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3771A - 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3771A CN110303771A CN201910207959.5A CN201910207959A CN110303771A CN 110303771 A CN110303771 A CN 110303771A CN 201910207959 A CN201910207959 A CN 201910207959A CN 110303771 A CN110303771 A CN 1103037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agent
- ink cartridge
- ink
- amount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2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000003898 interleukin-2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110872 ric-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9184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oc-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90000237 interleukin-2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710205768 50S ribosomal protein L34, chloroplast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91853 Caenorhabditis briggsae uba-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9037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ob-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9185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oc-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25126 Spinacia oleracea 50S ribosomal protein L35, chloroplastic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3400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8694 Rattus norvegicus Il2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7—Indicating status, e.g. of a jo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a floater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41J2029/3937—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inter and the cartridge, carriage or print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该信息处理设备中,处理器分别获取关于存储在第一和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一和第二信息。第一墨盒被安装在包括罐的部分上。处理器生成包括第一和第二对象的显示屏幕数据。第一对象具有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对应于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一墨盒中的第一状态下的打印剂的最小残留量。第二对象具有对应于打印剂的最大残留量的第二位置,以及与在打印剂没有保留在第一墨盒中而是保留在罐中的第二状态下的打印剂的最小残留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第一位置以及第二和第三位置中的一个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屏,用于显示关于被用于向打印执行装置供应打印剂的墨盒的信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图像形成设备显示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指示小容量墨盒中的墨粉的残留量的量器,以及指示大容量墨盒中的墨粉的残留量的量器。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量器上指定小容量墨盒空的位置与在量器上指定大容量墨盒空的位置对准。
然而,上述传统技术没有考虑安装墨盒并且打印剂(例如,墨水或墨粉)被供应到打印执行装置的结构。因此,取决于供应打印剂的结构,并不总是容易使用传统技术以经由显示屏完全掌握墨盒中打印剂的残留量(例如,残留量本身)的指标值。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内容,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显示屏,其使用户能够更容易地掌握与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相关的指标值。
为了达到上述和其他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一供应部上的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供应部是包括第一罐的第一类型的供应部,所述第一罐被配置成存储从第一墨盒供应的打印剂,该第一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一罐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二供应部上的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供应部是包括第二罐的第二类型供应部和没有任何罐的第三类型供应部中的一个,第二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二墨盒供应的打印剂并且具有与第一罐的容量不同的容量,第二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生成表示包括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屏幕数据,第一显示图像用于基于第一信息表达第一指标值,第一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第二显示图像用于基于第二信息表达第二指标值,第二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以及输出显示屏幕数据。第一显示图像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一墨盒和第一罐中的第一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在第一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没有保留在第一墨盒中而是保留在第一罐中的第二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对应于在第二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第三位置对应于在第二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二显示图像包括第三对象。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二墨盒中的第三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四位置,第四位置对应于在第三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中的一个、第一位置、以及第四位置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优选地,第二供应部是第三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在第二墨盒和第二打印执行装置之间没有任何罐的情况下将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优选地,第二供应部是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二罐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第二显示图像还包括第四对象。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二墨盒和第二罐中的第三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没有保留在第二墨盒中而是保留在第二罐中的第四状态下要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包括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第五位置对应于在第四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第六位置对应于在第四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中的一个还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优选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带状对象。对于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对应于第一残留量。对于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距离端部位置比所述一个位置距离所述端部位置近的另一个位置对应于小于所述第一残留量的第二残留量。
优选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基准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基准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对象从基准位置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优选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优选地,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是第一量,并且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是第二量。通过使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一个来确定第一对象的大小和第二对象的大小,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量和第二量。第二数据包括能够通过使用第一量进行打印的第一可打印片材数量和能够使用第二量打印的第二可打印片材数量。
优选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与多个打印机通信。多个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供应部和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供应部和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经由通信接口从第一打印机获取第一信息。经由通信接口从第二打印机获取第二信息。
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包括处理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指令集。该程序指令集包括: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一供应部上的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供应部是包括第一罐的第一类型的供应部,所述第一罐被配置成存储从第一墨盒供应的打印剂,该第一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一罐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二供应部上的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供应部是包括第二罐的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和没有任何罐的第三类型的供应部中的一个,第二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二墨盒供应的打印剂并且具有与第一罐的容量不同的容量,第二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生成表示包括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屏幕数据,第一显示图像用于基于第一信息表达第一指标值,第一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第二显示图像用于基于第二信息表达第二指标值,第二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以及输出显示屏幕数据。第一显示图像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一墨盒和第一罐中的第一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在第一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没有保留在第一墨盒中而是保留在第一罐中的第二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对应于在第二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第三位置对应于在第二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二显示图像包括第三对象。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二墨盒中的第三状态下要被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四位置,其对应于在第三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中的一个、以及第四位置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优选地,第二供应部是第三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在第二墨盒和第二打印执行装置之间没有任何罐的情况下将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优选地,第二供应部是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将存储在第二罐中的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第二显示图像还包括第四对象。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保留在第二墨盒和第二罐中的第三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打印剂没有保留在第二墨盒中而是保留在第二罐中的第四状态下要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包括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第五位置对应于在第四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第六位置对应于在第四状态下的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中的一个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优选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是在纵向方向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带状对象。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对应于第一残留量。对于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距离端部位置比所述一个位置距离所述端部位置近的另一个位置对应于小于所述第一残留量的第二残留量。
