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313110B -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110B
CN110313110B CN201880013007.3A CN201880013007A CN110313110B CN 110313110 B CN110313110 B CN 110313110B CN 201880013007 A CN201880013007 A CN 201880013007A CN 110313110 B CN110313110 B CN 110313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contact
wall
top wall
electric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3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3110A (zh
Inventor
德拉戈那塔·巴亚那塔-萨斯那塔
伊夫·勒波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the spr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端子包括:形成的一接触件;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和罩体具有用于将所述接触件固定于所述罩体的配合的保持特征,且所述罩体为提高所述接触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强化功能。所述电端子安装在一连接器组件内。所述电端子具有防止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密封件损坏或使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密封件损坏最小化的功能。

Description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3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US 62/465355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内容其整体上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端子以及电端子安装于其内的连接器组件的领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端子,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供能用在车辆中的连接器系统使用的电端子。
背景技术
供用于车辆的连接器系统使用的电端子是熟知的。通常,这种类型的连接器系统适用于包括接线分布块(junction distribution blocks)、功率控制模块和其他车身控制系统的车辆系统。这些系统典型地使用一线束以将整个车辆中的各种车身系统和控制系统连接。
典型的连接器系统包括一接头或插座连接器,接头或插座连接器具有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保持在插座的绝缘的基座中的多个公型电端子或插针。一插头连接器包括用于与插座连接器的基座配合对接的一模制成形的外基座,外基座具有用于保持多个母型端子的多个凹穴或腔体。各自的连接器组件均包括一电端子配件,电端子配件可拆卸地接合在基座中。通常,电配件或基座具有一可挠曲的锁定臂,该锁定臂接合形成在端子配件上或基座中的窗口或肩部。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端子包括:形成的一接触件;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和罩体具有用于将所述接触件固定于所述罩体的配合的保持特征,且所述罩体为提高所述接触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强化功能。所述电端子安装在一连接器组件内。所述电端子具有防止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一密封件损坏或使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密封件损坏最小化的功能。
发明内容部分仅是出于总结一些示例实施例的以提供对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的目的。相应地,应该理解的是,上述示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且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从下文的结合通过示例示出所说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实施例、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器组件和接触组件连结在一起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组件和接触组件连结在一起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3是接触组件的一接触件和接触组件的一罩体连结在一起组成一电端子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4是电端子的另一前视立体图;
图5是电端子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6是电端子的一前视图;
图7是电端子的一俯视图;
图8是电端子沿图7的线8-8的剖视图;
图9是电端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电端子沿图7的线10-10的剖视图;
图11是电端子沿图7的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接触件和罩体分解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13是接触件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14是接触件的另一前视立体图;
图15是接触件的一侧视图;
图16是接触件的另一侧视图;
图17是接触件的一俯视图;
图18是罩体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19是罩体的另一前视立体图;
图20是罩体的一侧视图;
图21是罩体的一俯视图;
图22是罩体沿图20的线22-22的剖视图;
图23是罩体的一前视图;
图24是罩体的一后视图;
图25是罩体沿图20的线25-25的剖视图;
图26是连接器组件安装其内的一接触组件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27是彼此分解地示出的连接器组件、接触件组件、一公型端子、一撤出工具以及一探头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28是彼此分解地示出的连接器组件、接触件组件、公型端子、撤出工具以及探头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29是连接器组件的一前盖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0是前盖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31是前盖的一前视图;
图32是前盖的一后视图;
图33是连接器组件的一前基座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4是前基座的一侧视图;
图35是前基座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36是连接器组件的一独立的二次锁定件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7是独立的二次锁定件的一侧视图;
图38是连接器组件的一密封件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9是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40是连接器组件的一密封盖或套环(grommet)盖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41是以立体示出的密封盖或套环盖的剖开图;
图42是密封盖或套环盖的一后视图;
图43是密封盖或套环盖的一前视图;
图44是连接器组件和接触组件处于一组装状态下的一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
本发明仅针对于安装在一连接器组件620中的一电端子20做出说明,因此附图示出连接器组件620的一单个线路,所以针对连接器组件620的各元件的图示均为整个连接器组件620其中的一单个组件或一部分,而完整的连接器组件620是提供多个线路的。应注意的是,本文使用诸如“前”、“后”、“顶”、“上”、“底”和“下”等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是任意的,并不表示在使用期间所需的取向,并且用于提供对所示实施例的更清晰的理解。
电端子20由两个单独的部件构成,即一第一部件或接触件22以及一第二部件或罩体24。两部件构造提供一更小的电端子20同时提供增强的性能。接触件22由单片的一高导电材料(诸如铜或任何其它铜基合金或具有相同导电性能的类似材料)冲压成形,以提供优异的电气性能。罩体24是由单片的一高拉伸强度的材料形成的金属(诸如不锈钢)的冲压成形,以提供优异的保持力和补强。形成罩体24的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形成接触件22的材料的拉伸强度。电端子20收容一对应的公型端子320,诸如一插针或刀片形件(blade)。钢相比于铜或铜基合金能提供了额外的益处。钢通常表现出更高的拉伸强度性能,并且其用于弹性或施压应用的情况是一种优越的选择。接触件22以及罩体24独立形成,之后再经由另外的组装或结合模具被固定在一起。
在该实施例中,以下说明针对于使一导电引线420与其附接的电端子20。如本领域熟知的,引线420具有包围导体424的一绝缘包覆层422。绝缘包覆层422在引线420的前端处部分地被去除以露出设置于绝缘包覆层422内的导体424。
接触件22最佳示出在图13至图17。接触件22具有:一接触部26,其配置成给对应的公型端子320提供一电连接;一线固定部28,其配置成连结于引线420;以及一过渡部30,其将接触部26连接于线固定部28。
