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0814B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0814B CN110380814B CN201810328055.3A CN201810328055A CN110380814B CN 110380814 B CN110380814 B CN 110380814B CN 201810328055 A CN201810328055 A CN 201810328055A CN 110380814 B CN110380814 B CN 1103808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 information
- terminal device
- parameters
- dm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04L5/10—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with dynamo-electric generation of carriers; with mechanical filters or de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终端根据参数发送物理信道,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参数接收物理信道,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旁链路(SL,sidelink)中,发送端以一定的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spacing)、循环前缀(CP,cycle prefix)、以及一定配置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在部分带宽(BWP,bandwidth part)发送物理信道,接收端在从发送端接收到信息后,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
接收端在对发送端发送的信息进行解调时,接收端可以采用盲检的方式尝试采用不同的SCS、CP以及BWP接收发送端的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接收端的盲检会增加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导致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以解决在旁链路中,接收端通过盲检的方式对接收端发送的信息进行解调时,会增加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导致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L中,发送端在确定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发送传输特征信息,通过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终端根据传输特征参数发送物理信道,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传输特征参数接收物理信道,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SL中,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物理信道时,通常可以从多种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中选择一种配置进行发送,例如,发送端可以采用15KHz的SCS向接收端发送信息,也可以采用30KHz的SCS向接收端发送信息,可以采用低密度的DMRS向接收端发送信息,也可以采用高密度的DMRS向接收端发送信息。
接收端从发送端接收到信息后,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得接收端发送的信息。然而,由于发送端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不固定,因此,接收端通常通过盲检的方式解调接收到的信息。例如,接收端可以使用15KHz的SCS解调接收到的信息,若解调失败,则可以继续使用30KHz的SCS解调接收到的信息,如此尝试多次。
由此可见,接收端通过盲检的方式对发送端的信息进行解调,增加了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接收端获得信息的时间,导致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时,包括: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终端根据传输特征参数发送物理信道,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传输特征参数接收物理信道,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增强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NR(New Radio)等。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SL中的信息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SL中的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理解为用户端(UE,User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用户设备也可以是无人机、飞行器等飞行设备,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核心网,也可以理解为基站,其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及5G基站(gNB),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gNB为例进行说明。
旁链路(SL,sidelink)可以理解为侧链路,也可以理解为副链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102: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可以包括:物理旁链路发现信道(PSDCH physical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PSCCH,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以及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PSSCH,physical sidelink data channel)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物理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步骤102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选择的方式确定所述输特征参数。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选择15KHz的SCS以及低密度的DMRS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其中,15KHz的SCS以及低密度的DMRS即为确定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应理解,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方式确定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即将预先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视为确定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当前的移动速度较快,则可以使用较高的SCS或DMRS),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SCS可以是15KHz、30KHz、60KHz、120KHz以及240KHz中的其中一种,DMRS的配置参数可以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可以包含DMRS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的个数以及DMRS的时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频域配置参数也可以包含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时: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SCCH,则可以确定用于发送PSCCH的传输特征参数;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SSCH,则可以确定用于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SDCH,则可以确定用于发送PSDCH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用于发送PSCCH的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以及用于发送PSDCH的传输特征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执行S104。
S104: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在步骤104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发送传输特征信息,该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以向外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也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可以以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携带在广播信息中,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信息,通过广播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所述广播信息可以是旁链路主信息块(MIB-SL,MasterInformationBlocksidelink),也可以是车联网旁链路主信息块(MIB-SL-V2X,MasterInformationBlocksidelink vehicle to everything),还可以是物理旁链路广播信道(PSBCH,physical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以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为SCS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MIB-SL中采用1个比特表示SCS,其中,在低频段上,可以采用“0”表示SCS为15KHz,采用“1”表示SCS为30KHz;在高频段上,可以采用“0”表示SCS为60KHz,采用“1”表示SCS为120KHz。
以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为SCS和DMRS的配置参数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MIB-SL中采用两个比特表示SCS和DMRS的配置参数,其中,在低频段上,可以采用“00”表示SCS为15KHz,1个DMRS符号,采用“01”表示SCS为15KHz,2个DMRS符号,采用“10”表示SCS为30KHz,3个DMRS符号,采用“11”表示SCS为30KHz,4个DMRS符号。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广播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可以是在SL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CCH时需要使用的传输特征参数,也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SCH时需要使用的传输特征参数,还可以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CCH以及PSSCH时需要使用的传输特征参数。
其中,若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包含SCS、CP、BWP中的至少一种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那么,可以将SCS、CP、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进行独立编码,也可以联合编码,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终端设备仅指示用于在SL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发送所述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SCCH将用于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PSCCH时,可以将用于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携带在PSCCH中,并将所述PSCCH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通过PSCCH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用于发送PSSCH的传输特征参数。