优选地,第一对象、第二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基准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对象和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基准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第二对象从基准位置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优选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优选地,存储在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是第一量,并且存储在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初始量是第二量。通过使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一个来确定第一对象的大小和第二对象的大小,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量和第二量。第二数据包括能够通过使用第一量进行打印的第一可打印片材数量和能够使用第二量打印的第二可打印片材数量。
优选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与多个打印机通信。多个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第一打印机具有第一供应部和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第二打印机具有第二供应部和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经由通信接口从第一打印机获取第一信息。经由通信接口从第二打印机获取第二信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当墨水的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执行装置和墨水供应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当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执行装置和墨水供应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示出具有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执行装置和供墨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数据库的示例的表格;
图5是图示图像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6(A)是图示当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6(B)是图示当墨水供应部处于第二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6(C)是图示当另一个打印机的墨水供应部处于第一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另一个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6(D)是图示具有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7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列表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8(A)是图示根据变型的当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8(B)是图示根据变型的当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时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的说明图;
图9是图示根据变型的显示列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0(A)和10(B)是图示根据变型的显示列的示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11(A)和11(B)是图示根据变型的显示列的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例
A-1.系统1000的结构
图1是示出系统1000的结构的框图。系统1000设置有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以及构成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管理服务器300。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以及管理服务器300连接到局域网NT,并且可以通过局域网NT彼此通信。
打印机100A包括构成打印机100A的控制器的CPU 110;暂时性存储器120,诸如DRAM;非暂时性存储器130,诸如硬盘驱动器或闪存;显示器140,诸如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操作界面150,诸如被设计以获取用户执行的操作的触摸屏和按钮;打印执行装置160;墨水供应部170A;以及通信接口180。
通信接口180被配置成与局域网NT连接。具体地,通信接口180是符合以太网(注册商标)的有线接口,或符合诸如版本802.11a、11b、11g和11n中的一个的Wi-Fi技术(基于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标准或基于此标准的标准的无线接口。
CPU 110是执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暂时性存储器120提供临时存储CPU 110执行处理时产生的各种中间数据的缓冲区。非暂时性存储器130存储用于控制打印机的计算机程序PG1和稍后描述的信息数据库IB。
在该实施例中,当制造打印机100A时,计算机程序PG1可以预先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器130中。可替选地,计算机程序PG1可以通过互联网从连接到打印机100A的服务器下载,或者可以以记录格式提供,诸如在CD-ROM上。
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PG1,CPU 110执行用于控制打印执行装置160打印图像的打印处理。此外,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PG1,CPU 110响应于来自管理服务器300的请求,向管理服务器300发送与打印机100A相关并存储在信息数据库IB中的各种打印信息。
打印执行装置160在CPU 110的控制下执行打印操作。墨水供应部170A将作为打印剂的墨水Ik供应到打印执行装置160。图2(A)和2(B)是示出打印执行装置160和墨水供应部170A的结构的示意图。
打印执行装置160是喷墨式打印机构,其使用作为打印剂从墨盒200A供应的墨水在构成打印介质的纸张上打印图像。具体地,打印执行装置160通过从形成在打印头(未示出)中的喷嘴将墨水喷射到纸张上以在纸张上形成点来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在该实施例中,打印执行装置160是使用单色墨水Ik(例如,黑色(K))的单色打印机构。
如图2(A)和2(B)中所示,墨水供应部170A设置有安装部172A、墨水供应开口174A、中间罐175A和墨水通道部177A。墨盒200A安装在安装部172A上。
在墨盒200A中形成有用于容纳墨水Ik的主存储室210A、空气孔220A和墨水出口230A。空气孔220A是提供主存储室210A与外部空气之间的连通的开口。墨水出口230A是通过其墨水Ik从主存储室210A供应到墨水供应部170A的开口。墨水出口230A设置在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附近,使得能够将主存储室210A中的所有墨水Ik供应到墨水供应部170A中。
集成电路(下文中称为“芯片”)250A安装在墨盒200A的外表面上。芯片250A具有用于存储关于墨盒200A的各种信息的存储器。存储在实施例中的芯片250A的存储器中的信息包括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和识别墨盒200A的识别信息(例如,序列号)。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指定能够使用容纳在新墨盒200A中的的墨水Ik的量(初始量)打印的片材数量。因此,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可以被认为是以打印片材为单位指定墨盒200A中的墨水Ik的初始量的值。例如,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可以被设置为通过将墨盒200A中的墨水Ik的初始量除以用于打印一张片材的平均墨水量而获得的值。
安装部172A是例如墨盒200A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中的保持器。墨水供应开口174A与安装在安装部172A中的墨盒200A的墨水出口230A连接,并且中间罐175A经由墨水供应开口174A和墨水出口230A与主存储室210A连通。主存储室210A中的墨水Ik通过墨水供应开口174A供应到墨水供应部170A中。当墨盒200A安装在安装部172A中时,安装部172A具有接触CM,该接触CM接触墨盒200A的芯片250A上的电极。打印机100A(CPU 110)能够读取存储在芯片250A的存储器中的信息或者通过接触CM将信息写入存储器。
用于容纳墨水Ik的辅助存储室179A和空气孔178A形成在中间罐175A中。空气孔178A是提供辅助存储室179A与外部空气之间的连通的开口。辅助存储室179A经由墨水供应开口174A与安装在安装部172A中的主存储室210A连通,并且存储从墨盒200A通过墨水供应开口174A供应的墨水。
在下文中,关于从墨盒200A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墨水供应方向使用“上游”和“下游”。墨水通道部177A的上游端连接到中间罐175A的辅助存储室179A靠近其底表面,并且与辅助存储室179A连通。墨水通道部177A的下游端连接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打印头(未示出)。利用这种配置,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墨水Ik通过墨水通道部177A被供应到打印执行装置160。
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沿着墨水Ik从安装在安装部172A中的墨盒200A流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路径布置中间罐175A。
这种类型的供墨方法,沿着从墨盒通向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墨水Ik的路径提供中间罐,如在打印机100A的供墨部分170A中那样,将被称为双室供应方法。图2(A)描绘当存储的墨水Ik的状态(下文中,称为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时的墨水供应部170A,而图2(B)描绘当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时的墨水供应部170A。在第一存储状态S1中,墨水Ik保留在墨盒200A中(在主存储室210A中)和中间罐175A中(在辅助存储室179A中)。在第二存储状态S2中,墨水Ik保留在中间罐175A(辅助存储室179A)中,但不再保留在墨盒200A(主存储室210A)中。
墨盒200A中的主存储室210A通过空气孔220A与大气连通,而中间罐175A中的辅助存储室179A通过空气孔178A与大气连通。中间罐175A的辅助存储室179A包括被定位在比墨盒200A中形成的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的主存储室210A的下端)更低(图2中的下方)的部分,和被定位在垂直方向上比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更高的部分。因此,当新墨盒200A安装在安装部172A中时,墨盒200A中的一些墨水Ik通过墨水供应开口174A从主存储室210A转移到辅助存储室179A中。因此,主存储室210A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m和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s被调节到相同的高度(见图2(A))。
当打印执行装置160通过打印消耗墨水Ik时,位高ISm和ISs下降,同时保持在彼此相同的位高。一旦位高ISm和ISs到达对应于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的垂直位置EL(下文称为“空位高EL”),墨水Ik就不再保留在主存储室210A中。因此,存储状态从图2(A)中的第一存储状态S1转换到图2(B)中的第二存储状态S2。这里,墨水Ik不再保留在墨盒200A的主存储室210A中的状态意味着墨水Ik不再从主存储室210A转移到辅助存储室179A中并且包括一些墨水Ik保留存放在主存储室210A的内壁上的状态。
在墨水Ik保留在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情况下,即使在墨水Ik的存储状态已经转移到第二存储状态S2之后,打印执行装置160也能够继续打印。如果在存储状态已经转变到第二存储状态S2之后用新墨盒替换墨盒200A,则墨水Ik将不会被浪费,因为在更换的旧墨盒200A中没有墨水Ik。因此,双室供应方法的优点在于,在仍然能够进行打印的同时能够更换墨盒200A,同时不会浪费任何墨水。
在双室供应方法中,液位传感器(未示出)设置在中间罐175A中,用于检测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s何时到达空位高EL。利用这种布置,CPU 110能够检测墨水Ik是否保留在墨盒200A中。液位传感器可以配置有比重小于墨水Ik的浮子。利用这种结构,在位高ISs到达空位高EL之后,浮子的位置向下移动,使其能够通过检测浮子的移动来检测位高ISs何时到达空位高EL。换句话说,液位传感器检测墨水的存储状态是否为第一存储状态S1或者第二存储状态S2。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方法作为液位传感器,诸如测量墨水Ik的电阻的方法。当使用双室供应方法时,墨盒200A不需要设置液位传感器。因此,双室供应方法的优点还在于能够简化墨盒200A的结构。
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和第二存储状态S2之间的边界的墨水量将被称为边界墨水量。当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位高ISs已经下降到空位高EL时,实施例中的边界墨水容积可以被认为是辅助存储室179A中的墨水量。边界墨水量也可以被认为是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最大墨水量。此外,边界墨水量等于被定位在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下方的辅助存储室179A的部分的容量。使用边界墨水量的墨水Ik能够打印的片材数量,即,当存储状态从第一存储状态转变到第二存储状态S2时使用中间罐175A中的残留墨水Ik能够打印的片材数量S1,将被称为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罐可打印的片材数量SN可以被认为是以片材为单位指定边界墨水量的值。边界墨水量和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是取决于中间罐175A的结构和尺寸的值,并且对于每种型号的打印机来说是特定的。