接触部26由一本体32形成,本体32具有相反的前端32a和后端32b且具有从前端32a到后端32b延伸穿过本体32形成的一通道34以及从本体32延伸并延伸到通道34内的第一和第二悬臂式的弹性臂或接触梁36、38。一中心线40沿本体32的从前端32a到后端32b的长度来限定。本体32由形成通道34的相对的顶壁和底壁42、44以及使相对的顶壁和底壁42、44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直立的侧壁46、48形成。各壁42、44、46、48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平面。顶壁42具有一前缘部42a、一相反的后缘部42b、在前缘部42a和后缘部42b之间延伸的一第一侧缘部42c以及在前缘部42a和后缘部42b之间延伸的一第二侧缘部42d。壁42、44、46、48的前缘部42a、44a、46a、48a形成进入通道34内的一进入开口50。
一顶开口52形成在顶壁42上、接近但与本体32的前端32a间隔开且由一前缘部52a、一后缘部52b以及在前缘部52a和后缘部52b之间延伸的侧缘部52c、52d形成。一底开口54形成在底壁44上、接近但与本体32的前端32a间隔开且由与顶开口52的缘部52a、52b、52c、52d竖向对齐的一前缘部、一后缘部以及两侧缘部形成。
接触梁36从顶开口52的前缘部52a向后延伸、穿过顶开口52而进入通道34内。接触梁38从底开口54的前缘部54a向后延伸、穿过底开口54而进入通道34内。接触梁36、38配置成电接合对接的公型端子320。在一实施例中,各接触梁36、38具有:一前端,连接于对应开口52、54的前缘部;一前段56,其从开口52、54的前缘部向后延伸并相对中心线40向内弯曲;一中间段58,其从前段56向后延伸并相对中心线40且相对前段56向内倾斜;以及一后段60,其从中间段58向后延伸并相对中心线且相对中间段58向内弯曲然后向外弯曲。后段60终止于自由的后端60a。各接触梁36、38具有从前缘部到后端60a限定的一长度。在一实施例中,两者的长度相同。在一实施例中,接触梁36、38彼此竖向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一凸点62(dimple)设置在各侧壁46、48的一内表面上且位于开口52、54的前缘部前方。凸点62可具有一穹顶形状。
多个间隔开的突起64从侧壁46、48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并位于开口52、54的后方。如所示出的,设置有三个突起64,然而可设置更多或更少的突起64。在一实施例中,各突起64具有垂直于中心线40延伸的一后表面64a。
顶壁42的后缘部42b与本体32的后端32b纵向间隔开。侧壁46、48的各后端46b、48b的上部从顶壁42的后缘部42b朝向本体32的后端32b以一角度向下并向后延伸。
一凸缘65从侧壁46向上延伸并沿顶壁42的侧缘部42c延伸到顶壁42的上方。凸缘65平行但偏离于中心线40。凸缘65位于顶开口52的后方并与顶开口52隔开。凸缘65具有:一第一表面65a,其垂直于顶壁42;一第二表面65b,从第一表面65a的顶端向后延伸并相对第一表面65a倾斜;一第三、顶的表面65c,其从第二表面65b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且大体平行于顶壁42;一第四、后的表面65d,其从第三表面54c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垂直于顶壁42。
在一实施例中,线固定部28为大体U形形状。线固定部28配置成收容导电引线420。线固定部28包括:一弯曲的基壁66,具有前后端;两线夹持部68,从基壁66向上延伸并配置成连接于引线420的露出的导体424;以及两绝缘包覆层夹持部70,从基壁66向上延伸并配置成连接于引线420的绝缘包覆层422。基壁66在尺寸上设置成容纳导电引线420的露出的导体424和绝缘包覆层422。线夹持部68位于绝缘包覆层夹持部70的前方。在一实施例中,线夹持部68形成为从基壁66向上延伸的翼部,且绝缘包覆层夹持部70形成为从基壁66向上延伸的翼部。
为了将引线420连接于线固定部28,绝缘包覆层422的前部被去除以露出导体424。裸露的导体424置于基壁66内且低于线夹持部68,而引线420的具有完整的绝缘包覆层422的一部分置于基壁66内且低于绝缘包覆层夹持部70。这两个部分68、70然后弯折在引线420的对应部分上以将引线420固定于接触件22,其中线夹持部68使接触件22固定或夹持裸露的导体424而绝缘包覆层夹持部70使接触件22固定或夹持绝缘包覆层422。
电端子20的过渡部30在接触部26和线固定部28之间延伸。过渡部30具有一大体U形的基壁72,基壁72具有从其向上延伸的侧壁74、76。各侧壁74、76的前部纵向延伸而各侧壁74、76的后部从前部朝向中心线40向内倾斜延伸至线固定部28。各前部78的顶缘部形成一凹口82,凹口82具有:一前表面84,从对应的后缘部46b、48b的底端向下延伸;一平的中间表面86,其纵向延伸;以及一后表面88,从对应的中间表面86的后端向上延伸。
当电端子20和引线420连接在一起时,形成一接触组件90。
图18至图25中最佳示出罩体24。罩体24由一本体132形成,本体132具有相反的前端132a和后端132b,且本体132具有:一通道134,从前端132a延伸至后端132b以穿过本体132形成;以及第一和第二悬臂的加强梁136、138,从本体132延伸并延伸到通道134内。一中心线140沿本体132的从前端132a到后端132b的长度被限定。本体132由形成通道134的相对的顶壁和底壁142、144以及使相对的顶壁和底壁142、144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直立的侧壁146、148形成。各壁142、144、146、148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平面。顶壁142具有一前缘部142a、一相反的后缘部142b以及在前缘部142a和后缘部142b之间延伸的侧缘部142c、142d。
一前开口152形成在顶壁142且由一前缘部152a、一后缘部152b以及在前缘部152a和后缘部152b之间延伸的侧缘部152c、152d形成。前开口152与前缘部142a和侧缘部142c,142d间隔开。一前窗口153形成在顶壁142上并且位于前开口152的前方。前窗口153接近但与侧缘部142c间隔开。一后窗口155形成在顶壁142上并且位于前开口152的后方并且与侧缘部142c、142d间隔开。后窗口155由前缘部155a、后缘部155b以及在前缘部155a和后缘部155b之间延伸的侧缘部155c、155d形成。一后窗口157形成在顶壁142上并且位于后开口155的后方,但是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与后开口155部分对齐。后窗口157从侧缘部142c延伸。一底开口154形成在底壁144上、接近但与主体132的前端132a隔开并且由和与缘部152a、152b、152c、152d竖向对齐的前缘部、后缘部侧缘部形成。一底开口154形成在底壁144上、接近但与主体132的前端132a隔开并且由与缘部152a、152b、152c、152d竖向对齐的前缘部、后缘部以及侧缘部形成。
加强梁136从前开口152的前缘部152a向后延伸、穿过前开口152并延伸到通道134中。加强梁138从底开口154的前缘部向后延伸、穿过底开口154并延伸到通道134中。加强梁136、138配置成接合接触件22的接触梁36、38以为接触梁36、38提供加强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各加强梁136、138具有:一前端,连接于开口152、154的对应的前缘部152a、154a;以及段192,从前缘部152a、154a向后延伸并相对中心线140向内倾斜。段192终止于自由的后端192a。各加强梁136、138具有从前缘部到后端192a限定的一长度。在一实施例中,两者的长度相同。在一实施例中,加强梁136、138彼此竖向对齐。各加强梁136、138的长度小于对应的接触梁36、38的长度。在一实施例中,各加强梁136、138具有比接触梁36、38的前段56和中间段58的组合长度小的一长度。在一实施例中,各加强梁136、138具有大致等于接触梁36、38的前段56和中间段58的组合长度的一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凸缘196、198、200、202在本体132的前端132a从对应的壁142、144、146、148延伸并限定进入通道134的一进入开口204(这些凸缘196、198、200、202未示出在图1、图2及图5中)。在一实施例中,凸缘196、198具有比顶、底壁142、144的宽度小的宽度,且凸缘200、202具有比第一、第二侧壁146、148的高度小的高度,且各凸缘196、198、200、202由两个壁部199、201形成。壁部199从对应的壁142、144、146、148向外延伸、与对应的壁142、144、146、148共面并平行于中心线140,而壁部201朝中心线140向内弯曲然后向后弯曲。在一实施例中,各壁部201相对第一壁部199的中心线以大约120度至大约180度的角度倾斜。
突起206、208、210、212接近本体132的前端132a、从对应的壁142、144、146、148向内延伸并延伸到通道134中。当接触件22如本文所述地插入罩体24时,突起206、208、210、212起到前止挡部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各突起206、208、210、212具有垂直于中心线140延伸的一后表面。
对位肋部214从顶壁142向上延伸并与顶壁142的一部分重叠。在一实施例中,对位肋部214与顶开口152和加强梁136的一部分重叠。对位肋部214具有前端214a和后端214b以及一平的顶表面216。在一实施例中,后端214b相对本体132的中心线140向下倾斜且向外远离本体132的前端132a。
对位肋部214包括由一中间段233彼此间隔开的前段230和后段232。前段230具有:一前端230a,接近本体132的前端132a但与本体132的前端132a间隔开以使一空间238设置在对位肋部214的前方;以及一后端230b,接近中间段233的前端233a但与中间段233的前端233a间隔开。在一实施例中,前端230a垂直于本体132的中心线140。后段232具有:一前端232a,接近中间段233的后端233b但与中间段233的后端233b间隔开;以及一后端232b,接近本体132的后端132b但与本体132的后端132b间隔开。在一实施例中,前端232a垂直于本体132的中心线140。在一实施例中,后段232的后端232a相对本体132的中心线140向下倾斜且向外远离本体132的前端132a。
如图23和图24所示,各前段230、后段232由一折叠壁形成,该折叠壁由一第一壁部218、一第二壁部220以及一第三壁部222形成,第一壁部218从侧壁146向上延伸,第二壁部220从第一壁部218的顶端并从第一壁部218向内延伸以与顶壁142重叠以形成180度弯曲,第三壁部222从第二壁部220的端部向下延伸至顶壁142以在前段230和顶壁142以及在后段232和顶壁142之间设置贯通的通道221。所述前段230还包括:一第四壁部224,从第三壁部222的下端延伸并且相对第三壁部222倾斜,以使第四壁部224朝向中心线140向内延伸。在使用时,第四壁部224安放在一顶部的前窗口153内,前窗口153在尺寸设置成收容第四壁部224。在一实施例中,第四壁部224具有小于壁部218、220、222的纵向长度的一纵向长度。第四壁部224形成保持指。后段232不与后窗口155重叠。