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PSCCH时,具体可以发送旁链路控制信息(SCI,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SCI可以由PSCCH承载。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若第一终端设备将包含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则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时,可以根据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DMRS的配置参数,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将包含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传输特征信息将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将DMRS的配置参数同时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的传输特征信息时,可以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或第二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可以与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第一映射关系相同。
若第一终端设备将包含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则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时,可以根据DMRS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DMRS的配置参数对应的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将包含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传输特征信息将DMRS的配置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将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同时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信息时,可以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或第二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旁链路同步信号(PSSS,Primary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以及辅旁链路同步信号(SSSS,Secondary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同步信号,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中可以包括所述同步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特征信息即为所述同步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同步信号时,可以得到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可以确定与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将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同步信号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在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在发送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时,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两者的时域位置及频域位置,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包括PSSS以及SSSS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包含SL上的其他同步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中可以包括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特征信息即为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时,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时,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在时域以及频域上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确定与所述位置关系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广播信息以及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将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广播信息以及同步信号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在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在发送广播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五映射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信息后,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第五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五映射关系,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将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在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在发送同步信号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六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包括PSSS以及SSSS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包含SL上的其他同步信号。
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中可以包括所述同步信号。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同步信号后,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第六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由此可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六映射关系,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将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同步信号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的方式可以视为隐式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记载的六个实施例的信息指示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也就是说,可以采用上述六个实施例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
以采用广播信息以及PSSCH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为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MIB-SL信息,MIB-SL信息中可以携带用于发送PSCCH的SCS的指示,例如,MIB-SL信息中可以采用一个比特表示SCS。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MIB-SL信后,可以按照MIB-SL中指示的SCS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CCH,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PSCCH中携带用于发送PSSCH的SCS的指示。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用于发送PSCCH的SCS以及用于发送PSSCH的SCS。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组合方式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上述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并通过传输特征信息指示传输特征参数后,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传输特征参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第一终端设备改变其在S102中确定的传输特征参数时,可以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在得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由于该传输特征信息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发生变化,因此,该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在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时,可以采用上述记载的六个实施例中任一种方法发送,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携带在广播信息中,得到更新后的广播信息,并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更新后的广播信息;再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改变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并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该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中包含更新序列取值后的同步信号。
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的周期的整数倍。其中,若传输特征信息为广播信息,则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发送广播信息的周期的整数倍;若传输特征信息中包含同步信号,则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发送同步信号的周期的整数倍。
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为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的周期为T,且在t0+T时刻发送携带传输特征参数的广播信息,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广播信息(携带有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时,可以每隔T且在t0+nT(n为大于0的整数)时刻发送(例如,可以在t0+2T,t0+3T,t0+4T,……,t0+nT时刻发送),也可以每隔mT且在t0+m*nT(m,n均为大于0的整数)时刻发送(例如,可以在t0+2T,t0+4T,t0+6T,……,t0+m*nT时刻发送),也可以在t0+nT(n为大于0的整数,且可以随机选择)时刻发送(例如,可以在t0+2T,t0+3T,t0+5T,……,t0+nT时刻发送)。
同样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同步信号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同步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在t1+T1时刻发送同步信号,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更新序列取值后的同步信号时,可以每隔T1且在t1+nT1(n为大于0的整数)时刻发送,也可以每隔mT且在t0+m*nT(m,n均为大于0的整数)时刻发送,也可以在t0+nT(n为大于0的整数,且可以随机选择)时刻发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上述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并通过传输特征信息指示传输特征参数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参考因子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参考因子包括移动特性和业务特性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传输特征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根据参考因子对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参考因子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参考因子,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参考因子,所述参考因子具体可以包括移动特征和业务特性中的至少一种。
以所述参考因子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参考因子为例,所述移动特性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等,所述业务特性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也可以是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
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参考因子更新传输特征参数时,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网络设备预配置参考因子,当参考因子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变化后的参考因子更新传输特征参数。