信息数据库IB存储与打印机100A有关的打印机信息。例如,打印机信息包括指定序列号和型号名称的信息。例如,打印机信息还包括关于墨水Ik的墨水信息和关于打印历史的历史信息。墨水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和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以及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例如,可以从墨盒200A的芯片250A上的存储器获取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是使用保留在墨盒200A和中间罐175A中的墨水Ik能够打印的片材的数量。通过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中减去自上次更换墨盒200A以来的累积打印片材数来计算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当墨盒200A被新的墨盒更换时,CPU 110将信息数据库IB中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更新为从新墨盒200A发送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的值。当用新的墨盒替换墨盒200A时,CPU 110可以将信息数据库IB中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设置为从新墨盒200A传送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的值与存储在信息数据库IB中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的当前值的总和。
例如,每当执行打印操作时,打印机100A(CPU 110)通过更新存储在信息数据库IB中的历史信息和墨水信息将打印信息保持在信息数据库IB中作为最新信息。也就是说,每次打印机100A执行打印操作时,可以更新存储在信息数据库IB中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
打印机100B设置有与打印机100A的墨水供应部170A不同的墨水供应部170B(参见图1)。打印机100B的其余结构与打印机100A的结构相同。与墨水供应部170A一样,墨水供应部170B采用双室供应方法(未示出),其沿着从墨盒流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墨水Ik的路径提供中间罐。然而,墨水供应部170B中的中间罐(辅助存储室)的容量不同于墨水供应部170A中的中间罐175A的容量,并且因此,打印机100B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与打印机100A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不同。此外,安装在墨水供应部170B中的墨盒200B(参见图1)具有与墨盒200A中的墨水Ik的初始容量不同的墨水Ik的初始容量。因此,墨盒200B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与墨盒200A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不同。
打印机100C设置有与打印机100A的墨水供应部170A不同的墨水供应部170C。打印机100C的其余结构与打印机100A的结构相同。墨水供应部170C采用单室供应方法,其不沿着从墨盒200C流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墨水Ik的路径提供中间罐。
图3(A)和3(B)是示出打印机100C的打印执行装置160和墨水供应部170C的结构的示意图。墨水供应部170C设置有类似于打印机100A的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喷墨式打印执行装置160、安装部172C、墨水供应开口174C和墨水通道部177C。
与墨盒200A一样,墨盒200C具有容纳墨水Ik的存储室210C、提供存储室210C与外部空气之间的连通的空气孔220C、以及墨水Ik供应到墨水供应部170C的墨水出口230C。与墨盒200A一样,芯片250C安装在墨盒200C的外表面上。
安装部172C例如是保持器,其中墨盒200C可拆卸地安装。墨水供应开口174C与安装在安装部172C中的墨盒200C中的墨水出口230C连通。墨水通道部177C的上游端经由墨水供应开口174C与存储室210C连通,而下游端连接到打印执行装置160C中的打印头(未示出)。利用这种配置,墨盒200C(存储室210C)中的墨水Ik通过墨水通道部177C被供应到打印执行装置160C。
利用单室供应方法,在墨盒200C中提供液位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检测存储室210C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s是否已到达空位高ELc。
因为单室供应方法不包括在双室供应方法中提供的中间罐,所以打印执行装置160在墨盒200C耗尽墨水Ik之前变得不能打印。具体地,当墨盒200C中的剩余墨水量Ik微小时,可能发生空气与供应到打印执行装置160的墨水Ik混合的问题。因此,在墨盒200C中剩余的墨水Ik不足以防止空气进入墨水之前,必须停止使用打印执行装置160的打印。
因此,在单室供应方法中,空位高ELc(参见图3(A))被设置在墨盒200A中的空位高EL(参见图2和3)的上方。具体地,空位高ELc和主存储室210C的底部之间的垂直长度长于空位高EL和主存储室210A的底部之间的垂直长度。图3(B)示出当墨盒200C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s到达空位高ELc时所存储的墨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少量墨水Ik保留在墨盒200C(存储室210C)中。当使用单室供应方法时,在墨盒200C中的墨水Ik的位高ISs已经到达空位高ELc之后更换墨盒200C。
管理服务器300是由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管理员拥有的计算机。管理服务器300被设置有用作管理服务器300的控制器的CPU310;暂时性存储器320,诸如DRAM;非暂时性存储器330,诸如硬盘驱动器或闪存;显示器340,诸如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操作界面350,诸如键盘和鼠标;以及通信接口380。
通信接口380被连接到局域网NT。与打印机100A的通信接口180一样,通信接口380是符合以太网(注册商标)的有线接口,或符合Wi-Fi技术或基于Wi-Fi技术的标准的无线接口。
CPU 310是执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暂时性存储器320提供用于临时存储CPU 310执行处理时产生的各种中间数据的缓冲区。非暂时性存储器330存储计算机程序PG2和管理数据库PD。
计算机程序PG2是以从供应商服务器的可下载格式提供的应用程序。这里,供应商服务器是由管理系统1000的公司或制造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可替选地,计算机程序PG2可以以记录格式提供,诸如在CD-ROM上,或者可以在制造管理服务器300时预先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器330中。
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PG2,管理服务器300(CPU 310)能够执行稍后描述的与系统1000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管理有关的处理,诸如图像数据生成处理。
管理数据库PD记录由管理服务器300收集的设备信息。图4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管理数据库PD的示例。如图4中所示,管理数据库PD包括与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相对应的条目EN1、EN2和EN3。
条目EN1对应于打印机100A,并且包括用于打印机100A的多个打印机信息项,并且具体地包括用于墨水Ik的序列号、型号名称、IP地址和墨水相关信息。在本示例中,墨水相关信息包括关于墨水Ik的供应方法、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和上文描述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以及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的信息。
序列号是用于识别打印机100A的识别信息。型号名称指定打印机100A的型号。IP地址是已指配给打印机100A的地址。
墨盒残留率CR指示墨盒200A中剩余的墨水Ik的百分比(以%为单位)。在图2(A)所示的结构中,当墨水保留在墨盒200A中时,中间罐175A中的墨水Ik保持在空位高EL上方的位高处,但是在空位高EL上方的这部分墨水被视为墨盒200A中的剩余墨水Ik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将存在于中间罐175A中的墨水Ik表达为墨盒200A中的墨水Ik到达零之后(即,在存储状态从第一存储状态S1转变到第二存储状态S2之后)能够消耗的墨水量Ik是用于更换墨盒的有意义的指导。因此,对于采用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A,根据下面的等式(1)使用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墨盒200A中的墨水Ik到达零之后可打印片材的数量)、以及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计算墨盒残留率CR。
当RN>SN时,CR=100(RN-SN)/(TN-SN)
当RN≤SN(1)时CR=0 (1)
当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大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时(即,当RN>SN时),存储墨水Ik的状态处于第一存储状态S1,指示墨水Ik保留在墨盒200A中。分子(RN-SN)指定使用墨盒200A中的剩余墨水Ik(包括在定位在空位高EL上方的中间罐175A中的墨水Ik)能够打印的片材数量。分母(TN-SN)表示在安装新墨盒200A时使用墨盒200A中存在的墨水Ik(包括定位在空位高EL上方的中间罐175A中的墨水Ik)能够打印的片材的数量。当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小于或等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RN≤SN)时,存储的墨水Ik的状态处于上述第二存储状态S2,指示墨水Ik不再保留在墨盒200A。因此,当RN≤SN时,墨盒残留率CR为0。
在图2所示的配置中,中间罐残留率SR是在空位高EL下方的中间罐175A的区段中存在的墨水Ik的百分比(以%为单位)。根据下面的等式(2)使用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和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计算中间罐残留率SR。
当RN>SN时,SR=100
当RN≤SN时,SR=100×RN/SN (2)
当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大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时(即,当RN>SN时),存储的墨水Ik的状态处于上述第一存储状态S1,指示墨水Ik保持在墨盒200A。因此,中间罐残留率SR被设置为100%。当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小于或等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即,RN≤SN)时,存储墨水Ik的状态处于上述第二存储状态S2,指示墨水仅保留在中间罐175A。
如上所述,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是两个特定指标值,指定要供应到安装有墨盒200A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残留率。
打印机100B和打印机100C的条目EN2和EN3分别包括用于打印机100A的条目EN1中包括的相同项目的信息。然而,打印机100C采用单室供应方法,并且没有设置中间罐。因此,条目EN3不包括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和中间罐残留率SR。对于采用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C,根据下面的等式(3)使用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和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计算墨盒残留率CR。
CR=100RN/TN (3)
例如,在实施例中的记录在管理数据库PD中的打印机信息中,当启动系统1000的操作时,管理服务器300获取每个打印机的序列号、型号名称和IP地址。在实施例中,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于获取此信息。具体地,管理服务器300通过局域网NT广播SNMP请求以在局域网NT上搜索打印机。打印机100A、100B和100C发出对包括它们自己的IP地址的SNMP请求的响应。然后,管理服务器300使用响应于SNMP请求而接收的每个IP地址,向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发送单独的SNMP请求来请求它们的序列号和型号名称的传输,并且接收响应于相应的SNMP请求的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序列号和型号名称。然后,管理服务器300在管理数据库PD中记录相应的序列号、型号名称和IP地址,从而将打印机100A、100B和100C注册为管理中的打印机。
在管理数据库PD中记录的打印机信息中,在稍后描述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中从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以及100C获取墨水Ik的供应方法、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和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管理服务器300在图像数据生成处理中计算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并将此信息记录在管理数据库PD中。
A-2.系统1000的操作
A-2-1.图像数据生成处理
管理服务器300(CPU 310)周期性地,诸如在预定时间以每天一次到多次的频率执行图像数据生成处理。执行图像数据生成处理以生成用于显示管理列表MLT的图像数据,该管理列表MLT包括用于管理的打印机的打印机信息。在该实施例中,管理中的打印机是打印机100A、100B和100C。图5是图示图像数据生成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图5的S110中,管理服务器300从管理中的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收集打印机信息。在该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00使用SNMP收集打印机信息。具体地,管理服务器300向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每一个发送SNMP请求来请求打印机信息的期望项目。管理服务器300随后从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接收响应于SNMP请求的此打印机信息。管理服务器300将从目标打印机收集的打印机信息记录在管理数据库PD中。从每个打印机收集的信息包括墨水Ik的供应方法、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和上述残留可打印片材数量RN。
在S115中,管理服务器300从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选择一个目标打印机。
在S120中,管理服务器300基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确定用于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长度TL。图6(A)-6(D)示出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示例。残留率显示图像RI用于显示管理中的打印机中残留墨水Ik的比率(百分比)(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例如,图6(A)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是打印机100A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其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在该实施例中,残留率显示图像RI是在左右方向上延长的带状图像。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长度TL是其纵向长度。作为示例,根据以下等式(4)计算显示长度TL。