中间段233位于前开口152和后窗口155之间,并具有:一第一壁部235,其从侧壁146向上延伸;一第二壁部237,从第一壁部235的顶端延伸并朝向中心线140向内延伸以与顶壁142的一部分重叠;以及一第三壁部239,从第二壁部237的端部向下延伸到顶壁142并与顶壁142倾斜,以使第三壁部239朝向中心线140向内延伸。中间段233位于前开口152的后方,但是可以与前开口152的后部重叠。第二壁部239与第二壁部220的上表面共面或略低于第二壁部220的上表面。第二壁部239平行于顶壁142。第二壁部239横跨顶壁142延伸一距离,该距离大于前段230和后段232横跨顶壁142的距离。第三壁部239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中心线140倾斜,以使第三壁部239的前端239a比第三壁部239的后端239b更靠近侧壁150。这些部235、237、239在中间段233和顶壁142之间形成通道243。通道243的一部分与通道221对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壁部220和第二壁部237的与第二壁部220对齐的部分是连续的。
一加强的突片241在后窗口155的前缘部155a处从顶壁142向上延伸并且横跨后窗口155的前缘部155a延伸。突片241垂直于中心线140。突片241具有一前表面241a、一后表面241b、以及在前表面214a和后表面214b之间延伸的上缘部241c以及侧缘部241d、241e。突片241的上缘部241c与中间段233的第二壁部237的上表面齐平或略低于下表面。前表面241a接近后端232b并且可以抵靠后段232的后端232b。在一实施例中,突片241从罩体24的顶壁142弯曲出。在一实施例中,突片241为大体矩形。
如图20所示,一第一高度H1从顶壁142的外表面到底壁144的外表面被限定并测量。一第二高度H2从底壁144的外表面到对位肋部214的平的上表面216被限定并测量。高度H2大于但不显著大于高度H1。
各侧壁146、148具有贯通其的多个间隔开的窗口240,窗口240配置成对接接触件22的侧壁上的突起64。窗口240位于加强梁136、138的后方。在一实施例中,侧壁146上的窗口240与侧壁148上的窗口240对齐。
顶壁142的后缘部142b与本体132的后端132b纵向间隔开。侧壁146、148的各后端146b、148b的上部242相对中心线140倾斜延伸且从顶壁142的后缘部142b朝向本体132的后端132b向下且向后延伸。侧壁146、148的各后端146b、148b的下部244平行于中心线140延伸。由此,倾斜的上部242与本体132的后端132b间隔开。由对位肋部214的后端214b、顶壁142的后缘部142b以及侧壁146、148的后端146b、148b的倾斜的上部242提供的这些倾斜的表面提供一平滑的锥度并消除任何尖角。
在一实施例中,各侧壁146、148的下部244包括形成延伸到通道134中的一折叠的突片248的壁。各突片248包括:一U形形状的第一壁部250,其从对应的侧壁146、148向内延伸并进入通道;以及一第二壁部252,其从第一壁部250向下延伸。一空间254由各突片248的两壁部250、252形成。
为了将接触件22与罩体24组装,罩体24首先处于部分形成条件下。在这种部分形成的条件下,顶壁142相对侧壁148部分弯曲,加强梁136相对顶壁142未弯曲,加强梁138相对底壁144未弯曲,对位肋部214的前段230相对侧壁146部分弯曲,侧壁146、148相对底壁144部分弯曲,且突片248均未弯曲。其余的特征形成在罩体24上。
接触件22的前端插入穿过在罩体24的本体132的后端132b形成的开口并沿部分形成的通道134滑动直到接触件22的本体32的前端32a与壁144、146、148上的突起208、210、212的后表面接合。突起208、210、212起到限制接触件22进一步插入到罩体24内的一止挡部的作用。之后,侧壁146、148相对底壁144进一步弯曲到直立位置,顶壁132相对侧壁148进一步弯曲到水平位置。在这一弯曲过程中,顶壁142与侧壁146接合。顶壁142可使突片256安放在侧壁146的开口258内以将顶壁142固定于侧壁146。当壁142、146、148弯曲时,突起206、208、210、212完全接合接触件22的本体32的前端32a。此外,当壁142、146、148弯曲时,突起64安放在窗口240内且凸缘65从顶壁142的窗口157穿过至后段232的通道221。之后加强梁136、138向内弯曲以接合接触梁36、136。对位肋部214的前段230然后相对侧壁146和顶壁144弯曲。第四壁部224安放在顶壁142上的前窗口153内以进一步将对位肋部214和顶壁142固定在一起。突片248折叠并与凹口82接合。罩体24的突起206、208、210、212的最内表面与壁42、44、48、50的内表面齐平或大致齐平。
突起64在窗口240内、凸缘65穿过窗口157进入通道221、第四壁部224在前窗口153内以及突片248在凹口82内的这些接合都用于将接触件22固定在罩体24内,以将接触件22保持并锁定在罩体24内,从而防止接触件22和罩体24分离,阻止当接触件22受到抽出力作用时被拉出。
尽管突起64被描述为位于接触件22上而窗口240位于罩体24上,但突起64也可以设置在罩体24上而窗口240形成在接触件22上。
电端子20及其附接的引线420安装在如本文所述的连接器组件620内。
如图26至图28所示,连接器组件620包括:一前盖622;一前基座624,设置在前盖622的后方;一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设置在前基座624的后方;一后基座628,设置在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的后方;一密封件630,设置在后基座628的后方;以及一密封盖或套环盖632,设置在密封件630的后方。
如图29至图32所示,前盖622由一本体638形成,本体638具有:一前壁642,具有一后表面643;相对的顶壁和底壁644、646,从前壁642向后延伸;以及第一和第二直立的侧壁648、650,从前壁642向后延伸并在顶壁和底壁644、646之间延伸。一公型端子收容通道652、一工具收容通道654以及一探头收容通道656穿过前壁642并穿过由壁644、646、648、650形成的空间658延伸。公型端子收容通道652在尺寸上设置成收容穿过其中的公型端子320。工具收容通道654在尺寸上设置成收容穿过其中的一撤出工具720。探头收容通道656在尺寸上设置成收容穿过其中的一探头820。公型端子收容通道652位于工具收容通道654和探头收容通道656的下方。
如图33至图35所示,前基座624由一后壁660、从后壁660向前延伸的相对的顶壁662和底壁664以及从后壁660向前延伸并在顶壁662和底壁664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直立的侧壁666、668形成。一通道670穿过后壁660并穿过由壁644、646、648、650形成的空间672延伸。一异形(profiled)的保持梁或保持指674从顶壁662向下延伸到空间672中。保持指674具有一本体部676,本体部676在本体部676的端部具有一加大的头部678。本体部676具有一弯曲的下表面680。头部678具有大致竖直的一前表面部682a、倾斜的一前表面部682b以及大致水平的一底表面684。对齐的开口686设置在从后壁660向前延伸的侧壁666、668上。
如图36和图37所示,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由相对的顶壁688和底壁690以及使相对的顶壁688和底壁690彼此分隔开的侧壁692、694形成,并且于其内限定从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的一前端626a延伸穿过而到一后端626b的一中心通道696。顶壁688具有前倾斜的面698。面698从前端626a向后延伸。面698以与罩体24的侧壁146、148的各后端146b、148b的上部242倾斜的角度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位于前基座624的后方。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能够相对前基座624竖向移动且能够通过配合设置在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和前基座624上的锁定特征700(仅在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中示出)而相对前基座624被锁定就位,以将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置于一锁定位置。锁定特征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棘爪、杠杆、卡扣。使用者可以通过前基座624中的开口686抓住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以实现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相对前基座624的运动。
后基座628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穿过其中的一通道。
如图38和图39所示,密封件630由一顺从性(compliant)的弹性材料(诸如橡胶)形成,且配置成当引线420如本文所述地插入穿过其中时接合引线420的绝缘包覆层422。密封件630由一壁702形成,壁702具有从壁702的前端702a到壁702的后端702b的延伸穿过壁702的一中间孔或通道704。在一实施例中,形成通道704的表面形成为多个可压缩的在其间具有一垂部(lobe)708的突起(lobes)、唇部(lips)或囊部(bladders)706。囊部706限定通道704的减小的尺寸的最内表面710。在一实施例中,最内表面710在形状上为圆形。通道704的最内表面710限定小于电端子20的外表尺寸且小于引线420的绝缘包覆层422的直径的一尺寸。密封件630给引线420的绝缘包覆层422提供一弹性界面,以提供一防湿气/防碎屑屏障。
