所述基质内部。
第一天线的第一端穿过微波腔6与设于微波腔6外部的、用于产生微波的微波发生器3相连接。第一天线的可埋入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基质对应的长度,使第一天线贯穿所述基质,以优化加热效果。可埋入长度为埋入或埋入过所述基质的长度。开口19轴线与第一天线的轴线相重合,且开口19与第一天线相垂直,并面向第一天线第二端设置。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电子烟,包括:壳体;微波腔室模块,包括设于壳体内部的、用于盛放待加热烟雾形成基质的微波腔6;加热模块,设于壳体内部,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微波发生器3,微波发生器3与设于微波腔6内部的、用于输出微波的输出装置8相连接,使其加热所述基质形成烟雾;烟雾通道9,设于壳体内部,连通微波腔6和壳体外部空间,供用户将烟雾吸出。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微波腔6,实现了烟雾形成基质的存储,使一支电子烟相当于几包普通香烟的量,携带方便,造型美观;本发明还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加热模块,使所述基质在壳体内部加热形成烟雾,避免了明火,从而避免了火灾隐患,更安全,同时还避免了烟灰掉落,更卫生,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波加热,提高了加热速度以及均匀度,提升用户体验及所述基质的利用度。
微波腔6内壁为金属材质,以防止微波泄露。壳体可以为金属材质,以进一步防止微波泄露,壳体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如塑料材质。
微波腔室模块还包括设于微波腔6上、用于投取所述基质的开口19和用于封闭开口19的盖体,微波腔6至少一侧的腔壁由壳体构成,开口19设于由壳体构成的微波腔6腔壁上,盖板18与开口19对应设置。
实施例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六的区别在于,烟雾通道9的一端为出气口,其经用于过滤烟雾的过滤嘴14与壳体外部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为进气口20,其穿过微波腔6与壳体外部空间相连通,烟雾通道9与微波腔6相互贯通。烟雾通道9的进气口20设于盖板18上。烟雾通道9的进气口20和出气口径直连通。
本发明通过将烟雾通道9穿过微波腔6并与微波腔6相贯通,使微波腔6内的烟雾直接自烟雾通道9出口排出壳体,提高了烟雾的浓郁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七的区别在于,加热模块还包括:控制装置,与微波发生器3相连接,用于控制微波发生器3是否工作;传感器10,设于所述烟雾通道9内部,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用于检测烟雾通道9内的气流变化,使控制装置根据检测信息控制微波发生器3是否工作。加热模块还包括经连接电路与微波发生器3相连接、用于提供电量的电池16,控制装置为设于连接电路上的、用于控制连接电路通断的开关2。
当烟雾通道9中的传感器10感应到气流变化时,电池16给微波发生器3供电,微波发生器3开始工作,对微波腔6中的所述基质进行加热。
优选的,传感器10设于烟雾通道9与微波腔6连通处下游。
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10设于烟雾通道9与微波腔6连通处下游,提高了感应的灵敏度,缩短了烟雾形成所需的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壳体上设有用于指示所述连接电路通断的加热指示灯,以提醒用户电子烟是否正在工作。壳体上设有用于指示电池16电量的电源指示灯1,以提醒用户及时充电。
还可以,加热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气流变化的传感器10,传感器10设于所述烟雾通道9内部,并设于烟雾通道9与微波腔6连通处下游,传感器10与电池16相连接,并在检测到用户吸入气流后自动触发控制电池16供电。还可以,壳体上设有供用户操作的、用于控制微波发生器3工作状态的手动控制结构。
实施例九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八的区别在于,过滤嘴14包括用于过滤烟雾14的过滤部21,过滤部21的中段设有抽吸烟雾产生的气流可贯穿的支撑部22。
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部22,使用户可通过支撑部22拿取过滤嘴14,避免了用户手持过滤嘴14过滤部21导致的过滤部21变形,从而避免了过滤部21出现不能密封烟道出气口的问题,从而使过滤嘴14的使用更加可靠,同时,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支撑部22,减少了过滤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支撑部22具有多孔结构,使气流自多孔结构的孔隙贯穿支撑部22;支撑部22内设有中空的流道,流道两端开口分别设于支撑部22两端,使气流自流道贯穿支撑部22。
支撑部22为柱状,支撑部22两端的过滤部21为与支撑部22同轴等径的柱状,并支撑部22相固定连接;支撑部22为塑料材质。
如图1所示,烟雾通道9的出气口处设有用于安装过滤嘴14的过滤腔11,过滤腔11为轴线呈水平延伸的直筒状,其一端与烟雾出气口相连通,相对设置的另一端敞开,以形成安装口,过滤腔11轴向长度小于过滤嘴14轴向长度,内径等于过滤嘴14直径,使过滤嘴14自安装口轴向套设至过滤腔11内部后,一侧过滤部21远离支撑部22的一端与过滤腔11底壁相抵触,外侧壁面与过滤腔11内侧壁面相贴合,相对设置的另一侧过滤部21凸出于安装口外周壁面设置,以供用户抽吸。
过滤腔11上设有用于封闭安装口的过滤腔门体15,以在不使用电子烟时关闭过滤腔门体15。过滤腔门体15的第一端与过滤腔11相转动连接,第二端经锁具与过滤腔11相锁定连接;过滤腔11外壁面上设有用于打开锁具的过滤腔门体开启结构12,过滤腔门体开启结构12为按钮。
上述设置的过滤腔门体15避免了烟雾通道9在不使用电子烟时呈流通状态,使气流发生变化后加热模块工作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