TL=(TN/TNmax)×TLmax (4)
这里,TNmax是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最大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并且TLmax是能够设置的最大显示长度。TLmax是基于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区域的大小的值。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基于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来设置每个打印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长度TL。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长度(即,后面描述的主对象和子对象的纵向长度),使得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其包括易于读取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例如,此方法防止残留率显示图像RI由于其显示长度太短而难以读取。
在S125中,管理服务器300基于从指定墨水Ik的供应方法的目标打印机获取的打印机信息,确定目标打印机的墨水供应方法是否是双室供应方法。在此示例中,当目标打印机是打印机100A或100B时,管理服务器300确定供应方法是双室供应方法,并且当目标打印机是打印机100C时,确定供应方法不是双室供应方法。。
如果墨水Ik的供应方法是双室供应方法(S125:是),则在S130中管理服务器300确定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是否小于或等于用于目标打印机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换句话说,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小于或等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意味着用于具有双室供应方法的目标打印机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并且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大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意味着用于目标打印机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
当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小于或等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时(S130:是),墨水盒200A不再包含残留墨水Ik,因为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因此,在S135中管理服务器300将墨盒残留率CR设置为0%(参见等式(1))。在S140中,管理服务器300计算中间罐残留率SR(参见等式(2))。
当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大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时(S130:否),因为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所以墨水Ik保留在墨盒200A中。因此,在S150中,管理服务器300根据等式(1)计算墨盒残留率CR。在S155中,管理服务器300将中间罐残留率SR设置为100%(参见等式(2))。
当墨水Ik的供应方法不是双室供应方法时,即,当供应方法是单室供应方法时(S125:否),在S160中,管理服务器300根据等式(3)计算墨盒残留率CR。注意,对于打印机100C来说不存在中间罐残留率SR的概念,因为采用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不包括中间罐。因此,当供应方法是单室供应方法时,管理服务器300不计算中间罐残留率SR。
在S165中,管理服务器300生成表示残留率显示图像RI的显示图像数据。残留率显示图像RI用作指示基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等设置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图6(A)和6(B)示出当目标打印机是打印机100A时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表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的示例,其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图6(A)描绘当打印机100A中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处于第一存储状态S1时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
如图6(A)中所示,双室供应方法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包括主对象MOa和子对象SOa。主对象MOa和子对象SOa都是在左右方向上线性延伸的带状对象。主对象MOa包括左端E1a和右端E2a。子对象SOa包括左端E3a和右端E4a。左端E1a与右端E4a接触。
主对象Moa用作指示墨盒残留率CR。主对象MOa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图6(A)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于墨盒残留率CR的可能值(在0和100%之间的值)。例如,主对象MOa的左端E1a对应于墨盒残留率CR的最小可能值(0%),而主对象MOa的右端E2a对应于墨盒残留率CR的最大可能值(100%)。
因为墨盒残留率CR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墨水残留量Ik,所以主对象MOa的纵向位置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例如,左端E1a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而右端E2a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当主对象MOa的纵向上的位置从右向左移动时,相应的墨水残留量Ik变小。因此,主对象Moa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例如,主对象MOa的右端E2a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剩余墨水量Ik(例如,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最大值),而距离第一位置更远的第二位置(例如,主对象MOa的左端E1a的位置)对应于小于第一残留量的第二剩余墨水量Ik(例如,在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最小值)。因此,带状主对象Moa能够被用于呈现残留率显示图像RIa,通过该残留率显示图像RIa能够容易地掌握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
子对象SOa用作指示中间罐残留率SR。子对象SOa的纵向方向(图6(A)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中间罐残留率SR的可能值(在0和100%之间的值)。例如,左端E3a对应于中间罐残留率SR的最小可能值(0%),并且右端E4a对应于中间罐残留率SR的最大可能值(100%)。
因为中间罐残留率SR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期间的墨水Ik的残留量,所以可以说子对象SOa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例如,子对象SOa的左端E3a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而子对象SOa的右端E4a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类似于主对象MOa,当子对象SOa上的纵向位置从右向左移动时,相应的墨水Ik残留量变小。子对象SOa的右端E4a与主对象MOa的左端E1a处于相同的纵向位置。
残留率显示图像RIa具有与在S120中设置的显示长度TL对应的总纵向长度TLa。残留率显示图像RIa的总纵向长度TLa与子对象SOa的纵向长度SLa的比率等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的比率。残留率显示图像RIa包括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和消耗率指示区域EAa。残留率指示区域IAa被示出为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中的阴影部分,并指示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消耗率指示区域EAa被示出为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中的无阴影部分,并指示消耗的墨水Ik的比率(百分比)。在第一存储状态S1中,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和消耗率指示区域EAa之间的边界IEa落入主对象MOa内。在第一存储状态S1中,因为中间罐残留率SR为100%,所以子对象SOa的整体被包括在残留率指示区域IAa中。由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占据的主对象MOa中的部分与整个主对象MOa的百分比等于墨盒残留率CR。更具体地,主对象MOa具有总纵向长度MLa。由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占据的主对象MOa中的部分具有纵向长度CRLa。纵向长度CRLa与总纵向长度MLa的百分比等于墨盒残留率CR。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包括纵向长度RLa。纵向长度RLa与总纵向长度TLa的比率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的比率。
图6(B)示出当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时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在第二存储状态S2中,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和消耗率指示区域EAa之间的边界IEa落入子对象SOa内。因为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盒残留率CR是0%,所以整个主对象MOa构成消耗率指示区域EAa的一部分。由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占据的子对象SOa中的部分与整个子对象SOa的百分比等于中间罐残留率SR。具体地,子对象SOa具有纵向长度SLa。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具有纵向长度RLa。纵向长度RLa与纵向长度SLa的百分比等于中间罐残留率SR。
图6(C)示出当目标打印机是打印机100B时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表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b的示例,其采用双室供应方法。
如图6(C)中所示,用于双室供应方法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b包括主对象MOb和子对象SOb,类似于上述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主对象MOb包括左端E1b和右端E2b。子对象SOb包括左端E3b和右端E4b。左端E1b与右端E4b接触。
主对象MOb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墨盒残留率CR的可能值(在0和100%之间的值)。因为墨盒残留率CR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墨水残留量Ik,所以可以说主对象MOb中的纵向位置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例如,左端E1b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而右端E2b对应于第一存储状态S1中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
子对象SOb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中间罐残余率SR的可能值(在0到100%之间的值)。因为中间罐残留率SR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残留量,所以子对象SOb中的纵向位置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例如,左端E3b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而右端E4b对应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子对象SOb的右端E4b的纵向位置处于主对象MOb的左端E1b的相同纵向位置处。
残差率显示图像RIb的总纵向长度TLb是在S120中设置的显示长度TL。残留率显示图像RIb的总纵向长度TLb与子对象SOb的纵向长度SLb的比率等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与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的比率。残留率显示图像RIb包括残留率指示区域IAb和消耗率指示区域EAb。由残留率指示区域IAb占据的主对象MOb中的部分与整个主对象MOb的百分比等于墨盒残留率CR。具体地,主对象MOb具有总纵向长度MLb,并且由残留率指示区域IAb占据的主对象MOb中的部分具有纵向长度CRLb。纵向长度CRLb与总纵向长度MLb的百分比等于墨盒残留率CR。残留率显示图像RIb具有总纵向长度TLb,并且残留率指示区域IAb具有纵向长度RLb。纵向长度RLb与总纵向长度TLb的比率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的比率。
图6(D)示出当目标打印机是打印机100C时产生的显示图像数据表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c的示例,其采用单室供应方法。因为采用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C没有设置有中间罐,所以残留率显示图像RIc仅包括主对象MOc并且不包括子对象。残差率显示图像RIc(主对象MOc)包括残留率指示区域IAc和消耗率指示区域EAc。残留率显示图像RIc(主对象MOc)具有总纵向长度TLc,并且残留率指示区域IAc具有纵向长度RLc。在单室供应方法的情况下,纵向长度RLc与总纵向长度TLc的百分比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与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的比率。这里,总纵向长度TLc是在S120中设置的显示长度TL。
在图5的S170中,管理服务器300确定是否所有正在管理的打印机都已经被处理为目标打印机。如果仍有未处理的打印机(S170:否),则管理服务器300返回到S115并选择未处理的打印机作为目标打印机。当已经处理所有打印机时(S170:是),管理服务器300前进到S175。
在S175中,管理服务器300使用为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生成表示管理列表MLT的图像数据。管理列表MLT是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打印机信息的列表。管理列表MLT包括显示打印机信息中的项目的多个列。图7示出包括三个显示列CL1、CL2和CL3的管理列表MLT的示例。显示列CL1显示管理中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序列号。显示列CL2显示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型号名称。显示列CL3显示表示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的信息,并且具体是上文描述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RIb和RIc。