如图40至图43所示,密封盖或套环盖632由一本体712形成,本体712具有从本体712的一前端712a延伸至一后通道部714b的一前通道部714a,后通道部714b延伸至本体712的后端712b。前、后通道部714a、714b在尺寸上设置成允许电端子20穿过其中并允许绝缘包覆层422无明显阻力地穿过。后通道部714b具有:一第一上表面716,其是水平的并部分地横跨本体712延伸;一第二侧表面718,从上表面716的一外端716a竖直向下延伸;一第三侧表面720,从侧表面718的下端718a竖向向下延伸,侧表面720弯曲;一第四侧表面722,从侧表面720的下端720a竖直向下延伸;一第五下表面724,从侧表面722的下端722a水平延伸,第五表面724平行上表面716并位于上表面716的下方;一第六下表面726,从下表面724的端部724a延伸,侧表面726弯曲;一第七下表面728,从下表面726的端部726a水平延伸,第七表面728与下表面724对齐;一第八侧表面730,从下表面728的一端728a竖直向上延伸且平行侧表面722并与侧表面722对齐;一第九侧表面732,从侧表面730的端部730a延伸,侧表面732弯曲;一第十侧表面734,从侧表面732的端部732a竖直向上延伸,侧表面734与侧表面730对齐且侧表面734与侧表面718对齐;一第十一上表面736,从侧表面734的上端734a朝向上表面716水平延伸,上表面734平行上表面716但在上表面716之下竖向偏移;一第十二上表面738,大致形成为一“S”或“Z”形,其将上表面716、736连接在一起。表面720、726、732落在一设想的圆上。表面718、722、724、728、730、734、736对应罩体24的本体132的形状,且在接触组件90插入穿过后通道部714b中的过程中,罩体24的本体132通过这些表面718、722、724、728、730、734、736。表面716、718、738形成通道720的一键槽且对应对位肋部214的形状,且在接触组件90插入后通道部714b中的过程中,罩体24的对位肋部214通过这些表面716、718、738。在接触组件90插入后通道部714b中的过程中,绝缘包覆层422通过这些表面720、726、732。表面720、722、724、726、728、730从本体712的前端712a向本体712的后端712b延伸以使这些表面720、722、724、726、728、730也延伸穿过前通道部714a。表面716、736、738的前端与本体712的前端712a间隔开,以使前凹部740形成在本体712(前凹部740形成在前通道部714a的上部)。前凹部740由从本体712的前端712a向一后壁744(后壁744从表面716、736、738的前端向上延伸)延伸的一上壁742以及从本体712的前端712a向后壁744延伸的侧壁746、748形成。前凹部740使得前通道部714a具有大于后通道部714b的一高度H4(表面726与表面716之间的距离)的一高度H3(表面726与表面742之间的距离),参见图43。
为了将接触组件90与连接器组件620组装,电端子20插入并穿过密封盖或套环盖632。由于对位肋部214必须安放在由表面716、718、738形成的键槽内,所以电端子20仅能以单向方式插入密封盖或套环盖632。对位肋部214安装在键槽内用作极化特征,以准确地使电端子20在密封盖或套环盖632内对位,防止电端子20在密封盖或套环盖632内旋转,并且在密封盖或套环盖632内提供导向功能。
之后,电端子20穿过密封件630的通道704。当电端子20穿过密封件630时,本体132的前端132a首先与最内表面710接合并使密封件630向外扩张。凸缘196、198、200、202有助于减少密封件630在与罩体24接触时的任何撕裂风险。密封件630的囊部706压缩以符合罩体24的外表形状。随着接触组件90继续插入,对位肋部214的前端214a接着接触密封件630的囊部706。本体132与对位肋部214的组合的高度H2大于仅本体132的高度H1,但高度差小。因此,当密封件302进一步扩张以容纳超过高度H1的增加的高度H2时,密封件602不是显著地进一步扩张,且因此使密封件602的任何撕裂的风险最小化。随着接触组件90穿过密封件602,当绝缘包覆层422位于密封件630内时,密封件630收缩且囊部706与绝缘包覆层422接合并密封。电端子20然后进入并穿过后基座628中的通道,且然后进入并穿过独立的密封锁定件626中的通道696。当独立的密封锁定件626处于允许接触组件90自由地穿过其中的一解锁的位置。电端子20然后进入前基座624的通道670直到前基座624上的保持指674安放在电端子20上的后窗口155内且接触组件90的凸缘196、198、200、202的前端接合抵靠前盖622的后表面643。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指674的头部678的底表面684首先接合罩体24的顶壁142并挠曲。之后,头部678的底表面684继续沿顶壁142滑动,直到头部678位于后窗口155上方。保持指674恢复其原始形状且头部678安放在罩体24上的后窗口155内。头部678的前表面部682a与突片241的后表面241b接合,参见图44。保持指674接合在后窗口155内并抵靠在突片241内的这种接合以及接触组件90的凸缘196、198、200、202的前端与前盖622的后表面643的接合防止了电端子20进一步插入接触组件90中且还阻止了电端子20从接触组件90移出。保持指674接合抵靠在突片241的这种接合也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并增加了从接触件组件90拉出电端子20的阻力。
当接触组件90在连接器组件1020内处于解锁的位置时,引线420的绝缘包覆层422接合密封件602的囊部706。在接触组件90插入之后,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相对罩体24的中心线140横向移动,直到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上的倾斜壁698接合抵靠罩体24的侧壁146、148的各后端146b、148b的倾斜的上部242。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通过处于锁定位置的对接的锁定特征700固定到位。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防止电端子20的任何向后移动,并由此防止接触组件90从连接器组件620撤出。
公型端子320然后安装在连接器组件620和接触组件90内。公型端子320插入并穿过前盖622上的公型端子收容通道652和空间658。之后,公型端子320穿过电端子20的进入开口204且公型端子320可接合罩体24上的引导公型端子320进入本体132的通道134的凸缘196、198、200、202。随着公型端子320进一步滑进罩体24,公型端子320接合提供一引入作用以使公型端子320在对接过程中不碰撞的突起206、208、210、212。随着公型端子320进一步滑进电端子20内,公型端子320穿过接触件22的进入开口50。如果公型端子320在插入期间没有对位,那么公型端子320与用于准确地将公型端子320对位在接触件22的通道134内的凸点62接合。
随着公型端子320沿着接触件22的通道134滑动,公型端子320与接触梁36、38接合。这使得接触梁36、38和加强梁136、138向外屈曲(flex),由于加强梁136、138由比接触梁36、38更高的拉伸材料形成,所以加强梁136、138为接触梁36、38提供支撑。在这一插入过程,接触梁36、38的后段60首先屈曲以允许公型端子320进入并提供一初始的低插入力。随着公型端子320相对梁36、136、38、138进一步滑动,接触梁36、38的中间段58和加强梁136、138的段192屈曲。如果需要,接触梁36、38的前段56也能屈曲。梁36、136、38、138可屈曲到梁36、136、38、138大致平行于中心线40、140的程度。在公型端子320插入电端子20的过程中,用于形成加强梁136、138的高拉伸强度材料增加了为接触梁36、38与公型端子320之间的准确电连接的法向力。因此,接触梁36、38在确保公型端子320和接触梁36、38之间形成接合的同时可以由一较低拉伸强度的材料(诸如铜)制成。加强梁136、138为接触梁36、38提供加强且提供额外的法向力以抵消接触梁36、38随着时间的推移性能的恶化。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罩体24不提供接触件22与公型端子320的任何直接电连接,但罩体24增加了更大的机械性能以改善或加强接触梁36、38的电气特性。
一旦将接触组件90、连接器组件1020和公型端子320组装在一起,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测试来验证电路径。这通过将测试探头820插入前盖622的探头收容通道656来实现,且通过将测试探头820电连接于电端子20的罩体24上的对位肋部214可以检查导电性。
在某些情况下,接触组件90可能有缺陷或可能需要维修。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将接触组件90从连接器组件620中移出。为了移出接触组件90,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首先从锁定位置向后移动到解锁位置,以使接触组件90能够通过独立的二次锁定件626向后撤出。此外,保持指674必须挠曲脱离后窗口155。这是通过将撤出工具720插入并穿过前盖622中的工具收容通道654和空间658并将撤出工具720插入空间750,通过接合前表面部682b以使保持指674挠曲来实现的。一旦保持指674从窗口155撤出,接触组件90就能够从连接器组件1020中撤出。如果使用者试图在保持指674从后窗口155中撤出之前,从连接器组件520中撤出接触组件90,则保持指674在突片241上施加负载,该突片241提供了一个提供额外保持力的支承面。
当接触组件90被撤出时,侧壁146、148的各后端146b、148b的倾斜的上部242与密封件630发生接触。这个倾斜的上部242使通道704扩张,从而防止或避免密封件630的撕裂。密封件630然后可以在重新插入修复的接触组件90被重新使用。在撤出过程中,当密封件630扩张时,密封件630能扩张进入密封盖或套环盖632的本体712上的前凹部740,由此防止了密封件630被密封盖或套环盖632夹住。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接触件22和罩体24的各种特征的所有缘部将与密封件630接触,都进行倒角以提供朝向通道34向内倾斜的表面(尽管在此未具体说明),以避免缘部与密封件630接触时撕裂密封件630。这些缘部可进行圆角处理。这些前缘部进行平滑处理以去除金属上的毛刺。
在另一实施例中,设想了一确实需要防潮或防碎屑(未示出)的电连接器组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接器组件不具有弹性密封件或套环以将密封件保持在基座上。电端子和附接的引线简单地离开形成在基座后部的通道。
应该注意的是,通常,电端子20无论在附图中为一插头式或一插座式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因此,根据需要,可以设想一特定的电端子20可以设置成插头式或插座式或插头与插座的组合体。因此,除非特别指出,否则决定电端子20是插座还是插头不是限制性的。
通过提供两部件式的电端子20,因为整个电端子20不是由高成本、高导电材料制成,所以提供了一低成本的电端子20。
此外,因为一高拉伸强度材料(诸如不锈钢)用于罩体24,罩体24可弯曲成包括180度(铜不可能,因为当弯曲成一180度弯曲度时铜容易开裂)的弯曲度。
