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线梳线剥线装置,其实现了梳线剥线的一体式结构,同工位具备梳线、剥线的加工能力,使得梳线整齐,有利于后序加工的精准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线梳线剥线装置,包括梳线机构、剥线机构、第一线材固定机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分别连接于梳线机构、剥线机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第一线材固定机构以对线材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
所述梳线机构包括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及若干并排设置的梳线孔;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两者中,其一具有若干梳线齿,其一具有若干梳线槽;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两者相向运动以使梳线齿与相应的梳线槽相适配形成前述梳线孔以夹持住相应的芯线,或者相反运动以使梳线齿与相应的梳线槽分离以释放芯线;
所述剥线机构包括用于将芯线剥皮的剥线单元、用于将芯线切断的切线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分别为上梳线单元、下梳线单元,所述上梳线单元、下梳线单元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梳线单元、下梳线单元相向运动以带动梳线齿、梳线槽共同夹持住芯线,或者相反运动以使梳线齿、梳线槽分离以释放芯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梳线齿、梳线槽分别设置于上梳线单元、下梳线单元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线单元位于剥线单元的后侧,所述剥线单元位于梳线机构的后侧,所述第一线材固定机构位于梳线机构的前侧;
所述剥线单元包括上剥线单元、下剥线单元,所述上剥线单元、下剥线单元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剥线单元、下剥线单元地相向运动以夹持住芯线并横向移动以进行剥线,或者相反运动以释放芯线;
所述切线单元包括上切线单元、下切线单元,所述上切线单元、下切线单元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切线单元、下切线单元相向运动以将芯线切断或者背向位移相互远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材固定机构还包括压线单元,所述压线单元连接于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压线单元包括线材压线部和位于线材压线部后侧的芯线压线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线材压线部、芯线压线部同时上下移动;所述芯线压线部上设置有若干压线齿;所述治具上设置有线材定位槽、芯线定位槽,所述线材压线部可上下移动以将线材压紧于线材定位槽内或者释放线材,所述芯线压线部可上下移动以将芯线压紧于芯线定位槽内或者释放芯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梳线剥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均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可横向移动式设置于机台上,所述安装座连接有安装座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分别驱动连接于梳线机构、剥线机构,以使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均可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有第一正反牙丝杠,所述上梳线单元、上剥线单元、上切线单元均安装于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下梳线单元、下剥线单元、下切线单元均安装于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可移动式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第一正反牙丝杠的正反牙,以使上梳线单元、上剥线单元、上切线单元三者与下梳线单元、下剥线单元、下切线单元三者的上下运动方向相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具备梳线机构和剥线机构的梳线剥线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梳线剥线的一体式结构,同工位具备梳线、剥线的加工能力,使得梳线整齐,有利于后序加工的精准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以其应用于连接线自动打端插壳机上作说明;所述连接线自动打端插壳机其包括机台10以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梳线剥线装置20、打端装置30、插胶壳装置40;
其中,所述梳线剥线装置20包括梳线机构、剥线机构、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第一驱动单元22、第二驱动单元23,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2分别连接于梳线机构、剥线机构,所述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可同时横向往复运动于下述第一工位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3驱动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以对线材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所述梳线机构包括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及若干并排设置的梳线孔,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两者中,其一具有若干梳线齿241,其一具有若干梳线槽251;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两者相向运动以使梳线齿241与相应的梳线槽251相适配形成前述梳线孔以夹持住相应的芯线,或者相反运动以使梳线齿241与相应的梳线槽251分离以释放芯线;所述剥线机构包括用于将芯线剥皮的剥线单元、用于将芯线切断的切线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2分别驱动连接于梳线机构、剥线机构,以使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均可上下移动;