例如,网络预配置的参考因子的门限值是V0,当参考因子大于或小于V0时,可以更新传输特征参数。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阈值,当参考因子的变化超过该阈值时,更新传输特征参数。
例如,网路预配置的参考因子的门限值为V0,阈值为alpha,那么,当参考因子大于V0+alpha或小于V0-alpha时,更新传输特征参数(例如,当参考因子大于V0+alpha时,可以增大SCS,增加DMRS的密度;当参考因子小于V0-alpha时,可以减小SCS,减小DMRS的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参考因子更新传输特征参数后,也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t0+T时刻,在低频段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采用15kHz的SCS,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2个DMRS符号),在t0+t1(t1大于T且小于2T)时刻,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v变大,且大于v0+alpha,则可以改变SCS为30kHz和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4,以发送MIB-SL的周期为最小粒度,可以在t0+2T时刻将更新后的SCS以及DMRS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
之后,在t0+t2(t1大于2T且小于4T)时刻,当第一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v变小,且小于v0-alpha时,则可以改变SCS为15kHz和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以MIB-SL的周期为最小粒度,可以在t0+4T时刻更新后的SCS以及DMRS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上述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SL上的物理信道时,可以使用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中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L中,发送端在确定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发送传输特征信息,通过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发送端可以将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指示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指示后,可以根据指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S202: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202中,网络设备可以预先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用于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物理信道可以包括PSDCH、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物理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SCS可以是15KHz、30KHz、60KHz、120KHz以及240KHz中的其中一种,DMRS的配置参数可以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可以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以及DMRS的时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频域配置参数也可以包含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以网络设备配置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为例,网络设备在预先配置BWP时,可以为每一个BWP配置SCS的大小,CP长度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
例如,在低频段,网络设备可以配置BWP0采用15kHz的SCS,CP长度为t1,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BWP1采用15kHz的SCS,CP长度为t2,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BWP2采用30kHz的SCS,CP长度为t3,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4;BWP3采用30kHz的SCS,CP长度为t4,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4。
在高频段,网络设备可以配置BWP0采用60kHz的SCS,CP长度为t1,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BWP1采用120kHz的SCS,CP长度为t2,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4;BWP2采用60kHz的SCS,CP长度为t3,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2;BWP3采用120kHz的SCS,CP长度为t4,1个时隙内DMRS的数目为4。
网络设备在配置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执行S204。
S204: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在步骤204中,网络设备在配置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以便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指示发送SL上的物理信道,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指示解调SL上的物理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或,
发送系统消息块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配置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将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携带在RRC信息中,通过发送RRC信息将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将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携带在SIB信息中,通过发送SIB信息将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以上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网络设备在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网络设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预先配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并得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网络设备在得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的传输特征信息,该传输特征信息可以视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
网络设备在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时,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RRC信息,其中,更新后的RRC信息中携带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或者,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更新后的SIB信息,其中,更新后的SIB信息中携带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息或SIB信息后,可以从RRC信息或SIB信息中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传输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L中,网络设备可以预先配置传输特征参数,通过传输特征信息指示预先配置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指示给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可以根据指示向接收端发送信息,接收端可以根据指示解调接收到的信息,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信息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S302: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其中,SCS可以是15KHz、30KHz、60KHz、120KHz以及240KHz中的其中一种,DMRS的配置参数可以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可以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以及DMRS的时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频域配置参数也可以包含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或,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具体地,如果网络设备将传输特征信息携带在RRC信息中,并将RRC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RRC信息;如果网络设备将传输特征信息携带在SIB信息中,并将SIB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SIB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
按照设定时间周期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按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对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以便于根据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更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由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按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可以按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对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以便于根据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更新网络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是从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RRC信息,更新后的RRC信息中携带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也可以是从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SIB信息,更新后的SIB信息中携带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
第二终端设备在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后,可以执行S304。
S304: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
在步骤304中,第二终端设备在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传输特征参数,以便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其中,所述物理信道可以包括:PSDCH、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物理信道,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广播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可以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广播信息后,可以对广播信息进行解调和分析,并从广播信息中获取其携带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在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对接收到的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解调。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且,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进行解调,则,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PSCCH,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SCCH,PSCCH中可以携带用于对PSSCH进行解调的传输特征参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PSCCH后,可以对PSCCH进行解调和分析,并从PSCCH中获取其携带的传输特征参数。