在说明本发明的上下文(特别是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中使用的术语不定冠词“一(a)”及“一(an)”、定冠词“所述(the)”和“至少一个”以及类似的参考应解释为涵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术语“至少一个”以及一个或多个项目的列表(例如,“A和B中的至少一个”)的使用被解释为表示从列出的项目(A或B)或两个或更多所列项目(A和B)的任何组合,除非本文另外指出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术语“包含”、“具有”、“包括”和“含有”应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即,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数值范围的叙述仅仅意在作为单独指代落入该范围内的每个单独数值的简写方法,除非在此另外指出,并且每个单独的数值被合并到说明书中,就好像它在此单独列举一样。在此说明的所有过程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明显与上下文矛盾。除非另外声明,否则本文提供的任何和所有示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诸如”)的使用仅旨在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且不会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被解释为将任何未要求保护的元素指示为实施本发明所必需的。
本文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已知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在阅读前面的说明之后,那些优选实施例的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变得显而易见。本发明人期望技术人员适当地采用这样的变化,并且发明人希望本发明以不同于本文具体说明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包括适用法律所允许的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主题的所有修改和等同物。此外,除非本文另有说明或者与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本发明涵盖上述要素的在其所有可能变型中的任何组合。

Claims (23)

1.一种电端子,包括:
一接触件,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穿过所述本体形成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梁;以及
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罩体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延伸的侧壁,从而本体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被限定且一通道穿过其形成,一对位肋部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对位肋部具有:一前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一距离;一后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二距离;以及一中间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三距离,并且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或第二距离,一窗口由所述顶壁设置,且一突片在所述窗口的一缘部处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突片与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接合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接触件还包括从所述本体的顶表面延伸的凸缘,并且所述罩体包括一窗口,所述凸缘延伸穿过所述窗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对位肋部的后段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间,并且所述凸缘安置在该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具有:一第一壁部,从其中一个侧壁向上延伸;一水平壁部,从所述第一壁部的上端延伸;以及一倾斜壁部,从所述水平壁部的一端部延伸,所述倾斜壁部朝向所述顶壁向下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倾斜壁部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前端比所述后端更靠近所述中间段由其延伸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对位肋部的前端与所述罩体的本体的前端向后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对位肋部还包括向下延伸的一指以及位于所述罩体的顶壁上的一窗口,所述指延伸到所述窗口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各接触梁相对所述接触件的本体能够移动,且所述电端子还包括从所述罩体的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罩体的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加强梁,各加强梁相对所述罩体的本体能够移动,所述第一加强梁接合所述第一接触梁而所述第二加强梁接合所述第二接触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接触件由具有拉伸强度的一第一材料形成,所述罩体由具有拉伸强度的一第二材料形成,其中所述第二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的拉伸强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梁彼此对齐并接近所述接触件的本体的前端从所述本体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罩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在接近所述罩体的本体的前端设置以形成一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突起延伸到所述罩体的通道中,所述接触件的本体的前端接合抵靠所述至少一个突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还包括从所述罩体的各壁的前端向外延伸的一凸缘,各凸缘由一第一壁部和一第二壁部形成,所述凸缘的第二壁部相对所述凸缘的第一壁部的一中心线以约120度至约180度的角度倾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中间段在所述第一接触梁和所述第二接触梁的纵向后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端子,其中,所述突片接合抵靠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的一后端。
15.一种组合体,包括:
一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基座,具有穿过其延伸的一通道,
一顺从性的弹性密封件,包括一前端和后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一通道,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基座的后方,以及
一套环盖,包括一前端和后端、延伸穿过其的一通道以及延伸穿过其并从所述通道延伸的一键槽,所述套环盖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后方;以及
一电端子,包括:
一接触件,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穿过所述本体形成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梁;以及
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罩体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延伸的侧壁,从而所述本体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被限定且一通道穿过其形成,一对位肋部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对位肋部具有:一前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一距离;一后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二距离;以及一中间段,其部分地横跨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三距离,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或第二距离,一窗口由所述顶壁设置,且一突片在所述窗口的一缘部处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突片与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接合抵靠,
其中,当所述电端子穿过所述套环盖时,所述对位肋部容纳在所述键槽中,并且所述多个壁容纳在所述通道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体,其中,各接触梁相对所述接触件的本体能够移动,且所述电端子还包括从所述罩体的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罩体的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加强梁,各加强梁相对所述罩体的本体能够移动,所述第一加强梁接合所述第一接触梁而所述第二加强梁接合所述第二接触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体,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罩体接合的一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成相对基座被锁定就位。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对位肋部的前端与所述罩体的本体的前端向后间隔开。