在显示列CL3中,主对象MOa的左端E1a在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中、主对象MOb的左端E1b在残留率显示图像RIb中、以及主对象的左端E1c在残留率显示图像RIc中的位置全部在纵向方向上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处对齐。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中的子对象SOa的右端E4a和残留率显示图像RIb中的子对象SOb的右端E4b的位置也在纵向方向上的基准位置Lref处对齐。
在S175中生成图像数据之后,管理服务器300结束图像数据生成处理。
管理服务器300通过使用在图像数据生成处理中生成的图像数据,在预定定时在显示器340上显示管理列表MLT。例如,管理服务器300可以在启动计算机程序PG2时显示管理列表MLT。当经由操作接口350从用户获取显示请求时,管理服务器300还可以在显示器340上显示管理列表MLT。例如,管理服务器300的用户是系统1000的管理员。系统1000的管理员可以是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用户,或者可以是除了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用户之外的其他人,诸如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供应商。
根据上述实施例,管理服务器300从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每一个获取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图5的S110),其中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是与墨水Ik的残留量相关的信息。管理服务器300生成表示管理列表MLT的图像数据(图5的S115-S175)。这里,管理列表MLT包括残留率显示图像RIa、RIb和RIc。残留率显示图像RIa用于指示基于打印机100A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设置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残留率显示图像RIb用于显示基于打印机100B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设置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剩余百分比显示图像RIc用于显示基于打印机100C的剩余可打印页数RN设置的墨水Ik的残留率。在管理列表MLT中,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特别地主对象MOa的左端E1a)、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子对象S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特别是子对象SOa的右端E4a)、以及与处于第一存储状态S1的打印机100B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b上的纵向位置(并且特别是主对象MOb的左端E1b)都在基准位置Lref处。因此,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用户能够利用其容易地掌握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例如,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通过该管理列表MLT,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残留率和打印机100B的墨水Ik的残留率。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管理列表MLT中,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特别地主对象MOa的左端E1a)、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子对象S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特别地子对象SOa的右端E4a)、以及与打印机100C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b上的纵向位置都在管理列表MLT中的基准位置Lref处。因此,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用户能够利用其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残留率和打印机100C的墨水Ik的残留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打印机100B的墨水Ik的最大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子对象SOb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子对象SOb的右端E4b)也位于管理列表MLT中的基准位置Lref处。因此,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利用该管理列表MLT,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剩余百分比和打印机100B的墨水剩余百分比Ik。
在该实施例中,主对象Moa、MOb和MOc都是从基准位置Lref向右延伸的带状对象,而子对象SOa和SOb都是从基准位置Lref向左延伸的带状对象,即,在与主对象Moa、MOb和MOc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因此,用户能够一眼就理解采用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A和100B中的墨水的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或者第二存储状态S2。
在该实施例中,残留率显示图像RIa包括消耗率指示区域EAa和残留率指示区域IAa。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墨水Ik残留量与墨盒200A中的初始墨水量的比率(即,墨水Ik的残留率)。
如上所述,管理服务器300使用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每一个作为目标打印机多次执行图5中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换句话说,管理服务器300经由通信接口380从每个打印机100A、100B和100C获取包括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的打印机信息(图5中的S110)。因此,管理服务器300能够生成表示管理列表MLT的图像数据,该管理列表MLT包括用于打印机100A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用于打印机100B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b、以及用于打印机100C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c。以这种方式,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MLT,利用该管理列表MLT,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多个打印机的墨水Ik的残留量。
如上所述,墨盒200A是第一墨盒的示例,并且墨盒200B和200C是第二墨盒的示例。从打印机100A获取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是第一信息的示例,并且从打印机100B和100C获取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是第二信息的示例。残差率显示图像RIa中的主对象MOa是第一对象的示例,并且子对象SOa是第二对象的示例。对应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b和RIc的主对象MOb和MOc是第三对象的示例,并且残留率显示图像RIb的子对象SOb是第四对象的示例。打印机100A的第一存储状态S1是第一状态的示例,打印机100A的第二存储状态S2是第二状态的示例,打印机100B的第一存储状态S1是第三状态的示例,并且打印机100B的第二存储状态S2是第四状态的示例。另外,墨水Ik保留在墨盒200C中的打印机100C的状态是第三状态的示例。
B.实施例的变型
(1)图8(A)和8(B)示出根据变型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图8(A)示出当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时采用双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A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图8(B)示出当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时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
与图6(A)和6(B)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一样,在图8(A)和8(B)示出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包括主对象MOa和子对象SOa。在图6(A)和6(B)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中,主对象MOa和子对象SOa被排列在相同的垂直位置处,使得主对象MOa的左端E1a的纵向位置与子对象SOa的右端E4a的纵向位置一致。然而,在图8(A)和8(B)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中,主对象MOa和子对象SOa被排列在不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彼此垂直相邻,使得主对象MOa的左端E1a的纵向位置与子对象SOa的左端E3a的纵向位置一致。
图9示出显示根据变型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的显示列CL32。如图9中所示,打印机100B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b2包括主对象MOb和子对象SOb,类似于打印机100A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这里,主对象MOb和子对象Sob被排列在不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彼此垂直相邻,使得主对象MOb的左端E1b的纵向位置与子对象Sob的左端E3b的纵向位置一致。在图9所示的变型中,采用单室供应方法的打印机100C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c与实施例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c相同。
在图9所示的变型的显示列CL32中,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主对象Moa的左端E1a)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打印机100A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子对象SOa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子对象SOa的左端E3a)、以及与第一存储状态S1中的打印机100B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b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主对象MOb的左端E1b)都在管理列表MLT中的基准位置Lref处。此外,对象Moa、SOa、MOb和SOb都从基准位置Lref向右延伸。以这种方式,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通过该管理列表,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和100B的墨水Ik的残留率。
类似地,在显示列CL32中,与第二存储状态S2中的打印机100B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子对象SOb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子对象SOb的左端E3b)和与打印机100C的墨水Ik的最小可能的残留量相对应的主对象MOc上的纵向位置(并且具体地主对象MOc的左端E1c)处于基准位置Lref。子对象SOb和主对象MOc都从基准位置Lref向右延伸。以这种方式,管理服务器300能够提供管理列表,通过该管理列表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B和100C墨水Ik的残留量。
(2)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指定墨水Ik的残留率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RIb和RIc作为指示与墨水Ik的残留量有关的指数值的图像显示在管理列表MLT的显示列CL3中。然而,显示列可以显示表示墨水Ik的残留量的其他指标值,诸如剩余的可打印的片材数量RN或墨水Ik的实际残留量。这种变型还能够提供显示列,通过该显示列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墨水Ik的残留量。此外,在此变型中,例如,可以将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设置为通过将墨水Ik剩余量除以用于打印一个片材的平均墨水量而获得的值。接下来将描述其中显示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的此变型的示例。
图10(A)和10(B)示出根据变型显示可打印片材数量的显示列CL33和CL34的示例。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3、RIb3和RIc3显示在图10(A)的显示列CL33中,并且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4、RIb4和RIc4显示在图10(B)中所示的显示列CL34中。
在本变型中,管理服务器300不是在图5的S135中将墨盒残留率CR设置为0%,而是将能够使用墨盒中的剩余墨水Ik打印的打印材料的片材数量CP(在下文中被称为“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设置为0。当目标打印机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并且处于第二存储状态S2时,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以这种方式被设置为0。在S140中,管理服务器300获得能够基于保留在中间罐中的墨水Ik打印的打印材料的片材数量SP(下文称为“剩余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而不是计算中间罐残留率SR。当目标打印机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并且处于第二存储状态S2时,剩余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SP=RN)。