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在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SSCH后,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对接收到的PSSCH进行解调。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得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DMRS的配置参数,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包含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得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的DMRS的配置参数,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DMRS的配置参数对应的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包含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的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包括PSSS以及SSSS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同步信号。
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同步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特征信息即为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包括PSSS以及SSSS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的第五个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得到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同步信号获得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在发送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时,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两者的时域位置及频域位置,与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可以包括PSS以及SSS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同步信号。
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广播信息和所述同步信号(或者,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传输特征信息即为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
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的第六个实施例记载的方法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包含广播信息以及同步信号的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得到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时,所述广播信息以及所述同步信号在时域以及频域上的位置关系,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位置关系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信息以及同步信号的发送时域位置及频域位置关系得到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五映射关系。
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广播信息后,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广播信息和第五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解调所述广播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第五映射关系,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信息获得传输特征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中,若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的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则第二终端设备以及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约定,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第六映射关系。
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传输特征信息后,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六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解调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第六映射关系,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传输特征参数,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同步信号获得传输特征参数。
若第二终端设备通过S302中记载的方法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从RRC信息或SIB信息中获取网络设备配置的传输特征参数。
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传输特征参数后,在SL中,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后,可以根据确定的传输特征参数对接收到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解调,以避免盲检,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L中,接收端接收到传输特征信息后,确定传输特征信息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信息后,可以根据指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默认设置相同的传输特征参数,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出厂时具有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信道,并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其中,所述物理信道可以包括:PSDCH、PSCCH以及PSSCH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SL上的其他物理信道。
这样,通过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默认设置相同的传输特征参数,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时,可以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发送,第二终端设备在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后,可以使用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解调,减少了第二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第二终端设备获取信息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更新传输特征参数,并通过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记载的内容,将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指示给第二终端设备后,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可以覆盖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此时,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更新后的传输特征参数传输信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确定模块41和发送模块42,其中:
确定模块41,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PSSCH;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所述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具有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具有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所述广播信息和所述同步信号的发送时域位置及频域位置的关系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四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广播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五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六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43,其中: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43,在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所述发送模块42,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44,其中:
所述第二更新模块44,在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根据参考因子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参考因子包括移动特性和业务特性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发送模块42,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L中,发送端在确定传输特征参数后,可以发送传输特征信息,通过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发送端可以将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指示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指示后,可以根据指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发送模块51,其中:
发送模块51,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发送端和接收端默认设置相同的传输特征参数,使得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信息时,可以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发送,接收端在从发送端接收信息后,可以使用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包括:配置模块61和发送模块62,其中:
配置模块61,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6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更新模块63,其中:
所述更新模块63,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所述发送模块62,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62,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或,
发送系统消息块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L中,网络设备可以预先配置传输特征参数,通过传输特征信息指示预先配置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指示给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可以根据指示向接收端发送信息,接收端可以根据指示解调接收到的信息,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71和确定模块72,其中:
接收模块71,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接收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广播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进行解调;