19.一种组合体,包括:
一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基座,具有穿过其延伸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基座的一壁延伸到所述通道中的保持指,
一顺从性的弹性密封件,包括一前端和后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一通道,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基座的后方,以及
一套环盖,包括一前端和后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一通道,所述套环盖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后方;以及
一电端子,包括:
一接触件,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穿过所述本体形成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接触件的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梁,以及
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罩体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延伸的侧壁,从而所述本体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被限定且一通道穿过其形成,一对位肋部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对位肋部具有:一前段,其部分地横跨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一距离;一后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二距离;以及一中间段,其部分地横跨所述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三距离,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或第二距离,一窗口由所述顶壁设置,且一突片在所述窗口的缘部处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突片与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接合抵靠,
其中,所述保持指安放于所述窗口内并与所述突片接合抵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体,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罩体接合的一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成相对所述基座被锁定就位。
21.一种组合体,包括:
一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基座,具有穿过其延伸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基座的一壁延伸到所述通道中的保持指,以及
一电端子,包括:
一接触件,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穿过所述本体形成的一通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并延伸到所述接触件的通道中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梁,以及
一罩体,包围所述接触件,所述罩体由一本体形成,所述本体具有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延伸的侧壁,从而所述本体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被限定且一通道穿过其形成,一对位肋部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对位肋部具有:一前段,其部分地横跨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一距离;一后段,其部分地横跨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二距离;以及一中间段,其部分地横跨顶壁的顶表面延伸出一第三距离,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或第二距离,一窗口由所述顶壁设置,且一突片在所述窗口的缘部处从所述顶壁延伸,所述突片与所述对位肋部的中间段接合抵靠,
其中,所述保持指安放于所述窗口内并与所述突片接合抵靠。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合体,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罩体接合的一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成相对所述基座被锁定就位。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合体,还包括一顺从性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基座的后方。
CN201880013007.3A 2017-03-01 2018-03-01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10313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65355P 2017-03-01 2017-03-01
US62/465,355 2017-03-01
PCT/US2018/020416 WO2018160814A1 (en) 2017-03-01 2018-03-01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110A CN110313110A (zh) 2019-10-08
CN110313110B true CN110313110B (zh) 2021-02-05

Family

ID=6337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3007.3A Active CN110313110B (zh) 2017-03-01 2018-03-01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4754B2 (zh)
JP (1) JP6780138B2 (zh)
KR (1) KR102249929B1 (zh)
CN (1) CN110313110B (zh)
DE (1) DE112018001099T5 (zh)
WO (1) WO20181608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9929B1 (ko) 2017-03-01 2021-05-11 몰렉스 엘엘씨 전기 단자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JP2021089834A (ja) * 2019-12-04 2021-06-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WO2022137169A1 (en) * 2020-12-22 2022-06-30 Molex, Llc Electrical terminal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658A (zh) * 1996-11-26 1998-06-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压触式端子接头
EP0977318A1 (en) * 1997-04-18 2000-02-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locking mechanism
US6475040B1 (en) * 1999-05-28 2002-11-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receptacle to mate with round and rectangular pins
EP1291979A1 (de) * 2001-09-03 2003-03-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s Anschlusselement
CN202142664U (zh) * 2011-01-28 2012-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Rj插头连接器
CN102403610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2855982U (zh) * 2009-10-26 2013-04-03 莫列斯公司 插座端子和插座端子连接器
CN103718391A (zh) * 2011-02-08 2014-04-09 蒂科安普电子西班牙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释放突片和包括该释放突片的电连接器
WO2015099179A1 (ja) * 2013-12-26 2015-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アホルダ
WO2017015285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Molex, Llc Terminal fitting
CN106463867A (zh) * 2014-04-24 2017-02-22 莫列斯有限公司 端子接头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3224A (en) 1965-10-22 1968-01-09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S61136475U (zh) 1985-02-15 1986-08-25
US4734064A (en) * 1986-08-29 1988-03-29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ocket contact with convex engaging tines