所述插胶壳装置40包括第二线材固定机构41、端子固定机构42及插胶壳机构43;所述第二线材固定机构41包括固线单元、第一驱动部分424,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24驱动连接于固线单元;所述端子固定机构42包括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及第二驱动部分425,所述第二驱动部分425驱动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合闭或张开,以夹持或释放端子,且端子的头部露于端子固定机构42位于插胶壳一侧的外侧,以用于预插;所述插胶壳机构43包括插壳单元及第三驱动部分431,所述第三驱动部分431驱动连接于插壳单元;
对应梳线剥线装置20、打端装置30、插胶壳装置40于机台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所述机台1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线材输送至不同工位的输送装置50;所述输送装置50包括有输送带51、位于输送带51上的用于承载线材的治具52、用于将治具52脱离或带回输送带51的脱离机构53,对应每个工位均设置有所述脱离机构53,以使脱离机构53将输送至不同工位的治具52脱离以对应工位进行加工或将对应工位加工完成的治具52带回输送带51。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梳线单元、第二梳线单元分别为上梳线单元24、下梳线单元25,所述上梳线单元24、下梳线单元25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梳线单元24、下梳线单元25相向运动以带动梳线齿241、梳线槽251共同夹持住芯线,或者相反运动以使梳线齿241、梳线槽251分离以释放芯线;优选地,所述梳线齿241、梳线槽251分别设置于上梳线单元24、下梳线单元25上。
所述切线单元位于剥线单元的后侧(即剥线单元背离输送带51的一侧),所述剥线单元位于梳线机构的后侧(即梳线机构背离输送带51的一侧),所述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位于梳线机构的前侧;所述剥线单元包括上剥线单元26、下剥线单元27,所述上剥线单元26、下剥线单元27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剥线单元26、下剥线单元27地相向运动以夹持住芯线并横向移动以进行剥线,或者相反运动以释放芯线;所述切线单元包括上切线单元28、下切线单元29,所述上切线单元28、下切线单元29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切线单元28、下切线单元29相向运动以将芯线切断或者背向位移相互远离。
所述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还包括压线单元,所述压线单元连接于第二驱动单元23;所述压线单元包括线材压线部211和位于线材压线部211后侧的芯线压线部212,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3驱动线材压线部211、芯线压线部212同时上下移动;所述芯线压线部212上设置有若干压线齿2121;所述治具52上设置有线材定位槽521、芯线定位槽522,所述线材压线部211可上下移动以将线材压紧于线材定位槽521内或者释放线材,所述芯线压线部212可上下移动以将芯线压紧于芯线定位槽522内或者释放芯线;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通过立架213安装于机台10上。
所述梳线剥线装置20还包括安装座201,所述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均安装于安装座201上,所述安装座201可横向移动式设置于机台10上,所述安装座201连接有安装座驱动单元20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2安装于安装座201上。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2连接有第一正反牙丝杠203,所述上梳线单元24、上剥线单元26、上切线单元28均安装于第一连接板204上,所述下梳线单元25、下剥线单元27、下切线单元29均安装于第二连接板205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04、第二连接板205均可移动式安装于安装座20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04、第二连接板205分别连接于第一正反牙丝杠203的正反牙,以使上梳线单元24、上剥线单元26、上切线单元28三者与下梳线单元25、下剥线单元27、下切线单元29三者的上下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打端装置30包括安装于机台10上的定位座31和安装于定位座31上的打端驱动机构32、打端机构33,所述打端驱动机构32驱动连接于打端机构33。
所述固线单元包括上固线单元411、下固线单元412,所述上固线单元411、下固线单元412上下对应布置,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24驱动上固线单元411、下固线单元4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运动以夹持住芯线或者相反运动以释放芯线;所述上固线单元411、下固线单元412分别设置有若干固线齿、若干固线槽,所述固线齿与相应的固线槽相适配。
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分别为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分别连接前述第二驱动部分425,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分别位于上固线单元411、下固线单元412的朝向插胶壳的一侧;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运动以夹持住端子或者相反运动以释放端子。
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具有端子固定部4211,所述下端子固定单元422具有若干用于芯线定位的端子固定槽423;所述端子固定部4211、端子固定槽423随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下端子固定单元422的移动在上下方向上相向运动以夹持端子,或者相反运动释放端子;所述端子的头部露于端子固定部4211、端子固定槽423位于插胶壳一侧的外侧。