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PSCCH,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所述广播信息和所述同步信号的发送时域位置与频域位置关系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广播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广播信息和第五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五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72,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六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六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按照设定时间周期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由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71,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或,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传输特征信息后,确定传输特征信息指示的传输特征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可以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信息后,可以根据指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81,其中:
接收模块81,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发送端和接收端默认设置相同的传输特征参数,使得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信息时,可以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发送,接收端在从发送端接收信息后,可以使用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进行解调,减少了接收端的盲检次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信息解调的复杂度和时延,提高接收端获取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当通信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时,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4和用户接口903。移动终端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Data Rate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hlink 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9021和应用程序9022。
其中,操作系统9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9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902并可在处理器9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SCS、循环前缀CP、部分带宽BWP以及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或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中,或者由处理器901实现。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信息指示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DSP Device)、可编程逻辑设备(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终端设备9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记载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步骤。
当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1000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可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发射机1001和接收机1004。具体的应用中,发射机1001和接收机1004可以耦合到天线1005。
存储器1003,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0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1002,执行存储器1003所存放的程序。
具体地,在网络设备1000中,处理器1002可执行以下方法:
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上述如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揭示的网络设备1000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2中,或者由处理器1002实现。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3,处理器1002读取存储器10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网络设备还可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并实现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记载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步骤。
当通信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时,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和用户接口1103。移动终端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5。
其中,用户接口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hlink 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1021和应用程序11022。
其中,操作系统11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1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102并可在处理器11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
或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默认设置的传输特征参数,在SL上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1中,或者由处理器1001实现。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信息指示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DSP Device)、可编程逻辑设备(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终端设备10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记载的信息指示方法的步骤。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30)
1.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从网络设备侧接收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理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PSSCH和物理旁链路发现信道PSDCH中的至少一种;
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PSSCH;
其中,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所述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具有第一映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具有第二映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三映射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所述广播信息和所述同步信号的发送时域位置及频域位置的关系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四映射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广播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信息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五映射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具有第六映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按照设定时间周期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参考因子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参考因子包括移动特性和业务特性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2.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理信道包括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种;
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发送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或,
发送系统消息块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5.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所述物理信道包括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进行解调;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SCCH,所述PSCCH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PSCCH,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DMRS的配置参数;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SCS、CP以及BWP中的至少一种与DMRS的配置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取值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广播信息和同步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所述广播信息和所述同步信号的发送时域位置与频域位置关系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同步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和第六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第六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同步信号时使用的SCS、CP、BWP以及DMRS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传输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所述更新后的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更新后的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由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传输特征参数进行更新得到。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传输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RRC信息,所述RRC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或,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SIB信息,所述SIB信息中携带所述传输特征信息。
2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从网络设备侧接收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旁链路SL上发送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理信道包括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配置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在SL上发送或解调物理信道,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理信道包括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特征参数。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传输特征信息,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用于指示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包括DMRS的配置参数,所述DMRS的配置参数包含时域配置参数和频域配置参数,所述时域配置参数包含DMRS的OFDM符号的个数,所述频域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MRS的子载波数目以及频域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传输特征信息,确定所述传输特征参数,所述传输特征参数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在SL上发送的物理信道进行解调,所述物理信道包括PSCCH、PSSCH和PSDCH中的至少一种。