US4900271A (en) * 1989-02-24 1990-02-1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uel injector and terminals therefor
DE9211819U1 (de) * 1992-07-07 1993-11-04 Grote & Hartmann Elektrisches Kontaktelement
US5286221A (en) * 1992-10-19 1994-02-15 Molex Incorporated Filter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5281168A (en) * 1992-11-20 1994-01-25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GB9315160D0 (en) * 1993-07-22 1993-09-08 Amp Gmbh Electrical terminal for use with short circuit spring contacts
GB9405303D0 (en) * 1994-03-17 1994-04-27 Amp Gmbh Electrical contact
US5533914A (en) * 1994-12-27 1996-07-09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FR2730864B3 (fr) * 1995-02-17 1997-04-30 Amp France Borne femelle electrique d'une seule piece
US6139374A (en) * 1995-07-25 2000-10-31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lock Inc. Connector assembly
GB9519884D0 (en) 1995-09-29 1995-11-29 Amp Great Britain Electrical receptacle terminals
US5667413A (en) * 1995-11-13 1997-09-16 Alcoa Fujikura Ltd. Socket-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518178B2 (ja) 1996-07-25 2004-04-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側端子金具
JP3509401B2 (ja) * 1996-07-25 2004-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3724610B2 (ja) * 1996-10-21 2005-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のカバー
DE19835020C2 (de) * 1998-08-03 2001-02-08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Buchsenkontakt
DE19841232C2 (de) * 1998-09-09 2001-02-15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Buchsenkontakt für elektrische Stecker
JP2001266989A (ja) * 2000-03-23 2001-09-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ンタクト
JP2001351714A (ja) * 2000-06-05 2001-12-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端子金具
FR2812130B1 (fr) * 2000-07-18 2003-01-24 Proner Comatel Sa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JP3576488B2 (ja) * 2000-12-18 2004-10-1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雌端子
DE60216679T2 (de) * 2001-08-30 2007-10-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 mit verbessertem Verriegelungselement
DE10248809A1 (de) * 2002-10-19 2004-04-29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in der Ausgestaltung eines Buchsenkontakts mit spezieller Lamellengestaltung
US6905376B2 (en) * 2003-04-15 2005-06-14 J.S.T. Mfg. Co., Ltd. Terminal
US6918798B2 (en) * 2003-07-15 2005-07-19 Molex Incorporated Fema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idewalls and flat angled contacts
DE10335196B3 (de) * 2003-07-30 2005-04-07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Kontaktbuchse für einen Flachstecker
US6945830B2 (en) * 2003-10-20 2005-09-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system having opposing biasing beam and lance
JP2005166300A (ja) * 2003-11-28 2005-06-23 Jst Mfg Co Ltd 大電流用雌端子及びシェル付き大電流用雌端子
US6935893B1 (en) * 2004-02-11 2005-08-3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D553080S1 (en) 2004-07-12 2007-10-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al contact
JP4514645B2 (ja) 2004-07-12 2010-07-2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雌型端子
US7052293B2 (en) * 2004-08-20 2006-05-30 Molex Incorporated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60292937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Morello John R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ual contact function spring contact terminal
DE102005051724B4 (de) * 2005-10-27 2007-10-25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Elektrischer Kontakt
US7594832B2 (en) 2005-12-28 2009-09-29 Hitachi Cable, Ltd.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a u-shaped cross section having a male terminal and a female terminal
JP4749919B2 (ja) * 2006-04-12 2011-08-1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バネ出し雌端子
TWD119869S1 (zh) 2006-05-18 2007-11-11 太谷電子恩普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接觸件
JP2008123720A (ja) * 2006-11-08 2008-05-29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雌型コンタクト
US7976353B2 (en) 2006-09-29 2011-07-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electrical terminal
JP4743109B2 (ja) * 2006-12-18 2011-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US7419410B2 (en) * 2007-02-02 2008-09-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aled orientation feature for a terminal
US7530859B2 (en) * 2007-05-08 2009-05-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US7503813B1 (en) * 2007-05-17 2009-03-17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contoured contact element
DE102007040937B3 (de) 2007-08-30 2009-01-15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Kontakt
DE102007044412A1 (de) * 2007-09-18 2009-03-19 Lear Corp., Southfield Elektrische Verbinderbaugruppe
DE102007049055B3 (de) * 2007-10-11 2009-03-26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ibrationsdämpfendes Kontaktelement
USD603804S1 (en) 2008-09-05 2009-11-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acklight connector
DE102009057819A1 (de) * 2009-01-08 2010-09-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Anschlußpaßstück und Verfahren zum Bilden desselben