在S150中,管理服务器300计算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而不是墨盒残留率CR。当目标打印机具有双室供应方法并且处于第一存储状态S1时,通过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中减去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来找到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CP=RN-SN)。在S155中,管理服务器300设置剩余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而不是中间罐残留率SR。当打印机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并且处于第一存储状态S1时,剩余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等于原件中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SP=SN)。采用双室供应方法,剩余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和罐可打印片材数量CP之和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RN=SP+CP)。
在S160中,管理服务器300设置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而不是墨盒残留率CR。使用单室供应方法,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等于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CP=RN)。
图10(A)中的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3、RIb3和RIc3指示相应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如图10(A)中所示,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3包括主对象MOa3和子对象SOa3。类似地,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3包括主对象MOb3和子对象SOb3。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3包括主对象MOc3。在每个片材数量显示图像中,相应的主对象和子对象被排列在相同的垂直位置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每个主对象是带状对象,通过其纵向长度指定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每个子对象是带状对象,通过其纵向长度指定剩余的罐可打印的片材数量SP。每个片材数量显示图像的总长度指定剩余的可打印片材数量RN。
在此变型中,如在实施例的显示列CL3中(参见图7),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3的主对象MOa3的左端、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3的主对象MOb3的左端以及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3的主对象MOc3的左端的纵向位置都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处。类似地,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3的子对象SOa3的右端和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3的子对象SOb3的右端的纵向位置都在基准位置Lref处。
图10(B)中的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4、RIb4和RIc4指定相应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如图10(B)中所示,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4包括主对象MOa4和子对象SOa4。类似地,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4包括主对象MOb4和子对象SOb4。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4包括主对象MOc4。每个片材数量显示图像中的主对象和子对象被排列在不同的垂直位置处并且彼此垂直相邻。每个主对象是带状对象,通过其纵向长度指定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每个子对象是带状对象,通过其纵向长度指定剩余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
在此变型中,如在第一变型的显示列CL32(参见图9)中那样,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4的主对象MOa4的左端、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4的主对象MOb4和左端以及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4的主对象MOc4的左端的纵向位置都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处。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4的子对象SOa4的左端和构成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4的子对象SOb4的左端的纵向位置都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
(3)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中,每个显示图像的主对象和子对象是线性延伸的带状对象,但是这些对象可以是弯曲的带状对象。
图11(A)和11(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另一变型的用于显示可打印片材数量的列CL35和CL36的显示示例。残留率显示图像RIa5、RIb5和RIc5显示在图11(A)的显示列CL35中,并且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6、RIb6和RIc6显示在图11(B)的显示列CL36中。
与实施例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RIb和RIc一样,图11(A)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5、RIb5和RIc5指示用于对应的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墨水Ik的残留率(百分比)(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如图11(A)中所示,残留率显示图像RIa5包括主对象MOa5和子对象SOa5。类似地,残留率显示图像RIb5包括主对象MOb5和子对象SOb5。残留率显示图像RIc5包括主对象MOc5。主对象和子对象中的每一个是在圆周方向上以弧形形状延伸的带状对象。在每个残留率显示图像中,主对象和子对象具有相同的径向位置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并置。每个主对象的纵向(周向)长度指示墨盒残留率CR,并且每个子对象的纵向长度指示中间罐残留率SR。
与实施例类似,当存储状态是第一存储状态S1时每个主对象MOa5和MOb5中的纵向方向(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用于相应打印机的墨盒残留率CR的可能值(或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当存储状态是第二存储状态S2时,每个子对象SOa5和SOb5中的纵向方向(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相应打印机的中间罐残留率SR的可能值(或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主对象MOc5中的纵向方向(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对应于打印机C的墨盒残留率CR的可能值(或墨水Ik的可能的残留量)。在此变型中,与最小可能指标值(例如,墨盒残留率CR或中间罐残留率SR)相对应的主对象和子对象中的每一个的圆周端部将被称为“最小值端”,并且与最大可能指数值相对应的圆周端部将被称为“最大值端”。在此变型中,在残留率显示图像RIa5中的主对象MOa5的最小值端、残差率显示中主对象MOb5中的主对象Mob5的最小值端以及残留率显示图像RIc5中的主对象MOc5的最小值端的纵向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处于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b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5中的子对象SOa5的最大值端和残留率显示图像RIb5中的子对象SOb5的最大值端的纵向位置也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b处。
图11(B)中的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6、RIb6和RIc6指定相应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如图11(B)中所示,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6包括主对象MOa6和子对象SOa6。类似地,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6包括主对象MOb6和子对象SOb6。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6包括主对象MOc6。在每个片材数量显示图像中,主对象和子对象被布置在不同的径向位置处并且径向地彼此相邻。每个主对象的纵向(圆周)长度指示墨盒可打印片材数量CP,而每个子对象的纵向长度指示剩余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P。
在此变型中,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6中的主对象MOa6的最小值端、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6中的主对象MOb6的最小值端、以及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c6中的主对象MOc6的最小值端的纵向位置全部都在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b处。另外,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a6中的子对象SOa6的最小值端和片材数量显示图像RIb6中的子对象SOb6的最小值端的纵向位置处于规定的基准位置Lrefb处。
通过此变型,管理服务器300仍然能够提供显示列,利用该显示列,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机100A、100B和100C的剩余墨水Ik量。
(4)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作目标打印机的示例的打印机100A设置有采用单色墨水(例如,黑色(K))的单色打印执行装置160。然而,打印机100A可以设置有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的打印机构,诸如能够使用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墨水打印彩色图像的打印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四种颜色的墨水的四个墨盒200A能够被安装在打印机100A中。打印机100A还设置有对应于四种墨水颜色的四个墨水供应部170A。利用这种配置,对于所有或一些墨盒200A,墨水Ik的初始量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用于彩色墨水C、M和Y的墨盒200A可以具有与用于非彩色墨水K的墨盒200A不同的初始墨水量Ik。此外,对于墨盒200A的全部或部分,中间罐175A中的边界墨水量可以不同。例如,对应于用于彩色墨水C、M和Y的墨盒200A的中间墨盒175A可以具有与对应于用于非彩色墨水K的墨盒200A的中间墨盒175A的边界墨水容量不同的边界墨水容量。
在本示例中,用于显示残留率显示图像的显示列包括用于单个打印机的四个这样的残留率显示图像以对应于四种颜色的墨水。这四个显示图像中的每一个包括主对象和子对象,如图6(A)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或图8(A)中的残留率显示图像RIa2一样。四个显示图像中所有主对象的最小值端的纵向位置在规定的基准位置处对齐。四个显示图像中的子对象的最大值端或最小值端的纵向位置也在规定的基准位置处对齐。
(5)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列CL3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00的显示器340上。然而,当打印机被提供有四种颜色的墨水时,如在上述变型(4)中那样,包括与四种墨水颜色对应的四个残留率显示图像的显示列可以显示在打印机100A的显示器140上。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00A(CPU 110)可以基于存储在信息数据库IB中的打印机信息生成表示显示列的屏幕数据,并且可以基于屏幕数据在显示器140上显示该显示列。
(6)在上述实施例中,诸如打印机100A的目标打印机设置有喷墨打印执行装置160。然而,打印机100A-100C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替代地设置有打印机构,该打印机构采用用于使用墨粉作为打印剂打印图像的电子照相方法(例如激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00A或100B可以设置有可安装墨盒的供应部、中间罐(例如,用于临时存储墨粉的子罐)、以及使用容纳在中间罐中的墨粉执行打印操作的打印执行装置。上面在实施例及其变型中描述的显示列CL3和CL32-CL36(图7、9、10(A)-11(B))也可以应用于采用用于供应墨粉的双室供应方法的具有这种类型的打印机的系统。
(7)在上述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00从打印机100A、100B和100C中的每一个获取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剩余可打印片材数量RN和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并且计算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图5的S135-S160)。然而,作为变型,每个打印机可以计算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可以将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存储在它们的信息数据库IB中。因此,管理服务器300可以在图5的S110中从每个打印机中获取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
此外,可以在管理服务器300上预先存储可打印的片材数量SN,其与每种型号的打印机的型号名称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300参考从每个打印机获取的型号名称,以便于提取与型号名称相关联地存储的罐可打印片材数量SN。类似地,可打印片材数量TN可以与每个墨盒的部件号相关联地预先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00上。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300可以参考从每个打印机获取的墨盒的部件号,以便于提取与该部件号相关联地存储的总可打印片材数量TN。
(8)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中,每个显示图像的主对象和子对象是在左右方向上伸长的带状对象,但是可以以其他形式显示主对象和子对象。例如,主对象和子对象可以是垂直拉长的带状对象。可替选地,主对象和子对象中的每一个可以由沿规定方向(例如,垂直)排列的多个圆形对象配置而成。在这种情况下,墨盒残留率CR和中间罐残留率SR可以由圆形对象的数量指示。
(9)在上述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00以用于基于屏幕数据在显示器340上显示包括显示列的管理列表MLT(参见图7)的形式输出屏幕数据。然而,管理服务器300可以通过将屏幕数据发送到诸如智能电话或个人计算机的用户终端设备来输出屏幕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列表MLT显示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器上。