2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8055.3A CN110380814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PCT/CN2019/082210 WO2019196894A1 (zh) | 2018-04-12 | 2019-04-11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US17/035,733 US11509445B2 (en) | 2018-04-12 | 2020-09-29 |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8055.3A CN110380814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0814A CN110380814A (zh) | 2019-10-25 |
CN110380814B true CN110380814B (zh) | 2021-07-20 |
Family
ID=6816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28055.3A Active CN110380814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09445B2 (zh) |
CN (1) | CN110380814B (zh) |
WO (1) | WO20191968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27635A1 (ko) * | 2018-08-03 | 2020-02-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Nr v2x에서 동기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7142148B2 (ja) * | 2018-08-08 | 2022-09-26 |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ニューラジオ(nr)における物理サイド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pscch)設計に対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13453196B (zh) * | 2020-03-27 | 2023-05-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2055982B (zh) * | 2020-08-06 | 2023-10-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测距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KR20220092187A (ko) * | 2020-12-24 | 2022-07-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3011046A1 (zh) * | 2021-08-06 | 2023-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速率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5811384B (zh) * | 2021-09-13 | 2024-08-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ue及介质 |
US12213137B2 (en) * | 2022-02-16 | 2025-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ot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high subcarrier spacing |
CN118975358A (zh) * | 2022-04-29 | 2024-1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侧链路通信中的子载波间隔配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8544A (zh) * | 2010-04-30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Phich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2057612A (zh) * | 2008-06-11 | 2011-05-1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局域优化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
CN106717091A (zh) * | 2014-09-04 | 2017-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针对d2d传送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889238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67641B2 (en) * | 2009-11-16 | 2014-07-0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arrier indication in a bandwidth aggreg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EP2848056B1 (en) * | 2012-05-11 | 2016-05-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ssignment during control channel ambiguity |
US20160095092A1 (en) * | 2014-09-25 | 2016-03-31 | Intel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se for device-to-device assisted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technologies |
CN106304344B (zh) * | 2015-05-15 | 2021-03-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d2d ue |
US10644848B2 (en) * | 2015-08-13 | 2020-05-0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
WO2017178993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mapp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JP2019149593A (ja) * | 2016-07-15 | 2019-09-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
CN118368733A (zh) * | 2017-01-05 | 2024-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11149300B (zh) * | 2017-07-24 | 2022-07-0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10324859B (zh) * | 2018-03-29 | 2021-05-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副链路的传输资源选择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2018
- 2018-04-12 CN CN201810328055.3A patent/CN110380814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11 WO PCT/CN2019/082210 patent/WO20191968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
- 2020-09-29 US US17/035,733 patent/US1150944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7612A (zh) * | 2008-06-11 | 2011-05-1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局域优化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
CN101848544A (zh) * | 2010-04-30 | 2010-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Phich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6717091A (zh) * | 2014-09-04 | 2017-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针对d2d传送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889238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308] Necessity of initial DL/UL BWP in ServingCellConfig;NTT DOCOMO, INC.;《3GPP TSG-RAN WG2 #101 26th February – 2nd March 2018 Athens, Greece》;20180302;第2-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028913A1 (en) | 2021-01-28 |
US11509445B2 (en) | 2022-11-22 |
CN110380814A (zh) | 2019-10-25 |
WO2019196894A1 (zh) | 2019-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0814B (zh) | 信息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US11206054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4339987B (zh) | 定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KR102221648B1 (ko) |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EP3637101B1 (en) | Reference signal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KR102321890B1 (ko) | 시간-주파수 자원의 송신 방향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RU2735548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терминал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10661601B (zh) | 定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 |
EP3369229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hysical structure system | |
EP3627937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WO2019096311A1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09417779B (zh) |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
JP7027543B2 (ja) | 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WO2019096282A1 (zh) | 检测窗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9845147B (zh) | 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228533A1 (zh) | 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 |
RU2728762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EP3567956B1 (en) | Method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TW201826747A (zh) | 資源映射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 |
CN110880960B (zh) | 探测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3556812B (zh)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140420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JP7010849B2 (ja) |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 |
JP2021119702A (ja) | 共有基準信号を復調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WO2022241745A1 (en)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