USD621368S1 (en) 2009-05-19 2010-08-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 Fuse terminal
JP5359975B2 (ja) * 2010-04-07 2013-1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US8333622B2 (en) * 2010-12-06 2012-12-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JP5673390B2 (ja) * 2011-06-27 2015-02-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2013016359A (ja) 2011-07-04 2013-01-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WO2013012887A2 (en) * 2011-07-19 2013-01-24 Molex Incorporated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ame
JP5841376B2 (ja) * 2011-08-23 2016-01-1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雌型端子
DE102012002145A1 (de) * 2012-02-04 2013-08-08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Hülsenkontakt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Nullkraftsteckverbinder
EP2642598B1 (en) * 2012-03-19 2017-09-13 Yazaki Europe Ltd Electric terminal
WO2013152261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650976B1 (en) * 2012-04-12 2016-01-06 Yazaki Europe Ltd Electric terminal
KR101728250B1 (ko) * 2012-07-23 2017-04-18 몰렉스 엘엘씨 차동 쌍 연결 링크를 가진 전기 하니스 커넥터 시스템
EP2690716B1 (de) * 2012-07-24 2018-05-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s Anschlusselement
US9153889B2 (en) * 2013-04-09 2015-10-0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onnectable in a straight or right angle configuration
JP5956071B2 (ja) 2013-05-16 2016-07-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TWD171710S (zh) 2014-02-17 2015-11-11 摩勒克斯公司 端子
TWD171709S (zh) 2014-02-17 2015-11-11 摩勒克斯公司 端子
TWD171711S (zh) 2014-02-17 2015-11-11 摩勒克斯公司 端子
USD725046S1 (en) 2014-03-05 2015-03-24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shell
USD781239S1 (en) 2014-03-25 2017-03-14 Molex, Llc Terminal fitting for electric connector
US9847591B2 (en) * 2014-07-22 2017-12-19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 terminal assembly
JP5831611B1 (ja) * 2014-09-19 2015-12-0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の接続構造
JP5907300B1 (ja) * 2015-04-30 2016-04-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導電端子
US9954289B2 (en) 2015-05-20 2018-04-24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with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erminal with wire, and wire harness
DE102016214333A1 (de) 2015-08-05 2017-02-09 Yazaki Corporation Anschlussklemme und Steckverbinder
JP1570826S (zh) 2016-09-13 2017-03-06
JP6492042B2 (ja) * 2016-09-13 2019-03-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6125764A1 (de) * 2016-12-28 2018-06-28 Lear Corporation Zweistückige elektrische clean-body-anschlussbuchse
KR102249929B1 (ko) 2017-03-01 2021-05-11 몰렉스 엘엘씨 전기 단자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JP1590186S (zh) 2017-03-09 2017-11-06
JP6781934B2 (ja) * 2017-04-26 2020-11-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
US11152730B2 (en) * 2017-12-05 2021-10-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with leaf spring extending rearward from support at both side walls
USD847759S1 (en) 2018-01-30 2019-05-07 Molex, Llc Connector terminal
JP2020042914A (ja) * 2018-09-06 2020-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658A (zh) * 1996-11-26 1998-06-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压触式端子接头
EP0977318A1 (en) * 1997-04-18 2000-02-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locking mechanism
US6475040B1 (en) * 1999-05-28 2002-11-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receptacle to mate with round and rectangular pins
EP1291979A1 (de) * 2001-09-03 2003-03-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ktrisches Anschlusselement
CN202855982U (zh) * 2009-10-26 2013-04-03 莫列斯公司 插座端子和插座端子连接器
CN102403610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2142664U (zh) * 2011-01-28 2012-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Rj插头连接器
CN103718391A (zh) * 2011-02-08 2014-04-09 蒂科安普电子西班牙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释放突片和包括该释放突片的电连接器
WO2015099179A1 (ja) * 2013-12-26 2015-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アホルダ
CN106463867A (zh) * 2014-04-24 2017-02-22 莫列斯有限公司 端子接头件
WO2017015285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Molex, Llc Terminal fit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03471A (ko) 2019-09-04
DE112018001099T5 (de) 2019-12-19
US11264754B2 (en) 2022-03-01
WO2018160814A1 (en) 2018-09-07
KR102249929B1 (ko) 2021-05-11
CN110313110A (zh) 2019-10-08
JP2020522112A (ja) 2020-07-27
US20210288430A1 (en) 2021-09-16
JP6780138B2 (ja)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3555B (zh)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JP6527633B2 (ja) 端子金具
JP6592127B2 (ja) 端子金具
EP2461431B1 (en) Dual contact beam terminal
JP2005505104A (ja) 自動車用大電流電気コネクタ及び端子
CN110313110B (zh) 电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US8506328B2 (en) Connector
EP3096409A1 (en) A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7532668B2 (ja) 電気端子
WO2007086407A1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