(10)在上述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00执行图5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然而,每个管理中的打印机可以执行图5中的S120到S165的处理以生成显示屏幕,并且可以将此显示屏幕数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300。此后,管理服务器300可以使用从每个打印机获取的显示屏幕数据来生成表示管理列表MLT的屏幕数据。
(11)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00连接到局域网NT,但是管理服务器300可以替代地连接到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打印机100A、100B和100C周期性地并且自动地将打印机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300。管理服务器300使用此打印机信息以执行图5的图像数据生成处理。随后,管理服务器300响应于来自设备的请求将表示管理列表MLT的屏幕数据发送到用户终端设备,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300可以是云服务器,例如,其包括能够通过网络彼此通信的多个计算机。
(12)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硬件实现的部分配置可以用软件替换,并且,相反,用软件实现的全部或部分配置可以用硬件替换。
(13)当用计算机程序实现本公开的所有或一些功能时,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存储介质)上。程序可以在供应它们的相同存储介质上使用,或者可以转移到不同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诸如存储卡或CD-ROM;内置于计算机中的内部存储器,诸如各种ROM等中的任何一种;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诸如硬盘驱动器。
尽管已经参考上述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
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一供应部上的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供应部是包括第一罐的第一类型的供应部,所述第一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一墨盒供应的所述打印剂,所述第一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罐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
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二供应部上的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供应部是包括第二罐的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和没有任何罐的第三类型的供应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二墨盒供应的所述打印剂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罐的容量不同的容量,所述第二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生成表示包括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屏幕数据,所述第一显示图像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达第一指标值,所述第一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所述第二显示图像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信息表达第二指标值,所述第二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以及
输出所述显示屏幕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图像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一墨盒和所述第一罐中的第一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没有保留在所述第一墨盒中而是保留在所述第一罐中的第二状态下要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所述第三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图像包括第三对象,
其中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第三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三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四位置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供应部是所述第三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墨盒和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之间没有任何罐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供应部是所述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二罐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图像还包括第四对象,
其中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和所述第二罐中的所述第三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没有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中而是保留在所述第二罐中的第四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包括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所述第六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中的一个也在所述基准位置处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带状对象,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对应于第一残留量,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距离端部位置比所述一个位置距离所述端部位置近的另一个位置对应于小于所述第一残留量的第二残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对象从所述基准位置在与所述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所述初始量是第一量,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所述初始量是第二量,
其中通过使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一个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大小和所述第二对象的大小,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量和所述第二量,所述第二数据包括能够通过使用所述第一量进行打印的第一可打印片材数量和能够使用所述第二量进行打印的第二可打印片材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与多个打印机通信,所述多个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所述第一打印机具有所述第一供应部和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所述第二打印机具有所述第二供应部和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其中经由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第一打印机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经由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第二打印机获取所述第二信息。
11.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包括处理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指令集,所述程序指令集包括:
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一供应部上的第一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供应部是包括第一罐的第一类型的供应部,所述第一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一墨盒供应的所述打印剂,所述第一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一罐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
获取关于存储在安装在第二供应部上的第二墨盒中的打印剂的残留量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供应部是包括第二罐的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和没有任何罐的第三类型的供应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罐被配置成存储从所述第二墨盒供应的所述打印剂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罐的容量不同的容量,所述第二供应部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生成表示包括第一显示图像和第二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幕的显示屏幕数据,所述第一显示图像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表达第一指标值,所述第一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所述第二显示图像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信息表达第二指标值,所述第二指标值涉及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以及
输出所述显示屏幕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图像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一墨盒和所述第一罐中的第一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一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没有保留在所述第一墨盒中而是保留在所述第一罐中的第二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所述第三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图像包括第三对象,
其中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第三状态下要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具有第四位置,所述第四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三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四位置在基准位置处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供应部是所述第三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墨盒和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之间没有任何罐的情况下将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二供应部是所述第二类型的供应部,并且被配置成将存储在所述第二罐中的所述打印剂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图像还包括第四对象,
其中所述第三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和所述第二罐中的所述第三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指示在所述打印剂没有保留在所述第二墨盒中而是保留在所述第二罐中的第四状态下要供应到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残留量,所述第四对象中的各位置包括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大残留量,所述第六位置对应于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所述打印剂的可能的最小残留量,
其中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中的一个也在所述基准位置处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直的或弯曲的带状对象,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对应于第一残留量,
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距离端部位置比所述一个位置距离所述端部位置近的另一个位置对应于小于所述第一残留量的第二残留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对象和所述第三对象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基准位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对象从所述基准位置在与所述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与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初始量的比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值是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和能够通过使用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残留量进行打印的可打印片材数量中的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在所述第一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所述初始量是第一量,并且存储在所述第二墨盒中的所述打印剂的所述初始量是第二量,
其中通过使用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的一个来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大小和所述第二对象的大小,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量和所述第二量,所述第二数据包括能够通过使用所述第一量进行打印的第一可打印片材数量和能够使用所述第二量进行打印的第二可打印片材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与多个打印机通信,所述多个打印机包括第一打印机和第二打印机,所述第一打印机具有所述第一供应部和所述第一打印执行装置,所述第二打印机具有所述第二供应部和所述第二打印执行装置,