所述插胶壳装置40还包括有基座44,所述第二线材固定机构41、端子固定机构42均安装于基座44上,所述基座44可横向移动式安装于机台10上,所述基座44连接有基座驱动机构45;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24安装于基座44上,所述第一驱动部分424连接有第二正反牙丝杠46,所述上固线单元411、上端子固定单元421均安装于第一定位板47上,所述下固线单元412、下端子固定单元422均安装于第二定位板48上,所述第一定位板47、第二定位板48分别可移动式连接于第二正反牙丝杠46的正反牙,以使上固线单元411、上端子固定单元421两者与下固线单元412、下端子固定单元422两者的上下运动方向相反。所述上端子固定单元421的第二驱动部分425连接于第一定位板47上,所述下端子固定单元422的第二驱动部分425连接于第二定位板48上。
所述插壳单元包括用于输送胶壳的输送单元432、用于将胶壳插入到芯线的插入单元433;所述插入单元433包括插入机械手4331,所述第三驱动部分431驱动插入机械手4331往复运动于插胶壳工位;所述插入机械手4331具有用于胶壳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位于插胶壳的一侧、衔接于输送单元43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插入口4332、输入口4333;所述胶壳的插入端露于插入口4332外;
所述插入机械手433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434,所述限位装置434包括限位单元4341和限位驱动机构4342,所述限位驱动机构4342驱动连接限位单元4341;所述输送单元43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胶壳插入定位腔内并将胶壳压紧的推送装置435,所述推送装置435包括推送单元4351和推送驱动机构4352,所述推送驱动机构4352驱动连接推送单元4351;所述限位单元4341往复运动于插入口4332的一侧以挡住插入口4332或释放插入口4332,且限位单元4341与插入口4332之间留有间距,以使胶壳的插入端露于插入口4332并受限于限位单元4341;所述推送单元4351往复运动于输入口4333一侧以将胶壳完全推入压紧于定位腔内或者释放胶壳。所述限位装置434、推送装置435均安装于机台10上。此处,当输送单元432将胶壳输送至插入机械手4331的插入口4332处,此时,胶壳的部分露于插入口4332、输入口4333外;然后,由第三驱动部分431驱动插入机械手4331向插胶壳一侧移动至推送装置435,然后限位装置434的限位单元4341将限位于露于插入口4332一侧的胶壳的部分一侧,然后由推送单元4351将胶壳整体完全推入压紧于定位腔内。
所述输送单元432的输出端还设置有过渡机构4321,所述过渡机构4321可移动式设置于机台10上。
所述插入机械手433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胶壳压紧于定位腔内的压紧机构436,所述压紧机构436包括压紧机械手4361和压紧驱动机构4362,所述压紧驱动机构4362驱动连接于压紧机构436;所述压紧机构436通过底座49安装于机台10上。
所述脱离机构53包括联动单元531及脱离驱动单元532,所述脱离驱动单元532驱动连接联动单元531;所述脱离驱动单元532安装于机台10上,所述联动单元531上下往复运动以联动治具52脱离输送带51或带回输送带51;所述联动单元531具有让位槽5311和间歇式作用于治具52的作用部5312,所述输送带51位于让位槽5311内,所述作用部5312形成于让位槽5311的上端开口的两侧;所述作用部5312上设置有定位凸柱5313,相应地,所述治具52上设置有定位孔523,所述定位凸柱5313适配于相应的定位孔523内;所述联动单元531位于输送带51输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52挡停的止位机构54,所述止位机构54包括止位单元541和止位驱动单元542,所述止位驱动单元542驱动连接于止位单元541,所述止位单元541上下往复运动以对治具52止位或者释放治具52。
所述输送带51的上料端设置有用于将治具52暂停的若干暂停位,若干暂停位按输送带51输送方向依次间距布置,每个暂停位均设置有暂停机构60,所述暂停机构60包括暂停单元61和暂停驱动单元62,所述暂停驱动单元62驱动连接于暂停单元61,所述暂停单元61往复运动于输送带51以对治具52进行限位暂停或者释放治具52。
所述机台10上还设置有回料装置70,所述回料装置70的输入端通过衔接机构71衔接于输送带51的回料端,所述输送带51的回料端设置有用于回收治具52的下料机构80,所述下料机构80包括上顶单元81和下料驱动单元82,所述下料驱动单元82驱动连接于上顶单元81,所述上顶单元81向上移动以将治具52顶离输送带51。
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台1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线材从治具52上取下的取料机构90,所述取料机构90包括安装架91和安装于安装架91上的取料机械手92、驱动取料机械手92的取料驱动单元93。
其大致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由输送带51将承载有线材的治具52输送至第一工位,然后由位于第一工位的脱离机构53将治具52上顶以脱离输送带51,然后由第一线材固定机构21将线材和芯线固定,然后由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分别对芯线进行梳线和剥线(梳线机构和剥线机构同时运作,梳线机构将芯线梳线定位,切线单元同时对芯线进行切断,剥线单元同时夹持住芯线,然后梳线机构、剥线机构同时背离输送带51运作,完成梳线和剥线),完成后,脱离机构53向下运动将治具52送回至输送带51;
其次,输送带51将承载梳线剥线完的线材的治具52输送至第二工位,由位于第二工位的脱离机构53将治具52上顶,以完成芯线的打端,然后第二工位的脱离机构53下降将治具52送回至输送带51;
然后,由输送带51输送至第三工位,由位于第三工位的脱离机构53将治具52上顶,由第二线材固定机构41将芯线固定,端子固定机构42将端子固定,并使端子的头部露于端子固定机构42位于插胶壳的一侧,同时,输送单元432将胶壳100输入插入机械手4331的输入口4333,然后插入机械手4331朝向插胶壳一侧移动,此时,胶壳100的部分露于插入口4332、输入口4333外,然后限位装置434的限位单元4341向下移动将限位于露于插入口4332一侧的胶壳100的部分一侧,然后由推送单元4351将胶壳100整体完全推入压紧于定位腔内,然后限位单元4341向上回到初始位置,插入机械手4331朝向芯线移动并将胶壳100插入端子的头部(即第一深度),此为预插,然后端子固定机构42释放端子,插入机械手4331继续将胶壳100朝向芯线插入至第二深度,完成插壳,然后第二线材固定机构41释放线材,位于第三工位的脱离机构53向下运动将承载插壳完成后的线材的治具52送回至输送带51;
最后,由输送带51输送至取料工位通过取料机构90将线材取下,然后将空的治具52经回料装置70回到上料的一侧,完成整个加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具备梳线机构和剥线机构的梳线剥线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梳线剥线的一体式结构,同工位具备梳线、剥线的加工能力,使得梳线整齐,有利于后序加工的精准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