其中经由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第一打印机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经由所述通信接口从所述第二打印机获取所述第二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53424 | 2018-03-20 | ||
JP2018053424A JP7025699B2 (ja) | 2018-03-20 | 2018-03-20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3771A true CN110303771A (zh) | 2019-10-08 |
CN110303771B CN110303771B (zh) | 2022-03-04 |
Family
ID=6798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7959.5A Active CN110303771B (zh) | 2018-03-20 | 2019-03-19 | 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96074B2 (zh) |
JP (1) | JP7025699B2 (zh) |
CN (1) | CN11030377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79494B2 (en) * | 2021-12-09 | 2024-12-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sumable material without measuring actual remaining amount of consumable material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07590B2 (ja) * | 2017-12-27 | 2023-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255286B2 (ja) * | 2019-03-28 | 2023-04-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7243378B2 (ja) * | 2019-03-28 | 2023-03-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
JP7365000B2 (ja) | 2019-09-18 | 2023-10-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JP7413892B2 (ja) * | 2020-03-31 | 2024-01-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管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83846A (ja) * | 1999-07-13 | 2001-03-30 | Canon Inc | 現像剤量逐次表示方法、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CN1771720A (zh) * | 2003-04-03 | 2006-05-10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
US20070008351A1 (en) * | 2005-07-08 | 2007-01-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maining ink amount detecting method |
CN101082856A (zh) * | 2006-05-29 | 2007-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控制方法、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2008116623A (ja) * | 2006-11-02 | 2008-05-22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 |
US20090174896A1 (en) * | 2007-12-27 | 2009-07-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system |
CN102135864A (zh) * | 2010-01-27 | 2011-07-27 | 株式会社理光 | 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控制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打印装置、和打印系统 |
CN102371772A (zh) * | 2010-08-24 | 2012-03-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
CN102896918A (zh) * | 2011-07-28 | 2013-01-30 | 夏普株式会社 |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和印刷控制系统 |
JP2013254348A (ja) * | 2012-06-07 | 2013-12-19 | Sharp Corp | プリンタステータスモニ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15087901A (ja) * | 2013-10-30 | 2015-05-0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2017111231A (ja) * | 2015-12-15 | 2017-06-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8028846A (ja) * | 2016-08-19 | 2018-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端末 |
CN107728960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48332A (ja) | 1998-11-26 | 2003-02-18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3667127B2 (ja) | 1998-12-24 | 2005-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の液体残量検出方法 |
JP3577010B2 (ja) | 2001-07-31 | 2004-10-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の残量検出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4050503A (ja) * | 2002-07-17 | 2004-02-19 | Sharp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60938A (ja) | 2002-11-15 | 2004-06-10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液体容器 |
JP2005001149A (ja) | 2003-06-10 | 2005-01-06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残量表示方法 |
JP2007253396A (ja) | 2006-03-22 | 2007-10-04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印刷報知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20080111842A1 (en) | 2006-11-09 | 2008-05-15 |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k consumption monitoring |
JP2008204132A (ja) | 2007-02-20 | 2008-09-04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105175A (ja) | 2008-10-28 | 2010-05-13 | Riso Kagaku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99661B2 (ja) | 2015-04-25 | 2018-03-2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推奨度表示プログラム |
-
2018
- 2018-03-20 JP JP2018053424A patent/JP702569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18 US US16/356,050 patent/US106960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3-19 CN CN201910207959.5A patent/CN110303771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25 US US16/911,528 patent/US110658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83846A (ja) * | 1999-07-13 | 2001-03-30 | Canon Inc | 現像剤量逐次表示方法、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CN1771720A (zh) * | 2003-04-03 | 2006-05-10 | 夏普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
US20070008351A1 (en) * | 2005-07-08 | 2007-01-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maining ink amount detecting method |
CN101082856A (zh) * | 2006-05-29 | 2007-12-05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控制方法、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2008116623A (ja) * | 2006-11-02 | 2008-05-22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 |
US20090174896A1 (en) * | 2007-12-27 | 2009-07-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system |
CN102135864A (zh) * | 2010-01-27 | 2011-07-27 | 株式会社理光 | 信息处理装置、打印控制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打印装置、和打印系统 |
CN102371772A (zh) * | 2010-08-24 | 2012-03-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
CN102896918A (zh) * | 2011-07-28 | 2013-01-30 | 夏普株式会社 |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和印刷控制系统 |
JP2013254348A (ja) * | 2012-06-07 | 2013-12-19 | Sharp Corp | プリンタステータスモニ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15087901A (ja) * | 2013-10-30 | 2015-05-0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2017111231A (ja) * | 2015-12-15 | 2017-06-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6888341A (zh) * | 2015-12-15 | 2017-06-2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CN107728960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JP2018028846A (ja) * | 2016-08-19 | 2018-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端末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79494B2 (en) * | 2021-12-09 | 2024-12-3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sumable material without measuring actual remaining amount of consumable materi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96074B2 (en) | 2020-06-30 |
CN110303771B (zh) | 2022-03-04 |
US11065897B2 (en) | 2021-07-20 |
JP7025699B2 (ja) | 2022-02-25 |
US20190291488A1 (en) | 2019-09-26 |
US20200324563A1 (en) | 2020-10-15 |
JP2019162836A (ja) | 2019-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3771B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7037114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6691675B2 (ja) | 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 |
JP2019197408A (ja) | 通信装置、出力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7070828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 |
JP7208585B2 (ja) | 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4781160B2 (ja) | 印刷システム | |
JP2008116623A (ja) | 印刷装置 | |
JP7118787B2 (ja) | 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 |
US12043038B2 (en) |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 |
JP7323862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
JP7644418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
JP7328619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
JP7141013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 |
JP7255286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US10766269B2 (en) | Printer having accommodating portion for accommodating printing agent supplied from cartridge | |
JP2023066869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通知方法 | |
JP2023066871A (ja) | 印刷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通知方法 | |
JP2020166370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 |
JP2020104358A (ja)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17151791A (ja) | 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